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现代性三论

合集下载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秦晓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秦晓

在清华大学的演讲秦晓亲爱的清华经管学院2010届毕业班的同学们:今天,我非常荣幸能作为演讲嘉宾出席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毕业典礼。

大约一个月前,钱颖一院长邀请我时,我当时是一种很矛盾的心态。

一方面, 我确有一些思考和体验想和同学们交流;另一方面,我缺少和高校学生,特别是80后的年轻一代沟通思想的经验,不知道我所关注的问题是否能为你们理解和认同。

尽管如此,我还是鼓起勇气来了。

我算是共和国同龄人的一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在这60年中,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作为一个长期在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工作的管理者,我的关注点从企业管理、宏观经济逐步扩展到社会问题及相关的制度和价值。

在思想认识上我也走过了信仰—困惑—独立思考—不断寻求真理的路径。

我想先从大学的功能、大学教育、大学学生的使命谈起。

关于大学的功能,在欧美曾经历了精英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通识教育这样一个复归的过程,这一过程反映出人们对大学功能、大学教育、大学学生使命的再认识。

简而言之,大学不仅是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 它还是文明传承和发扬的载体;大学学生进入社会后不仅要成为一个有专业知识、有职业道德的专业人士,同时要有对普世价值担当的意识和公共关怀的责任。

公共关怀是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和使命,他们要超越自己的专业领域,抵制世俗和权力的诱惑,秉承普世价值,在公共领域中维护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起道德、精神和文化的价值支柱。

精神价值的缺失和重建在当代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但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个问题的表现是不同的。

当今的中国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社会转型。

我们所讲的社会转型不是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建设”、“国强民富”、“大国崛起”,而是现代性社会的构建。

现代性社会是相对于传统社会而言的,它的主要标志是以“启蒙价值”,即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价值支撑的,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为制度框架的民族国家。

发端于17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人对神的“叛逃”和“祛魅”。

中国未来三十年变局及应对之策

中国未来三十年变局及应对之策

中国未来三十年变局及应对之策原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一个月前,秦晓已经卸去了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的职务,告别了企业家身份。

不过,告别企业家身份的秦晓并不想完全退休,而是担当起了一名知识分子的角色:五卷本的文集《秦晓集》已经出版,包括他的博士论文、供职于企业时的论文和工作文章,其中一卷的书题是《追问中国的现代性方案》。

而现在他的身份是博源基金会理事长,这是一家以推动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为目标的智库机构。

三大变化——人口红利、出口调整、价格要素改革我是学经济学的,但是背后始终有一个脉络,就是在公共领域做一些研究、探讨。

我感兴趣的是,这和我们这一代人的经历有关吧。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也是受传统的理想教育成长起来的,有对国家、对民族的发展前途比较关注的情结吧。

“文化大革命”我们也经历过。

我们一度跌到了底层,成了草根,这也促使我们反思了很多问题。

邓小平启动改革开放,我们也卷进去了,我们也算是一个参与者吧,虽然层面不一样,但是一直也都在关注着。

然后到现在,我认为是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三十年、改革开放又三十年,我觉得未来三十年有很多条件会发生变化。

有很多问题在第二个三十年不突出,但是第三个三十年会比较突出,所以我有必要把我们的担忧、思考讲出来。

对于未来的三十年,一些条件会发生变化,哪些条件会变化?或者哪几个层面会变化?我们持续三十年高速增长的这个阶段,我认为已经过去了,不过不会突然停下来,增长依然有很大的惯性和空间。

但是,一些条件也看得见,已经在发生变化了。

首先是对于人口红利的判断。

现在比较主流的说法,人口红利已经进入一个平滑的下行曲线。

当然也有不同的看法。

我比较赞同蔡昉(中国社科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的看法,中国比较特殊,中国的好处是先工业化后城镇化,这和有一些发展中国家先城镇化后工业化就不一样,我们没有贫民窟那样的东西,很多城镇人口都是工业化起来后,有一些需求之后再进来的,不管是工业、建筑业,或者是服务业。

这是比其他国家要好的地方。

秦晓 改革正当时

秦晓  改革正当时

秦晓改革正当时作者:宗和来源:《创新科技》 2013年第1期目前是启动改革窗口期“目前是一个启动改革的窗口期,有压力才能改革”,“财经年会2013:预测与战略”论坛上,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说,“如果一过这个时期,可能今后改革的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另外,也可能会产生重大的社会危机。

”在同一场合,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称,养老金缺口和广义卫生费用上升,是中国今后的财政压力和政府债务风险的两大来源,“如果错过未来十年改革机遇期,2050年中国将面临欧美式债务危机。

”秦晓就目前启动改革的客观前提和外部原因作了分析。

客观前提是,传统的增长模式已经失灵,不改不行。

外部原因是,中国已不能再靠规模要素投入了,但中国还没有显出其具备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制度、人力资源条件。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还有劳动成本比较优势,还有后发优势,还有政府主导的实施产业升级换代的优势,还有城镇化、农村现代化、工业化。

所以,再搞20年(GDP增长)8%以上没有问题。

这个,我认为某种程度上偷换了一个重要概念,速度是个结果,不是一个目标。

我们要争论的是,在什么模式下实现增长,要不要均衡,要不要效率,要不要质量,要不要绿色,要不要公平公正。

”秦晓说,高速代价很高,不应该是追求。

秦晓提出,政府自身的改革,应从一个主管经济、主导经济、管制经济的角色,变成提供公共产品的角色。

他说,有人提出国企的问题需要政府主导、国际竞争、产业换代,有人把它包装成“中国模式”。

“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在改革的初期有过正面的作用,但是总体来讲它有三个大的问题:第一,政府主导必然破坏价格,扭曲价格,扭曲资源配置,管制经济,增加交易费用,官僚主义这套东西必然产生。

第二,政府主导产生了培养官商勾结腐败的温床,这不可避免,无论是韩国,还是其他东亚模式。

第三,到一定时候就形成路径依赖和特殊利益团体。

”秦晓认为,新一轮的改革还是从政府职能出发,“财税价是一个集中的公共资源,应该从财税价作为突破口,价格主要是要素价格,包括资本、汇率和利率,包括原材料、能源、土地、工业用地,还有劳动力要素价格。

秦晓论

秦晓论

秦晓论“现代性”
“现代化”在中国的语境中就是“国富民强”,那它的价值正当性是什么呢?现代化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现代性”中,最核心的价值观是自由,权利是保障自由的权利,理性是自由思考的权利,民主是保障自由的制度。

马克思的话说得多清楚啊,只有社会成员中的每个人获取自由,这个社会总体才能获得自由。

尽管西方也确实存在一些把个人的自由无限扩大化的现象,不过整体上还是均衡的,因为法律、制度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

真正尊重自由、承认自由是核心价值观的话,里面必然包含着承认其他人的自由,倡导没边界自由的就不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自由”和“法治”,“自由”和“秩序”,是相辅相成的。

“自由”最基本的一条是说一个人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不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在中国,主要的问题是人的基本的自由还远没有实现,而不是个人的自由由于没有受到约束而对社会造成破坏。

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其实是普世的,没有阶级的属性,只有文化偏好。

这种差异是现代性价值体系二元张力结构中均衡点的不同,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

我们把起源于启蒙价值的现代价值称为一个体系,是因为它是一组二元对应的结构,如:自由—秩序、民主—法治、个人权利—家庭、集体和国家利益、理性—理想等。

我觉得在中国建立现代价值观,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纲常秩序中就没有个人的概念,只有一个相对的位置,对皇上来说你是臣民,对儿女来说你是父亲,对老婆来说你是丈夫,那你是谁?把这些对应的都除掉,没你了。

在现代中国,个人主义这个词还是负面的词,自由主义也是负面的词,认为个人主义是损公利己,认为自由主义没集体观念,如加上资产阶级的前缀,问题就更大了。

何谓现代性

何谓现代性

“现代性” 指社会的一种类型、模式或阶段。

最初,它限于指西欧国家从文艺复兴到大众传媒的崛起的这段历史;其特征是,先前处于封闭、孤立状态的区域群落(local communities)被大规划地整合,从而告别传统和宗教,走向个体主义、理性化或科学的社会组织、平等主义等。

处在现代性状态的社会被称作现代社会(modern society)。

一个社会演变成为现代社会的过程就叫现代化(modernization)。

最能用来定义现代阶段的事件包括:民族国家(nation state)的兴起;工业化;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代议民主制的崛起;科学与技术发挥的作用愈益增大;城市化;大众传媒的增生和扩散(proliferation)。

西欧历史较为具体地体现在: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法国革命;美国革命;工业革命;人们通常认为,正是上述的这些事件或其中的部分事件,使得现代社会在欧洲得到了较为完整的实现。

现代性的主要特征人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从在社会学的角度,以期弄清楚究竟什么是现代性这一问题。

许许多多的名词和术语被用以描述社会、社会生活、驱动力、思想病症,以及现代性的许多其它层面。

这些名词和术语分别是:科层制、世界的除魅、理性化(工具理性)、世俗化、异化、商品化、非文本化、个体主义、主体主义、线性发展、客观主义、普世主义、还原论、混沌、工业社会、同质化、一体化、异类杂成、多样化、民主化、集中化、位阶组织、机械化、极权主义等。

人们通常通过对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或现代社会与后现代社会的比较,来透视和反衬现代性的特征。

而对那些非现代社会状况的认识也远未取得一致。

每个社会都有其不同的历史背景,尤其是欧洲以外的社会,更不用说从前现代性的社会形态演化到后现代性社会形态所走过的三个阶段了,因此,从一定意义讲,要想找到一个能够充分描述各类社会所具有的不同现实(realities)的词,其可能性值得人们怀疑。

特别专题中国未来30年向何处去

特别专题中国未来30年向何处去

特别专题:中国未来30年向何处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秦晓先生·中国现代性方案求解内部研讨会这是一场由2005委员会与博源基金会精心策划与大力推荐的思想盛宴,这是一个关乎中国未来30年发展路径的讨论,是一次由“此岸”到“彼岸”的精神跨越,是一次关于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启蒙,和对社会精英与民众历史责任感的唤醒。

近三十年,中国成功地启动和实施了从计划向市场体制的转轨,保持了近10%的年经济增长率。

人民的福祉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国家的经济实力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同时在这一进程中也出现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工业化过程中的弊端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病态。

中国经济增长的事实成为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而对西方主流现代化理论却是一个难解的迷;中国在发展中所显现的问题又使人们对中国所走的道路、选择的模式产生了怀疑和担忧。

中国现代化进程是否能够持续?社会转型是否能够实现?这都取决于现代核心价值观的建立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于是“现代性”,这个发源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摆脱愚味、迷信、专制而追求理性、科学、自由为目标的理念,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

现代化与现代性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总是现代化把现代性淹没了。

所以,我们从一个更长的历史来看,从一个社会的深层结构来看,应当重提现代性的问题。

不同于“华盛顿共识”的现代化模式,即”北京共识”不仅是“另类现代性”,而且表现出了对“新的现代性”的追求。

认真探讨这一问题,是一个需要对现代核心价值观、对未来模式和路径重新认识、定位的历史使命,是一个决定中国未来走向的、不可逾越的现实问题,是一个可能对人类“现代性方案”做出贡献的愿景。

2005委员会理事长王波明先生特邀博源基金会理事长秦晓先生(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和招商银行董事长。

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博士)担任此次座谈会的主讲嘉宾,并有其他名家做点评嘉宾。

秦晓先生,这位有着学术偏好和独特见解的企业家,对于中国转型的未来方向已有多年的研究,善用幽默,通俗的语言破解深邃观点。

穿越者秦晓

穿越者秦晓

穿越者秦晓作者:李彤来源:《商界评论》2010年第10期十年一瞬,多少英雄跃马扬鞭终成霸业,多少豪杰折戟沉沙泯于烟尘。

2010年8月23日,63岁的秦晓正式卸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为十年的招商局生涯,也为央企掌门人这一特殊的职业身份划上了完美的句号。

秦晓近四十年走过的道路真的应了“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这句话。

“优”字的含意重点不是成绩优秀而是“有余力”。

这也正是秦晓令人羡慕之处,不论是求知问学还是掌舵央企他都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早年毕业于北京四中的秦晓,怀着满腔热情主动要求下乡插队,在内蒙古一干就是四个春秋。

在跟随牧民追逐水草的马背上,秦晓把带来的几本文学名著读了又读。

尽管亲历了那段蹉跎岁月,但秦晓在学习上的有心还是让他在36岁那年获得了经济管理硕士学位。

在今天的职场,过了35岁找工作都不容易。

秦晓赶上了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先后进入中南海、中石油和中信集团。

至此,秦晓的人生划出了一条“学而优则仕”的漂亮轨迹。

十几年后的1995年,秦晓就任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总经理。

两年后的1997年,他却出人意料地又回归到“学”的起点上,开始了一段对他影响深远的在职求学之旅。

他读的显然不是“西太平洋大学”,而是花了整整五年时间在剑桥大学精研学业,并顺利通过答辩,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的题目是《从生产函数到替代函数》。

都说“人过四十不学艺”,年过半百身为中信老总的秦晓根本不需要用文凭当“敲门砖”。

孔子有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秦晓凭着对知识的热爱,年届不惑又完成了“仕而优则学”的壮举。

在秦晓一边忙于中信的工作,一边攻读剑桥的学业之际,命运为他安排了又一次的“学而优则仕”。

2001年,秦晓从中信集团空降到招商局集团任董事长。

招商局这块牌子源自李鸿章,几经沉浮,于1978年迎来了又一次辉煌,独资开发了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招商银行、平安保险。

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现代性、现代化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一、现代性的起源与分类按照一般的说法,现代性发源于16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到18、19世纪之交初步形成,是一个摆脱迷信、愚昧和专制的过程,也是一个追求理性、科学和自由的过程。

[1]但其实,现代性的来源要复杂得多。

姚斯认为它于十世纪末期首次被使用,它用于指称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世界过渡的时期,目的在于把古代与现代区别。

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种面具》中,认为现代性观念起源于基督教的末世教义的世界观。

历史学家汤则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黑暗时代(675-1075),中世纪(1075-1475),现代时代(1475-1875),后现代时期(1875-至今)。

他划分的“现代时期”是指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

而他所认为的后现代时期,即是指1875年以来,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崩溃为特征的“动乱年代”。

现在一般意义上把现代性视为与资本主义同源的东西,但即便如此,资本主义的起源依旧是一个含糊的时间段而决非明晰的时间点。

现代性无疑是一个意识形态范畴的概念,内涵比较庞杂。

因此,如果要进行详细的辨析最好先对其进行分类。

韦伯从宗教和形而上角度分离现代性,从而得到科学、道德和艺术三个方面。

加拿大学者Charles Taylor的文章《两种现代性》中,他综合了一般国外学者对于现代性的理解,提出了现代性的两种模式,其一就是从韦伯的思路发展出来“科技的传统”,出发点在于所谓现代性的发展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现象,从西方的启蒙主义以后,理性的发展,工具的理性,工业革命到科技发展,甚至民族国家的建立、市场经济的发展,加上资本主义,这一系列的潮流是不可避免的。

韦伯当时创出了一个名词,叫“合理化”。

这个传统后常为一般的社会学家所用。

在科学现代性方面,现代性标志着资本主义新的世界体系趋于形成,世俗化的社会开始建构,世界性的市场、商品和劳动力在世界范围的流动;民族国家的建立,与之相应的现代行政组织和法律体系……。

现代化_现代性和世界近现代史_下_

现代化_现代性和世界近现代史_下_

科学时报/2009年/6月/16日/第A03版观察现代化、现代性和世界近现代史(下)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坡民关于“现代化”和“现代性”这里有一个新的词汇,“现代性”,这和过去我们常说的“现代化”,虽然只有一字之差,涵义应该还是有些区别的。

谈理论问题,先要弄清概念的涵义,因此,说理论就是咬文嚼字,也不无道理。

我们先扯得远一点吧,“现代”这个词以及它所反映的观念,无论中国还是欧洲,在古时候是没有的;古代的人们一般观念都认为,过去的年代,同他们生活的年代,并没有什么不同:中国人的说法,是“天命循环”和“王朝更替”,对远古时代还相当崇拜;欧洲受基督教影响,则有什么“千禧年”一类荒唐怪诞的说法。

“现代”这个词和观念,是“文艺复兴运动”时代才有,从这个时候起,人们开始把他们所处的“现代”和此前的“古代”区别开来。

所以欧洲人讲“现代史”,也从“文艺复兴”算起,这是距今约500年的事。

所谓“现代化”,大致说来,就是从那时到今天约500年来的历史进步的过程,这个过程今天并没有结束,而且在加速进行;因此,如果我们把“现代化”理解为一个过程的话,那恐怕也就没有什么“后现代”的问题了。

而“现代性”,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从“现代化”的实际过程中提炼和抽象出来的一些理念。

当然,这只是我的理解。

我不大赞成秦晓(编者注: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的文中对“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区分。

秦晓认为:“现代性”是指依照自由、理性等核心价值观建立的“市场经济”、“民主政体”等一整套制度,即所谓“现代文明秩序”;而“现代化”,秦晓则理解为主要是“经济发展”、“民众福祉”、“民富国强”等。

当然,秦晓说了,对“现代化”的这种理解,只是“中国语境”中的说法。

应当承认,可能有不少中国人,对“现代化”就是这样理解的。

大家想必还记得,周总理1975年在四届人大会议上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即“工业、农业、科学技术、国防的现代化”,曾经在很长时间里得到广泛宣传,实际上,这也是党和政府当年对“现代化”的理解。

秦晓:不能让现代化取代现代性

秦晓:不能让现代化取代现代性

秦曉:不能讓現代化取代現代性2008年12月23日經濟觀察報記者馬國川制度不是目的經濟觀察報:作為一個企業家,你為什麼關注現代性的問題?現代性畢竟是一個價值層面的問題。

秦曉:我的思想有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

在“文革”前,我接受的是“接班人教育”,有很強的治理意識,或者說是統治意識。

這種意識的背後,是國家利益,希望國家強大,民族興盛。

那時毛主席並沒有講造反,他講內部要“階級鬥爭為綱”,國際上要“反修防修”,這是我們能夠接受的。

但是“文化大革命”把“階級鬥爭”引向全社會,“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也出來了,“造反有理”,天下大亂,顛覆了自己建立的秩序,我們就不太能接受了。

所以我們就開始質疑它、抵制它、反思它。

當改革開放以後,國家開始步入正軌,國家強大、民族興盛的夢想又成為時代的追求。

那時總結“文化大革命”的教訓就有一條,我們這個制度有問題。

我們認識到,具體的治理要有一套制度,原來的制度不行,所以要進行體制變革。

當時籠統地認為制度可以解決一切問題,沒有深入思考:制度是為了什麼?但是在進行了三十年的變革以後,我發現,在中國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出現了貧富、地區差距拉大,官商勾結、腐敗滋生,道德失范、信用破壞,環境生態惡化、資源浪費等社會問題,也出現了人的精神世界的孤獨和異化、人與人關係的緊張、人與大自然關係的衝突等社會病態。

我就想,看來,制度不是目的,它是一個手段,是一個保障,制度根本上是為了保障實現一套核心價值觀,這套核心價值觀的核心是個人的權利。

正是由於我們缺乏這樣的一套核心價值觀,才導致我們社會出現諸多問題。

經濟觀察報:也就是說,你是從制度層面的關注逐步走到價值層面的思考的。

今天很多人仍然停留在制度上,認為制度高於一切。

秦曉:實際上這也是代表現在主流的一個觀點,很少再往前走一步,從制度層面再跨越到價值層面上去。

為什麼?原因很多,一個原因就是有沒有足夠的勇氣去面對現實問題。

經濟觀察報:關鍵是能不能正視現實問題。

走出乌托邦

走出乌托邦

走出乌托邦2016-04-21 秦晓摘自丨《南方人物周刊》摘要:大折腾以后的中国,没有彻底清理思想,其关键是我们民族没有启蒙的基础,把阶级斗争史观作为评判历史、人物的唯一标准,用阶级属性解构“真、善、美”。

由此,只能分出敌我,而不是以人的自由、理性、权利这些启蒙的核心价值观做评判的尺度。

秦晓论“现代性”“现代化”在中国的语境中就是“国富民强”,那它的价值正当性是什么呢?现代化的目的应该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所以,“现代性”中,最核心的价值观是自由,权利是保障自由的权利,理性是自由思考的权利,民主是保障自由的制度。

马克思的话说得多清楚啊,只有社会成员中的每个人获取自由,这个社会总体才能获得自由。

尽管西方也确实存在一些把个人的自由无限扩大化的现象,不过整体上还是均衡的,因为法律、制度要保护每个人的自由。

真正尊重自由、承认自由是核心价值观的话,里面必然包含着承认其他人的自由,倡导没边界自由的就不是真正的自由主义者。

“自由”和“法治”,“自由”和“秩序”,是相辅相成的。

“自由”最基本的一条是说一个人可以在法律范围内,不去做他不愿意做的事。

在中国,主要的问题是人的基本的自由还远没有实现,而不是个人的自由由于没有受到约束而对社会造成破坏。

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其实是普世的,没有阶级的属性,只有文化偏好。

这种差异是现代性价值体系二元张力结构中均衡点的不同,而不是对立的、不相容的。

我们把起源于启蒙价值的现代价值称为一个体系,是因为它是一组二元对应的结构,如:自由—秩序、民主—法治、个人权利—家庭、集体和国家利益、理性—理想等。

我觉得在中国建立现代价值观,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纲常秩序中就没有个人的概念,只有一个相对的位置,对皇上来说你是臣民,对儿女来说你是父亲,对老婆来说你是丈夫,那你是谁?把这些对应的都除掉,没你了。

在现代中国,个人主义这个词还是负面的词,自由主义也是负面的词,认为个人主义是损公利己,认为自由主义没集体观念,如加上资产阶级的前缀,问题就更大了。

“中国现代性方案”求解

“中国现代性方案”求解

“中国现代性方案”求解
秦晓
【期刊名称】《财经》
【年(卷),期】2007(000)021
【摘要】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选择先经济后政治改革的政策,证明是正确的,它首先解决了人民基本生活的改善。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采用“摸着石头过河”的渐进方式,也证明是成功的。

但如果由此认为中国可以在一个集权政体下实现现代性转型,则是错误的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秦晓
【作者单位】招商局集团董事长、中共十七大代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1
【相关文献】
1.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求解知识库的建立及辅助方案创新 [J], 李瑞琴;邹慧君
2.中国现代性问题:拓展和深化毛泽东研究的一种新颖视角
——《现代性的中国方案——基于毛泽东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评介 [J], 韩步江
3.2003东软解决方案论坛隆重召开东软推出“解决方案成熟应用模式”不断追求解决方案的卓越 [J],
4.中国现代性方案的历史坐标 [J], 邹广文;张九童
5.科技企业纷纷试水寻求解决方案 [J], 李静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创立于1872年12月26日,1873年1月17日在上海正式开业,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民族企业百年历程缩影”。

招商局现为国家驻港大型企业集团、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总部设于香港。

主要经营活动分布于香港、内地、东南亚等地区。

简介进入新世纪以来,招商局在新的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立志创造招商局历史上的第三次辉煌。

2001-2003年,招商局用三年时间重整了一个招商局,总体上进入了一个健康的状态。

2004-2006年,招商局用三年时间再造了一个招商局,并连续三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考核为中央A级企业。

2007年,招商局被国资委授予“业绩优秀企业”称号,在中央企业的位置(按利润总额排序)由上年的第17位上升为第11位,是中国民族企业参与世界竞争的重要力量。

招商局─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创立于1872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上书清政府设立招商局奏章。

洋务运动期间,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主张设立招商局,获同治皇帝批准。

1872年,招商局正式成立。

这是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也是中国洋务运动硕果仅存的产物。

开辟中国第一条远洋商业航线1873年,招商局轮船伊敦”号由上海首航香港,开辟了中国第一条近海商业航线。

同年,招商局开辟了至日本的中国第一条远洋商业航线。

成为中国民族航运业的象征招商局成立后,实力不断壮大,多次与旗昌、太古达成齐价合同,并于1877年收购了财力雄厚的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打破了外资洋行垄断中国航运的格局,成为中国民族航运业的象征。

创办中国第一批民族工商企业招商局曾投资创办了中国第一批工商企业,其中著名的包括:中国第一家大型煤矿─开平矿务局,中国第一家大型钢铁煤炭联合企业─汉冶萍厂矿公司,中国第一家大型纺织企业─上海机器织布局,中国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中国第一家保险公司─保险招商局,中国第一条电话线,中国第一条铁路,等等。

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读书笔记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读书笔记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读书笔记摘要作者:任远--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读书笔记摘要说明:以下的读书笔记是刘小枫在广州开办斯特劳斯读书班的产物。

这个班先后读过斯密特的《政治的神学》、开尔森的《法和国家的一般理论》、斯特劳斯的《如何研究中世纪哲学》、《雅典和耶路撒冷》、《政治的概念评注》及《现代性的三次浪潮》。

下面短的是我后来的整理的摘要,长的是最初的读书笔记,《现代性的三次浪潮》摘要1政治哲学是现代性的中心问题2以统一性方式和“浪潮”的形式解读现代性:以回到传统来推进现代性3政治哲学的基础是人性论,要害是对人的自然状态的理解。

现代性转折源于摆脱神性的目的论框架和命运系于上帝的古代传统,在此基础上,重新诠释人的自然本性。

例如,人的自我保存权利,人的历史可塑性。

人从秩序中的一个角色到秩序的创立者。

以意志代替秩序。

从普遍意志到权力意志。

4善的内容与自然、人性的关系。

从实质善到形式的普遍性。

5哲学史:古典: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现代1:马基雅维里、霍布斯、斯宾诺沙现代2:卢梭、洛克、康德、黑格尔、浪漫派、马克思现代3:尼采、海德格尔、德里达、韦伯、哈贝马斯6中心问题是:善如何可能?实现基础是,对人的自然本性与善的关系的解释。

在古代,善由自然秩序保证;马基雅维从理想回到现实,霍布斯里用自然权利替代自然秩序后,人性假定为恶,善实际上不再成为追求的目标;卢梭批评了对德性的漠视(但继承了对自然状态离开神性的设定),用普遍意志重建善,用历史理性来达到善(卢梭意识到这种方式善依然是相对的,只有奠基在生存情绪上的善才是绝对的);尼采强调了人在历史中的自由,对生存情绪做出了悲观解释,又取消了善的问题,而以权力意志(人的等级差异)来取代普遍意志(人的平等性)。

补充:自由主义是近代以降西方政治哲学的主流,在20世纪,自由主义由于战胜了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挑战而得到巩固。

-- 作者:任远-- 发布时间:2002-3-20 21:42:00-- 《现代性的三次浪潮》读书笔记《现代性的三次浪潮》1现代性危机的表现:政治哲学可能性的丧失(我们不可能知道何为好坏对错)一种看法是:只有科学知识才是有效知识,但科学知识仅局限于事实判断,不能赋予价值判断以效力,后者正是价值哲学的领域。

“中国模式”价值再思考:秦晓访谈录

“中国模式”价值再思考:秦晓访谈录
里 来 。 中 国社 会 转 型 的 研 究 只有 立 足于 “ 岸 ” 此 ,揭 示 社 会形 态下 面 的政 治 、 济 、 经 文化 制度 和 利益 结 构 , 才 能确 立 “ 岸 ”并 找到 连接 传 统与 未 来 的路径 。 彼 对 于处 于 现代 性社 会 转型 的 中 国 ,不 是 要不 要学
现代 性转 向的过 程 。
《1 2 世纪 》 :招商局有 l6年历史了,它是近代史的见证者和缩影,它 的发展 3
20t2 号 2世纪商业评论 I 09#, 1  ̄ 85
特稿 ・ “ 中国模 式”价值再思考
历 史也 是一 代 代有 识之 士 学 习 西方 以 自强 的历 史 ,但 是 到 了 2 世 纪 的 今 天 ,百 年 一遇 的 金融 危 机 使 得 西 l 方 经济 制度 的 缺 陷暴 露 了 出来 ,没有 了西 方这 位 “ 老 师 ” 的带路 , 中国的 改革 往何 处 去? 秦 晓 :中 国学 习 西 方 以 自强 是 让 西 方 打 出 来 的 , 但 不应 由此认 为 中 国要 照搬 西 方 的模 式 。社会 变 迁是
就一直位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上 ,对于改革开放 3 年 ,您如何评价? 0 秦晓 :中国改革、开放的 3 年被视为现代化 的进程 ,即通过经济体制转轨和 0
融入 国 际经 济 以促 进 经济 增 长 、改善 民众 的福 祉 、增 强 国力 。 但如 果 将 这 3 年 放 0
在历史的进程 中和社会的结构层面来观察,我认为其本质是社会的转型 ,即是一个
84
2 1 世 纪商业 评 论
2 D0 9 年 2 月 号
‘ 国横式" ‘ 中 价值再思考
秦晓访谈录
、 , 改 放, 开 、户 革开 绕不 招商 局。

穿越者秦晓

穿越者秦晓
个 人 利 益 、治理 的效 率 ( 中 力 量 办 大 集 事 、 国 体 制 等 ) 制 衡 之 间 , 寻 求 一 举 与 应 种平 衡 ” 而 不是 以前 者 替 代 后 者 。 例 如 . “ 人 为本 ” 首 先 要 以 个 人 的 权利 为本 , 以 而 不 应 简 约 为 “ 生 ” 在 这 个 基 础 上 建 民 .
■ 文/ 刊 记 者 本



著 读 了 又读 。 尽 管 亲 历 了那 段 蹉 跎 岁 月 , 秦 晓 在学 习上 的有 心还 是让 他 在 但 3 6岁那 年 获 得了 经济 管理 硕 士学 位 。 在 今 天 的 职场 ,过 了 3 5岁 找 l 作 都 不 容 T 易 。 秦 晓赶 上 了那个 百 废 待 兴 的 年 代 . 先 后 进 入 中南 海 、中石 油 和 中信 集 团 。 至 此 。 晓 的 人 生 划 出 了 一 条 “ 而 优 秦 学
9 .%集 中在 交 通 、金 融 和 房 地 产 i大 65
2 0 年 , 晓 从 中信 集 团空 降 到招 01 秦 商 局 集 团任 董 事 长 。 招 商 局 这块 牌 子 源 自李鸿 章 ,几 经 沉 浮 .于 1 7 9 8年 迎来 了又 一 次 辉煌 , 独
资 开 发 了 中 国第 一 个 对 外 开 放 的 工 业
则仕 ” 的漂 亮轨 迹 。
十 几 年 后 的 I9 9 5年 ,秦 晓 就 任 中 国 国际 信托 投 资公 司总 经理 。两年 后 的
19 97年 。 却 出人 意 料 地 又 回归 到 “ ” 他 学
的起 点 上 . 始 了一段 对 他 影 响 深 远 的 开 在 职 求 学 之 旅 。他 读 的 显 然 不是 “ 太 西 平洋大学” ,而 是花 了整 整 五 年 时 间 在

招商局集团前董事长秦晓:去意识形态化 回归普世价值

招商局集团前董事长秦晓:去意识形态化 回归普世价值

招商局集团前董事长秦晓:去意识形态化回归普世价值2010年10月01日 14:25《中国改革》【大中小】【打印】共有评论30条“取代论”是一个危险的命题,而秉承普世价值,开创中国道路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真命题秦晓招商局集团前董事长当代中国语境下的启蒙这次讨论会的主题是“启蒙与中国社会转型”。

我们所讲的社会转型不是中国语境中的现代化,如工业化程度、城镇化率、人均GDP等,这些经济、物质指标是发展中国家转变为发达国家的标志。

我们所讲的社会转型是指从传统社会走向现代核心价值观支撑的,市场经济和宪政民主为制度架构的现代民族国家和社会形态。

发端于17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人对神的“叛逃”和“祛魅”,在摆脱了精神上的束缚以后,人可以运用自己的理性保护个人的权利,实现个人的自由。

在此以后,以自由、理性和个人权利为核心的“启蒙价值”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精神力量。

当代“普世价值”就是“启蒙价值”经过人们几百年的认识和实践演化而成的。

自晚清以来,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走过了100多年,其中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和上世纪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前者是用科学和民主的力量对长期统治中国的儒家纲常秩序的颠覆,后者是对斯大林、毛泽东模式的抛弃。

这两次思想启蒙运动在中国社会转型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中途都发生了路向的改变,前者为“救亡”所淹没,后者则转向以“民富国强”为目标的现代化进程。

进入本世纪后,中国经济崛起,但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日益凸显。

这个现象表明,中国的问题应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认识和解析,或者说,当代中国的问题不是现代化建设的问题,而是现代性社会构建的问题。

面对这个重大问题,中国社会、特别是精英层出现了激烈的交锋,交锋的核心是“普世价值”还是“中国模式”。

“中国模式论”所宣扬的是政府主导的、民族主义支撑的经济发展路径、国家权力结构和社会治理方式,它的本质是对普世价值的拒绝。

这一指向是对中国以现代性社会为目标的转型进程的偏离和倒退。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 现代性一个未完成的方案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 现代性一个未完成的方案

《现代性:未完成的和不确定的现代性:一个未完成的方案》摘要:这一喜剧性事件的发生,意味着中国现代史的一个时代,也就是令人精疲力竭的社会动员时代,正式宣告结束,换言之,处于现代世界体系外缘地带的现代性不仅是迟到的现代性,而且是颠倒的现代性,不仅因为社会动员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因为中国的现代性在全世界的现代性事业中具有特殊意义现在回想起来,电视连续剧《渴望》的播映真是一个应当纪念的事件,或者再抬高一把,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中国现代史发生根本转折的一个表征。

这一喜剧性事件的发生,意味着中国现代史的一个时代,也就是令人精疲力竭的社会动员时代,正式宣告结束;以及另一个时代,我们不妨戏称为后动员时代,令人欣慰地到来。

希腊学者Jusdanis写过一本书叫做《迟到的现代性》,所谓的后动员时代就是渴望已久而又姗姗来迟的现代化终于降临的时代。

《渴望》之成为时代转折的表征,是因为“文化”在中国社会中的使命发生了某种根本的改观,以往的社会动员力量现在要么变成使人轻松愉快的消费品,要么变成“发展”的障碍(例如,“玩深沉”即属此类)。

对这后一种情况当然有必要予以合理的抑制,因为后动员时代是安居乐业而不是想入非非的时代,是循规蹈矩而不是标新立异的时代,或者用一个理论隐喻来说,是经济基础而不是上层建筑的时代。

这个时代必须不断地进行心理上的“清场”,才能保证现代化欢快的节奏不致受到无谓的干扰。

“把失去的时间补回来”这句话隐含着这样一个意思:即以往的时间都被浪费了(包括浪费在文化上的虚热闹);这句话还隐含着一层更深的意思是:如果不是虚耗光阴的话,我们的现代化也许早就完成了。

但是,这种懊丧不仅是对前人的误解(因为前人和我们同样渴望现代化),而且完全忘记了中国在卷入现代世界体系时的具体条件,中国的现代性和这些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们是否可以不是一般地谈论现代性,而是具体地谈论中国的现代性?在当前有关现代性的文献中,现代性Modernity基本上都是单数名词,Jusdanis的贡献是把它变成复数名词modernitie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晓现代性三论.txt两个人吵架,先说对不起的人,并不是认输了,并不是原谅了。

他只是比对方更珍惜这份感情。

秦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秦晓招商局集团董事长一、现代性转型:当代中国问题的一个命题我们试图用现代性转型这样一个命题来表述当代中国问题,实际上它也是近代100多年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主要脉络。

现代性不是一个时间逻辑,它有特定的内涵和指向,现代性转型是指从传统社会向以现代核心价值观(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支撑,以市场经济、民主宪政和民族国家为基本制度的现代文明秩序的转变。

起源于欧洲的现代性价值观和制度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但“现代性”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的广泛使用则是上个世纪中叶才开始的,其背景是“后现代”思潮的出现,为了区别两者,他们将欧洲启蒙运动倡导的价值观及后来由此产生的西方工业化社会称为现代性和现代性社会,并对之提出质疑、解构和批判。

与现代性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现代化,或现代化理论。

帕森斯继承和开拓了韦伯关于现代化的理论,对现代社会形态做出解释。

在冷战时期,这一理论又被用来与社会主义理论争夺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道路选择的主导权。

“社会转型”是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研究的课题,上世纪冷战后它专指从专制向民主政体的转变并形成了相关的理论。

在学术界,在不同的语境下,现代性、后现代性、现代化、社会转型这几个概念的内涵和价值判定始终存有较大争议。

对概念、逻辑和语言思辨性的追究是学术研究的一个癖好,我们今天关注的是中国的现实问题,是一种“问题意识”,以此为出发点并寻求相关的理论解释。

二、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进程:对“阶级斗争历史观”的反思我们最早接受的历史观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它通过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使生产力得到解放。

据此,将人类历史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几个阶段。

依照这个史观,太平天国革命、义和团运动均被视为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主线意义的标志,而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应具有社会转型的标志性意义,中国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阶段,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

与马克思理论范式不同的是韦伯的现代化理论,它认为欧洲经历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对人的价值的发现和认同,使人从神权和皇权的专制统治中解放出来,获取了本来就属于他们的自由、权利和理性。

为了保障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人们选择了市场经济、民主宪政和民族国家的制度。

这样一种价值观和制度被称为与传统社会不同的现代社会或现代性社会。

依照这一史观,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应是中国近代历史进程的主线标志,而在此之后的五四新文化运动、1949年新中国的建立以及八十年代的思想启蒙与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转型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中国的现代性转型并未实现。

毛泽东建立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国家的构建,中国从此获得了真正意义上的主权,同时启动了工业化进程,但新中国的国家治理仍带有较强的传统社会色彩。

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从异化中回归,并首先在经济领域开始了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创造了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但邓小平提出的政治体制改革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课题。

上述两种历史观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因果关系的认识是相反的。

我认为影响历史变迁的因素是多元的,各种因素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关系,在不同条件下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发生变化。

在这个意义上讲韦伯的历史观是有启发意义的,它至少告诉我们不应把阶级斗争作为决定历史变迁的唯一因素。

从实证考虑,中国的近现代史变迁的动因和内因逻辑是寻求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性社会的转型,韦伯的历史观可以对这一历程做出更准确解释。

三、八十年代初的思想启蒙与改革:内在逻辑的一致性八十年代初是中国现代性转型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年代,其主要标志是所谓“第二次思想启蒙运动”的发端和市场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启动。

现在回顾这段历史,后者成为主线,前者似乎被遗忘和淡化了。

当然,就深度和影响而言,对那次“思想启蒙”也不应给予过高的评价。

但两者发生在同一个时期是有内在逻辑一致性的,因为市场化改革是现代性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意义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效率,也不仅仅是民族的振兴和民众福祉的改善,在更深的层面上它反映出了人的自由、理性和权利为代表的现代价值观得到了认同和尊重。

尽管当时人们对这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的认识尚不深刻,但启蒙和改革曾经是当时政治家、社会精英与民众的共识。

中国的现代性转向也从中获得了不可估量的活力。

四、共识的破裂:中国道路之争九十年代被称为共识破裂的年代,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今天。

八十年代初的“思想启蒙”在批判“资产阶级自由化”和清除“精神污染”的运动中夭折,并变奏为官方主导的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思想解放运动”;政治体制改革被悬置,市场化改革在产权、政府职能、要素价格方面裹足不前。

在经济改革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贫富悬殊、贪污腐败、道德失范、信用缺失、环境破坏等诸多负面的现象。

如何认识这些问题?其症结是“改革惹的祸”还是缘于出现了“改革疲劳症”和“改革恐惧症”?对此,社会上产生了不同的认识,精英的共识也破裂了。

进入新的世纪,中国已成为全球经济的大国。

与此相对应的则是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和价值体系的缺失,这使得社会转型呈现出扭曲和失衡。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走到了一个关键的路口,面对未来的选择,政治家和社会精英应承担起历史的责任,营造包容、开放的文化,以寻求新的共识。

我认为,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不应被引导到“现代化建设”的路径上。

因为在中国的语境中现代化即是“民富国强”,它的内涵主要是经济和物质的指标,而价值体系和制度安排则被抽离。

在当今的中国,现代性被现代化所替换并表现为一套“中国现代化的叙事”,这套叙事的话语包括稳定、和谐、民生、国家利益(民族振兴)、治理的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举国体制)。

在稳定与自由、和谐与多元、民生与民主、国家利益与个人权利、治理的效率与制衡之间应寻求一种均衡,但前者不能代替后者,因为后者是现代性社会价值体系和制度中的核心和基础。

中国社会转型的进程也不应被“新左派”对当代西方社会的解构和批判所消解。

“新左派”是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反映,他们认为中国已被纳入全球资本主义体系,市场化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反映出中国已染上了正在走向崩溃的资本主义社会病。

中国应该而且有机会选择一条不同于西方社会的道路,这不仅关乎中国的命运,也是人类的希望。

所谓“北京共识”,各种版本的“中国模式”、“中国道路”成为他们热衷的话题。

中国面临的问题和社会发展阶段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成就只能称为“经济增长的奇迹”,而“中国模式”的形成则须以社会转型为标志。

西方社会呈现出的病态需要医治,但不意味着它的价值和制度体系的死亡;中国的现代性方案也不可能是西方模式的简单复制,它必然包含中国传统、中国经验的元素,它应该体现我们对西方社会危机和病态的认识和批判。

五、激进与保守:中国社会转型路径选择的悖论自欧洲启蒙运动以降,产生了三种近代思潮,即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英国经验主义”(洛克的“自然法”、苏格兰启蒙思想)和“大陆理性(唯理)主义”(笛卡尔的“科学主义”、卢梭的“积极自由主义”),近代的三种思潮都可以从中找到其思想的渊源。

激进主义不仅表现为对社会变革采取的暴力或革命的方式,更为主要的是对传统和经验的立场和态度。

激进主义崇尚“宏大叙事”,颠覆传统、摒弃经验,它对陈旧的观念、制度具有杀伤力,但其本质是一种“乌托邦工程”且难以避免自身的异化。

“英国经验主义”则崇尚传统和经验,通过自发的演变实现社会的转型和发展。

当然英国社会转型历史上也有过革命,政治家并没有放弃调动民众激情去实现特定的目标,但这不是一种常态,而是一种“非常政治”(阿克曼),问题解决后,它们具有重新回到“日常政治”的机制。

激进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能对其产生制衡的是保守主义。

在西方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两者尽管主张不同,但对现代性的核心价值观都是认同的,所谓保守主义其保守或捍卫的主要是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在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社会思潮中占主流的是自由主义——社会主义——两者的混合(即在推行市场化改革中融入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思想),但就对中国社会的变革方式及对中国传统和经验的立场和态度而言,它们都带有激进主义的色彩。

中国所谓的保守主义,无论是近代儒家纲常秩序的信徒还是当代阶级斗争理论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捍卫者,都是反现代性的,不能对激进主义思想形成制衡。

由于长期的集权制度,中国的传统和经验中缺乏现代价值和制度的基因,难以自发地走上现代性转型的路径,这就使激进主义获取了在中国生存和发展的诱因。

在某种意义上说,中国近现代的社会转型始终伴随着激进主义对保守势力的挑战、抗争,而又未能避免最终自我异化、走向反面。

因此,在推进中国现代性转型的过程中,认识激进主义在中国存在的某种必然性,保持对激进主义的警觉,避免陷入“激进—异化”的怪圈,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应具有特殊意义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使命、宗旨和方法论秦晓使命“当代中国问题”可以表述为中国社会的转型,即从一个前现代性(传统)社会转变为一个现代性社会。

这一转型自晚清始已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程,在此期间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领域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到今天它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方案”(哈贝马斯)。

重新提出这一问题,有序地推进这一进程关乎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对政治家、社会精英和民众社会历史责任感的呼唤。

当前,在国内关于“当代中国问题”的研究中,“现代化”是一个更为普遍使用的主题词。

这一叙事版本将“当代中国问题”视为一个以经济现代化为主要目标的进程,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成为这一进程的主线,而政治、社会、文化领域的发展则被看作是经济发展过程中派生的、最终由经济决定的问题。

我们之所以用“现代性”而不是“现代化”来表述中国发展的目标,是因为尽管两者之间有同一性,但又有着不同的含义。

“现代性”是指欧洲启蒙运动所倡导的自由、理性、个人权利等核心价值观和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市场经济、民主政体和民族国家等一整套制度,即现代文明秩序;而“现代化”在中国的语境中主要是指经济的发展和民众福祉的改善,亦被理解为“民富国强”。

“现代性”和“现代化”构成了中国一百多年来社会转型的两个不同主调的“双重变奏曲”(李泽厚),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前者总是被后者所淹没。

“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的提出是理念上和政策上的重大突破。

作为理念,需要更深入的挖掘和阐释,使之成为与现代性价值观相融合的体系。

“以人为本”不应简约为“民生”,首先要以个人的权利为本,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秩序才能达到社会的和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