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重点3
神经病学知识点
神经病学知识点引言:神经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功能障碍的学科,涉及到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点,包括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疾病等内容。
一、神经解剖学1.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是人体最主要的控制中心。
脑包括大脑(大脑皮层、脑室、脑干和小脑)、间脑(丘脑、视丘、松果体)和脑干(延髓、桥脑、中脑)。
脊髓位于脊柱内,由神经元构成,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的运动和感觉。
2. 周围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以外的神经组织组成,包括脑神经(共有12对,如视神经、听神经)、脊神经(共有31对,分布于脊髓两侧)和自主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3. 神经元结构: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等部分组成。
神经元通过神经冲动进行信息传递,根据连接方式可分为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
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传导:神经冲动通过神经元的轴突传导,遵循“一刺一传”原则。
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受到髓鞘和轴突直径的影响,其中髓鞘化的轴突传导速度更快。
2. 突触传递:突触是神经元与神经元或神经肌肉接头之间的连接点。
突触传递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方式,前者是通过神经递质介导的,后者是直接的电信号传递。
3. 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神经元网络和体液调节来维持机体的平衡。
神经系统的调节包括自主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等方面。
三、神经疾病1. 中风:中风是脑部供血不足或血管阻塞导致脑组织损伤的疾病,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出现的头痛、面瘫、肢体无力等。
2. 癫痫:癫痫是一种反复发作的脑部电活动异常引起的疾病,多数因遗传、脑损伤或脑肿瘤引起。
常见症状包括意识丧失、肢体抽搐等。
3.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运动障碍性疾病,主要由于脑部多巴胺神经元的损害。
典型症状包括震颤、肌张力增高、姿势和步态障碍等。
结语:神经病学作为医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学科,涵盖了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疾病等内容。
神经病学题3
1.下列眼部检查哪项不正确:A.眼部外观,如上睑下垂、眼裂大小B.眼球运动受限及眼震C.复视D.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E.眼压测定2.下列脑神经检查的哪项表述不恰当:A.手动法检查视野时患者与检查者相距60-100cm B.手动法检查视野时患者不应注视检查者的手C.检查眼底时须先散瞳,可观察清楚D.检查角膜反射用棉签轻触角膜周边部,出现眨眼动作E.检查胸锁乳突肌时令患者向对侧转头3.嗅觉检查时不宜使用下列哪种物品:A.香烟B.香皂C. 酒精D.牙膏E.松节油4.下列面神经检查哪项表述不正确:A.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同侧所有表情肌瘫痪B.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对侧下半面部表情肌瘫痪C. 检查面神经包括舌前2/3味觉D.面神经麻痹时面部感觉缺失E.周围性面瘫时同侧角膜反射消失5. 下列舌咽、迷走神经检查哪项不正确:A.双侧软腭抬举是否一致,悬雍垂是否偏斜B.两侧软腭或咽后壁感觉C.舌前1/3味觉D.咽反射E.眼心反射及颈动脉窦反射6. 下列哪项不属于三叉神经检查:A. 面部感觉B. 咀嚼运动C.角膜反射D.舌前2/3味觉E.下颌反射7. 检查肌张力的条件是病人:A. 意识清楚B.无瘫痪C.无感觉障碍D.无肌萎缩E. 肌肉放松8.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提示:A. 前庭性共济失调B.感觉性共济失调C. 小脑性共济失调D.额叶性共济失调E.基底核病变9.下列哪项不属于运动系统检查:A.肌力B. 肌张力C.肌营养D. 姿势及步态E. 竖毛试验10.以下哪项步态与疾病对应关系的表述不正确:A. 划圈样步态-痉挛性偏瘫B.剪刀样步态-痉挛性截瘫C. 慌张步态-帕金森综合征D.醉汉步态-小脑病变E.跨阈步态-腓总神经麻痹,11.深感觉检查不包括:A. 运动觉B.位置觉C. 振动觉D.两点辨别觉E.以上都不是12.浅感觉检查不包括:A. 痛觉B.冷觉C.热觉D.触觉E.振动觉13.感觉检查时最须注意:A. 患者意识是否清楚B. 有无感觉异常C.有无感觉过度D.有无感觉过敏E. 有无疼痛14.下列哪项不应列为病理反射:A. Babinski征B.Rossolimo征C.Chaddock征D.Oppenheim征E.Gordon征15.检查Babinski征应:A. 沿足底外侧缘向前至小趾根再向内侧B.沿足底内侧向前C.沿足底外侧向前D.沿足底中央向前再向内侧E.划足底前三分之一16.自主神经检查不包括:A. 竖毛试验B. 皮肤划纹试验C. 卧立位试验D.眼心反射E.角膜反射17.下列不属于失语症检查的是:A. 口语表达B.听理解C.复述D.书写E.构音18.卧位腰椎穿刺的脑脊液压力正常值是:A.50-180mmH2OB. 80 -180mmH2OC.120-80mmH2OD.80-20mmH2OE.70-170mmH2O19.压颈试验的检查目的是确定:A. 小脑病变B.大脑病变C.脊髓疾病伴椎管阻塞D.周围神经疾病E.脑干疾病20.颅内压增高患者腰穿的主要危险是:A. 促使肿瘤扩散B. 引起脑内出血C.诱发脑疝D. 诱发癫痼发作E.导致脑血管痉挛21.以下哪项不符合正常脑脊液标准:A. 压力80-180mmH2OB.蛋白质0.15-0.45g/LC.糖2.5-4.4mmol/LD.白细胞数8×106/LE.氯化物120-130mmol/L22.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 DSA可发现颅内动脉瘤和血管畸形B.脊髓造影的主要适应证为脊髓压迫症C.CT已广泛地用于脑部疾病的诊断D.MRI对任何疾病的诊断均优于CTE.目前许多头颅平片检查已被CT和MRI所取代23.下列哪项不属于脑诱发电位:A. 体感诱发电位B.视觉诱发电位C. 事件相关电位D.运动单位动作电位E.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24.对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最有价值的资料是:A. 脑电图B.肌电图C.脑诱发电位D.神经系统阳性体征E.临床观察25.下列哪项表述不正确:A.在定位诊断过程中,首先应明确病损的水平B.所有的临床体征均提示存在相应的病灶C.病程之初的某些体征不一定代表病灶的所在D.外展神经麻痹并非肯定有定位意义E.CT或M田有明确病灶,但病人可无相应的症状体征26.华勒变性发生在:A. 下运动神经元B. 周围神经纤维近心端C.周围神经纤维远心端D. 周围神经纤维末梢E. 中枢神经元轴索27.周围神经病下列哪项症状体征的表述不正确:A. 传导束型感觉障碍B.运动障碍C.腱反射减弱或消失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E.肌萎缩28.男性,61岁,右面部发作性剧痛2年,疼痛自上唇始,延至外眦下方,每次持续数秒钟,讲话、进食和洗脸可诱发,无神经系统体征。
神经病学重点
神经病学重点 4.51.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和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康复,预防的科学。
感觉Senses是感受器接受到的各种形式的刺激在大脑中的综合反映。
瘫痪:是指骨骼肌的收缩能力(肌力)的减弱或丧失。
瘫痪是由运动神经元(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引起。
脊髓休克:瘫痪肢体肌张力降低,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引不出,尿潴留。
5.颈膨大:颈部上肢神经出入处形成膨大,相当于C5~T2,在C7 处最宽,发出神经支配上肢. 腰膨大:腰部下肢神经出入处形成膨大,大小次于颈膨大,相当于L1~S1节段,L4处最宽,发出神经支配上肢.马鞍回避:髓内病变,感觉障碍由内向外扩展,骶部保留,直到病变后期,才影响骶部的感觉。
霍纳(Horner)综合征:颈8~胸1节段侧角细胞受损,瞳孔缩小(病损同侧),眼球内陷(眼眶肌麻痹),眼裂变小(眼睑肌麻痹),同侧面部出汗减少;癫痫:一组由已知或未知病因所引起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且异常放电常具自限性所导致的综合征.癫痫三要素:脑部持续存在的癫痫反复发作的易感性,至少一次癫痫发作的病史,发作引起的神经生化、认知、心理及社会功能障碍.癫痫发作:癫痫发作是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活动所引起,由不同症状和体征组成的短暂性临床现象。
癫痫发作三要素: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的异常活动,特殊的临床现象,发作的短暂性.自限性发作:癫痫发作最常见和最典型的发作表现.突出特征:病人的发作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终止,多数病人发作持续时间少于30分钟.癫痫持续状态:癫痫全面性或部分性发作在短时间内频繁发生,全面性发作在两次发作之间神经功能没有恢复到正常基线,或单次发作超过这种发作类型大多数患者平均持续时间.自动症automatism 癫痫复杂部分性发作的一种类型,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出现发作性行为异常,看起来有目的,但实际上没有目的,发作后意识模糊,不能回忆发作中的情形。
假性发作 pseudoseizures是一种非癫痫性的发作性疾病,是心理因素引起运动、感觉、情感和体验异常,可出现发作性行为异常、四肢抽动,呼之不应等,①假性发作持续的时间较长,常超过半15min ②发做表现多种多样③发作时意识存在,没有真正的意识丧失④发作时脑电图上无痫性放电⑤抗癫痫药治疗无效。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③病人面无表情、不能张口伸舌,四肢瘫痪,病理征阳性;
④有正常睡眠周期;
⑤大小便失禁;
⑥脑电图正常。
延髓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syndrome:①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前庭神经核);
②病灶侧软腭、咽喉肌瘫痪(疑核、舌咽迷走神经);
③病灶侧共济失调(绳状体);
深感觉:肌肉、肌腱、关节→后根神经节→后根→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发出纤维交叉到对侧上升→内侧丘系→丘脑腹后外侧核→丘脑皮质束经内囊后肢→大脑皮质中央后回。
脊髓横断面:薄束楔束(内→外,骶腰胸颈)、脊髓丘脑侧束(内→外,颈胸腰骶)
4.皮节体表标志枕颈C1-3、肩C4、乳头T4、剑突T6、肋缘T8、脐T10、腹股沟T12-L1、下肢前L2-5、下肢后S1-3、肛周鞍区生殖器S3-5。
抑制性症状(感觉径路受破坏而出现):完全性/分离性感觉减退或消失。(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在同一部位某种感觉缺失而其他感觉保存)
2.分离性感觉障碍神经干型:受损的某一神经干分布区内各种感觉减弱消失。
末梢型:各种感觉障碍手套、袜套样分布,多见于中毒。
后根型:节段性分布的感觉障碍。
脊髓型:①传导束型(横贯性、后索型深感觉、侧索型对侧痛温觉、半切深感觉+上运动神经元+对侧痛温觉);
【视觉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光线刺激瞳孔引起的瞳孔缩小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中脑顶盖前区→E-W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上述经路任何一处损害均可引起光反射丧失和瞳孔散大。外侧膝状体、视放射、枕叶病变光反射不消失辐辏及调节反射(集合反射):指双眼同时注视近物时双眼汇聚、瞳孔缩小的反应。顶盖前区病变,不影响辐辏及调节反射,但影响瞳孔光反射。
神经病学 重点
1、去皮层综合征:是一种较广泛的皮层缺氧性损害,在恢复过程中皮质下中枢及脑干因受损较轻而先恢复,大脑皮质因受损较重而处于抑制状态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
2、急性脊髓炎:是指脊髓的一种非特异性炎性病变,多发生在感染之后,炎症常累及几个髓节段的灰白质及其周围的脊膜、并以胸髓最易受侵而产生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
3、基底动脉尖综合征:基底动脉尖端分出两对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供血区域包括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和枕叶。
临表为眼球运动障碍,瞳孔异常,觉醒和行为障碍,伴有记忆力丧失,及对侧偏盲或皮质盲,少数患者出现大脑脚幻觉。
4、癫痫持续状态:或称癫痫状态,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发作持续30min以上不自行停止5、亨特氏(Hunt)综合征:又称膝状神经节炎,是一种常见的周围性面瘫。
主要表现为一侧耳部剧痛,耳部疱疹,同侧周围性面瘫可伴有听力和平衡障碍。
6、癫痫: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短暂性、重复复兴和刻板性的特点。
7、闭锁综合症:当双侧脑桥基底部病变,累及双侧皮质脊髓束和支配三叉神经以下的皮质脑干束时,出现双侧中枢性面瘫,舌瘫,和四肢中枢性瘫痪,意识存在,只能用眼球示意,不能吞咽和讲话。
8、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
9、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1静止性震颤,2肌强直,3运动迟缓,4姿势步态障碍5 其他症状 Myerson征,言语缓慢,多汗,便秘和溢脂性皮炎治疗: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心理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首选且主要的治疗手段。
常用药抗胆碱能药物、金刚烷胺、左旋多巴④DA受体激动剂:如溴隐亭、培高利特,通常与美多巴合用,年轻患者可单用;⑤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⑥儿茶酚一氧位一甲基转移酶抑制剂10、重症肌无力危象:指呼吸肌受累时出现咳嗽无力甚至呼吸困难,需用呼吸机辅助通气,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神经病学试题3
神经病学试题3x型多选题1.中枢性眩晕的特点是:a眩晕突然发生,头位或体位改变可使症状加重,闭目后不减轻b眼球颤动与眩晕程度不一致,粗大,持续存在c旋转性或向一侧运动感,站立不稳d自主神经症状较轻无明显耳鸣、听力损失或耳聋,但有脑功能损害。
2.暂时性可逆性意识丧失的主要原因是:避免二嗪类药物C同步发作etransientischemicattact3.neurodegenerativediseases:asyringomyeliabsyringobulbiaCalzheimerdiseased运动神经元病。
局部诊断:a并非临床上所有的定位体征均示有相应的病灶存在b病程之初某些体征往往不能代表真正的病灶存在c某些体征可能是先天性异常DMRI或CT检查有时有明确的脑部病变,但患者没有相应的症状和体征e明确神经系统病损水平,病变的空间分布遵循一元论原则5.头部的痛敏结构:A头皮、皮下组织、帽腱膜、骨膜B血管和头颈部肌肉c硬脑膜、软脑膜、脑室管膜、脉络丛、颅内小血管D颅底动脉及其分支、硬膜动脉、颅内大静脉窦及其主要分支e三叉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及其神经节、颈2-3神经6癫痫的正确治疗方法是:aaeds血药浓度检测可提高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血药浓度是血总血浆浓度。
当血浆蛋白质或蛋白质结合位点异常增加或减少时,游离部分异常增加或减少,药效与血药浓度之间存在矛盾。
B达到稳定状态时测量的血液药物浓度是可靠的,达到稳定状态的时间大致相当于其正常浓度5个半清除时间,所以服药以短于稳态时的药物半清除期1/3-1/2的间隔服用C药物治疗应个体化。
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短暂的,可以通过缓慢减少,特异反应与剂量无关,难以预测,有病人转氨酶增高,但并不发展为药物性肝炎或肝衰竭D戒毒应遵循缓慢、逐步减少的原则,一般在完全控制发作后4-5年,逐渐减量,减量1年左右时间内无发作者方可停药,一般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完全停用,约50%的患者可完全停药e20~30%复杂部分性发作患者用各种aeds治疗难以控制,如治疗2多年来,血液药物浓度在正常范围内,每月发作4次以上,称为难治性癫痫,可通过手术治疗7.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描述正确的是:奥尔坦:对运动迟缓的效果较差,对震颤的效果较好。
神经病学――第三章 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
神经病学――第三章神经病学的临床方法一、选择题【A型题】1.下列眼部检查哪项不正确:A.眼部外观,如上睑下垂、眼裂大小B.有无眼球运动受限及复视C.有无眼震D.瞳孔大小E.眼压测定2.下列脑神经检查的哪项表述不恰当:A.手动法检查视野时患者与检查者相距100cmB.手动法检查视野时患者不应注视检查者的手C.检查眼底时须先散瞳,可观察清楚D.检查角膜反射用棉签轻触角膜周边部,出现眨眼动作E.检查胸锁乳突肌时令患者向对侧转头3.嗅觉检查时不宜使用下列哪种物品:A.香烟B.香皂C.酒精D.牙膏E.松节油4.下列面神经检查哪项表述不正确:A.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同侧所有表情肌瘫痪B.中枢性面神经麻痹时对侧下半面部表情肌瘫痪C.检查面神经包括舌前2/3味觉D.面神经麻痹时面部感觉缺失E.周围性面瘫时同侧角膜反射消失5.下列舌咽、迷走神经检查哪项不正确:A.双侧软腭抬举是否一致,悬雍垂是否偏斜B.两侧软腭或咽后壁感觉C.舌前1/3味觉D.咽反射E.眼心反射及颈动脉窦反射6.下列哪项不属于三叉神经检查:A.面部感觉B.咀嚼运动C.角膜反射D.舌前2/3味觉E.下颌反射7.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提示:A.前庭性共济失调B.感觉性共济失调C.小脑性共济失调D.额叶性共济失调E.基底节病变8.下列哪项不属于运动系统检查:A.肌力B.肌张力C.肌营养D.姿势及步态E.竖毛试验9.以下哪项步态与疾病对应关系的表述不正确:A.划圈样步态-痉挛性偏瘫B.剪刀样步态-痉挛性截瘫C.慌张步态-帕金森综合征D.醉汉步态-小脑病变E.跨阈步态-腓总神经麻痹10.浅感觉检查不包括:A.痛觉B.冷觉C.热觉D.触觉E.振动觉11.下列哪项不应列为病理反射:A.Babinski征B.Rossolimo征C.Chaddock征D.Oppenheim征E.Gordon征12.检查Babinski征应:A.沿足底外侧缘向前至小趾根再向内侧B.沿足底内侧向前C.沿足底外侧向前D.沿足底中央向前再向内侧E.划足底前三分之一13.自主神经检查不包括:A.竖毛试验B.皮肤划纹试验C.卧立位试验D.眼心反射E.角膜反射14.下列不属于失语症检查的是:A.口语表达B.听理解C.复述D.书写E.构音【X型题】15.昏迷病人应检查以下哪些项目:A.两侧瞳孔大小B.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C.有无偏瘫体征D.有无脑干功能障碍E.有无失语16.判断昏迷病人有无偏瘫的方法有:A.压迫眶上切迹B.观察对针刺反应C.观察仰卧时下肢和足的位置D.提起上肢自然下落E.面部疼痛表情可判定有无面瘫17.检查失语时病人必须是:A.意识清楚B.精神正常C.智力正常D.听力正常E.发音器官正常18.以下哪些反射是脑干功能检查:A.睫脊反射B.眼头反射C.眼前庭反射D.角膜反射E.紧张性颈反射19.视神经检查应包括:A.视力B.眼球运动C.视野D.眼底E.眼震20.动眼神经检查包括:A.眼裂大小B.瞳孔大小C.眼球向上、下、内、运动D.角膜反射E.瞳孔对光反射、调节反射21.三叉神经检查包括:A.面部感觉B.咀嚼运动C.角膜反射D.下颌反射E.眼裂大小22.检查面神经应观察:A.额纹抬举是否无力B.眼裂可否闭严C.鼻唇沟是否变浅D.咀嚼肌力E.皱眉是否对称23.舌咽、迷走神经检查包括:A.吞咽及构音功能B.悬雍垂有无偏斜C.软腭抬举是否对称D.咽反射是否减弱或消失E.舌前1/3味觉24.舌下神经检查包括:A.伸舌偏斜B.舌肌萎缩C.舌肌肌束颤动D.舌前2/3味觉障碍E.咽反射减弱或消失25.复合(皮质)感觉检查应包括:A.触觉定位觉B.两点辨别觉C.实体觉D.振动觉E.位置觉26.深感觉检查应包括:A.位置觉B.两点辨别觉C.运动觉D.振动觉E.触觉定位觉27.浅感觉检查应包括:A.痛觉B.触觉C.温度觉D.触觉定位觉E.两点辨别觉28.运动系统检查包括:A.肌力B.共济运动C.步态D.肌张力E.肌营养状态29.共济运动的检查方法有:A.指鼻试验B.快复动作C.跟膝胫试验D.Romberg征E.误指试验30.检查腱反射时应:A.肢体伸直B.肢体屈曲C.肢体用力D.肢体放松E.意识清楚31.深反射检查不包括:A.肱二头肌反射B.跖反射C.膝反射D.腹壁反射E.踝反射32.Babinski征的正确表述是:A.检查时沿外侧缘向前再向内划足底B.是最有意义的病理反射C.阳性表现拇趾背屈,其余各趾向外扇形展开D.检查时患者须意识清楚E.此征阳性提示锥体束受损33.失认症包括:A.失读B.失写C.视觉失认D.听觉失认E.触觉失认二、简答题1.视神经的检查包括哪些?2.三叉神经运动支支配的肌肉?3.三叉神经运动支损害表现?4.传导性耳聋与感音性耳聋的鉴别试验?如何鉴别?5.什么是肌张力?6.肌张力降低见于哪些病变?7.哪些类型的瘫痪可见浅反射减弱或消失?8.浅反射包括哪些?9.何谓Babinski征?10.常见的病理反射有哪些?11.头眼反射(玩偶试验)及临床意义?参考答案【A型题】1.E2.C3.C4.D5.C6.D7.B8.E9.D 10.E 11.B 12.A 13.E 14.E【X型题】15.ABCD 16.ABCDE 17.ABCDE 18.ABCE 19.ACD 20.ABCE 21. ABCD 22.ABCE23.ABCD 24.ABC 25.ABC 26.ACD 27.ABC 28.ABCDE 29.ABC DE 30.BD 31.BD32.ABCE 33.CDE二、简答题1.视力、视野和眼底检查。
神经病学考试题库(三)-答案解析
神经病学考试题库(三)一、名词解释1、霍纳(Horner)综合征:颈交感神经麻痹时,出现病变侧眼裂缩小,瞳孔缩小同侧眼球内陷和面部出汗减少,称为Horner综合征。
2、贝耳(Bell)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时,眼睑不能闭合或不全,试闭眼时,瘫痪侧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称见耳现象。
3、布朗-塞卡(Brown-sequard)综合征:脊髓半横贯损害时,可出现同侧相应节段的根性疼痛及感觉过敏带,损害平面以下同侧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及深感觉缺失,对侧痛温觉缺失,称为布朗-塞卡综合征。
4、脑栓塞:脑栓塞是指栓子径血循环流入脑血管致脑动脉阻塞,引起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
5、TIA:某一区域脑组织因血液供应不足导致其功能发生短暂的障碍,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局灶性症状和体征,大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可反复发作,称为TIA。
二、问答题1、动眼神经瘫痪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常见原因有哪些?动眼神经瘫痪表现有,上睑下垂、外斜视、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消失,眼球不能向上、向内运动,向下运动亦受很大限制。
常见原因有海马约回疝,后交通动脉瘤,中脑病变等。
2、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的鉴别诊断,主要是哪些?缺血性与出血性脑血管病的区别主要是:①前者发病较急,后者急骤;②前者安静发病,后者多在活动时发病;③前者头痛、呕吐、意识障碍不明显或无、后者明显;④前者脑膜刺激征阴性,后者常为阳性;⑤脑脊液前者正常,后者压力高,为血性;⑥CT检查前者为脑内低密度区、后者为高密度影。
3、抗癫痫药物的使用,要注意哪些原则?抗癫痫药物使用注意原则为:①按发作类型选药;②药物剂量从低限开始,无效时再逐渐增加;③合并用药时应避免药理作用相同,副作用相似的药物合并应用;④定时果查肝肾功、血象以防治药物副作用;⑤规律性取药每日数次服用;⑥用药疗程长,一般控制发作后数年才减药,且逐渐减量,均忌骤停。
4、上颈段大脊髓横贯损害的临床表现有哪些?上颈段脊髓损害表现为:①四肢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②颈以下各种感觉缺失;③括约肌功能障碍;④颈部出现根性疼痛。
神经病学重点_百度文库.
神经病学复习资料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一、意识障碍1.意识:个体对周围环境和自身状态的感知能力。
2.意识障碍:觉醒度下降(嗜睡、昏睡、昏迷);意识内容变化(意识模糊、谵妄)3.嗜睡: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醒后勉强配合检查和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很快入睡。
4.昏睡: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能唤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做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5.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
①浅昏迷: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
周围事物、声光无反应,强烈刺激(疼痛)可有回避及痛苦表情,不能觉醒。
吞咽、咳嗽、角膜、瞳孔对光反射存在。
生命征不变。
②中昏迷:正常刺激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
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生命征改变③深昏迷:任何刺激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
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
生命征明显改变——呼吸不规则、血压或有下降6.脑死亡:大脑和脑干功能全部丧失。
①外界任何刺激均无反应。
②自主呼吸停止。
③脑电图~直线;颅多普勒~无脑血管灌注;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功能丧失。
④以上情况持续至少12小时。
⑤腱反射、腹壁反射等可消失。
⑥排除急性药物中毒、低温、内分泌代谢疾病等。
7.意识模糊: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8.谵妄:对周围环境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表现为紧张、恐惧、兴奋不安,甚至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白轻夜重,持续数h至数d。
二、特殊类型的意识障碍:1.去皮质综合征(双侧大脑皮质广泛损害而导致的皮质功能减退、丧失)意识丧失,但睡眠、觉醒周期存在,能无意识的睁闭眼、转动眼球,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神经病学重点
神经病学重点大脑半球额叶:精神障碍、对侧上肢强握、摸索反射、侧视麻痹、书写不能、运动性失语、对侧膝以下瘫痪、饮食过量、胃肠蠕动过度、高热、多尿、多汗顶叶:皮质感觉障碍、失用症、失认症、体象障碍、古茨曼综合征颞叶:感觉性失语、命名性失语、幻嗅、幻味、舔舌、咀嚼枕叶:幻视、视野缺损、视觉失认、视物变形内囊:三偏基底神经节: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偏身投掷运动、肌张力增高-运动减少综合征脑干:交叉性瘫痪小脑:共济失调脊髓损害临床表现:运动障碍、感觉障碍、反射异常、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分类:不完全性脊髓损害(前角、后角、传导束)、脊髓横贯性损害脊髓半侧损害→脊髓半切综合征C8-T1侧角病变→Horner征脊髓横贯性损害→受累节段以下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感觉全部缺失、括约肌功能丧失脑神经:1嗅2视3动眼4滑车5三叉6外展7面8前庭蜗9舌咽10迷走11副12舌下三叉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面神经中枢性面神经麻痹(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瘫痪(鼻唇沟变浅、口角轻度下垂),而上部面肌不受累(皱眉、皱额、闭眼均无障碍)。
常见于脑血管病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同侧面肌瘫痪(患侧额纹变浅或消失,不能皱眉,眼裂变大,眼睑闭合无力,贝尔征,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并歪向健侧,鼓腮漏气)。
常见于面神经炎脊神经共31对,8颈12胸5腰5骶1尾在皮肤的分布有明显的节段性:(胸最明显)T2胸骨角,T4乳头,T6剑突,T8肋弓下缘,T10脐,T12L1腹股沟意识障碍1.以觉醒度改变为主嗜睡(睡眠长、能叫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继续睡)昏睡(高声呼唤or强刺激才能叫醒、醒后可作含糊简单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继续睡)昏迷(丧失意识、叫不醒)2.以意识内容改变为主意识模糊(注意力减退、情感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低于正常)谵妄(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下降、紧张、恐惧、兴奋、不安、冲动、攻击)失语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复述障碍Broca失语(表达性失语、运动性失语)谈话不流利、电报式、讲话费力、能理解单词和简单陈述句Wernicke失语(听觉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听力正常、但听不懂、表达流利、语量增多、思路混乱、答非所问传导性失语:语言有大量错词、自知欲改而口吃、但表达短语或句子完整、听理解障碍较轻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复述相对保留经皮质运动性失语:类似Broca失语,但复述功能完整保留经皮质感觉性失语:类似Wernicke失语,复述功能相对完整,但不能理解复述的含义经皮质混合性失语:上两者并存,复述相对好,其他语言功能严重障碍完全性失语:语言功能丧失、限于刻板言语、听理解严重缺陷命名性失语(遗忘性失语)忘记物体名称、但能说出性质用途皮质下失语:丘脑性失语(急性期不语、以后交流障碍、音量减小)眩晕临床特征周围性眩晕中枢性眩晕病变部位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颅外段(未出内听道)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小脑、大脑皮质常见疾病炎症(迷路、中耳、前庭神经元、乳突)、梅尼埃病、咽鼓管阻塞、外耳道耵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脑干(脑桥、延髓)病变、小脑肿瘤、听神经瘤、第四脑室肿瘤、颞叶肿瘤、颞叶癫痫眩晕程度、持续时间发作性、症状重、时间短症状轻、时间长眼球震颤幅度小、多水平or水平+旋转、眼震快向健侧or慢向患侧幅度大、形式多变、眼震方向不一致平衡障碍倾倒方向与眼震慢相一致、与头位有关倾倒方向不定、与头位无关前庭功能试验无反应or减弱正常听觉损伤伴耳鸣、听力减退不明显自主神经症状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不明显脑功能损害无脑神经损害、瘫痪、抽搐瘫痪是指个体随意运动功能的减低或丧失。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总结
神经病学完整版重点神经病学是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科学,包括头痛、癫痫、中风、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症等疾病。
本文将对神经病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和归纳。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神经系统含有上万亿个神经元和支持细胞,可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大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器官,分为左右两个半球,每个半球分为额叶、顶叶、颞叶和枕叶。
大脑皮层由许多不同功能的区域组成,包括运动区、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和语言区。
小脑位于脑干和脑室下方,在运动协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脑干连接大脑和脊髓,并且控制许多生命支持功能,如呼吸、循环和吞咽。
脊髓是连接大脑和周围神经系统的主要通道。
脑神经包括12对神经,分布在头颈部区域。
其中一、二、三、四对神经分别负责眼球的上下、内外运动,五对神经主要控制咀嚼和面部表情,七对神经负责面部感觉和味觉,八对神经控制听觉和平衡感。
脊神经由31对神经组成,处于背骨骨间隙内通过2个神经根进出脊髓,负责肢体的运动、感觉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
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的类型很多,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脑中风脑中风是由于脑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
脑中风的症状包括局部肌肉无力、言语不清、头痛、晕厥等。
治疗方法包括血管扩张药物、血管手术等。
癫痫癫痫是由于脑部异常放电引起的一组障碍,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癫痫发作,其特征是肌肉抽搐、意识丧失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表现为肌肉僵硬、震颤、缓慢和头部姿势不稳定。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物理疗法。
多发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主要症状有肌肉无力、感觉丧失和疼痛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疗法等。
神经科学研究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发展、遗传和行为特征等方面的科学,包括神经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生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分支学科。
神经病学重点考点总结
神经病学一意识障碍1.意识:指大脑的觉醒程度,是机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1)嗜睡:持续睡眠状态,可唤醒,醒后基本上能正常交谈,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后又进入睡眠状态。
(2)昏睡: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醒后对问话作简单模糊的回答,旋即入睡。
(3)昏迷:意识丧失,对言语刺激无应答反应。
可分为浅、中、深昏迷:1)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躲避反应及痛苦表情,存在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存在,生命体征平稳。
.2)中度昏迷:对重的疼痛刺激稍有反应,很少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减弱,生命体征轻度改变。
3)深昏迷:对疼痛无反应,无意识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消失,生命体征异常。
二失语1)Broca失语:典型非流利型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语量少,找词困难,口语理解较好,复述、命名、阅读及书写不同程度受损。
优势半球Broca区(额下回后部)或相应皮质下白质病变。
2)Wernicke失语:口语理解严重障碍,流利型口语,语量多,发音清晰,但错语多,空话连篇,难以理解,答非所问,复述及听写障碍。
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
3)传导性失语:口语清晰,听理解正常,自发语言正常,复述不成比例受损是最大特点,自发讲话能说出的词也不能复述,为优势半球缘上回皮质或白质病变。
2)经皮层性失语* 可为运动性、感觉性或混合性失语。
共同特点为复述相对较好,甚至不成比例的好。
为分水岭区病变所致。
3)完全性失语所有的语言功能明显障碍,口语近于哑,只能发出“吗”、“吧”、“哒”等声音(刻板性语言),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均严重障碍,预后差。
优势半球大范围病变所致。
4)命名性失语不能命名,但能描述物品功能,口语表达表现找词困难、赘语和空话,听理解和复述正常。
优势侧颞中回后部或枕颞交界区病变。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是局灶性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证据临床表现1.颈内动脉系统TIA(1)常见症状:对侧单肢无力或轻偏瘫,可伴对侧面部轻瘫,为大脑中动脉区或大脑中一前动脉皮质支分水岭区缺血表现。
(完整)神经病学必考重点
神经病学必考重点【单选】1、迟缓性瘫痪临床表现:肌力减退、肌张力减低或消失(无“折刀”现象)、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萎缩明显.P822、单纯疱疹脑炎(HSE)的病理:脑实质中出血性坏死;嗜酸性包涵体;(袖套状淋巴细胞浸润,小胶质细胞增生,神经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
P2353、几种失语症的特点:①Broca失语: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②Wernicke失语: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③传导性失语:流利性口语,但大量错词(能感知);④经皮质性失语综合征(分水岭区失语综合症):复述相对保留;⑤完全性失语;⑥命名性失语:遗忘性失语,命名不能。
P694、延髓麻痹(真性延髓麻痹、球麻痹)的表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及咽反射消失。
P465、根性感觉障碍特点:剧烈放射性疼痛P606、高血压脑出血部位:(脑内细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作用下发生慢性病变破裂)基地核的壳核及内囊区.P1897、动眼神经麻痹表现:上睑下垂,眼球向外下斜视,不能内上、内向、向下转动,复视,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均消失.P348、视野缺损定位:①双眼颞侧偏盲:视交叉中部;②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及视皮质;③双眼对侧同向上象限盲:颞叶后部;④双眼对侧同向下象限盲:顶叶。
P779、脑血栓形成病因:动脉粥样硬、(动脉炎)P17610、帕金森病变部位:黑质P27811、脑干损害表现:交叉性瘫P1412、周围、中枢性面瘫鉴别:周围:同侧面肌瘫痪;中枢:对侧下面部表情及瘫痪。
P4113、吉兰-—巴雷综合征(G BS、格林巴利)临床表现:肢体对称性物理、肢体感觉异常、双侧面神经麻痹、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P35014、多发性硬化(M S)病变特点:多发性、缓解--复发、空间多发性(DI S)、时间多发性(DIT)P26015、重症肌无力临床特点:受累骨骼肌病态疲劳、休息后减轻、晨轻暮重、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效。
P36616、偏头痛临床特点: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P15817、蛛网膜下出血S A H并发症:①再出血;②脑血管痉挛(CV S);③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④其他,如癫痫发作、低钠血症等.P19418、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表现:记忆障碍、思维和判断力障碍、性格改变和情感障碍、不能完成日常事项。
神经病学题库(第三章周围神经疾病)
第三章周围神经疾病一、选择题【A型题】1.华勒变性发生在:A.下运动神经元B.周围神经纤维近心端C.周围神经纤维远心端D.周围神经纤维末梢E.中枢神经元轴索2.周围神经病下列哪项症状体征的表述不正确:A.传导束型感觉障碍B.运动障碍C.腱反射减弱或消失D.自主神经功能障碍E.肌萎缩3.男性,61岁,右面部发作性剧痛2年,疼痛自上唇始,延至外眦下方,每次持续数秒钟,讲话、进食和洗脸可诱发,无神经系统体征。
最可能的诊断是:A.偏头痛B.鼻窦炎C.三叉神经痛D.蝶腭神经痛E.非典型面痛4.女性,63岁。
5年来阵发性右侧面部剧烈疼痛,每次持续10-20秒钟,每日发作数十次,常因说话、进食、刷牙而诱发,不敢冼脸、说话或吃饭。
最可能的诊断是A.偏头痛B.面神经炎C.三叉神经痛D.丛集性头痛E.混合性头痛5.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主要区别为A.有板机点B.有其他神经系统体征C.常有牙疾患D.疼痛的程度E.卡马西平的治疗效果6.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特点:A.持续性钝痛B.持续性刺痛C.短暂的电击样、撕裂样剧痛D.发作性剧痛伴三叉神经破坏体征E.疼痛常见于前额部7.下列哪项表述不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A.多见于中老年人B.第2、3支较常见C.常有触发点或“扳击点”D.常伴疼痛侧角膜反射消失E.严重者伴面肌痛性抽搐8.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可能的体征:A.患侧面部感觉减退B.患侧咀嚼肌萎缩C.患侧角膜反射消失D.患侧面部可有触发点E.张口时下颌偏向患侧9.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首选:A.卡马西平等药物B.维生素B族药物C.封闭治疗D.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E.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10.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首选治疗是:A.上颌支纯酒精注射B.三叉神经感觉根切断术C.抗癫痫药物治疗D.半月神经节射频电凝疗法E.三叉神经微血管减压术11.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多为慢性起病B.双侧受累多见C.多数病例伴舌后1/3味觉丧失D.Bell征(+)E.多数患者不能恢复12.左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左侧面部感觉减退或消失B.张口时下颌偏向左侧C.伸舌左偏,左侧舌肌萎缩D.左眼睑下垂E.左眼闭合不全13.左侧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主要表现是:A.左眼睑闭合不严,示齿时口角歪向左侧B.左眼睑闭合不严,示齿时口角歪向右侧C.左眼睑闭合不严,示齿时口角不歪D.眼睑闭合正常,示齿时口角歪向左侧E.眼睑闭合正常,示齿时口角歪向右侧14.下列哪项症状不符合面神经管内特发性面神经麻痹:A.味觉障碍B.听觉过敏C.外耳道疱疹D.周围性面瘫E.面部疼痛15.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症状、体征的哪项表述不正确:A.Bell征(+)B.多为单侧病变C.可伴耳后疼痛D.可伴患侧咀嚼肌无力E.可伴患侧舌前2/3味觉障碍16.不符合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症状、体征是:A.耳后疼痛B.舌前2/3味觉减退C.听觉过敏D.Hunt综合征E.面部感觉减退17.女性,59岁,高血压史6年,日前感觉右耳后疼痛,翌日晨洗脸、漱口时发现右口角流口水,右眼闭合不全,口角偏左,右额纹消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1)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是指经流行病学研究证明的、与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有直接关联的因素。
分为可干预因素和不可干预因素两大类,可干预因素是其预防的主要针对目标。
1)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和遗传因素。
2)可干预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是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心房纤颤、心肌梗死、高脂血症、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镰状细胞贫血、膳食和营养、运动和锻炼以及肥胖等因素。
(2)脑血管病的预防:1)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是指预防有卒中倾向、尚无卒中病史的个体发生脑卒中,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控制各种可控制危险因素,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生的目的。
如对高血压应限制食盐摄入量、减少食物中脂肪含量、减轻体重以及服用降压药等,吸烟者戒烟,糖尿病者控制空腹血糖为小于7mmol/L,对于高血压等有无卒中危险因素时刻应用抗凝药物。
2)脑血管病的二级预防:是指针对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脑卒中患者,寻找卒中事件病因并加以纠正,从而达到降低卒中复发的目的。
如进行病因的预防、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性治疗和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癫痫(epilepsy):是指多种原因导致的脑部神经元高度同步化异常放电的临床综合症,临床表现具有发作性、暂时性、重复性和刻板性的特点。
癫痫临床表现的共同特征:1)发作性2)暂时性3)重复性4)刻板性。
癫痫发作的分类:1)部分性发作:a单纯部分性发作(部分运动性发作、部分感觉性发作、自主神经性发作和精神性发作),b复杂部分性发作分:仅表现为意识障碍、表现为意识障碍和自动症、表现为意识障碍与运动症状,c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发作。
2)全面性发作:a全面强直-阵挛发作b强直性发作c阵挛性发作d失神发作e肌阵挛发作f失张力发作。
癫痫的诊断:需遵循三步原则:首先明确发作性症状是否为癫痫发作;其次是哪种类型的癫痫或癫痫综合症;最后明确发作的病因是什么。
通过病史和体检以及脑电图(痫性放电)和神经影像学检查(CT和MRI)能较好的显示海马病变。
治疗:1)以药物治疗为主,药物治疗达到三个目的:控制发作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发作次数;长期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使患者保持或恢复其原有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
药物治疗的原则:确定是否用药,正确选择药物,正确使用药物,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尽可能单药治疗,合理的联合用药。
传统的药物有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和托吡酯、奥卡西平等。
2)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起源于一侧颞叶的难治性发杂部分性发作,如致病灶靠近大脑皮层、可为手术所及且切除后不会产生严重的神经功能缺陷。
癫痫持续状态(SE):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自行停止。
治疗目的: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和进行心肺功能支持;终止呈持续状态的癫痫发作,减少癫痫发作对脑部神经元的损害;寻找并尽可能根除病因及诱因;处理并发症。
一般措施为对症处理,建立静脉通道,积极防止并发症。
药物有地西泮和苯妥英钠以及异戊巴比妥等。
脑脊液检查:正常CSF为无色透明,白细胞数为(0—5)*10*6/L,蛋白质含量为0.15—0.45g/L,糖含量为血糖的1/2—2/3,正常值是2.5—4.4mmol/LL,正常氯化物为120—130mmol/L,较血氯水平为高。
氯化物含量降低常见于结核性、细菌性、真菌性脑膜炎及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电解质紊乱患者,尤以结核性脑膜炎最为明显。
失语(aphasia):是指在神志清楚,意识正常,发音和勾引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大脑皮质语言功能区病变导致的言语交流能力障碍,,表现为自发谈话,听理解,复述、命名、阅读和书写六个基本方面能力残缺或丧失。
外侧裂周围神经失语综合症:共同特点是均有复述障碍,包括1)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或传导性失语,由优势额下回后部病变引起,临床以口语表达障碍最突出,谈话为非流利型、电报式语言,讲话费力,找词困难,只能讲一两个简单的词,切用词不当。
常见于脑梗死、脑出血等Broca区损害的神经系统疾病。
2)Wernicke 失语,又称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由优势侧颞上回后部病变引起。
复述障碍与听理解障碍一致,存在不同程度的命名、阅读和书写障碍,常见于脑梗死、脑出血等可引起Wernicke 区损害的神经系统疾病。
3)传导性失语:一般认为本症是由于外侧裂周围弓状束损害导致Wernicke区和Broca区之间的联系中断所致。
表现为流利性口语,患者语言中有大量错词,但自身能感知,欲改正而显得口吃。
复述障碍较自发谈话和听理解障碍重,二者损害不成正比,是本症的最大特点。
重症肌无力临床分型:1成年型:Ⅰ眼肌型:病变仅限于眼外肌,出现上睑下垂和复视。
ⅡA 轻度全身型:可累及眼、面、四肢肌肉,生活多可自理,无明显咽喉肌受累。
ⅡB中度全身型:四肢肌群受累明显,除伴有眼外肌麻痹外,还有较明显的咽喉肌无力症状,如说话含糊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咀嚼无力,但呼吸机受累不明显。
Ⅲ急性重症型:急性起病,常在数周内累及延髓肌、肢带肌、躯干肌和呼吸肌,肌无力严重,有重症肌无力危象,需做气管切开,死亡率较高。
Ⅳ迟发重症型:病程达2年以上,常由Ⅰ、ⅡA、ⅡB型发展而来,症状同Ⅲ型,常合并胸腺瘤,预后较差。
Ⅴ肌萎缩型:少数患者肌无力伴肌萎缩。
2儿童型:大多数病例仅限于眼外肌麻痹,双眼睑下垂可交替出现呈拉锯状。
仅少数病例累及全身骨骼肌。
①新生儿型:母亲患MG,约有10%可将AChR抗体IgG经胎盘传给新生婴儿而使之产生肌无力。
患儿出生后即哭声低、吸允无力、肌张力低、动作减少。
经治疗多在1周至3个月缓解。
②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出生后短期内出现持续的眼外肌麻痹,常有阳性家族史,但其母亲未患MG。
③少年型:多在10岁后发病,多为单纯眼外肌麻痹,部分伴吞咽困难及四肢无力。
脑血栓治疗原则:①超早期治疗:力争发病后尽早选用最佳治疗方案;②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缺血性卒中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等采取最适当的治疗;③整体化治疗: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进行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对卒中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
脑出血治疗原则: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止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残疾率和减少复发。
意识障碍分型(觉醒度改变为主):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患者表现为睡眠时间过度延长,但能被叫醒,醒后可勉强配合检查及回答简单问题,停止刺激后患者又继续入睡。
2昏睡:是一种比嗜睡较重的意识障碍。
患者处于沉睡状态,正常的外界刺激不能使其觉醒,须经高声呼唤或其他较强烈刺激方可唤醒,对言语的反应能力尚未完全丧失,可作含糊、简单而不完全的答话,停止刺激后患者又很快入睡。
3昏迷: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意识障碍。
患者意识完全丧失,各种强刺激不能使其觉醒,无有目的的自主活动,不能自发睁眼。
按严重程度可分:①浅昏迷:意识完全丧失,仍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但不能觉醒。
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以及瞳孔对光反射仍然存在。
生命体征无明显改变。
②中昏迷:对外界的正常刺激均无反应,自发动作很少。
对强刺激的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减弱,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此时生命体征已有改变。
③深昏迷:对外界任何次均无刺激,全身肌肉松弛,无任何自主运动。
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各种反射消失,大小便多失禁。
生命体征已有明显改变。
意识内容改变为主的意识障碍:1意识模糊:表现为注意力减退,情感反应淡漠,定向力障碍,活动减少,语言缺乏连贯性,对外界刺激可有反应,但低于正常水平。
2谵妄:是一种畸形的脑高级功能障碍,患者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及反应能力均有下降,表现为认知、注意力、定向、记忆功能受损,思维推理迟钝,语言功能障碍,错觉,幻觉,睡眠觉醒周期紊乱等,可表现为紧张、恐惧和兴奋不安,甚至可有冲动和攻击行为。
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的比较:临床检查:①瘫痪分布(上:整个肢体为主/下:肌群为主)②肌张力(上:增高,成痉挛性瘫痪/下:降低,成迟缓性瘫痪)③浅反射(都消失)④腱反射(上:增强/下:减弱或消失)⑤病理反射(上:阳性/下:阴性)⑥肌萎缩(上:无或有轻度废用性萎缩/下:明显)⑦皮肤营养障碍(上:多数无障碍/下:常有)⑧肌束颤动或肌纤维颤动(上:无/下:可有)⑨肌电图(上: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下:神经传导速度异常,有失神经电位)。
帕金森病临床特点:本病多于60岁以后发病,偶有30岁以下发病者。
隐匿起病,缓慢进展。
症状常始及一侧上肢,逐渐波及同侧下肢,再波及对侧上肢及下肢。
1静止性震颤。
常为首发症状,多始及一侧上肢远端,静止位时出现或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
典型表现是拇指与屈曲的示指间呈“搓丸样”动作,频率为4~6Hz。
2肌强直。
指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加。
其特点为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大小始终一致,而且阻力大小基本不受被动运动的速度和力量的影响,类似弯曲软铅管的感觉,故称"铅管样强直";在有静止性震颤的患者中可表现为“齿轮样强直”。
四肢、躯干、颈部肌强直可使患者出现特殊的屈曲体姿,表现为头部前倾,上肢肘关节屈曲,腕关节伸直,前臂内收,下肢髋及膝关节均略为弯曲。
3运动迟缓。
至随意动作减少,动作缓慢、笨拙。
早期表现为手指精细动作如解纽扣、系鞋带等动作缓慢,逐渐发展成全面性随意运动减少、缓慢,晚起因合并肌张力增高至起床、翻身均有困难。
体检可见面容呈“面具脸”,书写时呈“写字过小征”。
4姿势步态障碍。
在疾病早期,表现为走路时患侧下肢拖曳,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随着病情的进展,步伐逐渐变小变慢,启动、转弯或跨越障碍时步态障碍尤为明显,有时行走中可为“冻结”现象。
有时可为前冲步态或慌张步态。
5其他。
自主神经症状常见,如便秘、出汗异常、性功能减退和溢脂性皮炎等。
吞咽活动减少可导致口水过多、流涎。
近半患者伴有抑郁和(或)睡眠障碍。
偏头痛典型的临床表现:1.无先兆偏头痛。
是最常见的偏头痛类型,约占80%。
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双侧额颞部疼痛,呈搏动性,疼痛持续时伴颈肌收缩可使症状复杂化。
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出汗、全身不适、头皮触痛等症状。
常与月经有明显的关系,与有先兆偏头痛相比,无先兆偏头痛具有更高的发作频率,可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常需要频繁应用止痛药治疗,易合并出现“药物过量使用性头痛”。
2.有先兆偏头痛。
约占10%,发作前数小时至数日可有倦怠、注意力不集中和打哈欠等前驱症状。
在头痛之前或头痛发生时,常以可逆的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为先兆,表现为视觉、感觉、言语和运动的缺损或刺激症状。
最常见为视觉先兆,常为双眼同向症状,其次为感觉先兆。
①伴典型先兆的偏头痛性头痛:为最常见的有先兆偏头痛类型,先兆表现为完全可逆的视觉、感觉或言语症状,但无肢体无力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