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客观化指标在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和疼痛评价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标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标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一、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评价标准1.临床治愈:膝痛、肿胀完全消失,行走及上下楼梯无不适感。

2.显效:静息无膝痛,无肿胀,偶有活动时疼痛,行走时无疼痛,不影响工作及生活。

3.有效:膝痛时发时止,行走时仍有轻度疼痛,上下楼稍感不便,关节活动稍受限。

4.无效:膝痛、肿胀及活动时疼痛无明显改善。

三、评价方法(1)采用国际膝骨关节炎WOMAc量表进行关节指数评分判定法。

①VAS:该方法采用一条10cm长的直线或尺,两端标明0和10的字样,让患者在直线或尺上标出自己疼痛或功能受限程度的相应位置(如下图)目测模拟尺度(VAS)②WOMAC骨关节炎指数注:采用VAS评价每一个问卷问题,总指数积分用24个组成项目的积分总数来表示,WOMAC指数越高表示OA越严重,根据总积分,按下列标准评估OA的轻重程度:轻度<80,中度80-120,重度>120.(2)关节压痛:0=无压痛,重压或做最大被动活动时无疼痛。

1=轻度压痛,以关节边缘或触及韧带时重压,病人称有压痛,被动活动不受限。

2=中度压痛,重压病人称有压痛,且皱眉头表示不适,被动活动轻度受限。

3=重度压痛,重压病人称有压痛,且退缩逃脱,被动活动严重受限。

注:“0、1、2、3”代表积分,下同(3)关节肿胀0=无肿胀1=膝部皮肤纹理尚存在,浮髌试验可疑阳性。

2=膝部皮肤纹理消失,浮髌试验阳性。

3=膝部肿胀明显,浮髌试验明显可见。

(4)关节活动度0=正常,伸直可达0°,活动自如,屈伸范围可达15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评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评价
中 图分类 号 : 8 . R6 4 3 文献 标识 码 : A
及功能评估量化评分表并观察推拿手法对膝关节骨性
关节炎 患者 , 疗 效 和应 用评 价 。方 法: 用 自拟 膝 临床 采
关节骨性关 节炎症状及功 能评估 量化评 分表 对推拿 手
法治疗的 4 0例膝 关节 骨性 关 节 炎 患者 的 临床 疗效 进 行 了治疗前后 的对 比观 察研 究 。结果 : 关 节骨 性 关 膝 节 炎症状 及功 能评 估 量化 评 分表 评 分 结果 显 示 , 疗 治 后 患者 的临床疗效评 分低 于治疗前( <0 0 )说 明患 P .1,
参考文献 :
[] 1孙广 仁 .中 医基 础 理论 E . 京: 国 中医 药 出 版社 , 0 2 M] 北 中 20 :
2 4 2 5 3 ~ 3 .
神 。全方活血与行气相伍 , 既能行血分瘀滞 , 又能解
气分郁结 ; 祛瘀与养血 同施 , 活血而无耗血 之虑 , 使
[] 2胡德胜 , 郭伟星 , 于杰 . 心血管疾病 活血化瘀论 治[] 中西医结合 J.
1 剂 以巩 固疗 效 , 期 随诊 。 4 定
按 : 据 该 患者 所 见之 心 前 区 不适 症 状 , 医 辨 根 中 之 为 胸痹 , 属心 血瘀 阻 。故 予 血府 逐 瘀 汤加 减 , 证 方
阴阳气血亏虚 , 失其所养 , 鼓动无力 , 则见心动悸 、 脉 结代 。仲景《 伤寒论 》 中云 : 伤寒 , “ 脉结代 , 心动悸 ,
文章编 号 :0 7 2 4 (0 1 O 一O 1 —0 10 - 392 1 )7 07 3
膝 关节 骨 性关 节 炎 ( e to rh i s KOA) Kn eOse atr i, t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标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标准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价一、具体诊断标准(1)近1个月内反复膝关节疼痛(2)x线片(站立或负重位)示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或)囊性变、关节缘骨赘形成(3)关节液(至少2次)清亮、黏稠,WBC<2000个/m1(4)中老年患者(≥40岁)(5)晨僵≤3分钟(6)活动时有骨擦音(感)综合临床、实验室及x线检查,符合(1)+(2)条或(1)+(3)+(5)+(6)条或(1)+(4)+(5)+(6)条,可诊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二、评价标准1.临床治愈:膝痛、肿胀完全消失,行走及上下楼梯无不适感。

2.显效:静息无膝痛,无肿胀,偶有活动时疼痛,行走时无疼痛,不影响工作及生活。

3.有效:膝痛时发时止,行走时仍有轻度疼痛,上下楼稍感不便,关节活动稍受限。

4.无效:膝痛、肿胀及活动时疼痛无明显改善。

三、评价方法(1)采用国际膝骨关节炎WOMAc量表进行关节指数评分判定法。

①VAS:该方法采用一条10cm长的直线或尺,两端标明0和10的字样,让患者在直线或尺上标出自己疼痛或功能受限程度的相应位置(如下图)目测模拟尺度(VAS)②WOMAC骨关节炎指数注:采用VAS评价每一个问卷问题,总指数积分用24个组成项目的积分总数来表示,WOMAC指数越高表示OA越严重,根据总积分,按下列标准评估OA的轻重程度:轻度<80,中度80-120,重度>120.(2)关节压痛:0=无压痛,重压或做最大被动活动时无疼痛。

1=轻度压痛,以关节边缘或触及韧带时重压,病人称有压痛,被动活动不受限。

2=中度压痛,重压病人称有压痛,且皱眉头表示不适,被动活动轻度受限。

3=重度压痛,重压病人称有压痛,且退缩逃脱,被动活动严重受限。

注:“0、1、2、3”代表积分,下同(3)关节肿胀0=无肿胀1=膝部皮肤纹理尚存在,浮髌试验可疑阳性。

2=膝部皮肤纹理消失,浮髌试验阳性。

3=膝部肿胀明显,浮髌试验明显可见。

(4)关节活动度0=正常,伸直可达0°,活动自如,屈伸范围可达150°。

Wagner Cone生物型假体置换结合转子下截骨治疗DDH继发骨关节炎效果分析

Wagner Cone生物型假体置换结合转子下截骨治疗DDH继发骨关节炎效果分析

Wagner Cone生物型假体置换结合转子下截骨治疗DDH继发骨关节炎效果分析陈锦波;吴燕兰;吴俊彦;黄芹青;罗幸萍【摘要】目的探讨Wagner Cone生物型假体置换结合转子下截骨治疗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继发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5月至2013年3月收治CroweⅣ型DDH继发骨关节炎患者23例,采用Wagner Cone生物型假体置换结合转子下斜行截骨治疗,随访观察截骨处愈合情况、患肢长度及并发症,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患肢疼痛情况,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肢功能.结果本组23例23髋截骨处均在8个月内获得骨性愈合,至末次随访时患肢短缩平均1.2 cm.未发生切口及深部感染,未出现假体脱位、松动及假体周围溶解.末次随访时患肢基本无疼痛,VAS评分由术前(6.81±0.72)分降至(1.04±0.34)分(t=34.934,P<0.05);髋关节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Harris评分由术前(32.4±4.3)分增至(84.3±6.2)分(t=-32.285,P<0.05).结论对CroweⅣ型DDH继发骨关节炎,Wagner Cone生物型假体置换结合转子下斜行截骨治疗可有效平衡双下肢长度,缓解患髋疼痛,解决跛行问题,而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期刊名称】《青岛医药卫生》【年(卷),期】2015(047)005【总页数】2页(P350-351)【关键词】髋脱位;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骨关节炎;关节成形术;置换【作者】陈锦波;吴燕兰;吴俊彦;黄芹青;罗幸萍【作者单位】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外科,广东广州510370;广州市荔湾区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外科,广东广州510370;广州市番禺祈福医院;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外科,广东广州51037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是一种严重的髋关节畸形,常继发骨关节炎[1],临床表现以髋关节疼痛严重、功能障碍为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

膝关节功能评估表的临床研究

膝关节功能评估表的临床研究

膝关节功能评估表的临床研究
膝关节功能评估表是用于评估膝关节功能的一种工具,在临床治疗和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探究膝关节功能评估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在本次临床研究中我们选择了一组膝关节受伤患者,对其进行了膝关节功能评估,并进行了统计分析。

我们在本次研究中选择了100名膝关节受伤患者,其中男性
64人,女性36人,年龄范围在18岁至50岁之间。

首先,我
们对每位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膝关节检查,包括膝关节活动度、疼痛程度、肌力等指标的测量。

接着,我们使用膝关节功能评估表对患者进行了评估。

该工具包括多个方面,如疼痛、肌力、运动度、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的评估,可以较全面地了解患者膝关节的功能状况。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膝关节功能评估表操作简便、易于使用,并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

接着,我们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

我们发现,膝关节功能评估表的评价结果和实际膝关节功能状态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即,该工具能够准确地反映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

同时,我们发现该工具内在一致性较高,反映出该工具的可靠性较好。

在本次临床研究中,我们成功地证明了膝关节功能评估表的有效性和可靠性,这一工具在膝关节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我们希望该研究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帮助他们通过膝关节功能评估表准确地评估患者膝关节的功能状况,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更专业、更有效的指导。

康复医学中的疼痛评估和量表应用

康复医学中的疼痛评估和量表应用

康复医学中的疼痛评估和量表应用疼痛评估是康复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帮助康复医师了解患者的疼痛状况、程度和类型,从而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

为了更科学地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疼痛情况,专家们开发了各种疼痛评估量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康复医学中的疼痛评估和量表应用。

一、疼痛评估的重要性疼痛是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过程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正确评估疼痛可以帮助医师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提高康复效果。

同时,疼痛评估也有助于追踪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并及时做出调整。

二、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疼痛评估方法是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面部表情评分(Faces Pain Scale, FPS)。

VAS是一种主观评估方法,患者通过将疼痛程度在一条直线上标记来表达疼痛感受的强度。

FPS则是一种客观评估方法,通过让患者从一组面部表情中选择符合其疼痛程度的表情来评估疼痛的程度。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常用的疼痛评估方法,如疼痛时程评定(Pain Duration Assessment, PDA)、疼痛时机评定(Pain Onset Assessment, POA)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三、常见的疼痛评估量表1. 疼痛强度量表这类量表的目的是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常用的有VAS、Numeric Rating Scale(NRS)等。

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感受,在量表上进行标记,从而反映出其疼痛的严重程度。

2. 疼痛性质量表此类量表的目的是评估疼痛的性质,以帮助医师更好地了解疼痛的类型和特点。

例子包括Brief Pain Inventory(BPI)、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MPQ)等。

3. 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量表这类量表旨在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从多个方面反映疼痛给患者带来的困扰。

SF-36、EuroQOL等都是常见的评估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的量表。

特色中医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效果评价

特色中医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效果评价

特色中医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效果评价【摘要】目的:评价特色中医护理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采集时间为2020年9月~2022年6月,选择我院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目标,纳入72例以随机双盲法为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特色中医护理和常规护理,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反应和膝关节功能。

结果: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膝关节功能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

结论:针对膝骨关节炎实施特色中医护理既能够良好修复患者的关节功能,还能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值得临床采纳。

【关键词】特色中医护理;膝骨关节炎;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 hritis,KOA)是老年人较为多发的一种退行性病理改变疾病,发病后主要表现为膝盖红肿、关节胀痛、上下楼梯和坐立时酸痛不适,甚至还会出现关节弹响、积液等,若不尽早治疗和纠正,会导致关节畸形、残障,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甚至会威胁其生命安全[1]。

KOA 的发病率较高,治愈难度大,疗程长,为了减轻患者的痛苦,促使其关节功能尽早恢复,临床需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协助干预。

基于此,本研究对纳入的7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展开研究,探讨特色中医护理的应用价值和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20年9月~2022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目标展开调查,抽选出72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分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龄46~78岁,平均(62.36±4.41)岁,病程短则9个月,长则10年,平均(5.11±0.42)年;观察组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48~78岁,平均(63.11±4.55)岁,病程短则10个月,长则10年,平均(5.15±0.45)年。

上述纳入的资料经软件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

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赵献超一、慢性疾病及关节炎评估系统1、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系统。

这是一个百分制系统:疼痛30分,功能活动22分,关节活动度18分,肌力10分,无畸形10分,无不稳定10分。

使用拐杖或有关节伸直受限时要减分。

这是较早用于关节置换的评分标准。

目前仍被广泛运用。

2、AKSS(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

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疼痛50分,关节活动度25分,稳定性25分,有屈曲过伸或侧方畸形要减分,走路50分,上下楼梯50分,需扶拐时要减分,总分200分。

该系统是目前在北美使用最广泛的评分系统。

二、特定疾病评分系统1、WOMAC指数(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西安大略和麦柯玛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是针对骨关节炎的评分系统。

分为疼痛、僵硬、体力功能和情感功能及社会功能5个部分,共36个项目。

由于下肢的骨关节比较常见,所以其描述主要针对下肢。

在使用时可以使用整个系统或挑选其中的几个部分。

分数记录时可以使用V AS(Visual an alog scale)尺度或0~4级尺度。

这是一个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评分系统。

Lysholn和Gillquist膝关节评分标准HSS膝关节评分标准(改良)JOA膝性骨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指标评分(100满分)左右1.疼痛,能步行(1)可步行1km以上,通常无疼痛,活动时偶有疼痛30 30 (2)可步行1km以上,有疼痛25 25 (3)可步行500~1000m,有疼痛20 20 (4)可步行100~500m,有疼痛15 15 (5)可室内步行或步行100m以下,有疼痛10 10 (6)不能步行 5 5 (7)不能站立0 0 2.疼痛,能上下楼梯(1)上下自由,无疼痛25 25(2)上下自由,有疼痛;使用扶手,无疼痛20 20(3)使用扶手,有疼痛;一步一步,无疼痛15 15(4)一步一步,有疼痛;使用扶手,一步一步,无疼痛15 15(5)使用扶手,一步一步,有疼痛 5 5(6)不能0 03.屈曲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1)能达到正常坐姿的活动度35 35(2)能达到侧身坐、盘腿坐的活动度30 30(3)能屈曲110°以上25 25(4)能屈曲75°以上20 20(5)能屈曲35°以上10 10(6)屈曲<35°,且强直,高度挛缩0 04.肿胀(1)无水肿、肿胀10 10(2)有时需要穿刺 5 5(3)经常需要穿刺0 0注:以上1~4页的内容摘自《骨科健康学》,主编:陆廷仁。

疼痛护理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疼痛护理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疼痛护理在关节镜手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将疼痛护理干预方案应用在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探究其护理应用效果以及影响价值体现。

方法采集我院2019 年 1月-2020年 10 月间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将其以自愿选组的方式均分为两小组,由研究组、参照组合成,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护理措施方案,以疼痛缓解情况作为护理效果的有效参考依据,再将其护理满意度予以统计,对两种方式的效果进行对比,得出结论。

结果经过填写调查问卷统计,研究组患者疼痛缓解情况显佳且评分明显降低,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大幅提升,高达96.1%且检验结果(P<0.05)统计学意义成立。

结论将全方位、针对性、个性化疼痛护理应用在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其护理效果较理想,疼痛不适感明显缓解,加快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提倡临床广泛应用并予以采纳。

关键词疼痛护理;关节镜手术;膝骨性关节炎;护理效果;影响价值体现人到中年之后,极易造成膝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近年,膝骨性关节炎在临床病患率显增,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此疾病致残率显高且不容忽视,目前临床多以关节镜手术为其予以治疗,但在术后患者会出现明显疼痛、不适感,以致降低患者预后效果【1-3】。

本文通过采集相关数据分析将疼痛护理干预方案应用在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中,探究其护理应用效果以及影响价值体现。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集我院2019 年 1月-2020年 10 月间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52例,将其以自愿选组的方式均分为两小组,由研究组、参照组合成,52例患者男女比例30:22且两组患者男女均等,平均年龄在(53.38±1.13)岁左右均符合此次研究标准,一般信息经检验无异(P>0.05)可进行研究对比。

1.2方法参照组患者施以基本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则在前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全方位、针对性、个性化疼痛护理方案:①针对性心理护理:此疾病多数患者因受到长期疼痛的折磨,再加之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不足,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护理人员需积极与其沟通、交流,倾听患者主述并了解其内心想法与疑虑,对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并为其讲解相关疾病常识、治疗有效性、安全性,使其能够以平稳心态面对治疗。

膝关节疼痛的疼痛评估及量表使用

膝关节疼痛的疼痛评估及量表使用

膝关节疼痛的疼痛评估及量表使用膝关节是人体中最复杂、最大的关节之一,承受着身体的重量,并具有极高的运动灵活性。

然而,膝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创伤、劳损、炎症和关节炎等。

为了准确评估膝关节疼痛的程度和影响,医生们采用了各种痛觉评估量表。

一、膝关节疼痛的评估标准准确评估膝关节疼痛的程度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一般而言,膝关节疼痛的评估标准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疼痛的程度和频率:通过询问患者膝关节疼痛的强度和出现的频率来了解疼痛的程度。

例如,可以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来评估患者对膝关节疼痛的主观感受。

患者根据自己的感觉,在一个标有0-10的直线上标记出自己的疼痛程度,其中0表示无疼痛,10表示剧烈疼痛。

2. 日常活动的受限程度:膝关节疼痛严重时,患者可能会受到日常活动的限制。

医生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日常活动受限情况来评估疼痛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

例如,使用WOMAC(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评分来评估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疼痛程度。

3. 影响生活质量的因素:膝关节疼痛不仅会影响患者的体能活动,还可能对其心理状态和社交互动产生负面影响。

医生可以使用SF-36(Short Form 36)生活质量问卷来评估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包括身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交功能等多个方面。

二、常用的疼痛评估量表在膝关节疼痛的评估过程中,医生常常使用一些标准化的量表来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以下是几个常用的膝关节疼痛评估量表:1. VAS疼痛评分法:如前所述,这是一种基于患者主观感受的评估方法,通过让患者在0-10的直线上标记疼痛的程度来评估疼痛的强度。

2. WOMAC评分:该评分系统主要用于评估骨关节炎患者的症状和功能障碍。

它包含三个维度:疼痛(包括静息和活动疼痛)、刚度和体能功能。

按蒋协远的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按蒋协远的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蒋协远是我国骨科领域的知名专家,他提出了一套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该标准因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按照蒋协远的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探讨骨科疗效的评价方法及其在实际治疗中的应用。

一、蒋协远的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概述蒋协远教授提出的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主要包括术后功能恢复、疼痛缓解、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

他认为,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是评价骨科手术疗效的关键指标之一,而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样是评价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膝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严重骨关节炎患者的一种常见手术,在手术后,患者的功能恢复、疼痛缓解和并发症发生率成为评价手术疗效的主要指标。

根据蒋协远的评价标准,医生可以通过术后患者的步态、活动范围、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来评估手术的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评价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

三、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在脊柱手术中的应用脊柱手术是治疗脊柱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蒋协远的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同样适用于脊柱手术。

术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疼痛缓解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是评价脊柱手术疗效的重要指标。

通过评估术后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疼痛程度和并发症情况,医生可以客观地评价手术效果。

四、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在髋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髋关节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手术方式,根据蒋协远的评价标准,医生可以通过术后患者的步态、活动范围、生活自理能力等指标来评估手术的功能恢复情况;术后疼痛的缓解程度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评价手术效果的重要指标。

通过评估这些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价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疗效。

五、结语蒋协远的骨科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不仅在我国骨科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也受到了国际同行的关注。

该标准科学、实用,有助于医生客观地评价手术疗效,指导临床治疗实践。

相信随着骨科疗效评价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推广,将会为骨科医生提供更多科学、客观的评价手段,为患者的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

临床分析在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分析在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分析在骨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骨关节炎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提高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效果,临床分析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临床分析在骨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临床分析在骨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1. 临床症状分析骨关节炎的主要症状是关节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通过对患者详细的病史询问和症状分析,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骨关节炎的可能性。

例如,患者是否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关节周围肌肉无力等症状。

2. 体征检查分析体征检查是骨关节炎诊断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关节外观、关节活动度、关节畸形等,可以发现骨关节炎的一些典型特征。

例如,骨性关节炎患者常常出现关节畸形、肌肉萎缩等。

3. 影像学分析影像学检查是确诊骨关节炎的关键。

X线、CT和MRI等影像学技术可以直观显示患者的关节结构,检测是否存在骨质疏松、关节面磨损、关节囊积液等病变。

同时,影像学还可以评估病变的程度和范围,指导骨关节炎的治疗方案。

4. 实验室检查分析实验室检查可以借助血液、尿液等样本,检测患者体内一些关键指标的变化,作为骨关节炎诊断的补充依据。

例如,关节积液的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关节炎症反应;血液中炎症标志物和关节腔液中软骨特异性分子的检测可以评估炎症的程度和关节软骨的破坏情况。

二、临床分析在骨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1. 药物治疗分析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对患者个体化的病历分析和药物作用机制的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例如,NSAIDs和镇痛剂可以缓解骨关节炎的疼痛症状;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关节炎症反应;抗风湿药物可以抑制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2. 物理疗法分析物理疗法是骨关节炎的重要非药物治疗手段。

通过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肌力状况等进行分析,可以设计出个体化的康复方案。

临床病例康复效果评估

临床病例康复效果评估

临床病例康复效果评估背景介绍:在临床医学领域,康复治疗是提供适当医疗服务的重要部分。

康复效果评估旨在通过评估病人在治疗结束后的功能恢复程度,对康复疗效进行客观评估。

本文将介绍一例临床病例,同时讨论其康复效果的评估方法。

病例描述:本病例涉及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在接受了三个月的康复治疗后,患者的疼痛和功能性障碍有了明显的改善。

下面将详细介绍临床病例康复效果评估的方法。

评估方法一:功能评估功能评估是评估病人在活动能力和功能退化方面的变化。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些标准的测试工具,如WOMAC(西方骨关节炎标准化问卷)来评估病人的膝关节功能。

通过该问卷,病人的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性障碍可以得到客观的评估,从而确定康复治疗的效果。

评估方法二:生活质量评估生活质量评估是评估病人整体生活状况的一种方法。

在康复过程中,除了疼痛和功能恢复外,还应关注病人的心理和社交因素。

采用疾病特定问卷(如SF-36)来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病人整体的康复情况,这对于最终评估康复效果非常重要。

评估方法三:机能测量评估机能测量评估是通过使用特定的仪器或测试工具,来客观评估病人的生理状态和身体功能。

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例中,我们可以使用肌力测量仪来评估病人的下肢肌群力量。

通过测量患者的屈膝和伸膝肌群力量,我们可以了解他们的康复进展情况。

评估结果:在本病例中,通过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和机能测量评估,我们得出了一个积极的康复效果评估结果。

根据WOMAC问卷,患者的关节疼痛和功能性障碍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SF-36问卷中,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此外,机能测量评估显示患者的下肢肌群力量明显增加,表明其康复治疗效果良好。

结论:综上所述,临床病例康复效果评估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可以客观地评估康复治疗对病人的影响。

通过功能评估、生活质量评估和机能测量评估,我们可以全面了解病人的康复情况,并为接下来的康复治疗提供参考。

“膝痛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估的开题报告

“膝痛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估的开题报告

“膝痛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估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药物治疗存在副作用和疗效有限的问题,因此,在中医治疗方面应用较为广泛。

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方案,其中“膝痛方”作为一种常用方剂,广受中医师和患者的认可。

但目前并没有对“膝痛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进行临床研究和评估。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膝痛方”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 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膝痛方”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

2. 分析“膝痛方”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行走功能的影响,包括步态、行走距离等指标。

3. 评估“膝痛方”对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将招募符合以下条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年龄在50岁以上;(2)符合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未接受过手术治疗;(4)自愿参加本研究,能够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将符合条件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膝痛方”治疗组和对照组。

(1)治疗组:每天服用“膝痛方”口服液(每瓶50ml,含乌药、丹参、当归、桑枝等中药),每次20ml,早晚各一次,连续4周。

(2)对照组:每天口服安慰剂液体(含淀粉、葡萄糖等成分),每次20ml,早晚各一次,连续4周。

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膝关节疼痛评分、步态分析和生活质量评估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

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本研究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比较,以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的显著性水平。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为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提供新的证据,为“膝痛方”在临床应用中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本研究还可为深入研究中医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评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评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的建立及临床应用评价王新军;刘俊昌;周益友;赵勇;汪玉江;张秀红【期刊名称】《云南中医中药杂志》【年(卷),期】2011(032)008【摘要】目的:探索建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症状及功能评估量化评分表并观察推拿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和应用评价.方法:采用自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及功能评估量化评分表对推拿手法治疗的4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治疗前后的对比观察研究.结果: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及功能评估量化评分表评分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分低于治疗前(P<0.01),说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明显改善.结论:自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及功能评估量化评分表对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做出了基本一致性的评价,既说明推拿手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能有改善作用,又说明该量表能较客观地对该病患者的临床情况作出评价,为如何建立症状及功能评估量化评分表提供一条可行的途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总页数】3页(P17-19)【作者】王新军;刘俊昌;周益友;赵勇;汪玉江;张秀红【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推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推系,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针灸推拿2006-2班,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针灸推拿2006-2班,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针灸推拿2006-2班,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针灸推拿2006-2班,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相关文献】1.大肠癌造口患者症状评估量表条目池的建立和初步筛选 [J], 郝建玲;徐洪莲;邱群;曹洁;张玲娟2.改良《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临床中的应用及评价 [J], 王文春;张安仁;卢家春;王梅;赵娟妮;班立生3.南战区空军航空兵症状自评量表常模建立及分析 [J], 王真真;尉国勤;杨璇;王新;汪粲;罗显荣;4.南战区空军航空兵症状自评量表常模建立及分析 [J],5.南战区军人症状自评量表常模建立及结果分析 [J], 王真真;罗显荣;杨璇;汪粲;尉国勤;郭壁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效果观察及患者镇痛满意度影响评价

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效果观察及患者镇痛满意度影响评价

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效果观察及患者镇痛满意度影响评价摘要】目的:评价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效果观察及患者镇痛满意度影响。

方法:研究对象为骨科疼痛患者,例数8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8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到2017年2月5日,分为观察组一组(40例骨科疼痛患者)、对照组一组(40例骨科疼痛患者),对照组实施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质量评价指标,将两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和疼痛评分进行对比。

结果:观察组骨科疼痛患者的镇痛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科疼痛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通过将质量评价指标应用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不仅能降低患者的疼痛感,还能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促进骨科患者早期康复。

【关键词】质量评价指标;骨科疼痛护理管理;效果;镇痛满意度【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8)10-0120-01随着我国对疼痛关注度不断提高,临床多数医院的护理质量考核目标中均纳入了疼痛指标,而在骨科中患者均伴有强烈的疼痛感,易导致患者治疗效果受到一定影响,而实施一项有效疼痛管理操作十分重要[1]。

因此,我院对质量评价指标在骨科疼痛护理管理实践中的效果观察及患者镇痛满意度影响评价进行分析和研究,见本文研究详细描述。

1资料和方法1.1资料研究对象为骨科疼痛患者,例数80例,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研究对象80例进行分组,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日到2017年2月5日。

骨科疼痛患者中骨创伤类型主要包括膝关节韧带损伤、股骨胫骨骨折、锁骨骨折、半月板损伤、股骨头坏死等。

观察组40例:年龄在20岁直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50.21±1.15)岁,骨科疼痛患者性别:20例为女性、20例为男性。

对照组40例:年龄在21岁直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均为(50.12±1.21)岁,骨科疼痛患者性别:21例为女性、19例为男性。

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中结局评价指标的应用现况

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中结局评价指标的应用现况

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中结局评价指标的应用现况付焘;于长禾;张洋;翁志文;孙艳艳;李思娜;刘长信;王锡友【摘要】膝骨关节炎(KOA)好发于中老年,对患者的社会生活造成了很大影响.目前针对KOA的临床疗效评价系统尚未统一标准,KOA的临床评价主要为主观评价量表.本文通过分析比较视觉模拟量表(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指数)、膝关节损伤及骨性关节炎结果评分(KOOS评分)、牛津大学膝关节评估问卷(OK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K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Lequesne指数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等9种临床评价量表的优劣,并根据不同病情给出量表应用选择的建议,旨在为今后KOA临床研究中疗效评价结局指标的选择奠定基础.【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8(015)029【总页数】5页(P21-24,28)【关键词】关节炎;量表;问卷;推荐;临床研究【作者】付焘;于长禾;张洋;翁志文;孙艳艳;李思娜;刘长信;王锡友【作者单位】北京市东城区第一人民医院推拿康复科,北京100075;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北京100700;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推拿疼痛科,北京100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4.94膝骨性关节炎(KOA)是常见疾病之一,是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病,多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僵硬,并伴有下肢功能障碍,甚至导致关节变形。

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KOA患者占到85%,对我国群众的社会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1]。

适用于一股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方法

适用于一股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方法

适用于一股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方法引言:膝关节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了解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状况,评估其康复进展,需要采用一种科学、客观的评定方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一股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评定方法,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膝关节损伤。

一、病史采集与初步评估在进行功能评定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

包括损伤发生的时间、损伤的类型、既往的治疗经历等。

同时,通过初步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肿胀情况以及关节的活动范围等。

这些信息对于后续的功能评定非常重要。

二、功能评定指标的选择根据膝关节损伤的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功能评定指标。

例如,疼痛评分,活动范围评估,力量测试以及功能性问卷等。

这些指标可以综合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的活动能力、肌力恢复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三、疼痛评分疼痛是膝关节损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通过疼痛评分,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以及疼痛对其日常生活的影响程度。

常用的评分工具有VAS(Visual Analog Scale)和NRS(Numeric Rating Scale)等。

通过患者自己的主观评价,可以对疼痛进行量化,有助于医生判断治疗效果。

四、活动范围评估膝关节的活动范围是评估膝关节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测量膝关节的屈曲和伸直角度。

通过比较患侧和健侧的活动范围,可以了解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情况,以及康复训练的效果。

五、力量测试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对于关节的稳定性和功能恢复至关重要。

常用的力量测试方法包括手动抗阻测试和肌力评分等。

通过测试患者的肌肉力量,可以了解患者的康复进展情况,以及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六、功能性问卷功能性问卷是一种综合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工具。

常用的功能性问卷包括KOOS(Knee injury and Osteoarthritis Outcome Score)和WOMAC(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等。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骨科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骨科术后中的应用效果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骨科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选取本院的10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00名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骨科患者采用普通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开展护理工作。

对两组患者的麻醉镇痛药用量及次数、急性疼痛发作情况、失眠、伤口愈合延迟等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

结果:观察组的计划外麻醉镇静药物用次、术后1d评分、术后3d评分、急性疼痛发作次数,这四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心脑血管方面、失眠、伤口愈合延迟、便秘这几项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将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用于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中,能够改善计划外麻醉用药次数、急性疼痛发作次数、术后疼痛状况等,也有利于减少骨科患者的不良事故发生率。

关键词:疼痛护理质量;骨科患者;疼痛护理引言随着疼痛被纳入人类第五大生命体征,临床对患者疼痛的关注度提升,疼痛护理也被作为优质护理质量考核的目标之一。

疼痛护理质量管理在护理管理中所占比重逐渐增高,但一直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这是制约疼痛护理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原因。

现代管理学研究认为,质量评价指标应当涵盖要素、环节、终末三个部分,才能对工作质量进行全面评估。

传统的疼痛管理指标主要体现在终末评价上,而对于要素、环节评价不足。

就骨科疼痛护理管理质量评价指标进行了设计,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1.1研究资料为了考察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中的应用,笔者选取本院的100例骨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这100名患者分成两组。

其中,对照组的骨科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0例和20例,平均年龄为46岁,最大和最小年龄分别为75岁和18岁;观察组患者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0例和20例,平均年龄为45岁,最大和最小年龄为74岁和19岁。

对照组的骨科患者采用普通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开展护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 S T R AC T Ob j e c t i v e : T o s t u d y t h e r o l e o f o b j e c t i v e d e t e c t i o n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p a i n i n a s s e s s i n g k n e e f u n c t i o n a n d k n e e p a i n i n p a t i e n t s
关键词
骨 关节炎 , 膝
关节 痛
关 节功 能
疼痛测 定
Ap p l i c a t i o n o f o b j e c t i v e d e t e c t i o n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p a i n f o r a s s e s s i n g k n e e f u n c t i o n a n d k n e e p a i n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w i t h k 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 i n c l u d i n g t e n d e r n e s s v a l u e s , s o t f t i s s u e d i s p l a c e me n t v a l u e s , b a n a n a a r e a r a t i o a n d s o o n , s o a s t o p r o v i d e t h e b a s i st h r i t i s G u L i j u n , D o n g F u h u i .
Be t n g 1 0 01 0 2, C hi n a
e W a n g j i n g h o s p i t a l o f C h i n a A c a d e m y o f C h i n e s e M e d i c a l S c i e n c e s 。
关节功能评分没有 影响 ; 但软组织位移值增加 1 m m, 患膝 关节功能评分就减 少0 . 3 4 3分 ( R =0 . 4 5 7 ) ; 压痛值 对患膝 疼痛视觉模拟 评分无影响; 但在香蕉面积 比值不变的前提 下, 软组织位移值增加 l i ' n l n , 疼痛视 觉模拟评分下降 0 . 3 9 4分; 在软组织位移值保持不 变 的情况下, 香蕉面积比值增加 1 %, 疼痛视 觉模拟评 分增加 0 . 0 9 6分 ( R =0 . 9 1 8 ) 。结论 : 测量膝 骨关节炎患者 患膝局部压痛点的软 组织位移值 , 对评价其膝 关节功能有一定的意义, 而测量局部压痛点的软组织位移值和香蕉面积比值 可用于患膝疼痛的客观评估。

2 2・ ( 总6 6 2 )
中医正 骨 2 0 1 3年 9月 第 2 5卷 第 9期
疼 痛 客观 化指标 在 膝 骨 关节 炎 患者 膝 关 节功 能和 疼 痛 评 价 中的应用
顾力军 。 董 福 慧
( 中国中医科 学院望京 医院 , 北京 1 0 0 1 0 2 )
摘 要 目的 : 探讨压痛值、 软组 织位移值及香蕉 面积比值等疼痛客观 化指标在膝 骨关节炎患者 患膝关节功能和疼痛评价 中的作
用, 为膝骨 关节 炎的 临床诊治提 供依 据。方法 : 2 0 1 1 年 3月至 2 0 1 2年 8月, 利用人体压痛力学定量测试仪和软组 织张力仪对 1 2 0 例膝 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检 查 , 男2 3例 , 女9 7例 ; 年龄 4 0~ 7 0岁, 中位数 5 8 . 5岁 ; 左侧 6 2例 , 右侧 5 8例 ; 病程 3个月至 2年 , 中位
f o r t he d i a g n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e n t o f kn e e o s t e o a r t h r i t i s i n c l i n i c . M e t hod s: Fr o m Ma r c h 201 1 t o Au g us t 2 01 2, 1 2 0 p a t i e n t s wi t h kn e e o s t e o a r — t h r i t i s , 2 3 ma le s a n d 9 7 f e ma l e s, 6 2 c a s e s i n t he l e t f k n e e a n d 58 c a s e s i n t h e r i g ht kn e e, we r e e x a mi ne d b y us i n g t he qu a n t i t a t i v e t e s t e r o f
数1 1 . 5个 月。 记 录 惠膝 的压 痛 值 、 软 组 织 位 移 值 及 香 蕉 面积 比值 , 分 别 采 用 美 国特 种 外 科 医院 膝 关 节 功 能 评 分 标 准和 疼 痛 视 觉 模 拟 评 分 标 准 对 患膝 关 节 功 能 和疼 痛进 行 评 分 , 分 析疼 痛客 观 化 指 标 对 患膝 功 能 评 分 和 疼 痛评 分 的 影 响 。结 果 : 本组 1 2 0例 , 压 痛 值 , 为( 7 . 0 2± 0 . 4 8 ) k P a , 软 组 织位 移 值 为 ( 3 . 1 9± 0 . 2 5 ) m m, 香 蕉 面 积 比 值 为 ( 7 4 . 1 5± 6 . 0 1 ) %, 疼 痛 视 觉模 拟 评 分
为( 5 . 2 0± 0 . 6 7 ) 分, 膝 关节功能评分 y H 为( 8 8 . 8 3±3 . 0 6 ) 分。对 自变量进 行 筛选后 回 归方程分 别 为 Y H =一0 . 3 4 3 X 2+
1 1 4 . 2 9 9 ( F= 9 9 . 2 3 6, P= 0 . 0 0 0 ) , Y v A s =一0 . 6 6 6— 0 . 3 9 4 X z +0 . 0 9 6 X 3 ( F=6 5 4 . 1 6 5 , P= 0 . 0 0 0 ) ; 即压 痛值 和 香 蕉 面 积 比 值 对 患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