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记忆名词解释心理学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时记忆名词解释心理学
短时记忆是指人对刺激信息进行加工、编码、短暂保持和容量有限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从瞬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中间环节。
其功能是暂时地存储信息,以使信息进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包括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两个成分。
直接记忆是指输入的刺激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的加工编码,尽在脑中短暂存储,但信息容量非常有限。
工作记忆是指对输入的刺激信息再一次进行加工与编码,使其信息容量扩大的记忆。
扩展资料:
短时记忆的特征:
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
短时记忆的容量又称为短时记忆广度,指彼此无关事物短暂呈现一次后能记住的最大数量。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有关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保持在短时记忆中的刺激项目大约为7个,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个组块。
但有研究者发现记忆广度测验高估了STM的真正容量,因为被试能够使用其他的信息源来完成任务,比如回声记忆等。
因此有研究者估计,当记忆的其他资源被分离出去的时候,对于大约7个组块的记忆广度STM的纯粹贡献只有2~4个。
尽管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但是复述和组块可以使编码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保持的可能性提高,从而使我们能够正常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