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陕北信天游
《信天游》有感
《信天游》有感《信天游》有感《信天游》以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起又一起鸡毛蒜皮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把青天父母官杨雨露的形象刻入百姓心中。
《信天游》中的每个故事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故事中的主人公却都执着地坚信真理的存在。
为了讨回公道,他们不惜用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争取,只因为他们心中那不灭的希望。
我们的先辈用他们的热情、青春和生命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筑起了一座希望之塔,但是,欺压乡民的`恶霸、草菅人命的村官、一级级没完没了的批示,使得这座希望之塔正在渐渐被剥蚀。
然而我们应当庆幸,因为无论是伴随着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的两具棺材在漫长的申诉途中苦苦煎熬的老人;还是为了要回被人霸占的宅基地,上访32年的农村妇女;或是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的9000元抚恤金而无数次在陌生人面前下跪的老俩口,从他们无奈的眼中我们看到了“不相信”、“怎么会这样”的迷茫,这就是希望,是9亿农民对共产党不灭的希望。
面对不公的事实和无奈无助的可怜百姓,杨书记一次次拍案而起,一次次冒着被罢官的危险挺身而出,一次次把上访群众当作自己的父母,这一切也都是为了延续那不灭的希望。
电影演完了,感动的心渐渐恢复了平静,但思绪未停:在这个崇尚自我价值实现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做出一番事业。
时代需要英雄主义,也需要有人做一些默默无闻的事体现自我平凡的价值,需要有人为老百姓做一些平凡而实实在在的事。
杨书记只是为老俩口要回了9000元抚恤金,为村妇拿回了宅基地,这也许并不是什么大事。
但百姓们却用自己最淳朴的歌声做出了明确的回答,这是大事,是9亿农民的大事。
杨书记的个人价值信天游的歌声中得到了体现和升华。
老百姓有希望,共产党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
作为工作在最基层的共产党员,在我们周围,在我们的工作中,有很多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的事需要去做,但又是很平凡的小事情。
我相信,只要我们默默地去做了,并且坚持做下去,几十年如一日,这就是为人民服务,就能得到老百姓的认可,让百姓心中那份希望永存。
谈谈对信天游的理解和看法及喜欢的原因
谈谈对信天游的理解和看法及喜欢的原因
信天游是陕北文化的精华,粗犷豪迈、颇有特色…有人说它是该被这个洋溢着时尚元素的时代淘汰的糟粕,而我却觉得它独树一帜的风格能够成就它的隽永信天游就像一个判逆的孩子,桀骜不驯、不管不顾别人各种各样的目光…它是先生的悲悯、后生的沧凉。
形式自由灵活,每两句为一小节,押韵;有的一节表达一个意思,有的几节组成一个部分,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调子自由,单纯易唱;每段常转韵,多用比兴叠字和衬字。
信天游的比兴非常广泛,上至日月星辰,风云雨露;下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还有柴米油盐,五谷杂粮,衣食起居都可以起兴作比。
“按刘跳的说法,“兴’,既有比喻的意思,也有兴托、发端的作用,通过依微拟议而达到兴托起情,即用微妙的事物来寄托作者的情感,渲染气氛等。
”既然是“微妙的事物”,那么就会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
信天游的起兴里就有很多这样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情况,比如:“羊肚子手巾(那)三道道蓝,我那当红军的哥哥(哟)回来了。
”又如:“羊肚子手巾(那个)三道道蓝,你说(那个)难呀难也不难。
”“起”是一样的,但是兴起的却是完全不同的内容。
陕北民歌是历代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精神、思想、感情的结晶,是陕北人民最亲近的伴侣,是陕北地方劳动人民生活的最直接反映。
脚尖上的信天游观后感600字(精选4篇)
脚尖上的信天游观后感600字(精选4篇)脚尖上的信天游观后感600字篇1陕北是民歌之乡,民歌浩如烟海。
延安有俚语道:穷开心,富忧愁,寻吃的(乞丐)不唱怕杆求;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无法解忧愁。
在黄土地极度贫乏的物质条件下,人们非常渴望渲泄内心的压抑和苦闷,得到精神的愉悦和抚慰,因此,苍凉的沟壑间便诞生了无数天然本色的璞玉浑金。
家喻户晓的《蓝花花》《走西口》《五哥放羊》《赶牲灵》等都是陕北民歌。
经张寒填词改编的《边区十唱》、安波填词的《拥护八路军》、贺敬之填词的《秋收》等革命歌曲更是陕北民歌中的杰作。
天下黄河,唯富一套,以银川为中心的河套、宁夏地区,自古富庶,成为盛产大米,是陕北人心目中淘金宝地,因其地处陕北西部。
故称走西口两绺绺麻绳捆铺盖,什么样留下走口外走西口是陕北一个影响广远的历史现象,反映到陕北民歌中,就诞生了凄婉悱恻的《走西口》。
哥哥你到大门口,小妹妹我实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走西口》被人赞为陕北民歌离情之王,有着永恒的艺术魅力。
陕北民歌是陕北人民生活史与心灵史的生动记录,与陕北人民生活相关性的事物几乎都可以从民歌中找到。
信天游,又叫顺天游,是陕北民歌中一种特别的体裁,最能代表陕北民歌的风韵。
其节奏自由,纯朴大方,高亢悠长。
句式结构非常特别,一般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
短歌可能只有一节,长的可接连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
艺术手法上多用比兴,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曲调优美,琅琅上口。
如曾被刘炽等改编作为《陕北牧歌》插曲的信天游原词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过好光景.青杨柳树长得高,你看上哥哥我哪搭好?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上哥哥好.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信天游的动人音调激发了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灵感,创作出一批蜚声艺苑的佳作,被誉为艺术的母亲,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贺敬之的《回延安》等就是用信天游格式创作的,情歌是信天游的精华,民间叫酸曲儿。
信天游观后感
观《信天游》有感最近,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一部题为《信天游》的电影,本以为自己对这一题型的影片不感兴趣,总认为这类影片乏味的很。
但是,结果却并非如此,随着剧情的发展,我的内心开始澎湃,心情跟着剧情起伏不定。
这部影片真的很有意义,我认为组织这次活动的人真的好有见识啊!我们能从中体会好多,学会很多。
《信天游》的故事发生在黄河岸边、黄土地上,讲述了唱着“信天游”的底层老百姓身上发生的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一幕幕。
片中,纪检委书记梁雨露冒着丢官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为人民的根本利益惩恶扬善、扶危济难,这一角色由郭达扮演,其原型为山西运城纪检委副书记、原山西夏县纪委书记梁雨润,去年梁雨润曾被中央电视台评为“2003年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之一,讲述他的故事的报告文学《根本利益》出版后也引起强烈反响,曾获“迎十六大百部重点献礼图书”等多项嘉奖。
影片通过一个拍摄民歌“信天游”的电视编导的视角,以类似纪录片的直白手法,,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刻画出青天父母官杨雨润的形象。
让摄像机在黄土高原信天游的歌声中,随着这个小县城一位纪检干部的走进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影片情节很简单,一个陕北地区(看情景应该是,信天游民歌、黄河、黄土地)小县城的纪委杨书记,为农村的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如一农妇的住宅房屋被村长以权势长期占有不还、一对农民老两口的儿子打工死亡后的养老金被一个警察采取非法手段掠走、村民因缺水发生械斗险些闹出人命等等。
事情看似都不大,但是处理起来却颇棘手,牵扯的方方面面关系很复杂。
主人公纪委杨书记在上任伊始,顶着压力冒着风险(有黑恶势力威胁他),把这些事情都给解决了,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并用富有地域特色的信天游歌颂他,称他为“人民青天”。
影片最后杨书记高升为市委纪委书记,片尾有行字:中国有九亿农民。
片尾一行字:我们有九亿农民。
意味深长。
如果不能解决好农民问题,我们的政权基础就可能出现问题。
记得是有人说过一句话,谁得到了农民,谁就掌握了政权。
优秀范文:观影片《信天游》有感4篇
优秀范文:观影片《信天游》有感优秀范文:观影片《信天游》有感精选4篇(一)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引人深思的影片,《信天游》。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记录了一位叫做信天游的农民画家的一生。
通过观影,《信天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以真实的镜头展现了信天游的艰苦生活和与艺术的不解之缘。
信天游出生于一个贫困农村,因家庭困难无法完成学业,只能辍学务农。
然而,他从小就表现出了对绘画的浓厚兴趣和天赋。
他用土地上的杂草、树枝等材料,在自己家墙壁上画出一幅幅美丽的农村风景。
这些作品虽然简单,但充满了信天游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通过绘画,他向世人传达了自己对乡土文化的理解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影片中,信天游面对艰辛的生活并没有放弃追求艺术的梦想,他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态度令人敬佩。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鄙视,他始终相信自己的绘画能够改变自己和周围的人。
不管是市场上的失败,还是家人对他的误解,他始终坚定地坚持自己的艺术路。
最终,他的坚持和努力得到了回报,他的作品被艺术界重视并展出,他的名字开始被人们所熟知。
通过信天游的故事,我深刻体会到了坚持和努力对于实现梦想的重要性。
影片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也让我对农村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信天游的作品虽然简单朴实,却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文化底蕴。
影片中还展现了农村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信天游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他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也代表了农村文化的一部分。
通过观影,我不仅对农村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艺术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观影片《信天游》,我不仅收获了对艺术、乡土文化的了解,更深刻感受到了坚持和努力的重要性。
信天游的故事激励着我要勇敢追逐自己的梦想,面对困难时要坚持不懈。
同时,我也更加珍惜农村文化,会努力去了解、传承和发展它。
影片给我带来了思考和启示,让我对生活和艺术有了新的认识。
优秀范文:观影片《信天游》有感精选4篇(二)观影片《张思德》,让我深受触动和感悟。
欣赏西北民歌有感--以信天游为例
欣赏西北民歌有感——以信天游为例摘要: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文化中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充分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西北民歌主要包括:信天游、山曲、花儿、少年等,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有代表性。
本文将着重介绍信天游,会从西北民歌的概况、信天游的特点及结合一些作品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信天游蓝花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西北民歌一、民歌概况中国西北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地域,居住着汉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俄罗斯等族。
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曾以秦晋为中心,故以秦晋名之。
《诗经》中的“秦风”和二南(“周南”、“召南”)记录了当时的民间歌谣。
“季扎观乐”、“李斯闻铮”的记载,留下了“夏声”、“秦声”、“秦筝”的宝贵资料。
汉魏南北朝以后,西域音乐流行于秦地;隋代,兼收龟兹乐及西域外国音乐于燕乐;唐代,又将胡部新声与法曲道调合奏,促进了中外、汉朝、南北音乐的交流,为中原华夏音乐带来了新声。
并使西北音乐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体系。
秦晋支脉内部按其音乐风格的差异,可分为:秦、晋、陇三个分支。
各分支有不同的流行区域、代表性乐种和音乐风格特点。
其中秦分支指流行于陕西境内的音乐,其代表性乐种有:信天游、秦腔、碗碗腔、道情戏、迷糊、西安鼓乐等。
晋分支主要指流行于山西境内的音乐,其代表性乐种有:山曲、秧歌、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二人台、山西鼓吹乐、吹打乐、五台山佛教音乐等。
陇分支,主要指流行于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的音乐,其代表性乐种有:花儿(含汉、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族的花儿)、宴席曲、陇剧、土族鼓吹乐等。
二、信天游为什么会有信天游这种音乐形式?这和当地的地里位置是分不开的。
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
电影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观后感
今年5月24日,学校组织学生在大礼堂观看了影片<<信天游>>。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位北京记者在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的过程中意外得发现了一位青天父母官杨雨露。
通过专访,将一起起鸡毛蒜皮而又令人震撼的故事展现在屏幕上,我们可以看到故事中的主人公为讨回公道,他们不惜消耗青春年华,用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光阴走上告仿之路,虽然一路艰辛,虽然处处碰壁,但是他们的执着让每个人感动,庆幸的是他们遇到了杨县纪委书记,从他们无奈而又空洞的眼神中,杨书记看到了他们的坚持,看到了他们的苦难,也看到了那最后一丝对共产党的信任,杨书记当即到农民家里了解情况,用对待母亲的爱去关心抚慰农民,用最快的速度去解决农民的事,虽然有恶霸的威胁,虽然有罢官的危险,杨书记总是一次次挺身而出,把上访民众当作自己的父母一样看待,延续着百姓对共产党最后的一丝信任。
电影结束了,但我的思绪飞得更远,在
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每个人都把自身利益看在首位,把百姓的疾苦置之不理,在偏远农村总是有恶霸一方,草菅人命的村官,他们把为民服务作为摆设,把欺压民众作为权利,完全不顾革命先辈在百姓心中筑起的希望之塔,总是无情地摧毁它。
但是我依然相信,共产党的天下好人永远多于恶霸,一批又一批杨雨露一样的先进党员在默默地奉献着修补着民众心里的那座希望之塔,延续着民众对党始终如一的信任,民强则国强,人民有希望则党有希望,相信在党的带领下,民众会很快打垮恶霸,推翻欺压人民的无知官僚,燃起心中的希望,始终如一地信任党,永远跟着党的步伐。
电影《信天游》观看有感
仅供参考【整理】电影《信天游》观看有感今天我观看了影片《信天游》它是以搜索陕北名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起又一起鸡毛蒜皮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把青天父母官杨雨露的形象刻入百姓心中。
影片刚开始杨书记的一句话就让我感慨万千“农民的事鸡毛蒜皮,你要不管就可以一推了之,但在家人农民那里那可能就是大事,弄不好就是人命关天。
”每个人的立场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我们有时做很多事就是为了得到他人一句肯定的话甚至只是一个肯定的眼神,可就是这小小的奢求有时也达不到,你说能叫人不寒心吗?片中第一个故事:农妇就为讨个公道苦苦上访十三年,有人说她执着、有人说她傻,为了仅有的希望苦苦寻找能给她一个公道的人。
杨书记说得好“十三年的苦,就是为了赔偿这两万块钱吗?”当我看到欺压乡民的村官,真叫我咬牙切齿,在这法治社会还会有这种不作为的恶官,农妇为了要回被强占的宅基地耗费一生上访三十二年,“三十二年,那是人的一生。
”她为了什么,真的只是为了要回属于自己的宅基地?一个个为什么在我心中回荡,“好”看到杨书记不顾黑恶势力的威胁为农村夫妇要回九千元抚恤金时,真是大快人心让我不觉高喊。
虽然在我们党的队伍里有不少这样腐败分子,但是我相信像杨书记这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党员、好干部要远远多于那些腐败分子,并且那些腐败分子终归会受到人民和政府的惩办。
电影演完了,感动的心渐渐恢复了平静,但思绪未停:我终于想通他们为什么会那么执着,因为他们有希望,他们还深深的相信着党和政府,他们相信党和政府会帮助他们能给他们一个合理的公道。
总之,《信天游》这首歌,有力地唱响了中国共产党好干部、社会主义好政策、改革开放的主旋律,是一首当代共产党员的正气之歌,带给我们的是鼓舞和震撼,让我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不良风气面前,在社会丑恶势力面前,保持一名党员干部的蓬勃朝气、昂然锐气和浩然正气,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以实际行动体现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在每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无愧我心。
观影片《信天游》有感
观影片《信天游》有感观影片《信天游》有感日前,有着组织我们党员观看了一部党组织深刻教育意义的主旋律题材影片《信天游》。
影片讲述的是发生在陕西农村几个老百姓身上触目惊心、发人深省的一个个情节:为了冤死的儿子、被气死的丈夫能入土为安,一个箱子的老人伴随着两具装尸的可怜在漫长的申诉路途中苦苦煎熬;为了一块被年轻人霸占的宅基地,她从一个风韵少妇一直告到白发苍苍,上访时间长达32年;为了讨回因工伤致死的儿子9000元的抚恤金,一对老两口无数次在人长面前下跪……面对着这些最底层的农民,被称为“农民青天”的某县纪检委书记梁雨露拍案而起,他敢于批评不正之风,敢于承担责任;不以自己的权位为重,不怕得罪人;敢于打硬仗,敢于同黑恶势力叫板;冒着丢官甚至失去生命的危险为着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惩恶扬善、扶危济难,最终他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
影片中一个普通的“带着官帽子的农民”、一个善良的好人、一个勇敢斗士的轮廓斗士在我的思绪留下了一个清晰、深刻的印象。
他做的事都是鸡毛蒜皮鸡毛蒜皮的小事,他把老百姓当继父孝敬,他时时刻刻都把老百姓的事放在心上。
这些让我想到了我们共产党。
对于我们共产党来说,群众是我们的胜利之源,立国之本。
江总书记尼永县在十五大报告中同时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工人阶级谋利益。
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全心全意为人民相关服务,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本,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所同意决定的。
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工人运动的队伍,我们队伍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保卫者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共产党员任何时候应该南站在人民当中,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共产党员应该做到从干部群众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与群众在一起,我们就有了无穷无尽的力量。
共青团员如果脱离了群众,就重归了自己力量的源泉。
《信天游》
电影《信天游》观后感我知道信天游是陕北的一种民歌,有人对信天游的评价说它就像是黄坡黄水之间的一朵奇葩,一曲高歌,响遏行云,全扫靡靡之音;一声入耳,荡气回肠,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在观看电影《信天游》之前,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以一首民歌为名字的电影会作为党员学习活动的一部教育电影。
直到电影开始了,我才直到这是一部关于一名真正的党员干部的故事。
这部电影是著名导演冯小宁执导的主旋律影片。
该片根据著名作家何建明的畅销长篇报告文学《根本利益》改编而成,以主人公——山西运城县纪委副书记、有“百姓书记”之称的梁雨润为原型,塑造了“杨书记”的形象。
扮演“杨书记”的是著名喜剧小品演员郭达,他将这位“戴着官帽的农民”、把老百姓当父母去孝敬的“儿女官”诠释得淋漓尽致、真实感人。
全片没有一句说教和口号,好似“真人真事”的新闻报道,以电视台记者“我”到黄土高原采风民歌《信天游》,偶然的一场村民械斗使一个农村小官进入镜头,“我”的摄像机也在《信天游》歌声中不知不觉地随着小县城的农民官走进了一个又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一个普通的“带着官帽子的农民”、一个善良的好人、一个勇敢斗士的轮廓在“我”的镜头中清晰起来。
影片大量选用普通农民演出,用农民浑然天成的形象、用他们自然的眼睛和饱经沧桑的面庞去表达电影要说的一切。
可以说,我在看这部影片的过程中表情一直是严肃而悲伤的,心情也很低落,我实在没有想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中国的今天,竟然还有地区存在影片中的现象。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会有32年的上访路?为什么会有欺压乡民的恶霸?为什么农民在《信天游》的歌声中呼唤青天?梁雨润说:“自古以来,人们把当官的叫做父母官,意思是说他们是一方百姓的父母。
这种观点千百年来名正言顺地压在老百姓的头上,如今我们要给他翻过来!不是做父母官,而是要做子女官,让那些把老百姓当做父母的人去做官。
”鲁迅先生的话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你看:那弯曲的山路,贫瘠的黄土,不屈的小草,不干的黄河,多么像农民的画像!他们从来就不善于表达自己,更不会包装自己。
陕北民谣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一、陕北民谣的艺术魅力1. 旋律优美陕北民谣的旋律优美动听,节奏鲜明,富有节奏感。
它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结合陕北方言的音韵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
如《信天游》、《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经典曲目,旋律优美,让人陶醉。
2. 歌词朴实陕北民谣的歌词朴实无华,富有生活气息。
它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素材,反映了陕北人民的喜怒哀乐、爱情婚姻、生产劳动等各个方面。
这些歌词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让人产生共鸣。
3. 情感真挚陕北民谣传达了陕北人民真挚的情感。
它以直白的语言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亲人的思念、对家乡的眷恋等情感。
这种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
二、陕北民谣的历史文化内涵1. 传承了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陕北民谣是陕北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反映了陕北地区的历史变迁、民俗风情、宗教信仰等。
如《走西口》、《三十里铺》等曲目,讲述了陕北地区的历史故事,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生活画卷。
2. 体现了陕北人民的智慧陕北民谣的创作过程中,陕北人民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智慧。
他们巧妙地运用方言、俗语、谚语等,使歌词生动有趣,富有表现力。
同时,他们在音乐旋律、节奏等方面也进行了创新,使陕北民谣独具特色。
3. 涵盖了陕北地区的民俗风情陕北民谣涵盖了陕北地区的民俗风情。
如《信天游》、《赶牲灵》等曲目,展现了陕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民间信仰、民间艺术等。
这些民俗风情在陕北民谣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人们更加了解陕北地区的历史文化。
三、陕北民谣的启示1. 珍惜民间文化陕北民谣作为我国民间音乐的瑰宝,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珍惜民间文化,传承和弘扬陕北民谣这一民间艺术。
2. 坚定文化自信陕北民谣展示了我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聆听陕北民谣,我们可以增强文化自信,为我国民间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3. 传承民族精神陕北民谣传达了陕北人民坚定的信念、顽强的生活态度和乐观的精神。
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学习这种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陕北信天游作文,写出乡愁和民风
陕北信天游作文,写出乡愁和民风
《信天游里的陕北》
哎呀呀,提起陕北,那可真是让我有太多的话要说啦。
记得那次我去陕北,刚到那里,就被那独特的景象吸引住了。
满眼望去,那连绵起伏的黄土坡,就像波浪一样。
在那坡上,时不时能看到几只羊儿在慢悠悠地吃草,放羊的老汉坐在一块石头上,嘴里哼着信天游。
我在村子里闲逛,看到那些窑洞,觉得特别有意思。
窑洞的门口挂着一串串红辣椒,还有玉米棒子,真有家的感觉。
走在路上,碰到的人们都特别热情,那笑容就跟阳光一样灿烂,还拉着我去家里坐坐,给我尝尝他们自家做的馍馍。
到了晚上,村里可热闹了,大家围坐在一起,就有人开始唱信天游了。
那歌声一出来,仿佛一下子就把我的心都给抓住了。
那歌声里啊,有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有对生活的期盼,更多的是一种深深的乡愁。
我听着听着,眼眶都有点湿润了,仿佛看到了一代代的陕北人在这里生活、奋斗的场景。
在这里待的日子里,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陕北那淳朴的民风。
大家互帮互助,一起劳作,一起分享快乐和忧愁。
而信天游呢,就像是他们情感的寄托,承载着所有的喜怒哀乐。
当我离开陕北的时候,那信天游的歌声仿佛还在耳边回荡。
那片土地,那些善良的人们,还有那充满乡愁和民风的信天游,都深深印在了我的心里。
我知道,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怀念那里,怀念那独特的陕北风情啊!。
陕北民歌信天游诗范文
陕北民歌信天游诗范文蓝格莹莹的天哟,飘着白格生生的云,
哥哥我站在那圪梁梁上呀,想那心中的人。
妹妹你就像那山丹丹花,红格艳艳的美,
一笑一嗔就把哥哥的魂儿牵。
白天想你呀,锄地都锄到别人家田里头,
晚上想你呀,翻来覆去炕头烙烧饼。
想和妹妹拉手手,还想亲口口,
妹妹你可知道哥哥的心思就像那黄河水,
哗啦啦地流,流也流不够。
对面山上的妹妹哟,你若是听见,
就给哥哥回个话,别让哥哥心焦乱如麻。
哎——哟——
陕北的山来陕北的沟,陕北的天地咱看不够。
黄土地上窑洞暖,就像那母亲的怀抱暖心头。
信天游的调调满山沟,放羊的老汉亮开喉。
一声吼出千年的愁,也唱出咱陕北人的乐悠悠。
小米饭香哟南瓜粥甜,大红枣儿红得就像那火蛋蛋。
秧歌扭得天地转,锣鼓敲得人心颤。
咱陕北的后生壮得像头牛,陕北的女子巧手绣春秋。
风风雨雨咱都不怕,就靠着咱这双勤劳的手。
祖祖辈辈在这圪崂崂里,守着咱的家,爱着咱的土。
信天游永远唱不完,陕北的好哟,记在心里头。
《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观有感
影片《信天游》以陕北民歌信天游为线索,通过一起又一起鸡毛蒜皮却又震撼人心的故事,把农民疾苦搬上银幕,把青天父母官杨雨露的形象刻入百姓心中。
从电影中是我感受到了西北农民兄弟们的那种纯朴,那种亲切感。
讲述一名记者去拍摄信天游的过程中遇到了一
位“戴着官帽的农民”、把老百姓当父母去孝敬的杨书记。
他真真切切地走进了农民们的生活,走进了他们的心灵,克服重重阻力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
他顶着丢官的压力推翻了压在一位村妇身心上32年的冤屈,不顾黑恶势力的威胁去查问那些多少年没人敢管的沉年旧案,翻山越岭筹集资金为群众打井。
我相信此时此刻,很多人都会很感动!这是一位党的好干部,一个好党员,日日夜夜、呕心沥血,真正的是为人民而服务。
他的感人,就在于他在平凡中透着对人民群众的真情,在平凡中显露出伟大,这是一种质朴的、毫不做作的伟大。
我在看完这部影片后除了感动之外,更多的在反思,在感慨,相比于现实,我们这个社会真的太需要杨书记这样的好干部。
我作为一名生产主管,时刻把公司的利益放在心上,应该时刻牢记为公司和员工服务的宗旨,在工作中融入自己的爱心,不计较个人得失,爱岗敬业,扎实工作,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做好表率。
学会做人,公道正派做事,在员工中树立形象和威信,影响带动员工。
始终传递给员中的是一种正能量,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处理好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创造利润。
为员工解决工作中,生活中的问题。
让员工高高兴兴上班,平平安安下班。
希望在未来,有更多的干部可以拥一颗善良的心,一个做领导的责任感及伟大的灵魂。
欣赏西北民歌有感--以信天游为例
欣赏西北民歌有感——以信天游为例摘要:西北民歌是中国民歌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文化中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源于人民的生活,充分反映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马克思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
”西北民歌主要包括:信天游、山曲、花儿、少年等,其中以花儿和信天游最具有代表性。
本文将着重介绍信天游,会从西北民歌的概况、信天游的特点及结合一些作品来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信天游蓝花花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西北民歌一、民歌概况中国西北部地区有着广阔的地域,居住着汉族、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保安族、裕固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俄罗斯等族。
这一地区在历史上曾以秦晋为中心,故以秦晋名之。
《诗经》中的“秦风”和二南(“周南”、“召南”)记录了当时的民间歌谣。
“季扎观乐”、“李斯闻铮”的记载,留下了“夏声”、“秦声”、“秦筝”的宝贵资料。
汉魏南北朝以后,西域音乐流行于秦地;隋代,兼收龟兹乐及西域外国音乐于燕乐;唐代,又将胡部新声与法曲道调合奏,促进了中外、汉朝、南北音乐的交流,为中原华夏音乐带来了新声。
并使西北音乐逐渐形成较为统一的体系。
秦晋支脉内部按其音乐风格的差异,可分为:秦、晋、陇三个分支。
各分支有不同的流行区域、代表性乐种和音乐风格特点。
其中秦分支指流行于陕西境内的音乐,其代表性乐种有:信天游、秦腔、碗碗腔、道情戏、迷糊、西安鼓乐等。
晋分支主要指流行于山西境内的音乐,其代表性乐种有:山曲、秧歌、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二人台、山西鼓吹乐、吹打乐、五台山佛教音乐等。
陇分支,主要指流行于甘肃宁夏及青海部分地区的音乐,其代表性乐种有:花儿(含汉、回、东乡、撒拉、保安等族的花儿)、宴席曲、陇剧、土族鼓吹乐等。
二、信天游为什么会有信天游这种音乐形式?这和当地的地里位置是分不开的。
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
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
《信天游》观后感
《信天游》观后感在观看完《信天游》这部影片后,我的内心久久无法平静。
这部电影以其真实而深刻的描绘,将陕北地区的风土人情、社会问题以及人性的光辉与丑恶展现得淋漓尽致,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触动。
影片的背景设定在陕北的农村,那里的黄土地、窑洞和淳朴的农民构成了一幅充满地域特色的画卷。
信天游,这一陕北地区特有的民歌形式,在影片中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宣泄。
它那高亢、悠扬的旋律,仿佛诉说着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电影中的主人公杨书记,是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
他没有华丽的言辞,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为人民服务”。
他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各个村落,为百姓解决各种问题,无论是邻里纠纷、土地纠纷,还是贫困家庭的生活困难,他都尽心尽力,从不推诿。
他的形象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真正的好干部不是高高在上、指手画脚的,而是能够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的。
影片中所展现的社会问题也令人深思。
贫困、腐败、不公等现象在农村依然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比如,一些基层干部贪污扶贫款,导致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家庭无法得到应有的救助;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益,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给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这些问题的揭示,让我意识到我们的社会还存在着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同时,电影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
在面对利益和正义的抉择时,有人选择了贪婪和自私,有人则坚守了良知和道德底线。
这种对比,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性的善恶之分。
然而,影片并没有一味地渲染黑暗,而是通过杨书记等正义之士的努力,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有信念、有勇气,就能够战胜黑暗,迎来光明。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被影片中许多情节所感动。
尤其是杨书记为了帮助一位被冤枉的农民讨回公道,不惜得罪权贵,四处奔走呼号。
他那种不畏强权、敢于担当的精神,让我敬佩不已。
看信天游心得体会
看信天游心得体会看信天游心得体会《信天游》通过一个拍摄民歌节目的电视编导的视角,让摄像机在黄土高原信天游的歌声中,带着人们走进一位县纪委书记的心灵深处,下面网要分享给你的是信天游观后感,如果你喜欢的话,记得分享给更多好友哦!看信天游心得体会篇1敬廉崇洁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之一,北宋的周敦颐写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那更是脍炙人口。
影片《信天游》以北京记者搜集陕北民歌“信天游”为主线,通过记者的镜头记录下了一件又一件鸡毛蒜皮却又耐人寻味的故事。
生活在广袤贫瘠的黄土高坡上的农民,过着朴实、劳苦的生活,但生活中不公依然存在,他们没有钱没势,他们唯一的希望都寄托于党,他们不惜用十年、三十年甚至一生去争取,只因为他们心中那不灭的希望。
故事主人公杨雨露,好比“久旱逢甘霖”一样出现在老百姓面前,从此,老百姓看到那一丝希望。
杨雨露,作为一名纪检书记,很多事情都不是他的职责范围,但是他自己也说,一激动都揽下来了,那就要去做,还要做好。
他不怕自己苦自己累,走山路,啃馍馍;他不怕得罪人,是钉子也要碰一碰。
他那一心为民的精神,人们都看在眼里,大家把他的故事编进山歌,世世代代为人传唱。
在影片的结尾,人民群众不舍杨书记离开,纷纷来送行,但他坚持不见,不想惊动老百姓,于是让秘书传话说出了自己的心声:“我心里最难受的就是农民向当官的磕头,农民只有在走投无路时候才会去磕头,但是这个头应该是当官的向你们磕的,正是我们的过失,让你们受到了委屈和苦难。
”杨雨露的形象颠覆了自古以来人们把做官称为“父母官”,这种封建思想长久以来,名正言顺的压在老百姓头上,但如今已是百姓当家作主,百姓才是官的衣食父母,因此要尽力去服务、孝敬他们。
杨书记很好的诠释作为一名党员的党性,那一心为民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发扬。
看信天游心得体会篇2今天我们班组织观。
陕北信天游作文
陕北信天游作文《陕北信天游:飘荡在黄土高原的灵魂之歌》“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逝的岁月,风沙茫茫满山谷,不见我的童年……”每当这首歌在我耳边响起,我的眼前就仿佛出现了那片广袤无垠的黄土高原,还有那飘荡在高原上空的陕北信天游。
嘿,你知道信天游吗?那可不是一般的歌!它就像是陕北人民心里流淌出来的河,带着黄土的质朴,带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我曾经跟着爸爸妈妈去过陕北的一个小村庄。
那里的天特别蓝,云特别白,黄土坡连着黄土坡,一眼望不到边。
就在那山坡上,我第一次听到了真正的信天游。
那是一个放羊的老爷爷,他穿着一件打着补丁的褂子,头上裹着一条白羊肚手巾。
他一边挥着鞭子赶着羊,一边扯着嗓子唱着:“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难。
”他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就像那被风吹了多年的老窑洞,充满了故事。
我好奇地跑过去问:“爷爷,您唱的这是什么呀?”老爷爷咧开没牙的嘴笑着说:“娃呀,这是信天游,咱陕北人的歌!”我又问:“那您为什么要唱呀?”老爷爷望着远方,眼睛里像是有一团火:“娃哟,这唱歌就跟咱吃饭睡觉一样,心里头快活了唱,心里头憋屈了也唱,唱出来就舒坦喽!”可不是嘛!陕北的日子苦啊,那漫天的黄土,那干涸的土地,那艰苦的劳作,可陕北人不怕!他们就用信天游给自己打气。
就像那山丹丹花,开在贫瘠的土地上,却依然红艳艳的。
村里的男人们干活累了,会吼上一嗓子:“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黄土里笑来黄土里哭。
”女人们纳着鞋底,也会轻轻哼着:“想你想的不行行,趴在地上画人人。
”小孩子们玩耍的时候,嘴里也会念叨着:“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
”信天游,它不就是陕北人的喜怒哀乐吗?它不就是陕北人的生活画卷吗?有一次,村里有人娶媳妇。
那场面可热闹啦!迎亲的队伍吹吹打打,新郎官骑着高头大马,新娘子穿着红红的嫁衣。
这时候,就有人唱起了信天游:“一对对鸳鸯水上漂,人家都说咱们两个好。
”大家都跟着一起唱,一起笑,那欢乐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仿佛能把天上的云彩都震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北信天游
“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失的岁月……”,这首歌的名字叫《信天游》,哼起这首歌时,人们自然会想到几年前曾经风靡中国歌坛的“西北风”系列通俗歌曲。
当时,《信天游》、《黄土高坡》等几首歌在全国各地唱响。
其实,这些歌曲都是以陕北民歌“信天游”为基调的。
去年,到古城西安出差时,我到图书馆查阅了一些资料才真正了解了这种发源于陕北的民歌形式。
“信天游”,顾名思义,其实就是一种随心所欲,任意发挥的民歌形式。
过去多由熬活的长工、赶牲口的脚夫、作苦活的穷汉们为消除繁重生活的痛苦,排解长途跋涉的寂寞孤独,独自喊唱几句以宣泄内心的烦闷、思虑、愁苦、积怨,表达对未来幸福的渴求、向往。
正像当地百姓说的“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
昔日陕北,孤悬塞外。
从榆林到西安要经过十八个马站,而仅有的交通工具,就是骆驼和驴、马,路途极为艰辛。
大山沟深,人烟稀少,文化生活贫乏、闭塞,则应运产生了信天游。
即兴而编、随天漫传、短小精悍、灵活多样。
信天游过去只在陕北的榆林地区,延安地区北部,山西的晋中、晋北,内蒙古的西部,宁夏和甘肃的北部流行,如今则流行于全国。
陕北信天游的特点是明快、清秀、朴实、易懂。
信天游一般为上下句结构形式,多为七字句,也有五六字和十几字的,上下句字数也不完全相等,差缺处往往用“呀”、“啦”、“哟”、“嗨”、“那个”等语气词填补。
常为两句一韵,也有数句一韵,并且有几句唱几句,不必拼句凑段。
如:“天上乌云搅黑云,什么人留下个人想人”;“前沟里糜子后沟里谷,哪哒想起你哪哒哭。
想你想你真想你,三天没吃下半碗米”;“风尘不动树梢摆,梦里也不见你回来”;“说下日子你没来,硷畔上跑烂了我几双鞋”;“白脖子鸦儿朝南飞,你是哥哥的勾命鬼”;“哥哥走了妹妹眩,泪花花不转脸蛋蛋掉。
数九寒天下大雪;瞭哥哥冻坏了妹妹的脚,早上瞭到半后晌,直独独眩到落太阳”。
字字句句,朴实生动,情真意切。
“你没老婆我没汉,咱二人好比那一骨朵蒜,一搭里生来一搭里烂,一搭里死来一搭里埋,一搭里上那望乡台”;“拉住胳膊拖住手,说不下日子不叫你走”;“你也不害臊来我也不害羞,拉拉手来亲亲口,亲亲口来拉拉手,咱俩往那旮旯里走”;“隔沟听见哥哥声,手软得打了绣花针”。
开门见山,平铺直叙。
信天游的旋律大致有两种:一种节奏自由,音域宽大,旋律起伏大,跳跃多,可任意延长,尽情发挥,酣畅奔放,便于抒情。
另一种节奏匀称,旋律平稳,结构相对整齐严谨,适宜叙述。
信天游的曲调可塑性很大,常因语音、语势、节奏以及心情、环境等不同而变化不定,在这个地方这样唱,在那个地方那样唱,即使在同一个地方唱同一首曲调,因各人心情不同,唱出的效果也不同,有的低沉忧伤,有的高亢奔放,有的悠扬婉转,有的刚健明快。
同时演唱的形式也极为活泼自由,或独唱,或对唱,全无定格;无论男女老少,想唱就唱,想哼就哼。
“……白格生生脸脸太阳晒,巧格溜溜手手拔苦菜,清水水玻璃对着镜子照,满口口白牙对着哥哥笑。
……灯碗碗点灯半炕明,烧酒盅盅淘米不嫌哥哥穷。
”火辣辣的爱情,通过一曲曲朴实直拙的信天游,表现得有声有色,有韵有味!记得前段时间,收音机中经常唱起一首爱情歌曲,歌中唱道“我的爱赤裸裸”,我总觉得这是现代人的一种无病呻吟,而信天游中唱出的情歌,怎是一个“爽”字了得。
过去的信天游段子大多没有名字,后来人根据歌词的内容给起了一些名字。
如《脚夫调》、《兰花花》、《赶牲灵》等。
四十年代,新创作的信天游歌曲《三十里铺》、《我的哥哥当上了红军》等曾风靡全国。
七十年代后期,由陕西文艺工作者集体改编的《山丹丹花开红
艳艳、《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工农齐武装》、《翻身道情》、《军民大生产》等五首陕北民歌在全国播唱,又一度掀起一股信天游的热潮。
有人说,越是民族的东西,就越是世界的。
也许有一天,信天游这朵文艺奇葩会走出陕北,走向世界的舞台。
我的朋友,如果有一天你到西安,在尽情享受大碗羊肉泡馍的美味时,一定不要忘了听上几曲火辣辣的信天游。
那种感觉,才真正称得上是过瘾。
胜利油田孤东采油厂尹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