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4 散文诗两首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7f2cb5102de2bd960588a6.png)
一、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匿.笑()攲.斜() 沐.浴()祷.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膝.盖()
并蒂.()菡.萏.() 徘.徊.(
匿笑:并蒂: 菡萏:
徘徊:
攲斜:
荫蔽:
3、我还掌握了下列字、词: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文学常识: 作者:
文体:
二、我能够通过阅读这篇课文解决下列问题。 1、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
1
2、《金色花》一文中有的同学认为,在妈妈急切寻找“我”时,我却躲起来捉弄妈妈,这说明“我”是个坏孩子,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3、《荷叶母亲》一文叙述过程中,“我”的心情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我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1、果实的事业是尊贵的,花的事业是甜美的,但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 2、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3、摆脱土壤的束缚,对于树来说并不是自由。
课题 学习目标
1、了解泰戈尔、冰心及相关文学常识,扎实掌握“匿笑、祷告”等重点词语,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品味清新、优美的语言,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背诵这两首散文诗。2、自主 学习 、合作探究,掌握借物喻人、托物抒情的写法,体悟诗的意蕴。3、激情投入、 全力以赴,培养孩子珍重母爱的情怀。
预习流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生于地主家庭。曾留学英国。1921 年在桑蒂尼盖登 创办国际大学。用孟加拉文写作,一生创作丰富。早期作品有诗集《暮歌》《晨歌》和剧本《修道士》《国王和 王后》等。1903 年起陆续发表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戈拉》,剧本《摩吉多塔拉》《邮局》《红夹竹 桃》,诗集《吉檀伽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和许多中、短篇小说。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4《散文诗两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1.4《散文诗两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ba7a042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bf.png)
学习过程:1、《金色花》的作者是 (国家)诗人 ,他曾在1913年获奖。
作品有《 》 、《 》、 《 》 《荷叶·母亲》选自《 》,作者 ,原名 , 、小说家、 、 。
作品有:《往事》、《寄小读者》、《 》 《 》等。
2、 你能概括这篇散文的主要内容吗? 〈〈金色花〉〉〈〈荷叶 母亲〉〉家长签字: _____________ 小组长签字:____________二、【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探讨】1、为什么“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花呢?2、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将你的理解写在横线上。
3、仿写句子:母爱是一阵轻风,吹去你那杂乱的思绪;母爱是一剂良药,填初你那失落的心。
母爱是一杯凉水,浇灭你那心头的火。
母爱是 , 。
母爱是 , 。
三、【课堂检测】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1.4《散文诗两首》学案(新版)新人教版《散文诗两首》 学习目标:1、能通过反复的朗读,体会诗中蕴含的情感。
2、能体会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能用其他的形式表现自己对诗的理解。
3、体会爱。
学习重点 1、能体会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情感。
学习难点 体会爱,能写一首诗来抒发对父母的爱。
美丽如初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祥地弥漫。
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
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
”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
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了一声“妈妈!”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七年级语文上册 4 散文诗两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4 散文诗两首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2a35c66294dd88d1d26b22.png)
散文诗两首学习目标:1.把握诗文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热爱的写法。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学习过程【课前自主学习案】1.熟读课文,查字典解决生字词,将“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抄写在下面;2.以“妈妈,我想说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
【课堂合作探究案】3.阅读第一首诗①“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②“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4.阅读第二首诗①全文共分为三节,每一节都表达了什么内容?②哪些词语或语句突出了“我”的感情?这些词语或语句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当堂拓展检测案】5.《金色花》作者是(国名)文学家(姓名)。
《荷叶母亲》的作者是我国现代诗人、女作家,原名,选自 _。
该诗人的代表作还有 __、等。
6.《荷叶母亲》的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这句话如何理解?7.任何两个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递进的联想,建立起联系。
如“木质”和“皮球”是两个意义相距很远的词语,但是只要经过四步中间联想(每个联想都是很自然的),就可以从“木质”联想到“皮球”:木质—树林,树林—田野,田野—足球场,足球场—皮球。
请你试一试,完成由“房子”和“茶”,“月亮”和“花”的联想。
房子→(),()→(),()→(),()→茶月亮→(),()→(),()→(),()→花8.仿照示例,发挥你的联想和想像,完成下边的练习。
例:音乐像一股晶莹而又甘美的泉水,流进人们的心里,洗去心灵中的尘垢。
(1)冬天像(2)老师的话像(3)淋成落汤鸡的我,感觉好像【课后反思总结案】15.诵读下面关于母爱的句子。
(1)母爱像一缕灿烂的阳光温暖着我们的心,母爱像一滴甘甜的雨露滋润着我们的心,母爱像一剂苦口的良药保护着我们的心,母爱是伟大的,母爱是无私的,母爱是美丽的,母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短文两篇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51ecea3bceb19e8b8f6baeb.png)
作者认为人的才能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即使是天赋很高的人,如果不加以教育和培养,也会变成平庸无能的人。
5.说说你的人才观。
讨论并归纳:人的成长关键在后天接受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像方仲永这样天赋高的神童,不学习,最终也变成了普通人。
(3)天井小院盎然,牵牛花、紫罗兰等各色花草绚丽悦目。
A零落精致生机
B零落精巧生机
C凋零精致生意
D凋零精巧生意
3.请根据提示和你的理解,在后面的括号内写上合适的成语。
(1)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马虎不得。()
(2)仔细观察别人的言行和脸色。()
(3)注意力集中,视线毫不转移地盯着看。()
(4)忍不住发笑。()
明确任务
引导学生讨论本课学习目标:
1.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2.揣摩本精当的语言。
3.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各个学习小组讨论本课的学习目标。
合作探究
1(三)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
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抽男女学生各一名)。
3.自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蝉》一文里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文眼,请找出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学习任务:短文两篇
学
习
目
标
1.掌握重点词语,把握文章内容。
2.品析课文,学习先抑后扬及由事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体验、感悟生命的意义,树立认真、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
1.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描写的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
2.体验、感悟生命的意义。
3.体味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生活情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学案(无答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f0794ab84ae45c3a358c08.png)
《散文诗两首》【学习目标】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理解诗句中限制、修饰性词语的表达作用。
3、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学习重点】体味诗歌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细致深入地体味亲情之爱。
【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荷叶母亲》是冰心一篇很典型的以母爱为主题的文章。
荷叶,莲花的叶子。
文题之所以用“荷叶母亲”,是因为文中作者借雨中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的情景书写心中的感触,抒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
文章借雨中看红莲——初雨时的亭亭,大雨中的左右倚斜,荷叶母亲保护下的不动摇;这生动的场景让作者联想到母亲对自己的呵护与关爱,从而达到讴歌母爱这一主题。
2、走近作者。
泰戈尔是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闻名女作家。
诗歌代表作《繁星》、《春水》等。
3、写作背景《金色花》是泰戈尔散文集《新月集》的代表作,是他的早期作品。
这一时期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
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而实现民族自治。
【自主学习】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匿.()笑沐.()浴祈.()祷花瓣.()菡.()萏.()欹.()斜2、合语境,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散文诗两首》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散文诗两首》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5f5328d1f34693dbef3e31.png)
《散文诗两首》教学内容本课在教材第129—132页。
这两首诗体现了子女与母亲之间真挚的爱。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习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来抒发对母亲的热爱的写法。
2.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挚情感,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2.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难点1.感受作者在诗歌中所抒发的真挚情感,体会人间至爱亲情。
2.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突破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联系生活,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录音机、磁带。
2.布置学生预习。
◆学生准备1.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
2.查阅与作者相关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1.感受情与景进入新课。
2.整体感知。
2.整体感知。
3.体验反思。
3.体验反思。
一、导入新课(约分钟)二、整体感知(约分钟)三、体验反思(约分钟)教学步骤(第2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复习上课内容,导入新课。
1.复习上次课知识,进入新课。
2.设置问题,合作探究。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
3.体验反思。
3.结合自己实际,谈谈自己看法。
一、复习已学内容,进入新课学习(约分钟)二、组织学生讨论(约分钟)三、总结全诗,布置练习(约分钟)本课总结《金色花》这首诗,篇幅短小,意蕴却十分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以儿童的方式表达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和领悟诗歌的能力。
《纸船》写的是离家的游子对母亲日夜思念。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纸船特别的意义。
教学中,抓住这个关键,最后明确了诗歌的象征意义。
板书设计(略)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金色花》中,作者为什么要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是一个关键的问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 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 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041f3dff8c75fbfc77db28a.png)
我希望你讲的第一句话是“妈妈,我爱你!”
课后研讨与练习
对母亲的爱、两文有着共同的主题对母亲的爱。
同学读课文
金——天真、欢快、充满童稚的乐趣,享受母爱。
荷叶母亲——温馨、呵护、关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的母爱。
板书设计
散文诗两首
《金色花》
泰戈尔
孩子的纯洁、可爱
母爱的光辉
对母亲的爱
温馨、快乐
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
《荷叶母亲》
冰心
借景抒情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4散文诗两首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4散文诗两首
课时教学目标
1、体会爱 给自己带来的深刻感受。
2、体会诗歌的内容。
3、了解爱背后的两位伟大的作家。
教学重点
赏析文章,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教学难点
赏析文章,从中有自己的深刻感悟
教学方法
阅读合作探究
教学手段
课件
课型
自读课
1、你们知道这位世纪老人和她的朋友分别是谁吗?
著名女作家——冰心印度诗圣——泰戈尔
冰心正是受到泰戈尔的影响,写出300多首无标题的格言式自由体小诗,结集为《繁星》和《春水》。
2、那么,根据你查阅的和老师提供给你的资料,哪位老人给你留下的印象更为深刻今天,我们就来赏析他们
的两首诗《金色花 》和《荷叶母亲》看看他们是怎么诠释爱、诉说爱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 4《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4《散文诗两首》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24f47b0242a8956bece489.png)
4、散文诗两首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本文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而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努力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
3.中招考点近年来的河南中招对于诗歌的考查主要侧重于:(1)诗歌的主旨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赏析诗歌的语言。
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不具备欣赏诗歌的经验,还不能揣摩和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并加以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也有困难,对于诗歌主旨和情感内涵的丰富性还不能准确全面地说出。
•二、学习目标• 1. 通过听读诗歌能从整体上说出诗歌内容。
• 2. 通过诵读诗歌,说出诗歌的思想感情、人物形象。
三、评价任务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诗歌,能从整体上说出诗歌内容。
2.针对目标2,设计两个活动:通过品读诗歌的关键语句,能总结出诗歌主旨及作者所表达的情感;通过抓语言来分析人物形象。
四、教学过程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2)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2.教材分析:本文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有关亲情或家庭生活的,而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体验,努力捕捉生命的灵感,捕捉对亲情的体会与赞美。
3.中招考点近年来的河南中招对于诗歌的考查主要侧重于:(1)诗歌的主旨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赏析诗歌的语言。
4.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不具备欣赏诗歌的经验,还不能揣摩和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性并加以联想和想象,体味诗歌的意境美也有困难,对于诗歌主旨和情感内涵的丰富性还不能准确全面地说出。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fad6bb5ba45177232e60a235.png)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散文诗两首》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名言积累】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学习目标】1.能读准“读一读,写一写”的每个字音。
2.能准确的书写“读一读,写一写”的每个字形。
3.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有感情的朗读诗文并能背诵诗文。
(重点)4.感受美的熏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难点)【自主学习】1.冰心原名,代表作有:散文集,诗集、。
冰心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表现了对“”的歌颂。
(亲,这位作家是很重要的,一定要认真学习的。
知识权重:☆☆☆☆☆)2.速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亲,不借助任何资料,能写对吗?知识权重:☆☆☆☆☆)匿()笑沐()浴祈()祷罗摩衍那()并蒂()菡萏()徘徊()攲斜()荫蔽()3.解释下列词语。
(亲,可以查阅工具书的,知识权重:☆☆☆☆☆)菡萏:攲斜:并蒂:徘徊:亭亭:【合作探究】4.用适当的情感读课文在文章中勾画出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说说其表达方式是什么?(亲,顺便回顾一下其他的表达方式哦。
知识权重:☆☆☆☆☆)。
)5.作者三写红莲,请感知内容和情感变化,完成下表。
(亲,迅速浏览文章勾画要点哦。
知识权重:☆☆☆☆☆)6.文中“心中的雨点”指的是什么?(亲,你有这样的“心中的雨点”吗,跟朋友交流一下吧,你也可以写在日记中啊。
知识权重:☆☆☆☆☆)7.《金色花》中泰戈尔托寄,本文也采用了相同的写作手法,请仿照前面的句式分析分析。
(亲,快想想在那课学过写作手法呢?知识权重:☆☆☆☆)8.归纳总结能力是语文必备能力之一,现在就探究这两首诗的异同点。
(知识权重:☆☆☆☆)示例:①两首诗的都运用了托物寄情的写作手法。
②《金色花》是用托金色花抒情,而《荷叶母亲》是借荷叶言情。
【交流展示】由组长推荐组员展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成果。
(亲,要耳手并用,适当的记录啊)【精讲厘清】比较阅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读书方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 4《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4《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cc1bac76a20029bd642dce.png)
4《散文诗两首》这是初一(上)第一单元中的两首散文诗,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
它们是爱的美文。
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抒写亲情的文字往往也最能动人心弦,容易引起共鸣,它们不仅能唤醒学习者的切身体验,还能以情感为依托)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散文诗是具有散文形式又有诗歌韵味的文体,在教学中完全采用诗歌的意象分析、诵读等方式可能不很合适;从内容上看,本文依然是写母爱、亲情的,学生比较熟悉,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悟,收获会大些。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两课时1.创设情境2.引导点拨法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第一课时《金色花》一、导入:播放《鲁冰花》音乐。
同学们你们在歌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回答),不错是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美,是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
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一起走进《金色花》体会大诗人泰戈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1、走近作者:(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2、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85bcf08b4daa58da0114a9a.png)
《散文诗两首》金色花[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整体感悟诗歌内涵,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想象画面感悟诗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母亲,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
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请同学们将你们自己查找的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和同学们一起交流一下。
(同学交流资料)明确:泰戈尔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等。
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处处可以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学生朗读诗文,把握全诗主要内容及表达感情。
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明确: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里,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陪着母亲,与妈妈三次嬉戏,却不让她知道,一种儿童特有的顽皮与天真,跃然纸上。
三、再读诗文,合作探究1、请同学们自由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诗节,要求围绕着“我”和妈妈的性格特点,在诗文中找到你认为最美、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地方:优美的字词、绝佳的好句、奇妙的想象。
然后在四人小组间交流着读,试试看,能不能读出这种美感,演绎出这种美感;我们还要比比看,哪个小组做得最好!教师指导朗读:读准情感,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
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七年级语文上册 4 散文诗两首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4 散文诗两首学案2(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a9655b06bec0975f465e2ff.png)
六、学习时间: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读诗
1、听读,注意停顿和语气、语调的处理。
2、分组美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出重音,停顿恰当。
感情:依恋、深爱……
语气:撒娇、欣喜、担忧、生气……
语速:快、稍快、慢、稍慢……
轻重:重音、轻音……
3、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B、孩子,你在哪里呀?
C、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D、我不告诉你,妈妈。
三、研讨思考-------悟诗
1、散文诗中孩子想到了用一种什么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
2、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3、、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在文中找出我变成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说说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六、拓展练习-----我写我爱
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碑》一文,文中写到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淇、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
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他的诗,风格秀丽、感情醇厚、意象生动、韵律优美、文字隽永。他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朋友。早在1881年,他就写了著名的论文《死亡的交易》,谴责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1916年,泰戈尔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他预言:“中国这种巨大的力量一旦能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运行,那就是说掌握现代化科学,那时候,在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拦阻他们向前迈进。”1924年,泰戈尔访问中国。1937年,他在自己创办的国际大学里开办了中国学院。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散文诗两首》荷叶母亲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7e6b50b4daa58da0114ad9.png)
4.《散文诗两首》年级班级姓名等级【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总结作者真挚淳朴的感情。
2.能借助具体的形象抒写感情,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审美情趣。
【学习过程】:一、先学环节(一)了解作者,并完成相关测试。
走近作者(结合课下注释,查找相关资料,组内成员互相补充)(二)走进文本(大声朗读课文,独立完成下面题目如果遇到读不准的字,勾画出来,查字典,寻求同伴解决)请你自由地、大声地、饱含感情地朗读文中你喜欢的段落,感受美好的画面。
朗读指导:朗读本文时要注意字音准确、语速舒缓、语调轻柔、饱含深情。
(三)自学检测(相信自己,顺利过关)1.作者作品简介:冰心(1900-1999) ,原名(),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家。
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
代表作有:散文集《》、诗集《》、《》。
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三个方面。
2.给加点字注音。
并蒂.( ) 菡萏..()..( ) 攲.斜( ) 荫蔽3.展示朗读每个小组推荐一人朗读,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其他小组作评价或者示范。
我的疑惑:。
二、合作探究研读课文,品味语言小组鉴赏5-7段。
提示:从以下2个方面进行探究:1.5-7段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你觉得作者的感情有哪些变化?作者怎么就会想起了母亲呢?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借物抒情借物抒情法,是指描写客观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这种方法的要点是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新人教版七上《散文诗两首》(第2课时)学案
![新人教版七上《散文诗两首》(第2课时)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7dcd4bb307e87101f6966e.png)
4 散文诗两首【预习课导学】(自习20分钟)预习任务:资料准备:了解这两首散文诗相关的文学常识。
自主积累:将文中重点的字词摘抄至摘抄本上注意其音、形、义。
自我感悟:通过朗读,体会人间的至爱亲情。
预习步骤:第一步:了解作者泰戈尔及冰心的相关常识,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大声诵读把握诵读的节奏尝试读出作者的感情。
第二步:再读文本,体会情感:1、边读边结合资料助读、自己预习的成果以及平时的积累试着理解两篇散文诗的内容。
2、再次默读课文,在文中划出令你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语句和词语,并试着从字面义和语境义、主旨和情感等方面进行赏析。
【探究课导学】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散文诗的有关知识,理解积累“祷告、菡萏、徘徊、攲斜”等词语。
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这篇文章。
2、通过合作探究把握诗文基调,理解两首散文诗的思想内容。
学习以物喻人的写法。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体验人间至爱真情,学会理解母亲,孝敬母亲,感恩母亲。
【资料助读】作者简介: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印度诗人、小说家、戏剧家、散文家、社会活动家。
1913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他的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对泰戈尔来说,他的诗是他奉献给神的礼物,而他本人是神的求婚者。
泰戈尔的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代表作《吉檀迦利》《飞鸟集》《新月集》。
冰心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
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
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
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等。
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
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爱的哲学”著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文体知识介绍: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
从本质上看,它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感和想像,但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从形式上看,它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仔细领会目标,明确目的要求,理解核心问题,做到有的放矢。
心中有数。
知其然,还要知所以然。
了解作者和文体资料。
这样才能为下步更好理解和领悟课文的内容4、散文诗两首---金色花
一、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按意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2、揣摩、品味精彩段落和语句。
熟练背诵课文。
3、认识母爱的伟大,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接受诗歌美的熏陶和
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二、老师启发导学:同学们,如果今天是你妈妈的生日,你最想
对她说什么?
世上有一部书是永远也读不完、写不完的,那就是母爱!
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这个世界上,我们什么都可以忘记,但不能忘记母亲给予我们
的一切……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通过泰戈尔的诗歌来感受着伟大
的母爱吧。
三、解题:金色花:又译作:“瞻波伽”或“占波”,印度圣
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色碎花。
四、走进作者
泰戈尔(1861~1941)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是印度近代文学
史上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
是位杰出的诗人、小说家、戏
剧家。
他于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
位东方作家,印度人虔敬地把他奉作“诗祖”。
他的诗,风格秀丽、感情醇厚、意象生动、韵律优美、文字隽永。
他的散文诗集有《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
和思想做
到心中有
数
认真预习,
注意品读
体会,一定
要夯实基
础。
,
整体把握
等。
《金色花》选自他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泰戈尔是中国人民的朋友。
早在1881年,他
《死亡的交易》,谴责英国对中国的鸦片贸易
谴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他预言:“中国这种
够在现代化的道路上运行,那就是说掌握现
在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拦阻他们向前
泰戈尔访问中国。
1937年,他在自己创办的
中国学院。
五、预习检查
1、美读课文,品读课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2)根据情感的需要,确立语速
(3)根据诗歌意境,确定轻读、重读及音长
(4)根据语境的关系,确定诗句的停顿
2、掌握生字:嗅()摩()
匿()祷()瓣
3、注音并解释词语:
匿笑——
罗摩衍那( )------
匿笑( )------
祷告( )-------
沐浴( )----------
六、学习时间: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读诗
1、听读,注意停顿和语气、语调的处理。
2、分组美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出
和提炼思想感情。
先从最初的诵读开始。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学会抓住关键问题,找出自己的感觉
找准切入点,一定要把握重点。
有理有据。
学会从整体到局部,学会概括。
感情:依恋、深爱……
语气:撒娇、欣喜、担忧、生气……
语速:快、稍快、慢、稍慢……
轻重:重音、轻音……
3、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整体感知--------品诗
1、你觉得那个地方更吸引你,能说说理由吗?
2、请大家讨论:诗中写的是怎样一个孩子,怎样一个母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我从课文读到了一个 ____________ _______的孩子我从课文读到了一个________ __________的妈妈。
我又从课文读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和妈妈?
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3、“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课题24
课
姓名
七年级班
组
第二课时
兼馨设
计
学习方法学习内容
方法总
结
理清作者
的意图,才
可以把握
文章的目
的,更好的
掌握课文
的中心。
要发散思
维。
对课文
要读懂、理
解、吃透。
抓住为什
么。
细心细致
阅读课文,
并学会联
系上下文,
整体把握,
紧扣思想
和内容来
回答问题。
4、重点揣摩:这几个句子如何读?
A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为了好玩,长在
嘻的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
B、孩子,你在哪里呀?
C、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D、我不告诉你,妈妈。
三、研讨思考-------悟诗
1、散文诗中孩子想到了用一种什么方式来
爱?
2、诗人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
3、、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请
金色花为妈妈所做的事?并说说我为什么要“
地”做这些事情?
4、孩子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让妈妈知道?
5、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感情?你发现诗歌美在
四、品读全诗,学习和借鉴本诗用了什么手法
学会提炼
写作的方法,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能为我所用。
学会走出文本,做到书越读越薄。
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厚积才能薄发。
联系实际,感悟生活,五、小结课文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
诗人借助想像,设计了一个
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
奇的儿童与他母亲“嬉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
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
好与圣洁。
六、拓展练习-----我写我爱
中国青年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
碑》一文,文中写到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
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淇、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
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
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
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1、同学们,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
地滋润着我们。
谁不应该感谢母亲、报答母亲呢?……
2、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
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写出你对母亲的爱。
3、写假如我变成了……
3、顺应《金色花》的文意,以妈妈的口吻回应原文
产生共鸣,
真正能学
为所用。
学
有所得。
一
定要落到
实处。
七、体验反思
1、你喜欢这首诗吗?你能说说喜欢这首诗的
2、学习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八、课外作业
1、课外阅读泰戈尔的《新月集》。
2、课外收集歌颂母爱的诗歌和名言。
3、背诵<<金色花>>
3、回家后看看妈妈的手,写下你所看到的!
4、中午吃饭时,亲自给妈妈夹一次菜,并对她
你辛苦了!”
5、为妈妈做一件事,让她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