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改进对策-高等教育论文-教育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引言近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改善民生和发展经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众多的大型工程项目,如载人航天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青藏铁路工程、南水北调工程及全国实施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只要有建设投资,就有工程管理,就需要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
因此,我国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工程管理是一个复合型学科,它涉及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多个方面且实践性很强的专业。
我国将工程管理设立五个专业方向:建设项目管理、国际工程管理、投资造价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和物业管理专业。
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看,越来越需要既掌握理论知识,又掌握工程实践的全面性复合型人才。
各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上,如何能与市场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是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一)专业设置目标定位不明确工程管理专业是1998年开始设立的,它从最初的只有几所学校到现在已经有400所左右的学校开设这门专业。
从各学校专业设置目标定位来看各有特色,呈现了百花齐放的现象。
比如,重庆大学工程管理专业属于房屋建设业,培养目标是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同济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房地产方向发展非常好,并且其工程管理专业的土木工程技术教学也十分强大。
这些高校都有多年办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技术,但是还有一些高校对工程管理这个专业的定位比较模糊,对自己学校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方向不明确,将学生培养成多面手,学生样样通,却也样样不精,没有自己的特殊之处,使得一些学生的就业面临很大的难题。
(二)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专业特色、优势不明显由于工程管理是复合型学科,其专业方向跨度大,这就要求设置该专业的学校必须具备强大的师资力量来满足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最基本要求。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_郭树荣
高等建筑教育 2009年第18卷第5期J OURNAL OF ARCH I T ECTURAL EDUCATI ON I N I N S T I T UT I O N S OF H I G HER LEAR N I N G V ol 118No .52009收稿日期:2009-08-30基金项目:山东理工大学校级教学研究立项课题(4009-103047)作者简介:郭树荣(1963-),女,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工程造价和项目管理研究,(E -m ail)z b s hur @sina .co m 。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郭树荣(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山东淄博 255049)摘要:自1998年颁布的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6中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以来,增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逐年增加,成为热门专业。
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还存在诸多问题,如设立本专业的高校类型及数量多、培养方案差异大、人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和学科建设缓慢等,针对这些问题,对工程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知识体系搭建以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中图分类号:F40719;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09)05-0043-04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西部大开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加快能源、公共基础设施等方面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将持续增长。
社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加大,对工程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如何认识目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研究培养建设领域所需的工程管理本科专业高级管理人才,是摆在工程管理教育界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一)设置工程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数量多、类型多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数量大幅度增加。
自1998年颁布的5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6中设置了工程管理专业以来,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如雨后春笋,逐年增加。
浅析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浅析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高校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上主要存在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环节形式化,学生应用能力缺乏等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逐步探索出适合工程管理专业的解决途径,从而更好的培养应用型人才。
标签: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伴随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众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开始趋近国际化,项目特点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元,这激发了市场对于高质量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强烈需求。
一、我国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1998年,国家教育部修订本科专业目录时,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增添了工程管理这一专业,这标志着工程管理专业的诞生。
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从最初的60多所发展到至今的300多所。
应用型人才就是能够将所学科学理论或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并转化为一定形式的成果,最终产生社会价值的人员。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不合理,工程管理专业所包含的课程涉及面广,包括工程技术、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课程。
在课程设置上,有的高校侧重工程技术方面,忽略管理经济等方面,而有的高校则与之相反。
这样的话,课程的整体性较差,教学效果不理想,显示不出学科优势。
最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既不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在技术方面扎实,又不如管理类学生在管理、经济等方面精通,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会落入尴尬的境地,没有立足社会的资本。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师在整个教学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师资力量的强弱会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强的影响。
考虑到工程管理专业的独特发展背景,多数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师资力量相较其他专业而言力量薄弱,缺少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师资队伍的年龄层次、专业结构及学源结构缺乏科学性。
(三)学生认知模糊,自主学习能力差社会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认知比较模糊,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没有全面的认知。
工程项目管理缺乏人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项目管理作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领域普遍存在人才缺乏的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也影响了我国工程管理水平的发展。
本文将从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原因以及对策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缺乏的现状1. 人才数量不足目前,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数量与实际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一方面,工程项目数量逐年增加,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另一方面,现有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队伍规模较小,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管理的需求。
2. 人才素质不高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素质不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知识不足,缺乏对工程项目管理的全面了解;二是实践经验缺乏,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工程项目;三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推动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提升。
3. 人才结构不合理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中老年人才占比过高,年轻人才不足;二是专业结构不合理,工程管理、工程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人才分布不均;三是地域结构不合理,工程项目管理人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其他地区人才匮乏。
二、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缺乏的原因1.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实际需求;二是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难以培养出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工程项目管理人才;三是继续教育体系不完善,难以提升现有工程项目管理人才的素质。
2. 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足工程项目管理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人才引进政策不完善,难以吸引优秀人才;二是薪酬待遇较低,难以留住优秀人才;三是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难以激发人才的工作积极性。
3. 企业重视程度不够部分企业对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重视程度不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领导对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工程项目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二是企业内部人才选拔和任用机制不健全,难以发挥人才的最大价值;三是企业对人才培养和培训投入不足,难以提升人才素质。
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工程管理是指对工程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的一种管理活动。
在现代社会中,工程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的完成。
然而,工程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采取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首先,工程管理中存在着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工程管理人员来进行统筹和协调。
然而,目前市场上对于工程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导致了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加大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
同时,还可以引进外部专业机构或者咨询公司来提供工程管理服务,以弥补人力资源不足的缺口。
其次,工程管理中存在着沟通不畅的问题。
由于工程项目涉及到多个部门和多个层级的协作,沟通环节非常复杂。
而且,由于各个部门和层级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等问题,导致了沟通不畅的现象。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建立起一个高效的沟通机制,明确各个部门和层级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流程。
同时,还可以加强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各个部门和层级之间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再次,工程管理中存在着进度延误的问题。
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很容易出现进度延误的情况。
而且,一旦出现进度延误,往往会导致其他环节的延误和资源浪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提高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能力。
例如,制定详细的工期计划,并进行合理的资源分配;加强对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进度延误的问题等。
最后,工程管理中存在着成本控制不力的问题。
由于工程项目涉及到大量的投资和资源,成本控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容易出现成本超支和资源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加强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监控和控制。
例如,制定详细的成本预算,并进行合理的成本分配;加强对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成本核算和分析;加强对供应商和承包商的管理等。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应对措施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应对措施在各种技术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建设工程持续发展,建筑产业不断壮大。
整个行业呈现出工业化、智能化、高级化的新趋势,所以行业对工程管理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现在国家对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
但是,我国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
本文就我国目前在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面谈一些现状,并对企业、高校等群体给出建议。
标签: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应对措施当前,随着我国建设工程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国家越来越看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近几年设立该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在大力培养人才的同时,也引发了更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然后找出并解决问题。
一、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一)专业定位不明确,缺少专业特色我国需要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是一批懂管理,专业技能强,能在国内外工程建设精通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而工程管理专业涉及范围非常广,专业课程主要有管理学类、经济学类、法学类等等。
然而,每所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一样。
有些学校比较侧重于技术方面而有些学校则比较侧重于管理方面。
这样就导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整体性偏差。
而且由于课程过多,学生基础掌握不牢固,学生没有特长。
专业特色的缺少使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竞争中处下风。
这对于培养复合型人才是非常不利的。
[1](二)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忽略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缺乏专业自信国家对人才培养非常重视,所以对教师团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课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更要有专业的工程技术。
现在高校老师年轻化越来越普遍。
不可否认的是,年轻教师富有活力,具有创新精神,注重理论教学,注重科研能力。
但是,青年教师参加工作时间短,缺乏教学经验,将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制约人才的成长。
同时,也会导致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不明确,缺乏专业自信。
2024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2024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在当前的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关键。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工程管理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还扩展到了信息技术、金融、法律等多个领域。
如何有效培养既具备专业知识,又拥有实践能力的工程管理人才,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这类人才应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国际工程管理惯例,同时具备项目策划、决策、管理和组织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构建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当既注重基础理论的传授,又强调实践技能的训练。
课程设置应包括工程管理基础、工程技术、经济学、法律法规、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学生全面、系统的知识体系。
三、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管理人才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校内实验、校外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使学生能够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增强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师资队伍建设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人才培养的保障。
应当加强教师的引进和培养,吸引有实践经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加入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团队。
同时,鼓励教师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国际化视野和学术水平。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随着国际工程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
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六、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应当建立科学、全面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学术成绩、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
通过定期的评价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七、创新创业教育在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工程管理专业应当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竞赛、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作者:易新来源:《经营者》2014年第12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科学相交叉的综合性学科,但是,现阶段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因此,研究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对策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专业化培养的现状,介绍了提高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策一、前言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我国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越来越重视,而且工程施工企业也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中,工程管理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同时,由于我国社会现在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也在逐渐的增大。
因此,针对我国社会存在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我国应该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现代工程管理的长远发展。
二、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专业化培养的现状(一)我国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不够高目前,虽然人们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已然存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
由于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高,很容易导致工程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出现信息遗漏甚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由于我国工程施工单位雇佣的大部分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存在经验不足和综合素质较低等问题,同时,工程管理工作对工程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现状就很容易导致工程管理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特点。
总体来说,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企业的工程管理工作人员刻意为之,而是工程施工单位的工程管理人员出现的失误造成的。
由于工程管理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整体水平。
因此,在一段时间内不解决工程管理中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不高的问题,将会给工程施工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截至目前,我国很多工程用人单位普遍存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这些年纪较大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虽然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但是,其思想意识和专业能力与先进的工程管理理念脱节,甚至无法完成现代化工程管理中要求的软件操作。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探析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渐扩大。
工程管理不仅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更是需要有细致管理的专业人才才能推进项目顺利完成。
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显得尤为重要。
一、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必要性现代工程项目的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又是这些技能和知识的核心代表。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涉及到项目管理、工程测绘、土木工程、建筑经济学、环境工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也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使得各个方面基本上都需要进行学习和培养,以完成工程管理的各项任务。
二、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1、高校教育大学本科院校提供了工程管理专业的能力培养,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注入到学生的思想中,使学生具有系统的工程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促进学生从各个角度全面发展,并在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中发挥作用和贡献。
2、企业内训因为大学教育无法把必要的实践经验深入到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企业内训需要提供更多的实际机会,强化学生对总体实际工作环境的认识。
在企业的项目管理过程中引入学生员工,为学生员工提供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参考。
3、职业培训机构与大学相比,职业培训机构的教育过程更加实际,更加注重实践培训。
培养方案往往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部分具备实体带领的学员参加的特点。
三、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1、学科知识首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
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工程管理课程,对建筑、基础设施、交通、水资源等各个行业进行细致的了解和总结。
此外,他们还必须有一定的会计、金融、法律等知识,以此来处理工程管理过程中涉及的重要事情。
2、技能训练除了理论之外,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必要技能也是他们从事职业所必需的。
这包括计划编制和实施、行业测量技术、质量控制、技术保证等方面的技能。
对于专业技能的训练,需要采用前沿观念和实践方法,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培训水平。
工程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个行业的重视。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工程管理涉及到工程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能力来解决实际问题。
因此,如何培养出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成为了各大高校和企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针对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高校和企业提供一些启发和借鉴。
二、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需求和挑战1.需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在制造业、建筑业、信息技术产业等领域,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
同时,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国际化的需求也对工程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挑战在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过程中,面临着以下几个挑战:(1)知识结构复杂:工程管理涉及到多个学科的知识,需要学生具备综合运用的能力。
(2)实践能力不足: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无法熟练应对实际问题。
(3)跨学科融合:工程管理需要综合运用技术、管理、经济等多种学科知识,如何让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中游刃有余是个难题。
三、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策略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高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策略制定:1. 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强调工程管理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
具体来说,需要设置技术、管理、经济、人文等多个方面的课程。
在技术方面,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在管理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沟通协调、决策分析等能力;在经济方面,需要让学生了解市场规律、成本控制、投资决策等知识;在人文方面,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2. 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教学方面,应该注重以下几点:(1)校企合作:与企业合作,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项目中,亲身体验工程管理实践。
(2)实习实训: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当前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变成了非常重要的课题。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学科,是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结合成一体的专业,发展非常迅猛。
笔者分析了我国当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仔细研究了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策分析1导言工程管理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建筑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从事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造价、研究开发和项目运营管理的能力,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以补充建筑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的一线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的需求。
因此,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
2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的工程管理专业是建筑工程管理、物业管理等多个专业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专业,教学的内容主要把握了工程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的各个层次的管理要求,为我国建设行业增添了许多复合型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主要的培养目的已经由最初培养专业转型人才,发展成当前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目前,建设工程领域缺乏大量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填补空缺。
对于工程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表现为丰富的工程技术知识、岗前的实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工程管理人才一定要具有施工项目管理等技能。
这要求工程管理人才本身的工程建设理论基础要强,其次还必须拥有法律以及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能够熟悉运用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形成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3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3.1专业设置目标差别大国内的大部分工科院校都设有工程管理专业,甚至一些财经类、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此专业,至2015年6月,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学院达418所。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
浅谈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0.引言人才培养是系统工程,所以就需从系统化的角度来进行设计人才培养的各环节,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在教育改革背景下也要能和时代发展相结合,通过多样化的手段将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理念在教学中得以应用,这样对人才培养的效果将会以最佳的姿态呈现。
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现状分析1.1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工程管理专业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出现的,我国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主要是由建设部所牵头负责。
工程管理专业的方向细分与否在各高校培养模式方面也存在着差异。
处在当前新的发展阶段,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积极的转变也是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重要举措,是工程管理专业得以健康成长发展的重要保障[1]。
当前是知识型经济和科学技术生产等为一体的重要发展阶段,一些高新科技的出现使得生产向着劳动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方向转变,所以在实际的受教育过程中也有着多元化的选择。
工程管理专业是工程技术和管理学科的复合型学科,对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主要就是要能掌握多方面的技能知识,在管理以及法律和经济等诸多领域都要能够具备,从而成为应用型的人才。
1.2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从当前我国的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还有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对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类型过多以及数量过多,设置工程管理的高校不仅有各类的综合性大学,同时也有建筑土木工程类的专业院校等。
从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所设置的专业类型还有林业以及师范类专业院校,这样就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形成了阻碍[2]。
另外在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实际培养质量上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设置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办学水平以及学生的来源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设置工程管理专业学校在办学历史以及条件和定位方面也有着不同,这样就造成了学生来源有着很大的差别。
不仅如此,在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力量层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别,专业教师的年轻化现象较为突出,一些老师在经验上严重不足。
工程行业的人才发展与培养策略
工程行业的人才发展与培养策略近年来,工程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优秀的人才需求也日益增长。
然而,工程行业的人才发展与培养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工程行业人才发展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策略以应对这些挑战。
一、人才发展的现状工程行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产业,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
然而,在工程行业中,人才供需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普遍存在。
首先,工程行业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尽管我国工程领域有大量的人才,但大多数都停留在初级阶段,缺乏高级工程师、技术专家等高级别人才。
这导致了工程行业技术创新和发展的瓶颈。
其次,工程行业人才结构不合理。
当前,工程行业普遍存在技术工人多、工程师相对较少的问题。
这种结构不平衡使得工程行业在高端技术领域无法与国际接轨,影响了工程行业的竞争力。
二、人才培养策略为了应对上述问题,工程行业应采取一系列的人才发展与培养策略,以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加强高等教育培养工程行业应密切与高等院校合作,推动行业与教育的紧密结合。
可以设立专业实训基地,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加强对高校教学内容的指导,确保培养出的学生具备行业所需的实用技能和知识。
2.鼓励工程师继续教育为了提升工程师的专业水平,工程行业可以通过鼓励和支持工程师参加各类技术研讨会、学术交流活动等方式,让工程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保持与行业发展的同步。
3.提高技术工人技能水平技术工人是工程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技能水平和岗位职业发展直接关系到行业的质量和效益。
因此,工程行业应该加大对技术工人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和机会,让技术工人能够掌握行业内先进的技术和工艺。
4.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工程行业在国际市场竞争中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为了提升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工程行业可以积极与国外优质工程企业进行交流与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管理模式和经验,推动中国工程行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
5.建立完善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评价是促进人才发展的重要保障。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 人才培养成效
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人才培养成效一、概述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是指以管理科学与工程为核心内容的一级学科,是培养具有较高管理科学理论素养和实际工程管理能力的专门人才。
在当今社会,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已成为衡量学科水平和高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旨在探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人才培养成效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该学科的发展。
二、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人才培养的现状1.培养目标不清晰目前,一些高校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人才培养中存在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的问题。
一些学校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管理理论教学上,忽视了实际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毕业后在实际工作中面临较大的挑战。
2.课程设置不合理一些高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存在较大问题,缺乏前沿理论和实际案例的融合。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影响了专业素养的培养。
3.实践环节不足在当前高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人才培养中,实践环节不足的情况比较普遍。
一些学校仅仅停留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实际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1.明确培养目标高校应当明确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的培养目标,突出实际工程管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胜任企业管理和工程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
高校还应加强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
2.优化课程设置高校应当根据实际需求优化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课程设置,增加前沿管理理论和实际案例的融合。
高校还应鼓励师生结合科研成果进行课程设计,以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实践环节高校应当加强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位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丰富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通过组织实地考察、企业实习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当前高校关于工程管理专业现状分析
当前高校关于工程管理专业现状分析当前高校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在这个信息化与工程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工程管理专业的热度也逐渐提升。
工程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工程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他们将成为工程项目的决策者、组织者与执行者,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全过程管理。
本文将从当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状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与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与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发展状况随着我国建设业的蓬勃发展,对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需求快速增长。
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增工程管理人才需求量约为50万人,而目前高校毕业生中的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只占总人数的比例不足10%,存在严重的供需失衡状况。
各高校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
当前,全国主要高校已经陆续开设了工程管理专业,并且大多数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也都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绩。
以北京交通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为例,其工程管理专业在课程设置、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为学生提供了较为优质的学习环境与发展平台。
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通常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在必修课中,通常包括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造价管理、质量管理、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等课程。
这些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工程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使其能够在未来的工作中胜任各种工程管理岗位。
而在选修课程中,则通常包括施工机械管理、建筑合同管理、建筑工程监理等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以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部分高校工程管理专业还会结合工程实践,设置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实际的工程项目中,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与项目管理能力。
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师资队伍通常由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
其中包括一些工程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工程公司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和曾在工程管理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管理人员。
工程行业人才培养方案
工程行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行业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因此,如何培养出一批技术精湛、素质过硬、创新能力强的工程人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工程行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现状分析1.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目前大多数学校在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中,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导致了工程人才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2. 实践环节不足很多院校的工程类专业教学中,实践环节相对较少,学生缺乏实际动手能力,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应用的层面,导致了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适应能力不足。
3. 创新教育不足工程类专业的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学校的培养中,对创新教育的关注不足,导致了毕业生创新能力普遍不足。
三、人才培养目标1. 培养工程类专业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掌握实践应用技能。
2. 培养工程类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工程类专业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适应多元化的工作环境。
四、人才培养方案1.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环节,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注重与工程实践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同时,采取问题式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创新能力。
2. 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和力度,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能力。
3. 创新教育的推进引进先进的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建立创新实验室,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创新竞赛和项目,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4. 国际化视野的拓展开设国际化交流课程和项目,鼓励学生去国外留学或实习,提升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五、师资队伍建设1. 加大师资队伍的引进力度,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工程专业人才。
工程管理人才育成方案
工程管理人才育成方案一、引言随着技术和市场的发展,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如今全球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需要高素质的工程管理人才来帮助他们应对挑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人才育成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讨论工程管理人才育成方案:一、当前工程管理的现状与挑战;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与需求;三、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四、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内容与课程设置;五、工程管理人才的评价与激励机制。
二、当前工程管理的现状与挑战工程管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如项目管理、团队协作、成本控制、质量管理等。
目前,我国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很多高校的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能满足企业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实际工作中,由于项目类型和需求多样化,很多工程管理人才缺乏全面的能力和实践经验,导致项目管理不够顺利,甚至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风险。
三、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与需求针对当前的现状和挑战,我国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具体的目标和需求。
首先,工程管理人才应该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项目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其次,工程管理人才应该具备全面的能力,包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沟通协调的能力、组织管理的能力等;最后,工程管理人才应该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灵活应对各种项目的需求和挑战。
四、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途径针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需求,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形式和途径来进行培养:一是学校教育,通过相关课程和项目来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企业实践,通过实习和参与实际项目来培养工程管理人才的实践能力和经验;三是行业认证,通过相关的行业认证考试来评估工程管理人才的能力水平和专业素质。
五、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内容与课程设置针对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和需求,我们可以设计相关的课程和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理论课程,如项目管理、风险管理、质量管理、成本控制等;二是实践技能课程,如沟通协调、团队管理、决策分析等;三是专业技术课程,如建筑工程、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策略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优化策略一、引言工程管理专业是为了培养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胜任工程项目的组织、计划、实施和控制等工作。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行业的变革,传统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已逐渐显露出不足和不适应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优化策略,以适应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二、分析现状1. 工程管理行业发展迅速,技术与管理要求不断升级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工程管理领域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传统的培养方案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存在不足,无法满足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
2. 课程设置滞后,与实际工作脱节传统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相对固定,并未及时跟进行业发展的需要。
相关职业技能的培养较为欠缺,学生在真实工程项目中的实践机会有限,无法真正掌握专业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
3. 缺乏行业导师和实习机会工程管理专业需要结合实践操作和理论知识,但传统培养方案中缺乏行业导师和实习机会。
这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往往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适应实际工作,无法迅速融入行业的发展。
三、优化策略1. 联合行业,更新课程设置与行业企业、专业机构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及时获取最新的行业需求和发展趋势。
更新课程设置,加入符合行业要求的课程,如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项目风险管理等,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 加强实践环节,提供实习机会建立与企业合作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真实的实践机会。
安排学生参与真实项目或模拟项目,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相关知识和技能。
同时,与行业企业合作,引入行业导师,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和实践经验分享。
3. 强化项目管理能力培养项目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核心能力,应加强该方面的培养。
开设项目管理相关的课程,并引入国内外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项目管理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4. 强调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培养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非常重要。
因此,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训练和沟通技巧培养,开设相关的课程或项目,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全文)
工程治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分析随着社会对高校人才需求的增加,各本科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逐渐向应用型转变,技术应用型大学注重打造具有特色的优势专业、王牌专业,深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探究多样化考核评价方式,积极与相关行业和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建立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应用型高校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技术,推行案例教学,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工程治理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专业性,所以培养工程治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势在必行。
1工程治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现状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完善和进展,社会对工程治理专业毕业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要求毕业生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然而我国各高校的工程治理专业目前还处于探究和进展阶段,虽然培养学生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是培养具有技术、经济、治理、法律四类知识平台,掌握现代工程治理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备从事项目治理的基本能力的专业人才,而且这是对工程治理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工程治理专业是对一个项目从前期策划到正常运营全过程进行治理,包括项目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招投标、施工前准备工作、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试运行阶段。
目前,各高校为了迎合社会对该专业的要求,转型培养技术应用型工程治理专业人才。
该转型还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培养方案、教师配备等还不够完善,更急需对该转型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完善。
2工程治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工程治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专业,通过对国内一些高校的调研,发现目前工程治理专业大都还是按照以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定位,致使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能完全符合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
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考核是以发表论文的数量和教科研情况为主要标准,导致很多高校教师都注重研究,这种研究型的教学方式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应重理论而轻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
发表时间:2018-03-06T15:16:00.1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9期作者:费栋梁1 孙敦雷2 [导读] 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管理的利益和效率,还能推动建设行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当前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变成了非常重要的课题。
工程管理作为一门交叉性的学科,是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结合成一体的专业,发展非常迅猛。
笔者分析了我国当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的,仔细研究了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对策分析
1导言
工程管理专业融理论、技能于一体,专业性、实践性较强,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建筑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备从事工程项目规划、工程造价、研究开发和项目运营管理的能力,能在工程建设领域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以补充建筑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的一线施工技术与管理人员的需求。
因此,为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能快速适应工作,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实践性教学。
2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目的
工程管理专业是建筑工程管理、物业管理等多个专业结合而产生的新兴专业,教学的内容主要把握了工程项目建设全寿命周期的各个层次的管理要求,为我国建设行业增添了许多复合型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的特点,主要的培养目的已经由最初培养专业转型人才,发展成当前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目前,建设工程领域缺乏大量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来填补空缺。
对于工程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表现为丰富的工程技术知识、岗前的实习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方面,工程管理人才一定要具有施工项目管理等技能。
这要求工程管理人才本身的工程建设理论基础要强,其次还必须拥有法律以及经济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还要能够熟悉运用在实际的工程管理中,形成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3工程管理人才培养现状分析3.1专业设置目标差别大
国内的大部分工科院校都设有工程管理专业,甚至一些财经类、师范类院校也开设了此专业,至2015年6月,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学院达418所。
此专业大规模招生,难以保证人才质量,未来可能会出现就业井喷现象,这必须引起教育管理部门和在校大学生的重视。
另外,各大院校培养目标多元,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力差别很大,呈现出不同的专业优。
3.2专业特征不明显,核心能力培养不足工程管理专业的目标在于培养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在工程管理专业中需要学生学习比较多的学科,甚至还要跨学科和领域学习,例如工程估价、工程项目管理、会计学与其他课程。
在教学中使用“宽口径”的课程教学形式,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
并且课程中多领域学科的设定,也容易造成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对专业知识了解不够深刻的状况。
专业特征不明显和专业核心能力缺乏,会让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占据优势地位,而且还会被其他专业的人才代替。
3.3师资力量不足,学生专业基础薄弱工程管理专业涉及较多的专业,教学老师不仅要对该单项专业性课程有较强的能力,还要拥有工程管理专业涉及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力,知识覆盖面要广,例如工程估价、法律基础等。
当前在工程管理专业中,教学老师倾向于年轻化,很多老师只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缺少必要的实践经验作为支持,导致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教学的发展受到了制约。
同时,一些学生专业基础比较薄弱,缺少自信心,很难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
这些因素对学生平常的学习会造成影响,还会影响到学习重点的掌握、职业发展的规划,甚至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
3.4学生实践能力不强
工程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但是很多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专业课程多是通过课堂教学完成,缺乏实践训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远远达不到企业要求。
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管理学教材内容落后,没有实时更新教材案例,甚至有很多案例是虚构的,与实际不符。
第二,教材以文字为主,但很多实际的操作技术是文字不能表达清楚的,老师在课堂上可通过动画或实践视频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第三,教学经费不足,计算机设备落后,缺少实验仪器等,使学生实践的机会不多,与社会实际工程严重脱节。
第四,双师型教师短缺。
大多数老师的理论知识很丰富,但在工程实践工作经验方面却较少。
4解决当前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对策4.1结合高校自身办学特点,突出学科特点学校应该将自身特色和教育方针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部分整改,还要根据办学特点对课程体系进行整改;在制定国家相关规定部分的教学内容外,还要将学校自身的工程管理人才的专业特色表现出来。
4.2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的,形成梯度教学学生之间的学习程度和实践能力不一样,学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特性进行专职培养,比如说职业应用型或者复合型人才。
将每个学生的特长发挥到极致,满足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
根据不同特性和时间段,进行有区分的梯度教学。
同时,相关教育部门还要加强对工程管理专业的监督,对各高校实施动态的管理,取消不符合开办专业条件的学校专业资格。
4.3加大实践投入,增加实践方式
培养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各个学校当中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相对增加实践所需要的设备与经费等,及时更换已坏的设备和旧设备,这样才能让学生们有一个良好的实践环境。
另外,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积极和企业开展合作,建立实训基地。
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好的教学实践平台,学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使用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
另一方面还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且可以解决企业一些专业性问题。
4.4加强核心能力培养,优化教学模式
教学要会抓住重心,考虑社会需要拥有什么技能的人才,社会接受哪种类型的人才。
要将市场作为导向,以市场需要为主培养,培养学生的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和合同管理能力等。
对于学生专业课程的教学要予以重视,例如工程项目管理、工程估价等专业性课程,为后期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同时,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以便学生能够满足企业对该职业的要求。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学生的职业规划
工程管理专业的老师,要具有健全的理论知识,还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学校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选用教学能力和知识基础强的老师,通过校企合作、实习等多种模式,加强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够更好引导学生。
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对工程管理学生职业规划的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还能合理安排时间。
结束语
优化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培养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这样才能提高建筑管理水平,提高工程管理的利益和效率,还能推动建设行业的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陈富平.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9):73-74.
[2]庄晨旭.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探讨[A].《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管理科学与经营决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决策与信息》杂志社、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1.
[3]刘光忱,王春霞,李欣.新时期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分析[J].建设监理,2016,(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