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合集下载

《药理学》4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理学》4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四、病理状态
病理状态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肝功能不全,可使 在肝脏生物转化的药物代谢减慢,持续时间延长, 相反,对可的松等需在肝内活化的药物则作用减弱; 肾功能不全可影响自肾排泄药物的清除率,半衰期 延长,易引起蓄积中毒。另外,应该注意患者有无 潜在性疾病影响药物疗效,例如氢氯噻嗪加重糖尿 病、水杨酸类诱发潜在性溃疡等。
四、用药时间和次数
何时用药应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特点而定。一般来说,饭前服药吸收 较好,起效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起效较慢,有刺激性的药物如 水杨酸类,宜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针对治疗目的不同, 也应有相应的选择,如催眠药应睡前服,降糖药胰岛素应餐前给药。 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在昼夜 24 小时内, 同一种药物、剂量,在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很大。 如洋地黄治疗心功能不全,夜间用药的敏感性比白天高数倍;哌唑嗪 治疗高血压患者,上午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下午和晚上较少有这 种现象;糖皮质激素早晨一次给药对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抑制作用比其 他时间给药要小;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作用是早上强下午弱,故早晨 给药更有效。这种研究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和体内过程的影响的科学 称为时辰药理学。
药理学(第二版)
单元四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目录
Contents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2 机体方面的因素
01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剂量
剂量(dose)是指用药的分 量。剂量不同,药物效应也就 不同,剂量的大小决定药物在 体内浓度的高低,在一定范围 内药物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递 增,但超过一定的范围则可引 起中毒,甚至死亡。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药物剂型
药物的剂型可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主要表现在吸收和消 除两方面,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吸收速度往往不同。口 服时,液体制剂比固体制剂吸收快,即使是固体制剂,胶 囊剂吸收 > 片剂 > 丸剂;肌内注射时,水溶液吸收 > 混 悬剂 > 油剂。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吸 收时间较长,延长有效血药浓度时间,减少用药次数;而 且可使治疗指数较低的药物血药浓度保持平衡,避免过高 过低的峰谷现象,减少不良反应。如把药物接上靶向载体, 能使药物导向分布到靶器官,可提高疗效。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和合理用药原则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和合理用药原则
1)生理水平:利尿药与强心苷不能合用 2)神经递质代谢方面:神经递质再摄取 3)受体水平:α受体阻断药防局部组织坏死 4)化学结合方面:肝素中毒,选用鱼精蛋白
解救
3、药物配伍变化
药物在体外配制时,药物与药物、药 物与辅料或溶媒发生化学或物理反应,可 产生沉淀、气泡、有毒物质等,使疗效降 低或毒性增加,称配伍禁忌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三)遗传因素 1、种族差异:不同种族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2、个体差异
➢ 低敏性:
有些个体使用高于常用量的剂量方能出现药物效应
➢ 高敏性:
有些个体对药物反应非常敏感,所需剂量低于常用量
➢ 特异质: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禁用阿司匹林,可引起急性溶 血性贫血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不同给药途径的吸收速度: 静脉注射>吸入>肌内注射>皮下注射> 口服>贴皮
(三)给药时间
➢ 给药时间不同可影响药物作用
➢ 餐前服药有何优势?餐后服药有何益处? ➢ 催眠药、降糖药、糖皮质激素药何时服用合适?
(四)联合用药
➢ 联合用药时,若药物效应增强称协同作用,若药 物效应减弱或消失称拮抗作用。
1、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2、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3、药物配伍变化
1、药动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1)吸收 :四环素、多潘立酮、硫酸镁等 2)分布:竞争血浆蛋白结合 3)生物转化:肝药酶抑制剂/诱导剂 4)排泄: 尿液pH的变化能改变药物在尿液中的
解离度,从而影响药物的排泄速度
2、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
自身调节能力低,药典对儿童用量及其计算方法 有明确规定,应严格遵守。 2、老人:各脏器功能逐渐降低,血浆蛋白减少, 对药物的代谢排泄能力较差,药物半衰期延长。
二、机体方面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总论1、影响药物作用因素药物应用后在体内产生的作用常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药物的剂量、制剂、给药途径、联合应用,病人的生理因素、病理状态等等,都可影响药物的作用的强度,或者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1、剂量药物不同剂量产生的药物作用是不同的。

一般地说,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愈高,作用也就愈强。

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药物的反应存在着差异。

2、制剂及给药途径同一药物的不同制剂和不同给药途径,会引起不同的药物效应。

一般的来说,注射药物比口服吸收快,作用往往较为显著。

此外,由于制剂的制备工艺及原辅料等的不同,也能影响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有的药物给药途径不同,可出现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内服导泻,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则有镇痉、镇静及减低颅内压等作用。

3、联合用药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时应用或先后应用,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相互影响,如使药效加强或减弱,使毒副作用减少或者出现新的毒副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配伍在一起,引起药理上或物理化学上的变化,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影响病人用药安全,这种情况称为“配伍禁忌”。

无论药物相互作用或配伍禁忌,都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及其安全性,必须注意分析,加以妥善处理。

4、机体因素(1)生理:不同年龄,特别是新生儿和老人对某些药物的反应与成年人不同。

小儿的肝肾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尚未发育完善,因此应用某些在肝内代谢的药物易引起中毒,一些经肾排泄的药物如巴比妥类、氨苄西林、地高辛等排泄缓慢,应用时剂量必须减少,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影响蛋白质和钙磷的代谢,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如长期应用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

老年人的生理功能和代偿适应能力都逐渐衰退,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功能降低,因此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差,故用药剂量一般应比成年人量减少。

性别的不同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

妇女在月经、妊娠、分娩、授乳等特点,用药时应适当注意。

在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某些药物能通过胎盘进入胎体或经乳汁被乳儿吸入体内,有引起中毒的可能。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合理用药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合理用药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合理用药作者:董雪芳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第04期一、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药物方面1、剂量。

药物的剂量,是决定动物体内的血药浓度及药物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

防治畜禽疫病,如果剂量用小了,达不到预防或治疗效果,而且容易导致耐药性菌株的产生,甚至耽误时机造成疫病的发生或病情恶化;剂量用大了,既造成浪费,增加成本,又会产生药物残留或中毒等不良反应。

应根据病理情况准确地选择用量,才能获得预期的药效。

2、剂型。

常用的剂型中,注射剂吸收快,内服剂型如粉剂、大丸剂、片剂、胶囊剂、煎剂等吸收较慢,水溶液吸收较快。

3、给药途径。

常用的给药途径,主要有内服、肌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和乳房灌注等。

一般来说,给药途径取决于药物的剂型。

不同的给药途径,由于药物进入血液的速度和数量均有不同,产生药效的快慢和强度也有很大差别,甚至产生质的差别。

另外,内服给药的生物利用度受动物种属影响较大。

4、疗程。

有些药物给药一次即可能奏效,如解热镇痛药。

但大多数药物必须按规定的剂量和时间间隔多次给药,才能达到治疗效果。

对常规畜禽疾病来说,一个疗程一般约为3d-5d,因此,在治疗畜禽疾病时,必须准确把握疗程,长短合理。

抗菌药物更要求有充足的疗程才能保证稳定的疗效,并避免产生耐药性,决不可给药出现药效就立即停药。

(二)动物方面1、种属差异。

畜禽的种属不同,对同一药物的反应有很大差异,因此,不同种属动物不能仅用体重大小作为给药剂量的依据。

药物在不同种属动物的作用除表现量的差异外,少数药物还可表现质的差异。

2、个体差异。

同种动物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少数个体对药物特别敏感,称高敏性;另有少数个体则特别不敏感,称耐受性。

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在最敏感和最不敏感之间约差10倍。

3、生理差异。

不同年龄、性别或怀孕动物,对同一药物的反应也有差别。

老龄动物肝肾功能减退,对药物较为敏感,幼龄及孕畜也较敏感,临诊用药时应适当调整剂量。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众所周知,文献中所载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其强度、时间等资料都是根据实验室或临床研究结果的数据统计所得的均数或其它综合值。

医学研究中许多事物现象都呈正态分布。

药物作用也不例外,在个体上的表现必然会有差异。

其次,任何实验研究或临床研究都是在某种一定的条件(药物制剂,用药方案,机体状态和环境等)下进行的,如果这些条件有了改变,则个体差异就会更为明显。

例如,由于遗传或其它原因(如年龄、疾病等),有的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高敏性),有的病人则能耐受较大剂量(耐受性),甚至有人对某些药物可以产生特殊反应(特异质)。

所以,在临床用药时必须考虑可能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研究用药的个体化(individualization),才能得到良好效果。

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分为药物、机体状态和环境条件等三个方面。

一、药物方面的因素1.剂量问题一次给药时药物作用的量效关系比较容易掌握。

在连续给药时还须考虑两次给药之间的间隔时间。

通常按照在一定时间内给药总剂量不变的原则,两次给药间隔时间长则每次的用药量就较大,而血药浓度的波动也较大。

这时就必须注意峰浓度是否可能超过最低中毒浓度,谷浓度是否可能低于最低治疗浓度等问题。

为了减小血药浓度的波动,可以缩短给药间隔时间。

这时必须适当减少每次用药量,以免蓄积中毒。

静脉点滴给药时血药浓度的波动最小,但滴入药液的浓度和滴人速度必须经计算后予以控制。

在安全性较大的药物,在首剂时可给以适当的“突击剂量”,以便缩短到达血药稳态浓度的时间。

2.药物剂型问题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吸收速率和分布的范围可以不同,从而影响药物起效时间、作用强度和维持时间等。

皮下或肌内注射吸收较口服为快,水溶液的吸收又比油溶液或混悬液为快;口服给药时溶液剂型吸收最快,散剂次之,片剂和胶囊等须先崩解,故吸收较慢。

一般说来,吸收快的剂型药物血浓度的峰值较高,单位时间内排出也较多,故维持时间较短。

吸收太慢则血药峰浓度可能太低而影响疗效。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是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差异。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我们可以从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和其他因素来分类学习。

药物因素一、剂量剂量不同,同一药物对机体作用的强度也不一样。

二、剂型、生物利用度一个药物不同的剂型对药物的吸收快慢,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等均有影响。

生物利用度不同,也可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不同。

三、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药物效应的强弱,甚至会改变作用性质。

四、给药时间、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给药时间从药物性质等来考虑,给药间隔时间一般以药物半衰期为参考依据,还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病程需要而定。

疗程是指为达到一定治疗目的而连续用药的时间。

五、反复用药1. 药物依赖性指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躯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过去称成瘾性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曾称习惯性2. 耐受性病人对某药的敏感性降低交叉耐受性。

3. 耐药性(抗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六、联合用药1. 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 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配伍禁忌1.药动学方面妨碍药物的吸收如胃肠道pH 改变、形成络合物、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

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影响药物代谢影响药物排泄2.药效学方面(1)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总称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称相加作用。

增强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两药个别效应的代数和,称增强作用。

增敏作用:是指一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的敏感性增强,称增敏作用。

(2) 拮抗作用合并用药效应减弱,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药理性拮抗:当一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阻止激动剂与其受体结合生理性拮抗:两个激动剂分别作用于生理作用相反的两个特异性受体生化性拮抗:如酶代谢药物化学性拮抗:如络合作用机体因素一、生理因素1.年龄婴幼儿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性、耐受性和器官功能与成人不同,故剂量与成年人不同2.性别妇女受月经、妊娠、分娩、哺乳期等影响,选择药物要注意。

第4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第4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非竞争性H1受体阻断药 竞争性H1受体阻断药
张 力 (克 )

(-log M)
END!
3、不良反应不包括
A.副作用 . B.变态反应 . C.戒断效应 . D.后遗效应 . E.继发反应 .
4、首次剂量加倍的原因是 、
• A.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Css .为了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 B.为了使血药浓度继持高水平 . C.为了增强药理作用 . D.为了延长半衰期 . E.为了提高生物利用度 .
6、反复用药 、 药物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成瘾性、生理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成瘾性、生理依赖性) 戒断综合征, 戒断综合征,毒瘾 精神依赖性(习惯性、心理依赖性) 精神依赖性(习惯性、心理依赖性) 中枢药、心理-精神因素 心理 精神因素 四、其它因素
已知某药能收缩支气管平滑肌, 已知某药能收缩支气管平滑肌,试设计一 实验分析其是否选择性激动H 受体。 实验分析其是否选择性激动 1受体。 (只需回答出以下要求即可) 只需回答出以下要求即可) 要求: 要求: ①选用何种工具药物,并列举两例代表药物; 选用何种工具药物,并列举两例代表药物; 效曲线。 ②推测并绘制药物量-效曲线。 推测并绘制药物量 效曲线
确定适当的用药时间, 确定适当的用药时间,应从药物性 质、对胃肠道刺激性、病人的耐受能力和 对胃肠道刺激性、 需要药物产生作用的时间来考虑。 需要药物产生作用的时间来考虑。
5、合并用药与药物的相互作用 、
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 二种或二种以上药物同时或先后序贯应用, 药物与药物之间或药物与机体之间可产生相互影 响,称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ron)。 称药物相互作用( ) 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药动学方面 药效学方面

药理学真题模拟与解析: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理学真题模拟与解析: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 1.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是 A.给药时间B.遗传因素 C.年龄和性别D.病理状态 E.以上都是答案[E] 2.引起药物个体差异的常见原因之一是 A.药物本身的效价 B.药物本身的效能 C.患者的药酶活性的高低 D.药物的化学结构 E.药物的分子量大小答案[C] 3.下列哪种酶缺乏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 A.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胆碱酯酶 C.单胺氧化酶 C.谷一丙转氨酶 D.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答案[A] 4.在临床上做到合理用药,需了解 A.药物作用与副作用 B.药物的毒性与安全范围 C.药物的效价与效能 D.药物的t1/2与消除途径 E.以上都需要答案[E] 5.某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其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 A.增强作用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D.互补作用 E.拮抗作用答案[A] 6.对同一药物来讲,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 B.对不同个体,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 C.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 D.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 E.小儿应用时,可根据其体重计算用量答案[D] 7.麻黄碱短期内用药数次后效应降低,称为 A.习惯性B.快速耐受性 C.成瘾性D.抗药性 E.以上都不对答案[B] 8.安慰剂是 A.治疗用的主要药剂 B.治疗用的辅助药剂 C.用作参考比较的标准治疗药剂 D.不含活性药物的制剂 E.是色香味均佳,令患者高兴的药剂答案[D] 9.反复用药物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是因为 A.习惯性B.成瘾性 C.依赖性D.耐受性 E.抗药性答案[D] 10.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代动力学影响主要表现在 A.口服吸收速度不同 B.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 C.药物体内分布差异 D.肾排泄速度异常 E.以上都不对答案[B] 11.对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时需着重考虑患者 A.对药物的转运能力 B.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C.对药物的排泄能力 D.对药物的转化能力 E.以上都不对答案[D] 12.关于撤药症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复给药时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B.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增强 C.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D.长期用药后出现中毒症状 E.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出现的症状答案[E] 1 2 下页。

4.总论第四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完

4.总论第四节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完

1.剂量名词概念
无效量、最小有效量 治疗量、极量、常用量 最小中毒量和中毒量 最小致死量和致死量
安全范围


强 度 无效量 最 小 有 效 量
中 毒 量 致死量
常用量
剂 量
安全范围
极 最 量 小 中 毒 量最 小来自致 死 量2.量效关系
(1)量反应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的强弱是连续增减的量变,可用具体数据 或量的分级表示(如心率、血压、呼吸频率等) 以药理效应的强度为纵座标,药物对数剂量(或) 浓度为横座标,绘制出对称的S型曲线
肾功能不全患者,经肾排泄的药物如地高辛、氨基糖苷
类抗生素排泄速度减慢,t1/2明显延长。
(三)心理精神因素 (四)机体对药物反应性的变化
1. 耐受性:反复连续用药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
耐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2. 药物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躯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过去称成瘾性 长期应用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突然停药 会出现戒断综合症 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曾称习惯性
华法林耐受者:肝内维生素K环氧化酶的受体与华法林亲和 力降低,致使药效下降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者:当应用磺胺类、伯氨喹等药
物时,易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和溶血性贫血。
2.病理状态 阿司匹林对发热病人体温降低,而对正常人体温无影响。 肝功能不全: 严重肝功能不全的病人,许多药物的代谢速度减慢,使 药效增强,甚至出现毒性。 严重肝功能不全的病人慎用或禁用主要在肝代谢,经肝 胆系统排泄或对肝有损害的药物。 肾功能不全:
例如:
在妊娠的最初三个月内,禁用抗代谢药、激素等能引起致畸
的药物; 临产前禁用吗啡等镇痛药,因可抑制胎儿的呼吸; 哺乳期用药避免用影响婴儿的药物,因有些药物可进入乳汁。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在机体内产生的药理作用是药物和机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受到药物和机体的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差异往往会导致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差异。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我们可以从药物因素,机体因素和其他因素来分类学习。

药物因素一、剂量剂量不同,同一药物对机体作用的强度也不一样。

二、剂型、生物利用度一个药物不同的剂型对药物的吸收快慢,起效时间,维持时间等均有影响。

生物利用度不同,也可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明显不同。

三、给药途径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的吸收,分布,转化和排泄有较大影响,从而影响药物效应的强弱,甚至会改变作用性质。

四、给药时间、给药间隔时间及疗程给药时间从药物性质等来考虑,给药间隔时间一般以药物半衰期为参考依据,还应根据病人的病情和病程需要而定。

疗程是指为达到一定治疗目的而连续用药的时间。

五、反复用药1.药物依赖性指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躯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过去称成瘾性精神依赖性: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曾称习惯性2.耐受性病人对某药的敏感性降低交叉耐受性。

3.耐药性(抗药性)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六、联合用药1.药动学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2.药效学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配伍禁忌1.药动学方面妨碍药物的吸收如胃肠道pH改变、形成络合物、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

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影响药物代谢影响药物排泄2.药效学方面(1)协同作用合并用药作用增加总称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代数和,称相加作用。

增强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两药个别效应的代数和,称增强作用。

增敏作用:是指一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药的敏感性增强,称增敏作用。

(2)拮抗作用合并用药效应减弱,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药理性拮抗:当一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阻止激动剂与其受体结合生理性拮抗:两个激动剂分别作用于生理作用相反的两个特异性受体生化性拮抗:如酶代谢药物化学性拮抗:如络合作用机体因素一、生理因素1.年龄婴幼儿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性、耐受性和器官功能与成人不同,故剂量与成年人不同2.性别妇女受月经、妊娠、分娩、哺乳期等影响,选择药物要注意。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作用受药物、机体和环境等因素综合影响,可致临床效果因人而异,故需用药个体化以满足用药安全有效。

第一节药物因素以量效关系为基础,作用部位的药物数量决定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即给药剂量是最基本的影响因素。

其他:一、药物剂型与制剂同种药物,可因制剂、剂型及具体的用药方式不同,其效应也会有差异。

二、给药途径给药途径影响药物吸收的速度与程度,进而影响起效快慢、作用强度及维持时间。

不同给药途径,同一制剂药物作用性质亦可不同。

例如:MgSO 4 口服:导泻、利胆;肌内注射:抗惊厥、降低血压。

三、给药时间许多药物给药时间或时机有相应要求。

可根据:出现所需效应的时间,如催眠药临睡前口服。

减少影响因素的干扰,如空腹口服免受食物影响吸收。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如胃肠刺激性的药物于餐时或餐后口服。

顺应生物节律,如糖皮质激素类药每日或隔日上午8 时一次顿服。

四、长期用药长期反复用药可引起机体(包括病原体)对药物反应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耐受性、耐药性和依赖性;突然停用可发生停药反应。

耐受性(tolerance):机体在连续多次用药后反应性降低的现象。

耐药性(resistance :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应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的现象,也称抗药性。

五、药物相互作用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是指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时,由于药剂学、药动学或药效学的原因,影响药物的效应,使之增强或减弱。

广义= 体内药物相互作用(狭义)+ 体外配伍禁忌联合用药结果:药物效应增强称为协同(synergism),药物效应减弱称为拮抗(antagonism)。

联合用药目的:疗效协同、不良反应拮抗、耐药性延缓(一)体外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时,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而降低疗效,甚至产生毒性而影响药物的使用,称为配伍禁忌(incompatibility),属药剂学相互作用。

对策:药物在选用溶媒稀释和制剂混合或混入补液前应查阅药品说明书,查对配伍禁忌。

药理学4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药理学4第四章 影响药效的因素

三、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一)个体差异(individual variation) 个体差异 在基本条件相同情况下, 在基本条件相同情况下,多数病人 对药物的效应基本相似。 对药物的效应基本相似。但有少数病人 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 个体差异。 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称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的原因在于高敏性和耐药性 • • 量的差别:高敏性、 量的差别:高敏性、耐药性 质的差异: 质的差异:变态反应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一节┃ 第一节┃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与性别 不同年龄的患者,由于其许多生理功能, 不同年龄的患者,由于其许多生理功能, 存在相当的差异, 存在相当的差异,所以对药物的药动学 和药效学均可产生明显影响。 和药效学均可产生明显影响。
(一)儿童:小儿--各 儿童:小儿--各 -种生理功能及肝肾功能 尚未充分发育, 对药物 尚未充分发育 反应较敏感。 反应较敏感。 (二)老人:65岁以上 老人: 岁以上 --肝肾功能呈现生理性 肝肾功能呈现生理性 衰退, 衰退,对许多药物反应 也敏感,如中枢N药易 也敏感,如中枢 药易 致精神错乱, 致精神错乱,心血管药 易致心律失常; 易致心律失常;抗胆碱 药易致尿潴留、便秘等 药易致尿潴留、 ,用药剂量应适量减少 。
三、反复用药 1.耐受性 ( tolerance) 在连续用药的过程 耐受性( 耐受性 ) 有的药物的药效会逐渐减弱, 中 , 有的药物的药效会逐渐减弱 , 需加 大剂量才能显效,称耐受性。 大剂量才能显效,称耐受性。 2.抗药性(resistance)在化疗中,病原体 抗药性( 抗药性 )在化疗中, 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为抗 药性或耐药性( 药性或耐药性(rsistance) ) 3.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是指某 药物依赖性( 药物依赖性 ) 些麻醉药品( 些麻醉药品 ( narcotics) 或精神药品 , ) 或精神药品,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 使之兴奋或 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依赖性。

药理学辅导: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理学辅导: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机体⽅⾯的因素: (⼀)年龄和体重:⽼年⼈由于器官功能及代偿适应能⼒逐渐衰退,⽤药量应减为成⼈量的3/4.⼩⼉剂量多按体重计算。

(⼆)性别:男⼥⽣理机能不同,对药物反应也不同。

(三)个体差异:在年龄、性别、体重、营养、⽣活条件等相同情况下,不同个体仍可出现对药物反应的量与质的差异,称为个体差异。

有三种情况: 1、⾼敏性:个别病⼈对于某种药物的作⽤特别敏感,⽤较⼩的剂量就可产⽣较明显的药理作⽤,称为⾼敏性。

2、先天耐受性:少数病⼈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很低,⽤⼀般常⽤量⽆效,⽤到中毒量也不出现中毒症状,称为先天性耐受性。

重复应⽤某些药物后,机体对这些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称为后天性耐受性。

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逐渐降低,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

[医学教育搜集整理] 3、特异(体)质:过敏体质(可产⽣过敏反应)或遗传性⽣化缺陷病者在服⽤某些药物时,可产⽣某些特殊的反应,称为特异质反应。

(四)病理状态:可使机体的机能状态改变,从⽽影响药物的作⽤。

(五)精神因素:病⼈的精神状态对药物的疗效有很⼤影响,须⾜够重视。

⼆、药物⽅⾯的因素: (⼀)药物的结构:是决定药物理化性质的物质基础,化学结构的改变,能影响药物的作⽤及体内过程。

(⼆)药物的剂量:过⼩的剂量在体内不能引起明显的药理作⽤,称为"⽆效量".达到出现疗效的最⼩剂量,称为"最⼩有效量".接近中毒的剂量称为"极量".开始出中毒症状的剂量,称为"最⼩中毒量".最⼩有效量与最⼩中毒量之间的范围,称为治疗安全范围。

安全范围愈⼤,⽤药就愈安全。

最⼩有效量和极量间,可产⽣治疗效果⽽⼜不易中毒的剂量,称为"治疗量".临床上为使治疗效果明显⽽⼜安全,在治疗量中采取⽐最⼩有效量⼤些,⽐极量⼩⼀些,疗效显著的那部分剂量,称为"常⽤量".引起半数动物有效的剂量,称为半数有效量(ed50),值越⼤疗效越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 种属差异
(一)动物种属差异 如吗啡对犬,大鼠,小鼠抑 制;对猫,马,虎则兴奋。 (二)人种或民族差异

第二节 药物方面的影响
一 剂量和剂型 (一)剂量 70%乙醇杀菌最强 (二)剂型 水溶液>散剂>片剂 二 给药途径和反复用药的影响 (一)给药途径 iv>肌内>皮下>口服 (二)用药的时间和次数 饭前给药吸收好,饭后给药吸收较差 有刺激的的药物宜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催眠药宜在睡前服用。
紫绀 紫绀指皮肤和粘膜 呈青紫颜色,一般在皮 肤较薄、色素较少而血 液充足的部位最为明显 (如口唇、舌、口腔粘 膜、鼻尖、面颊、耳垂 和指甲床等处)。
patient with Raynaud's disease雷 诺氏病(两侧特发性坏疽,腮腺炎后咽肌 麻痹), this time showing the cyanosis phase in the hallux.
2 抗药性(耐药性) resistance 在化学治疗中,病 原体或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3 药物依赖性 指某些麻醉药品或精神药品,直接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 用能产生依赖性。 躯体依赖性:也称生理依赖性,过去称成瘾性
• 反复用药造成身体适应态,产生欣快感 • 中断用药可出现强烈的戒断综合征
营养不良:低蛋白;肝药酶活性降低
三 个体差异和遗传因素
(一)个体差异 在基本条件相同情况下,多数病人对药物的效应 基本相似。但有少数病人对药物的反应有所不同 1 量的差别:高敏性,耐受性。 2 质的差别:如变态反应。 (二)遗传因素 特异质:个别人用药后,出现极敏感或极不敏感 或性质异常的反应。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延缓拟交感胺类代谢
4 影响药物排泄 酸性药:水杨酸类、对氨基水杨酸、保泰 松、磺胺类、苯巴比妥等 碱性药:可待因、奎尼丁、哌替啶等
竞争分泌:如丙磺舒和青霉素
(二)药效学方面
(+/-)
(1)协同作用 合并用药作用增加总称协同作用。 相加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是两药分别作用的 代数和,称相加作用。
2 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 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较高的药物,如阿司匹 林、对乙酰氨基酚、保泰松可将双香豆素 类从结合部位置换 早产儿或新生儿服用磺胺类或水杨酸类, 可置换胆红素,引起脑核性黄疸。
3 影响药物代谢 加速药物代谢:苯巴比妥可加速降血糖药、 可的松、保泰松或苯妥英钠代谢
减慢药物代谢:氯霉素或异烟肼减慢巴比妥 类、苯妥英钠、甲苯磺丁脲或双香豆素类
•组胺--肾上腺素
生化性拮抗:如苯巴比妥能诱导肝药酶, 使保泰松、苯妥英钠的代谢加速,效应降 低。 化学性拮抗:如络合作用。重金属中毒可 用二巯基丙醇解救,两者形成络合物而排 泄。
Thank you
药理效应相加:如阿司匹林与对乙酰氨基酚; 抗高血压药物 毒性反应加大:如庆大霉素与链霉素
增强作用:两药合用的效应大于两药个别效 应的代数和,称增强作用。 青霉素 丙磺舒 增敏作用:是指一药可使组织或受体对另一 药的敏感性增强,称增敏作用。 可卡因 去甲肾上腺素
(2) 拮抗作用 合并用药效应减弱,两药合 用的效应小于它们分别作用的总和 药理性拮抗:当药物与特异受体结合后,阻止 激动剂与受体结合。 生理性拮抗:两个激动剂分别作用于生理作用 相反的2个特异性受体。
主要原因是缺氧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血液中血红蛋 白异常。 通常毛细血管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超过50克/升 就可形成紫绀。 紫绀通常会出现在以下疾病如:各种严重的呼吸 系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缩窄性心 包炎、休克、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雷诺氏病、 电击、溺水、磺胺类、亚硝酸类、非那西丁等药 物及食物中毒等。
精神依赖性:也称心理依赖性,过去称习惯性
• 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 • 用药者在精神上渴望周期性或连续用药
三 药物相互作用
(一)药动学方面 (ADME) 1 妨碍药物吸收: ①改变胃肠道pH(抗酸药可增加弱酸药物磺胺 类的解离,减少吸收) ②形成络合物(四环素类与钙、镁离子形成不 溶性的络合物) ③影响胃排空和肠蠕动(抗胆碱药物能延缓胃 排空)
二 机能和病理状态的影响
心功能不全:强心苷类
发热:解热镇痛药
同时存在其他疾病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 尤其肝肾功能不足时,药物在肝脏的生物转化及 肾排泄功能发生障碍,消除速率变慢,易发生毒 性反应,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或减少给药量可解决。 肾功能不全:庆大 肝功能不全:甲苯磺丁脲、氯霉素作用增强;可 的松、泼尼松作用减弱
2 老人 肝肾功能减退,血浆蛋白少,动脉硬化,高血压 对心血管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敏感 吸收下降、消除能力减弱 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 用药剂量一般为成人的3/4
(二)性别 妇女受月经、妊娠、分娩、哺乳期等影响,选择药 物要注意。 如在妊娠的最初三个月内,禁用抗代谢药、激素等 能引起致畸的药物; 临产前禁用吗啡等镇痛药,因可抑制胎儿的呼吸。 哺乳期用药避免用影响婴儿的药物。因有些药物可 进人乳汁。
Pharmacology
药理学
Chapter 4
Factor affecting drug efficacy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How to use a drug rationally
第一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 年龄和性别 (一)年龄 1 婴幼儿 血浆蛋白少、肝肾功能不完善、血脑屏障功能 差、机体含水多 氯霉素--灰婴综合征(代谢)妊娠期,尤其 是妊娠末期和临产的24小时内孕母使用氯霉素, 可致使出生的新生儿出现呕吐、呼吸急促或不 规则、皮肤发灰、低体温、软弱无力等症状, 甚至造成死亡。 吗啡--呼吸中枢抑制(BBB)
1 吸收和分布异常 (1)吸收障碍 如内因子缺乏,B12吸收障碍 (2)分布异常 组织中运铁蛋白过饱和,使铁蛋白 在组织内积蓄,皮肤出现色素沉着 2 代谢过程异常 如乙酰化酶缺乏,异烟肼; 假性胆碱酯酶缺陷,琥珀胆碱 3 遗传性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此类病人因缺乏高铁血 红蛋白还原酶而出现紫绀 4 药物引起溶血性贫血由于红细胞缺乏葡萄糖一6磷 酸脱氢酶,可引起溶血如乙酰化酶缺乏。
肾上腺皮质激素 时辰药理学:是一门研究由于给药时间的不同而 导致药物含量在体内动态变化和效果改变,进而 阐明这些作用机制的学科。 要选择药物治疗效果出现在症状最容易出现的时 间段
(三)反复用药
1 耐受性 tolerance 连续用药过程中,有的药物的 药效会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
硝酸甘油 药动学改变:吸收减少、转运受阻、消除加快、药酶 的诱导 药效学改变:受体调节 交叉耐受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