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陕北信天游的艺术特色及演唱处理三篇(最新)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天游历史悠久,它之所以能够屹立于中国的民歌之林,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流传地域广阔,影响力愈来愈大,就在于它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所赋予的强大的生命力。

一信天游文体的独特性

众所周知,中国的古体诗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从古代起,民歌与文人之间就建立了联系。这是因为,最初的文字主要是用于记录的,在艺术上的应用,早期是对民间文艺的记录,如《诗经》。民歌引起了统治阶级及文人墨客的关注之后,还成立了“乐府”这样的专门机构,负责采录整理民歌,以“观民风”。如果说统治阶级重视民歌,是出于某种政治目的的话,那么文人们就不尽然了。对民歌艺术的欣赏也许是更重要的理由之一。这种欣赏无形中就加强了民歌与文人的联系。文人们创作了古体诗,而古体诗又反过来影响着民歌的发展。特别是在黄河中下游、长江流域等文化较发达的地区,这种相互间的影响则更大。这样的长期相互影响的作用,必定缩小了诗与民歌的距离。古诗中“竹枝”、“柳枝”等形式的出现,就是诗向民歌靠拢的结果,而这些文化较发达地区的民歌又多以五言四句头、七言四句头为主要形式,恐怕与古诗也是有着直接关系的。虽然这些地区的民歌并未完全被古诗形式完全束缚,但格式还是较为规整的,其中的变化也十分有限,一般仅是因语言习惯而多一字或少一字,章法及语言的节奏变化不大。

由此看来,诗与民歌的相互影响是较大的,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诗中有歌、歌中藏诗的艺术风格。

由于陕北地区山大沟深、道路崎岖,地域偏远,故那些官人、文人、“乐府”的采录者们很少也很难涉足此疆域。因此,使得信天游这种以物喻人、以景拟事,随兴而歌的上下句结构形式得以长期流传于陕北这块封闭的土地上。使它与古体诗之间的相互影响少之又少。它既没有对汉诗后来的发展产生什么直接的作用,汉诗亦未能对它的形态、体裁结构产生任何效用。翻阅大量民歌史料,类似信天游这种上下句文体形式的十分罕见,这一文体结构也正是信天游独有的特征之一。如抒写爱情急切心情的:“毛突生生眼眼白格生生牙,红格丹丹嘴唇你该叫哥哥咋!”再如描写庄稼汉形象的:“庄稼汉来是好汉,灰土抹烟地楞上站。”又如表述爱情痛苦遭遇的:“发一回山水冲一层泥,交一回朋友脱一层皮。”这些形象而又生动的语言正是信天游的魅力所在,皆属上下句结构,两句便可达意。。千百年来,信天游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点,并在长期的艺术锤炼中更加完美、成熟,形成了民歌之林中独有的艺术品种。

二信天游语言的精巧性

又如组合型的歌曲:《朋友交在上下庄》,叙述了歌者的爱情遭遇:

三斤斤猪肉四两两酒,

今年学下个交朋友。

三圪瘩瘩石头支锅底,

我挑来挑去撂不下个你。

三根根麻柴烧得旺。

朋友呀交在上下庄。

上下庄的路来好跌跤,

让人家婆姨骂倒灶。

我婆姨呀骂你哟你不要怕,

我回去给她呀上王法。

王法上的轻了不呀顶用,

上的呀重了哎哟遭人命。

此曲仅有六段十二句,但却讲述了一对男女交朋友的全过程:第一段,“三斤斤猪肉四两两酒”一句,并非比喻,而是在叙述交朋友的开始情景,歌中充满了亲热和谐的气氛;第二段,是男主人翁抒发内心思想的自我表白。他对交这个朋友并非没有动摇过,但左动右摇,终于还是“撂不下”这份情思;第三段,用麻柴的火焰比喻他们火热的关系,两句话概括了他们长期的交往经过;第四段,叙述角度突然转变,从女主人翁的角度,用上下句就道路的坎坷“好跌跤”,道出了她们交朋友所遇到的麻烦和挫折。她们的稳秘终于被男友的妻子发现了,但这位妻子惹不起丈夫,对此毫无办法。只得将攻击目标转向了女主人翁,用谩骂发泄自己的恨怨。在这种谩骂和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女主人翁抬不起头了,心头上压上了沉重的包袱;第五段,笔锋又转向男主人翁,是男主人翁的道白,他劝女友莫要难过,等回到家为她出气。无疑,在第四段和第五段之间,必定有这对朋友的一个会面过程,有一个女友的诉说过程,否则便不会有男主人翁回家后对妻子“上王法”的过程,“上的轻了”和“上的重了”两个对称句,说明这种“王法”上了不止一次了。先上了“轻”的,然这更增添了妻子对女主人翁的仇恨,势如火上浇油,妻子对女主人翁的谩骂更凶了。于是,“王法”加重了,夫妻之间矛盾急剧增强,妻子竟然寻死觅活,以死相威胁了。这段中,表现出男主人翁对此事无可奈何,灰心丧气的心理状态……。短短的十二句,竟叙述出了如此曲折的“交朋友”过程,容括了如此丰富的生活内容,叙述角度多变,有内心表白,有客观表述,有人物对话,抒情叙事尽在其中,足可见信天游之精之巧了!甚至有些歌子,特别是那些诉说某些观念的歌子,如“宁吃一把韭菜不吃一苗葱,宁交一个老百姓不交一个兵”,“庄稼汉倒比出门人强,半年闲来半年忙”,“兔

子不吃窝边草,朋友不可来回交”等等,几乎达到了警句或格言的精深程度,与信天游形式之精巧特点是有直接关系的。

三信天游的自由与灵活性

信天游的命名体现出了它的自由与灵活性。信天而游,睹事引思,思而有声。有两句便唱两句,有四句便唱两首,没有数量的限制。即便仅有一句或一句半,所缺的部分也可用虚写或衬词衬句代替。一些歌子,如“******地里点黑豆,我是你家的活寡妇”,“杏花落了桃花开,*********领导咱站起来”,“天上下雨地下滑,你多杀白军莫想家”等等,上下句之间没有什么必定的联系,只作为一种比兴句出现,是对下一句的补充;信天游虽然以七字句、十字句为基本节奏,但上下句字数的多少并无严格规矩,以吻合曲调、唱起来顺当流畅即可。有的歌子,上下句的字数就差别很大。比如这一首:“天上下雪地下白,这一回走了你多会儿才能来”

即便是用同一首曲调演唱的歌曲其字数差别也很大,甚至基本节奏都不相同。如《兰花花》这首歌:“青线线兰线线兰格英英的彩,生下一个兰花花实实的爱死人”,“五谷子田苗子数上个高梁高,一十三省的女儿哟数上个兰花花好”,整篇采用的节奏,既非七字句,也非十字句,其中每句都出现了两个停顿:“青线线/兰线线/兰格英英的彩”,“五谷子/田苗子/数上个高粱高”,应当说这是一种特殊的“三三五”节奏型。但用这个曲调演唱的其它歌子与之就全然不同了。如:“洋芋哟开花结牛牛,女娃娃长个巧手手。”完全是七字句节奏。

摘要: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的山歌体。它曲调多姿多彩,内容丰富多样,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引用信天游的艺术特点、信天游的形成条件等进行分析,来研究信天游特殊的音乐风格,领悟其中独特的民族特色。

关键词:信天游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089-01

一、信天游的由来

信天游,又称为顺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别样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格。其节奏自由,淳朴大方,高亢悠长。歌有长有短,短歌只有一小节,长的可能链接数十节甚至成百上千节。曾经被文学家刘炽改编成《陕北牧歌》插曲的信天游原词:“捱畔上捱畔上红,受苦人盼过好光景。青杨柳树长的高你看上哥哥我那里好?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哥哥好。”信天游的无比动人旋律激发了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灵感,创作出一批又一批的好作品,被誉为艺术之母。

二、信天游的文化背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