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式蓄能器蓄能效率的理论和实验

合集下载

蓄能器计算——精选推荐

蓄能器计算——精选推荐

蓄能器用于储存和释放压力能时(图6-2),蓄能器的容积V A是由其充气压力pA、工作中要求输出的油液体积VW、系统最高工作压力p1和最低工作压力p2决定的。

由气体定律有
图6-2皮囊式蓄能器储存和释放能量的工作过程
pA VnA=p1Vn1=p2Vn2=const (6-1)
式中:V1和V2分别为气体在最高和最低压力下的体积;n为指数。

n值由气体工作条件决定:当蓄能器用来补偿泄漏、保持压力时,它释放能量的速度是缓慢的,可以认为气体在等温条件下工作,n=1;当蓄能器用来大量提供油液时,它释放能量的速度是很快的,可以认为气体在绝热条件下工作,n=1.4。

由于VW=V1-V2,因此由式(6-1)可得:
(6-2)
pA值理论上可与p2相等,但为了保证系统压力为p2时蓄能器还有能力补偿泄漏,宜使pA <p2,一般对折合型皮囊取pA=(0.8~0.85)p2,波纹型皮囊取pA=(0.6~0.65)p2。

此外,如能使皮囊工作时的容腔在其充气容腔1/3至2/3的区段内变化,就可使它更为经久耐用。

蓄能器用于吸收液压冲击时,蓄能器的容积V A可以近似地由其充气压力pA、系统中允许的最高工作压力p1和瞬时吸收的液体动能来确定。

例如,当用蓄能器吸收管道突然关闭时的液体动能为ρAlυ2/2时,由于气体在绝热过程中压缩所吸收的能量为:
故得:
(6-3)
上式未考虑油液压缩性和管道弹性,式中pA的值常取系统工作压力的90%。

蓄能器用于吸收液压泵压力脉动时,它的容积与蓄能器动态性能及相应管路的动态性能有关。

囊式蓄能器在汽轮机中的使用

囊式蓄能器在汽轮机中的使用
2、高压蓄能器位于汽轮机左、右两侧
的高压主汽门-高压调节汽联合阀的外 侧,与高压油母管相连,其作用在于 当油泵突然失电时,它们可向EH系统 供油,以维持系统在短时间内可以正 常工作。
汽轮机抗燃油系统中蓄能器的使用:
3、低压蓄能器连接在有压回油管道上,
当机构打闸及甩负荷时,所有执行机 构排油,一部分油冲入低压蓄能器, 排油量增加,油压降低后再将油释放。
囊式蓄能器在汽轮机抗燃油系统 中的使用
作者:阳洋 德阳 2018年12月
皮囊式蓄能器的功能:


1、积蓄能量,液压系统利用蓄能器在某段时间将油 泵输出的液压能储存起来,短期地或周期性地给执行 机构输送压力油液,或用作应急的动力源。这样可以 提高液压系统液压能利用率。 2、补偿压力和流量损失,以及补充系统内的漏油消 耗。 3、减少因液压关闭或换向等产生的系统冲击力。 4、吸收系统压力的动脉分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汽轮机抗燃油系统中蓄能器的使用:
1、汽轮机抗燃油系统上的蓄能器设备
是机组抗燃油系统必备的设备。抗燃 油泵启动后,油泵向系统供油,同时 也给蓄能器充油。当系统瞬间用油量 很大时,蓄能器将参与供油。抗燃油 泵出口蓄能器用来吸收油泵出口的高 频脉动分量,稳定系统油压。
汽轮机抗燃油系统中蓄能器的使用:
汽轮机蓄能器皮囊选购的注意事项:

皮囊,也称作胶囊,是皮囊式蓄能器中的调节压力的重要 部件。通常皮囊的使用寿命较短,因此平时使用时要注意 维护,经常检查和更换。选购皮囊时应重视皮囊的材质。 不同的介质须选用对应的材质,选错材质极易造成皮囊表 面脱落,污染液压系统。

液压蓄能器效率特性研究及试验

液压蓄能器效率特性研究及试验
腔 经历 压缩 、 等容 保 压及膨 胀 三个过 程 。压缩 过 程 中 , 气 体受 压缩 后储 存 能 量 , 压 力 和 温 度 升高 。等 容保 压 过程中, 由于气体 温 度高 于外 界温度 , 使 得气 体 向外界 传递 能 量 , 造 成 能量 损失 。膨胀 过程 中 , 气体 膨胀对 外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 0 7
总能 量 的变化 。对 于该 闭 口系 , 始 终 保持 静止 , 没有 宏
观动 能 和宏观 势 能 , 所 以总 能 量 变 化 可 以看 作 热 力 学
能 的变化 , 能 量方 程 即为 :
Q =△ +
式 中, Q为热交换的能量 ; U为热力学能 ; W为作功。
Y AO Ka i ,XI NG K e — l i ,J i n J i a n ( 上海大学 机电工程与 自动化学 院,上海 2 0 0 0 7 2 )

要: 对皮 囊式 蓄能 器进行 建模 与仿 真 , 并提 出改善 方案 。在 皮 囊 内填 充 高比 热 、 高 回弹及 低 密度 的
引 言
压过程 中的热量散失 , 建立传热方程式 :

皮 囊 式蓄 能器 作 为 一种 液 压 储 能 元 件 , 利 用 气 体 的压缩 和 膨胀来 实 现 能 量 的储 存 与 释 放 , 主 要 应 用 于 混 合 动力 汽 车 、 轧钢、 升 降 机 及 挖 掘 机 等 … 。广 大 科 技 工作 者 对蓄 能器 的研究 主 要集 中在 建模 以及 参数 选
2 0 1 3年 第 7期
DOI : 1 0 . 1 1 8 3 2 / j . i s s n . 1 0 0 0 - 4 8 5 8 . 2 0 1 3 . 0 7 . 0 2 8

皮囊式蓄能器结构原理及维护

皮囊式蓄能器结构原理及维护

衡。接着,再次检查充气压力,进行必
要的调整。
十、囊式蓄能器安装注意事项
囊式蓄能器安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1.不得在蓄能器上进行焊接,铆接或机械加工; 2.蓄能器与管路系统之间应设置操作简便的截止阀,此
阀供充气、检查蓄能器、调节放油速度或长时间停机时使 用;
3.蓄能器与液压泵之间应装设单向阀,当泵电机停止运 转时,防止蓄能器中所储存的压力油倒流;
三、皮囊式充气蓄能器工作原理
通俗地说,当油液压力大于皮囊充气压力时,油液压缩气体, 对气体做功,相当于油液将能量积蓄在皮囊内气体中:当油液压力 出现急剧下降时,被压缩的气体及时膨胀,对油液做功,将积蓄的 能量传给油液,提高回路中油液的压力,达到消除油系统压力的波 动的目的。
四、皮囊式充气蓄能器作用
打开氮气瓶上的截止阀,调节其出口压力到0.05~0.1Mpa,旋转充气工具上的手柄(拧 入阀杆),徐徐打开蓄能器充气阀阀芯,缓慢充入氮气,就会慢慢打开装配时被折叠的气 囊,使气囊逐渐胀大,直到菌形阀关闭。此时,充气速度方可加快,并达到所需的充气压 力。切勿一下子把气体充入蓄能器,以避免充气过程中因气囊膨胀不均匀而破裂。活塞式 蓄能器同样也应该缓慢地逐步充入氮气。充氮完毕要先拧出充气工具阀杆(关闭蓄能器单 向充气阀),再关闭氮气瓶。
七、蓄能器的定期检查
蓄能器的定期检查 规定每三个月定期对蓄能器进行检查检查一次,如发现压力低 于4MPa的就得加充氮气,使之压力保持在4~5MPa之间。
八、蓄能器的常见故障判断
1、皮囊经常掉压 主要原因有:1)、单向阀漏气;2、单向阀与皮囊接合面间的 紫铜垫处泄漏。装配好后,可用肥皂水进行试漏检查。 2、皮囊完全不起作用 主要原因是:1)、单向阀长期泄漏;2)、紫铜垫长期泄漏; 3)、皮囊已破损。

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及拆卸和安装方法详解

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及拆卸和安装方法详解

泵车配件⽪囊式蓄能器⼯作原理及拆卸和安装⽅法详解各位砼友们在⼯作中⼀定接触过蓄能器,蓄能器是给泵送设备的分配系统提供换向的冲击⼒的液压元件。

如果S管换向⽆⼒,⾸先要检查的就是蓄能器,检查是否⽓压充⾜,⽪囊是否损坏。

蓄能器的⼯作原理砼泵配件液压油是不可压缩液体,因此利⽤液压油是⽆法蓄积压⼒能的,必须依靠其他介质来转换、蓄积压⼒能。

例如,利⽤⽓体(氮⽓)的可压缩性质研制的泵车配件⽪囊式蓄能器就是⼀种蓄积液压油的装置(见⽪囊式蓄能器原理图)。

泵车配件⽪囊式蓄能器由油液部分和带有⽓密封件的⽓体部分组成,位于氮⽓囊周围的油液与油液回路接通。

当压⼒升⾼时油液进⼊蓄能器,⽓体被压缩,系统管路压⼒不再上升;当管路压⼒下降时压缩空⽓膨胀,将油液压⼊回路,从⽽减缓管路压⼒的下降。

蓄能器的拆卸(1)先旋开防护帽,使⽤充氮⼯具释放胶囊内的氮⽓,再⽤⽓阀扳⼿取出阀芯。

并把螺帽及密封依次取下(注意顺序)。

(2)把另⼀⾯的⽌退螺栓,法兰,⽌退螺母及密封卸下,使油阀滑⼊壳体内,把油阀上的椭圆型垫圈取出就可以拿出胶囊。

蓄能器的安装(1)蓄能器内部要求⼲净,没有污染物。

(2)蓄能器内部必须喷⼊适量的油液或⼯作介质(不能⽤⽔),以便⽪囊插⼊。

(3)挤压⽪囊,排除⾥⾯的空⽓,并折叠⽪囊装⼊壳体内。

⽪囊必须被拉直,不能将其绞扭。

(4)⽪囊装⼊后,将⽓阀处的密封及螺帽按拆卸时相反的顺序装好拧上,以防⽪囊滑回壳体。

(5)在确保⽪囊处于⾃然状态下,将油阀插⼊壳体。

把垫圈推⼊其适当位置。

(6)拉出油阀,装⼊阀芯,对⽪囊进⾏预充氮⽓(最多预充5Mpa),以确保油阀处于正确位置。

(7)蓄能器预充氮⽓后必须等5分钟,然后再次检查预充压⼒并根据情况进⾏调整。

(8)在油阀处按顺序装上垫圈,密封(为保护“O”型圈,油阀上的螺纹请⽤胶带缠绕起来)。

旋上⽌退螺母并拧紧。

(9)装上法兰与防护罩。

并拧上⽌退螺栓。

来源:⽹络如有其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囊式蓄能器是一种能够储存压缩空气能量的装置,它在各种工
业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压
缩空气的弹性特性,将能量储存起来,然后在需要时释放出来,完
成各种工作任务。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囊式蓄能器内部是由一个柔性囊体和压缩空气组成的。

当外部压缩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囊式蓄能器内部时,囊体会受到压缩,并且储存了压缩空气的能量。

这时,囊式蓄能器处于充气状态,能够储存大量的能量。

其次,当需要释放能量时,囊式蓄能器会打开放气阀门,压缩
空气会通过放气口释放出来。

这时,囊体会恢复原状,压缩空气的
能量会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液压缸、活塞等执行机构完成工作。

这个过程类似于弹簧的压缩和释放,能够提供稳定的动力输出。

最后,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压缩空气的储存和释放
控制。

通过控制进气和放气的阀门,可以实现对囊式蓄能器内部压
缩空气的储存和释放,从而实现对能量的控制和调节。

这样就能够
根据实际工作需求,灵活地调整能量的释放方式和速度。

总的来说,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压缩空气的弹性特性,通过储存和释放压缩空气的能量来实现对机械装置的驱动和控制。

它具有能量密度大、响应速度快、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各种
工业领域的能量储存和传递。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对囊式蓄
能器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基于力学分析的蓄能器数学模型建立及实验研究_孔祥东

基于力学分析的蓄能器数学模型建立及实验研究_孔祥东

图5 节流槽流动模型4 节流槽流动模型对于V 形槽的流动,利用剪切流及压差流原理建立其流动模型(图5)。

由于流线不能转折,在壁面A 处将会出现流体脱离壁面,出现负压区。

取图5所示的楔形控制体积ABC 。

阀口流速v 相当于楔形体的AC 边运动,由于油液具有较大的黏性,AC 边的流速引起剪切流,引起流出楔形控制体的流量q c ;A 点的压力可以假设是一种极端情况即绝对零压,则在背压p 2的作用下,有压差流动,产生流入楔形控制体的流量q P 。

如果q c >q P ,则控制体中总体压力升高,A 点也升高,可以抑制气穴。

而q c <q P 时,控制体压力降低,A 点区域的气穴程度将加强。

5 结论(1)压力测量及仿真同时表明,高压油流经过节流孔时,由于流束骤缩和流线转折,在节流边后部会产生流体脱离而出现最低压力区,该区与高速观测的气穴初生区重合。

(2)高速观测发现,背压较低时,气泡从整个节流边始发并充满整个阀腔;随着背压升高,气泡流发育区变短,因而粒度减小,大量气泡在阀腔内部溃灭,噪声出现峰值,之后随着背压升高噪声值线性降低;气泡初生区移至两侧边壁与节流边相交的锐缘区附近。

(3)节流槽压力分布及气穴发育与阀口形状关系密切,可以通过优化节流槽结构及多级分压的方法减小入口处的压力梯度,从而得到更好的控制气穴噪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1] Fr ank R.,Siegfried H.Basic investig atio n of characterist icsof flow and noise for oi-l hydraulic valves [R ].T ampere,Finland:Proceeding s of the 8t h SICFP 03,2003:565-575.[2] B.U mesh Chandra,S.R.Chakravarthy.Ex perimental in -vestigation of cavity -induced acoust ic oscillations in confined supersonic flow [J].Journal of Fluids Engineer ing ,2005,127:761-769.[3] Hisanor i U EN O.Noise measur e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 -tion of oil flow in pressure control v alves[J].JSM E Inter na -tional Jour nal,ser ies b,1994,37(2),336-341.[4] 王国玉,等.高速水流中旋涡空化所引起的空蚀和振动[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23(6):707-710.[5] 冀宏,傅新,杨华勇,等.非全周开口滑阀压力分布测量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40(4):99-102.基于力学分析的蓄能器数学模型建立及实验研究孔祥东,权凌霄,姚 静,阚 超,康双琦,宋孝臣Accumulator is modeled on its stressing model and experiments researchKONG Xiang -dong,QUAN Ling -x iao,YAO Jing,KAN Chao,KANG Shuang -qi,SONG Xiao -chen(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4)摘 要:蓄能器的数学模型是研究蓄能器性能的关键,该文基于皮囊式蓄能器受力模型,分析建立了皮囊式蓄能器的数学模型,结合蓄能器吸收压力冲击的功用对数学模型做了理论分析,然后通过大量的实验对理论结果做了验证。

皮囊式蓄能器讲稿

皮囊式蓄能器讲稿

皮囊式蓄能器结构原理及充压维护讲义一、蓄能器工作原理图1 皮囊式蓄能器结构图油液实际是不可压缩的,因此不能蓄积压力能。

橡胶皮囊式蓄能器是利用气体(氮气)的可压缩性来蓄积液体的原理(即采用氮气作为压缩介质来积蓄能量而不是胶囊)而工作的。

皮囊式蓄能器由带有气密隔离件的橡胶皮囊5(内装氮气)、油液部分和壳体4(钢瓶)构成。

位于胶囊周围的油液与液压回路相通。

因此,当油液压力升高到大于胶囊充气压力时,油液进入囊式蓄能器,由此气体被压缩,压缩到皮囊内的气体压力等于油液压力时停止压缩;当压力下降时,压缩气体膨胀,进而将油液压入回路。

通俗地说,当油液压力大于皮囊充气压力时,油液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相当于油液将能量积蓄在皮囊内气体中:当油液压力出现急剧下降时,被压缩的气体及时膨胀,对油液做功,将积蓄的能量传给油液,提高回路中油液的压力,达到消除油系统压力的波动的目的。

二、皮囊和充气工具介绍1、蓄能器型号蓄能器在零件3(止动螺母)下的铁盖子上都刻有型号,如:NXQ*-40/20-*,我们只要记住主要的内容就行。

1) NXQ---表示皮囊式蓄能器(我厂目前使用的基本都是这种类型)其余还有: HXQ---表示活塞式蓄能器(用活塞代替皮囊,以前重油塞阀使用);GLXQ---管路蓄能器2)40:表示公称容积是40升。

我们常用的一般为8-100升。

更换皮囊时,只要告诉这个数字就行了,我们就知道需要更换多大的皮囊。

3)20:表示蓄能器的公称压力是20MPa。

我们常用的主要是10、20、31.5三个系列。

注意:这是蓄能器壳体的公称压力而不是皮囊的。

容积相同而公称压力不同的皮囊是通用的。

2、皮囊和单向阀皮囊的形状如下图2所示。

最上面的内孔有内螺纹,和充气单向阀2连接。

皮囊和单向阀的接合面用紫铜垫密封。

检查时,要注意此处紫铜垫要平整,不能有变形。

不同容积和压力的皮囊,它的单向阀及各种辅助密封圈都是通用的(同一个厂家的产品)。

3、充气工具介绍充气工具的形状如下图3所示。

气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气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气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气囊式蓄能器是一种利用气体压缩和膨胀能量的装置,其工作原理如下:
1. 气囊:蓄能器中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弹性气囊,通常由柔软的橡胶或聚酯材料制成。

气囊会被推入蓄能器,并装满压缩空气或氮气。

2. 压缩:当外部力量施加到蓄能器上时,气体被挤压到气囊中。

这导致气囊内气体的压力和密度增加。

3. 储能:在压缩过程中,蓄能器可以将气体的能量储存起来。

气囊内部的减震杆或衬套吸收一部分外部冲击力,使气囊中的气体能量保存。

4. 释放:当需要释放储存的能量时,控制阀门打开,允许气体自由流出气囊。

气体膨胀,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如推动活塞或执行其他工作。

总结来说,气囊式蓄能器通过将气体压缩和释放来存储和释放能量。

压缩气体时,能量转化为气囊内的弹性能量;当需要时,通过释放气体,该能量可以被恢复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这种蓄能器主要用于冲击吸收、减振、储能及机械力传递等应用。

皮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皮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皮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皮囊式蓄能器是一种储能装置,其工作原理基于皮囊的变形能力。

它由一个柔性的袋状结构组成,内部充满了压缩气体或液体。

当外部施加压力或力量时,皮囊会发生变形,将能量储存起来,待需要时释放出来。

皮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充能和放能。

在充能阶段,当外部施加压力或力量时,皮囊会被压缩,内部的气体或液体被压缩并储存能量。

皮囊的柔性使得它能够承受高压力而不破裂,同时保持能量的稳定储存。

放能阶段是皮囊式蓄能器释放储存的能量的过程。

当外部施加力量减小或消失时,皮囊会恢复原状,储存的能量被释放出来。

这种释放过程可以用于推动机械装置、驱动液压系统或提供其他形式的能量供应。

皮囊式蓄能器的主要优点是其高效的能量储存和释放能力。

相比于传统的储能装置,如电池或电容器,皮囊式蓄能器的能量密度更高,且具有更快的充放电速度。

这使得它在一些特定领域,如动力工具、汽车制动系统和液压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皮囊式蓄能器还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

由于其柔性结构,它能够承受较大的压力变化而不破裂,从而延长了装置的寿命。

同时,由于其简单的结构,维护和更换成本也相对较低。

然而,皮囊式蓄能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由于其柔性结构,其储能容量相对较小。

其次,在高温或极端环境下,皮囊可能会失去弹性或变形,从而影响其工作效果。

此外,由于皮囊内部需要充满气体或液体,蓄能器的体积相对较大,不利于一些空间有限的应用场景。

总的来说,皮囊式蓄能器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能量储存和释放装置。

其基于皮囊的变形能力,能够稳定储存和释放能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尽管存在一些局限性,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皮囊式蓄能器有望在未来发展出更高效、更可靠的版本,为各个领域的能源需求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plan53b皮囊蓄能器工作原理

plan53b皮囊蓄能器工作原理

plan53b皮囊蓄能器工作原理Plan53B皮囊蓄能器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皮囊的蓄能和释放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

下面将详细介绍Plan53B皮囊蓄能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需要了解皮囊蓄能器的结构。

Plan53B皮囊蓄能器主要由一个柔性的皮囊和一个压缩空气供应系统组成。

皮囊通常由高强度的橡胶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

而压缩空气供应系统一般由一个空气压缩机和相关的管道、阀门等组成。

在Plan53B皮囊蓄能器的工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压缩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皮囊内部。

压缩空气的供应可以通过控制阀门来实现,以调节蓄能器的工作状态和输出能量的大小。

当压缩空气进入皮囊内部时,皮囊会被膨胀起来,储存压缩空气的能量。

当需要释放能量时,控制阀门会打开,使压缩空气从皮囊中流出。

由于皮囊具有一定的弹性,它会迅速收缩,将储存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这时,通过与其他设备的连接,皮囊蓄能器可以将能量传递给其他设备,以实现特定的工作任务。

Plan53B皮囊蓄能器的工作原理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示意图来表示。

在示意图中,压缩空气进入皮囊的过程被表示为一个箭头指向皮囊的过程,而释放能量的过程被表示为一个箭头指向皮囊外部的过程。

这个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皮囊蓄能器的工作原理。

除了工作原理,Plan53B皮囊蓄能器还有一些其他的特点和应用。

首先,由于皮囊具有良好的弹性和耐磨性,它可以在高压力和高温下工作,适用于各种工业环境。

其次,皮囊蓄能器的体积相对较小,重量较轻,便于安装和移动。

此外,皮囊蓄能器还具有快速响应、无污染、无需电源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液压系统、气动系统和液力传动系统等领域。

Plan53B皮囊蓄能器是一种通过皮囊的蓄能和释放来实现能量的转换和传递的工业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简单而有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条件选择合适的皮囊蓄能器,并合理控制压缩空气的供应,以实现最佳的工作效果。

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及安装维护说明

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及安装维护说明

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及安装维护说明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及安装维护说明,泵车配件蓄能器氮气囊是一种能把液压储存在耐压容器里,待需要时又将其释放出来的能量储存装置。

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是液压系统中的重要辅件,对保证系液压统正常运作、紧急动力源、吸收液压冲击、补充泄漏和保持恒压、吸收脉动、降低噪声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给系统带来的经济、节能、安全、可靠、环保等效果非常明显。

在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泵车配件蓄能器分为很多种类,本文砼配商城售后服务人员仅对液压系统中最常用的皮囊式蓄能器作简单的介绍。

1.蓄能器的工作原理图1皮囊式蓄能器原理图砼泵配件液压油是不可压缩液体,因此利用液压油是无法蓄积压力能的,必须依靠其他介质来转换、蓄积压力能。

例如,利用气体(氮气)的可压缩性质研制的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就是一种蓄积液压油的装置(见皮囊式蓄能器原理图)。

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由油液部分和带有气密封件的气体部分组成,位于氮气囊周围的油液与油液回路接通。

当压力升高时油液进入蓄能器,气体被压缩,系统管路压力不再上升;当管路压力下降时压缩空气膨胀,将油液压入回路,从而减缓管路压力的下降。

2.蓄能器的作用泵车配件皮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及安装维护说明,泵车配件蓄能器的作用是将液压系统中的压力油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又重新放出。

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作辅助电源某些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是间歇动作,总的工作时间很短,有些液压系统的执行元件虽然不是间歇动作,但在一个工作循环内(或一次行程内)速度差别很大。

在这种系统中设置蓄能器后,即可采用一个功率较小的泵,以减小主传动的功率,使整个液压系统的尺寸小、重量轻、价格便宜。

2.2作紧急动力源对某些系统要求当泵发生故障或停电(对执行元件的供油突然中断)时,执行元件应继续完成必要的动作。

例如为了安全起见,液压缸的活塞杆必须内缩到缸内。

在这种场合下,需要有适当容量的皮囊式蓄能器作紧急动力源。

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囊式蓄能器是一种能够存储能量并在需要时释放能量的装置,
它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压缩
气体和弹性囊的作用,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

首先,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与弹簧的压缩释放能量类似。


外部力作用于囊式蓄能器时,其中的气体被压缩,这导致弹性囊收
缩并储存能量。

这个过程类似于我们用手压缩弹簧,弹簧被压缩时
储存能量,当我们释放手压力时,弹簧会恢复原状并释放储存的能量。

其次,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过程。

一旦外部力减小或消失,储存在囊式蓄能器中的能量就会释放出来。

这是通过弹性囊的膨胀来实现的,当气体压力减小时,弹性囊会膨
胀并释放储存的能量。

这一过程与弹簧释放能量的原理相似,当我
们松开手压力时,弹簧会膨胀并释放储存的能量。

另外,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气体的压缩和膨胀过程。

在囊式蓄能器中,气体的压缩和膨胀是实现能量存储和释放的关键。

当外部力作用于囊式蓄能器时,气体被压缩,储存能量;当外部力
减小或消失时,气体膨胀,释放能量。

这一过程类似于气体压缩机和气缸的工作原理,气体在受力时被压缩,能量储存;当受力减小时,气体膨胀,能量释放。

综上所述,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压缩气体和弹性囊的作用,储存和释放能量的过程,以及气体的压缩和膨胀过程。

囊式蓄能器在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液压系统中用于平稳释放能量,以及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用于储存制动能量。

通过深入理解囊式蓄能器的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它,并且在工程设计和应用中发挥其作用。

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囊式蓄能器工作原理
囊式蓄能器是一种储存能量的装置,在许多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它的工作原理涉及到压缩气体在囊式蓄能器内部的储存和释放。

囊式蓄能器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气体容器和活塞。

气体容器通常是一个密封的金属壳体,内部充满了压缩气体,如氮气或空气。

活塞则位于容器内部,并能够在容器内移动。

当外部施加压力或力量时,活塞会受到推动,并将容器内的气体压缩。

这样,囊式蓄能器就储存了能量。

当需要释放储存的能量时,活塞会被释放,并将压缩的气体推回容器。

囊式蓄能器在储能和释放能量过程中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们能够高效地储存大量的能量,并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快速释放。

其次,囊式蓄能器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要求。

此外,它们还能够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因为它们是密封的并且不受外部条件的影响。

囊式蓄能器在很多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工业中,它们可以用于制动系统和悬挂系统,以提供额外的能量支持。

在工程领域中,囊式蓄能器可以用于储存液压系统中的能量,从而平衡系统的工作。

总之,囊式蓄能器是一种有效的能量储存和释放装置,通过压缩气体来储存能量,并在需要时进行释放。

它们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许多设备和系统提供了可靠的能量支持。

蓄能器结构与原理

蓄能器结构与原理

蓄能器结构与原理蓄能器是液压、气动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蓄装置。

它在适当的时机将系统中的能量转变为压缩能或位能储存起来,当系统需要时,又将压缩能或位能转变为液压或气压等能而释放出来,重新补供给系统。

当系统瞬间压力增大时,它可以吸收这部分的能量,保证整个系统压力正常。

原理:液压油是不可压缩液体,因此利用液压油是无法蓄积压力能的,必须依靠其他介质来转换、蓄积压力能。

例如利用气体(氮气)的可压缩性质研制的皮囊式充气蓄能器就是一种蓄积液压油的装置。

皮囊式蓄能器由油液部分和带有气密封件的气体部分组成,位于皮囊周围的油液与油液回路接通。

当压力升高时油液进入蓄能器,气体被压缩,系统管路压力不再上升;当管路压力下降时压缩空气膨胀,将油液压入回路,从而减缓管路压力的下降。

分类:蓄能器按加载方式可分为弹簧式、重锤式和气体式。

弹簧式:它依靠压缩弹簧把液压系统中的过剩压力能转化为弹簧势能存储起来,需要时释放出去。

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但是因为弹簧伸缩量有限,而且弹簧的伸缩对压力变化不敏感,消振功能差,所以只适合小容量、低压系统(P≦1.0~1.2MPa),或者用作缓冲装置。

重锤式:它通过提升加载在密封活塞上的质量块把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能转化为重力势能积蓄起来。

其结构简单、压力稳定。

缺点是安装局限性大,只能垂直安装;不易密封;质量块惯性大,不灵敏。

这类蓄能器仅供暂存能量用。

这两种蓄能器因为其局限性已经很少采用。

气体式:它以波义尔定律(PVn=K=常数)为基础,通过压缩气体完成能量转化,使用时首先向蓄能器充入预定压力的气体。

当系统压力超过蓄能器内部压力时,油液压缩气体,将油液中的压力转化为气体内能;当系统压力低于蓄能器内部压力时,蓄能器中的油在高压气体的作用下流向外部系统,释放能量。

选择适当的充气压力是这种蓄能器的关键。

这类蓄能器按结构可分为管路消振器、气液直接接触式、活塞式、隔膜式、气囊式等。

用途:蓄能器有两种用途:①当低速运动时载荷需要的流量小于液压泵流量,液压泵多余的流量储入蓄能器,当载荷要求流量大于液压泵流量时,液体从蓄能器放出来,以补液压泵流量之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a . 0 6. r 2 o No. 2
皮囊式蓄能器蓄能效率的理论和实验
姚黎明, 菁 。 张 马力中, 隽 。 陈 顾隽瑁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上海 摘 203 ) 036
要: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分析 了常用皮囊式蓄能器的蓄能机理 以及 能量损失产生的原 因, 找
到 了对应最大蓄能效率的蓄能器理想工作过程。往皮囊内填入不 同材料能有效地改变皮囊 内腔的
c aa tr n i e o e b ,s c q i e t p cf e t o f ce t fh a o d cii d s n. l r a p mees i s ft a d h g u h a e u v n e i c h a ,c ef in e tc n u t t a 0 o s l a s i i o vyn
Y O L —m n ,H N igMA L —zo gC E u , U Jn—jn A i igZ A G J , i h n , H N Jn G un c ne Saga 203 , h a SagaU i rto E g e g i c, h h i0 36 C i ) vs f n r Se y i n n
p r e t i 1 g o mae a s r d.T i i a c n e in ,c e p a d e e t e meh d t r al ec n t 0. 2 k f wh 2 tr i et i n e h s s o v ne t h a n f ci t o o ge t i l v y m- p o e e eg t a e e ce c fr b rb c u u ao i o tc a gn y sr cu s r v n ry s r f in y o b a a c og i ue g m ltr w t u h i g a t tr . s h n n u e Ke r s h d a l ;r b e a c u u ao ;e eg trg f ce c y wo d : y r u i u b rb a c c g m ltr n r s a ee in y y o i
等效比热等物理参数 , 实验显示填入 高比热、 低导热 系数的材料能使蓄能器实际工作过程逼近理想
工作过程 , 填入0 1 k的 2 此类材料使蓄能器的压力损失 △ ,2 g p减少了3 % ~ 5 损失功 I 2 5 %, . 下降 7 %, 2 从而找到 了提高皮囊式蓄能器蓄能效率的简便低廉、 效果显著而又无需改变蓄能器结构的途
Ab ta t T i p p rd s r e e ra o so ee e g s u n o k n y lso u b rb g a c lu a sr c : hs a e e c b d t e s n f h n ry l s d r gw r i gc ce f r b e a c u n l - i h t o i a tr n d f u d o t pi m o kn y l o rs o d n a i m n ry s r e ef in y o ea c - o 。a n u o t b n a mu w r ig c cec r p n i gt m x mu e e g t a f ce c ft c u e o og i h
muao .Isrn iee t tr l it eb f c u uao a bet o t b t c h g op yi ltr net gdf rn e as not a o c i f ma i h g a m ltr s a l ocnr uemu h c a et h s- W i n
维普资讯
第 2 卷, 4 总第 16 3 期 20 年 3 第 2 06 月, 期
《节 能 技 术 》
E E Y C NS RV N RG O E nON T C OL Y E HN 0G
V 12 S m . .3 o . 4. u No 1 6
m m oeae pt g a r s i w r o fi t f et nuti dh e s c cha iot u n fr ui t a t l e c fc n o ha c dcvya i r p i etn e t t m el w h o e i e n i o it n h e i g f th b .Epr etsoe apesrlswuddc a 3 g a x i nshw dt t rs eos ol ers 2—5)e et dwr s s oldcn 2 e m h u e e( 5pr n a o ls ud ele c n ko ew i 7
E p r nsidc tdta a ta okn ylso erb rb c uao e a emo ls oteo t x i e me t n iae h t cu w rigcce f h u b a a u ltr c r coet pi l t e g c m b m e h -
径。
关键词 : 液压 ; 皮囊蓄能器; 能效率 蓄 中图分类号 :K 2 . 5 T 23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02 63 2o ) 2 03 — 2 lo — 39((6 0 — 11 0 )
Th o y a d Ex e i e to e g t r g f ce c fA b e g Ac u l tr e r n p r n fEn r y S o a e Ef in y o Ru b r Ba c mu a o m 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