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夜下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语故事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dc3afd4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b.png)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语故事(原创版3篇)篇1 目录1.故事背景及人物介绍2.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过程3.萧何成功追回韩信及其对历史的影响4.故事的启示和成语的来历篇1正文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都源于古人的智慧和历史事件。
其中,“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成语故事,讲述了西汉初年名臣萧何为了国家利益,费尽心血追回军事天才韩信的传奇经历。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故事。
西汉初年,楚汉相争,天下大乱。
刘邦在萧何的辅佐下,逐渐崛起,成为一代英豪。
而韩信,则是一个具有极高军事天赋的人才。
然而,因为一些原因,韩信并未受到刘邦的重用。
眼看楚汉战争愈演愈烈,国家的存亡危在旦夕,萧何深知韩信对汉军的重要性,因此决定亲自去追回韩信。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萧何带着几个随从,骑马追寻韩信。
他们在月光下跋涉,不辞劳苦,一心只想将韩信带回汉军,为国家尽忠。
在萧何的努力下,终于在一个荒郊野外的地方找到了韩信。
经过一番劝说,韩信答应回归汉军,为刘邦效力。
萧何成功追回韩信,使得汉军的实力大增。
在韩信的指挥下,汉军连战连胜,最终打败了楚军,刘邦建立了西汉王朝。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不仅展示了萧何忠诚敢为的品质,还彰显了韩信卓越的军事才能。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国家的兴衰成败往往取决于人才的运用。
只有珍视人才,重用人才,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
而“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成语,则用来形容费尽心血,不辞辛苦地追求人才,为国家尽忠。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还能学习到古人的智慧和忠诚精神。
篇2 目录1.引言:介绍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背景2.韩信的才能与刘邦的赏识3.萧何月下追韩信的过程4.萧何成功追回韩信及其对汉朝的贡献5.结论:故事的启示和历史意义篇2正文【引言】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一则出自《史记》的脍炙人口的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公元前 206 年,楚汉战争时期,讲述了萧何为了追回叛逃的韩信,月在月下奔波千里,最终成功挽回了韩信,为刘邦和汉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语故事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a7b6f363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1a.png)
萧何月下追韩信成语故事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
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刘邦。
有一天,韩信在路上碰到萧何,萧何和他是老相识,对韩信十分佩服,认为他是个人才。
当时刘邦率领义军驻扎在褒中(今陕西褒城西北),兵势不多,他听说韩信前来投奔,心中窃喜,但没有立即接待他。
待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韩信后,刘邦才召见韩信,可是仍不重视他。
韩信见刘邦无意重用自己,决定离开。
就在那个晚上,月色皎洁,星光灿烂,韩信趁着月色未央,逃离刘营。
萧何听说韩信走了,深知失去此人将是多大的损失,于是跨马扬鞭,一口气追赶上去。
韩信在逃离的途中也深感自己的前途未卜,心情非常苦闷。
当他骑着马儿行了一段时间后,思想上剧烈斗争,自言自语说:“萧何既然多次向刘邦推荐我,现在我为了保全自己性命而离去,这是不是对不住萧何呢?”
说着说着,他决定放弃离去的念头,掉转马头,回去找萧何。
正当萧何心急如焚地追赶韩信时,不料迎面碰上韩信。
韩信
向萧何说明自己回心转意回来的原因后,和萧何一起又回到刘营。
对韩信的归来,刘邦仍不重视。
但萧何竭力推荐韩信为大将军。
刘邦听了萧何的劝谏后,这才下决心封韩信为大将军,并由萧何亲自率人去为韩信主持隆重的拜将仪式。
成语“萧何月下追韩信”由此而得名。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人才需要伯乐的发掘和栽培;一个组织或团体要知人善任;个人在事业发展中要学会善于推销自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和尊重可以带来巨大的力量和效益。
遵守承诺的典故
![遵守承诺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8157d4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a.png)
遵守承诺的典故遵守承诺是一种重要的品质,它代表着一个人对自己所说的话和承担的责任的认真态度。
在我们生活中,有许多典故都是关于遵守承诺的,这些典故给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可以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指导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守信的人。
其中一个著名的典故是《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是中国战国时期秦朝的一位重要将领,他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功绩卓著。
然而,在一次战争中,由于一些误会,秦朝皇帝怀疑韩信的忠诚,下令逮捕韩信。
韩信得知消息后,决定离开长安,并向萧何求助。
萧何是当时的丞相,他十分了解韩信的能力和忠诚,所以决定帮助他。
他与韩信约定,在月下的一座大树下见面。
然而,秦朝皇帝得知了萧何与韩信的计划,并派人监视大树。
当天晚上,月亮升起时,萧何来到了约定的地点,但他没有看到韩信。
萧何并没有放弃,他决定等待。
他在大树下等待了整整一个晚上,直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韩信终于出现了。
他解释说,他在路上遇到了秦朝的追兵,被迫绕道而行。
萧何并不责怪他,相反,他赞扬韩信对约定的忠诚和决心,并帮助他逃离了长安。
《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讲述了一个关于信任和忠诚的故事。
萧何对韩信的信任使他决定等待并且相信韩信会遵守他们的约定。
韩信也通过他的行动证明了他的忠诚和承诺。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在我们的生活中,保持信任和遵守承诺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另一个著名的典故是《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是中国三国时期蜀国的创始人,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领导者。
在刘备寻找人才的过程中,他听闻诸葛亮是一个才华出众的人才,并决定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团队。
然而,诸葛亮并不相信刘备的诚意,三次拒绝了他的邀请。
尽管遭到了三次的拒绝,刘备并没有放弃。
他决定亲自去拜访诸葛亮。
在第三次拜访时,刘备跋山涉水,穿越荆棘,最终找到了诸葛亮藏身的茅庐。
刘备坚持了他的信念,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并非常诚恳地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团队。
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坚持和诚意所感动,决定加入刘备的团队。
他成为了刘备的重要顾问,并为蜀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史记南越列传原文及翻译
![史记南越列传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b67d72f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b.png)
史记南越列传原文及翻译(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史记南越列传原文及翻译一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流传千古,喜欢读史的朋友们都不陌生。
与韩信的成语故事
![与韩信的成语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6fe56adb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3.png)
与韩信的成语故事(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与韩信的成语故事与韩信的成语故事故事是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
萧何月下追韩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萧何月下追韩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1925d57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c.png)
萧何月下追韩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之一。
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如下:
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然而,他没有得到应有的待遇和地位,最后在萧何的推荐下,被刘邦封为齐王。
有一天,韩信在月下散步,思考着自己的命运和前途。
他忽然想起了刘邦,认为刘邦不会长久地容忍自己,于是决定逃亡。
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得知韩信逃跑后,立刻上报刘邦。
刘邦听后十分生气,但在萧何的劝说下,他决定追缴韩信。
最终,韩信被萧何追回,并被刘邦重用,成为了汉朝的栋梁之才。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命运往往取决于自己的选择。
韩信因为一时犹豫,差点失去了自己的地位和荣誉。
然而,他也得到了萧何的挽救和刘邦的信任,从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
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汉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为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韩信:汉朝初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被誉为“汉初三杰”之一。
韩信:指代前文提到的逃跑的韩信。
走:逃跑。
及:到了。
闻:听说。
报:报告。
怒:生气。
却:退后。
信:韩信。
走:逃跑。
萧何:汉朝初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为汉朝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追:追赶。
走:逃跑。
及:到了。
闻:听说。
报:报告。
怒:生气。
却:退后。
走:逃跑。
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
![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348824c484254b35eefd349e.png)
最近,楚汉传奇的热播让我们再度重温了那个时期的各种历史典故,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其中之一。
在我国的传统京剧剧目中,《萧何月下追韩信》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周信芳代表剧目,是广大群众喜爱的传统剧目之一。
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戏剧和史传具体某些细节内容是不一样的。
《萧何月下追韩信》是一出优秀的传统剧。
最初故事脚本是周信芳创作的,后来不断精益求精,使之变成今天的剧目。
《萧何月下追韩信》剧情讲的是秦末农民战争中,项羽违背原来先入关中者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而贬先入关中的刘邦为汉中王。
韩信好几回向项羽献计策,项羽都没有采用。
韩信感到十分失望。
汉王刘邦到南郑去后,韩信就投奔了汉王。
汉王也只让他当了个小官。
有一次,韩信犯了法被抓了起来,就要被砍头时,幸亏汉王部下一个将军夏侯婴经过,韩信高声呼喊,向他求救,说:汉王难道不想打天下了吗,为什么要斩壮士?夏侯婴看韩信的模样,是一条好汉,把他放了,还向汉王推荐。
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
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韩信又等多日,仍不见汉王任用,大失所望,中途离去,待萧何知道时,如失至宝,立即骑了一匹快马,加鞭急驶,去追韩信。
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
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
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萧何月下追韩信京剧唱段1、萧何【西皮慢流水】;我主爷起义在芒砀,拔剑斩蛇天下扬。
怀王也曾把旨降,两路分兵定咸阳。
先进咸阳为皇上,后进咸阳扶保在朝纲。
也是我主的洪福广,一路上得遇陆贾郦生与张良。
一路上秋毫不犯军威壮,我也曾约法定过三章。
项羽不遵怀王约,反将我主贬汉王。
今日里萧何荐良将,但愿得言听细从重整汉家邦,一同回故乡。
撩袍端带我把金殿来上,【西皮散板】;扬尘舞蹈见大王。
2、萧何;白【将军那将军!千不念万不念,不念你我一见如故】【二簧快三眼】;是三生有幸,天降下擎天柱保定乾坤。
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剧本唱词全文
![京剧《萧何月下追韩信》剧本唱词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4c037fd5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3c.png)
天涯海角访英才。
(白) 山人,张良。
火烧栈道之时,我与萧何定下一计,寻访兴汉灭楚的大元帅。
前(西皮摇板) 假作卖剑把韩信拜,明珠岂可久藏埋。
(张良下。
) 【第二场】 (韩信上。
)韩信 (西皮摇板) 满腹经纶无处用,何时展翅得凌空。
(白) 俺,韩信。
在项羽帐下,做一个执戟郎官,可恨他笑我无志无能,不加重用。
天哪,天!俺韩信何日才能出头也!(西皮摇板) 怀才不遇心内痛,明珠久埋尘土中。
(童儿暗上,张良上。
)张良 (西皮摇板) 盖世英才当器重,特来访寻大英雄。
(白) 门上有人么?童儿 (白) 作什么的?张良 (白) 烦劳通禀:淮阴故友求见。
童儿 (白) 请稍待。
启家爷:淮阴故友求见。
韩信 (白) 啊!俺韩信在此,并无相识,哪里来的故友?见过此人,再作道理。
来,说我有请。
家爷有请。
(童儿下。
)韩信 (白) 乡亲在哪里?张良 (白) 故友在哪里?韩信 (白) 请坐。
张良 (白) 有座。
韩信 (白) 我与仁兄素不相识,怎说故友?张良 (白) 久闻阁下乃盖世奇才,神交已久,故而不远千里,踵门拜访。
韩信 (白) 夸奖了。
既蒙仁兄抬爱,就请明以教我。
张良 (白)将军有所不知,我有宝剑三口,一名天子剑,一名宰相剑,一名元帅剑,特来卖剑。
韩信 (白) 不知天子剑卖与何人?张良 (白) 天子剑卖与汉王刘邦。
韩信 (白) 刘邦?唔。
宰相剑呢?张良 (白) 卖与丞相萧何。
韩信 (白) 这元帅剑呢?张良 (白) 将军乃盖世奇才,就将此剑赠与将军。
韩信 (白) 韩信有何德能,敢佩此剑?张良 (白)将军乃盖世奇才,可惜霸王不能重用!若能得遇明主,大展宏才,佩带此剑无愧也。
韩信 (白) 告便。
韩信 (白) 哎呀,且住!我观此人,相貌堂堂,好像在哪里见过,为何一时想他不起?哦……我想起来了。
你莫非是子房先生吗?张良 (白) 不敢,在下正是韩国张良。
韩信 (白) 哦呵呀,失敬了。
先生就是为赠剑而来的吗?张良 (白)霸王有勇无谋,目不识人,将军终无可为。
遗憾的名人故事
![遗憾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35ae80be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be.png)
遗憾的名人故事
韩信,草根出生,胯下之辱,忍常人所不能忍,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点兵,十面埋伏,四面楚歌,打败楚霸王项羽,一战成名。
然而,他却被诬陷谋反,被刘邦诱捕,最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被萧何和吕后骗人宫中,被毒妇吕后设计杀死,真是窝囊极了。
岳飞,精忠报国,抗击金兵,特1140年,岳飞北伐,一路势如破竹,郾城大捷、颍大败金兵,朱仙镇大捷,打得金兵丢盔弃甲,望风而逃。
然而,此时宋高宗赵构和奸臣秦桧一味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岳飞撤军,岳飞北伐功亏一篑。
事后,岳飞被诬陷谋反,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岳飞一心抗金,却落得一个如此下场,令人可悲可叹呀!
回答完毕。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https://img.taocdn.com/s3/m/17554815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d6.png)
萧何月下追韩信:若非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在刘邦创汉立国的各位功臣中,有一个人绝对是功不可没的。
尽管,他的下场甚为悲惨,但不能磨灭他的功绩。
这个人就是汉大将军-韩信。
想当年,若不是萧何'月下追韩信',哪有后来绵延四百余年的大汉(西汉+东汉)王朝~'萧何月下追韩信'典故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
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刘邦。
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问到: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见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
后来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
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所说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
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据载,公元前206年,相传韩信无奈不辞而别后独骑北上,是夜,寒溪夜涨而道路受阻,萧何星夜追至,力劝韩信回到汉中。
“不是寒溪一夜涨,焉得汉室四百年”便出于此。
为什么历史给予韩信如此之高的评价?那得看看韩信到底做了什么!韩信(公元前231年-公元前196年):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兵家四圣之一,同时也是中国军事思想“兵权谋家”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神帅”。
萧何誉他为“国士无双”,刘邦评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而“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韩信的评价。
作为统帅,他擒魏、取代、破赵、胁燕、东击齐,南灭楚垓下,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主要成就: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
一:早年落魄潦倒,身受胯下之辱韩信为平民,性格放纵不拘礼节。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22329f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c.png)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萧何和韩信,一个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一个是汉朝的名将,两人在历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他们之间的交情,更是让后人津津乐道。
相传,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萧何和韩信相约在月下相见。
当时的韩信已经成为了汉朝的名将,而萧何则是汉高祖的亲信大臣。
两人原本是并肩作战的战友,但因为一些误会,导致了他们之间的矛盾。
但是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他们决定放下成见,重新相见。
月光洒在两人的身上,映衬出他们的身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和曾经的战友情谊。
萧何首先打破了沉默,他说,“韩将军,我们曾经并肩作战,一起为国家打下了一片江山。
如今我们却因为一些误会而分道扬镳,实在是可惜。
”韩信听了萧何的话,也感慨万分,“是啊,当年我们一起奋战,共同守护着这片土地。
如今却因为一些误会,反目成仇,实在是令人扼腕。
”。
两人的对话让他们的心结逐渐消散,他们开始回忆起当年的往事,当年一起并肩作战的场景历历在目。
他们谈笑风生,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战场上,一起冲锋陷阵的场景再次浮现在他们的眼前。
在月光的照耀下,他们开始重新审视彼此,发现了对方身上的闪光点。
萧何赞叹道,“韩将军,你的智谋和勇气,我一直都十分佩服。
你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更是让我刮目相看。
”韩信也对萧何表示了赞赏,“萧大将军,你的忠诚和才智,我深感敬佩。
你在朝廷上的谋略,更是为汉朝立下了不少功劳。
”。
两人的对话让他们之间的隔阂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深厚的友情。
月下的相聚,成为了两人之间的一次心灵的对话,也成为了他们之间的一次深刻的交心。
月光渐渐西斜,两人的对话也渐渐落下帷幕。
但是他们之间的交情却愈发深厚,重新点燃了战友之间的情谊。
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萧何和韩信的心再次交汇在一起,他们决定重新并肩作战,为汉朝的未来共同努力。
月下的相聚,让萧何和韩信之间的误会得以消解,也让他们之间的友情更加深厚。
他们决定重新携手并肩,共同为汉朝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这个故事,也成为了后人口口相传的佳话,让人们铭记着这段在月下相见的真挚情谊。
萧何月下追韩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萧何月下追韩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52dfa44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6c.png)
萧何月下追韩信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原文:及项梁渡淮,信仗剑从之,居麾下,无所知名。
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
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
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
与语,大说之。
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
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
”上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
”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
”何曰:“诸将易得耳。
至于信者,国士无双。
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顾王策安所决耳。
”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
”王曰:“吾为公以为将。
”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
”王曰:“以为大将。
”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
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
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
”王许之。
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译文:等到项梁率领抗秦义军渡过淮河向西进军的时候,韩信带了宝剑去投奔他,留在他的部下,一直默默无闻。
项梁失败后,改归项羽,项羽派他做郎中。
他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都没有被采纳。
刘邦率军进入蜀地时,韩信脱离楚军去投奔他,当了一名接待来客的小官。
有一次,韩信犯了案,被判了死刑,和他同案的十三个人都挨次被杀了,轮到杀他的时候,他抬起头来,正好看到滕公,就说:“汉王不打算得天下吗?为什么杀掉壮士?”滕公听他的口气不凡,见他的状貌威武,就放了他不杀。
同他谈话,更加佩服得了不得,便把他推荐给汉王。
萧何月下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https://img.taocdn.com/s3/m/78ec962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c.png)
萧何没有上马,只是仰天长叹:良将矣!”韩信停马驻足,看着萧何:并无良主。
”萧何抬头看着韩信:大将军,统万军,破项羽,觅封侯。
”萧何咽喉,枪尖又倏地停于萧何喉前三寸:骗我,我必先取你性命,举兵反叛,攻破咸阳。
”上迎,直抵枪尖,不退半步。
亦不愿将军之才埋没于荒野!着韩信冷冷的眼眸。
终于,韩信缓缓放下了手中银枪。
“走吧!”韩信掉转马头,战马一阵龙吟般嘶吼,声震空谷。
萧何翻身上马,紧伴左右,两人向着晨曦中的汉军营寨迅疾驰去……萧何月下追韩信邓臻颖一(南郑夜晚,治粟都尉营帐,灯烛明灭)韩信:(叹气状)看这架势,汉王真的铁了心要去汉中,这样下去前途难料!侍从:也不想葬身异乡,咱们东归吧!16作文提优考场视点韩信:出大帐。
如今再劝说汉王东进,岂非自找不快!侍从:(跪拜)既然如此,请原谅奴仆不能继续追随您。
如今天下太平,老母风烛残年,朝不虑夕,奴仆得告归尽孝了!(退下)韩信:(欲挽留又按捺住)走吧,走吧,便是我也不想去汉中。
罢罢罢,不如趁着这月黑风高之夜及早遁逃,另谋出路吧!(灭烛,换便服下)二(深夜,萧何营帐,灯烛通明)行军司马:不知所终。
如此下去,怎生是好?萧何:也追不回他们的心。
况且那些人——由他们去吧!(值夜牙将匆匆上)牙将告。
萧何:着干啥,赶快给我追回来!牙将:诺。
(转身欲下)萧何:立刻!马上!(扔羽扇,下)三(月落山梁,坍圮的驿亭)萧何:(扬鞭纵马,马蹄声疾)韩都尉慢行,萧何来也!韩信:(勒马,后退)敢问相国,夤夜追信,所为何事?萧何:您共事一场,特来饯行!只是敢问韩公所欲何往?韩信:(沉吟)呃……萧何:(捻须一笑)韩公既然不欲明说,就让萧17作文提优考场视点Z何猜测一二。
天下之大英雄不过二三人,除开汉王,也就是项王与九江王英布二人罢了!投靠项王,继续做他手下的连敖?好马尚不吃回头草,更何况您这样的英杰!去委身英布?布乃项王马前卒耳,况您与他素无交集,他岂能因您而开罪项王?除此,萧何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处!韩信:(默然,脸红)呃……韩信谁都不投靠,就此东归淮阴,逍遥一生……萧何以退为进,晓之以理,设身处地为韩信出亡求解。
《沛公至咸阳》原文及翻译
![《沛公至咸阳》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45ca53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3b.png)
《沛公至咸阳》原文及翻译《沛公至咸阳》原文及翻译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大家都称赞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沛公至咸阳》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原文《沛公至咸阳》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
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
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厄塞,户口(1)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将军。
阅读练习一、解释加粗的词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2、以何为丞相()()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二、翻译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
四、下列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 是以为萧何具有秦朝的文书档案。
B 是因为萧何具有秦朝的文书档案。
C 是以为萧何得到了秦朝所有文书档案。
D 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的所有文书档案。
参考答案一、1、跑 2、用,做 3、……的原因二、汉王刘邦之所以了解天下各处险要,人口的密与稀,人民的强健与柔弱,百姓的疾苦,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的图籍。
三、萧何月下追韩信四、D注释:1、户口:人口2、者……也:表判断3、何:萧何4、具:通“俱”,全,都。
5、诸:各个。
6、皆:都。
7、走:奔向,趋向8、之:到。
9、独:只有。
10、为:作为。
11、以:让。
12、去:离开。
13、以:因为。
译文沛公进入咸阳,各位将领争先恐后奔向府库把金银布帛等财物分掉,唯独萧何抢先进入皇宫搜集了秦朝丞相御史府的法律条文等文档收藏起来。
沛公被封为汉王,让萧何担任丞相。
项王带着手下烧了咸阳后离开。
汉王之所以能全面了解天下的山川要塞、人口的多少、地方的好坏、民间疾苦这些事,都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的所有文书档案的缘故。
有关汉初三杰的诗句
![有关汉初三杰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37017db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ea.png)
有关汉初三杰的诗句有关汉初三杰的诗句有:
1. 《七绝·留侯张子房》
献策运筹帷幄前,匡时鼎助汉江山。
晚年名就功成后,遂作云游隐林泉。
2. 《七古·文终侯萧何》
萧何月下追韩信,为求汉室大将军。
一片挚诚挽留意,终感无双国士心。
3. 《七律·淮阴侯韩信》
含辛忍辱离桑梓,弃项依刘始展襟。
戎马一生垂史册,沙场千里显英名。
覆翻云雨君权手,成败萧何帝术心。
可叹良弓飞鸟尽,空留一曲琵琶吟。
4. 《七律·汉初三杰之张良》
圯上受书兵法强,宛峣巧取露锋芒。
鸿门斗智鸣声远,蜀道流愚战气藏。
困邑谋臣安汉主,围垓说士抚邻邦。
功成身退荣名淡,自爱云山游四方。
萧何月下追韩信什么意思
![萧何月下追韩信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f6500fa9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1.png)
萧何月下追韩信什么意思
萧何是汉初三杰之一的丞相,韩信是汉初三杰之一的大将军。
月下自然说的是明月当空的夜晚。
追韩信说的是,韩信跑路了被萧何连夜追了回来。
当时的萧何是刘邦的丞相,韩信是刘邦手下的普通军官。
韩信是个非常有才(军事才能)的人,他在刘邦这儿呆了好长时间,但并没有被其重用。
韩信觉得自己的才华、价值得不到展现,便想另寻出路。
在一个明月当空的夜晚,便离开了刘邦的军营。
萧何是个很有眼光的人,他一眼便看出韩信的才能,是个能为刘邦定天下出大力的人。
在其得知韩信离开的事儿之后,便立即快马加鞭去追韩信。
最后的结果便是真的追了回来。
综上所述萧何月下追韩信,说的是萧何发现韩信离开,便连夜去追韩信,最后真的追了回来。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_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_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fabe702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2.png)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_萧何月下追韩信历史故事萧何,不得不说的一个能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是怎样矛盾的人?与他相关的有一个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呢!下面就让小编来为大家说说萧何,还有他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吧!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汉族,沛丰人,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
攻克咸阳后,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
萧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
在法律思想上,主张无为,喜好黄老之术。
汉十一年(前196年)又协助刘邦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
刘邦死后,他辅佐汉惠帝。
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谥号"文终侯"。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
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
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
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
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
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材,应重用韩信。
刘邦采纳萧何建议,七月,择选吉日,斋戒,设坛场,拜韩信为大将。
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争夺天下。
不过后来,韩信也是死在了萧何的谋划当中!所以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萧何成就贡献政治助刘邦夺得天下早期追随刘邦的萧何就不予余力的支持和拥护刘邦,楚汉战争期间,刘项在荥阳一线相持二十八个月。
历史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
![历史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https://img.taocdn.com/s3/m/06c09914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1.png)
历史故事-萧何月下追韩信有人来向汉王刘邦报告,说是他的丞相萧何出逃了。
汉王很着急,想不出萧何为什么要逃走。
第三天早上,萧何自己回来了。
汉王问他为何要逃跑,萧何一下子愣住了,说:“我这次出去不是逃跑啊,我是去替将军追回一个人。
”汉王问他追的是何人,萧何回答说:“韩信。
”萧何与韩信的相识是很偶然的。
在一次交谈后,萧何觉得韩信很有才能,便开始不断地向汉王举荐。
韩信出身寒门,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日子一直过得很苦,受过很多人的欺负,还曾经受过别人的胯下之辱。
长大后,他去当了兵,是项羽手下的一名小军官。
他胸怀大志,在军事和谋略上很有自己的见解,但是项羽并不重视他。
刘邦从鸿门宴归来后,回到营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了曹无伤。
韩信得到消息,前来投奔汉王,萧何也向汉王推荐他。
但是汉王却不肯用他,说:“这个人在项羽那里得不到重用,现在跑到我这里来了,我要是用了他,肯定会招来项羽的嘲笑。
而且我们现在有周勃、灌婴、樊哙几名大将,都是一路拼杀过来的。
丞相你现在让我拜韩信为大将,这些将军怎么会心服口服呢?”韩信见汉王不肯用他,天没亮就骑着马走了。
萧何听了手下人的报告,赶紧骑上一匹快马追了出去。
他追了整整一天,天都黑了还是不见韩信的影子。
萧何就向路边过往的行人询问,终于在一条河边找到了韩信。
一见到韩信,萧何大喊了几声“韩将军”,生怕韩信再次跑了。
韩信见到萧何一路追来,感动得连忙跪倒,说:“丞相的情义韩信这辈子都不敢忘……”就在这时,滕公夏侯婴也赶到了。
他和萧何两个人一起把韩信劝了回去。
汉王听说了这事,心里有些不高兴。
自从他征战开始,跟着他的将士不知逃走多少个了,区区一个韩信,萧何偏偏要费这么大力气去把他追回来。
萧何解释说:“大王请相信我,天底下的将军是很多,但像韩信这样的却只有一个呀。
难道您愿意一直躲在汉中吗?要想打天下,您就得重用他!”汉王看他这样肯定,就勉强答应给韩信一个将军的职位。
萧何不同意,说这样韩信还是会跑的。
汉王无奈,只好把韩信封为大将。
爱才的典故
![爱才的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23ca9551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aa.png)
爱才的典故
嘿,咱来唠唠爱才的典故,这里面的故事可精彩啦!
就说“萧何月下追韩信”吧。
那时候韩信还没出名呢,在刘邦的阵营里也没受到重用,就像一颗蒙尘的珍珠。
韩信觉得自己一身本事没处使,就打算离开。
这可被萧何知道啦,萧何那是刘邦的重要谋士,就像军师一样。
他心里清楚韩信是个大才,就像知道哪里有宝藏一样。
有天晚上,月亮明晃晃地照着,萧何连马都来不及好好准备,就骑着追出去了。
那场景,就像一个心急的猎人追着要逃走的神鹿。
他一路狂奔,边跑边喊:“韩将军,韩将军!”那声音在夜里传得老远。
我仿佛都能看到萧何着急的样子,头发被风吹得乱糟糟的,眼睛紧紧盯着前方,就怕韩信跑没影了。
等萧何追上韩信,那真是好一番劝说。
他气喘吁吁地对韩信说:“将军啊,你可不能走,你要是走了,就像雄鹰没了翅膀,咱们的大业可就缺了一块重要的拼图啊!”韩信本来还犹豫呢,被萧何这么一说,心里也动摇了。
萧何就拉着韩信的手,像拉着宝贝一样,把他带回了刘邦那儿,还一个劲儿地跟刘邦说韩信有多厉害,得重用。
从这个典故能看出萧何是真的爱才。
他能发现韩信的才能,还不惜力气地把他追回来。
就像我们在生活中,要是遇到有才华的人,也应该像萧何那样,珍惜他们的才华,给他们机会发光发热。
这爱才啊,有时候就像一场冒险,你得有眼光,还得有行动,才能把那些有本事的人留在身边,成就一番大事业呢,就像刘邦因为有了韩信,后来可没少打胜仗。
这典故是不是特有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萧何夜下追韩信
“萧何夜下追韩信”是一则历史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在秦朝末年,韩信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将领,但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赏识,他离开了项羽的军队,投奔了刘邦。
然而,刘邦并没有立刻重用韩信,韩信因此感到非常失望。
一天晚上,韩信离开了刘邦的军队,打算再次投奔项羽。
萧何得知此事后,立刻骑上马,连夜追赶韩信。
最终,萧何在一个山坡上追上了韩信,并劝说他回到刘邦的军队中。
韩信被萧何的诚意所感动,最终回到了刘邦的军队中。
刘邦得知此事后,对萧何大加赞赏,并任命韩信为大将军,统领全军。
这个典故体现了萧何对人才的重视和对韩信的赏识,也反映了韩信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的无奈和失落。
这个典故也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典故,被广泛地引用和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