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基础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英文Psychology)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直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
二、心理现象及其结构
心理现象即我们非常熟悉,并随时会接触到、感受到的精神现象。又称心理活动,简称心理。
动物的心理比较简单、低级,受本能(维持、延续生命和防御)需要所支配,而人在这些心理基础上,又产生精神需要、社会意识、情感、意志等高级的心理现象,并且产生了语言。
所以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本质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有意识,有自觉能动性。
(一)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从心理的动态性维度上或形式上分)
心理过程是个性心理形成的基础,而个性心理的形成又影响心理过程。
1、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反映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那么认识、情感和意志行动方面表现出来的,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称为心理状态。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阶段。
①认识过程
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感知觉给思维提供了基本材料,思维借助感知材料才能使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变化的规律。
②情感过程
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人不仅对事物有一定的认识,而且根据其对人需要的满足与否产生各种不同的情感。喜爱、快乐、满意、忧愁、悲哀、憎恨等都是一定的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引起的关系反应。
③意志过程
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人不仅能认识世界、体验现实,而且还能自觉、能动地变革现实。
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认知过程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是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情感过程是认知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动力,意志过程对认识和情感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2、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各种心理现象的总和。包括个性倾向和个性特征等方面,反映人的心理现象的个别性一面。
①个性倾向
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它反映了人对周围世界的趋向和追求。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②个性特征
是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其中性格是具有核心意义的成分。
3、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的关系
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是心理学研究的两大方面,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
①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中形成的,如果没有对主观和客观世界的认识、没有情绪情感的体验,没有积极地与困难做斗争的意志行动,心理的个性差异就无从形成和表现。
②已经形成的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又制约着心理过程的进行。
注意心理状态这个概念:心理状态是指人在某一时刻的心理活动水平。如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是积极向上还是悲观失望,是紧张激动还是轻松冷静。心理状态犹如心理活动的背景,心理状态不同,可能使心理活动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
心理状态是联系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的过渡阶段。
(二)意识和无意识(从心理的意识维度上划分)
1、意识
意识是指现时正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如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记忆的对象、采用的记忆方法、达到的记忆效果,甚至能觉知自己的记忆特点、改变记忆策略等,这样的记忆活动处于意识状态。
从意识对象上可以把其分为:客体意识和自我意识。
①客体意识,指个人对于周围世界的意识。
②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是由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或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成分)构成。因此,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调节系统。
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为记忆现象,后者为元记忆现象。
2、无意识
无意识是指现时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以记忆为例,有时我们并没有某方面内容的记忆目的,也没有想着要记住它,却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甚至还很牢固;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记忆。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是无意识记忆,后者是内隐记忆。
三、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心理学是一门涵盖多种专业领域的科学,从学科性质上讲,既是自然学科,也是社会学科,因此,它是一门交叉学科。
但就其根本而言,它是一种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的科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根据研究的目的以建立系统的理论还是实际应用划分)。
理论心理学旨在探讨人或动物的行为和心理的变化的原理和规律,包括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等。应用心理学旨在研究心理学在现实社会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应用心理学包括教育心理学、咨询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消费心理学、环境心理学、法律心理学等。
四、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首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辩证法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心理学的研究对临近的社会科学如文学、艺术、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也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二)教师学习心理学的意义
1、有助于理解和解释学生的心理现象和行为,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教师天天都在与不同的学生的各种心理现象和行为打交道,但真正理解和解释这些心理现象和行为并不容易。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和解释这些现象背后的心理原因,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适当的措施,引导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2、有助于运用心理学原理,指导和开展当代教育改革
综观现代教学改革的理论,大部分是心理学家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提出的。教师只有学习和掌握心理学理论,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同时,才有可能在教改实践中开展心理学研究,推动心理学科的发展。
3、有助于教师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效地开展学生心理异常的调试工作
教师应当学习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提高心理调适的基本技能,向学生提供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心理学知识,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有助于教师依据心理学知识进行自我教育
教学过程是一个育人和自育的过程,心理学知识对于自我教育也很重要。它有助于教师调节情绪,保持身心健康;改进学习方法,合理进行脑力劳动;认识品质优缺点,自觉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
第二节心理的实质
心理是如何产生的,不同观点的人有着不同的回答:
主观唯心主义:心理是一种主观存在;客观唯心主义:心理是一种“绝对精神”;机械唯物主义:心理是由物质派生的。
辩证唯物主义: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