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结构体系的要求
5—2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
三、抗震结构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1、框架填充墙结构一般是性能较差的多道抗震防 、 线结构, 线结构 , 其中刚度大而承载力低的砌体填充墙实 际上是与框架共同工作, 际上是与框架共同工作 , 但却是抗震性能差的第 一道防线,一旦它达到极限承载力, 一道防线 , 一旦它达到极限承载力 , 刚度退化较 将把较多的地震作用转移到框架部分。 快 , 将把较多的地震作用转移到框架部分 。 一般 情况下, 情况下 , 有砌体填充墙框架的抗震设计只考虑填 充墙重量和刚度对框架的不利影响, 充墙重量和刚度对框架的不利影响 , 而不计其承 载力有利作用。 载力有利作用。
六、 构件在极限破坏前不发生明显的脆 性破坏
主要抗侧力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极限破坏应以构件 弯曲时主筋受拉屈服破坏为主, 弯曲时主筋受拉屈服破坏为主,应避免变形性能差 的混凝土首先压溃或剪切破坏, 的混凝土首先压溃或剪切破坏,以及钢筋锚固失效 和粘结破坏。 和粘结破坏。 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者的变形性能差别很大, 延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者的变形性能差别很大 , 这与很多因素有关,诸如构件的抗剪和抗弯承载力 这与很多因素有关 ,诸如构件的抗剪和抗弯承载力 剪跨比、剪压比、轴压比、主筋率、 比、剪跨比、剪压比、轴压比、主筋率、配箍率和 箍筋型式、混凝土和钢筋材料、 箍筋型式 、混凝土和钢筋材料、钢筋连接和锚固方 式等。抗震规范中许多规定都是属于这方面的要求, 式等。抗震规范中许多规定都是属于这方面的要求, 现择要叙述如下: 现择要叙述如下:
五、合理设计结构破坏机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能力,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能力, 能较充分地发挥吸收和耗散地震量的作用。 能较充分地发挥吸收和耗散地震量的作用 。 强烈 地震作用下,合理的结构破坏机制应该是: 地震作用下,合理的结构破坏机制应该是: 1、 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是保证框架有效地抗御 、 地震作用的关键部件, 地震作用的关键部件 , 较合理的框架地震破坏机 应该是节点基本不破坏, 制 , 应该是节点基本不破坏 , 梁比柱的屈服可能 早发生、多发生, 早发生 、 多发生 , 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 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总之, 越长越好, 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 总之, 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 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 、 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得尽 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 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层间刚度和层间屈服强度的分布 、 宜均匀 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阶段时,其层间弹 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处于弹性阶段时, 性位移分布主要取决于层间刚度分布; 性位移分布主要取决于层间刚度分布;在弹塑性阶 层间刚度分布同样有影响, 段,层间刚度分布同样有影响,但层间弹塑性位移 分布主要取决于层间屈服强度相对值, 分布主要取决于层间屈服强度相对值,即层间屈服 强度系ξ 分布越不均匀, 的最小值越小, 强度系ξy。ξy分布越不均匀,ξy的最小值越小, 层间弹塑性变形集中现象越严重。 层间弹塑性变形集中现象越严重。 结构的层间刚度不小于其相邻上层刚度70%, %,且不 结构的层间刚度不小于其相邻上层刚度 %,且不 小于其上部相邻三层刚度平均值80%; %;层间屈服强 小于其上部相邻三层刚度平均值 %;层间屈服强 度系数不小于其相邻层屈服强度系数平均值的80%, 度系数不小于其相邻层屈服强度系数平均值的 %, 可认为是较均匀的结构。(如图示) 。(如图示 可认为是较均匀的结构。(如图示)
建设工程抗震 制度
建设工程抗震制度一、总则1. 本制度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制定,适用于本地区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工程。
2. 建设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确保工程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间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3.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实施本制度,并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理。
二、抗震设防要求1. 建设工程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地震烈度区划,执行相应的抗震设计规范。
2. 重要建筑和设施应进行专门的地震风险评估,并采取增强的抗震措施。
3. 对于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应结合其特点进行适当的抗震加固。
三、设计与施工1. 设计单位应依据抗震设计规范进行结构设计,确保结构的合理性和经济性。
2. 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文件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设计或使用不符合标准的材料。
3. 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确保抗震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四、材料与设备1. 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2. 对于特殊工程需要使用的新型材料或设备,应经过严格的测试和认证。
五、验收与维护1. 工程竣工后,应组织专业机构进行抗震性能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2. 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影响抗震性能的问题。
六、监督管理1.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对建设工程抗震工作的监督管理,确保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对违反抗震制度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2. 各地区可根据本制度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建筑抗震设计要求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要求规范1.设计基础:-严格按照地震区划划定范围进行设计,并根据不同的地震烈度区域确定相应的地震作用参数;-对于高层建筑、大跨度建筑和特殊地质条件下的建筑,应进行地震动力设计和非线性分析。
2.地震力计算和结构选择:-根据建筑用途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地震力计算方法,如等效静力法、离散点模型法和连续系统动力分析法等;-根据地震力计算结果,选择适当的结构形式和材料,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钢结构或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等;-对于重要的公共建筑和特殊建筑,应增加冗余性和紧急避险措施。
3.结构设计和构件详情:-根据设计要求,合理确定结构的荷载分配和刚度分布,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注意构件连接的刚度和硬度,确保在地震作用下构件之间有适当的变形缝隙;-对于高层建筑和特殊结构,应进行双向抗震设计和考虑二次效应。
4.施工和监理要求:-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结构构件的尺寸、位置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并及时发现和整改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定期对施工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构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确保抗震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5.监督检验和验收:-建设单位应组织抗震专家对建筑工程进行技术审查和验收,确保抗震设计符合规范要求;-地方政府应建立健全的抗震审查和监管机制,对履职不力或违规行为进行惩罚和整改。
以上是建筑抗震设计要求规范的一般性内容,具体的要求可能会因地区和建筑用途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此外,还应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具体抗震设计规范,对建筑抗震设计进行详细的要求和限制,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一、选择对抗震有利的场地、地基和基础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和工程地质、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作出综合评价。
宜选择有利的地段;避开不利的地段,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甲、乙、丙类建筑。
地基和基础设计的要求是: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不宜设置在性质截然不同的地基上;同一结构单元宜采用同一类型的基础,不宜部分采用天然地基部分采用桩基;同一结构单元的基础(或桩承台)宜埋置在同一标高上;地基有软弱粘性土、可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应估计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降或其他不利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如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性;桩基宜采用低承台桩。
二、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平面和立面布置为了避免地震时建筑发生扭转和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而形成薄弱部位,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少,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楼层不宜错层;必要时对体型复杂的建筑物可设置防震缝。
建筑的防震缝可根据建筑结构的实际需要设置。
体型复杂的建筑不设防震缝时,应选用符合实际的结构计算模型,进行较精细的抗震分析。
对应力集中和变形集中及受扭转影响较大的易损部位,采取加强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对形体复杂、平立面特别不规则的建筑结构,可按实际需要在适当部位设置防震缝,形成多个较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
三、选择技术上、经济上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抗震结构体系,应根据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建筑高度、场地条件、地基、基础、结构材料和施工等因素,经过技术、经济和使用条件综合比较确定。
四、抗震结构的构件应有利于抗震抗震结构的变形能力取决于组成结构的构件及其连接的延性水平,因此,抗震结构构件应力求避免脆性破坏。
为改善其变形能力,加强构件的延性,抗震结构构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砌体结构构件,应按规定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芯柱,或采用配筋砌体等,以加强对砌体结构的约束,使砌体在地震时发生裂缝后不致坍塌和散落,不致丧失承载力。
简述高规对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的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措施要求一、引言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为确保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中国的高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规)对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造措施、减震隔震以及地震监测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以下是对这些要求的简述。
二、结构体系高规要求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路径,并能有效防止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
此外,应特别关注结构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三、结构布置结构的平面和竖向布置应规则、均匀、对称,并应遵循以下原则:1.平面布置:应使结构的刚度中心和质量中心尽量重合,以减小地震作用下的扭转效应。
2.竖向布置: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在楼层中发生突变。
四、构造措施高规对高层建筑的构造措施提出以下要求:1.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应满足抗震要求,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2.关键部位和重要构件的连接应采取加强措施,以提高其抗震能力。
3.结构应设置多道抗震防线,以降低地震对结构造成的损害。
五、减震隔震高规提倡采用减震和隔震技术,通过设置减震器和隔震支座等装置,减小地震对高层建筑的影响。
这些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六、地震监测高层建筑应设置地震监测系统,实时监测地震动参数和结构的反应,为抗震分析和采取相应的减震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地震监测数据也可以用于评估和改进结构的抗震性能。
七、结论综上所述,高规对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包括结构体系、结构布置、构造措施、减震隔震和地震监测等方面。
这些要求的目的是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确保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应严格遵守高规的要求,采取有效的抗震措施,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XXXX
(1)柱身配箍太小引起的柱身剪切破坏。 (2)柱身的短柱破坏
d 角柱 框架角柱的震害常比边柱和中柱更为严重:
(1)在双向刚接框架中,地震作用的双向偏心与重力荷载的双向偏心 叠加,使角柱的地震承载力更显不足。
(2)多层和高层建筑中,水平地震作用引起较大倾复力矩,在框架整体 斜向弯曲时,使角柱受到的附加轴力最大。
(2)填充墙框架
这种结构形式主要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应用较多。 特点:
➢嵌砌于框架间的填充砖墙在地震时与钢筋混凝土框架 共同承受地震水平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填充墙框架 的侧移;
➢填充墙的破坏是最为普遍; ➢框架平面内嵌砌砖填充墙时,柱上端易发生剪切破坏。 ➢外墙框架柱在窗洞处因受窗下墙的约束而发生短柱型剪切
b 楼梯梁在承受地震力的同时, 还承受来自双方向楼梯板的剪切扭转作用。
下图 都江堰市规划局办公楼,
六层框架结构, 建于2005年, 楼梯板两处水平断裂裂缝,
主筋弯曲。
上图 都江堰市华夏广场三期商业楼, 五层框架结构,建于2003年。
梯梁开裂破坏, 并与梯板拉开。
二、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鉴定
(一)、适用范围:
a 缝宽不足; b 缝内落入物造成破坏; c 防震缝两侧相邻建筑物楼层高度不同发生互撞时,
缝两侧为不同材料建造时由于结构动力特性不同, 地震反应不同可能有相位差,地震时碰撞的震害加重; d 防震缝未彻底断开造成震害.
(三)、各类结构构件破坏形态 1、框架结构整体倒塌
都江堰市某五层框架结构, 整体叠压式倒塌
c 上部为抗震墙等刚性结构,下部为框架,出现的倾覆破坏; d 突出屋顶的收进建筑破坏严重; e 顶层空旷大房间震害严重; f 高低层毗连房屋震害加重。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越来越受到关注。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就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文将从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地震烈度和建筑物分类、抗震设计参数、结构系统的抗震性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基本原则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预防原则”和“抗震优先原则”。
预防原则强调在设计阶段,通过优化结构布局、采用合理的材料和结构形式等手段,尽可能地减小地震引起的破坏。
抗震优先原则强调在设计过程中,抗震性能是首要考虑因素,所有设计决策都要以抗震性能为核心。
二、地震烈度和建筑物分类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强度的指标,根据地震烈度的不同,建筑物被划分为不同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对抗震设计的要求也有所不同。
三、抗震设计参数抗震设计参数包括地震影响系数、设计地震力、位移控制等。
地震影响系数是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形式和地震反应的特点来确定的,设计地震力是通过对建筑物所在地区的地震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得出的,位移控制是为了避免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出现大幅度位移和倾覆。
四、结构系统的抗震性能不同结构系统的抗震性能也有所不同,常用的结构系统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桁架结构。
框架结构通过框架的刚性来承担地震力,剪力墙结构通过墙体的刚性来承担地震力,桁架结构则通过桁架的刚性来承担地震力。
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物的情况和地震烈度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结构系统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五、其他抗震设计要求除了以上几个方面的要求外,建筑物的抗震设计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土壤的地震性能、建筑物的中间层位移等。
土壤的地震性能是指土壤在地震发生时的变形特性,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有很大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地震土壤工程研究。
建筑物的中间层位移是指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需要通过适当的措施来控制。
总之,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要求是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从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设计总说明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设计总说明一、设计概述为了满足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要求,本项目的结构设计按照国家地震动参数区域设防烈度为7度的要求进行设计。
本文将对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地震动参数、结构体系和措施等进行详细说明。
二、基本原则1.安全性原则:在设计中,以保证结构在设定地震作用下的安全为首要原则。
2.经济性原则:在满足安全性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结构的使用材料和工程造价。
三、地震动参数1.设计基准地震动参数:根据地震烈度为7度的设防要求,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记录以及地震响应谱等作为设计基准。
2.地震动输入:选取适当的加速度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考虑到地震活动性等因素,通过地震活动强度进行加速度修正。
3.地震动参数分析:采用等效静力法或动力时程分析法等方法,计算各个地震动参数,包括峰值加速度、剪切应变和地震响应谱等指标。
四、结构体系1.结构类型:选取适用于烈度为7度地震的结构体系,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或框-剪组合结构等。
2.体系布置:根据空间布局和功能要求,合理设置结构体系的布置形式,以达到结构的整体均衡和韧性。
3.基础刚度:在结构布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刚度,确保结构与地基之间的刚性连接。
五、措施设计1.结构抗震设计:根据结构类型和使用目的,采用合适的抗震设计方法和参数,确保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稳定性。
2.结构强度设计:根据设防要求和使用要求,合理选取结构材料和截面尺寸,满足结构强度设计要求。
3.节能设计:考虑到建筑物的能耗问题,合理设计建筑东南角听风捕光和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措施,尽量减少能耗。
4.建筑物的连续性和韧性:通过设置适当的连接处和构造措施,确保建筑物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韧性,并提高整体结构的抗震能力。
六、结论本项目的结构设计按照国家地震动参数区域设防烈度为7度的要求进行,通过合理选取地震动参数、设计结构体系和措施等,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
设计旨在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充分考虑抗震、节能和连续性等方面的要求。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如下:
1. 根据建筑结构形式分类:
a. 砖木结构:包括砖混结构和木构架结构等;
b. 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框剪结构等;
c. 钢结构:包括钢框架结构、钢管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等;
d. 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混合结构:结合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的优点。
2. 根据设计抗震性能要求分类:
a. 一般设防:适用于一般公共建筑或住宅小区等非重要建筑物,要求在小震动作用下不出现结构破坏;
b. 中等设防:适用于较为重要的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等,要求在中等强度震动下具有一定的耐震能力;
c. 高等设防:适用于关键公共建筑、医院、大型商场等,要求具备较强的抗震性能,在一定程度的大震动作用下保持完整和功能的继续使用;
d. 特别设防:适用于重要场所,如核电站、计算机中心等,要求在大震动作用下以及附加的地震效应下保持整体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
3. 根据地震烈度分类:
a. 低烈度区:地震烈度等级I-III的地区;
b. 中烈度区:地震烈度等级IV的地区;
c. 高烈度区:地震烈度等级V、VI的地区;
d. 极高烈度区:地震烈度等级VII以上的地区。
4. 根据地质条件分类:
a. 稳定地基区:地质条件较好,地质灾害较少的区域;
b. 不稳定地基区:地质条件较差,易受地质灾害影响的区域;
c. 液化区:地质条件极差,容易发生土壤液化的区域。
以上是常见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的分类标准,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分类标准进行设计和施工。
多道抗震防线
③防震缝
设置要求: 防震缝的宽度与建筑的层数及结构类型有关.防震缝应有一定的宽度,否则在地震时相邻部分会互相碰撞而破坏.伸缩缝的间距要符合要求征量来描述?结构破坏与地面运动特性有什么关系?
用强度,频谱和持续时间三个特征量来描述,强烈地震的加速度或速度幅值一般很大,但如果地震时间很短,对建筑物的破坏可能不大;而有时地面运动的加速度或速度幅值并不太大,而地震波的卓越周期与结构物基本周期接近,或者振动时间很长,都可能对建筑物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强度,频谱和持续时间称为地震运动三要素.地面运动的特性除了与震源所在的位置,深度,地震发生原因,传播距离等因素有关外,还与地震传播经过的区域和建筑物所在区域的场地土特性有密切关系.
3.5什么叫地震地面运动的卓越周期?卓越周期与场地有什么关系?卓越周期与场地特征周期有何关系?
卓越周期是指地震功率谱中能量占主要部分的周期;软土的反应谱峰值对应的周期较长,即软土的卓越周期长,且曲线的平台较硬土大,说明长周期结构在软土地基上的地震作用更大.如果距离震中近,则地面运动的频率成分中短周期成分多,场地卓越周期短,对刚性结构造成的震害大,长周期的结构反应较小;如果距离震中远,短周期震动衰减比较多,场地卓越周期比较长,则高柔的结构受地震的影响大.
3.6地震作用与风荷载各有什么特点?
空气流动形成的风遇到建筑物时,就在建筑物表面产生压力和吸力,这种风力作用称为风荷载.风的作用是不规则的,风压随着风速,风向的紊乱变化而不停地改变.实际上,风荷载是岁时间而波动的动力荷载,但设计时把它当作静荷载.在设计抗侧力结构,维护结构及考虑人们的舒适度时都要用到风荷载.地震波传播产生地面运动,通过基础影响上部结构,上部结构产生的振动称为结构的地震反应,包括加速度,速度和位移反应.其特性可用强度,频谱和持续时间三个特征量来描述.
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
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分析一、结构体系设计:学校建筑结构设计的第一个要点是结构体系设计。
结构体系是建筑物承受地震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合理的结构体系能够提高建筑的抗震能力。
一般常用的结构体系有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在选择结构体系时,需要根据地震区划、建筑的功能和尺度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结构的稳定和安全。
二、材料的选择:材料的选择是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另一个重要要点。
材料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在抗震设计中,应选择具有较好抗震性能的材料,如具有较高强度、韧性和延性的混凝土、钢材等。
同时,还需要确保施工质量,杜绝使用劣质材料,以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三、构造连接的设计: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还要注意构造连接的设计。
构造连接是指建筑结构各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
合理的构造连接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抗震性能,并减少结构的塌陷和倒塌的可能性。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连接的强度、刚度和延性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如焊接、螺栓连接等。
四、层间位移控制:层间位移控制是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会产生位移,若位移过大,会导致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
因此,在抗震设计中,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置剪力墙、加劲柱等构件,来控制建筑物的位移,减少地震力对结构的影响。
五、荷载计算与承载能力评估: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还必须进行荷载计算和承载能力评估。
荷载计算是指对建筑物所承受的各种荷载进行准确计算,包括静荷载和动荷载。
在进行荷载计算时,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设计寿命等因素。
承载能力评估是指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力学分析,评估其承载能力。
通过合理的荷载计算和承载能力评估,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六、施工质量控制:最后一个要点是施工质量控制。
学校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效果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材料、施工工艺和施工人员的监管,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还需要进行质量检测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抗震设计参数调整方法
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抗震设计参数调整方法在建筑物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抵御地震的破坏,设计规范中规定了各种抗震设计参数。
然而,在实际的设计中,有时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这些参数进行调整。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要求中的抗震设计参数调整方法。
一、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描述地震能量大小的指标,也是抗震设计的基础参数之一。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地震区域的地震烈度等级选择相应的设计参数。
当地的地震烈度等级越高,建筑物需要采取更为严格的抗震设计措施。
调整地震烈度等级时,需要结合地震监测数据和地质勘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并参考相关规范对照表进行调整。
二、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是用于计算建筑物地震反应的参数之一。
根据设计规范,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与设计地震烈度、设计地震烈度等级以及场地类别等相关。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通过对场地的地质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合适的设计基准地震加速度。
如果场地的地质条件较为特殊,也可以考虑进行地震动响应谱分析来确定设计参数。
三、结构体系结构体系是建筑物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建筑物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在设计规范中,对于不同的建筑形式和高度,有着相应的结构体系要求。
调整结构体系时,需要考虑建筑的用途、高度、地理位置等因素,并参照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选择。
四、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建筑在抗震设计中需要满足的一系列要求,包括抗震设计水平、抗震设防性能目标等。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程度,可以进行相应的抗震设防烈度调整。
例如,对于重要的公共建筑和大型工业设施,抗震设防烈度需要相应提高,以确保其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五、结构材料和构件分类不同的结构材料和构件在抗震设计中具有不同的性能和应用条件。
根据设计规范,结构材料和构件需要进行分类,并对其抗震性能进行要求。
在实际设计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结构材料和构件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建筑物的抗震设计需求。
建筑物抗震设计验收标准
建筑物抗震设计验收标准导言:建筑物抗震设计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能够安全可靠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常见标准和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
一、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1.1 结构安全性原则建筑物抗震设计的首要原则是确保建筑结构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能够在地震发生时承受巨大的地震力和地震反应,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1.2 抗震性能等级原则建筑物抗震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确定相应的抗震性能等级。
常见的抗震性能等级包括一般性、重要性和特殊性等级,以保证建筑物在地震中具备相应的安全性能。
1.3 韧性设计原则韧性是指材料或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产生的屈服和变形能力,是建筑物抗震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增加结构的韧性,可以有效减少地震带来的破坏,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二、建筑物抗震设计验收标准的内容2.1 地震烈度和基本设计地震加速度建筑物抗震设计验收标准中,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用途的建筑物,要求确定相应的地震烈度等级,并且根据该等级确定基本设计地震加速度,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2.2 结构安全系数结构安全系数是评估建筑物结构抗震能力的重要指标。
建筑物抗震设计验收标准要求按照结构的性质、构造和受力特点,确定相应的结构安全系数,以保证结构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2.3 结构设计要求建筑物抗震设计验收标准对不同结构类型的建筑,如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等,均提出了相应的设计要求。
这些要求主要包括结构材料的选择、结构配置、构件连接等,以确保结构在地震中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
2.4 抗震设计参数建筑物抗震设计中涉及到的各种参数,如地震作用的频率特性、结构的阻尼比、结构的塑性铰设计等,均需要在抗震设计验收标准中明确规定,以保证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建筑物抗震设计验收标准的应用3.1 相关法规和规范的遵守建筑物抗震设计验收标准是基于相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而制定的,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抗震设计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应的法规和规范,确保设计的合规性和有效性。
建筑抗震等级要求
建筑抗震等级要求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经受地震力作用,为了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需要按照国家规定的抗震设计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
建筑抗震等级标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和重要性等因素而定,下面将介绍建筑抗震等级的基本要求。
1. 抗震设计基本概念抗震设计是指为了减小地震引起的破坏,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以保护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而进行的设计。
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在地震发生时,建筑物应该有足够的抗震性能,保证其在地震中不倒塌或受损过重。
2. 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重要性,建筑抗震等级被分为多个等级,一般包括烈度、一般要求、较重要性、重要性和特别重要性等级。
不同的等级要求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不发生倒塌或破坏。
3. 抗震设计要求在进行建筑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 结构形式:建筑结构的形式和构造方式对抗震性能有重要影响,需要选择适合的结构形式。
- 承载力要求:建筑物需要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以抵抗地震引起的水平力。
- 地震波作用:考虑地震波对建筑物的作用,确保结构在地震中不会发生倒塌或破坏。
4. 抗震设防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建筑物在抗震设计时需要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相关标准,确保建筑物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标准中包括了对建筑物结构、材料、连接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有足够的抗震性能。
5. 抗震等级评定建筑抗震等级评定是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形式、地震烈度等因素进行评定的过程,对建筑物进行等级划分,确定其抗震设计等级。
抗震等级评定是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内容,建筑物的抗震等级将决定其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
综上所述,建筑抗震等级要求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并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
建筑抗震设计的严格要求将推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提高建筑物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为社会建设提供更加稳固和安全的建筑环境。
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
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介绍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的重要性和基本要求,以确保建筑物在发生地震时具备良好的抗震能力。
2. 抗震设计原则
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的设计原则有以下几点:
- 结构的设计应满足地震荷载的要求,保证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采用抗震设计和抗震构造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 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建筑物的用途和地理环境等因素;
- 建筑物应具备抗震验收的合格证明。
3. 抗震设计要求
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中的基本要求包括:
- 建筑物结构的材料、构造、连接件等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
- 建筑物应进行地震设计和抗震计算,确保抗震安全性;
- 建筑物的地基及基础应经过合理设计,满足地震时的稳定要求;
- 建筑物的结构应具备良好的刚性和韧性,以抵抗地震荷载;
- 建筑物的非结构部分应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防止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应符合抗震设计要求,确保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4. 抗震验收和监督
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要求进行抗震验收和监督,确保建筑物按照规范进行设计和施工。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和验收;
- 对建筑物的抗震构造进行检查和测试;
- 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 对已建成的建筑进行抗震性能的评估和监测。
5. 结论
建筑设计抗震规范GB是确保建筑物在地震时具备良好抗震能力的重要标准。
遵循抗震规范的要求,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建筑师和工程师应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该规范,以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保护。
04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的新规定
第四讲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的新规定龚思礼一、结构的规则性建筑结构的平、立面是否规则,对结构抗震性具有最重要的影响,也是建筑设计首先遇到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求,建筑师和工程师共同协调解决,因此,本次修订,除对工程师提供要求外,还对建筑师提出了一条要求,即规范3.4.1条。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规则的建筑结构体现在体形(平面和立面的形状)简单,抗侧力体系的刚度和承载力上下变化连续、均匀,平面布置对称。
规则与不规则的区分,本规范规定了一些定量的界限,如3.4.2条。
但实际上引起建筑结构不规则的因素还有很多,特别是复杂的建筑体形,很难用若干简化的定量指标来划分不规则程度并规定限制范围。
但是,有经验的、有抗震知识素养的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对所设计的建筑的抗震性能有所估计,宜采用抗震性能好的规则的设计方案,不宜采用抗震性能较差的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不应采用抗震性能差的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这里指出了三种不规则性的程度:不规则,特别不规则和严重不规则。
不规则,指的是超过3.4.2条中一项及以上的规则指标;特别不规则,指的是表3.4.2-1和表3.4.2-2中多项不规则指标接近上限或超过规定指标较多,具有较明显的抗震薄弱部位,将会引起不良后果;严重不规则,指的是体形复杂,各项不规则指标超过表3.4.2-1和表3.4.2-2中有上限值或大大超过规定值,具有严重的抗震薄弱环节,将会导致地震破坏的严重后果者。
本规范3.4.2、3.4.3条规定已考虑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和《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的相应规定,并参考了美国UBC、日本BSL和欧洲规范。
上述五本规范对不规则结构的条文规定有以下三种方式:1、规定了规则结构的准则,不规定不规则结构的相应设计规定,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和《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及欧洲规范。
建筑结构抗震之抗震结构体系有哪些要求?
建筑结构抗震之抗震结构体系有哪些要
求?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宜有多道抗震设防,一般来说超静定次数越高对抗震越有利,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失效而导致整个体系丧失抗震能力或丧失对重力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承载力,良好变形能力和耗能能力。
(4)宜综合考虑结构体系的实际刚度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而形成薄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宜采取措施改善其变形能力。
1。
建筑抗震等级要求有哪些
建筑抗震等级要求有哪些建筑抗震等级是评定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所能承受的程度和能力的重要指标。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对建筑物的影响可能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建筑抗震设计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1. 抗震设防烈度建筑抗震等级的要求首先体现在抗震设防烈度上,抗震设防烈度是指建筑物所处地区的地震动力学参数。
不同地区的地震烈度不同,需要采取相应的抗震措施以满足设计要求。
2. 抗震设计烈度抗震设计烈度是建筑抗震等级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建筑物在假定地震作用下所需的强度系数和地震作用的合成值。
建筑的抗震设计烈度必须符合当地规定的标准,以确保建筑在地震中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
3. 结构抗震性能建筑抗震等级还要求建筑结构具备一定的抗震性能。
包括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等方面,这些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能。
4. 隔震技术要求为提高建筑的抗震等级,一些地震高发区域的建筑采用隔震技术。
这种技术能够有效减少地震带来的冲击和影响,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5. 抗震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等级还要求根据国家和地区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规范、抗震设计参数以及各种抗震设施的设置等。
这些规范和标准的制定是为了确保建筑在地震中有足够的抗震性能。
结语建筑抗震等级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指标,建筑物的抗震性能直接关系到地震发生时的安全保障。
各种抗震等级要求的制定和落实可以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带来的灾害损失,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建筑抗震等级的要求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需要政府、设计师、施工方和居民共同努力,共同打造更加安全的建筑环境。
抗震专审范围
抗震专审范围抗震专审是指对建筑工程设计文件进行审查,以保证建筑在地震发生时具备一定的抗震能力。
抗震专审范围涵盖了建筑物的结构体系、材料选用、抗震设计参数等方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抗震专审范围的探讨。
一、结构体系建筑的结构体系是抗震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桁架结构等。
抗震专审应关注建筑的结构体系是否符合地震设计规范和相关标准要求,以及各个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是否满足工程需要。
同时,还需要审查结构体系的布置是否合理,结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二、材料选用在抗震专审中,对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也需要进行审查。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抗震性能,因此在选材时需要考虑地震作用下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常用的抗震材料包括高强度混凝土、钢材等。
抗震专审应对材料的性能、强度等指标进行评估,确保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并能满足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
三、抗震设计参数抗震设计参数是指在进行抗震设计时所采用的一些重要参数,如设计地震分组、设计基本加速度、设计地震烈度等。
抗震专审应对设计参数的合理性进行评估,确保其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并满足地震设计规范的要求。
四、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在设计地震作用下的地震烈度。
不同的地区由于地质条件的差异,其地震烈度也不同。
抗震专审应对建筑所处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进行评估,确保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承受相应的地震作用,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五、抗震设防等级抗震设防等级是指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要求。
根据建筑的用途和重要性,抗震设防等级可以分为多个等级,如一般设防、重要设防、特殊设防等。
抗震专审应对建筑所处的抗震设防等级进行评估,确保建筑的抗震能力与所需设防等级相匹配。
六、其他相关要求除了上述几个方面,抗震专审还应关注其他与抗震相关的要求,如抗震构造的细部构造设计、地震动输入的合理性、抗震设备的设置等。
这些要求都直接关系到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安全性能,需要在抗震专审中予以重视。
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一般原则之合理的结构体系有哪些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抗震设计一般原则之合理的结构体系有哪些要求?
一个合理的结构体系,首先应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简洁的传力途径,对于不规则建筑,应采用空间计算模型计算地震力,考虑扭转藕联影响,使其更接近实际工况。
不在同一结构单元混用受力体系,优先选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在多层砌体房屋中优先采用横墙承重的结构体系,在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中,优先采用混凝土抗震墙。
体型复杂的建筑,设置合理的抗震缝将上部结构分割成相互独立、相对规则的结构单元。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震结构体系的要求
1.应该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
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因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
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5.宜有多道抗震防线
6.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避免因局部削弱或突变形成薄
弱部位,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或塑性变形集中
7.结构在两个主轴的动力特性宜相近。
全部消除地基液化沉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1.采用桩基时,桩端伸入液化深度以下稳定土层中的长度(不包括
桩尖部分),应按计算确定,且对碎石土,砾、粗、中砂,坚硬粘土和密实粉土尚不应小于0.8m,对其他非岩石土上不宜小于1.5m。
2.采用深基础时,基础底面应埋入液化深度以下的稳定土层中,其
深度不应小于0.5m。
3.采用加密法(如振冲、振动加密、挤密碎石桩、强夯等)加固时,
应处理至液化深度下界;振冲或挤密碎石桩加固后,桩间土的标准贯入锤击数不宜小于本规范第4.3.4条规定的液化判别标准贯入锤击数临界值。
4.用非液化土替换全部的液化土层,或增加上覆非液化土层的厚度
5.采用加密法或换土法处理时,在基础边缘以外的处理宽度,应超
过基础底面下处理深度的1/2且不小于基础宽度的1/5。
减轻液化的影响的基础和上部结构的处理,可综合采用下列各项措施:
1、选择合适的基础埋臵深度
2、调整基础底面积,减少基础偏心
3、加强基础的整体性和刚度,如采用箱基、筏基或钢筋混凝土交
叉条形基础,加设基础圈梁等
4、减轻荷载,增强上部结构的整体刚度和均匀对称性,合理设臵
沉降缝,避免采用对不均匀沉降敏感的结构形式等。
5、管道穿过建筑处应该预留足够尺寸或采用柔性接头等。
底部剪力法的适用条件:高度补超过40m,以剪切变形为主且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以及近似于单质点体系的结构。
1、但是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一般情况下均可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
作为简化计算的底部剪力法多用于结构的概念设计及方案设计或者初步设计阶段的估算中。
2、底部剪力法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计算结果分析:
1).顶部剪力小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尤其当周期较长时,误差更大(最高可达25%),故需考虑顶部放大
2).基底总剪力大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故乘以调整系数0.85. 3、单层厂房及砌体房屋顶部不调整,
地震作用(F ji地震作用力)与地震作用效应(S EK是有地震作用力F ji
即弯矩、剪力、轴力和变形等)不同。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突出屋面的屋顶间、女儿墙、烟囱等的地震作用效应,宜乘以增大系数3,此增大部分不应往下传递,但与该突出部分相连的构件应予以计入;采用振型分解法时,突出屋面部分可作为一个质点;单层厂房突出屋面天窗架的地震作用效应的增大系数,应按本规范第九章的有关规定采用
“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底层框架部分所承担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倾覆力矩的50%”,可以理解为对“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的定义,而不应该理解为对“少量抗震墙的框架结构”的附加条件。
裙房与主楼相关部位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
对于抗震墙很少的框架结构可按以下原则设计:
1、按框架和抗震墙协同工作验算层间位移,层间位移限值按框
架结构确定。
2、防震缝的宽度应按框架结构确定
3、框架的设计原则:
按纯框架结构(不计入抗震墙)和框架-抗震墙结构分别计
算,包络设计
对纯框架结构进行大震弹塑性位移验算
框架的抗震等级及轴压比限值按纯框架结构确定
4、抗震墙的设计原则:
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取框架-抗震墙结构中框架的抗震等级框架单独柱基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宜沿两个主轴方向设臵基础系梁:
1、一级框架和IV类场地的二级框架;
2、各柱基础底面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压应力差别较大;
3、基础埋臵较深,或各基础埋臵深度差别较大;
4、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存在软弱黏土层、液化土层或严重不均
匀土层;
5、桩基承台之间。
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1、梁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200mm;
截面高宽比不宜大于4;
净跨与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