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壶口瀑布》(部编)

合集下载

202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

2025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五单元17 壶口瀑布

17 壶口瀑布◎文化自信: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的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语言运用:理解课后“读读写写”词语,能根据特定场景正确运用。

◎思维能力: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各要素的特点及要素之间的关系,梳理课文的行文思路;感受课文独特的写景角度,把握所写景物的特点,理解作者的所感所思。

(重点、难点)◎审美创造:品味文章畅达自然、典雅凝练的语言,体会课文磅礴大气的风格特点。

(重点)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一听到这两句诗,我们的脑海中马上会浮现出一条雄壮磅礴、奔腾不息的大河。

而最能集中体现黄河磅礴气势的,莫过于壶口瀑布了。

今天我们就跟随散文家梁衡先生走进《壶口瀑布》一文,一起领略壶口瀑布“千里黄河一壶收”的壮观风采。

二、教学开展1.目标任务一:搜集资料,扫清障碍。

◎字词积累。

自由朗读,结合课后的“读读写写”掌握“驰骋”“寒噤”“震耳欲聋”等重点字词。

可参见《创优作业·背记手册》本课字词部分。

◎作者简介梁衡,1946年生,山西霍州人,新闻理论家、作家。

主要著作有新闻作品《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等,散文集《人杰鬼雄》《只求新去处》等。

◎文体知识游记2.目标任务二: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速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描写不同季节的壶口瀑布的四字短语,填写表格,并概括其特点。

◎作者从声形、态势等方面描写了雨季和枯水季的壶口瀑布,表现其不同的特点。

写了壶口瀑布的水之后,作者为什么又写“脚下的石”?①壶口瀑布是水和石共同造就的,文章以写水为主,但不宜对石不置一词。

②写被河水侵蚀的石头,能够展现河水的真正力量,这样就改变了前文描写河水在石壁的阻遏挤压下“各自流淌”所有可能带来的片面印象,也为后面写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的个性奠定基础。

③从观景角度来看,作者定点换景,游目四顾,最后把视线收归脚下,转换非常自然。

④作者所感慨的小小壶口却“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的奇景,正是产生于石头对水的约束,因而接下来描写“脚下的石”也是很自然的了。

部编《壶口瀑布》教学设计(精选8篇)

部编《壶口瀑布》教学设计(精选8篇)

作为⼀位⽆私奉献的⼈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作更加有效地进⾏。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部编《壶⼝瀑布》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部编《壶⼝瀑布》教学设计篇1 教学⽬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在朗读中感受壶⼝瀑布的美。

2、了解游记的特点及学习⽅法 3、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法及⾓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在朗读中感受壶⼝瀑布的美。

教学难点: 理清思路,明确写景⽅法及⾓度,并且能够在赏析句⼦的同时抓住景物特点。

教学过程: ⼀、激趣导⼊: 黄河像⼀条腾飞的巨龙,穿⾏在西北黄⼟⾼原的秦晋⼤峡⾕中,当流经壶⼝时,宽约500⽶左右的河⽔突然收束⼀槽,形成特⼤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落差30多⽶,瀑布涛声轰鸣,⽔雾升空,惊天动地,⽓吞⼭河,为黄河第⼀⼤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瀑布。

今天我们就通过梁衡的游记散⽂《壶⼝瀑布》⼀同去领略“天下黄河⼀壶收”的奇特景观吧。

(板书课题及作者) ⼆、新授课⽂: 单元导读:⾸先,翻到第五单元的单元导读,仔细阅读,然后说⼀说,你从中有什么发现 从单元导读中我们知道,这⼀单元的课⽂都是游记,那么什么是游记 游记是⽂学体裁之⼀,散⽂的⼀种,以轻快的笔调,⽣动的描写,记述旅途中的见闻,某地的政治⽣活,社会⽣活,风⼟⼈情和⼭川景物,名胜古迹等等,并表达作者思想感情。

游记的特点,先游后记,亲见真闻。

学游记,⾸要的是要抓住景和情。

⼆、作者简介 梁衡,⼭西霍州⼈。

的新闻理论家、散⽂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

曾荣获全国青年⽂学奖、赵树理⽂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

其代表作品有《没有新闻的⾓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闻原理的思考》等。

三、整体感知 1、认识⽣字词。

铸(zhù)告诫(jiè)推搡(sǎng)霎时(shà) 驰骋(chěng)漩涡(xuán)寒噤(jìn)迂回(yū) 汩汩(gǔ)湿漉漉(lù)震⽿欲聋(zhèn) 潺潺(chán)前呼后拥(yōng)怒不可遏(è) 2.说说作者⼏次游览了壶⼝瀑布分别在什么季节 第⼀次,⾬季;第⼆次,枯⽔季节。

八年级语文下册17 壶口瀑布(第一课时)(教案)

八年级语文下册17  壶口瀑布(第一课时)(教案)
3.介绍本文文体背景——游记。
4.扫除字音障碍。
5.通读课文划分层次。
6.壶口瀑布在什么地方?作者总共写了哪几次去壶口瀑布的经历?其中哪次详写?哪次略写?
7.勾画出描写不同季节的壶口瀑布的四字短语,填写表格,并概括其特点。
(教师总结)
文章主要写作者两次到壶口瀑布看到的不同景象:略写雨季的壶口瀑布,表现其磅礴气势,甚至令人害怕;详写枯水季的壶口瀑布,表现其丰富多样、多姿多彩的景观,紧接着写脚下的石,但实则是表现水的无穷力量。结尾表达对黄河的赞美之情,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8.作者由黄河之水想到人之外,还想到了什么?
(教师补充、总结)
三、课堂检测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驰骋 推推搡搡 震耳欲聋 奋力抗争
B.旋涡 如丝如楼 挟而不服 汩汩如泉
C.雾霭 怒不可遏 深不可测 搏大宽厚
D.翻身 钢板出轧 浪沫横谥 前呼后拥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据“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载,当年壶口的位置还在这下游一千五百米处。
B.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
C.我依在一块大石头上向上游看去,这龙槽顶着宽宽的河面,正好形成一个“丁”字。
D.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闹、更挤、更急。
考查基础知识
课堂小结
本文紧扣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采用定点换景法,以自己的游踪为线索,描绘了雨季和枯水季的壶口瀑布各具特色的景观,层次清晰、鲜明逼真地展示了壶口瀑布的立体美,表达出充满智慧的感悟与思考。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反复阅读课文第3、4段,品味其语言的妙处,并试着写一段赏析文字。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4篇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4篇

《壶口瀑布》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朗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雄伟、壮阔的气势。

能力目标: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学习写景细腻,运用多种方法描写壶口瀑布气势磅礴、雄伟有力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做国河山河文化历史的美好情怀。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难点: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激发对黄河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课时:1课时四、教学与学法1.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法、小组合作分享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面对美,人们的感受是不同的。

老师这里有两幅瀑布的图片,请大家看一看你更喜欢哪一幅?喜欢第一幅的同学请把你的手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到。

喜欢第二副的同学也请你把手高高地举起来让老师看到。

非常好,希望大家再这一节课中都能够积极投入。

第一种瀑布是柔美和谐的,给人舒服的感觉,这种美很容易被人接受。

第二种瀑布是粗犷豪放的,这种美则是不太容易被人接受的。

第二幅图片中的瀑布因为含沙量之大,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也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上唯一的瀑布----壶口瀑布。

它的磅礴气势震撼着无数人,作家梁衡就曾两次到过那里,并写下了自己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走进梁衡先生的《壶口瀑布》,去领略它那别样的美。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明确学习目标)(三)自主检测: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推搡()漩涡()汩汩()霎时()怒不可遏()出轧()挟而不服()(四)文本学习:1.整体感知:枯水季的壶口瀑布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一些形容词概括)2.品读感悟:品读:“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而山是清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7《壶口瀑布》【教案含同步练习】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7《壶口瀑布》【教案含同步练习】

17.《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抓住关键语段,找寻壶口瀑布特点,学习游记散文的赏析方法。

3.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重点难点:1.寻找归纳壶口瀑布特点。

2.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教学方法:教法:朗读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

1.朗读法。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受黄河壶口瀑布的魅力。

2.讨论法、点拨法。

3.竞赛激励法。

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了解寻壶口瀑布的特点。

3.感受黄河的气势,祖国山河的雄伟壮丽。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教师导入名山大川,激流冲荡,总有种种别样的美。

李白吟诵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安石也说过:“拔地万里青嶂立,悬空千丈素流分。

”徐凝面对瀑布也有诗曰:“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2.谈话交流瀑布给你怎样的感觉呢?谁来说说。

3.介绍壶口瀑布欣赏壶口瀑布图片。

教师介绍壶口瀑布:位于陕西省宜川县境内,黄河像一条腾飞的巨龙,穿行在西北黄土高原的秦晋大峡谷中,当流经壶口时,宽约400米左右的河水突然收束一槽,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群。

主瀑布宽40米,落差30多米,瀑布涛声轰鸣,水雾升空,惊天动地,气吞山河,为黄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国仅次于贵州黄果树瀑布的第二大瀑布。

二、检查预习出示本课重点字词:铸成告诫推搡霎时寒噤迂回出轧汩汩潺潺雾霭驰骋怒不可遏震耳欲聋前呼后拥湿漉漉个别读,同学纠错,解释重点词语意思。

齐读字词。

三、初读课文,感受瀑布1.速读课文,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明确: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壶口瀑布》。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详细描述了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和壮丽景象。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以及景观特点,感受作者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要词语和句子,感受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

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课文朗读录音、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2. 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圈画重要词语和句子,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特点。

3. 合作探究(15分钟)(1)学生分小组讨论,分析课文中描绘壶口瀑布的修辞手法。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学习心得。

4.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例题: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一下你最喜欢的季节。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例题要求,自主完成练习。

6. 课堂小结(5分钟)七、板书设计1. 课题:《壶口瀑布》2. 内容:(1)壶口瀑布地理位置(2)壶口瀑布景观特点(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等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堂学习,运用修辞手法描绘一个你熟悉的自然景观。

(2)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观察和想象来描绘壶口瀑布的?2. 答案:(1)例文:春天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柳树姑娘披上了嫩绿的新装,在春风中翩翩起舞。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 教案 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 教案 公开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教案公开课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课文通过对壶口瀑布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描绘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抒情散文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方面可能缺乏直观的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趣,引导他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景,提高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壮观,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2.难点:欣赏大自然的美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等。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堂练习题: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同时,播放轻柔的音乐,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然后,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回指导。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课文中的问题。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壶口瀑布》教案

【导语】本课是⼀篇写景散⽂,主要写壶⼝瀑布的壮观景⾊,引发了作者澎湃的激情,使作者深深陶醉,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17壶⼝瀑布 教学⽬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在朗读中感受壶⼝瀑布的美。

2.抓住关键句,品味⽂章富有表现⼒的语⾔特点。

3.学习作者从声响、形状、态势等不同⾓度来描写壶⼝瀑布的特点的⽅法。

4.领会⽂章蕴含的深刻意义——⽆坚不摧、⽆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新课 “黄河之⽔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最能体现黄河奔腾的⽓势的,莫过于黄河壶⼝瀑布了,教师简单介绍壶⼝瀑布的位置与形成。

出⽰3张有关瀑布的照⽚,请学⽣判断哪张为“壶⼝瀑布”。

请学⽣⽤⼀个词语,描绘⼀下3张中最喜欢的那幅照⽚,或在看到照⽚时的感觉。

今天我们学习的“⽂化散⽂”家梁衡笔下的壶⼝瀑布,感受壶⼝瀑布的⽓势。

⼆、教学新课 ⽬标导学⼀:朗读课⽂,感受壶⼝瀑布的⽓势 教师播放课⽂朗读录⾳,学⽣听读,⼀边听⼀边画出描写壶⼝瀑布的语句,感受语⾔的魅⼒及壶⼝瀑布的⽓势。

学⽣⾃由朗读,根据刚刚听读的体会,带着感情朗读课⽂,再次体会壶⼝瀑布的意境美。

并说说⽂章两次写到壶⼝瀑布的情景,分别是什么季节。

在⽂中标出两次所在的段落。

明确:第⼀次是⾬季,在第⼆⾃然段;第⼆次是枯⽔季节,在第三、四⾃然段。

⽬标导学⼆:分析壶⼝瀑布的特点 1.要求学⽣从⽂中找出描写⾬季和枯⽔季壶⼝瀑布的语句。

思考:⾬季的瀑布有什么特点?枯⽔季的瀑布⼜有何特点?你是从哪些句⼦中看出来的? 明确:(1)⾬季壶⼝瀑布特点:惊⼼动魄、⽓势磅礴。

从下⾯句⼦可以看出来: ①车还在半⼭腰就听见涛声隐隐如雷,河⾕⾥雾⽓弥漫,我们⼤着胆⼦下到滩⾥,那河就像⼀锅正沸着的⽔。

②那沟已被灌得浪沫横溢,但上⾯的⽔还是⼀股劲地冲进去,冲进去……。

③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浸沟岸,雾罩乱⽯,除了扑⾯⽽来的⽔汽,震⽿欲聋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以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壶口瀑布》一文为教学内容,涉及文章的阅读理解、生词学习、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等方面。

具体章节为第三单元《自然美景》中的第二课时。

文章详细内容:课文描述了作者在壶口瀑布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壶口瀑布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地域文化。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文章中的生词、短语和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提高写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课堂讲解,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学习观察和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和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对壶口瀑布景观的描绘和感悟。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培养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词卡片、写作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生词和不懂的句子,借助工具书进行查阅。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互相解答疑惑,共同完成课堂任务。

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教学难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5.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举例讲解如何运用这些手法描绘自然景观。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课堂写作练习,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六、板书设计1. 《壶口瀑布》2. 主要内容:生词、短语、成语描绘自然景观的方法写作技巧3. 板书布局:左侧展示生词、短语、成语,右侧展示描绘方法和写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模仿课文,运用修辞手法,描绘一处你熟悉的自然景观。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最后,关于教学方法的改进,我意识到单一的讲授式教学可能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采用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翻转课堂等,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首先,关于修辞手法的运用,虽然我在课堂上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举例,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实际写作中难以自然地运用这些手法。我意识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修辞手法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和指导,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这些表达技巧。
其次,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主题不太感兴趣或者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针对这一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课堂中,尝试引入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讨论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加强引导,帮助他们学会如何进行有效讨论。
此外,实践活动中的观看视频资料环节,虽然能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但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今后,我考虑在实践活动环节加入更多的创意元素,如让学生尝试用绘画、音乐等形式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感受,从而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在课程总结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牢固,可能需要在课后加强复习和巩固。因此,我计划在课后布置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作用和效果,并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壶口瀑布的地理意义和文化价值”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壶口瀑布》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观非常感兴趣,这也让我深感欣慰。通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总结。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的方式,通过提问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对于瀑布的印象,成功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了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继续寻找更多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2.增强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力: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壶口瀑布的特点,培养空间思维和比较思维。
3.培养学生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感悟课文对大自然景观的赞美,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创造潜能。
4.增进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壶口瀑布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文化认同感。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7课《壶口瀑布》教学内容如下:
1.理解课文标题的含义,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2.学习生字词:澎湃、惊涛、壑、跌宕等。
3.分析课文描绘壶口瀑布的精彩语句,如“涌起的浪头像千万匹白色的战马”,体会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能够理解透彻,掌握关键知识。
四、教学流程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阅读理解:课文《壶口瀑布》的阅读,理解文章主题、结构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词汇学习:学习并掌握文章中出现的新词、短语,如“气势磅礴”、“奔腾不息”等。
3.写作技巧: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学习作者如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瀑布的壮观景象。
二、核心素养目标
《壶口瀑布》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提升文学素养:通过阅读和理解《壶口瀑布》,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感受力和鉴赏力。
2.增强思维能力: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其能从多角度理解和评析文章。
3.培养文化意识:了解壶口瀑布的自然景观及背后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4.口语表达:通过讨论、复述等形式,锻炼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5.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6.课后实践: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尝试以《壶口瀑布》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7.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要点,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例如:课文中对瀑布的形态、声音、色彩等方面的描写,以及作者从中感悟到的人生哲理。
-修辞手法分析:学生能够识别并分析课文中使用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例如:分析“瀑布像一条巨龙,从天而降”中的比喻手法,理解其如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词汇运用:学生能够掌握并正确运用课文中出现的新词、短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词汇记忆与运用:学生在记忆新词时容易混淆,使用时不够准确。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17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以作者游览壶口瀑布的所见所感为线索,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本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充满了感染力。

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壶口瀑布的壮美,激发学生对祖国自然景观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文之前,已经学习了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对通过景物描写来抒发作者情感有一定的认识。

但本文在写景状物方面有独特之处,需要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作者独特的表达技巧。

此外,学生可能对壶口瀑布这一自然景观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正确读写“壶口、瀑布、浊流”等词语,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自然景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壶口瀑布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难点:分析课文在写景状物方面的独特之处,以及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抒发作者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进一步体会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色。

2.讨论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欣赏和评价壶口瀑布,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3.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壶口瀑布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课文注释和翻译4.学生作业本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随后,简要介绍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壶口瀑布的景色。

壶口瀑布教案5篇

壶口瀑布教案5篇

壶口瀑布教案5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场文书、书信函件、教学范文、演讲致辞、心得体会、学生作文、合同范本、规章制度、工作报告、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place documents, correspondence, teaching samples, speeches, insights, student essays, contract templat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work repor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壶口瀑布教案5篇壶口瀑布教案1学习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文章优美的语言,并读出自己的感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壶口瀑布》优质课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壶口瀑布》优质课 教学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壶口瀑布》优质课教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壶口瀑布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描绘细腻,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但学生在分析课文内容、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情感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培养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结构;学会生字词。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内容,品味语言,理解作者情感;欣赏自然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绘的壶口瀑布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欣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语言,品味作者的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2.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学习和巩固。

3.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便于学生跟读、模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

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7课《壶口瀑布》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6.课后作业布置: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相关的阅读、写作和思考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课文内容,提高对文章主旨、情感、表达技巧的把握。
3.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激发对自然、生活的热爱。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写作练习。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壶口瀑布的壮丽景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运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描绘自然景观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写作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壶口瀑布》这篇课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分析课文内容,我发现他们在理解瀑布景象的描绘上有着较高的领悟能力。然而,在修辞手法的运用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对此,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有效的。这个问题让同学们联系自己的实际经历,从而更容易投入到课文学习中。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采用这种贴近生活的导入方式。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壶口瀑布的基本概念。壶口瀑布是我国著名的自然景观,位于黄河中游的山西省与陕西省交界处。它以雄伟的气势、壮观的景象著称,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重要标志。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课文中对壶口瀑布的具体描绘。这个案例展示了作者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文字,表达出对大自然壮丽景色的赞美。
-难点二:把握课文的主旨和情感。学生可能难以体会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需要教师引导和启发。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7 壶口瀑布》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描绘了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和独特的地理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形象地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此篇课文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自然景观的课文,对课文中所描述的景观有一定的了解。

但八年级的学生在理解力和审美情趣方面有所提高,需要通过课文学习,进一步培养对自然景观的感悟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地理知识感兴趣,可以借此机会拓展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形成原因和景观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课文中所描绘的壶口瀑布景象的理解和感悟。

2.重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难点:对课文中所展现的自然景观的想象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氛围。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3.课前准备: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壶口瀑布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壶口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壶口瀑布的壮观景象。

教师简要介绍壶口瀑布的地理位置和形成原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所描绘的壶口瀑布景象。

教师随机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壶口瀑布》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壶口瀑布》是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游记散文,文章视角独特,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既有整体观照也有细节刻画,分别描写壶口在雨季和枯水季的景象,以水之势喻人之情,从黄河的特点联想到人的个性品质,写法典型。

本单元为“游记单元”,感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文主题,了解游记特点,把握作者游踪,写景角度和方法,揣摩品味游记语言对景物细腻的描绘,体会作者的审美情思和对祖国山水的独特感悟与理解。

学情分析: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了初中一年半的学习,初步具备了朗读体会、感知文本的能力,求知欲望、自主学习、探究能力较强。

但是,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游记的数量并不多,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小石潭记》作为文言文,还属于游记的“早期形态”。

本单元安排了四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有助于学生通过集中学习,了解游记这一文体等知识。

教学时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多“导”少“带”,让学生自己去阅读品味。

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游记文体要素,为整个单元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方法基础。

2.反复品读文章独具特色的语言,学习作者遣词造句的方法,体会课文的风格特点。

(语言运用、审美创造)3.领会黄河精神内涵和伟大性格,激发热爱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感情。

(文化自信)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本文宏阔细腻、畅达凝练的语言,把握壶口瀑布的特点。

难点:理解作者的所思所感,感受对黄河和民族精神内涵的悠远思考。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用具:4沃白板5、粉笔、翻页笔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黄河壶口瀑布的动态图片,让学生朗诵七年级下册《黄河颂》片段,引领学生进入情境,初步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汹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师生合作,共赏壶口【学习任务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1段):总结概括(引出下文,所至)(第2—5段):两次观瀑(详略结合,所见)(第6段):赞美黄河(议论抒情,所感)初步感知并概括文章结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游记的文体要素和段落结构之间的关系。

部编八年级上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八年级上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含反思

部编八年级上册《壶口瀑布》教学设计含反思教学目标:1.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

2.品读课文独特的语言,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精神的内涵,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教学重点:1.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

2.品读课文独特的语言,理解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教学难点:领会文中所写的黄河精神的内涵,激发热爱中华民族的感情。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任务驱动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啊!黄河!你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配乐朗诵)二、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思考:作者曾几次到达过壶口瀑布?第一次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三、再访壶口【任务一明所至】快速浏览课文3-5段,完成表格。

通过对作者观赏视角的梳理,咱们发现作者的位置始终未变,变化的只是他的视角,这种观察方式,我们称之为定点观景。

【任务二品所见】再次阅读3-4段,看看在这样独特的观景视角下,作者看到了怎样的壶口瀑布?小组合作,选一处特写镜头,做旁批,说理解,设计朗读方案。

活动:(1)先让学生完成简单的修辞及动词的赏析。

生齐读:(动词重读)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2)采用原文与改文比较鉴赏的方式,引导学生短句速读。

原句: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男生读。

改句1: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 不断挤撞推搡,不断前呼后拥,不断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女生读。

问题:哪一个句子更好?好在哪里?明确:短句更加具有节奏感,更有气势,水横冲直撞,加快语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壶口瀑布》
教材分析
《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水的游记。

作者梁衡调动形象生动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本单元要求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作者的游踪、写景的角度和方法,揣摩品味语言。

在这节课主要解决写景的角度和赏析语言两方面的问题,要以任务设计驱动学生自主体会,而非灌输。

教学目标
1. 通过朗读,感受文中短句、排比句增强语言气势和力度的表达效果。

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黄河壶口瀑布的特征写景寄情的方法,感悟作者在写景过程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

领悟文章蕴含的深刻哲理——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坚韧刚强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壶口瀑布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黄河壶口瀑布的特征写景寄情的方法。

课前准备
查找摘抄描写黄河的古诗词。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总结预习:
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刘禹锡《浪淘沙》
一、导入
在十七世纪的中国地图上,有一条蜿蜒绵长的黄色曲线横亘中国版图,这条曲线标识的就是黄河,它的源头,在古代有个美丽的名字——“星宿海”。

就是从这里,黄河蜿蜒东流,孕育了中华文明。

壶口瀑布位于黄河中游秦晋大峡谷,河床到此非常狭窄,形如“壶口”,河水急跌而下,汹涌奔腾,声震天地。

本文描绘的就是这一胜景。

介绍作者并明确壶口瀑布地点:晋陕两省交界。

二、这部分由任务驱动学生理解课文
首先要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最好能够背诵课文写景的佳句。

任务一、初读课文,感受壶口瀑布的磅礴气势
作者几次到过壶口瀑布?两次。

第一次游览是雨季(第2段),第二次游览是枯水季节(第3-5段)
追问:作者曾两次到过壶口瀑布,初次相识,壶口瀑布给他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危险、气势磅礴、令人胆战心惊……
任务二、再读课文,探究成因,感知景物特点
用简练的语言说出什么是“壶口”以及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分析:沟底的河心还有一条河,是突然凹下去的一条深沟,当地人叫“龙槽”,槽头入水处深不可测,这便是“壶口”。

黄河的河床在这里由宽而窄,由高而低,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水流。

巨大的水流从高达几十米的断面冲下,就形成了壶口瀑布。

填表
追问:壶口瀑布和其他瀑布不同之处何在?
从原文中筛选信息:
“壶口瀑布不是从高处落下,让人们仰观垂空的水幕,而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沟里跌去,人们只能俯视被急急吸去的水流。


文章写壶口瀑布,为何提到人的各种情感?
本文旨在借壶口瀑布写出人的性格、民族精神。

提到各种情感,正是融情于景,为后文解释黄河的性格、民族精神做好铺垫。

课文写了两次壶口瀑布,详写第二次,那么写第一次观瀑布作用是什么?
第一次侧重写雨季瀑布的危险和给人带来惊心动魄壮美的感觉,为下文对壶口瀑布的详写和赞颂作铺垫
三、任务三、品析语言,学会写赏析
1.“河谷里雾气弥漫,我们大着胆子下到滩里,那河就像一锅正沸着的水。


赏析示例: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黄河之水在雨季时水势浩大、上下翻滚的汹猛景象。

2.“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


赏析示例:①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力量,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使人震撼。

突出壶口瀑布波涛汹涌,威武雄壮,大浪裹小浪,翻江倒海,飞流直下的特点,表现了黄河奔腾激越的气势。

②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壶口瀑布令人震撼的气势。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河水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课文在描写壶口水势时,寄寓了惊叹之情。

表现了河水催人奋进、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的精神。

3.“于是洪流便向两边用去,沿着龙漕的边沿轰然而下,平平的,大大的,浑厚庄重如一卷飞毯从空抖落。

不,简直如一卷钢板出轧”。

赏析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将柔而无形的水比作“一卷飞毯”“一卷钢板”,传神地体现了河水的“凝重”“猛烈”。

突出了水势变化之大,将黄河博大的胸怀、壮阔的气势非常生动地表现出来。

4.它们在龙槽两边的滩壁上散开来,或钻石觅缝,汩汩如泉;或淌过石板,潺潺成溪;或被夹在石间,哀哀打旋;还有那顺壁挂下的,亮晶晶的如丝如缕……
赏析示例:这里运用排比句写出了河水纤细、柔和、优美的形态,其中“钻”“觅”“淌”“夹”等动词的运用十分贴切,使文章灵动多姿。

赏析:判断写法、修辞,给出正确的术语,结合词句进行分析,分析出特点、效果和与中心的关联。

四、体会情感与课文小结
怎样理解第五段“人常以柔情比水,但至柔至和的水一旦被压迫竟会这样怒不可遏。

原来这柔和之中只有宽厚绝无软弱,当她忍耐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以力相较,奋力抗争。


注意:指代黄河的它变成了“她”。

第六段“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勇往直前。


河——人——中华民族的精神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

不仅仅指黄河之水,黄河上升为民族精神的象征。

代表一种的民族精神。

小结:
《壶口瀑布》是一篇描写水的游记。

作者梁衡调动形象生动的笔触,细致地描绘了壶口瀑布的情状和态势,热情赞美了祖国壮丽的河山。

全文写景细腻,主要借助了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征写出了瀑布的声响、形状、态势及伟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受。

写景不是孤立地写景,而是在写景中抒情言志。

一是巧妙地融合在具体的描写之中,二是巧妙联想。

由小小的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再由黄河的性格联想到人历尽艰难、宁压不弯、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作业
反复阅读课文第3、4段,品味其语言的妙处,并试着写一段赏析文字。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