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专题复习(8份) 通用7
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专题复习(一)数学思想问题
专题复习(一)数学思想方法问题题型概述数学思想方法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解题规律的总结,是达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摆脱题海的有效之路。
因此我们应抓住临近中考的这段时间,去研究、归纳、熟悉那些常见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为夺得中考高分搭起灵感和智慧的平台。
初中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有整体思想、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和函数思想等。
结合中考走向,我们重点就以下几种思想方法进行赏析强化。
【题型例析】类型1:整体思想整体思想就是考虑数学问题时,不是着眼与它的局部特征,而是把注意力和着眼点放在问题的整体结构上,通过对其全面深刻的观察,从宏观整体上认识问题的实质,把一些彼此独立但实质上又相互紧密的联系这的量作为整体来处理运用的思想方法。
【例题】.(1)(2015•湖南株洲,第13题3分)因式分解:2(2)16(2)x x x ---= 。
【解析】本题考点为:分解因式,首先提取整体公因式(2)x -,然后还要注意彻底分解, 2(16)x -仍可以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
答案为:(2)(4)(4)x x x --+(2)(2015•广东梅州,第18题,7分)已知2-=+b a ,求代数式a b a b a 2)2()1(2+++-的值.考点: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原式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及单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计算,将已知等式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解答:解:原式=a 2﹣2a +1+2ab +b 2+2a =(a +b )2+1,把a +b =﹣代入得:原式=2+1=3. 点评: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整体运用是解本题的关键.【变式练习】(1)(2015福建龙岩13,3分)若4a﹣2b=2π,则2a﹣b+π= 2π.考点:代数式求值.分析:根据整体代入法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4a﹣2b=2π,所以可得2a﹣b=π,把2a﹣b=π代入2a﹣b+π=2π.点评:此题考查代数式求值,关键是根据整体代入法计算.(2)(2015•甘南州第23题 4分)已知a2﹣a﹣1=0,则a3﹣a2﹣a+2015= 2015 .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首先根据a2﹣a﹣1=0得到a2﹣a=1,从而利用a3﹣a2﹣a+2015=a(a2﹣a)﹣a+2015代入求值即可.解答:解:∵a2﹣a﹣1=0,∴a2﹣a=1,∴a3﹣a2﹣a+2015=a(a2﹣a)﹣a+2015=a﹣a+2015=2015,故答案为:2015.点评:本题是一道涉及因式分解的计算题,考查了拆项法分解因式的运用,提公因式法的运用.类型2:分类讨论思想(1)代数问题中的分类讨论针对代数中的有些问题,需要对整体问题进行分解,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范围和不同的思路进行分类,把问题既不重复,不遗漏的分成几种情况进行分析,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解题策略,这样使问题得以轻松解决。
2016年中考数学最热8个知识点归纳
2016 年中考数学最热8 个知识点概括2016年中考数学最热8 个知识点概括知识点 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观点1.一元二次方程 3x2+5x-2=0 的常数项是 -2.2.一元二次方程 3x2+4x-2=0 的一次项系数为 4,常数项是 -2.3.一元二次方程 3x2-5x-7=0 的二次项系数为 3,常数项是 -7.4.把方程 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 3x2-x-2=0.知识点 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地点1. 直角坐标系中,点 A(3 ,0) 在 y 轴上。
2. 直角坐标系中, x 轴上的随意点的横坐标为 0.3.直角坐标系中,点 A(1 ,1) 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 A(-2 ,3) 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 A(-2 ,1) 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 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1.当 x=2 时,函数 y=的值为 1.2.当 x=3 时,函数 y=的值为 1.3.当 x=-1 时,函数 y=的值为 1.知识点 4:基本函数的观点及性质1.函数 y=-8x 是一次函数。
2.函数 y=4x+1 是正比率函数。
3.函数是反比率函数。
4.抛物线 y=-3(x-2)2-5 的张口向下。
5.抛物线 y=4(x-3)2-10 的对称轴是 x=3.6.抛物线的极点坐标是 (1,2) 。
7.反比率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知识点 5:数据的均匀数中位数与众数1.数据 13,10,12,8,7 的均匀数是 10.2.数据 3,4,2,4,4 的众数是 4.3.数据 1, 2, 3,4, 5 的中位数是 3.知识点 6:特别三角函数值1.cos30° =。
2.sin260° +cos260°=1.3.2sin30° +tan45° =2.4.tan45° =1.5.cos60° +sin30° =1.知识点 7:圆的基天性质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016年中考数学基础知识归纳及典型例题分析
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代数部分第一章:实数基础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 +b =02、倒数:(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次方根叫a的平方根,a叫a的算术平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0,称a(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叫实数a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
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初中数学中考八大题型点拨导练复习(一)数学思想问题
点拨复习(一)数学思想方法问题【专题点拨】数学思想方法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是解题规律的总结,是达到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摆脱题海的有效之路。
因此我们应抓住临近中考的这段时间,去研究、归纳、熟悉那些常见的解题方法与技巧,从而为夺得中考高分搭起灵感和智慧的平台。
初中数学中的主要数学思想有整体思想、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和函数思想等。
结合中考走向,我们重点就以下几种思想方法进行赏析强化。
【典例赏析】【例题1】已知二次函数y = (x+m)2 - n的图象如图所示,则一次函数y = mx + n与反比例函数mnyx=的图象可能是()(第7题图) A. B. C. D.【分析】先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m,n的符号,再根据m,n的符号判断一次函数y = mx + n与反比例函数mnyx=的图象经过的象限即可.【解答】解:由对称轴x=﹣m<0,可知m>0,由顶点在第二象限-n>0,n<0当x=1时,所以mn<0,反比例函数mnyx=图象经过二四象限,由于m>0,n<0,一次函数y = mx + n经过一三四象限,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的性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关键在于通过二次函数图象推出m,n的取值范围.【例题2】小明想要测量学校食堂和食堂正前方一棵树的高度,他从食堂楼底M处出发,向前走3米到达A 处,测得树顶端E 的仰角为30°,他又继续走下台阶到达C 处,测得树的顶端E 的仰角是60°,再继续向前走到大树底D 处,测得食堂楼顶N 的仰角为45°.已知A 点离地面的高度AB =2米,∠BCA =30°,且B 、C 、D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1)求树DE 的高度;(2)求食堂MN 的高度.【考点】TA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仰角俯角问题.【分析】(1)先求AC ,再求CE ,最后求DE(2)延长MN 交BD 于点G,先求BC 和CD,再求NG 和GD,最后求MN【解答】解:(1)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2米,∠BCA =30°∴AC=30sin AC =6米 ∵∠BCA =30°,∠ECD =60°∴∠ACE =90°∵∠BCA =30°,AE ∥BD∠CAF =30°∵∠EAF =30°∴∠EAC =60°∴CE=ACtan60°=36米在直角三角形CED 中,CE=36米,∠ECD=60°∴ED=CEsin60°=9米(2)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AB=2米,∠BCA =30°∴BC=ABcot30°=32米在直角三角形CED中,CE=36米,∠ECD=60°∴CD=CEcos60°=33米延长MN交BD于点G∴MG=GD=GB+BC+CD=(3+35)米∴MN=MG-MG=(1+35)米【例题3】某新建成学校举行美化绿化校园活动,九年级计划购买A,B两种花木共100棵绿化操场,其中A花木每棵50元,B花木每棵100元.(1)若购进A,B两种花木刚好用去8000元,则购买了A,B两种花木各多少棵?(2)如果购买B花木的数量不少于A花木的数量,请设计一种购买方案使所需总费用最低,并求出该购买方案所需总费用.【考点】C9: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9A: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设购买A种花木x棵,B种花木y棵,根据“A,B两种花木共100棵、购进A,B两种花木刚好用去8000元”列方程组求解可得;(2)设购买A种花木a棵,则购买B种花木(100﹣a)棵,根据“B花木的数量不少于A花木的数量”求得a的范围,再设购买总费用为W,列出W关于a的解析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可得.【解答】解:(1)设购买A种花木x棵,B种花木y棵,根据题意,得:,解得:,答:购买A种花木40棵,B种花木60棵;(2)设购买A种花木a棵,则购买B种花木(100﹣a)棵,根据题意,得:100﹣a≥a,解得:a≤50,设购买总费用为W,则W=50a+100(100﹣a)=﹣50a+10000,∵W随a的增大而减小,∴当a=50时,W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7500元,答:当购买A种花木50棵、B种花木50棵时,所需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7500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一次函数的性质,理解题意找到题目蕴含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和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一次函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能力检测】1.小明做了一个数学实验:将一个圆柱形的空玻璃杯放入形状相同的无水鱼缸内,看作一个容器.然后,小明对准玻璃杯口匀速注水,如图所示,在注水过程中,杯底始终紧贴鱼缸底部.则下面可以近似地刻画出容器最高..水位h与注水时间之间的变化情况的是()A.B.C.D.【分析】根据题意判断出h随t的变化趋势,然后再结合选项可得答案.【解答】解:空玻璃杯注满前,水位越来越高;空玻璃注满后很长时间高度不变;当容器和空玻璃杯水位相同时,水位继续升高。
【初中数学】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专题复习(8份) 通用3
专题复习(二)——规律猜想问题题型概述给出一列数字、等式或者一组图形,通过观察、分析、猜想、探索归纳其规律的一类题目就是规律与猜想的探究性试题,这类问题要求大家都有较为敏锐的观察思考、分析、推理、演绎、归纳能力,从具体、特殊的事实中探究其存在的规律,把潜在的表面现象中的本质挖掘出来,是一种发现、创新。
题型例析类型1:数字规律数字变化类的问题,一般在解答时先从数阵前面简单的情形入手,通过观察同一行、同一列的数据排列关系,同时注意这个数据艘所在行数序号之间有何深层次的变化规律,发现这个规律问题就等于解决了。
【例题】(2015•山东泰安,第18题3分)下面每个表格中的四个数都是按相同规律填写的:根据此规律确定x的值为()A.135 B.170 C.209 D.252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首先根据图示,可得第n个表格的左上角的数等于n,左下角的数等于n+1;然后根据4﹣1=3,6﹣2=4,8﹣3=5,10﹣4=6,…,可得从第一个表格开始,右上角的数与左上角的数的差分别是3、4、5、…,n+2,据此求出a的值是多少;最后根据每个表格中右下角的数等于左下角的数与右上角的数的积加上左上角的数,求出x的值是多少即可.解答:解:∵a+(a+2)=20,∴a=9,∵b=a+1,∴b=a+1=9+1=10,∴x=20b+a=20×10+9=200+9=209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探寻数字规律问题,注意观察总结出规律,并能正确的应用规律.【变式练习】(1)(2015湖北荆州第10题3分)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现有等式A m=(i,j)表示正奇数m是第i组第j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7=(2,3),则A2015=()A.(31,50)B.(32,47)C.(33,46)D.(34,42)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分析:先计算出2015是第1008个数,然后判断第1008个数在第几组,再判断是这一组的第几个数即可.解答:解:2015是第=1008个数,设2015在第n组,则1+3+5+7+…+(2n﹣1)≥1008,即≥1008,解得:n≥,当n=31时,1+3+5+7+…+61=961;当n=32时,1+3+5+7+…+63=1024;故第1008个数在第32组,第1024个数为:2×1024﹣1=2047,第32组的第一个数为:2×962﹣1=1923,则2015是(+1)=47个数.故A2015=(32,47).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2)(2015•甘肃武威,第18题3分)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做三角形数,其中1是第一个三角形数,3是第2个三角形数,6是第3个三角形数,…依此类推,那么第9个三角形数是,2016是第个三角形数.考点:数字的变化类.专题:规律型:分析:根据所给的数据发现:第n个三角形数是1+2+3+…+n,由此代入分别求得答案即可.解答:第9个三角形数是1+2+3+4+5+6+7+8+9=45,1+2+3+4+…+n=2016,n(n+1)=4032,解得:n=63.故答案为:45,63.点评:此题考查数字的变化规律,找出数字之间的运算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类型2:图形规律对于图形的问题,要注意仔细观察,找到图形之间能够相互循环的关键点,然后把每一个循环组看作一个整体再来研究就可以了。
2016年中考数学热点小专题复习试题(8个附答案)
2016年中考数学热点小专题复习试题(8个附答案)热点小专题 (八) [统计与概率有关的图表信息题] 类型一与统计图表有关的信息题 1.[2014•甘孜州] 为了了解某地初三学生参加消防知识竞赛的成绩(均为整数),从中抽取了1%的同学的竞赛成绩,整理后绘制成如图Z8-1的频数直方图.请结合图形解答下列问题: (1)指出这个问题中的总体; (2)求竞赛成绩在84.5~89.5这一小组的频率; (3)如果竞赛成绩在90分以上(含90分)的同学可以获得奖励,请估计该地初三学生中有多少人获得奖励.2.[2015•西安] 某校为了了解本校九年级女生体育测试项目“仰卧起坐”的训练情况,让体育教师随机抽查了该年级若干名女生,并严格地对她们进行了1分钟“仰卧起坐”测试,同时统计了每个人做的个数(假设这个个数为x),现在我们将这些同学的测试结果分为四个等级:优秀(x≥44)、良好(36≤x≤43)、及格(25≤x≤35)和不及格(x≤24),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补全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2)被测试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个数的中位数落在________等级;(3)若该年级有650名女生,请你估计该年级女生中1分钟“仰卧起坐”个数达到优秀的人数.3.[2015•河北] 某厂生产A,B两种产品,其单价随市场变化而做相应调整,营销人员根据前三次单价变化的情况,绘制了如下统计表及不完整的折线图: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A产品单价 (元/件) 6 5.2 6.5 B产品单位(元/件) 3.5 4 3 图Z8-3 并求得了A产品三次单价的平均数和方差: xA=5.9;sA2=13[(6-5.9)2+(5.2-5.9)2+(6.5-5.9)2]=43150. (1)补全图Z8-3中B产品单价变化的折线图,B产品第三次的单价比上次的单价降低了________%; (2)求B产品三次单价的方差,并比较哪种产品的单价波动小; (3)该厂决定第四次调价,A 产品的单价仍为6.5元/件,B产品的单价比3元/件上调m%(m>0),使得A产品这四次单价的中位数是B产品四次单价中位数的2倍少1,求m的值.类型二统计与概率的综合 4.[2015•安庆二模] 2015年安徽省中考体育考试方案出台,体育总分由2014年的40分增加到45分,考试项目分为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 男生的必考项目是1000米跑,女生的必考项目是800米跑;选考项目为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和坐位体前屈. 某校为了解毕业班学生对选考项目的喜爱程度,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本校九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随机问卷调查,图Z8-4是采集数据后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A:立定跳远;B:1分钟跳绳;C:坐位体前屈).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图Z8-4 (1) 填写扇形统计图中缺失的数据,并把条形图补充完整;(2) 2015年该校九年级共有学生200人,按此调查,估计2015年该校九年级学生中喜爱1分钟跳绳的学生人数; (3) 安徽省教育厅规定:各地市可在选考项目中确定两项作为本地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那么该校所在地市确定的中考体育项目中含有“1分钟跳绳”的概率是多少?5.[2015•合肥瑶海区模拟] 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为A,B,C,D,E五个等次,评价小组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表现予以评定.某班50名同学参加综合素质评价,获得各等次的频数分布和部分频数直方图如下:图Z8-5 等次频数(人数) A 12 B 20 C 10 D 5 E a(1)求表中的a值; (2)请将频数直方图补齐; (3)考评结束后,从该班任意抽取一个学生进行评定结果的调查,求抽到的学生的评定等次为A或B的概率P.6.[2014•宁夏] 如图Z8-6是银川市6月1日至15日的空气质量指数趋势折线统计图,空气质量指数小于100表示空气质量优良,空气质量指数大于200表示空气质量重度污染.某人随机选择6月1日至6月14日中的某一天到达银川,共停留2天. (1)求此人到达当天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 (2)求此人在银川停留2天期间只有一天空气质量是重度污染的概率; (3)由折线统计图判断从哪天开始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只写结论).参考答案 1.解:(1)这个问题的总体是某地全体初三学生参加消防知识竞赛的成绩. (2)164+10+16+13+7=0.32. 故竞赛成绩在84.5~89.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32. (3)13+74+10+16+13+7×[(4+10+16+13+7)÷1%]=0.4×5000=2000(人).故估计该地初三学生中有2000人获得奖励. 2.解:(1)良好人数13÷26%×40%=20(人);及格所占百分比为12÷(13÷26%)×100%=24%. 补全统计图,如图所示.图①图② (2)“良好” (3)650×26%=169(人).∴若该年级有650名女生,则估计该年级女生中1分钟“仰卧起坐”个数达到优秀的人数为169人. 3.解:(1)补全折线图如图所示,B产品单价降低了25%. A,B产品单价变化折线图 (2)xB�啵�133.5+4+3=3.5, sb2=13[(3.5-3.5)2+(4-3.5)2+(3-3.5)2]=16. ∵16<43150,∴B产品的单价波动小. (3)第四次调价后,对于A产品,这四次单价的中位数为6+6.52=254,对于B产品,∵m>0,∴第四次单价大于3. 又∵3.5+42×2-1=132>254,∴第四次单价小于4,∴31+m%+3.52×2-1=254,解得m=25. 4.解: (1)由条形统计图中A对应的数据和扇形统计图中A对应的百分比可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8÷20%=40,故喜爱B项目的人数为40-8-18=14(人),所占百分比为14÷40=35%;喜爱C项目的人数所占百分比为1-20%-35%=45%或18÷40=45%.填写扇形统计图和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2) 由(1)可知,样本中喜爱B项目占样本容量的35%,故据此可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中喜爱1分钟跳绳的学生有200×35%=70(人). (3)画树状图如下:由图可知一共有6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含有项目B的有4种情况,因此P(含有“1分钟跳绳”项目)=23. 5.解: (1)a=3. (2)略. (3)P(A或B)=20+1250=1625. 6.解:(1)此人到达当天空气质量优良的有1日、2日、3日、7日、12日,共5天. (2)此人在银川停留两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是(86,25),(25,57),(57,143),(143,220),(220,158),(158,40),(40,217),(217,160),(160,128),(128,167),(167,75),(75,106),(106,180),(180,175),共14个停留时间段,期间只有一天空气质量重度污染的有(143,220),(220,158),(40,217),(217,160).因此,P(在银川停留2天期间只有一天空气质量重度污染)=414=27. (3)根据折线图可得5日、6日、7日三天数据波动最大,因此方差最大.所以从第5日开始的第5日、第6日、第7日连续三天的空气质量指数方差最大.。
【初中数学】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专题复习(8份) 通用2
专题复习(三)——方案设计问题题型概述方案设计型问题是通过设置一个实际问题情景,给出若干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要求学生运用学过的技能和方法,进行设计和操作,寻求恰当的解决方案,有时也给出几个不同的解决方案,要求判断哪个方案较优。
它包括测量方案设计、作图方案设计和经济类方案设计等。
题型例析类型1:利用方程、不等式(组)进行方案设计这类问题往往列方程组或不等式(组)解应用题,但是列方程的关键又是找出题目中存在的的等量关系或不等式关系;对于设计方案题一般要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或不等式组,求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或者符合要求的解)。
【例题】(2015·四川甘孜、阿坝,第26题8分)一水果经销商购进了A,B两种水果各10箱,分配给他的甲、乙两个零售店(分别简称甲店、乙店)销售,预计每箱水果的盈利情况如下表:(1)如果甲、乙两店各配货10箱,其中A种水果两店各5箱,B种水果两店各5箱,请你计算出经销商能盈利多少元?(2)在甲、乙两店各配货10箱(按整箱配送),且保证乙店盈利不小于100元的条件下,请你设计出使水果经销商盈利最大的配货方案,并求出最大盈利为多少?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分析:(1)经销商能盈利=水果箱数×每箱水果的盈利;(2)设甲店配A种水果x箱,分别表示出配给乙店的A水果,B水果的箱数,根据盈利不小于110元,列不等式求解,进一步利用经销商盈利=A种水果甲店盈利×x+B种水果甲店盈利×(10﹣x)+A种水果乙店盈利×(10﹣x)+B种水果甲店盈利×x;列出函数解析式利用函数性质求得答案即可.解答:(1)经销商能盈利=5×11+5×17+5×9+5×13=5×50=250;(2)设甲店配A种水果x箱,则甲店配B种水果(10﹣x)箱,乙店配A种水果(10﹣x)箱,乙店配B种水果10﹣(10﹣x)=x箱.∵9×(10﹣x)+13x≥100,∴x≥2,经销商盈利为w=11x+17•(10﹣x)+9•(10﹣x)+13x=﹣2x+260.∵﹣2<0,∴w随x增大而减小,∴当x=3时,w值最大.甲店配A种水果3箱,B种水果7箱.乙店配A种水果7箱,B种水果3箱.最大盈利:﹣2×3+260=254(元).点评:此题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运用,一次函数的实际运用,找出题目蕴含的不等关系与等量关系解决问题.【变式练习】(2015•四川泸州,第21题7分)某小区为了绿化环境,计划分两次购进A、B两种花草,第一次分别购进A、B两种花草30棵和15棵,共花费675元;第二次分别购进A、B两种花草12棵和5棵。
初中数学题经典题型
初中数学题经典题型一、代数式求值代数式求值是初中数学的基本题型之一,也是中考数学必考题型。
这类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对基本公式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代数式求值题目:1. 求代数式(2x+3)/(x+1)的值,其中x=4。
2. 求代数式(2x+1)/(x+3)的值,其中x=2。
3. 求代数式(x^2-1)/(x+1)的值,其中x=3。
二、方程求解方程求解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是中考数学必考题型。
这类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对方程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方程求解题目:1. 求方程2x+3=7的解。
2. 求方程3x-2=5的解。
3. 求方程4x+2=7的解。
三、不等式求解不等式求解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中考数学必考题型。
这类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运算能力和对不等式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不等式求解题目:1. 求不等式5x+3>7的解集。
2. 求不等式2x-1<9的解集。
3. 求不等式4x-5>=0的解集。
四、函数与图像函数与图像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也是中考数学必考题型。
这类题主要考察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和对函数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函数与图像题目:1. 已知函数y=2x-1,求当x=3时y的值。
2. 已知函数y=-x+4,求当y=3时x的值。
3. 已知函数y=x^2,求当y=4时x的值。
五、三角形与四边形三角形与四边形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也是中考数学必考题型。
这类题主要考察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和对几何图形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三角形与四边形题目:1. 求等边三角形的边长为10厘米时,其面积和周长分别是多少?2. 一个矩形长为6厘米,宽为4厘米,求其对角线的长度是多少?。
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及经典题型完整版(实用的中考专题复习指导书)
综合知识讲解目录第一章绪论11.1初中数学的特点11.2怎么学习初中数学21.3如何去听课51.4几点建议6第二章应知应会知识点72.1代数篇72.2几何篇11第三章例题讲解17第四章兴趣练习294.1代数部分294.2几何部分45第五章复习提纲50第一章绪论1.1初中数学的特点1.2.3.4.5.6.7.8.9.10.11.12.13.14.15.16.1.2怎么学习初中数学1,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思说,干一件事,知道它,了解它不如爱好它,爱好它不如乐在其中。
“好”和“乐”就是愿意学,喜欢学,这就是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能产生爱好,爱好它就要去实践它,达到乐在其中,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这自然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好的学习数学兴趣呢?(1)课前预习,对所学知识产生疑问,产生好奇心。
(2)听课中要配合老师讲课,满足感官的兴奋性。
听课中重点解决预习中疑问,把老师课堂的提问、停顿、教具和模型的演示都视为欣赏音乐,及时回答老师课堂提问,培养思考与老师同步性,提高精神,把老师对你的提问的评价,变为鞭策学习的动力。
(3)思考问题注意归纳,挖掘你学习的潜力。
(4)听课中注意老师讲解时的数学思想,多问为什么要这样思考,这样的方法怎样是产生的?(5)把概念回归自然。
所有学科都是从实际问题中产生归纳的,数学概念也回归于现实生活,如角的概念、直角坐标系的产生都是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只有回归现实才能对概念的理解切实可*,在应用概念判断、推理时会准确。
2,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
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
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专题复习试题(八)动态变化问题
专题复习(八)——动态变化问题。
类型1:动点问题(1)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如图,矩形ABCD中,AB=3,BC=5,点P是BC边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点B、C都不重合),现将△PCD沿直线PD折叠,使点C落到点F处;过点P作∠BPF的角平分线交AB于点E.设BP=x,BE=y,则下列图象中,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 B. C. D.【变式练习】如图:把△ABC沿AB边平移到△A′B′C′的位置,它们的重叠部分(即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ABC面积的一半,若AB=,则此三角形移动的距离AA′是()A.﹣1 B.C. 1 D.(2)因动点产生的特殊三角形问题:如图,已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B=2,点D为边AB上一点,过点D作DE∥AC,交BC于E点;过E点作EF⊥DE,交AB的延长线于F点.设AD=x,△DEF的面积为y,则能大致反映y与x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 B. C. D.变式练习:已知:抛物线l1:y=﹣x2+bx+3交x轴于点A,B,(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点C,其对称轴为x=1,抛物线l2经过点A,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E(5,0),交y轴于点D(0,﹣52).(1)求抛物线l2的函数表达式;(2)P为直线x=1上一动点,连接PA,PC,当PA=PC时,求点P的坐标;(3)M为抛物线l2上一动点,过点M作直线MN∥y轴,交抛物线l1于点N,求点M自点A运动至点E的过程中,线段MN长度的最大值.(3)因动点产生的特殊四边形问题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cm,动点P从B点出发以3cm/s的速度沿着边BC﹣CD﹣DA 运动,到达A点停止运动;另一动点Q同时从B点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着边BA向A点运动,到达A 点停止运动.设P 点运动时间为x (s ),△BPQ 的面积为y (cm 2),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是( )A .B .C .D .【变式练习】如图,正方形ABCD 的面积为12,△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E 在正方形ABCD 内,在对角线AC 上有一点P ,使PD+PE 最小,则这个最小值为( )A .B .2C .2D .(4)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3x -2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P 是直线AB 上一动点,⊙P 的半径为1. (1)判断原点O 与⊙P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当⊙P 过点B 时,求被y 轴所截得的劣弧的长; (3)当⊙P 与x 轴相切时,求出切点的坐标.【思路分析】(1)判断点与圆的位置关系,须明确点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与数量关系的转换。
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专题复习总结-阅读理解问题
专题复习—阅读理解问题题型概述阅读理解型问题一般都是先提供一个解题思路,或介绍一种解题方法,或展示一个数学结论的推导过程等文字或图表材料,然后要求大家自主探索,理解其内容,思想方法,把握本质,解答试题中提出的问题,对于这类题求解步骤是“阅读—分析—理解—创新应用”,其关键的是理解材料的作用和用意,一般是启发你如何解决问题或为了解决问题为你提供工具及素材,因此这种试题是考查大家随机应变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能力。
题型例析类型1:新定义运算型对于这种新定义型问题解答需要深刻理解新定义运算法则和运算过程,将新定义运算转化为熟悉的加减乘除等运算。
【例题】.(2015·湖北省武汉市,第15题3分)定义运算“*”,规定x *y =ax 2+by ,其中a 、b 为常数,且1*2=5,2*1=6,则2*3=_________10【解析】由题意知,⎩⎨⎧=+=+6452a b a b ,所以⎩⎨⎧==21a b ,所以x ※y=x 2+2y,所以2※3=22+2×3=10.新定义翻译:新定义的实质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从而确定常数值,最后转化为求代数式的值.本题以新定义的形式出现,使简单问题新颖化,能很好的考查同学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变式练习】(2015•甘肃天水,第10题,4分)定义运算:a ⊗b=a (1﹣b ).下面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几种结论:①2⊗(﹣2)=6,②a ⊗b=b ⊗a ,③若a+b=0,则(a ⊗a )+(b ⊗b )=2ab ,④若a ⊗b=0,则a=0或b=1,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 A .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考点: 整式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 新定义.分析: 各项利用题中的新定义计算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2⊗(﹣2)=2×(1+2)=6,选项①正确; a ⊗b=a (1﹣b )=a ﹣ab ,b ⊗a=b (1﹣a )=b ﹣ab ,不一定相等,选项②错误; (a ⊗a )+(b ⊗b )=a (1﹣a )+b (1﹣b )=a+b ﹣a 2﹣b 2≠2ab,选项③错误; 若a ⊗b=a (1﹣b )=0,则a=0或b=1,选项④正确, 故选A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以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类型2:学习应用型解决此类问题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要理解阅读材料中解题方法及其存在的规律性;二是熟练把握相关的知识。
2016年初中数学知识点中考总复习串讲
第一章 实数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π+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等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
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
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1、平方根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3、立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3—6分)1、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初中数学 中考八大题型点拨导练复习:中考八大题型点拨导练复习(七)综合探究问题
专题复习(七)——综合探究问题【专题点拨】探索是一中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人们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手段,非常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
探索型问题一般有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和存在型探索型或者从实践中探索,复习时对这些呈现方式具有多样性、活泼性、猜想性、挑战性的探索性试题要多关注,多反思,多总结其解题经验,以增强自己的探究能力。
【典例赏析】【例题1】在四边形ABCD中,∠B+∠D=180°,对角线AC平分∠BAD.(1)如图1,若∠DAB=120°,且∠B=90°,试探究边AD、AB与对角线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2,若将(1)中的条件“∠B=90°”去掉,(1)中的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若∠DAB=90°,探究边AD、AB与对角线AC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AC=AD+AB.理由如下:如图1中,在四边形ABCD中,∠D+∠B=180°,∠B=90°,∴∠D=90°,∵∠DAB=120°,AC平分∠DAB,∴∠DAC=∠BAC=60°,∵∠B=90°,∴,同理.∴AC=AD+AB.(2)(1)中的结论成立,理由如下:以C为顶点,AC为一边作∠ACE=60°,∠ACE的另一边交AB延长线于点E,∵∠BAC=60°,∴△AEC为等边三角形,∴AC=AE=CE,∵∠D+∠B=180°,∠DAB=120°,∴∠DCB=60°,∴∠DCA=∠BCE,∵∠D+∠ABC=180°,∠ABC+∠EBC=180°,∴∠D=∠CBE,∵CA=CB,∴△DAC≌△BEC,∴AD=BE,∴AC=AD+AB.(3)结论:.理由如下:过点C作CE⊥AC交AB的延长线于点E,∵∠D+∠B=180°,∠DAB=90°,∴DCB=90°,∵∠ACE=90°,∴∠DCA=∠BCE,又∵AC平分∠DAB,∴∠CAB=45°,∴∠E=45°.∴AC=CE.又∵∠D+∠B=180°,∠D=∠CBE,∴△CDA≌△CBE,∴AD=BE,∴AD+AB=AE.在Rt△ACE中,∠CAB=45°,∴,∴.【例题2】在Rt△ABC中,∠ACB=90°,点D与点B在AC同侧,∠DAC>∠BAC,且DA=DC,过点B作BE∥DA交DC于点E,M为AB的中点,连接MD,ME.(1)如图1,当∠ADC=90°时,线段MD与ME的数量关系是MD=ME ;(2)如图2,当∠ADC=60°时,试探究线段MD与ME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如图3,当∠ADC=α时,求的值.【解答】解:(1)如图1,延长EM交AD于F,∵BE∥DA,∴∠FAM=∠EBM,∵AM=BM,∠AMF=∠BME,∴△AMF≌△BME,∴AF=BE,MF=ME,∵DA=DC,∠ADC=90°,∴∠BED=∠ADC=90°,∠ACD=45°,∵∠ACB=90°,∴∠ECB=45°,∴∠EBC=∠BED﹣∠ECB=45°=∠ECB,∴CE=BE,∴AF=CE,∵DA=DC,∴DF=DE,∴DM⊥EF,DM平分∠ADC,∴∠MDE=45°,∴MD=ME,故答案为MD=ME;(2)MD=ME,理由:如图2,延长EM交AD于F,∵BE∥DA,∴∠FAM=∠EBM,∵AM=BM,∠AMF=∠BME,∴△AMF≌△BME,∴AF=BE,MF=ME,∵DA=DC,∠ADC=60°,∴∠BED=∠ADC=60°,∠ACD=60°,∵∠ACB=90°,∴∠ECB=30°,∴∠EBC=∠BED﹣∠ECB=30°=∠ECB,∴CE=BE,∴AF=CE,∵DA=DC,∴DF=DE,∴DM⊥EF,DM平分∠ADC,∴∠MDE=30°,在Rt△MDE中,tan∠MDE=,∴MD=ME.(3)如图3,延长EM交AD于F,∵BE∥DA,∴∠FAM=∠EBM,∵AM=BM,∠AMF=∠BME,∴△AMF≌△BME,∴AF=BE,MF=ME,延长BE交AC于点N,∴∠BNC=∠DAC,∵DA=DC,∴∠DCA=∠DAC,∴∠BNC=∠DCA,∵∠ACB=90°,∴∠ECB=∠EBC,∴CE=BE,∴AF=CE,∴DF=DE,∴DM⊥EF,DM平分∠ADC,∵∠ADC=α,∴∠MDE=,在Rt△MDE中, =tan∠MDE=tan.【例题3】已知二次函数y=﹣x2+bx+c+1,①当b=1时,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的方程;②若c=b2﹣2b,问:b为何值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相切?③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x1,0),B(x2,0),且x1<x2,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M,以AB为直径的半圆恰好过点M,二次函数的对称轴l与x轴、直线BM、直线AM分别交于点D、E、F,且满足=,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解答】解:①二次函数y=﹣x2+bx+c+1的对称轴为x=,当b=1时, =,∴当b=1时,求这个二次函数的对称轴的方程为x=.②二次函数y=﹣x2+bx+c+1的顶点坐标为(,),∵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相切且c=b2﹣2b,∴,解得:b=2+或b=2﹣,∴b为2+或2﹣时,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相切.③∵AB是半圆的直径,∴∠AMB=90°,∴∠OAM+∠OBM=90°,∵∠AOM=∠MOB=90°,∴∠OAM+∠OMA=90°,∴∠OMA=∠OBM,∴△OAM∽△OMB,∴,∴OM2=OA•OB,∵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A(x1,0),B(x2,0),∴OA=﹣x1,OB=x2,x1+x2,=b,x1•x2=﹣(c+1),∵OM=c+1,∴(c+1)2=c+1,解得:c=0或c=﹣1(舍去),∴c=0,OM=1,∵二次函数的对称轴l与x轴、直线BM、直线AM分别交于点D、E、F,且满足=,∴AD=BD,DF=4DE,DF∥OM,∴△BDE∽△BOM,△AOM∽△ADF,∴,,∴DE=,DF=,∴×4,∴OB=4OA,即x2=﹣4x1,∵x1•x2=﹣(c+1)=﹣1,∴,解得:,∴b=﹣+2=,∴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x2+x+1.【能力检测】1.如图,在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E、F是AD边上的两个动点,且AE=FD,连接BE、CF、BD,CF与BD交于点G,连接AG交BE于点H,连接DH,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①△ABG∽△FDG ②HD平分∠EHG ③AG⊥BE ④S△HDG :S△HBG=tan∠DAG ⑤线段DH的最小值是2﹣2.A.2 B.3 C.4 D.5【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CD,∠BAD=∠ADC=90°,∠ADB=∠CDB=45°,在△ABE和△DCF中,,∴△ABE≌△DCF(SAS),∴∠ABE=∠DCF,在△ADG和△CDG中,,∴△ADG≌△CDG(SAS),∴∠DAG=∠DCF,∴∠ABE=∠DAG,∵∠DAG+∠BAH=90°,∴∠BAE+∠BAH=90°,∴∠AHB=90°,∴AG⊥BE,故③正确,同法可证:△AGB≌△CGB,∵DF∥CB,∴△CBG∽△FDG,∴△ABG∽△FDG,故①正确,∵S△HDG :S△HBG=DG:BG=DF:BC=DF:CD=tan∠FCD,又∵∠DAG=∠FCD,∴S△HDG :S△HBG=tan∠FCD,tan∠DAG,故④正确取AB的中点O,连接OD、OH,∵正方形的边长为4,∴AO=OH=×4=2,由勾股定理得,OD==2 ,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O、D、H三点共线时,DH最小,=2 ﹣2.DH最小无法证明DH平分∠EHG,故②错误,故①③④⑤正确,故选C.2.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点O.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如图1:则有AC=BD,AC⊥BD.旋转图1中的Rt△COD到图2所示的位置,AC′与BD′有什么关系?(直接写出)若四边形ABCD是菱形,∠ABC=60°,旋转Rt△COD至图3所示的位置,AC′与BD′又有什么关系?写出结论并证明.【解答】解:图2结论:AC′=BD′,AC′⊥BD′,理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O=OC,BO=OD,AC⊥BD,∵将Rt△COD旋转得到Rt△C′OD′,∴OD′=OD,OC′=OC,∠D′OD=∠C′OC,∴AO=BO,OC′=OD′,∠AOC′=∠BOD′,在△AOC′与△BOD′中,,∴△AOC′≌△BOD′,∴AC′=BD′,∠OAC′=∠OBD′,∵∠AO′D′=∠BO′O,∠O′BO+∠BO′O=90°,∴∠O′AC′+∠AO′D′=90°,∴AC′⊥BD′;图3结论:BD′=AC′,AC′⊥BD’理由:∵四边形ABCD是菱形,∴AC⊥BD,AO=CO,BO=DO,∵∠ABC=60°,∴∠ABO=30°,∴OB=OA,OD=OC,∵将Rt△COD旋转得到Rt△C′OD′,∴OD′=OD,OC′=OC,∠D′OD=∠C′OC,∴OD′=OC′,∠AOC′=∠BOD′,∴=,∴△AOC′∽△BOD′,∴==,∠OAC′=∠OBD′,∴BD′=AC′,∵∠AO′D′=∠BO′O,∠O′BO+∠BO′O=90°,∴∠O′AC′+∠AO′D′=90°,∴AC′⊥BD′.3.已知△ABC,AB=AC,D为直线BC上一点,E为直线AC上一点,AD=AE,设∠BAD=α,∠CDE=β.(1)如图,若点D在线段BC上,点E在线段AC上.①如果∠ABC=60°,∠ADE=70°,那么α=20 °,β=10 °,②求α,β之间的关系式.(2)是否存在不同于以上②中的α,β之间的关系式?若存在,求出这个关系式(求出一个即可);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答】解:(1)①∵AB=AC,∠ABC=60°,∴∠BAC=60°,∵AD=AE,∠ADE=70°,∴∠DAE=180°﹣2∠ADE=40°,∴α=∠BAD=60°﹣40°=20°,∴∠ADC=∠BAD+∠ABD=60°+20°=80°,∴β=∠CDE=∠ADC﹣∠ADE=10°,故答案为:20,10;②设∠ABC=x,∠AED=y,∴∠ACB=x,∠AED=y,在△DEC中,y=β+x,在△ABD中,α+x=y+β=β+x+β,∴α=2β;(2)①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点D在线段BC上,如图1设∠ABC=x,∠ADE=y,∴∠ACB=x,∠AED=y,在△ABD中,x+α=β﹣y,在△DEC中,x+y+β=180°,∴α=2β﹣180°,②当点E在CA的延长线上,点D在CB的延长线上,如图2,同①的方法可得α=180°﹣2β.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0,3),点B和点D的坐标分别为(m,0),(n,4),且m>0,四边形ABCD是矩形.(1)如图1,当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时,求m,n的值;(2)在图2中,画出矩形ABCD,简要说明点C,D的位置是如何确定的,并直接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点C的坐标;(3)探究:当m为何值时,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长度最短.【解答】解:(1)如图1,过点D作DE⊥y轴于E,∴∠AED=∠AOB=90°,∴∠ADE+∠DAE=90°,∵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BAD=90°,∴∠DAE+∠BAO=90°,∴∠ADE=∠BAO,在△ABO和△ADE中,,∴△ABO≌△ADE,∴DE=OA,AE=OB,∵A(0,3),B(m,0),D(n,4),∴OA=3,OB=m,OE=4,DE=n,∴n=3,∴OE=OA+AE=OA+OB=3+m=4,∴m=1;(2)画法:如图2,①过点A画AB的垂线l1,过点B画AB的垂线l2,②过点E(0,4),画y轴的垂线l3交l1于D,③过点D画直线l1的垂线交直线l2于点C,所以,四边形ABCD是所求作的图形,过点C作CF⊥x轴于F,∴∠CBF+∠BCF=90°,∵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BAD=90°,∴∠ABO+∠CBF=90°,∴∠BCF=∠ABO,同理:∠ABO=∠DAE,∴∠BCF=∠DAE,在△ADE和△CBF中,,∴△ADE≌△CBF,∴DE=BF=n,AE=CF=1,易证△AOB∽△DEA,∴,∴,∴n=,∴OF=OB+BF=m+,∴C(m+,1);(3)如图3,由矩形的性质可知,BD=AC,∴BD最小时,AC最小,∵B(m,0),D(n,4),∴当BD⊥x轴时,BD有最小值4,此时,m=n,即:AC的最小值为4,连接BD,AC交于点M,过点A作AE⊥BD于E,由矩形的性质可知,DM=BM=BD=2,∵A(0,3),D(n,4),∴DE=1,∴EM=DM﹣DE=1,在Rt△AEM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E=,∴m=,即:当m=时,矩形ABCD的对角线AC的长最短为4.5.如图1,已知▱ABCD,AB∥x轴,AB=6,点A的坐标为(1,﹣4),点D的坐标为(﹣3,4),点B在第四象限,点P是▱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1)若点P在边BC上,PD=CD,求点P的坐标.(2)若点P在边AB,AD上,点P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Q落在直线y=x﹣1上,求点P的坐标.(3)若点P在边AB,AD,CD上,点G是AD与y轴的交点,如图2,过点P作y 轴的平行线PM,过点G作x轴的平行线GM,它们相交于点M,将△PGM沿直线PG翻折,当点M的对应点落在坐标轴上时,求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答案)【解答】解:(1)∵CD=6,∴点P与点C重合,∴点P坐标为(3,4).(2)①当点P在边AD上时,∵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2,设P(a,﹣2a﹣2),且﹣3≤a≤1,若点P关于x轴的对称点Q(a,2a+2)在直线y=x﹣1上,1∴2a+2=a﹣1,解得a=﹣3,此时P(﹣3.4).若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Q(﹣a,﹣2a﹣2)在直线y=x﹣1上时,3∴﹣2a﹣2=﹣a﹣1,解得a=﹣1,此时P(﹣1,0)②当点P在边AB上时,设P(a,﹣4)且1≤a≤7,(a,4)在直线y=x﹣1上,若等P关于x轴的对称点Q2∴4=a﹣1,解得a=5,此时P(5,﹣4),若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Q(﹣a,﹣4)在直线y=x﹣1上,4∴﹣4=﹣a﹣1,解得a=3,此时P(3,﹣4),综上所述,点P的坐标为(﹣3,4)或(﹣1,0)或(5,﹣4)或(3,﹣4).(3)①如图1中,当点P在线段CD上时,设P(m,4).在Rt△PNM′中,∵PM=PM′=6,PN=4,∴NM′==2,在Rt△OGM′中,∵OG2+OM′2=GM′2,∴22+(2+m)2=m2,解得m=﹣,∴P(﹣,4)根据对称性可知,P(,4)也满足条件.②如图2中,当点P在AB上时,易知四边形PMGM′是正方形,边长为2,此时P(2,﹣4).③如图3中,当点P在线段AD上时,设AD交x轴于R.易证∠M′RG=∠M′GR,推出M′R=M′G=GM,设M′R=M′G=GM=x.∵直线AD的解析式为y=﹣2x﹣2,∴R(﹣1,0),在Rt△OGM′中,有x2=22+(x﹣1)2,解得x=,∴P(﹣,3).点P坐标为(2,﹣4)或(﹣,3)或(﹣,4)或(,4).。
初中数学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初中数学16年中考八大题型
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专题复习——图形操作问题题型概述操作题是当今中考命题的热点,在今后仍是大趋势,是数形结合的拓展和深化,它有助于学生发展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这类问题的解答,首先要求大家积极的参与操作、实验、观察、猜想、探索、发现结论全过程,有效提高解答操作试题的能力。
题型例析类型1:网格与画图结合图形找准关键性格点,需要对网格有深刻理解,同时结合相关几何知识画出图形。
【例题】如图,已知△ABC,∠C=Rt∠,AC用直尺和圆规,作出点D的位置;连结AD,若∠B=37°,求∠CAD的度数. 【答案】解:作图如下:∵△ABC中,∠C=Rt∠,∠B=37°,∴∠BAC=53°. ∵AD=BD,∴,∠B=∠BAD=37°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下载|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CAD=∠BAC?∠BAD=16°. 【考点】尺规作图;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分析】因为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因此,点D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BC 的交点,据此作图即可. 根据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出∠BAC,根据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的性质,求出∠BAD,从而作差求得∠CAD的度数. 【变式练习】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按如下步骤作图:第一步,分别以点A、D为圆心,以大于AD的长为半径在AD两侧作弧,交于两点M、N;第二步,连接MN分别交AB、AC于点E、F;第三步,连接DE、DF.若BD=6,AF=4,CD=3,则BE的长是A.2 B.4 C.6D.8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菱形的判定与性质;作图—基本作图.. 分析:根据已知得出MN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推出AE=DE,AF=DF,求出DE∥AC,DF∥AE,得出四边形AEDF 是菱形,根据菱形的性质得出AE=DE=DF=AF,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代入求出即可.解答:∵根据作法可知:MN 是线段AD的垂直平分线,∴AE=DE,AF=DF,∴∠EAD=∠EDA,∵AD平分∠BAC,∴∠BAD=∠CAD,∴∠EDA=∠CAD,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下载|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DE∥AC,同理DF∥AE,∴四边形AEDF是菱形,∴AE=DE=DF=AF,∵AF=4,∴AE=DE=DF=AF=4,∵DE∥AC,∴=,∵BD=6,AE=4,CD=3,∴=,∴BE=8,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根据定理四边形AEDF是菱形是解此题的关键,注意:一组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截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类型2:折叠与翻转问题折叠问题是一种常见题型,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也就是说折叠变换就是全等变换,把握住这些常识性的知识点再来解题就很容易了。
初中数学中考专题
初中数学中考专题初中数学中考专题包括以下内容:1.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以及实数的运算和性质。
2. 代数与整式:包括多项式、整除、余数等概念,以及代数方程、不等式等。
3. 分式:包括分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4. 二次根式:包括二次根式的概念、性质和运算。
5. 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解法,以及方程的应用题。
6. 分式方程及其运用:包括分式方程的概念、解法,以及分式方程的应用题。
7. 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包括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解法,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
8. 一次不等式(组)及其应用:包括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其解法,以及不等式(组)的应用题。
9. 平面直角坐标系与函数: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等。
10. 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包括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1. 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包括二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12. 几何图形初步、相交线与平行线:包括几何图形的性质、线段、角等基本概念,以及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
13. 三角形及其性质:包括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等。
14. 特殊三角形:包括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特殊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15. 全等三角形:包括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16. 相似三角形(含位似):包括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以及位似的概念和应用。
17. 锐角三角函数及其应用:包括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以及三角函数的应用题。
18. 平行四边形与多边形:包括平行四边形、多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19. 矩形、菱形、正方形:包括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0. 圆的基本性质:包括圆的概念、性质和判定方法。
21. 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包括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以及切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
22. 扇形的相关计划(含圆锥):包括扇形、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专题复习(四)开放研究问题分解
专题复习(四)——开放研究问题题型概述开放研究型问题是相对于条件和结论明确的封闭试题而言的,是能引起同学们产生联想,并会自然而然的往深处想的一种试题类型,简单来说就是答案不唯一的,解题的方向不确定,条件或者结论不止一种情况的试题,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对问题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审视,尽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开放性的试题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条件开放性、结论开放性、选择开放型、综合开放型。
题型例析类型1:条件开放性解决这种类型的开放性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结合图形挖掘条件,逆向追索,逐步探寻。
【例题】(2015•广东梅州,第12题,3分)已知:△ABC中,点E是AB边的中点,点F在AC边上,若以A,E, 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需要增加的一个条件是.(写出一个即可)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或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进行解答;由于没有确定三角形相似的对应角,故应分类讨论.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AEF∽△ABC,∴AE:AB=AF:AC,即1:2=AF:AC,∴AF=AC;②∵△AFE∽△ACB,∴∠AFE=∠ABC.∴要使以A、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AF=AC或∠AFE=∠ABC.故答案为:AF=AC 或∠AFE=∠ABC.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找出对应的角和边.【变式练习】(2014•齐齐哈尔,13题3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D、E在BC上,要使△ABD ≌ACE,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BD=CE .(只填一个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如BD=CE,根据SAS推出即可;也可以∠BAD=∠CAE等.解答:BD=CE,理由是:∵AB=AC,∴∠B=∠C,在△ABD和△ACE中,,∴△ABD≌△ACE(SAS),故答案为:BD=C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类型2:结论开放性所谓结论性开放题就是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找寻相应的结论,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出多样化,这类问题就是结论的开放性问题。
初中数学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专题复习试题阅读理解问题
专题复习(五)——阅读理解问题类型1:新定义运算型定义运算“*”,规定x *y =ax 2+by ,其中a 、b 为常数,且1*2=5,2*1=6,则2*3=_________ 【变式练习】定义运算:a ⊗b=a (1﹣b ).下面给出了关于这种运算的几种结论:①2⊗(﹣2)=6,②a ⊗b=b ⊗a ,③若a+b=0,则(a ⊗a )+(b ⊗b )=2ab ,④若a ⊗b=0,则a=0或b=1,其中结论正确的序号是( )A .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类型2:学习应用型我们把两条中线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例如图1,图2,图3中,AF ,BE 是△ABC 的中线, AF ⊥BE , 垂足为P .像△ABC 这样的三角形均为“中垂三角形”.设BC =a ,AC b =,AB c =. 特例探索(1)如图1,当∠ABE =45°,c =22时,a = ,b = ; 如图2,当∠ABE =30°,c =4时, a = ,b = ;45°30°图3图2图1CEFBCEFAPCEF BPAB PA归纳证明(2)请你观察(1)中的计算结果,猜想,,a b c 222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并利用图3证明你发现的关系式;拓展应用(3)如图4,在□ABCD 中,点E ,F ,G 分别是AD ,BC ,CD 的中点,BE ⊥EG , AD =25,AB =3. 求AF 的长.FBEGCD A【变式练习】如果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x 2+bx+c=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2倍,则称这样的方程为“倍根方程”,以下关于倍根方程的说法,正确的是(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①方程x 2﹣x ﹣2=0是倍根方程.②若(x ﹣2)(mx+n )=0是倍根方程,则4m 2+5mn+n 2=0;③若点(p ,q )在反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上,则关于x 的方程px 2+3x+q=0的倍根方程;④若方程ax 2+bx+c=0是倍根方程,且相异两点M (1+t ,s ),N (4﹣t ,s )都在抛物线y=ax 2+bx+c 上,则方程ax 2+bx+c=0的一个根为54. 类型3:新概念阅读型对于两个不相等的实数a 、b ,我们规定符号Max {a ,b }表示a 、b 中的较大值,如:Max {2,4}=4,按照这个规定,方程{}x x x x Max 12,+=-的解为( ).(A )21- (B )22- (C )2121-+或 (D )121-+或 【变式练习】类比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等邻边四边形”. (1)概念理解如图1,在四边形ABCD中,添加一个条件使得四边形ABCD是“等邻边四边形”.请写出你添加的一个条件.(2)问题探究①小红猜想:对角线互相平分的“等邻边四边形”是菱形.她的猜想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初中数学2016年中考八大题型典中典专题复习(七)综合探究问题
专题复习(七)——综合探究问题题型概述探索是一中重要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也是人们发现新知识的重要手段,非常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
探索型问题一般有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和存在型探索型或者从实践中探索,复习时对这些呈现方式具有多样性、活泼性、猜想性、挑战性的探索性试题要多关注,多反思,多总结其解题经验,以增强自己的探究能力。
题型例析类型1:实践性综合探索问题这类问题是将某一问题的解决方法,运用到解决不同情景下的类似问题,这类题充分体现了实践性、探究性,其解答思路的突破点是紧扣题中交代的思想方法,结合不同情景中对应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题】(2015岳阳第23题10分)已知直线m∥n,点C是直线m上一点,点D是直线n上一点,CD与直线m、n不垂直,点P 为线段CD的中点.(1)操作发现:直线l⊥m,l⊥n,垂足分别为A、B,当点A与点C重合时(如图①所示),连接PB,请直接写出线段PA与PB的数量关系:.(2)猜想证明:在图①的情况下,把直线l向上平移到如图②的位置,试问(1)中的PA 与PB的关系式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延伸探究:在图②的情况下,把直线l绕点A旋转,使得∠APB=90°(如图③所示),若两平行线m、n之间的距离为2k.求证:PA•PB=k•AB.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分析:(1)根据三角形CBD是直角三角形,而且点P为线段CD的中点,应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A=PB,据此解答即可.(2)首先过C作CE⊥n于点E,连接PE,然后分别判断出PC=PE、∠PCA=∠PEB、AC=BE;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的方法,判断出△PAC∽△PBE,即可判断出PA=PB仍然成立.(3)首先延长AP交直线n于点F,作AE⊥BD于点E,然后根据相似三角形判定的方法,判断出△AEF∽△BPF,即可判断出AF•BP=AE•BF,再个AF=2PA,AE=2k,BF=AB,可得2PA•PB=2k.AB,所以PA•PB=k•AB,据此解答即可.解答:(1)∵l⊥n,∴BC⊥BD,∴三角形CBD是直角三角形,又∵点P为线段CD的中点,∴PA=PB.(2)把直线l向上平移到如图②的位置,PA=PB仍然成立,理由如下:如图②,过C作CE⊥n于点E,连接PE,,∵三角形CED是直角三角形,点P为线段CD的中点,∴PD=PE,又∵点P为线段CD的中点,∴PC=PD,∴PC=PE;∵PD=PE,∴∠CDE=∠PEB,∵直线m∥n,∴∠CDE=∠PCA,∴∠PCA=∠PEB,又∵直线l⊥m,l⊥n,CE⊥m,CE⊥n,∴l∥CE,∴AC=BE,在△PAC和△PBE中,∴△PAC∽△PBE,∴PA=PB.(3)如图③,延长AP交直线n于点F,作AE⊥BD于点E,,∵直线m∥n,∴,∴AP=PF,∵∠APB=90°,∴BP⊥AF,又∵AP=PF,∴BF=AB;在△AEF和△BPF中,∴△AEF∽△BPF,∴,∴AF•BP=AE•BF,∵AF=2PA,AE=2k,BF=AB,∴2PA•PB=2k.AB,∴PA•PB=k•AB.故答案为:PA=PB.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了几何变换综合题,考查了分析推理能力,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考查了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考查了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并能利用获取的信息解答相应的问题的能力.(2)此题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3)此题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以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变式练习】(2015•浙江湖州,第23题10分)问题背景:已知在△ABC中,AB边上的动点D由A向B 运动(与A,B不重合),点E与点D同时出发,由点C沿BC的延长线方向运动(E不与C重合),连结DE交AC于点F,点H是线段AF上一点(1)初步尝试:如图1,若△ABC是等边三角形,DH⊥AC,且点D,E的运动速度相等,求证:HF=AH+CF小王同学发现可以由以下两种思路解决此问题:思路一: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先证GH=AH,再证GF=CF,从而证得结论成立. 思路二:过点E作EM⊥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M,先证CM=AH,再证HF=MF,从而证得结论成立.请你任选一种思路,完整地书写本小题的证明过程(如用两种方法作答,则以第一种方法评分)(2)类比探究:如图2,若在△ABC中,∠ABC=90°,∠ADH=∠BAC=30°,且点D,E的运动速度之比是:1,求的值.(3)延伸拓展:如图3,若在△ABC中,AB=AC,∠ADH=∠BAC=36°,记=m,且点D、E的运动速度相等,试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解答过程).【答案】(1)详见解析;(2)=2 ;(3) .【解析】试题分析:(1)(选择思路一):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如图1,易证△ADG是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GD=AD=CE,GH=AH,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GDF=∠CEF, ∠DGF=∠ECF,又因GD=AD=CE,根据“ASA”可证△GDF≌△CEF,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GF=CF,所以GH+GF=AH+CF,即HF=AH+CF. (选择思路二):过点E作EM⊥AC,交AC的延长线于点M,如图1,先证△ADH≌△CEM,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AH=CM,DH=EM, 又因∠DHF=∠EMF=90°, ∠DFH=∠EFM,所以△DFH≌△EFM,即可得HF=MF=CM+CF=AH+CF.(2))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如图2, 可证AD=GD, 由题意可知,AD=CE,所以GD=CE,再证△GDF≌△CEF,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GF=CF,所以GH+GF=AH+CF,即HF=AH+CF,即可得=2.(3)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如图3,可得AD=AG,DH=DG,AD=EC,所以,又因DG∥BC,可得,所以由比例的性质可得,即,所以.试题解析:(1)证明:方法一(选择思路一),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如图1,∵△ABC是等边三角形,∴∠ADG=∠B=60°, ∠A=60°,∴△ADG是等边三角形,∴GD=AD=CE,∵DH⊥AC,GH=AH,∵DG∥BC, ∴∠GDF=∠CEF, ∠DGF=∠ECF,∴△GDF≌△CEF, ∴GF=CF,∴GH+GF=AH+CF,即HF=AH+CF.(2)过点D作DG∥BC,交AC于点G,如图2, 则∠ADG=∠B=90°,∵∠BAC=∠ADH=30°,∴∠HGD=∠HDG=60°,∴AH=GH=GD,AD=GD,由题意可知,AD=CE,∴GD=CE,∵DG∥BC, ∴∠GDF=∠CEF,∠DGF=∠ECF,∴△GDF≌△CEF, ∴GF=CF,∴GH+GF=AH+CF,即HF=AH+CF,∴=2.(3)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比例的性质.类型2: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性问题这类问题往往结合几何图形的变化,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性问题,一般前几问是后面问题的铺垫,其解决方法也是后问的模板。
中考数学八大专题
中考数学八大专题中考数学考试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必须面临的一道关卡。
其中,数学八大专题是考生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的重点,涉及了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为大家一一介绍这八大专题的重点和难点。
一、代数运算代数运算是中考必考专题之一,主要包括整式运算、分式运算、方程与不等式等。
整式运算在初中阶段已经有了充分的训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分式运算。
在分式运算中涉及到的有理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计算、分式的化简、分式方程的求解等,需要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和运算方法。
二、初解方程与不等式初解方程和不等式也是中考必考的基础专题。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同时还需要注意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特点,以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和不等式的降幂运算。
三、平面几何平面几何在初中阶段已经做了充分的训练,重点是对角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中线和垂线的性质等。
考生还需要掌握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如三角形面积公式、勾股定理等。
四、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中考生需要掌握的内容包括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重心、表面积、体积等。
难点在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算法,如重心与体积的计算,以及棱锥和棱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算法。
五、函数函数是代数专题的一部分,需要考生掌握对数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的基本知识和定义,以及图像、变化规律、相关性质等。
需要注意的是函数的复合和反函数的应用。
六、统计统计专题主要包括数据的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
中考中主要考查频数分布表和统计图的制作和分析,需要掌握相关的概念和方法,如频率、频率分布、累计频率分布等。
七、概率概率也是中考必考专题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基本的样本空间、事件和概率的概念,以及概率计算的方法,包括乘法定理、加法定理、条件概率等。
需要关注实际应用,如生日悖论和抽屉原理等。
八、数系数系包括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和复数等,中考主要考查有理数和实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需要掌握加减乘除、分数化成整数、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四)——开放研究问题题型概述开放研究型问题是相对于条件和结论明确的封闭试题而言的,是能引起同学们产生联想,并会自然而然的往深处想的一种试题类型,简单来说就是答案不唯一的,解题的方向不确定,条件或者结论不止一种情况的试题,解答此类试题时,需要对问题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审视,尽量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开放性的试题的特点,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条件开放性、结论开放性、选择开放型、综合开放型。
题型例析类型1:条件开放性解决这种类型的开放性问题的一般思路是:由已知的结论反思题目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即从题目的结论出发,结合图形挖掘条件,逆向追索,逐步探寻。
【例题】(2015•广东梅州,第12题,3分)已知:△ABC中,点E是AB边的中点,点F在AC边上,若以A,E, 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需要增加的一个条件是.(写出一个即可)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或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进行解答;由于没有确定三角形相似的对应角,故应分类讨论.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AEF∽△ABC,∴AE:AB=AF:AC,即1:2=AF:AC,∴AF=AC;②∵△AFE∽△ACB,∴∠AFE=∠ABC.∴要使以A、E、F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则AF=AC或∠AFE=∠ABC.故答案为:AF=AC 或∠AFE=∠ABC.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在解答此类题目时要找出对应的角和边.【变式练习】(2014•齐齐哈尔,13题3分)如图,已知△ABC中,AB=AC,点D、E在BC上,要使△ABD ≌ACE,则只需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是BD=CE .(只填一个即可)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专题:开放型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型的题目,答案不唯一,如BD=CE,根据SAS推出即可;也可以∠BAD=∠CAE等.解答:BD=CE,理由是:∵AB=AC,∴∠B=∠C,在△ABD和△ACE中,,∴△ABD≌△ACE(SAS),故答案为:BD=CE.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的应用,注意: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SAS,ASA,AAS,SSS,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类型2:结论开放性所谓结论性开放题就是给出问题的条件,让解题者根据条件找寻相应的结论,且符合条件的结论往往呈现出多样化,这类问题就是结论的开放性问题。
其解题思路是:从已知条件出发,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层次进行观察、分析、验证得到相应的结论。
【例题】(2015·四川甘孜、阿坝,第27题10分)已知E,F分别为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的点,AF,DE相交于点G,当E,F分别为边BC,CD的中点时,有:①AF=DE;②AF⊥DE成立.试探究下列问题:(1)如图1,若点E不是边BC的中点,F不是边CD的中点,且CE=DF,上述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请直接回答“成立”或“不成立”),不需要证明)(2)如图2,若点E,F分别在CB的延长线和DC的延长线上,且CE=DF,此时,上述结论①,②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写出证明过程,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如图3,在(2)的基础上,连接AE和BF,若点M,N,P,Q分别为AE,EF,FD,AD 的中点,请判断四边形MNPQ是“矩形、菱形、正方形”中的哪一种,并证明你的结论.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1)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E=DF,易证得△ADF≌△DCE(SAS),即可证得AF=DE,∠DAF=∠CDE,又由∠ADG+∠EDC=90°,即可证得AF⊥DE;(2)由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CE=DF,易证得△ADF≌△DCE(SAS),即可证得AF=DE,∠E=∠F,又由∠ADG+∠EDC=90°,即可证得AF⊥DE;(3)首先设MQ,DE分别交AF于点G,O,PQ交DE于点H,由点M,N,P,Q分别为AE,EF,FD,AD的中点,即可得MQ=PN=DE,PQ=MN=AF,MQ∥DE,PQ∥AF,然后由AF=DE,可证得四边形MNPQ是菱形,又由AF⊥DE即可证得四边形MNPQ是正方形.解答:(1)上述结论①,②仍然成立,理由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DC,∠BCD=∠ADC=90°,在△ADF和△DCE中,,∴△ADF≌△DCE(SAS),∴AF=DE,∠DAF=∠CDE,∵∠ADG+∠EDC=90°,∴∠ADG+∠DAF=90°,∴∠AGD=90°,即AF⊥DE;(2)上述结论①,②仍然成立,理由为:∵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AD=DC,∠BCD=∠ADC=90°,在△ADF和△DCE中,,∴△ADF≌△DCE(SAS),∴AF=DE,∠E=∠F,∵∠ADG+∠EDC=90°,∴∠ADG+∠DAF=90°,∴∠AGD=90°,即AF⊥DE;(3)四边形MNPQ是正方形.理由为:如图,设MQ,DE分别交AF于点G,O,PQ交DE于点H,∵点M,N,P,Q分别为AE,EF,FD,AD的中点,∴MQ=PN=DE,PQ=MN=AF,MQ∥DE,PQ∥AF,∴四边形OHQG是平行四边形,∵AF=DE,∴MQ=PQ=PN=MN,∴四边形MNPQ是菱形,∵AF⊥DE,∴∠AOD=90°,∴∠HQG=∠AOD=90°,∴四边形MNPQ是正方形.点评:此题属于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注意证得△ADF≌△DCE(SAS),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是关键.【变式练习】(2014•山东威海)猜想与证明:如图1摆放矩形纸片ABCD与矩形纸片ECGF,使B、C、G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在边CD上,连接AF,若M为AF的中点,连接DM、ME,试猜想DM与ME的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拓展与延伸:(1)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其他条件不变,则DM和ME的关系为DM=DE.(2)如图2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与正方形纸片ECGF,使点F在边CD上,点M仍为AF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考点:四边形综合题分析:猜想:延长EM交AD于点H,利用△FME≌△AMH,得出HM=EM,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1)延长EM交AD于点H,利用△FME≌△AMH,得出HM=EM,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2)连接AE,AE和EC在同一条直线上,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证明,解答:猜想:DM=ME证明:如图1,延长EM交AD于点H,∵四边形ABCD和CEFG是矩形,∴AD∥EF,∴∠EFM=∠HAM,又∵∠FME=∠AMH,FM=AM,在△FME和△AMH中,∴△FME≌△AMH(ASA)∴HM=EM,在RT△HDE中,HM=EM,∴DM=HM=ME,∴DM=ME.(1)如图1,延长EM交AD于点H,∵四边形ABCD和CEFG是矩形,∴AD∥EF,∴∠EFM=∠HAM,又∵∠FME=∠AMH,FM=AM,在△FME和△AMH中,∴△FME≌△AMH(ASA)∴HM=EM,在RT△HDE中,HM=EM,∴DM=HM=ME,∴DM=ME,故答案为:DM=ME.(2)如图2,连接AE,∵四边形ABCD和ECGF是正方形,∴∠FCE=45°,∠FCA=45°,∴AE和EC在同一条直线上,在RT△ADF中,AM=MF,∴DM=AM=MF,在RT△AEF中,AM=MF,∴AM=MF=ME,∴DM=M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四边形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正方形的性质及直角三角形的中线与斜边的关系找出相等的线段.类型3:选择开放型选择性开放题是指开放的区域是带有范围的选择,解答时应注意分析范围内所有的元素是否都能用。
【例题】(2015年浙江舟,19,6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AB,BC上,AF=DE,AF和DE相交于点G.(1)观察图形,写出图中所有与∠AED相等的角;(2)选择图中与∠AED 相等的任意一个角,并加以证明.【答案】解:(1)与∠AED 相等的角有,,DAG AFB CDE ∠∠∠ .(2)选择AED AFB ∠=∠:正方形ABCD 中,090,DAB B AD AB ∠=∠== , 又∵AF =DE ,∴()ADE ABF SAS ∆∆≌.∴AED AFB ∠=∠.【考点】开放型;正方形的性质;平行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分析】(1)观察图形,可得 结果.(2)答案不唯一,若选择AED AFB ∠=∠,则由()ADE ABF SAS ∆∆≌可得结论;若选择AED CDE ∠=∠,则由正方形ABCD 得到AB ∥CD ,从而得到结论;, 若选择AED DAG ∠=∠,则一方面,由()ADE ABF SAS ∆∆≌可得AED AFB ∠=∠,另一方面,由正方形ABCD 得到AD ∥BC ,得到DAG AFB ∠=∠,进而可得结论【变式练习】(2014•山东烟台)在正方形ABCD 中,动点E ,F 分别从D ,C 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在直线DC ,CB 上移动.(1)如图①,当点E 自D 向C ,点F 自C 向B 移动时,连接AE 和DF 交于点P ,请你写出AE 与DF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如图②,当E ,F 分别移动到边DC ,CB 的延长线上时,连接AE 和DF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你直接回答“是”或“否”,不需证明)(3)如图③,当E ,F 分别在边CD ,BC 的延长线上移动时,连接AE ,DF ,(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4)如图④,当E,F分别在边DC,CB上移动时,连接AE和DF交于点P,由于点E,F的移动,使得点P也随之运动,请你画出点P运动路径的草图.若AD=2,试求出线段CP的最小值.考点:全等三角形,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运动与变化的思想.分析:(1)AE=DF,AE⊥DF.先证得△ADE≌△DCF.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AE=DF,∠DAE=∠CDF,再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E⊥DF;(2)是.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所以AD=DC,∠ADE=∠DCF=90°,DE=CF,所以△ADE ≌△DCF,于是AE=DF,∠DAE=∠CDF,因为∠CDF+∠ADF=90°,∠DAE+∠ADF=90°,所以AE⊥DF;(3)成立.由(1)同理可证AE=DF,∠DAE=∠CDF,延长FD交AE于点G,再由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AE⊥DF;(4)由于点P在运动中保持∠APD=90°,所以点P的路径是一段以AD为直径的弧,设AD的中点为O,连接OC交弧于点P,此时CP的长度最小,再由勾股定理可得OC的长,再求CP即可.解答:(1)AE=DF,AE⊥DF.理由:∵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DC,∠ADC=∠C=90°.∵DE=CF,∴△ADE≌△DCF.∴AE=DF,∠DAE=∠CDF,由于∠CDF+∠ADF=90°,∴∠DAE+∠ADF=90°.∴AE⊥DF;(2)是;(3)成立.理由:由(1)同理可证AE=DF,∠DAE=∠CDF延长FD交AE于点G,则∠CDF+∠ADG=90°,∴∠ADG+∠DAE=90°.∴AE⊥DF;(4)如图:由于点P在运动中保持∠APD=90°,∴点P的路径是一段以AD为直径的弧,设AD的中点为O,连接OC交弧于点P,此时CP的长度最小,在Rt△ODC中,OC=,∴CP=OC﹣OP=.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四边形的综合知识.综合性较强,特别是第(4)题要认真分析.类型4:综合开放型这种综合开放性问题需要根据以给定的条件,经过适当的尝试,符合要求的答案定会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