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世价值”的几点看法.

合集下载

读作者的普世价值的个人观点

读作者的普世价值的个人观点

读完俞征锦同学文章后对“普世价值”的个人理解。

首先我很赞同先前几位同学的观点。

认为并不存在“普世价值”原因在于我个人认为所谓普世价值它大体的意思是西方国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的一套政治意识形态,且自认为这套政治意识形态可以普及到全世界使用。

我在网上搜寻了一下对此的观点有些学者认为西方的“普世价值”首先是基督教宗教观,其次才是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和民主。

并一一揭露了这些口号背后所隐藏的西方利益内核,并揭示出它们与多样战争的关系。

我个人认为西方国家所提出这种“普世价值”其实赤裸的说就是一种思想意识上的绑架和一种思想意识的一种统治。

它完全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理论。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不能杀人,也许是全人类最能够接受的普世价值。

但是,人类社会古往今来都制定了可以杀人的条件,这些条件在各个社会、各个历史阶段都不相同。

当今社会谁有能力制定一个可杀、不可杀的统一标准?比方说安乐死之类的杀人许可,在最发达国家也没有被普遍接受;比方说堕胎算不算杀人,在美国也争论不休。

面对生命这样贵重的东西,人类都不能建立绝对的普世价值,何况其他?。

什么是普世价值

什么是普世价值

什么是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指被广泛认可、具有普遍适用性并适用于世界各地不同社会文化和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普世价值是指无论时间、地点和文化背景如何,都应该被认为是普遍适用的道德原则。

普世价值的内涵及特点普世价值是众所周知的一种价值观,它代表了一种普遍适用的人道原则和道德标准。

第一,普世价值包括尊重人的尊严、平等和自由。

其次,它包括支持公正和民主的原则。

第三,它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不受时间、地点和文化差异的影响。

第四,普世价值源于人性本身,它是以生命的尊严为核心的,因此普世价值是普遍适用和未被限制的。

普世价值的重要性普世价值代表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民主原则、人权和法制等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对于任何文化和民族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普世价值代表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其成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以区分那些尚未能够获得文明标准的国家。

普世价值所制定的人权和民主原则,可以帮助解决精神和社会问题,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普世价值应如何传承为了确保普世价值的持续传承,有必要加强教育和培训。

教育和培训是帮助人们发展普世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普世价值教育,是一项重要任务。

对于普世价值的推广和普及,可以采用各种方式和渠道。

例如,借助社交网络、社会群体、媒体资讯和学术研究等方式,加强对普世价值的宣传,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的应用普世价值的实际运用支持公正和权利标准,以消除社会不平等和种族歧视,同时促进社会和民主发展。

普世价值的应用不仅适用于政治领域,也适用于商业领域和社区活动等方面。

例如,商业界需要遵循全球商业道德标准和财务道德标准,以满足客户、雇员和社会的期望。

结论综上所述,普世价值代表了一系列普遍适用的道德标准和原则,它包括尊重人的尊严、平等和自由,并促进公正和民主的原则。

普世价值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标准,为全球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

普世价值应加强传统和宣传,以便更好地实现其重要性。

对“普世价值”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普世价值”问题的几点思考

对“普世价值”问题的几点思考[摘要]社会历史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不存在“普世价值”,也没有相对的“普世价值”和共产主义时代的“普世价值”。

“普世价值”被炒热有其社会思想来源和宗教神学来源,而主要是西方特别是美国的鼓吹。

对一定范围内的“共同价值”要全面把握共同点与差异性,并作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和运用。

[关键词]普世价值;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看了有关“普世价值”问题的文章,颇受启发,愿参加讨论并求教于有关专家。

一、“普世价值”究竟有没有?有学者称“普世”一词来自希腊文,原为“整个有人居住的世界”。

有的认为“普世价值”是“普天下的人共同追求的价值”。

如是这样,那它就不同于和“特殊”相对应的“普遍”、和“特适”相对应的“普适”,而是指整个世界;也不同于“多数人”或“绝大多数人”,而是指所有的人。

我国古代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佛教的“普门”和“普度众生”,基督教的“普适性”和“普世教会运动”,其中的“普”都有这层意思。

现今“普世价值”的宣扬者,一般将“普世价值”说成普遍适用于世上所有地方所有时代所有人的绝对的永恒的价值。

本文的讨论也就从这样的含义入手。

首先,世上有没有绝对的永恒的东西?这个问题,古今中外的人们一直有争论。

有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它是绝对的永恒的。

有的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或抽象的原则,它是绝对的永恒的。

由此分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各种学派。

恩格斯批判杜林的唯心主义先验论哲学及其世界的统一性来源于思维的统一性的世界模式论,指出:“原则不是被应用于自然界和人类历史,而是从它们中抽象出来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去适应原则,而是原则只有在符合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

”杜林却“把事物完全头足倒置了”。

在批判杜林的永恒真理时,恩格斯不是简单地说它有或无,而是区别非生物界、生物界、人类历史和人的思维这四类不同科学,对其中有无永恒真理的问题,作了实事求是的具体的分析。

说宣布二乘二等于四,鸟有喙,或诸如此类的东西为永恒真理的人,是企图从永恒真理的存在得出结论:在人类历史的领域内也存在着永恒真理,永恒道德,永恒正义等。

对普世价值观的看法

对普世价值观的看法

对普世价值观的看法近年来,“普世价值”一词在中国受到关注。

目前普遍讨论的普世价值,始源于基督教,而之所以在中国日益为人们所关注,则源于2008年5月23日《南方周末》刊登的文章《汶川震痛,痛出一个新中国》,该文并无具体作者,署名“南方周末编辑部”,其中提到“国家正以这样切实的行动,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

”并由此引发了对“普世价值”一词含义的争论。

对于普世价值,很多问题都有必要深入讨论,比如,究竟什么是普世价值,存在不存在普世价值?如果存在,又该由谁来认定?普世价值是抽象概念还是具体的历史的?普世价值是否为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所独创所专有?在中国,对“普世价值”与“反普世价值”的争议,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在网络上的争论也十分激烈。

普世价值认为价值中许多东西都是美好的,正确的。

例如:民主、自由、博爱、人权,公平、平等、公正、正义,改革、开放、发展、共富,和平、和谐、慈悲、宽容。

所以人们应该站在全世界之上的角度,应该接受普世价值,从而追求全中国全社会全世界自由、民主、公平的“普世价值”。

但是反普世价值认为这些东西中许多东西真正实现则会触动现有体制的根本,如果要绝对接收普世价值,那现有的体制就会发现,自身的许多东西与这些价值之间是矛盾的。

个人认为,在阶级社会中是不存在绝对的普世价值,只存在相对的自由,相对的民主,相对的正义,相对的慈悲与宽容。

从人类发展史看,几乎没有形成从古至今不变的、适用于所有人的普世价值。

那种所谓的适用于所有人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的、必然性的普世价值,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一定时代的人们的价值观,总是植根于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化了,发展了,人们的价值标准和所追求的价值及其构成或早或晚要发生相应的变化。

普世价值只能是一种有限度的价值统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民族、国家、阶级、阶层,对它们内涵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

普世的价值观

普世的价值观

普世的价值观引言普世的价值观是指适用于全人类的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价值观念。

它超越了文化、宗教、地域和个人的差异,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普世的价值观涵盖了尊重人权、平等、公正、和平等诸多方面,成为人们共同努力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探讨普世的价值观的重要性,以及这些价值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普世的价值观的重要性普世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原因如下:促进全球和谐与发展普世的价值观可以促进全球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当人们共同追求普世价值观时,他们会更加注重尊重、平等和公正。

这种追求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从而实现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彰显人类尊严与个人权利普世的价值观将人类尊严置于首位,强调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自由。

无论性别、种族、宗教或国籍,每个人都享有尊重和平等的权利。

这种观念的普及,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并争取自由、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促进全球合作与共同发展普世的价值观能够促进全球的合作与共同发展。

当人们以普世价值观为指导,他们会更愿意相互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贫困等。

这种合作有助于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全球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普世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普世的价值观对人类社会具有重大的影响,以下是其中几个方面的例子:人权保护普世的价值观确保了人权的保护。

在普世价值观的引领下,人们更加注重保护人权,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平等权利等。

这种价值观的推广,使得全球很多国家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人权。

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人们对人权的意识,要求各国尊重和保护人权。

国际和平与安全普世的价值观对国际和平与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世界各国都遵循普世价值观的原则时,他们将更加注重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避免战争的发生。

普世价值观的普及,有助于推动国际间的合作与对话,寻求和平解决争端的途径。

全球可持续发展普世价值观对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这种价值观强调了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减贫等问题的重要性。

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

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

知识创造未来
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
普世价值观是指一些道德上的原则和准则,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
接受和认可。

这些价值观包括但不限于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民主和
法治、公正和平等。

尊重人的尊严和权利是普世价值观的基石。

每个人都应被尊重其
生命和尊严,不得受到歧视或侵犯其个人权利。

这意味着平等、包容
和尊重现实性别、宗教、种族、国籍、性取向、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

这些差异应被视为丰富多彩的财富,而非阻碍。

民主和法治是普世价值观的另一重要方面。

民主意味着每个人都
有权利参与决策,并为领导人和政府所选举。

法治确保了每个人都受
到公正和平等的对待,在法庭上得到公正审判。

这种制度体系保护了
自由、公正、财产权和公民权。

公正也是普世价值观的核心。

每个人都应平等地获得教育、医疗、就业和其他资源。

重视公正也意味着反对贪污、欺骗和非法行为,建
立因为系统的机会和规则。

最后,普世价值观也强调了和平。

全球每个人都有权利生活在和平、安全和稳定的环境中。

这意味着反对战争、暴力和恐怖主义,倡
导和解、合作和谅解。

总之,普世价值观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如果我们重视这些原则,
就可以建立更加公平、平等和和平的社会。

1 / 1。

谈点对“普世价值”的看法

谈点对“普世价值”的看法

政治理论课程作业国贸08研姓名:帖鹏飞学号:2008110007谈点对“普世价值”的看法一、何为“普世价值”当下,“普世价值”之说渐见流行。

一些人或宣扬西方自由主义的“普世价值”,或赞颂民主社会主义的“普世价值”,或把所谓儒家经典中的“圣心王意”、“天道性理”奉为“普世价值”。

既然是“普世价值”,似乎就符合世间一切人的利益,凡是世人都应趋而奉之,不会说“不”了。

这就不免使人有些神秘感。

更有趣的是,有的人一面把意识形态性很强的内容说成是“普世价值”,一面又把所谓“淡化意识形态”宣扬为“普世价值”.所谓“普世”,其实是一个颇有争议的用语。

“普世的”是拉丁文(oecumenicus)的意译,这个词来源于希腊文,除“普遍”之义外,还含有“根”的意味,是一个富含价值意义的词(这个词自中世纪以来便被基督教会用来自称“普世教会”)。

而“普适”仅仅涵有“普遍适用”的技术意义。

我们可以说“诚实”、“负责”等是普适价值,但不能说它们是普世价值。

只有作为一切价值基础的价值,才是普世价值,那就是自由。

杜林是一个先验主义者和形而上学者。

他为了鼓吹人类历史领域也存在“永恒真理”、“永恒道德”、“永恒正义”,先确定了他的道德观和正义观适用于一切世界,认为道德的原则凌驾于“历史之上和现今的民族特性的差别之上”,而且不容许“对这些原则的绝对适用性表示失望”。

他的道德论就是这种普遍适用的“永恒真理”。

如果用今天有的人的语言,这些原则显然也就是“普世价值”了。

对这种“永恒道德”论,恩格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首先,恩格斯指出道德是具有历史性的。

人们的道德观念因历史时代、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变更。

就拿道德领域被认为具有绝对意义的善恶来说,其对立就是“在属于人类历史的领域中运动”,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

因此,不存在超历史的适合于一切民族和时代的善恶观念。

所以,恩格斯说:“我们驳斥一切想把任何道德教条当作永恒的、终极的、从此不变的道德规律强加给我们的企图,这种企图的借口是,道德的世界也有凌驾于历史和民族差别之上的不变的原则。

普世价值观的评价

普世价值观的评价

普世价值观的评价
普世价值观是指人类普遍认同的共同价值观,涵盖了尊重人权、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等方面。

其评价如下:
优点:
1. 可以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普世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它倡导的理念和原则能够推动人类社会朝着更加自由、公正和平等的方向发展。

2. 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普世价值观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包括民主化、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等方面。

3. 可以减少冲突和矛盾:普世价值观强调的互相尊重、平等和和谐等概念可以减少冲突和矛盾,提高人类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4. 可以实现全球互联:普世价值观可以为全球互联提供共同的价值观依据,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

缺点:
1. 普世价值观存在文化多样性问题:普世价值观的推广过程涉及到各种文化、传统和个人信仰差异,如果推广过于猛烈,可能会被视为文化侵略。

2. 普世价值观缺乏全面性:普世价值观往往集中于政治和经济方面,但忽视了生态环境、社会福利和文化传承等问题。

3. 普世价值观存在利益问题:普世价值观的推广往往会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影响其实施的难度和效果。

4. 普世价值观存在局限性:普世价值观强调的自由、平等、法治等概念往往基于西方文化的历史和传统,可能不适用于其他文化和传统的社会。

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思考

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思考

关于“普世价值”问题的思考“普世价值”就其历史渊源和词面意义,是指超宗教、超国家、超民族的,任何人、任何社会、任何时代都认同的价值和理念。

当代西方经常挂在嘴边并不遗余力地向世界推销的所谓“普世价值”,具体的讲就是西方的“自由、民主、人权”等等。

近年来,关于“普世价值”的争论成为思想理论领域的一个热点。

各种观点交锋、激荡,有的给人启示,有的发人深思。

揭示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真面目,对于我们坚定信念,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政治引导意义。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也是人类在长期奋斗中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这是毫无意义的。

问题在于,不同的阶级、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们,对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解和要求是不同的;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级,自由、民主、人权的实现形式和途径也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模式。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之上的本质,曾经给予大量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近年发端于美国的国际金融危机,再次暴露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内核,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自由、民主、人权不过是包裹在这种内核外面,并为其提供条件和保障的抽象话语和法律条文。

抽象的谈论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美好的东西,以全人类的代言人自居,这是资产阶级一贯的做法。

然而,一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正如马克思科学巨著《资本论》从分析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细胞入手,揭开资本剥削劳动的秘密,进而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和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铁律。

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当代中国,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实现这些本质要求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根本制度保障。

民主集中制原则、各级领导层实行领导制度、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群众路线和民主作风、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等,是国家生活中切实管用的民主机制、民主因素是中国式民主的特点和优势。

论述你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500字

论述你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500字

论述你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500字普世价值观是指普遍被认可的、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应用的道德、伦理、社会及政治观念,在不同文化之间具有普遍适用性。

普世价值观包括人权、平等、自由、尊重和负责任等基本价值观念,它们与政治、社会、文化、宗教、经济和教育等方面密切相关,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的发展和趋势。

普世价值观的诞生与发展,不仅是人类社会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它旨在建立一个公正、平等、自由的社会,消除歧视、贫穷和压迫,使人类在和平、安全和尊严的基础上享有发展、幸福和快乐的权利。

首先,普世价值观具有世界性的普适性。

它不因任何民族、地域、信仰等因素而受限,可以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例如,世界上任何一种文化都应该尊重人权,无论任何一个人的身份、信仰或国籍如何,我们都必须认可他们的人权。

尊重人权是一项基本原则,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其次,普世价值观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关系并非对立。

对普世价值观的认同,并不是要求各个国家都必须接受相同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反而提倡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尊重多元文化不仅可以促进文明的交流和发展,而且可以更好地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进一步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发展。

第三,普世价值观的建立和发展必须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不仅是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甚至在同一社会中,也会存在大量不同的特色和价值脉络。

这就需要大家相互欣赏和尊重彼此的文化和价值观念,通过吸收彼此的优点和长处,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使各种社会秩序得到改善。

最后,普世价值观的实现需要具有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各方面支持,以及政策层面的鼓励与倡导。

例如,在政治上,各国需建立法律和制度来保障基本的人权和自由;在文化上,以各种文化艺术为手段,来增进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在经济上,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全球化和互利合作,加强国际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

总之,普世价值观的推广和实现,需要所有人的努力和参与,从而通过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进步、稳定的世界。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点看法【分享】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点看法【分享】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点看法最近几年,“价值哲学”和价值观研究一直是一门显学和热门话题。

原来,中国学术界并不太看重它。

20世纪30年代,张东荪先生曾经撰写和出版过一本《价值哲学》,影响不大。

现在我们研究和批评“普世价值”,得从“价值”一词讲起。

1. 一般“价值”概念——价值意识——价值观的特征价值哲学原先不太受重视,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

因为它不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所要思考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其特点有:(1)自明性。

在马克思主义原有理论体系中,经济学之外的“价值”问题,一般的“价值”意义,是一个自明的、不言而喻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尽管含有丰富的“价值”性内容,但他们是通过一般语词,如“需要”、“利益”、“理想”、“目的”、“意图”、“崇高”和“伟大”等用语,而内蕴地和间接地表达出来的,没有正面和系统的论述。

马克思只是在批评瓦格纳经济学著作时写道:“…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这些物能使人们…满足需要‟这一属性”[1]。

但这显然只是商品“使用价值”概念的直接延伸,还不是哲学的价值概念。

(2)合理性。

非经济学的“价值”问题,的确有存在和发展的一定的理论空间。

人们在正确的客观性的认识与实践行动之间,还有一种中介性的意识: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一种在“评价”主客体关系和功利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其中需要和包含有价值意识。

哲学上称之为包含有“目的”和“意图”在内的、作为实践直接动因的“实践观念”。

由此,我们需要和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或社会价值观——价值哲学。

(3)脆弱性。

价值哲学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朝主观唯心主义转向的产物。

文德尔班说过:哲学像李尔王把自己财产分给了子女而成为乞丐——只剩下“价值”。

张东荪先生在研究中外哲学历史时,也有类似的看法。

“价值”内容的主观性、主体性很强。

英语的subjectivity,既可以翻译为主体性、又可以翻译为主观性。

对西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

对西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

对西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
西方普世价值观是指在西方文化体系中形成的一些普遍适用的价值观,其中包括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市场经济等。

这些价值观被认为是所有人类共同的追求,应该被普遍尊重和实践。

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核心是人权,它主张每个人都有受到尊重和保护的基本权利,这些权利包括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公正司法、平等和不受歧视、隐私等。

这些权利是普世的,无论种族、地域、文化、性别、年龄等都应该受到平等尊重和保护。

此外,西方普世价值观还注重民主、法治和市场经济的实践。

民主体制下,人民有权利选择自己的领导和参与政治决策,政治权利与自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法治体系下,每个人都应服从法律的约束,法律是公正、不偏不倚的。

市场经济是一种在法治保护下的自由经济活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买卖商品和服务。

总的来说,西方普世价值观主张人性的尊严和价值,注重人权和自由平等,强调民主、法治、市场经济的实践。

这些价值观既反映了西方国家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也受到全球范围内的认同和支持。

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

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

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一、引言普世价值观是指被广泛认可的、普遍适用的基本价值观念,是人类共同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普世价值观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

本文将从定义、特点、意义、挑战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普世价值观进行全面分析。

二、定义普世价值观是指被广泛认可的、普遍适用的基本价值观念。

这些基本价值观念包括尊重人权、平等和公正、自由和民主等,这些都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

三、特点1. 普遍性:普世价值观具有全球性和跨文化性,不受地域和文化差异的限制。

2. 共同性:普世价值观是所有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不分国籍、种族或宗教信仰。

3. 基础性:普世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并被广泛接受的基本道德准则。

4. 时代性: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普世价值观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四、意义1. 促进社会稳定:普世价值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2. 推动文明进步:普世价值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有助于推动社会向更加文明、开放、自由和民主的方向发展。

3. 加强国际合作:普世价值观是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有助于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全球化进程。

4. 保障人权尊严:普世价值观强调尊重人权、平等和公正等基本原则,有助于保障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

五、挑战1. 文化差异:不同地区和民族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在推广普世价值观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差异。

2. 利益冲突:在实践中,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这也是推广普世价值观面临的挑战之一。

3. 意识形态:不同的政治和宗教信仰会对普世价值观的认识产生影响,这也是推广普世价值观时需要克服的难题。

六、发展趋势1. 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普世价值观也在不断多元化和更新。

2. 全球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普世价值观已成为国际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

3. 科技进步:科技进步为推广普世价值观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

七、结论普世价值观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_普世价值_思潮的几点看法_郑召丽

关于_普世价值_思潮的几点看法_郑召丽

“普世价值”问题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成了一个热议的话题。

从来源上说,“普世价值”产生于欧洲中世纪基督教所使用的“普世”概念,这个词一经变身为“普世价值”便成了时下十分走俏的一个词语,意指适用于一切时代、一切条件、一切人的价值原则。

既然某些学者提出这么一个命题,那么我们就有必要深究这样几个问题:一,是否存在“普世价值”;二,提出“普世价值”的动机是什么;三,“普世价值”主要内容是什么;四,如何对待“普世价值”。

是否存在“普世价值”。

有没有这样的具有在空间上的普遍性和在时间上的永恒性的“普世价值”?“普世价值”是唯心主义新阶段的产物。

所不同的只是“普世价值”代替了“上帝”、“绝对真理”等字眼,它们无一例外地走向了一种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神秘主义的终极力量上。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比资本主义社会更为先进的社会制度,有着自身的更为先进的价值取向,不排除这种价值取向会从“普世价值”中汲取尚为合理的有益的成分,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普世价值”在当代及其未来获得合法的主导地位的肯定。

提出“普世价值”的动机。

“普世价值”的争论不是一个概念能解决的问题,我们不能只是局限于抽象地讨论其内涵有没有意义,而更应当深入考察其内在动机。

不难看出,“普世价值”的宣传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际实行“和平演变”的新手段。

“普世价值”思潮在中国的泛起有一个过程。

2005年10月,一些鼓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国内外人士就以民主的所谓“普世价值”为武器,开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行攻击。

在2007年初,“普世价值”在某些主观故意的推动下,开始了广泛的传播,一时间甚嚣尘上,让相当一部分的青年和领导干部迷惑,甚至被误导,成了一股可怕的错误思潮,从而使得“普世价值”的争论不再只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而是一个意识形态层面上的问题。

所以,就“普世价值”思潮来讲,其政治实质是企图颠覆我国发展民主政治的决定,改变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企图改变我们所坚持的社会主义方向,期许着能构建一个以西方制度和理念为模式的政治制度;而其在思想上的指向,是妄图用西方资产阶级价值观来指导中国,把马克思主义赶出中国,以此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故意夸大思想多元化的诱人之处;对于经济制度方面,更企图让中国变得彻底的私有化,改变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现有经济制度。

关于“普世价值”问题需要搞清楚的几个观点

关于“普世价值”问题需要搞清楚的几个观点

关于“普世价值”问题需要搞清楚的几个观点[摘要]关于“普世价值”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搞清楚几个观点: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水恒的价值;不要把客观事物中的共性当作价值观念的“普世性”;不要把某一个阶级的价值观念的共性当作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不要把自己或者大多数人认为应该具有的伦理道德观念宣布为“普世价值”;不要把人类生理上的共同点当作人的本性,进而推论出价值的“普世性”;在国内外,一些人鼓吹“普世价值”是为推翻社会主义制度制造舆论;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恰恰是在指导思想上反对所谓的“普世价值”的结果。

[关键词]普世价值;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最近,关于“普世价值”的说法,十分盛行。

赞成“普世价值”的人,有的是认识问题,即在理论上对“普世价值”缺乏正确的认识,被一些似是而非的议论搞糊涂了;而有的则是政治问题,即怀着政治目的故意宣扬“普世价值”,他们把西方的价值封为“普世”的,要求我国实行这样的“普世价值”,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两类问题在性质上是有区别的。

认识问题是可以讨论的,需要通过百家争鸣来分辨是非;对后者则需要进行必要的斗争,决不允许它自由泛滥。

关于“普世价值”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搞清楚几个观点。

一、世界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永恒的价值要回答有没有“普世价值”,先要对“价值”以及“普世性”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如果对这些基本概念不做明确的界定,就会陷入“聋子对话”的局面,你说你的、我说我的,那样讨论就无法进行。

在日常生活中,“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和作用。

一件事物对我有意义、有效用,它就是有价值的,对我没有意义、没有效用,它就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价值”是人们对一件事物的意义、效用的判断,是一种观念。

“普世”有两种含义,一是从横向来看,是指价值的普遍适用性,即这种价值观念适用于所有的人,不管哪个阶级、哪个个人,都赞成并实践这种价值。

如果某种价值观只有一部分人赞成,另一部分人不赞成,那就不能叫作“普世”的。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认识问题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个认识问题

五、中国应该为丰富人类的共同价值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当代社会,随着各国交往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积极参与,使得多样化的特殊性价值观念之间频繁发生碰撞和融合,在此过程中共同的价值观念得到不断充实、重构和完善。
从实际需要看,由于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新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更加丰富的价值观来引导和处理,比如,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的支配力和创造力空前增强,而人类精神领域内却呈现出空前的混乱与迷惘,理想阙如、信仰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高科技条件下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越来越多,环境问题、核扩散问题、霸权主义问题、人口问题和艾滋病问题等都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成为全人类的共同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一国或几国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发展中国家要以独立的文化价值融入国际社会,把自身文化中包含的共同价值贡献给全人类,以此来为解决这些全球性问题奉献力量。同时,这也可以改变原先西方总是共同价值的输出国、自己总是共同价值的接受国的状态。由此形成各个国家地区的人们既是共同价值的认同者,又是共同价值的创造者的和谐局面。
理论上不存在全球统一的主体,现实中不同种群、国家的利益需求,又千差万别,怎么可能产生对谁都适用的普遍价值?
因此,正由于普世价值的主体——人、民族、国家,是具体的、历史的、相对的,那么普世价值的内涵、内容、作用方式等也是具体的、相对的。那种所谓的“适用于所有人适用于所有时间、所有地点,不以任何条件为转移的、必然性的”普世价值,事实上是不存在的。普世价值只能是一种有限度的价值统一。有人或许会说,人们从古至今一直推崇的“真善美”,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吗?可是人们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民族、国家、阶级、阶层,对它们内涵的理解是有很大差异的。这种内容上的差异性无不反映着特定时代、特定族群的独特性。也就是说,这里的普世性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对普世价值观的看法

对普世价值观的看法

对普世价值观的看法
普世价值观是指适用于所有人、无论其文化背景、信仰或个人价值观的一组道德准则。

这些价值观包括尊重人权、尊重他人感受和尊重个人自由等。

本文将对普世价值观的看法进行探讨。

普世价值观中的尊重人权是现代社会的基本价值观之一。

人权是指每个人生来就拥有的一些权利,例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财产权和受教育权等。

这些权利应该受到尊重,无论一个人来自哪个文化或国家。

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开始侵犯人权,那么这个国家就不应该被认为是一个真正的社会。

普世价值观中的尊重他人感受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社会中,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要。

例如,当我们走在路上时,我们需要尊重行人和车辆的存在。

当我们使用社交媒体时,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隐私和感受。

我们需要意识到,我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对他人产生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尊重他人的感受。

普世价值观中的尊重个人自由也是非常重要的。

个人自由是指个人在不需要任何限制的情况下,有权利自主选择自己的行为和信仰。

例如,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而不必担心遭受宗教迫害。

每个人都有权利决定自己的政治信仰,而不必担心遭受政治歧视。

普世价值观中的和平与友好也是非常重要的。

战争和冲突不仅会破坏人类文明的发展,也会破坏人类尊严和自由。

普世价值观中的和平与友好鼓励人们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冲突,实现和平与友好。

普世价值观是适用于所有人、无论其文化背景、信仰或个人价值观的一组道德准则。

这些价值观包括尊重人权、尊重他人感受、尊重个人自由和和平与友好。

只有坚持这些价值观,才能够使世界更加美好。

普世价值的辩证思考

普世价值的辩证思考

普世价值的辩证思考普世价值是指基于人类共同的道德和伦理标准所推崇的普遍原则和价值观念。

它无所不包,包括人权、社会正义、民主、自由、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等等。

普世价值已经在国际间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但在现代社会,普世价值也常常遭受质疑和挑战。

这篇文章将从辩证的角度来思考和展示普世价值面临的种种问题与争议,以及对这些挑战的应对。

首先,对于普世价值的基本概念,许多人认为这是一个西方的概念,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文化侵略。

他们认为,西方国家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颠覆其他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以达到其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不错,普世价值确实来自于西方国家,但这是因为西方国家在历史进程中更早地实施了一些意义重大的改革和进步。

例如,民主制度、宗教自由和言论自由等,这些创新的意识形态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贡献,让更多的人类在平等自由的环境下生存。

因此,普世价值不应仅被视为西方国家控制其他国家的工具,而是一种人类文明的贡献。

其次,普世价值是否普适性?这是困扰着许多人的疑问。

因为不同的国家或民族可能会在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树立不同的准则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可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所推崇的标准相违背。

例如,某些国家可能重视集体主义、家庭观念和传统习俗,而在这些专注于个人自由和权利的西方价值观中并不容易找到立足点。

但即使如此,在实践中,人们还是会通过交流、借鉴和融合,以达成相互尊重、包容和合作的目的。

这也证明了普世价值的含义,就是为了展示一种公正和平等的基本标准,而不是消灭其他文化差异。

当然,我们也要承认在推广普世价值时有所谓“文化相对主义”的情况,但这只能是对一部分的推理。

因为文化和传统并不一定含有不好的内容,但它们也可能盲目、压迫或者不符合人性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普世价值的优越性表现出来。

第三,普世价值的实践问题。

在很多案例中,人们会发现,虽然普世价值是被认为是重要的,但在实践中却很难得到普及。

例如,在某些国家中,女性的地位和权利依然处于极其低下的地位。

是否应该推行普世价值观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普世价值观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推行普世价值观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推行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是一种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它们是人类共同的道德底线,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推行普世价值观有以下几点理由:首先,普世价值观是人类文明的共同积淀。

众多哲学家和思想家都认为,人类的道德观念应该是普世的、共同的。

例如,康德认为人类普遍存在着一种“道德法则”,这种法则是超越个体和文化差异的,是人类共同的道德准则。

因此,推行普世价值观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交流,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包容的世界。

其次,普世价值观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例如,尊重人权、平等、公正、诚实等普世价值观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准则,它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推行普世价值观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避免道德沦丧和社会动荡。

最后,普世价值观有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例如,尊重个人尊严、追求自由、追求知识和真理等普世价值观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动力。

推行普世价值观可以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目标,促进社会的创新和发展。

综上所述,推行普世价值观是符合人类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有利于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普世价值观,让它成为人类社会共同的精神财富。

反方观点,不应该推行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是根据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制定的,它忽视了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的差异,容易引发文化冲突和文化侵略。

因此,不应该推行普世价值观有以下几点理由:首先,普世价值观存在文化偏见和文化霸权。

例如,西方的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传统和历史基础上的,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文化和社会。

推行普世价值观容易导致文化冲突和文化侵略,破坏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与共存。

其次,普世价值观忽视了不同文化和民族的特殊性。

不同的文化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传统和习俗,它们对于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解也存在差异。

推行普世价值观容易忽视这些差异,导致文化的同质化和单一化,剥夺了不同文化的发展权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普世价值”的几点看法
[ 09-08-11 10:59:00 ] 编辑:凌月仙仙
最近几年,“价值哲学”和价值观研究一直是一门显学和热门话题。

原来,中国学术界并不太看重它。

20世纪30年代,张东荪先生曾经撰写和出版过一本《价值哲学》,影响不大。

现在我们研究和批评“普世价值”,得从“价值”一词讲起。

1. 一般“价值”概念——价值意识——价值观的特征
价值哲学原先不太受重视,不是完全没有原由的。

因为它不是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不是无产阶级革命所要思考和解决的紧迫问题。

其特点有:(1)自明性。

在马克思主义原有理论体系中,经济学之外的“价值”问题,一般的“价值”意义,是一个自明的、不言而喻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尽管含有丰富的“价值”性内容,但他们是通过一般语词,如“需要”、“利益”、“理想”、“目的”、“意图”、“崇高”和“伟大”等用语,而内蕴地和间接地表达出来的,没有正面和系统的论述。

马克思只是在批评瓦格纳经济学著作时写道:“‘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是“这些物能使人们‘满足需要’这一属
性”[1]。

但这显然只是商品“使用价值”概念的直接延伸,还不是哲学的价值概念。

(2)合理性。

非经济学的“价值”问题,的确有存在和发展的一定的理论空间。

人们在正确的客观性的认识与实践行动之间,还有一种中介性的意识:认识和实践主体的一种在“评价”主客体关系和功利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其中需要和包含有价值意识。

哲学上称之为包含有“目的”和“意图”在内的、作为实践直接动因的“实践观念”。

由此,我们需要和能够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论或社会价值观——价值哲学。

(3)脆弱性。

价值哲学是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朝主观唯心主义转向的产物。

文德尔班说过:哲学像李尔王把自己财产分给了子女而成为乞丐——只剩下“价值”。

张东荪先生在研究中外哲学历史时,也有类似的看法。

“价值”内容的主观性、主体性很强。

英语的subjectivity,既可以翻译为主体性、又可以翻译为主观性。

必须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构架中,价值哲学才有正确的发展方向。

“价值”概念和价值理论的确立,始终需要有其客观基础、需要以其真理性认识作为前提,才能具有现实性和可靠性。

如果离开了事物的客观性和认识的真理性,单纯从人们的主体性甚至仅从其主观意志出发,而讲需要、讲效用、讲功利和讲价值,以及所谓“价值实现”,那么就有可能像实用主义那样,很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

2. 当前一些人张扬所谓“普世价值”的主要说法和意图
目前,在当今的作为整体的世界还是阶级社会的历史条件下,根本不存在所谓“普世”的、超阶级的价值体系和价值观。

应当说,属于全人类共有的精神文化财富还是有的,这主要是指一些非意识形态的东西,如自然科学、语言文字、形式逻辑、山水画、无标题音乐和其他文化产品中反映人类社会生活
一些共性的现象、思想文化因素,为所有的人所共有,或关系到所有的人,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普世的价值因素。

但人类自从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直至阶级完全消灭为止,凡是反映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利益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经济、政治、文学、哲学和道德等社会意识形式的内容主体和本质属性,都具有阶级性、时代性和社会形态的质的规定性。

在阶级社会中,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文化的历史性继承,同时是与其经济基础和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所进行的文化改造和文化创新相统一的,从根本上看,其实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所谓“普世价值”。

现在一些人所讲的“普世价值”,就是把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中性化、普遍化、神圣化、绝对化为超阶级和超时代的所谓“普世价值”。

其意向和主张如下。

(1)崇拜和迷信西方的资产阶级抽象的价值观念和基本制度,说资本主义是人类“最终的制度归宿”。

如有人说“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是人类社会共同追求的普世价值”,“没有必要去区分是姓‘资’还是姓‘社’”。

又有人说,西方的“民主一经产生,就具备了普世意义,从英国、美国推行民主以来,全世界2/3的地区都实行了民主,可见其普世的程度”[2];还有人说,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平等和博爱等意识形态,是“人类文明的核心,是人类在长期进化发展中形成的具有普遍世界意义的价值准则,以及由这些准则所规定的基本制度”,是“最高文明境界”,是“任何民族最终的制度进化归宿”[3]。

有人甚至说,“西方是人类的西方,不是西方的西方;西方的观念,不仅是西方的,也是全人类的观念”。

这些人都把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称为“世界文明的主流”或“人类文明的主流”,公然为“全盘西化论”翻案[4]。

有学者说:“1980年代之前,抵制普世民主的手法主要是所谓阶级论,今天这种强词夺理的说法已经不值一驳。

后来又捏造一个‘全盘西化论’,现在进入第三阶段,要撇开普世民主,自己另搞一套,所谓‘协商民主。

”说这是“用‘中国特殊论’抵制民主进中国”[5]。

(2)认为中国搞社会主义是“离开甚至背离了人类近代文明主流”,改革开放是向资本主义的“价值回归”。

如有人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必须融入人类文明主流,民主、科学和法治,承认普世价值,同世界文明接轨。

”[6]又有人说:“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重新融入世界文明,人权、法治、公平、正义、自由、平等、博爱等普世价值日渐成为我们文明中的核心价值。

”[7]还有人说,“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社会、文化的理论创新,我们都必须以普世价值为尺度”[8],意在改变我国的一切。

这些说法,显然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误解和企图误导。

(3)认为“解放思想”就是要“确立普世价值”,并把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归结和歪曲为“普世价值”。

有位教授说,“解放思想应该有个核心目标,这个核心目标就是价值体系,解放思想就是要确立普世价值。

”他说:“以人为本是个纲,要贯彻这个纲,就需要民主、自由、人权等一整套普世价值,就是需要价值观的转变。

普世价值不能确立起来,就不会是以人为本。

所以价值观问题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个基础性问题。

”[9]于是,一些人正在筹划《大家西学》丛书,共计划出版31本,已经出版了15本,大肆鼓吹普
世价值。

丛书主办方的一位负责人说,他们出版的意图是14个字:“人类的普世价值,中国的观念读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