宏观第二章

合集下载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国民经济总量的核算
最终产品:是已经退出当期生产过程,进入最终 使用的产品。
国内生产总值:(GDP gross of domestic products)
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本国国民在国外取得 的收入-外国国民在本国取得的收入)
名义的GNP与实际的GNP:
名义的GNP是按现期价格评价经济中的物品与劳务 的价值。
2、国民帐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适应于:市场经济制度 目前使用国家: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核心指标:国民生产总值(GNP gross of national products)(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产 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中间产品:是指处在当期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1990年的名义GNP=1*100+2*50=200 1990年的实际GNP= 1*100+2*50=200
1991年的名义GNP=2*150+3*100=600
1991年的实际GNP= 1*150+2*100=350 物价水平是上升还是下降了? 1990—1991年价格水平变化(价格指数) =1991年的名义GNP/1991年的实际GNP
实际的GNP是按不变的基年价格评价经济中的物品 与劳务的价值。
设一经济社会生产两种产品,他们在1990年和1991 年的产量与价格如下: 产品 90年产量 90年价格 91年产量 91年价格 A 100 1 150 2
B
50
21Leabharlann 03计算:1990年的名义与实际GNP 1991年的名义与实际GNP
960 30
试计算:NNP、X-M、Tn、PDI、S
习题三:
设某国某年国民收入经济数据为(单位亿元) 个人租金收入31.8 政府对企业的补贴4.6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学习PPT教案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学习PPT教案
就业情况分析 包括就业人数、就业率、平均工资等方面的统计数据和分 析。
意义 失业率和就业情况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健康状况的 重要指标,对于政策制定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国民收入核算的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 等
核算体系中的关键指标
02
居民生活水平
03
收入分配情况
人均GDP/GNP的提高通常伴随 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更好 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
人均GDP/GNP的增长是否带来 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也是值得 关注的问题。
提高人均收入途径和政策建议
促进经济增长
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技术创新等方 式促进经济增长,从而提高人均收入。
生产者物价指数(PPI)
定义
PPI是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 度的指数。
计算方法
通过调查收集部分代表企业的产品报价,并进行汇总 计算得出。
意义
PPI反映了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对于预测未来物价 走势和企业盈利情况有重要作用。
失业率与就业情况分析
失业率定义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支出法
核算原则
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核算国民收入,包括最终 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净出口等。
包括真实性原则、完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和可比性原则等,确保国民收入核算数据的 准确性和可靠性。
02 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概念及计算方法
GDP概念:国内生产总值(GDP)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GDP 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 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宏观经济学》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2005年世界人均GDP前10名国家
排序 国家 人均GDP 排序
1 卢森堡 69,056
6
2 挪威 53,465
7
3 瑞士 49,246
8
4 爱尔兰 46,335
9
5 丹麦 45,015 10
单位:美元/人 国家 人均GDP 冰岛 44,133 美国 42,076 瑞典 38,451 英国 36,977 日本 36,486
25 折旧
50
转移支付
120 政府购买
200
企业间接税
75 社会保险金 130
个人消费支出 500 公司未分配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所得税 80
解:
1、GDP=C+I+G+NX =500+(125+50)+200+15=890 2、NDP=GDP-折旧=890-50=840 3、NI=NDP-间接税=840-75=765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
为何入GDP
含义:企业把自己的收入转移到社会或其他 经济主体。如企业慈善捐款,消费者呆帐。
为何计入GDP:构成国民收入。
折旧为什么计入GDP 含义:资本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为何计入: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
于总投资中。
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605 5、PDI=PI-个人所得税=605-80=
525
举例:2
某国如下国民经济统计指标: 政府财政税收500亿元,公司业主利润收入
600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100亿元,未分 配利润为6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20亿元, 工资总额为1500亿元,社会折旧总额为200 亿元,社会保障支付10亿元。 计算:GDP、NDP、NI、PI、PDI。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西方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5
补充:对国内生产总值的理

例: 看一个从棉花到制成服装的例子,假设所 有价值都是当年新生产的价值,不计生产棉花 消耗的肥料、种子等价值。棉花售价为50元, 纺成棉纱后售价为60元,棉纱织成棉布后售价 为70元,棉布制成服装后售价为90元。
在这个过程中,社会所创造的新价值并不 是50+60+70+90=270元,因为棉花价值50元在 棉纱、棉布和服装中共重复计算过3次,而棉 纱的价值在棉布和服装中重复计算过2次,同 理,棉布的价值在服装中也被重复计算了。
• 从收入的角度出发,GDP等于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获得的各种收入的总和。 • GDP=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我富了,所 以国家富了; 我穷,国家
也穷!
24
用收入法(income approach)计量GDP
雇员收入 业主收入 个人租赁收入 公司利润 净利息 总数(国民收入GNP)
+商业间接税 =国民生产净值(NNP)
未分配利润
269
国内生产总值
9256
这么些钱,不 知够不够一个 国家花的。不 过里根搞到这 个份上,也可
以了吧?
27
三、三种计量方法的特点:
1。在给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与劳务的市场价格在定义上 等于买主在购买它们时需要支付和愿意支付的数额,因此, 产品法与支出法计算的结果相同。
2。卖主在市场上得到的数额=买主支付的数额; 卖主之所得又等于由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总收入,包括支付 给工人和供给商的收入、支付给政府的税收和利润。
国内私人总投资(I)
投资!投资!
• 投资包括: • 固定投资、企业存货的增加(即存货投资) • 固定投资又分为: • 商业固定投资(如企业购买厂房和机器设备的投资)、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及答案第二单元产品市场中国民收入得决定本单元所涉及到得主要知识点:1.国民收入均衡条件:意愿I=S;2.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税收函数、政府购买函数与净出口函数; 3.国民收入得决定;4.国民收入得变动:乘数理论。

一、单项选择1.凯恩斯在《通论》中指出( D )。

a.宏观均衡与大量失业并不矛盾;b.工资与价格对市场上得非均衡不能及时作出反映;c.管理总需求得干预政策能影响产出与就业;d.以上均就是。

2.与凯恩斯观点不同,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D )。

a.工资与价格总就是对非均衡及时作出反应;b.失业要么就是自愿得,要么就是由于工资调整得人为障碍引起得;c.总供给曲线在潜在GDP处就是垂直得;d.以上均就是。

3.如果消费增加即消费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消费者(D )。

a.由于减少收入而减少储蓄;b.由于增加收入而增加了储蓄;c.不就是由于增加收入而就是其她原因使储蓄增加;d.不就是由于增加收入而就是其她原因使储蓄减少。

4.在两部门经济中,收入在( C )时均衡下来。

a.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消费等于实际投资;c.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消费等于计划投资。

5.消费函数C=C0+cY d (C0>0,0<c<="" a="" p="">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6.储蓄函数S=S0+sY d(S0<0,0<s<1)表明,平均储蓄倾向随着可支配收入得增加< p="">( B )。

a.递减;b.递增;c.不变;d.先递减然后递增。

7.凯恩斯之前得古典理论认为( D )。

a.储蓄就是收入得函数,而投资就是利率得函数;b.储蓄与投资都就是收入得函数;c.投资取决于收入,而储蓄取决于利率;d.储蓄与投资都就是利率得函数。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宏观经济学 第二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第三节 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 的决定与变动

三部门模型的国民收入均衡模型包括 两个: C+I+G=Y ① I+G=S+T ② 本节分析以①式为基础。需要注意的 是,即使是使用①式,仍然不仅要讨论 政府购买支出G,而且要讨论税收T。这 是因为T通过影响可支配收入而影响消费, 进入消费函数之中。
一、政府购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C,I
E
C+I C
I=I0
O
450 Y0 均衡收入的决定: Y=C+I
Y

2、使用储蓄函数决定收入 国民收入决定的模型: 均衡公式 I = S ① 投资函数 I = I0 ② 储蓄函数 S = - a +(1-b)Y ③ 把② ③代入①并求解可得: Y = [1 / (1 - b )]×(a + I0)


传统的“美德”之所以变成了现代的“罪恶”, 原因在于: 第一,对个人有益的事情对社会来说可能是愚蠢 的事情。节俭即消费对个人来说是好事,但对整个 社会来说却是坏事,因为它会减少投资,从而使国 民收入收缩;相反,消费即浪费,对个人来说是坏 事,但对整个社会来说却是好事 ,因为它会推动投 资,从而使国民收入扩张。 第二,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充分就业的 条件下,因此,节俭或较少的浪费意味着较多的投 资。这时无论从个人还是从社会来看,节俭都是美 德。而现代经济学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小于充分就业 的条件下存在着资源过剩现象。因此,消费或较多 浪费意味着可以刺激较多的投资,这时从个人来看 节俭是美德,但从社会来看节俭却是一种罪恶。

乘数也可以直接由国民收入均衡模型推 导出来。由国民收入的均衡解 Y = [1 / (1 - b )]×(a + I0) 得: Y + △Y = [1 / (1 - b )]×(a + I0+△I) 两式相减有: △Y = [1 / (1 - b )]×△I 从而: △Y/ △I = 1 / (1 - b ) 注意:乘数是一把双刃的刀。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核算理论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核算理论
问题2:花10万元购买股票(债券)是否计入GDP?
8
(3)GDP是一年中所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 而不是所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同时,GDP是生产成果,必须有生产活动发生。
问题1:若某企业某年生产100万元产品,只卖掉80万 元,计入GDP是?万美元。 相反,若当年生产100万元产品,却卖掉了120万元 产品,则计入GDP是?万元。
6、广东 25968.55亿元, 增长14.1%
6、河南 12464亿元, 增长14.1%
8、辽宁 9257亿元, 增长13.8%
9、浙江 15649亿元, 增长13.6%
10、广西 4802亿元, 增长13.5%
19
各省2006年GDP增长率都比全国高 2007.3.2
• 11、福建 7501.63亿元, 增长13.4%
2
一、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
提示: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成果的概念,即一国各个 部门当年新创造的价值,在数值上等于最终产品的价 值。故生产成果可用增加价值来表现,也可用最终产 品价值来表现。
1.国内生产总值定义: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在其地 域范围内运用生产要素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及 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 对2005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统计部门公布的GDP数值 汇总,得出的数字是196015.97亿元,
• 而国家统计局初步公布的全国2005年的GDP是182321亿元, 两个数字相比,相差了13694.97亿元。
• 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05年GDP同比增长10.2%, 而各省统计公布的数据,当年只有贵州省的GDP同比增长小 于10.2%,汇总31个省市的增速得出的简单平均数为12.39%。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宏观经济学第二章习题答案一、名词释义1均衡产出或收入: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2消费函数:指反映消费支出与影响消费支出的因素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但凯恩斯理论假定,在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中,收入是消费的惟一的决定因素,收入的变化决定消费的变化。

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是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的增加多。

收入和消费两个经济变量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

如果以c代表消费,y代表收入/则c=c(y),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

c=α+βy边际消费倾向: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之比,以MPC表示。

δC表示消费增量,δY表示V收入增量,则MPC=△ C/△ y凯恩斯认为,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降低,这意味着收入增加,收入增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

4平均消费倾向:指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以apc表示。

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收入水平,则apc=c/y5边际储蓄倾向:储蓄增量与可支配收入增量之比。

以议员人数表示。

δS表示储蓄增加,δY表示收入增加,则MPs=△ s/△ Y6平均储蓄倾向:指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公式为:aps=s/y7投资乘数:收入增加与投资增加之间的比率。

同样,Ki代表投资乘数,△ Y代表国民收入的增加,△ I代表投资的增量,那么ki=△ Y/△ 一、投资乘数的计算公式为ki=1/1-mpc,其中mpc是边际消费倾向。

8.政府采购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引起变化的初始政府采购支出变化之间的多重关系,或国民收入变化与导致变化的初始政府采购支出变化之间的比率。

如果△ G是政府支出的变化,kg是政府(采购)支出的乘数,那么:kg=△ Y/△ g=1/(1)-β)9转移支付乘数:指国民收入变化与导致这一数量变化的转移支付变化之间的多重关系,或国民收入变化与导致这一数量变化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化之间的比率。

ktr=δy/δtr=β/1-β10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宏观)

第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宏观)

四、完整的收入循环模型
政府部门 G 要素市场 厂商部门
出 口 产 品 出 口 收 入
T
家庭部门 商品市场 金融市场 国外部门
I
C
S
进 口 支 出
进 口 产 品
X
M

以家庭部门而言,家庭收入Y用于缴纳
税收T和消费支出C,剩余的资金就成为储
蓄S,所以
Y≡ C+ S + T (2.6)
以厂商部门而言,厂商总收入用于支付
1、GDP与GNP的相同之处 • 这两者都是指一个国家,在一 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市场价值的总和。
两者相同之处中需强调以下五点: 计算期 —— 一年内。 A 、反映计算期问题 , 说明国民收入是流 量,而不是存量。 B、不包括已有的商品的交易。 • 例如: 古董、旧房子的交易额(二手货
A国 1000 1200 1500
B国 1000 1200 1800
零售商出售面包
GDP 总计
1800
1800 1800
工农业生产总值
5500
4000

对农业来说,面粉是最终产品。对工业
来说,面粉是中间产品,每个环节之间具
有投入、产出的关系。一个国家工农业生 产总值远远大于GDP。
市场价值 • 表明各种最终产品和劳务要经过市场交 换,这样才能产生价格和市场价值,有了 市场价值才能加总。
济成分的多种组合,现在国际通用GDP指 标。

统计常住居民——人的指标比较麻烦, 统计所在地的指标比较简便。从GDP 指标 的使用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
没有单纯的“国货”。
应以 “境内工业”来替代 “民族工业”。 从GDP 指标的使用可以看到全球经济一体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
Web Design
2 GDP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
很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被使用和消耗掉。
例如,面包师烘焙一块面包实际上经过了种植并收割小麦、将小麦磨成面粉、 加入其他成分烤成面包这一系列经济活动,生产了小麦、面粉和面包三种主要产 品,其中只有面包最终能到达消费者手中,我们将面包称之为最终产品。
NFP表示本国生产要素在世界其他国家获得的收入减去本国付给外国生产要素在本国获得
的收入,即GNP等于GDP加上本国投在国外的资本和劳务的收入再减去外国投在本国的资本和劳 务的收入。
GNP与GDP的关系式为:
GNP GDP NFP
假设我国2015年GDP为95 933亿元,GNP为94 346亿元,两者差额为1 587亿元。也就是说, 2015年外商来华投资或打工新增加的价值之和比我国人在国外投资和劳务输出新增的价值之和多1 587亿元,这就是国外净要素收入NFP。
当企业生产出来的一种中间产品没有被使用,而是增加了企业以后使用或出售的存货,在这种
情况下,中间产品被暂时作为“最终产品”,其价值作为存货投资而加到GDP中。
例如,某企业上一年生产了价值100万元的产品,但只出售了80万元的产品, 所剩20万元的产品可看做是企业自己买下来的存货投资,因此,这20万元的未 出售产品同样计入GDP。相应地,如果企业当年生产了价值100万元的产品,却 出售了120万元的产品,那么,计入GDP的仍然应该是100万元,只是上一年企 业的库存减少了20万元而已。
宏观经济政策 第六章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现代观点及问题
【 国民收入的核算 】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收入的核算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的其他指标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式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精)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精)
; 由 Y=C+S
=>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表2-1 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三、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边际消费倾向(MPC)是指消费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消费的变动情况。
边际储蓄倾向(MPS)是指储蓄增量与收入增量的 比率,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收入时储蓄的变动情况。 用公式表示就是:
消费曲线的代数式为:
B
C = a + bY (2.1.1) a
C=a+bY E
450 A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003-2007年我国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中国民众消费的特点
1.由于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完备,所以民 众的消费总体上比较谨慎.人们的储蓄愿望较强烈.
期消费函数,C = Y
形式的消费函数称为 450
长期消费函数。
C=Y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三)短期消费函数与长期消费函数的关系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C
阿瑟·斯密塞斯认为,
消费变动与收入变动 Cc 本来是不成比例的,
但是从长期来看,消 Cb
费与收入呈现出同比
例变动的特征,即
C
消费曲线
h C=a+bY
与储蓄曲线是 相互对应的。
45o S
Y S=-a+gY
h
o
Y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2.1 消费与储蓄
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与平均消费倾向递减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 • • • • • • • • •
4、市场交易原则:价值双向转移 市场交易:计入GDP 商品 卖方 买方 货币 非市场交易 家务劳动 :难题 ,不计入 农民自给自足的产品,我国计入 转移支付 :不计入 赠与:不计入 5、货币计算原则—-便于比较和加总,
• (二)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 GDP:按国土原则核算
• 3、政府购买(G) • 政府购买的各种商品 • 政府支付的劳务费 • 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 • 不包括政府转移支付, • 4、净出口(X-M) • 净出口=出口-进口
支出法:GDP=C+I+G+(X-M)
• (二)收入法(成本法) • 各种要素所得加总得出GDP。 1、工资:劳动收入 酬金:包括应缴纳的工资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 • 津贴:工资补充 • 福利费:住房补贴等 2、净利息 =本期得到的利息-本期支付的利息 • 包括利息税 • 不包括个人之间因借贷发生的利息和购买政府 • 债券而得的利息 3、租金 个人出租土地收入 • 个人出租房屋收入 • 个人居住自己房子的“估算租金”: 4、非公司企业收入 指个体医生、农民和个体商贩的综合 性收入。
第二章 国民收入及其核算
第一节 国民收入指标体系
一、国民经济核算的MPS和SNA体系 MPS和SNA为两种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适应计划经济管理 需 要,由前苏联建立,以后为前东欧各国、中国、古巴 蒙古等国采用。 • SNA:国民帐户体系。由英国威廉。配第创立;1939 年在凯恩斯指导下逐步完善;1953年和1993年在联合 国的组织下进行补充和修订,被大多数国家采用。我 国在92年放弃MPS,使用SNA体系,与国际接轨,便 于横向比较同时又有我国特点,便于和历史比较。

宏观经济学(曼昆) 讲义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

宏观经济学(曼昆)   讲义第二章——经济增长理论

• 可见,稳定状态的条件是Sf(k)=nk 。图中, 如果Sf(k)>nk , △k>0 • 如果Sf(k)<nk , △k<0,这会引起经济的扩张 和收缩 • 当△k=0时,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此时,经济增长 率由n决定 • 如果考虑折旧因素: 稳定条件为Sf(k)=(n+ δ)k 经济增长率由(n+ δ)决定
• 由于C=Y-I 假设稳定状态下的资本存 量为K,则产出水平为f(k),稳定状态 下的资本存量是不变的,此时,投资 等于折旧,即I=δk 由此,整理得 C= f(k)-δk • C成为K的函数,要使C值最大,一阶导数 等于0,即f’(k)=δ
• 从经济学意义来看,由于f’(k)代表资本 的边际产量,因此:当资本边际产量 等于资本折旧率时,经济发展就符合 黄金规律。位于最佳增长路径上。
• 五、货币的衡量指标(美国) C=通货 M1=通货加活期存款、旅行支票和 其他可支取存款 M2= M1+ 散户货币市场共同基金余额 +储蓄存款+小额定期存款
• M3= M2+大额定期存款+回购协定+欧洲 美元+只为机构服务的货币市场的共同 基金余额 • 货币量衡量一般是指M1 • 六、货币数量论 • 1、交易方程式 : MV=PT M=货币量 V=货币流通速度 P=价格水平 T=商品和劳务交易总量

c
f(k)
y
δK Sf(k) I k
任意某个资本存量上,引一条垂直横轴的线 图中符合黄金规则的资本存量是K,对应的消费 水 平最高。此时,产出线的斜率f’(k) 与折旧线的斜 率
二、 内生增长模型
• 索洛模型所作的是外生技术进步的假 设,按照内生增长理论,使稳定增长 率内生的有两条途径。一是将技术进 步率内生化;二是通过某些方式使稳 定增长率被要素的积累所影响。第二 种途径的内涵可以用AK模型来说明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第2章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宏观)第2章

第2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1考点难点归纳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凯恩斯学说的中心内容就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

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均衡产出与非计划存货投资均衡产出是指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在两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由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构成,于是均衡产出可用公式表示为:I C Y +=。

C 、I 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数量,而不是国民收入构成公式中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

非计划存货投资是指实际产出与均衡产出间的差额。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消费函数描述的是随收入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消费的增加不及收入增加多的这种关系,用公式表示为)(Y C C =。

若消费与收入间存在线性关系,则:bY a C +=(a ,b 均为正数)…(i )。

(1)边际消费倾向(MPC )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其公式为:MPC =dYdC 。

在函数(i )中MPC =b ,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小于1,因为消费者最多把所有增加的收入都用于消费,但是不可能超过它,所以小于1。

(2)平均消费倾向(APC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其公式为APC =YC 。

在函数(i )中,APC =b Ya YbY a +=+。

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平均消费倾向的数值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

(3)储蓄函数是描述储蓄随收入变化而变化的函数。

用公式表示为)(Y S S =。

若延续前面对消费函数的线性假定,可得储蓄函数Y b a C Y S )1(-+-=-=…(ii )。

由此引申出两个概念:①边际储蓄倾向(MPS ),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

公式为:MPS =dYdS 。

在函数(ii )中,MPS =1-b 。

②平均储蓄倾向(APS )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的比率。

公式为APS =YS。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公共部门与收入再分配

《宏观经济学》课件-第二章 公共部门与收入再分配

(2)间接税:指在生产与销售过程中对产 品和劳务所征收的税。 (P43第3段第3行)
4、累进税、比例税与累退税
(1)累进税:对富人收入征收的百分比大 于对穷人收入征收的百分比的税种。如个 人所得税。 (P43第4段第2行)
(2)比例税:对富人收入征收的百分比等 于对穷人收入征收的百分比的税种。如销 售税。
三、基尼系数:用来衡量一国收入分配平均程 度的一个系数。
1、G=A/(A+B)
2、经济学意义: (P56第3段第4行)
基尼系数越小,该国的收入分配越平均; 反之当基尼系数越大时,该国的收入分 配就越不平均。
3、国际公认标准:
0.2<G<0.35 收入分配相对平均
0.35<G<0.5 收入分配相对不均
4、建立安全保障系统: (P50倒数第3段) 为了保护社会中那些最不幸的人们,确保 他们能够获得一定量最低水平的基本生活 必需品。
(1)向贫病交加的人们提供医疗救助
(2)发放食品券
(3)提供住房补贴
四、建立社会保险制度: (P51正数第2段) 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伤残保 险等。
2、机会均等:指该社会中所有的人在选择居 住、教育、工作、投资的时候应该享有平等的 机会。 (P52第3段第2行)
当一个国家缺少机会均等时,该社会根本就谈 不上有“公平”两字。
机会均等的意义: (P53第2段)
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均等的发展机会,收入分配 不均可能是令人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正是这 种想快速致富,想改变自己生活现状的想法, 引导着人们去勤奋工作,不断创新,经济增长 才能插上翅膀。而在一个贫富均匀的社会中, 缺乏刺激人们上进的因素,想创造经济奇迹是 不可能的。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产出决定的AS—AD和NI—AE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二章国民产出决定的AS—AD和NI—AE模型

第二章国民产出决定的AS—AD和NI—AE模型教学目的:认识AS-AD和NI-AE模型;明确消费、储蓄和投资与国民产出的关系;弄清乘数模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AS—AD和NI—AE模型;乘数总课时:4导言国民产出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问题,国民产出的决定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国民产出决定过程是包括三大市场(产品、要素、金融)和四大部门(家庭、企业、政府和国外部门)在内的全部经济过程。

一国国民产出水平,取决于消费者、厂商、政府和国外部门在该国最终产品、要素市场、金融市场上的活动。

只有分别研究了国民产出与三大市场的关系,以及三大市场之间相互关联的传导机制,才能认识国民产出决定的全貌。

在三大市场的宏观经济结构中,产品市场居中心地位。

通常把以产品市场为中心建立的宏观经济模型称作国民产出决定理论,又称为简单的国民产出决定理论。

以产品市场为中心建立的国民产出决定模型有两个:①AS—AD(总供求)模型,是对马歇尔均衡价格模型稍加改进建立的总供求模型。

②由凯恩斯建立的总收入—总支出模型,即NI—AE模型。

课时:2第一节AS—AD模型AS—AD模型(重点);总供求曲线的移动。

第二节消费、储蓄和投资与国民产出的关系消费和储蓄;投资(重点);消费倾向、储蓄倾向(难点)。

第一节国民产出决定的AS—AD模型AS—AD模型用来说明总供给、总需求和一般均衡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用来说明包括价格水平和总产量在内的国民产出决定,是用以解释经济活动围绕着长期趋势在短期内波动的模型。

一3></a>.宏观经济均衡的AS—AD模型国民产出、就业和价格水平是总需求和总供给共同决定的。

宏观经济均衡的AS—AD模型,如图2—1所示。

该模型是将AD和AS放在一起,分析价格和产量的均衡值是如何形成的。

如图,长期供给水平等于潜在产出Y※,均衡点为E,决定了实际国民产出和价格水平的均衡值。

如果价格水平高于P0,即AS&gt;AD,过多供给会迫使价格水平下降。

宏观经济学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2章 国民收入核算

整理课件
29
政府预算与外贸部分之间有重要联系:
如果私人储蓄等于投资,政府预算赤字(盈 余)就反映了对外部门相等数量的赤字(盈 余)
整理课件
30
表2-2 预算赤字、贸易、储蓄与投资
储蓄 (S) 1000
投资 (I) 1000
预算赤字 (BD)
0
净出口 (NX)
0
1000
850
150
0
1000
900
首要的关键恒等式是生产的产出等于售出的 产出:
YC+I
(2.4)
生产的产出等于收入:
YS+C
(2.5)
由上述两恒等式可得到: I S
整理课件
27
重新引进政府与对外贸易
生产的产出等于售出的产出:
Y C + I + G + NX
(2.8)
产出与可支配收入:
YD Y + TR - TA
(2.9)
40
营业盈余:经济活动增加值在扣除了劳动者报酬, 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之后的余额,主要指企 业的营业利润。

整理课件
13
2.3 支出与需求的组成(支出法)
产品支出法(expenditure approach),又 称最终产品法(final product approach) 。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 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支出加总,计算该 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采用产 品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主要包含:
29 26 15 8
3
3
3
30 28 14 7
3
2
2
27 22 17 9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 c0+c1( Y – T )
投资(I)、政府支出(G)
I = I 政府支出G 政府支出G:G与税收T一起反映了财 与税收T 政政策——政府可以做出税收和支出的 政政策——政府可以做出税收和支出的 选择。
均衡产出的决定
假设企业没有库存,物品的供给就等于 产出Y 产出Y。 物品市场的均衡: Y = Z 即: Y=c0 + c1( Y – T ) + I+ G
短期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物品市场 金融市场 物品市场与金融市场
第二章 物品市场
GDP的组成部分 GDP的组成部分 GDP(用Y GDP(用Y代表)被分为四个组成部分: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 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 和净出口(NX): 和净出口(NX):
Y=C + I + G + NX
S=Y – T – C S=Y – T – c0 –c1( Y – T ) S= -c0 + (1 –c1)( Y – T ) (1 –c1)被称为储蓄倾向,它表示收入增 加1单位时人们增加的储蓄量。 将私人储蓄的表达式代入投资表达式中, 求解出产出?
第一节 物品需求
用符号Z 用符号Z表示物品需求: Z=C + I + G + X – Q 假设: Z=C + I + G
1、所有的公司都生产同样的物品,消费者可以用来消 费,公司可以进行投资,政府可以采购。 2、公司愿意在给定的价格P下提供任何数量的该物品, 、公司愿意在给定的价格P 即物品供给在价格P 即物品供给在价格P处完全有弹性。 3、该经济体是封闭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没有 贸易上往来,进口与出口均为零。
物品市场均衡
斜率=1 产 出 Y 需 求 Z 450线 产出 ZZ
自主支出
斜率= c1需求 均衡点
收入,Y
自主支出的增加对产出的影响
产 出 Y 需 求 Z 450 收入,Y ZZ, ZZ
课堂练习
P313第一题,不计算储蓄。 P313第一题,不计算储蓄。
投资等于储蓄:物品市场均衡的另一 种途径
消费(C)
用C代表消费,YD代表可支配收入,可以 代表消费,Y 表示成如下形式: C C( C( YD ) (+ )
消费为收入和税收的函数
C = c0+c1YD
C1称为边际消费倾向,表示增加1单位货币可支 称为边际消费倾向,表示增加1
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0 配收入对消费的影响。0 < c1 <1 C0表示人们在当期可支配收入为0的情况下愿意 表示人们在当期可支配收入为0 消费的数量。 0 < c0 YD Y – T
Y=
1
(c0 –
(1 – c1)
其中:
1、(c0 –
c1 T + I G),是物品需求不依赖于 G),是物品需求不依赖于
产出的部分,这一项被称为自主支出。 2、 由于c1 介于0 和1之间,1/(1 – c1)的值 介于0 之间,1/( 要大于1 要大于1。这一项被称为乘数。
私人储蓄(S 私人储蓄(S),即消费者的储蓄等于可支配 收入减去消费: S=YD – C S=Y –T– C Y=C + I + G Y – T – C=I + G – T S=I+G –T 或:I=S+( 或:I=S+(T – G)
物品市场均衡要求投资等于储蓄——私 物品市场均衡要求投资等于储蓄——私 人储蓄与公共储蓄之和。 物品市场的均衡条件被称为IS关系。 物品市场的均衡条件被称为IS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