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实践认识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践与认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的教育实践,而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正是21世纪高质量人才的最重要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实施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基础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提倡他们的主体性,使之能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等,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也担负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责任。在音乐教学的改革过程中,许多音乐教育工作者都在思考如何通过音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一.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和前提,教师观念不改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创新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它渗透于学校的所有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各门学科的教育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需要各学科密切协调,需要各学科教师的积极参与。而音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创新能

力的一个有效载体,音乐学科在创新教育上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我们通过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时更重要的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音乐教育能为学生提供更为自由、广阔的想象与创造的空间。

首先,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中学音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针对中学阶段的学生进行的音乐学习个性研究表明,中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人生关键而又特殊的时期,他们在音乐审美认知、音乐审美经验以及音乐创造等方面都较少年儿童有了很大的进步。他们在审美、音乐表现过程中情感更丰富,逻辑思维更进一步加强,参与音乐活动的指向性、目的性和自我意识更为明显。所以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而且对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其次,要认识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地位和作用、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学生,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中,有的教师过分关注自己的“教”而忽略学生的“学”,偏重于对学生进行音乐知识、技能的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的承载体,如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的歌唱教学、死记硬背的乐理教学,学生在这种封闭的音乐课中学习主动意识、创新意识淡薄,创新的天性和潜能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简单传授转向全面注重学

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教师应更多的鼓励学生的奇思妙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歌唱教学中,教师可以启发

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和见解来处理歌曲,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进行相互的探讨,为歌曲编配律动、歌表演,设计适当的伴奏节奏型,运用合适的乐器为歌曲伴奏;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欣赏他们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课堂上和谐的师生关系,更能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提供学生的创新舞台

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创新的教学氛围,营造轻松快乐的教学环境,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鼓励其具有创新的精神、勇气和能力。

在我们中学音乐课堂中,有时会出现教师提出某个问题,教室里却鸦雀无声,没人愿意举手发言的情景。这是因为中学生虽然处在创造心理的觉醒期,但他们不像小学生那样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不愿意在众人面前表现自我,担心自己表现的不好,会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出丑,甚至受到老师的歧视和同学的嘲讽。针对这样的状况,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多让学生参与音乐表现活动,并让他们体验到表现的成就感。如在电影音乐的欣赏课中,了解了在音画的结合的各种特点之后,我增设了一个“活动与创编”环节——为没有背景音乐的新闻纪录片配乐。在新闻纪录片中,呈现出了2008年汶川地震、2009年台湾风灾,2009年青海玉树地震等自然灾害灾区受灾及重建的画面,我告诉学生,画面语言直观了然,信息量大;文字语言准确,有逻辑性;而我们的音乐音响语言是具有

概括性的,它是最寓于表情性和渲染性的。然后我请学生根据画面内容,尝试为视频画面选配上适当的音乐。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进一步提示他们:音乐形象通常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选择一段音乐进行“音配像”,应先从音乐要素(旋律、节奏、速度、力度、和声、音色、调性等)分析这段音乐,再与画面对照,确定所选音乐能否起到抒情、描绘、背景气氛、突出主题等作用,音乐的抒情性、叙事性、戏剧冲突性、场景性、通俗性特点能否得到发挥。运用这样的课堂参与环节,通过对无声视频的配乐,让学生更进一步体会,音乐在特定的环境中,更能触动人的内心世界,从情感上让学生更深切感受到生命的渴望与死亡的对峙。同时课堂的音乐艺术实践,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与团队间的合作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握音乐形象的基础上,应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个性,大胆展开联想、想象。在课堂中可以设定一个宽松的氛围,让学生们进行论证和反驳,鼓励他们创新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得以展开,对音乐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了,音乐课堂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创新能力的舞台。

三.挖掘教材的创新要素,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音乐作品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创造力,教师应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内容的时代性、教育性、趣味性、实用性,在教学中努力挖掘教材的创新要素,对教材进行多元化的增补和组合。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活跃的思维状态。因为,提问是启迪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

如在学习花城版高中音乐欣赏《多元的时代》一课中,教材内容是欣赏20世纪现代音乐作品,我增补介绍了著名作曲家谭盾《永恒的水协奏曲》、访谈节目录像《谭盾与卞祖善的“音乐之争”:多元音乐的讨论》,通过21世纪中国两代音乐人对创新观念产生的强烈的对峙,让学生理解现代音乐力图打破传统的形式规范的开拓精神以及现代作品复杂丰富的多元局面。由“谭卞之争”这一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种种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时代在发展,音乐文化怎样做到多元化?继而引导学生:对艺术鉴赏的认同是允许存在差异的,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思维、学习方法来认识学习音乐,从而逐渐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挖掘教材的创新要素,鼓励学生提出疑问,积极思考,这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善于质疑,才能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欲望。

四.运用多变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更新教法、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只有在“动”起来,“舞”起来的过程中,才可能有创新的体验,才可能产生创新的欲望,才可能有创新的能力。《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在音乐课中,生动活泼的音乐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能够激活学生的表现欲望和创造冲动,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使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们应打破传统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运用“挖掘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