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文言文通假字练习整理配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古今异义+通假字)(附参考答案)
高考文言文实词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古今异义1.写出下面加粗字词的古义。
(1)其实百倍古义:今义:实际上、事实上(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即父亲的父亲(3)然后得一夕安寝古义:今义:之后(4)至于颠覆古义:今义:表示对事物进行补充说明或处理(5)率赂秦耶古义:今义:率领;不慎重(6)后秦击赵者再古义:今义;表示又一次(7)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今义:一遍又一遍,多次重复(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古义:今义:小或少(9)故略上报古义:今义:向上级汇报(10)必固其根本古义:今义:事物的根源或最重要的部分(11)凡百元首古义:今义:国家的最高领导人(12)则纵情以傲物古义:今义:尽情(1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古义:今义:走路(14)则思三驱以为度古义:今义:认为2.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汝可以模拟得之裹足不入秦不如拼搏一笑B.行李之往来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期山东为三处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D.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于是项王大呼驰下役聪明之耳目3.下列选项中加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傲物则骨肉为行路楚人一炬,可怜焦土B.与战败而亡者,其实百倍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D.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4.下列句子中加粗字词不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A.行李之往来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B.敢以烦执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而听细说持千金之资币物若舍郑以为东道主D.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太子欲求天下之利匕首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5.下列句子中,不含有古今异义词语的数量是()①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②于反复不宜卤莽③汉天子我丈人行也④以货物与常⑤律知武终不可胁⑥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⑦匈奴诡言武死⑧武等实在⑨蹑足行伍之间⑩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⑪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⑫朝夕遣人候问武A.1B.2C.3D.46.对下面每组句子中加粗双音节词语意义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优秀人才)②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动心)B.①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公公和婆婆)②传其事以为官戒(把……作为)C.①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文雅)②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人力能做到的事)D.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它的果实)②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7.下列加粗的文言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①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安定强盛)②汝可以模拟得之(模仿)③约为婚姻(亲家、有婚姻关系的亲戚)④燕赵之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⑤故略上报(向上级汇报)⑥思厥先祖父(泛指祖辈父辈)⑦依乎天理(天然的道理)⑧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古代指中原地区)⑨行李之往来(外交使者)⑩童子六七人(小孩)A.①②⑤⑦B.③⑥⑧⑩C.④⑤⑥⑧D.①③⑥⑨8.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思全都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①既窈窕以寻壑②悦亲戚之情话③感慨系之矣④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⑤气息奄奄⑥桂影斑驳A. ①③⑥B.①②④C.①④⑥D.②③⑤(二)通假字一、填空类1.通假字(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5)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6)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通假字(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3)王说,曰:“诗云……”:()(4)为长者折枝:()(5)刑于寡妻:()(6)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7)无不为已:()(8)盖亦反其本矣:()(9)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10)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11)无不为已:()(12)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二、选择类1.下列对加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鼓瑟希希:同“稀”,稀疏B.批大郤郤:同“隙”,隔阂,嫌隙C盖亦反其本矣盖:同“盍”,何不D.距关,毋内诸侯内:同“纳”,接纳2.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所守或匪亲圣人无常师B.外连横而斗诸侯赢粮而景从君子生非异也C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輮以为轮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吞二周而亡诸侯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下列句子通假字最多的一项是()A鼓瑟希,铿尔莫春者,春服既成夫子喟然叹曰B.距关,毋内诸侯令将军与臣有郤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不复一一自辨张良出,要项伯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振之以威怒高低冥迷,不知西东各抱地势,钩心斗角4.下列各组句子,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藉寇兵而赉盗粮河海不择细流乌江亭长檥船待B.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君冯轼而观之抚军亦厚赉成C总此十思,弘兹九德乡师而哭堕军实而长寇仇D.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遂散六国之从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5.下列各组句子中,通假字最多的一组是()A隰则有泮偭规矩而改错鼓瑟希,铿尔辟邪说,难壬人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芳菲菲其弥章刑于寡妻距关,毋内诸侯C扈江离与辟芷兮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因击沛公于坐振之以威怒D.来吾道夫先路须臾成五采技盖至此乎遂散六国之从6.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皆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来吾道夫先路(《离骚》)/郡县逼迫,催臣上道(《陈情表》)B.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兰亭集序》)/园日涉以成趣(《归去来兮辞》)C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孔雀东南飞》)/西当太白有鸟道(《蜀道难》)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
28、曲终收拨当心画(同“划”,用拨子)拨 29、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同“花”,花朵 )
30、扁鹊望桓候而还走(同“旋”,掉转 ) 31、秦王还柱而走(同“绕”,环绕 )
32、甚矣,汝之不惠(同“慧”,聪明 )
10、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同“才”刚刚 )
11、仓鹰击于殿上(同“苍”青色 )
12、齐与楚从亲( 同“纵”合纵 ) 13、既陈而后击之(同“阵”布阵 ) 14、屈平既绌( 同“黜”罢免) 15、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同“德”感恩,感谢恩惠 ) 16、一夜飞度镜湖月( 同“渡”,渡过 ) 17、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同“尔”,你的)
)
82、张良出,要项伯(同“邀”邀请 )
83、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同“晻”暗沉沉 )
84、顷之,烟炎张天(同“焰”火焰 )
85、日以尽矣(同“已”已经 )
86、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同“犹”像 ) 87、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 同“矣”啊 )
88、皆阳应曰( 同“佯”假装)
8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同“早” )
通假字
1. 召有司( 官员 )案图(同“按”,察看 ) 2. 愿伯具(详细地)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背叛 ) 3、设九宾于廷(同“傧”,迎宾的人)
4、汉军罢,弗能追(同“疲”,疲乏 ) 5、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同“披”,散开 )
6、不复一一自辨(同“辨”,辨别 ) 7、焉用亡郑以陪邻( 同“倍”,增加 ) 8、不( 同“否” )者,若属(你们这些人)皆且( 将要 )为所( 被 )虏 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同“曝”晒 )
98、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同“猝”突然,仓促) 99、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同“债”债务 )
高考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汇编及练习答案版
高考文言文常见通假字汇编及练习1.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酒杯。
)2.虽有槁暴。
(有,通“又”。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知,通“智”,见识。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生,通“性”,天性。
)5.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6.或师焉,或不焉。
(不,通“否”。
)7. 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酒。
)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冯,通“凭”,乘)。
9.山川相缪。
(缪,通“缭”,盘绕,围绕。
)10.须臾成五采。
(采,通“彩”。
)11.多平方,少圜。
(圜,通“圆”。
)12.鼓瑟希。
(希,通“稀”,稀疏。
)13.莫春者,春服既成。
(莫,通“暮”。
)14.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说,通“悦”,高兴。
)15.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刑,通“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
)16. 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何不。
)17.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涂,通“途”,道路。
)18.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19. 砉然向然。
(向,通“响”。
)20.技盖至此乎?(盖,通“盍”,何,怎么。
)21.批大郤。
(郤,通“隙”,空隙。
)2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通“供”,供给。
)23.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24.距关,毋内诸侯。
(距,通“拒”,据守。
内,通“纳”,接纳。
)25.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2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倍,通“背”,违背,背弃。
)27.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
)28.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戮,通“勠”。
)29.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嫌隙,隔阂。
)30.遂散六国之从。
(从,通“纵”。
)31.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藉,通“借”。
)32.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裁,通“才”。
)33.翼日进宰。
(翼,通“翌”。
)34.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高考文言文基础训练:通假字(附答案解析)
高考文言文基础训练:通假字(附答案解析)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________”,__________(2)山川相缪“缪”同“________”,__________2.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犹离忧也“离”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屈平既绌“绌”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4).齐与楚从亲“从”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5).乃令张仪详去秦“详”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6).厚币委质事楚“质”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7).亡走赵,赵不内“内”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3.找出并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1)距关,毋内诸侯______________(2)张良出,要项伯________________(3)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_________________(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_______________(5)令将军与臣有郤_______________(6)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_______________4.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芳菲菲其弥章岁亦莫止B.箱帘六七十犹可说也C.匪来贸丝蒲苇纫如丝D.屈心而抑志兮登即相许和5.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距关,毋内诸侯B.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度我至军中,公乃入D.张良出,要项伯6.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B.秦伯说,与郑人盟C.焉用亡郑以陪邻D.今老矣,无能为也已7.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终老不复取②伏惟启阿母③箱帘六七十④摧藏马悲哀⑤幸复得此妇⑥泪落便如泻⑦所守或匪亲⑧家在虾蟆陵下住⑨可以卒千年A.②③④⑦B.①③④⑧C.①⑤⑥⑨D.②⑤⑥⑨8.下列各项中,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阙秦以利晋②君知其难也③共其乏困④又欲肆其西封⑤秦伯说,与郑人盟⑥失其所与,不知⑦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③⑤⑥B.②④⑦C.③④⑥D.②④⑤9.下列句子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伯说,与郑人盟B.共其乏困C.失其所与,不知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10.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舳舻千里,旌旗蔽空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知不可乎骤得D.相与枕藉乎舟中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B.君子生非异也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12.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卒起不意,尽失其度C.距关,毋内诸侯D.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1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芳菲菲其弥章B.匪来贸丝,来即我谋C.进不入以离尤兮D.謇朝谇而夕替14.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共其乏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B.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距关,毋内诸侯C.要项伯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D.沛公起如厕令将军与臣有郤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1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16.下列选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B.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C.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D.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17.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青青子衿,悠悠我心B.契阔谈讌,心念旧恩C.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D.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1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秦伯说,与郑人盟B.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D.良乃入,具告沛公19.下列各项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山川相缪B.而未尝往也C.相与枕藉D.侣鱼虾而友麋鹿20.下列句子,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悟言一室之内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B.张良出,要项伯足以极视听之娱C.秦王还柱而走距关,毋内诸侯D.令将军与臣有郤群臣惊愕,卒起不意21.找出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失其所与,不知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C.以乱易整,不武D.卒起不意,尽失其度2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B.秦伯说,与郑人盟C.失其所与,不知D.何厌之有?23.下列选项中都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总角之宴,言笑晏晏②契阔谈䜩,心念旧恩③山川相缪,郁乎苍苍④偭规矩而改错⑤悟言一室之内⑥浩浩乎如凭虚御风⑦士之耽兮,犹可说也⑧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A.①②④⑤B.②③⑥⑦C.②④⑤⑦D.⑤⑥⑦⑧24.对下列句子中通假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群臣惊愕,卒起不意。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020·江苏卷)赠中宪公性嗜饮,日偕诸酒人游,顾以生计萧疏,不无阻酣畅也,自有妇卜太夫人,而甘滑盈几,取办咄嗟。
诸故酒人惊相语:“前从夫夫饮,且少鲑菜耳,今何突致此行衎衎(kàn)者?”遍视其囷箧而索然若故,然后乃知太夫人啬腹龟手适舅姑,心力竭矣。
(选自《白苏斋类集》,有删节)2.(2019·江苏卷)丁丑会试,江陵公属其私人啖以巍甲而不应。
(汤显祖)曰:“吾不敢从处女子失身也。
”公虽一老孝廉乎,而名益鹊起,海内之人益以得望见汤先生为幸。
至癸未举进士,而江陵物故矣。
诸所为附薰炙者,骎且澌没矣。
公乃自叹曰:“假令予以依附起,不以依附败乎?”而时相蒲州、苏州两公,其子皆中进士,皆公同门友也。
意欲要之入幕,酬以馆选,而公率不应,亦如其所以拒江陵时者。
(选自《汤显祖诗文集》附录,有删节)3.(2021·云南毕业班检测)贾谧与后共谋,以华庶族,儒雅有筹略,进无逼上之嫌,退为众望所依,欲倚以朝纲,访以政事。
华遂尽忠匡辅,弥缝补阙,海内晏然,华之功也。
(节选自《晋书·张华传》)4.(2021·河南驻马店5月模拟)先是(刁)冲曾祖(刁)雍作《行孝论》以诫子孙,称:“古之葬者衣之以薪,不封不树,后世圣人易之棺椁。
其有生则不能致养,死则厚葬过度。
及于末世,至蘧蒢裹尸,倮而葬者。
确而为论,并作折衷。
既知二者之失,岂宜同之。
当令所存者棺厚不过三寸,高不过三尺,弗用缯彩,敛以时服。
轜车止用白布为幔,不加画饰,名为清素车。
又去挽歌、方相,并盟器杂物。
”及(刁)冲祖(刁)遵将卒,敕其子孙令奉(刁)雍遗旨。
(节选自《魏书·刁冲传》)5.(2021·广东广州模拟考试)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无是公”者,无是人也,明天子之义。
故空藉此三人为辞,以推天子诸侯之苑囿。
【高考语文】 文言文阅读之通假字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通假字文言文实词——通假字【知识点精讲】一、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2.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4.偭规矩而改错。
5.忳郁邑余挓傺兮。
6.伏清白以死直兮。
7.进不入以离尤兮。
8.芳菲菲其弥章。
9.椎床便大怒。
10.蒲苇纫如丝。
答案:1.(泮,同“畔”)2.(莫,同“暮”,年末)3.(濯:通"浊" 肮脏,水不清。
形容词。
)4.(错,通“措”,措施。
)5.(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
)6.(伏,通“服”,保持。
)7.(离,通“罹”,遭受。
)8.(章,通“彰”)9.(椎,通“捶”,捶打。
)10(纫,通“韧”,柔软结实。
)专题训练考点: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一、教学目标1 / 81.认识古文中特殊的“通假”现象。
2.掌握技巧,熟记常用“通假字”。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辨析“通假字”的技巧。
2、难点:熟记并在考试中运用技巧找出“通假字”。
三、导入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例句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译文: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很明显,在这个句子中,根据语境,“生”的意义在这个句子中是解释不通的,这说明它应该是一个“通假字”,通“性”——本性。
“通假”是古汉语的一种特殊现象,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
我们把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简称借字)。
那么我们在阅读课外文言文时,怎样根据语境来推断出“本字”呢?四、专题解题思路指导(一)总结类型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指出它的本字。
借字本字字义(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又(2)其次诎体受辱诎屈弯曲(3)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敝(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早(5)境界危恶,层见错出见现(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智(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凭(8)秋豪不敢有所近豪毫(9)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厌餍(10)张良出,要项伯要邀(1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趣取【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之通假字(1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授(13)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矣(14)沛公不胜杯杓杓勺(15)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案按查明(16)使臣奉璧,拜送于庭。
通假字练习题与答案
一、练习:找出以下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其本字,并解释。
1.共其乏困〔〕2.失其所与,不知〔〕3.秦伯说,与X人盟〔〕4.虽悔之,亦无及已然王之所大欲可知已〔〕5.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6.令壮者无取老妇那么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恩所加,那么思无因喜以谬赏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尔其无忘乃父之志〔〕7.而摩厉之于义〔〕8.请姑无庸战〔〕9.将帅二三子夫妇以蕃,将免者以告〔〕10.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11.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12.徐公来,孰视之〔〕1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14.少益耆食,和于身也〔〕15.太后盛气而揖之〔〕16.必勿使反〔〕17.而恐太后玉体之有郄也〔〕18.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19.无乃尔是过与〔〕20.于嗟鸠兮于嗟女兮〔〕2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23.虽有槁暴一日暴之 , 十日寒之暴霜露,斩荆棘〔〕24.輮以为轮,其曲中规〔〕25.那么知明而行无过矣小知不及大知〔〕26.君子生非异也〔〕27.暴秦之欲无厌〔〕28.不辩牛马〔〕29.百有余年矣虫跃去尺有咫〔〕30.始皇既没〔〕31.赢粮而景从景从云合〔〕32.距关,毋内诸侯〔〕33.威振四海〔〕34.倔起阡陌之中〔〕35.非抗于九国之师〔〕36.合从缔交约从离衡从散约敗〔〕37.X良出,要项伯〔〕38.具言臣之不敢倍德〔〕39.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40.令将军与臣有郤〔〕41.因击沛公于坐〔〕42.沛公不胜桮杓〔〕43.谨使臣奉白璧一双〔〕44.虽趣舍万殊〔〕45.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46.振之以威怒〔〕47.犹可说也不可说也〔〕48.俨骖騑于上路〔〕49.隰那么有泮〔〕50.云销雨霁,彩彻区明〔〕51.所赖君子见机〔〕52.当与秦相较〔〕53.与子同泽〔〕54.爱而不见〔〕55.至莫夜月明〔〕56.南声函胡,北音清越〔〕57.某所,而母立于兹〔〕58.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59.敛赀财以送其行〔〕60.亦曷故哉〔〕二、随堂练习:指出以下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届高考文言文通假字练习(整理配答案)
届高考文言文通假字练习(整理配答案)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届高三文言文通假字整理与练习磁灶中学蔡金星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练习参考答案A 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罢:通“疲”;疲劳。
形容词。
“罢夫羸(léi)老易于而咬其骨。
”年老体弱的人就会把孩子交换了以后啃孩子们的骨头吃.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jué](他们的)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杯杓[háo],不能辞。
”欧阳学文创编欧阳学文创编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违背事物规律而胡乱行动,那末天就不可能使人得到好结果.被: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珮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文言文常见通假字翻译练习(共2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文言文常见通假字翻译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翻译画线句子)1.余贼奔九连山。
山横亘数百里,陡绝不可攻。
(王守仁)乃简壮士七百人衣贼衣,奔崖下,贼招之上。
2.(京)房数上疏,先言其将然,所言屡中。
天子说之,数召见问。
3.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蒋贵)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
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
4.宋义曰:“不然。
今秦攻赵,战胜则兵罢,我承其敝;不胜,则我引兵鼓行而西,必举秦矣。
”5.时(张)弼为将作丞,匿不见,(李)大亮求之不能得。
一日,识诸涂,持弼泣,悉推家财与之,弼拒不受。
6.夫齐,霸国之余教而骤胜之遗事也,闲于甲兵,习于战攻。
王若欲伐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
7.(魏征)答曰:“太子蚤从征言,不死今日之祸。
”王器其直,无恨意。
8.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
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
9. 耶律曷鲁,字控温,太祖讨黑车子室韦,幽州刘仁恭遣养子赵霸率众来救。
曷鲁伏兵桃山,侯霸众过半而要之;与太祖合击,斩获甚众,遂降室韦。
10.此精卒,止可守城,万一敌至,城中谁与悍者?11.以书趣(刘)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12.(徐)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畜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13.(邓)训初厚于马氏,不为诸窦所亲,及(窦)宪诛,故不离其祸。
14.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吏捕布以闻。
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
趣亨之。
”15.任文公,阆中人也。
父文孙,明晓天官风角秘要。
文公少修父术。
哀帝时,有言越巂太守欲反,刺史遣文公等五从事检行郡界,潜伺虚实。
共止传舍,时暴风卒至,文公遽趣白诸从事促去,当有逆变来害人者,因起驾速驱。
16.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
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乂。
注:乂:治理。
17.(康)保裔谨厚好礼,喜宾客,善骑射,弋飞走无不中。
尝握矢三十,引满以射,筈镝相连而坠,人服其妙。
中考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通假字练习(含答案)
中考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通假字练习文言文通假字练习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1.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2.罢夫羸老易其子而咬其骨。
(贾谊《论积贮疏》)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5.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6.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7.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孟子》)8.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9.或师焉,或不焉。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10.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11.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12.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13.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14.适中手自钞录。
15.屈平既绌16.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17.一厝朔东,一厝雍南18.汉亦留之以相当。
19.所识穷乏者得我钦?20.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21.某所,而母立于兹。
22.军惊而坏都舍。
23.无他,但手熟尔。
24.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25.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26.入则无法家拂土。
27.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28.盖亦反其本矣。
29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30.蹈死不顾,亦曷故哉?31.秦王还柱而走。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32.麾众拥豪民马前33.甚矣,汝之不惠。
34.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35.出门看火伴36.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37.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图38.穷而匕首见。
39.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40.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42.距关,毋内诸侯。
43.辞决而行。
44.离骚者,犹离忧也。
45.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46.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47.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48.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49.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50.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5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52.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53.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54.必能裨补阙漏5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高考语文复习:通假字练习
1例句 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以为轮 ②虽有.槁暴. 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④君子生.非异也 ⑤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⑥或师焉,或不.焉2 3 4.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王说.,曰:…… ②为长者折枝. ③刑.于寡妻 ④盖.亦反.其本矣 ⑤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⑥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⑦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冯.虚御风 ②山川相缪. ③须臾成五采. ④多平方,少圜.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鼓瑟希. ②莫.春者 ③唯求则非邦也与. ④砉然向.然 ⑤技盖.至此乎 ⑥批大郤.⑧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②夫晋,何厌.之有③秦伯说.,与郑人盟④失其所与,不知.⑤皆为龙虎,成五采.⑥距.关,毋内.诸侯⑦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⑧张良出,要.项伯⑨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⑪令将军与臣有郤.⑫因击沛公于坐.⑬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6.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遂散六国之从.②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③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④河海不择.细流⑤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⑥几家能彀.⑦辛未三月念.六夜四鼓⑧昂其直.,居为奇货⑨而.翁归,自与汝覆算耳⑩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⑪翼.日进宰7.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振.之以威怒②不复一一自辨.8.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暴.霜露,斩荆棘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9.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知.者不惑②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③若火之始然.10.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自见.者不明②曰余食赘行.③其脆易泮.④九层之台,起于累.土⑤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⑥当.察乱何自起⑦故不孝不慈亡.⑧故盗贼有.亡11.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离骚”者,犹离.忧也②人穷则反.本③靡不毕见./信义安所见.乎12. 13. 14.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悟.言一室之内④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⑤屈平既绌. ⑥齐与楚从.亲 ⑦乃令张仪详.去秦 ⑧厚币委质.事楚 ⑨亡走赵,赵不内. ⑩被.发行吟泽畔 ⑪蹈.其背以出血 ⑫畔.主背亲 ⑬与旃.毛并咽之 ⑭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⑮空自苦亡.人之地 ⑯因泣下沾衿. ⑰与武决.去 ⑱前以.降及物故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孝公既没. ②合从.缔交 ③赢粮而景.从 ④而倔.起阡陌之中 ⑤非及乡.时之士也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零丁..孤苦 ②臣密今年四十有.四②虽趣.舍万殊15. 16.17.18.19.词语 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发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讲话②不知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不知道③寄身 寄身..于翰墨 古义:________________ 今义:容身④长歌非长歌..何以骋其情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南声函胡..,北音清越例句指出通假本字及意义①正.善治 ②故能蔽.不新成 ③知.者不博例句 本字及意义行有不慊.于心例句本字及意义①青雀黄龙之轴. ②云销.雨霁 ③所赖君子见机. ④被.鹤氅今义:较长的歌1.答案①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②“有”同“又”,再;“暴”同“曝”,晒③同“智”,见识④同“性”,天性⑤同“授”,传授⑥同“否”,不2答案①同“凭”,乘②同“缭”,盘绕、围绕③同“彩”,色彩④同“圆”,圆形3.答案①同“稀”,稀疏②同“暮”,晚③同“欤”,语气助词,表示疑问④同“响”,声响⑤同“盍”,何、怎么⑥同“隙”,空隙4.答案①同“悦”,高兴②同“肢”,肢体③同“型”,典范、榜样,这里用作动词,做榜样④“盖”同“盍”,何不;“反”同“返”,回到⑤同“途”,道路⑥同“矣”,表示确定语气⑦同“网”,这里用作动词,张网捕捉,比喻陷害⑧同“斑”,斑白、花白5.答案①同“供”,供给②同“餍”,满足③同“悦”,高兴④同“智”,明智⑤同“彩”,色彩⑥“距”同“拒”,据守;“内”同“纳”,接纳⑦同“勠”,合力、齐力⑧同“邀”,邀请⑨同“背”,背弃⑩同“早”,早些⑪同“隙”,隔阂、嫌怨⑫同“座”,座位⑬同“否”,否则、不然6.答案①同“纵”,合纵之策②同“纳”,接纳③同“悦”,喜悦、喜爱④同“释”,舍弃⑤同“借”,借给⑥同“够”⑦同“廿”,二十⑧同“值”,价值、价钱⑨同“尔”,你、你的○10同“才”,刚刚⑪同“翌”,翌日、次日7.答案①同“震”,威吓②同“辩”,分辩8.答案①同“曝”,暴露②同“倘”,如果9.答案①同“智”,智慧②同“纳”,结交③同“燃”,燃烧10.答案①同“现”,显露②同“形”,形体、样子③同“判”,分离④同“蔂”,土筐⑤同“皲”,皮肤冻裂⑥同“尝”,尝试⑦同“无”,没有⑧同“又”11.答案①同“罹”,遭受②同“返”,返回③同“现”,显现,显示④同“旨”,意图、宗旨⑤同“黜”,指被罢免官职⑥同“纵”,合纵,联合抗秦⑦同“佯”,假装⑧同“贽”,见面礼⑨同“纳”,接纳⑩同“披”,披散⑪同“搯”,叩击,拍打⑫同“叛”,背叛⑬同“毡”,毛织的毡毯⑭同“弆”,收藏⑮同“无”,没有⑯同“襟”,衣襟⑰同“诀”,辞别、告别⑱同“已”,已经12.答案①同“殁”,死②同“纵”,合纵是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③同“影”,像影子一样④同“崛”,兴起⑤同“向”,先前13.答案①同“伶仃”,孤独的样子②同“又”,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14.答案①同“晤”,面对②同“取”,取向15.答案同“含糊”,指声音重浊模糊16.答案①同“政”,为政②同“敝”,破旧③同“智”,智慧17.答案同“惬”,快心,满意18.答案①同“舳”,船②同“消”,消失③同“几”,预兆④同“披”,穿在身上,披在身上19.答案①用语言表现出来②不知不觉③寄托④放声高歌。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通假字练习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文言文通假字练习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2.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虽趣.舍万殊()3.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亦由.今之视昔()4.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举酒属.客()5.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6.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苟富贵,无.相忘()7.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8.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五万兵难卒.合()9.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至莫.夜月明()10.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椎.床便大怒()1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蒲苇纫.如丝()12.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府吏见丁宁..()13.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虽与府吏要.()14.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摧藏.马悲哀()15.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合葬华山傍.()16.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17.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8.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风吹草低见.牛羊()19.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0.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2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大命将泛,其之振.救()22.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23.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24.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擁水暴益.()25.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26.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曲终收拨当心画.。
()27.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昂其直.,居为奇货。
()28.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9.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属.予作文以记之()30.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以为轮()31.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故其畜.积足恃()32.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陈利兵而谁何.()33.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皇既没.()34.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35.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
高中文言文【通假字归纳】(附参考答案解析)(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通假字归纳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1.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2. 失其所与,不知3. 无能为也已4. 秦伯说]5、荆轲刺秦王1. 秦王必说见臣2. 今日往而不反者3.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4. 秦王还柱而走5. 卒起不意6、鸿门宴|1. 距关,毋内诸侯2. 张良出,要项伯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4.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5. 令将军与臣有郤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悦——矣——返——环——猝——-震——供——拒——纳——智——邀——早——背——隙——彰——必修二4、《诗经》两首1. 氓之蚩蚩2. 匪来贸丝3. 于嗟女兮~4. 犹可说也5. 隰则有泮6. 岁亦莫止7. 彼尔维何8.5、离骚1. 偭规矩而改错2. 忳郁邑余侘傺兮·3. 何方圜之能周兮4. 延伫乎吾将反5. 进不入以离尤兮6. 芳菲菲其弥章6、《孔雀东南飞》并序1. 箱帘六七十2. 蒲苇纫如丝3. 终老不复取~7、诗三首1. 契阔谈8、兰亭集序1. 悟言一室之内8、赤壁赋)1.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2. 山川相缪3. 举酒属客4. 举匏樽以相属9、游褒禅山记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措——宴——吁——返——晤——脱——奁——凭——畔——韧——缭——暮——娶——嘱——甫——罹——¥必修三4、蜀道难所守或匪亲8、国人之于国也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2. 无失其时#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9、劝学1. 輮以为轮2. 虽有槁暴3.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 君子生非异也(10、过秦论1. 外连衡而斗诸侯2. 合从缔交3. 赢粮而景从4. 锄櫌棘矜5.百有余年矣11、师说。
1.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或师焉,或不焉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非——智——授——毋——性——否——斑——横——途——纵——煣——影——又——耰——必修四'11、廉颇蔺相如列传1. 拜送书于庭2. 召有司案图3.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4. 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5.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12、苏武传^1. 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2.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3. 与旃毛并咽之4.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5. 请毕今日之驩6. 空自苦亡人之地7. 信义安所见乎13、张衡传|1. 员径八尺2.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3. 傍行八道4. 形似酒尊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廷——沾——弆——按——诀———欢——熟——襟——无——否——叛——现——穆——毡——圆——擒——旁——樽——必修五4、《归去来兮辞》并序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5、藤王阁序1.云销雨霁,彩彻区明2.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6、逍遥游1. 北冥有鱼2. 三餐而反3. 小知不及大知~4. 此小大之辩也5. 而征一国者6. 旬有五日而后反7. 而御六气之辩8. 汤之问棘也是已7、陈情表1.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3.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4.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练习:写出下列本字的通假字衡——几——溟——消——返——智——辨——能——又——变——矣——悯——伶仃——褥——~选修部分庖丁解牛1. 砉然向然2. 技盖至此乎3. 善刀而藏之项羽之死)1. 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文言文通假字整理与练习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通假字练习参考答案A案:同“按”;审察,察看。
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罢:通“疲”;疲劳。
形容词。
“罢夫羸(léi)老易于而咬其骨。
”年老体弱的人就会把孩子交换了以后啃孩子们的骨头吃.颁:通“班”“斑”;;头发花白。
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
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暴:“同曝”晒。
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思厥[jué](他们的)先祖父,暴霜露,”暴:同“曝”;暴露,显露。
动词。
“忠义暴于朝廷。
”杯:同“杯”;酒器。
名词。
“沛公不胜杯杓[sháo],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
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同“背”背叛,违背。
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违背事物规律而胡乱行动,那末天就不可能使人得到好结果.被:通“被”;顶。
动词。
“被明月兮珮宝璐。
”被:同“披”;穿着。
动词“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
动词。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
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辟:通“避”;躲避。
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
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
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弊:通“敝”;疲惫,衰败。
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遍及,普遍。
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
名词“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
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汝见我不?”不:同“否”;吗。
疑问语气词。
“宁可共载不?”C材:同“才”;才能。
名词。
“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通“才”;刚刚。
副词。
“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彩色,颜色。
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采:同“彩”;颜色,彩色。
名词。
“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
名词。
“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
藏:同“脏”脏腑。
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到兰芝家还有二三里的地方,人伤心,马也衣鸣。
廛:通“缠”“胡取禾三百廛兮?”唱:通“倡”;倡导。
动词。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钞:同“抄”;抄写。
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鉏:同“锄”;锄头。
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绌:通“黜”;罢免官职。
动词。
“屈平既绌,”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
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从:同“纵”;与“横相对,“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同“措”;放置。
动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同“措”;放。
动词。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当:通“挡”抵挡,抵偿。
动词。
“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通“挡”抵挡。
动词“曹军不能抵当。
”当:通“挡”;抵挡。
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当:通“挡”;遮挡。
动词。
“坦墙周庭,以当南日,”党:通“倘”;倘若,偶然。
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道:同“导’;引导。
动词。
“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恩惠。
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吊:同“掉”;落。
动词。
“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丁宁:同“叮咛”嘱咐。
动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
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
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队:通“坠;坠落。
动词。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敚:同“夺”;强取,夺取。
动词。
“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堕:通“隳”;毁弃。
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E而:通“尔””你的。
代词。
;“吾乃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而:通“尔”;你。
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同“如”象。
形容词。
“军惊而坏都舍。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无他,但手熟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以头抢地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尔:同“耳”;罢了。
语气助词。
“非死则徙尔。
”F蕃:通“繁”;多。
形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同“返,返回。
动词。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反:同“返”返回,归来。
动词。
“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反:同“返”返回。
动词。
“人穷则反本。
”反:同“返”;返回。
动词。
“盖亦反其本矣。
”反:同“返”;往返,返回。
动词。
“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反:同“返”;往返,返回。
动词。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通“俸”俸禄,薪俸。
名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奉:同“捧两手托着。
动词。
“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盛酒浆的瓦器。
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
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土。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G盖:通“盍”,为什么。
疑问代词。
“兴化部是日遂淩出华林部远甚。
”盖:通“盍”;何不。
兼词。
“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估:通“贾”;商人。
名词。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洗手。
动词。
“媵人持汤沃灌。
”H函胡:同“含糊”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什么。
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衡:通“横”跟竖、直相对。
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通“横”梗塞,指不顺。
动词。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与纵相对,“外连横而斗诸侯。
”华:同“花”;植物的繁殖器官。
名词。
“混黄华叶衰。
”画:同“划”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驩:同“欢”欢聚。
动词。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还:同“环”;绕。
动词。
“秦王还柱而走。
”还:同“旋”;回转、掉转。
动词“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皇:通“惶”;恐惧,惊慌。
形容词。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
”皇:通“惶”;恐俱,惊慌。
形容词。
“赢得仓皇北顾。
”皇:通“惶”;恐惧,惊慌。
形容词。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
名词。
“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恍: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
“恍惊起而长嗟。
”麾:同“挥”;指挥。
动词。
“麾众拥豪民马前,”惠:同“慧”;聪明。
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
”惛:通“昏”;昏乱糊涂。
形容词。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混:同“浑”水不筒,污浊,形容词。
“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溷:同“混”“浑”混浊。
形容词。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溷:同“混”“浑”、;厕所。
名词。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火:同“伙”;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出门看火伴”。
火:同“伙”;一伙。
数量词。
古代军队“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J疾:同“嫉”;嫉妒,憎恨。
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同“嫉”;嫉妒,憎恨。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棘:同“戟”;兵器。
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籍:通“藉”;垫。
动词。
“籍柔覆温之躯。
”纪:通“记”;记载。
动词。
“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贾:通“价”;钱。
名词。
“如有营,予佐尔贾。
”简:同“拣”选,择。
动词。
“宏餍慈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同“拣”;挑选,选拔。
动词。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同“拣”;挑选。
动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暴露,露出来。
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
“信义安所见乎?”见:同“现”呈现,露出来。
动词。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同“现”:出现。
动词。
“路转溪头忽见。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
动词。
“风吹草低见牛羊。
”见:同“现”;呈现,露出来。
动词。
“才美不外见。
”见:同“现”;出现,露出来。
动词。
“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见:同“现”;现在。
副词。
“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缰:同“强”;强大。
形容词。
“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疆:通“强”;强壮。
形容词。
“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介:同“芥”;小草。
名词。
“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缙:通“搢”;插。
动词。
“缙绅、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菁:通“精”;精华,糟碎。
形容词。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景:同“影”;影子。
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迥:同“回”;辣转。
动词。
“迥忆后街之屋。
”鸠:同“纠”;集合。
动词。
“豪民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沮:通“阻”阻止,阻挡。
动词。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句:同“勾”;勾取。
动词。
“虽小数,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
副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通“俱”;全,都,引申为详细。
副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具:通“俱”;全,皆。
副词。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同“俱”都,全,副词。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距:同“拒”;抗拒。
动问。
“或走,或闭门旅距。
距:同“拒”;把守。
动词。
“距关,毋内诸侯。
”决:通“诀”诀别,离别。
动词。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决:通“诀”;离别。
动词。
“辞决而行”。
掘:同“倔”,顽强,固执。
形容词。
“掘强沙塞之间,”K抗:通“亢”;高。
形容词。
“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亏:同“诡”差异,不适应。
动词“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L雷:通“擂”;敲击。
动词。
“擂鼓大震,北军大坏。
”儽:通“累”;堆矗,积累。
动词。
“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累:通“摞”;捆绑犯人的大绳子例句中作。
捆绑。
讲,与“臣”一起指。
俘虏。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累累:通“垒垒”;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
形容词。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遭遇。
动词。
‘离骚’者,犹离忧也。
“栗:同“栗”;发抖。
动词。
“栗深林今惊层颠。
”帘:同“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名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列:通“裂”;分裂。
动词。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脟:同“脔”切成块状的肉。
名词。
切成块状的肉。
名词。
廪廪:通“懔懔”;危惧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