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政治经济文化详细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段划分:晚清(1840——1912)

Ⅰ——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年—19世纪60年代)

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政治上,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国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主要体现为“半殖民地”特征,由于新的阶级力量尚未产生,农民阶级承担起了民主革命的任务。经济上,西方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思想文化上,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

政治:1840.6—1842.8,鸦片战争。

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

1851—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1851.1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1853定都天京、北伐西征、1856天京变乱、1864天京陷落)

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内容: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规定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根据“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国库。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一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评价:《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它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但是,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主要内容:向西方学习,以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开设新式学堂等。 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1858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天津条约》。内容: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赔偿英法巨额白银;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等。

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内容: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

经济与社会: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收到西方的影响。“洋布”“洋装”渐渐进入中国城市百姓生活。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大城市里开始出现西餐馆,还有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一些官员和商人也建起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

文化:鸦片战争期间,林则徐组织编译《四洲志》《各国律例》等资料。《四洲志》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42年,魏源编撰《海国图志》。这是当时介绍西方历史地理最详实的专著。魏源在该书序言中,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Ⅱ——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的加深(1864—1894年)

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下,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清政府与外国列强公开勾结起来,中外基本上维持“和局”。清朝统治集团中分化出洋务派,他们以“中体西用”

为指导思想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古老的中国走出了“器物变革”的重要一步。与此同时,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出现了早期维新思想。

Ⅲ——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94—1901年)

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的签订是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标志。这一时期,列强经济侵略转向以资本输出为主,同时在政治上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此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传播资产阶级维新思想,进行了戊戌变法。

政治:1894.7—1895年初,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4月,中日签定《马关条约》(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1894年,孙中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

1898年,戊戌变法。内容:政治上,鼓励官民上书言事,精减机构,裁汰冗员;经济上,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奖励发明,编制国家预算和决算,兴办邮政;文化教育上,改科举,废八股,设立大中小学堂和专门学堂,准许创办报馆学会,翻译外国书刊;军事上,建立新式军队。意义:爱国救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思想启蒙。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1年9月,《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

经济与社会: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原因:甲午战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文化:19世纪90年代初,维新变法思想发展,代表人物有康有为、梁启超、严复。康有为借助经学的外衣,否定君主专制统治,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代表作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Ⅳ——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高潮(1901—1912年)

主要线索与阶段特征: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标志,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合流,清政府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晚清最后十年,清政府进行了“新政”和“预备立宪”。与此同时,资产阶级组建革命政党,传播民主革命思想,进行了辛亥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

政治: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性质: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历史意义: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