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

合集下载

_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

_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

_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高考一轮复习语文文言文通假字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辞:通在“疲”;烦躁。

形容词。

“辞夫输旧不易而咬其骨。

”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Gerb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曝露,显露出。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败杯杓,无法言。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腰”背弃,违反。

动词。

“倍道而无令,则天无法并使之吉。

”被: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新”;穿著。

动词“闻妻言,例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新;全面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售诗云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建为:通在“躲避”;避开。

动词。

“其北陵,文王马萨省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在“敝”;困苦,失利。

形容词。

“秦存有余力而新制其弊,”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弊:通在“敝”;疲倦,衰落。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四面受敌。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客人的人。

名词“设立九宾于廷,臣实乃敢于上璧。

”。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实词之通假字、偏义复词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实词之通假字、偏义复词

高考语文复习教案:文言实词之通假字、偏义复词教学目标:1.认识文言文中特殊的通假、偏义复词现象,熟记常用通假字、偏义复词。

2.掌握辨析通假字、偏义复词的技巧。

教学重点:积累通假字、偏义复词,掌握辨析通假字、偏义复词的技巧。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讲练结合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考点阐释]“通假字”是指古代汉语中音同或音近的字可以通用。

因为古代汉字的数量少,语言里有这个词,但是没有记录这个词的字,就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

二、知识梳理通假字分类如下:1、通用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卖炭翁》中的“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就是“值”的意思,“直”和“值”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

2、假借字。

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鸿门宴》中的“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读音相同,借用了“早”的意思,“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古今字。

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受”通“授”。

三、通假字推断技巧一)依据字音推断1、字音完全相同①张良出,要项伯。

(《鸿门宴》)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2、声母相同①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项羽本纪》)②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3、韵母相同①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②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过秦论》)二)依据字形推断1、增加偏旁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②举酒属客2、去掉偏旁①食之不能尽其材②拜送于庭3、更换偏旁①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②为请诸朝,发太仓米振之方法总结:1.全面掌握教材中出现的通假字。

2.根据上下文意来判定是否通假。

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通假,因此,在熟记所学过的课文中的通假字的基础上,如果根据上下文的文意理解不通的某一个字或者词,我们可以辨析它是否存在通假现象。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一轮备考:文言实词

暗中勾结 ;
(4)以为奔竞无耻之戒
作为

(5)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 关联、牵涉 。
参考译文:
周经,字伯常,是刑部尚书周瑄的儿子。天顺四年考中进士。(他)改 任庶吉士,被授予检讨的职务。成化年间,先后做过侍读、中允,在东宫 侍奉孝宗。周经刚强正直,喜欢极力诤谏,即使深深触怒皇上的旨意也不 顾及。宦官、贵戚都害怕并且憎恨他。太监李广死了,皇帝得到朝中大臣 参与赠送李广财物的账簿,非常生气。科道官员趁机弹劾各位大臣暗中勾 结李广的情状,有人提到了周经。周经上疏辩解说:“昨天科道官员弹劾 朝廷大臣争着投靠李广,收录了我的名字。虽然蒙受皇上恩德没有被审问 ,我实在是(感到无比冤枉,)含伤忍痛,没有办法来证明自己。人们争相 投靠李广,希望他能在皇帝面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宠幸眷顾啊。陛 下您试着想想李广活着的时候,曾经谈到我没有。况且交结李广赠送他物 品的账簿都在,请求检查有没有我的姓名。还应该严厉审问李广的家人, 我只要有寸金、尺帛(财物进献给李广),就惩治我交结李广的罪过,在集 市上斩首,作为对争着投靠李广等无耻行为的警诫。如果没有关联,也请 皇上替我洗脱耻辱,或许能让我施展才能,终生侍奉圣明的皇上。如果让 我带着侮辱忍受诟骂,即使我死了埋在沟壑,我的眼睛也不能闭上。”皇 帝安慰并答复了他。弘治十三年,星宿变化,周经自己陈说请求退休。皇 帝回复许可,并下诏赏赐他可以驾乘驿马疾行,加封他为太子太保,让佀 钟代替他。
(4)抚军亦厚赉成名
赉:_赏__赐_____
(5)汗交颐不少休
颐:_脸_______
(6)何心独飨白粲
飨:_吃______ 粲:_米__饭_____
(7)眇(miǎo)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眇:_失__明_____
(8)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箧:_小__箱___子__

文言实词——通假字ppt

文言实词——通假字ppt
通“毋”; 不 要
5、其余则熙熙而乐。
同“嬉”, 欢乐,快

6、令将军与臣有郤。
同“隙”; 隔阂,嫌

7、县明太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同“悬”;

8、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 同“向” 对着、朝
9、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同“向”; 对着,朝

1、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
通“餍”; 满足
2、皆阳应曰:“诺”。
同“措”;放置
2、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通“挡”;抵挡
3、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4、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5、盖亦反其本矣。
同“捧“两手托着 通“盍”;何不
同“何”;什么
6、蹈死不顾,亦曷故哉?
同“环”;绕
7、秦王还柱而走。 8、麾众拥豪民马前
同“挥”;指挥
9、是以同先“帝拒简”拔;以把遗守陛下。
距关,毋内诸候
酒酤于市
輮以为轮


3、
。 根据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为本字构
成通假的现象,我们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
①使臣奉璧,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

同“按” 审察,察
练习 :指出句中的通假字,并翻译词义看
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通“猝” 突然 通“班” “斑” 头发花白
(四)形近通假:借字和本字的字形相近
1、被发行吟泽畔 (“被”通“披”)
2、道中手自钞录 ( “钞”通“抄”)
3、死者太半
(“太”通“大”)
4、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
判断通假字的方法:
一、
。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
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

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 文言实词
高中文言文 诸子散文、传文、杂记、论说、书序、 赠序、铭文、奏议、书牍、文言小说
例[2020Ⅱ卷]
高考文言文
开封逻卒夜迹盗/盗脱
去/民有惊出与卒遇/ 语言的建构与应用 缚以为盗/民讼诸府/ 不胜考掠之惨/遂诬服 文化的传承与继承
/安中廉知之/按得冤
状/即出民/抵吏罪/ 文言翻译能力
开封巡逻的士卒晚上捉拿
境之间,稍得休息。四年秋七月,以尚书仆射戴渊为西将军,镇合肥,逖
以已翦荆棘收河南地,而渊一旦来统之,
, 王敦与刘刁构隙,
。知大功不遂,感激发病。九月,卒于雍丘。(节选自《通鉴纪事
本末·祖逖北伐》)
123456789
【2021·新高考Ⅱ卷】
(1)逖不报书,而听其互市,收利十倍。
语境推断
祖逖没有回复这封信,却听任双方往来贸易,获取十倍的利润。
张仪反,秦使人使齐,


张仪知楚绝齐也,乃出见使者曰:“从某至某,广从六里。”使
者反报楚王,

联想迁移法
弭口无言
满口胡言
闭嘴不说话
广从六里 方圆六里 广/从 “从”通“纵”
纵横六里
联想迁移法、通假推断法
【2022全国甲卷】
(1)楚王不听,日:“吾事善矣!子其弭口无言,以待吾事。”
楚王不听从,说:“我的事已经办好了,你还是闭嘴不要 多说,就等待我等好事吧。”
将多义项的句子与平时在课文中所学的类似的句子进行比较、 辨析,通过回忆与对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在语法功能上应该 具有相同特性。
1、外延的变化
类型二 古今异义词
类型
词义 扩大
典例
河:专指黄河,“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唐开始泛指一切江河,“黄河远上白云间”“国破山河在”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教学设计(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园教案、小学教案、初中教案、高中教案、作文大全、励志故事、演讲致辞、诗词诗句、口号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kindergarten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junior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high school lesson plans, essays, inspirational stories, speeches, poems, sloga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教学设计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教学设计文言实词是构成文言文的主体,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解析版)

第七章文言文阅读第3节通假字、古今异义、偏义复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考向一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通假字辨识“3方法”正确辨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一是靠对常用通假字的牢固掌握,二是靠对句子整体意思的把握。

一般来说,若某个文言实词按照它字面的意思解释不通时,它就很有可能是通假字。

考生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辨识通假字。

1.字音分析法有一部分通假字与本字在读音上相似,这是辨识通假字的途径之一。

如“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中的“亡”,通“无”,这是双声通假;“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中的“从”,通“纵”,这是叠韵通假;“列缺霹雳”(《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列”,通“裂”,这是同音通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中的“生”,通“性”,这是变音通假。

2.字形分析法有的通假字与本字有共同的声旁,考生可以用增加、更换、取消形旁的方法去辨识通假字,找出本字,从而正确理解该通假字的意思。

(1)增加形旁,找出本字。

在形声字的声旁本身与形声字通假的情况下,考生可以用给声旁增加形旁的方式找出本字。

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共”,通“供”,意思是“供给”;“皆为龙虎,成五采”(《鸿门宴》)中的“采”,通“彩”,意思是“光彩,色彩”。

(2)更换形旁,找出本字。

在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替换而形成通假的情况下,考生可以用给通假字更换形旁的方式找出本字。

如“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中的“振”,通“震”,意思是“惧怕”;“秦王还柱而走”(《荆轲刺秦王》)中的“还”,通“环”,意思是“环绕”。

(3)取消形旁,找出本字。

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形成通假的情况下,考生可以把通假字的形旁取消,从而找出本字。

如“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庭”,通“廷”,意思是“朝廷”。

高考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复习(简单实用)

高考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复习(简单实用)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卡通风工作总结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1
.




2
.





3
.


多Leabharlann 义4.偏




5
.





一 通假字
通假字,是泛指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 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种种原因, 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 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 古人所写的白字(别字)。
二、古今异义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 用法不同的词,即古今异义。
造成古今异义的原因
06
名称说法发生 改变
05
词义强化或弱

04
感情色彩变化
03
( 三) 词 义
转移
02
( 二) 词 义
缩小
01
( 一) 词 义
扩大
( 一) 词 义 扩 大
01
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 义之中。词义的扩大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
识别通假字可从下面几方面看:
01
音同形似
音近形似
04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丁宁:同“叮咛”;嘱咐。动词。
03
02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
音同形异。
01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 项王 。

2020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通假字汇编

2020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通假字汇编
107.善:通“缮” ;修治,拭擦。动词。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108.沈:同“沉” ;程度深。副词。 “沈醉不知归路。 ”
109.沈:同“沉”;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
110.生:同“性”;资质,禀赋。名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11.声:通“伸” ;陈述,说明。动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
39.“诎”通“屈”,如“其次诎体受辱”。(《报任安书》)
40.“趣”通“趋”,往,取,如“虽趣舍万殊”。(《兰亭集序》) 41.“生”通“性”,资质,禀赋,如“君子生非异也”。(《劝学》)
42.“识”通“志”,记住,如“汝识之乎”。(《石钟山记》)43. “识”通“帜”,标志,如“公拆袄,出珠授之,封识宛然”。(《记王忠肃公翱事》)
勾践灭昊高兴喜欢如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o田通畋庭通廷涂通途无通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2020 高考语文常考文言文通假字汇编
1.“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图”。(《廉颇蔺相如列传》)
2.“颁”通“斑”,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3.“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劝学》)
76.明约束者也”
77.陌:通“百” ;量词。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
78.莫:同“暮” ;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
79.壁下。 ”
80.莫:同“暮” ;日落时,引申为“末”“莫春者,春服既成, 。 ”
81.畮:同“亩”;土地面积单位。量词。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
9.“裁”通“才”,刚刚,如“手裁举,则又超乎而跃”。(《促织》)
10.“采”通“彩”,如“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登泰山记》) 11.“绌”通“黜”,罢官,如“屈原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屈原列传》)

2020高考备考:文言实词知识梳理与练习(附答案与译文)

2020高考备考:文言实词知识梳理与练习(附答案与译文)

高考备考:文言实词知识梳理与练习(附答案与译文)高考无论怎么考查,其实质都是对文言词、句的考查。

对文言词、句的理解,七分靠积累,三分靠技巧。

本部分通过对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进行归纳梳理,旨在让考生系统掌握用法规律,把握方法技巧,把知识学通学透,方法用熟用活。

常考文言实词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偏义复词5大类,其中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和通假字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偏义复词相对较少。

一、“5类文言实词”系统归纳(一)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就是“借”的意思)。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

它的分类如下:类别释义示例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假借。

《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

“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受”通“授”。

例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指出下列各句中所含的通假字并解释。

(1)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2)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3)女忘会稽之耻邪“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4)厚遇宾客,振贫吊死“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答案] (1)反返返回(2)坐座座位(3)女汝你(4)振赈救济【参考译文】吴王赦免了越王(让他回了越国)以后,越王勾践时时刻刻想着如何复国,于是就每天让自己的身体劳累,让自己焦虑地思索,还把一个苦胆挂在座位上面,每天坐下休息、躺下睡觉之前都要看苦胆,吃饭喝水之前也要先尝尝苦胆。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汇总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汇总

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汇总摘要: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备考需要有方法针对性的去复习,针对近几年高考语文命题的趋势,在复习中要“以本为本”,做到“取法于内,获益于外”,切忌“舍本逐末”。

以下便是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复习一文,请您仔细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文言文常考必考通假字复习: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反:同“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

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文言实词通假字

文言实词通假字

4.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 》 5合葬华山傍——《孔雀东南飞 》 6.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荆轲刺秦 王》 7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刺秦 8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苏武传》
横旁凌震沾 襟
1、孰为汝多知乎 2、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3、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4、至莫夜月明
古字通假,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音同或
音近的字互相借用的现象,又简称通假、通借、 假借。古人在使用文字时,常常不用有其本义的 本字,却用了与本字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尽管 借字与本字的字形、字义不同,但字音一定相同 或相近,所以又有一种更确切的称谓,叫做“古 音通假”。那些被本字借来的字就叫假借字,又 叫通假字、通借字、假字、借字、假音、借音。
6.无通毋,不要。 7.于通吁,表感叹。 8.说通脱,解脱。 9.泮通畔,边,岸。
必修1 离骚
10.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1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12.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13.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10.锡通赐,赐给
11.辟通僻,幽僻。
12.道通导,引导
13.正通证,作证。
3、从句意考虑,偏义复词形式上是两个 词,语境义只用其中的一个词义;非偏 义复词的两个单音词,语境义是两个。 如:(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 》) (2)无羽毛以御寒暑 例(1)中是寒暑是两个单音词,例(2) 中寒暑是一个偏义复词(只用“寒”之 意)。可见,判断偏义复词,一定不能 离开语境。
必修2
必修2
19.属通嘱,劝酒。 20.而通你,第二人称代词。 21.阖通合,关闭。 22.冥通溟,海。 23.垂通陲,边际。 24.反通返,返回。 25.知通智,智慧。 26.辩通辨,区别。 27.而通能,能耐。 28.有通又,反通返。 29.辩通变,变化。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归纳整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归纳整理高三语文一轮复习的知识点归纳1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溟",大海)(2)小知不及大知(通"智",智慧)(3)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4)旬有五日而后反(通"又";通"返",往返)(5)而徵一国(通"耐",能)(6)御六气之辩(通"变",变化)2.古今异义(1)腹犹果然古义:食饱之状今义:副词,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2)众人匹之古义:一般人今义:多数人,大家(3)虽然,犹有未树也。

古义:虽然这样今义:转折连词(4)穷发之北古义:毛,草木今义:头发(5)小年不及大年古义:寿命长的今义:丰收年;春节3.一词多义(1辩此小大之辩也(通"辨",区别)而御六气之不辩(通"变",变化)(2)知之二虫又何知(动词,知道)小知不及大知(名词,智慧)(3)名北冥有鱼,其名为鲲(名词,名称)圣人无名(名词,声名)(4)息去以六月息者也(名词,气息,这里指风)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名词,气息)4.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往南飞)/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往南飞)(2)使动用法。

德合一君(使……满意)/彼于致福者(使……到来)/而徵一国者(使……信任)二、文言虚词1.之(1)助词,的。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助词,的)(2)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鹏之徙于南冥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且夫水之积也不厚(3)代词,它。

而莫之夭阏者(4)代词,他。

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指宋荣子)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指彭祖)(5)代词,这些。

之二虫又何知(6)动词,到,往。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而(1)连词,表修饰。

怒而飞/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决起而飞(2)连词,表转折。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3)连词,表并列。

高考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高考文言实词之通假字

• (3)一字通数字。指某一借字可替代其他几个不同的本字。如 “适”与“敌”、“嫡”“適”三字声符相同,音近而通假。
• 【例】①太甲,成汤适长孙也。(《史记》)(“适”通“嫡”)
• ②吴王夫差无适于天下。(《战国策》)(“适”通“敌”)
• ③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史记·陈涉世家》)(“适”通 “適”)
• 5.参考注释法
• 古代文字训诂学家在注释古籍中对通假字有过许多研究和考证,并 常用“某读曰某”“某与某古字通”“某与某同”等来说明文字的 通假关系。
• 【例】(1)隰则有泮。(《诗经·氓》)(郑笺:“泮读为 ‘畔’。”即“泮”为“畔”的借字。)
•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经典释 文》注为:“知,如字,又音智。”即“知”通“智”字。)
• 2.通假字
• (1)王说,曰:“诗云……”:(
• (2)刑于寡妻:(

• (3)盖亦反其本矣:(

• (4)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颁白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鼓瑟希 希:同“稀”,稀疏
• B.批大郤 郤:同“隙”,隔阂,嫌隙
• 通假字辨识方法
• 1.音变法
• 通假字的所谓“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今音。由于古 今语音变化较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现在不一定全部音同音近,有 的可能变得完全不同了;而原本读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变得 相同相近。
• 【例】①“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论积贮疏》)“罢”通 “疲”,虽然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却是同音的。
• (3)百姓罢劳。(《汉书·成帝纪》(颜师古注:“罢读曰疲。” 即“罢”通“疲”字。)

• 对点练习]一、填空类 • 1.通假字 • (1)距关,毋内诸侯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张良出,要项伯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令将军与臣有郤 • “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词之通假字-文言文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实词之通假字-文言文阅读-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全国通用)
二是表示异体字。即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字。
“通”一般是指通假字。
(六)类别:
同音通假 如:蒲苇纫(纫:韧)如丝 终老不复取(取:娶)
双声通假(声母相同) 如:孰为汝多知(知:智)乎
叠韵通假(韵母相同) 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还:旋) 举酒属(属:嘱)客
形近通假(声母相同) 如:将军身被(被:披)坚执锐
新高考第一轮总复习
文言文复习: 实词
通 假字
一、高考原题回放
▲ 考点概述
“通假字”这一考点一般出现在选择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 解释”【如浙江卷】和文言实词文言文翻译【如全国卷】当中,2021年 和2022年全国甲乙卷、新高考ⅠⅡ卷中翻译中都没有出现这一“得分 点”,正因为没有出现,值得引起我们备考的注意。
又担心景山忧虑仕途的下降,如今竟然说:“并不是忧虑没有得到好的官职,而
是愤怒遭受到意外的羞辱。”这也是景山没有考虑过的事吗?圣人的话,我敬畏它; 贤人的约束,我惭愧自己没做到。有人对我评价,我把他的喜怒情绪放到一边而分辨 他话语中的歪曲或真实。如果他的言语符合圣人贤者的言论,我敬畏而且感到愧怍; 如果他的言语和圣人贤者不同,我将会同情他,怎么有空闲接受他的言论而感到受辱 呢?小人受辱,而君子不受辱,景山你听取这个劝告吧,听取这个劝告吧,悲愤抑郁 的心一天比一天损害你啊!景山又说:如果让我蔡襄也年已四十而地位卑微,未必就 能像现在这样恬然自得而不苟且。我又再次读信,更加感慨,难道是我立身行事的差 错吗?如果景山尚且不能相信我,尚且还指望普通人中的哪一个呢?虽然这样,我不 打算向他人求得信任,我相信自己,十分明确。身处窘迫或泰达的境地,我不能知道, 做学问的远近,只需要尽力就罢了,我所自信的,是不倒退而行,趋利而动。如今看 看从前的日子,尚且能够为自己认为正确的高兴,而遗憾自己不能到的地方;如果年 龄越增加而思虑得越广泛,怎么肯舍弃自己所喜爱的而遵从自己所遗憾的呢!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

高中语文一轮复习  文言文  《文言实词古今异义--偏义复词--通假--》

◇今日往而不反者 通“返”,回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 通“返”,回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花白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王知如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 通“返”,回来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斑”,花白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取“异”义 ◇昼夜勤作息 偏取“作”义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中学文言文偏义复词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取“异”义
◇昼夜勤作息 偏取“作”义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取“入”义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中学文言文偏义复词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偏取“异”义
◇昼夜勤作息 偏取“作”义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偏取“入”义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偏指“姥”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去来江口守空船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进兵北略地
◇恐此事非奇
◇寻病终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进兵北略地 夺取
◇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
◇寻病终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进兵北略地 夺取
◇恐此事非奇 适宜
◇寻病终
◇至若春和景明 日光
◇进兵北略地 夺取
◇恐此事非奇 适宜
◇寻病终 不久
◇而卒葬之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烟涛微茫信难求 ◇吾闻汉购我头千金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偏指“母”、“兄”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专题:通假字其实很简单课件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文言专题:通假字其实很简单课件

方பைடு நூலகம்点拨
如“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公孙丑下》) 意思是寡助到了极点,连亲戚都背叛他。这个句子中的“畔”就是 “叛”的通假字。
方法点拨
第五,从形体上看。通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在形体上发生替代 现象,本字的形体被通假的字所更换。
方法点拨
例如:“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论语·雍也》) 例中“女”是借字,“汝”是本字,本字“汝”被通假后,为“女”形体 所取代。
方法点拨
我们如何辨识通假字,找出本字,从而正确理解 文意?
方法点拨
第一,通假字的主要特点是,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 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
方法点拨
例如:1.“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汤问》) 其中“惠”通“慧”。“惠”、“慧”,在原义上本不相干,惠是“贤
惠”,慧是“智慧”。 2.“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方法总结
如要求将“知者创物,能者述焉”译成现代汉语,相当一部分考生得 的是零分,究其原因,乃不明此处“知”通“智”,它和后面的“能” 相对,根据对举性完全能够判断出来,全句意为:有智慧的人开创一 门新的技艺,有才能的人对之加以传承。
方法总结
通假字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指定某字为通假字。 所以,同学们在学习课文中的文言文的时候,要注重积累出现的典型的 通假现象。
“蚤”通“早”,今音不同而古音同。
方法点拨
第二,同音是指古音,而不是现代的读音,所以准确地说应是“古音通假”。
方法点拨
例如:1.“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汉·贾谊《论积贮疏》) “罢”通“疲”,它们在今天并不同音,但在古代是同音的。
2.“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礼记·檀弓上》)。 “革”通“亟”,今音不同而古音同。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课件
通假字的情况 一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 二 根据字音推断 三 根据字形推断

一 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解释不通时,考虑通假
1.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卒”通“猝”,仓促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拣”,挑选
3.某所,而母立于兹 。 “而”通“尔”,你(的)

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无火患。
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宾邪?”主
人乃寤而请之。
文中的通假字有: 傍——旁 不——否 坐——座 乡——向
嘿——默 亡——无
息——熄 寤——悟

请完成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

P326面《旧唐书·李昭德传》
(一)实词(解释词义)
【注释】①直突:笔直的烟囱。②上行:上座。③功次: 功劳的 等级。④录:记住,指邀请。
请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评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①,傍有积薪。客谓主人,
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
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
人,灼烂者在于上行②,余各以功次③坐,而不录④言曲突
通 文 假 言

字 之
通假字

本字 古人在书写时本应该使用的字。 通 通用之意。 假 借用之意,即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去替代本字。

“通假”
所谓“通假”,就是两个 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 个字,在解释通假字时我 们一般用“通”来表示, 如“A通B”。

通用字
假借字
古今字
本无其字,同音替代

1.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张衡传》) “员”通“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实词》:通假字通假,指的是古书上有些音同音近的字可以相互借用的现象。

通假字有两个特点:①读音相通(有些字因语音演变今天看不出相通了);②字形相似。

通假字包括三类:通用字、假借字、古今字。

当某个字用它的本义、引申义等义项都讲不通时就可考虑通假字。

同时,如果在读音或字形方面存在相通或相似的另一个字可使整个句子通顺畅达时,就可确定它是通假字。

例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真德秀字景元,建之浦城人。

登庆元五年进士第,授南剑州判官。

继试,中博学宏词科,入闽帅幕,召为太学正,嘉定元年迁.博士。

后出为秘阁修撰、江东转运副使。

江东旱蝗,广德、太平为甚,德秀亲至广德,与太守魏岘同以便宜
..发廪,使教授林庠振.给,竣事而还。

百姓数千人送之郊外,指道傍丛冢泣曰:“此皆往岁饿死者。

微公,我辈已相随入此矣。

”新徽州守林琰无廉声,宁国守张忠恕私匿振济米,皆劾之,而以李道传摄.徽。

先是,都司胡、薛拯每诮德秀迂儒,试以事必败,至是政誉日闻,因倡言旱伤本轻,监司好名,振赡太过,使岘劾庠以撼
德秀。

德秀上章自明,朝廷悟,与岘祠,授庠干官。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嘉定元年迁.博士迁:升迁。

B.与太守魏岘同以便宜
..发廪便宜:根据实际情况。

C.使教授林庠振.给振:振作精神。

D.而以李道传摄.徽摄:代理、代管。

[答案]C[解析]“振”通“赈”,赈济、救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