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指导:作文如何妙借古诗文出彩
高考语文如何在作文中巧用诗词添文采
![高考语文如何在作文中巧用诗词添文采](https://img.taocdn.com/s3/m/4da396c10912a216157929c2.png)
高考语文如何在作文中巧用诗词添文采高考语文如何在作文中巧用诗词添文采设计:东莞中学彭一本纵览全国历年优秀作文,不难发现,语言的出彩和深刻的文化思考就是大多数文章成功的主要原因。
如何才能在作文中做到这两点呢?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巧妙地使用诗词,用诗词打扮自己作文的语言,用诗词为文章增加文化的厚度。
在作文中用好诗词的途径很多,或是利用诗词巧拟标题,或是妙用为题记,或是化用诗词故事、结构构思自己的作文.在这里我们重点来讲讲如何在文章语段中使用诗词增添文采。
一是直接引用诗词。
一般可以围绕话题,发散思维,搜寻相关的诗词,排比成文.比如下面关于“生命〞主题的一段文字,就是引用了四位诗人的诗句对“生命〞作了解释: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生命就是苏东坡“一蓑风雨任平生〞的超脱与豁达;生命就是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直接引用诗词让我们亲切地感受到了这四位诗人的形象,而排比成文更显示了作者对语言的把握能力,使文章的文采“跃然纸上〞。
再比如作文《望月》中的一个片段:“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也.〞月是我们应该珍惜的人人共享的天赐之福。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是我们招之即来,尽可倾诉的知己。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是游子思乡念亲的一杯苦茶。
“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月又是我们参透历史,顿悟人生的一剂良药。
对诗句的引用和评价淋漓尽致地将作者对诗词的分析鉴赏和感悟能力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那轮万古的明月高悬在我们的上空,使我们遥想百年、千年之前古人的梦想,使文章有了深刻的文化思考。
一是化用诗词。
所谓化用,就是截取诗词的某一部分直接变成我们作文语言或者是用自己的语言去演绎诗词的意境。
引用诗词,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
![引用诗词,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https://img.taocdn.com/s3/m/c33452fb76eeaeaad1f330f4.png)
引用诗词,让你的作文神采飞扬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
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作文增辉添色呢?一、画龙点睛,精心拟题。
“题好一半文”。
标题是作文的眼睛。
如果我们能够为作文嵌上一双美丽而又明亮的大眼睛,读者对本文便会一见钟情,那么,我们的作品将会使人一见,便赢得更多的青睐。
标题需创新,要突出一个“新”字,做到新颖别致,独出心裁。
古典诗词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内涵底蕴,用它们来作题目,一是不落俗套,新颖脱俗,使人有为之一震的感觉。
二是读者喜闻乐见,富有亲切感。
台湾作家三毛的小说《蓦然回首》用的就是宋代词人辛弃疾《青玉案?元宵》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词句;彭荆风的《驿路梨花》就是化用了陆游的诗句“驿路梨花处处开”。
琼瑶的《庭院深深》也是化用了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
用诗词入题,扮出了许多美目。
如《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诗),《独上高楼》(化用王国维词)《风雨任平生》(化用“一蓑风雨任平生”)等。
再如:“诚信”话题的作文,以《众里寻它千百度》为题,“思念”话题的作文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为标题,都是引用诗词名句,既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又蕴含深刻的双关含义。
引用诗词还可以拟小标题。
如鲁光的《中国姑娘》中,有一段写袁伟民训练女排姑娘时近乎残酷无情的内容,小标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就是活用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句。
用“月有阴晴圆缺”拟题来写悲欢离合,既主旨明确,又使人浮想联翩。
用“山雨欲来风满楼”来写家长会的风波可以使人一接触到作文的题目就被紧张的气氛所感染。
二、灵活引用,激扬文字写一篇文章,不可能字字珠玑,要使文章“出彩”,可以使用诗词等片断性、局部性妙语佳句,来“点亮”读者的眼睛、展示自己的语言功底。
作文怎么巧妙引入古诗
![作文怎么巧妙引入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149ed294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d2.png)
作文怎么巧妙引入古诗1. 以景引诗描绘自然景色或环境,然后自然地引入与之相关的古诗。
例如,在描写春天的美景时,可以这样写:“春风拂柳,春花绽放,眼前这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不禁想起朱熹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 以情引诗先抒发某种情感,再引入能够精准表达这种情感的古诗。
比如,在表达思乡之情时,可以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在这中秋月圆之夜,我远离家乡,心中的思念如潮水般汹涌。
”3. 以事引诗讲述一件事情,通过这件事联想到相关的古诗。
比如,写自己努力学习却遭遇挫折,可以这样写:“我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断拼搏,然而屡次的失败让我心灰意冷。
此时,那句‘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我心中响起,激励着我继续前行。
”4. 用典故引诗先讲述一个古代的典故,然后引出相关的古诗。
例如,讲完“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可以接着说:“正如王勃所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真正的友情不受时空的限制。
”5. 设疑问引诗先提出一个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然后用古诗来回答。
比如:“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是功成名就,还是平淡是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许陶渊明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6. 对比引诗通过今昔对比、理想与现实对比等方式,引出古诗。
比如:“如今的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人们行色匆匆。
而古诗中‘小桥流水人家’的那份宁静与闲适,愈发让人向往。
”引入古诗要自然流畅,与文章的主题和情感紧密结合,让古诗为文章增色添彩,而不是生硬地堆砌。
你可以根据具体的写作内容和情境,灵活选择合适的引入方式。
【考场作文】专家指导:考场作文妙借古诗文亮丽出彩
![【考场作文】专家指导:考场作文妙借古诗文亮丽出彩](https://img.taocdn.com/s3/m/bf411235b9f3f90f77c61b24.png)
【考场作文】专家指导:考场作文妙借古诗文亮丽出彩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
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1.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一)局部引用。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
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
如福建考生的《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不仅紧扣“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作文话题,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
如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
’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
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
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
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作文怎么引用诗词让作文语言更出彩
![作文怎么引用诗词让作文语言更出彩](https://img.taocdn.com/s3/m/8bf47cf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b.png)
作文怎么引用诗词让作文语言更出彩1、以诗句为题目,画龙点睛《不畏浮云遮望眼》《怎一个“情”字了得》《忙兮忙兮奈若何》2、以诗句作题记,导引全文《生命的色彩》就这样写道:“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李清照生命的颜色,灰暗、沉闷;“大江东去,浪淘尽”,这是苏轼生命的颜色,雄浑、超旷。
那我的生命是什么颜色呢?3、以诗句开篇,先声夺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找到了一种豪情;“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我找到了一种回首;“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找到了一种静谧;“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找到了一种壮烈;”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我找到了一种朴素。
4、用诗句写景,境界优美“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色彩,瑰丽、灿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的形象,清新、明丽;“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走进春天,你会发现春天还是自由、灵动的。
春天哟,春天,紫燕翻飞,柳丝吐芽的春天;万物兴盛,如花美眷的春天。
走进春天,融进春天,你就会成为春天的一朵芽苞,一泓碧潭,一枝花叶,一个翩然欢翔的飞燕……5、用诗句议论,观点鲜明“细雨闲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应如是”寂寞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起这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寂寞。
当那迷蒙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说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柔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说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6、用诗句抒情,情感丰富她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忧虑;她有“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繁华;她有“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清幽;她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淡泊……“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是她的决心,是她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是她感伤时如梦的呓语……。
作文写作中使用古诗词的方法
![作文写作中使用古诗词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257713e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6.png)
作文写作中使用古诗词的方法
段落一,以景生情。
哎呀,这月色真是美得让人心醉!湖面就像镜子一样,月光洒
在上面,波光粼粼的,看着就让人心里特舒坦。
我就想起了那句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真的就像我现在看到的景象一样,
太美了!这感觉,就像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了,人生啊,就应该多享
受这种美好时刻。
段落二,引经据典。
说到学习,真的是得有个度。
光学习不思考,那跟没学一样;
光思考不学习,那也得不到啥进步。
就像那句古话说的,“学而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所以啊,咱们得学习思考两手抓,这样
才能不断前进,走得更远。
段落三,借古喻今。
说到历史,那些英雄豪杰的故事真的让人热血沸腾。
特别是那
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每次读到都觉得特别震
撼。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要有那种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勇气嘛!咱们也得有那种精神,为了更好的未来,努力奋斗!
段落四,寓情于景。
春日午后,阳光真是好得不得了!天空蓝得跟水洗过一样,花儿也开得特别艳。
走在这样的天气里,心情都跟着明媚起来。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https://img.taocdn.com/s3/m/87b3d83c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d.png)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
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将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
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
如2004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
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
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
如2004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
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
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
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
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
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高考作文:作文中如何运用古典诗词
![高考作文:作文中如何运用古典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f04dea2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78.png)
高考作文:作文中如何运用古典诗词一、利用诗句巧拟题目好标题应贴切、准确、简洁、新颖。
如果能够巧妙、贴切地引用、化用诗句,能够使题目具有文学色彩和哲理意味,更有生动性和感染力。
如下面例子:【例1】《留得残荷听雨声》荷花的一生跌宕起伏,它举一世繁华,呈现的是万顷碧波的壮阔, 留给自己的是一颗裹着淤泥的种子,最后留给世人的,是藕断丝连的柔和与设身处地的宽容。
人若能活出荷花的姿态,不管是风雨交加的砥砺,还是风和日丽的曼妙,也不管是凤冠霞帔的辉煌,还是枯叶衰败的寥落,也都能静守一方淡泊,笑对浮生繁华。
【点评】标题《留得残荷听雨声》出自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一诗: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此诗用笔极为简练,以竹坞、亭槛、流水、枯荷等极其普通的景物,勾勒出清幽绝妙的意境,抒写对朋友的思念,也寄予了诗人自己的身世冷落之感。
但在这篇《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文章里,没有了惆怅之感,却有着“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新意。
使题目不仅具有文学色彩,而且上升到人生的姿态,有了哲理意味。
给企业注入了跨步腾飞的活力,也让部分职工经历了失业下岗的苦痛; 新冠疫情让线下实体经济遭遇了寒冬,却又给在线办公、云端上课、线上消费等“宅经济”带来了春天。
认识时代发展的危机并存现象,是事业扬帆远航的基础。
“沉舟侧畔千帆过”,“危”中寻“机”才能有所作为。
黎明时刻也最黑,但是光明也是这时候酝酿出来的。
苏轼在黄州时,可谓人生至暗时刻,可是他却在黄州的天地自然间悟出了天地相谐,人生无穷的真理,成就了宋代文学的高峰;红军遭遇堵截,危难重重,可是国民党的残暴,失去民心,让红军赢得了民意支持;新冠疫情让很多人隔离在家,不能上班,但直播带货,线上售卖,这些人发现了新的天地。
承认危机并存,能够危中寻机,是事业扬帆远航的前提。
“我言秋日胜春朝”,化“危”为“机”才能走出制胜天地。
危来不可怕,沉着分析,冷静思考,化危为机,才是制胜之道。
古诗句作文用法怎么写
![古诗句作文用法怎么写](https://img.taocdn.com/s3/m/69f8123c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7.png)
古诗句作文用法怎么写《诗韵润文,文采斐然》在文学的广袤天地中,古诗句犹如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智慧与情感的光芒。
将古诗句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不仅能增添文章的文化底蕴,还能使文字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那么,如何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古诗句呢?一、引出主题,增添文采在文章的开头,我们可以引用一句与主题相关的古诗句,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奠定文章的基调。
例如,当我们写关于友谊的作文时,可以引用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此来表达友谊的深厚和跨越时空的力量;当我们写关于春天的作文时,可以引用贺知章的“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
这样的开头不仅能够让文章显得文采斐然,还能让读者迅速进入文章的主题。
二、论证观点,增强说服力在论述文中,我们可以运用古诗句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例如,当我们探讨坚持的重要性时,可以引用“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来强调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当我们论述珍惜时间的意义时,可以引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警示人们要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奋斗。
通过引用古诗句,我们能够以简洁而有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认同。
三、描绘场景,营造氛围古诗句具有很强的画面感和感染力,我们可以运用它们来描绘场景,营造出特定的氛围。
比如,当我们描写秋天的景色时,可以引用王维的“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让读者感受到秋天的清新与宁静;当我们描绘江南水乡的美景时,可以引用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出江南的秀丽与迷人。
这样的描写能够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四、深化主题,提升内涵在文章的结尾,我们可以引用一句富有哲理的古诗句来深化主题,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当我们写关于人生的感悟时,可以引用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提醒人们要保持客观的态度,不断反思和探索;当我们写关于爱国情怀的作文时,可以引用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复兴的期盼。
妙用诗文巧作文
![妙用诗文巧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da9b9a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b.png)
妙用诗文巧作文在作文中巧妙地运用古诗文,可以使文章的立意构思更为新颖,内容更为丰富多彩,语言更为华丽多姿,因此能够得到更高的分数。
如何在作文中巧妙地运用古诗文呢?下而我们就从“运用古诗文的作用” “运用古诗文的形式” “运用古诗文的位置” “运用古诗文的误区”和“运用古诗文的训练”等五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运用古诗文的作用1.巧用古诗文可使抽象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可感易知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选自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2.可以增加作文的文化内涵2003年高考佳作《用旁观的眼神》用议论的笔调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写道:用旁观的眼神看事物,是理念的超越。
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潇洒,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动”的坚强。
用旁观的眼神,才能揣度出事物的美丑并不因为自己的情思而偏移,才能顿悟:自己的心态才是最准确的一面镜子。
从“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中收获一份乐观,从“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中品读一缕情思,成为后人仰望的一种超凡的高度!抽刀断水,是最无奈的神话;举杯消愁,是最动情的悲歌。
感动于“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的玄妙,陶醉于“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的飘愁,沉浸于“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的哀怨,顿然领悟: 用旁观的眼神,是与心进行深刻对话后偶得的一种风骨,一种锤炼后的迸发与升华13.可以深化主题,彰显文章主旨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甲卷《知行合一,提高语文素养》:社会生活实践是知识付诸行动的必由之路。
专家指导考场作文妙借古诗文亮丽出彩
![专家指导考场作文妙借古诗文亮丽出彩](https://img.taocdn.com/s3/m/bf20642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7.png)
专家指导考场作文妙借古诗文亮丽出彩在考场作文中,我们不妨借鉴古诗文的优美语言和深邃思想,来让自己的作文更加亮丽出彩。
首先,要有清晰明了的中心思想。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与生活、社会现象有关的古诗文进行借鉴,比如《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静夜思》等等,通过对古诗文的深入解读和分析,归纳出一个主题或中心思想,如生命短暂、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等等。
其次,在作文中适当引用例证或事实,使文章更具有可信度。
可以从历史、文化、科技、环境等多方面找寻相关的例子,如古代诗人刘禹锡对人生的思考,电子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变革,人类破坏环境所带来的后果等等,来支撑自己的中心思想。
同时,语言表达也要流畅自如。
我们可以确定一些精准的词汇来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如“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这样的描述春天的诗句,可以用来引出“人生短暂,珍惜时光”的中心思想。
此外,也要注意避免语病和错别字,在作文中使用正确的语法和拼写,让文章更加严谨。
借鉴古诗文可以让我们在作文中有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见解。
通过对古诗文的解读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和社会思考,如《杜甫卧病》中对权贵和荣华富贵的反思,可以启示我们珍惜身边的家人和朋友;《离骚》中对人类文明的探究,可以引发我们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等等。
对于文章的结构,也要合理安排。
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中心思想和例证,选择一个恰当的结构,如选用“分析-解决-总结”等等,使文章的层次更加分明,具有逻辑性。
最后,要富有感染力的情感表达。
我们可以灵活运用比喻、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来表现自己的情感,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如“生命如行云流水,犹如夜空中匆匆而过的流星,我们要珍惜每一刻时光”等等。
通过借鉴古诗文,我们可以在考场作文中展现自己的优异语言功底和独特的思考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文化和传统艺术,增强审美情操。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https://img.taocdn.com/s3/m/df5b0a086529647d272852d6.png)
写作指导|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
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01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局部引用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
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
如福建考生的《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不仅紧扣“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作文话题,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
如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
’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
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
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
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_作文素材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_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0fdff2d681c758f5f61f6742.png)
高考作文妙借古诗文“出彩”四法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典诗文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
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一、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将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1.局部引用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
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
如20xx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
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
可谓“一石双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1/ 6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
如20xx年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
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
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
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
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这个开头由情景人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
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写作中如何巧用古诗词
![写作中如何巧用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e1deb162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5.png)
巧妙地运用古诗词可以为作品增添诗意与韵味,让文字更具情感和文化内涵。
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巧用古诗词的详细分析:
1. 借用典故: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典故和寓意,通过巧妙地引用可以使作品更具深度和哲理。
可以在对话或叙述中穿插一两句古诗词,点明主题或表达情感。
例如,当写到夜晚的景色时,可以引用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突显出静谧和清幽的氛围。
2. 使用古韵:古诗词的韵律和格律让人琅琅上口,使用其中的韵脚或押韵可以为文字增添一种韵律感。
可以适当地在作品中使用古诗词的词牌、平仄、韵律等元素,使整篇文章有一种音乐般的美感。
不过要注意,过多地使用古韵可能会让作品显得生硬或不自然,所以在运用时需恰到好处。
3. 表达情感:古诗词中对情感的描绘极为细腻深沉,可以借用其中的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感受。
例如,当描写自然风景时,可以引用王维的《鸟宿池边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以展现出壮丽和萧瑟的情感。
当然,要根据自己的情感和作品的氛围选择合适的古诗词内容。
4. 传递意境:古诗词所展示的意境常常令人神往,可以通过借用古诗词来传递出特定的意境。
可以利用古诗词中的景象、描写手法等来构建作品的场景和描绘细节,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其中。
例如,在描写一个花园时,可以引用杨万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以展示出宏大和壮丽的意境。
总之,巧妙地运用古诗词可以为作品增添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情感表达。
不过,在运用时要注意把握度,确保古诗词的引用与作品整体的风格与主题相契合,以及确保读者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和感悟。
作文写作中使用古诗词的方法
![作文写作中使用古诗词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b4261f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6f.png)
作文写作中使用古诗词的方法段落一,诗意起笔。
哇,你说古诗词啊,那可真是美得让人心醉!那“千里江山图,墨色染云烟”的意境,简直就像咱们走进了一幅画儿里,感受到了
古代文人的那种浪漫和豪情。
在写作文的时候,稍微引用一下,文
章立马就有了那种古韵,读起来都更有味道了。
段落二,情深意切。
有时候啊,情感这东西真的挺难表达的,但古诗词就能帮上大
忙了。
那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简直就是咱们
心情的写照啊!作文里一用,读者就能感受到那种深沉又复杂的情绪,感觉像是和作者有了心灵上的交流。
段落三,画中有诗。
你知道吗?有时候读古诗词,就感觉自己被带到了一个超美的
世界里。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哎呀,那种景色,简直美
到让人窒息!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借鉴这种意境,让读者在读文
章的时候,就像是在看一幅美丽的画儿。
段落四,智慧闪光。
古诗词里啊,可不仅仅有美景和情感,还有很多人生的大道理呢。
就比如那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不就是告诉我们,真正的朋友,哪怕隔得再远,心也是紧紧相连的。
这种智慧啊,真
是让人受益匪浅,每次读到都觉得特别有道理。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妙用古文作文出彩_作文700字_高考作文指导_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妙用古文作文出彩_作文700字_高考作文指导_](https://img.taocdn.com/s3/m/e7c9d9c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6.png)
2020年高考作文指导:妙用古文作文出彩在古中,“词类活用”在表情达意上更是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小编收集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妙用古文出彩,欢迎阅读。
无论是初中学课本,还是高中课本中的文言诗文是经过时间淘洗而流传下来的、语文界的专家精英反复挑选出来的脍炙人口的精品,有些甚至是诗文中的极品。
这些作品千锤百炼的语言,斐然可观的文采,匠心独运的章法,也都足以垂范后世,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的宝藏。
当代凡有成就的作家,尤其是作家,大多从这个宝库中汲取过丰富的养料。
但我们有些考生,作文虽一味求新却得分甚低,而对于花了很长时间、很多精力积累下来的古诗文,却仅仅用来对付那道5分6分的默写题,这真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
但若能将古诗文与写作结合起来,让作文植根于古诗文的沃土中,让古典文化的精华在自己的考场作文中熠熠生辉,便可以增加作文的文学底蕴与思想厚度,让阅卷老师充分体会到中国灿烂古典文化对高中生的有益滋养,甚至看到考生身上难能可贵的人文精神与文学资质。
这样的作文,怎会得不到阅卷老师偏爱呢?一、巧用名句,亮化标题文章的标题,就像人的眼睛,传递着灵魂的信息。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就是这个道理。
要让文章的“眼睛”明亮起来,引用诗词名句拟题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诗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
如20xx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
20xx年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了苏轼《定风波》中的语句作为标题,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二、词类活用,现代演绎在古诗词中,“词类活用”在表情达意上更是具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如“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形容词“红”“绿”,用作使动。
诗人通过樱桃变红、蕉叶转绿的动态,抒写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指导:作文如何妙借古诗文出彩此生条件好,工作不愁找。
在文章标题处引用古诗文名句,能让题目显得典雅蕴藉,富有文学情趣,起到耀人眼目、催人卒读之功。
(二)全篇引用。
由于古典诗文具有的深厚的文化积淀,大量、多处的引用,将能大大提升文章的文化品质和审美趣味,充实文章的底蕴。
”——高考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名句,以此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这个片段化用了孟郊《游子吟》和马致远《天静沙·秋思》的意境,将游子对故土和亲情的思念表达得细腻深婉,典雅蕴藉。
在备考阶段,如果能将古诗文的备考和作文备考结合起来,注重积累并将之内化为自己的积淀,也许你能找到更多更好的方法,写出一篇“出彩”的高考作文来。
3、模仿古诗文语言出彩语言是文章的第--关口,高考作文的语言除了要能够根据文章需要尽可能得体准确之外,还应该尽量地体现出个性的色彩。
漫漫长路,终极的目标始于脚下。
东家婆也夸,西家婶也赞。
(一)局部引用。
要知道,这些优秀作文的成功靠得是“故事新奇”、“立意高远”、“语言老到”、“内容充实”,这些才是它们获得成功的关键,而非仅仅是浅易的文言。
’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
换个思维方式,龚自珍曾说过‘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享受落英缤纷的秋景。
改写可以是化用意境,再现古诗文的情景,也可以从古典名篇中寻找“空隙”,对内容加以创造性的改造,例如天津考生的《新六国论》和江苏考生的《〈孔雀东南飞〉新传》。
古人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整段引用的如:“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曾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亮,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辰’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这些高考优秀作文在古典诗文语言的借鉴上,显示出了作者个性的写作才华和较为深厚的古文修养,以及较好的驾驶语言的功力。
当然,文言文毕竟是旧时代的产物,这种语言表达方式本身是不值得提倡和鼓励,本节内容只是为考生提供一种参考。
如陕西考生的《寻找快乐,精彩人生》的开头:“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叶萧萧下,不尽愁绪滚滚来。
《新六国论》从苏洵《六国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中找到立意的突破口,提出六国破灭是“由于六国国君缺乏诚信”的观点;然后紧扣“诚信”剖析史实,论证观点;最后化用杜牧《阿房宫赋》中的名句,以“前人之鉴,后世之师。
三处引用贴切自然不显斧凿,使文章文采飞扬,情理交辉,意蕴深远,辨证而深刻地评价了曾国藩这一历史人物,实在是一记漂亮有力的“豹尾”。
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落英缤纷。
既指整段之内大量引用,又指全文各段大量引用。
这一点,湖南高考优秀作文《琵琶行之父母有情》做出了很好的示范。
下面是笔者在作文课上为学生所作的示范:“漫漫长路,我能追寻到什么呢,我又能拾掇起什么呢?屈子的脚步声清晰地在耳畔回响着,披发行吟形容枯槁的身影似乎总在眼前晃动,诠释出了一种精神的内涵。
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这无疑是高考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
千古心情,是母亲斑白的鬓角,是等待孩儿归来的瘦小的身影,是游子留恋的步伐,是频频顾首的期盼……千古的心情啊,这千年不变的永恒。
《琵琶行之父母有情》这篇作文妙就妙在直接套用白诗的结构形式,将《琵琶行》一诗中有关音乐描写的诗句,直接抽取出来、编织出全文的行文结构:“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间关莺语花底滑”,“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难以宁静的汨罗江啊,一朵涟漪拨弄起无尽的思绪,在跋涉的途中牵引着你我的方向。
例如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可以联系自己对屈原的理解来改写,表达出自己的个性化感悟。
”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
无边无际的远方呀,今晚我将会魂归何处?孤独的旅人,守望着满月的宁寂与苍凉:遥远的家乡,母亲是否依然伫立门前等候,温馨甜蜜的家是否也已燃起了炊烟?千古心情,是临行前母亲密密麻麻的一针一线,是临走时念念叨叨的叮咛嘱托;千古心情,是离别后游子声声深切的呼唤,是内心深处无数次的魂牵梦绕。
”这个开头由情景入手,化用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自然引出对落叶的联想,然后再引用龚自珍的名句,恰当地诠释了“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这一哲理话题的内涵。
白居易的《琵琶行》以琵琶女的演奏贯穿全篇,将乐曲的情调与演奏者、听者的情绪融为一体,又以琵琶女自叙身世和诗人倾诉郁闷相映衬,其行文结构与情感抒发融合无间,曲尽长篇歌行体诗歌之妙。
姐弟笑盈盈,父母乐呵呵!’好事人相承,传遍南京城。
这些诗句在《琵琶行》中本身就是串连诗歌内容、编织抒情脉络的关键诗句,被引用为文章行文转换的语言标志,不仅巧妙地串起从小到大父母对“我”的关爱与教育的一些生活细节,而且使文章的行文结构放得开又收得拢,读来自有别样的韵味。
通过对古诗文的改写,来传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也能让自己的高考作文呈现出迷人的色彩,平添些许的诗意。
而《〈孔雀东南飞〉新传》则是“活用”古典文学资源,根据话题“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对《孔雀东南飞》大胆改造而成的“故事新编”,在生动而颇具情韵的叙事中,讲述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的“中国式离婚”,体现出了考生独到的创新精神,和对现实生活的关注与洞察。
这样处理,使文章在开头便显得意蕴深刻,诗意灵动,从而避免了“开门见山”式说理可能会有的干巴枯燥。
那么,怎样借用古诗文来为你的高考作文增辉添色呢?1.妙引古诗文名句出彩这是高考作文中最常见的方式,可引用分为局部引用和全篇引用。
‘五岁进小学,九岁入省中,十五游南大,二十研究生。
鸟儿都归了家,而脚下的路却依旧连着天之涯。
如福建考生的《月是故乡明》,引用杜甫名句作为标题,不仅紧扣“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一作文话题,而且表达得更有韵味;福建考生的《一蓑风雨任平生》,引用苏轼《定风波》语句,作为题目,既紧扣所选的历史人物,贴切凝练,又昭示文章题旨,写出了苏轼的豁达与超脱,可谓“一石双鸟”。
如福建考生《照海倚天》的结尾:“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精神路上的追寻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也许我们从来就无法摆脱这种宿命的折磨。
”流年似水,时光如电地过去,也许,只有历史才能让“无字碑头镌字满”,也许也只有历史,才能最好地诠释曾国藩在天京城破黄袍欲加身之时写尽生平心境的一句话: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2 巧套古诗文结构出彩古人写诗做文都很讲究章法,每一首(篇)诗文都有其完整的行文结构与写作脉络,再加上古诗文本身言简意丰、音韵和谐,套用古诗文来铺设文章的行文结构,不仅能使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而且更能给人以典雅优美的感觉,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打动读者。
值得一提的还有江苏考生写的五言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其语言脱胎于古乐府名篇《孔雀东南飞》,以一位才华横溢有志投身西部大开发的青年作为叙事的中心人物,写得像模像样。
实际上,以上四法并非是截然分开的,而妙用古诗文“出彩”的方法也不止是这四种。
生的价值,死的分量,让脚印去求索,让过程去评判。
江苏考生的《东坡的选择》也是采用这种写法获得成功的。
夕阳西下,枯藤老树残阳斜挂,小桥流水,风儿吹散屋顶的缕缕炊烟。
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窥”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
”这种写法既能忠实于原诗(文)的内涵,也能闪现出个性创造的光辉,不失为作文“出彩”的一种途径,语文素养较好的学生完全可以做到。
综观全文,恰到好处的引用、嵌入古典诗词,使哲理思考和情感抒发传达得深刻而有底蕴,让文章拥有了较高的文化品位。
这篇高考作文化用苏轼《前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境,将苏轼一生的遭遇聚焦于一个感伤而又旷达的赤壁之夜,写出了苏轼的“心灵的选择”,既摄取了原作的神韵,又出之以新的情调。
例如笔者学生王诗红所写的《千古心情》:“千古心情,是慈母手中的针线,是游子身上的衣裳。
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自然引出对“情感与认知”关系的认识,确立文章主旨;然后紧承首段,引用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杜牧的《赤壁》,从几个角度来进一步阐述主旨,形象生动而不乏理性;末尾再以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收结全文。
4、改写古诗文内容出彩好的古典诗文都是富于启示性的,言简而意丰,能够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富有张力的表达唤起读者无尽的联想和想象。
这些地方所处的位置比较突出、醒目,容易引发读者的关注,给他们留下较好的印象。
就是在文章的局部位置引用古典诗文名句,如文章的标题、题记、首段和末尾等。
该文以苏轼名句作为标题,非常恰切地暗扣作文话题“感情亲疏与对事物的认知”;紧接着引用崔护的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后人哀哀而不鉴之岂不更让人悲哀”收尾;文章立意深刻,分析独到,闪耀着个性的光芒。
如果你的文言功底比较扎实的话,不妨模仿古典诗文的语言,用文言的笔法来表达现代的感悟,这无疑也是高考作文“出彩”的一记妙招,历年高考作文中都有这方面的成功例子,如南京考生蒋昕捷的《赤兔之死》,江苏考生的《谏屈原书》,四川考生的《愚者传》和北京考生的《转折》等。
请看其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当然,改写不是对古诗文的纯机械翻译,而是对古诗文的一种再创作、再提高和个性化鉴赏。
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座中泣下谁最多,掌上明珠双眸湿(原诗为‘江州司马青衫湿’)”。
而全篇引用的,四川省高考优秀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则可称得上是典范之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