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及作品

合集下载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画家及作品1、中国美术史上至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940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

2、仰韶文化彩陶以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的彩陶艺术成就最为杰出。

3、龙山文化阶段,作为当时建筑质量提高的主要标志,一是普遍发现,二是出现了白灰面和夯土台基。

4、湖北随县曾侯墓出土的大型铜编钟,堪称战国时代青铜器的杰作。

5、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帛画,其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6、被称为我国古代园林景观雕塑第一座丰碑的是汉代昆明池石刻牵牛像和织女像。

7、传为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三件,即《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图》。

8、唐代画家周昉,创造了“水月观音”之体,他的佛画风格被称为“周家样”。

9、杜甫诗:“薛公十一鹤,皆写青田真,……”道出了画家薛稷笔下鹤的高昂神韵。

而“穷羽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则指的是边鸾的花鸟画。

10、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借鉴前代的“白描”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其传世真迹有《五马图》。

11、突破“黄家富贵”这种宫廷花鸟画成规的画家是北宋中后期的崔白。

12、“南宋四大家”指的是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13、元代画家王冕以画梅著称。

14、“吴门四家”中的仇英,画法以工笔重彩闻名,代表作品是《剑阁图》。

15、提出山水画“南北宗论”的是明末画家董其昌。

16、清初“四王”派分为两种,即王时敏、王原祁为一种;王鉴、王翚为一种。

17、“借古以开今”是清代画家石涛在其《苦瓜和尚画语录》一书中提出的。

18、清嘉道间两位著名的仕女人物画家是改琦和费丹旭。

19、近代“岭南画派”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

20、吴昌硕的艺术道路与众不同,他从制印开始,又学习书法辞章,最后取得绘画成就。

1、中国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主要体现在彩陶的装饰纹样上。

2、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3、青铜器中的礼器,是统治阶级用以区别尊卑等级的器物。

4、秦汉时代的美术中,兼有绘画与雕刻两种特点的是画像石与画像砖。

1840—1949年中国美术史

1840—1949年中国美术史

任伯年(1840—1895)
任颐( 1840—1895 ),浙江绍兴人,后改 字伯
年,自幼受到父亲在艺术上的熏陶和指导,擅长肖 像画。 任伯年所作人物画,有肖像画,也有历史故事和民 间传说,题材丰富,内容通俗易懂,思想倾向明确。 任伯年在绘画成熟时期的创作,以花鸟画居多,其 中尤以勾勒与没骨相结合的小写意突出。善于将处 于运动中的花鸟,以瞬间的姿态描写于画面而不失 动感,使画面总是充满生气。
居 廉
·
花 卉
向 日 葵
花卉册
二高一陈
高剑父、高奇峰、
陈树人 三人都具有明显 的政治思想,致 力于民国革命, 参加同盟会,同 时也为改良中国 画作出贡献。
高剑父(1879~1951)
高剑父(1879~1951),广东番禺人。中国近现代中
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 少年向居廉学画。1905年留学日本,进“白马 会”“太平洋画会”“水彩画会”,在传统绘画的 基础上吸收西洋画技法。 回国后参加黄花岗起义,民国初年在上海创办“审 美书馆”,出版《真相画报》,宣传革命主张,倡 导美育,推行中国画的革新运动。孙中山逝世后, 他对当时的军阀、官僚统治极为不满,遂放弃从政, 办春睡画院,收徒授艺,专心致力于中国画的革新。



群虾图
齐白石的绘画,
以花鸟草虫为大 宗,且兼工、写 两种作风,俱都 造诣高深。 他的写意人物画 与山水画虽不及 花鸟草虫多,但 在艺术上的成就 却毫不逊色甚至 更为突出。
昆 虫
盆草荔枝
闲人
人物画简练粗犷,
内容诙谐深邃,发 人深思。
群吓
鱼 群

古 树 归 鸦
鸳 鸯
黄宾虹(1865~1955)

美术教师编制资料——中国美术史画家以及作品总结

美术教师编制资料——中国美术史画家以及作品总结

绘画古代第一批画家在魏晋魏晋南北朝曹不兴人物画古代最早享有盛誉的画家是三国时东吴的曹不兴。

吴国“八绝”之一主要的是人物画,最早的佛像画家,佛像之祖。

卫协(晋)人物,故事,道释人物、故事、道释题材。

被谢赫列为六品中的第一品。

顾恺之(东晋)密体人物画画绝、才绝、痴绝。

顾恺之、陆探微、张僧繇合成“六朝三大家”。

注重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特别是眼神的描绘。

擅于用艺术的语言来刻画对象的心理活动和精神面貌。

“密体”绘画体例主要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传·仁智图》名言:手挥五弦易,目送鸿雁难《女史箴图》用的“高古游丝法”《烈女传·仁智图》用“铁线描”南朝画家陆探微,宋密体人物画运用草书的体式,形成“一笔法”秀骨清象张僧繇,梁疏体佛画佛画创造者,”张家样”,是古代寺庙中影响最大的样式之一,梁元帝萧绎,梁《职贡图》北朝画家曹仲达梵像画“梵象”曹家样曹衣出水杨子华宫廷画家《北齐校书图》绘画遗迹吐鲁番晋墓《地主庄园图》是已知的最早的纸本绘画。

云南昭通霍氏墓壁画是最早的有确切的纪年和地志的壁画墓《竹林七贤与荣启期像》模印砖画南京西善桥墓最精细完整隋唐时期阎立本(唐)人物画《步辇图》《历代帝王像》“铁线描”比喻为“丹青神化”《步辇图》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朝见唐太宗的场景赏析:1、《步辇图》是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作品,唐朝是我国绘画发展史的重要阶段,尤其是人物画发展及其成熟,涌现了不少不朽的传世名作。

2、此画描绘的是唐太宗为此接见吐蕃大使禄东赞的场景,反映的是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

3、作品在构图上,为了更好地凸显太宗的至尊风度,作者巧妙的运用对比的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一是用宫女的娇小衬托唐太宗的壮硕,深沉,是为反衬;二是以禄东赞的恭谦来衬托唐太宗的平和可亲之态,为正衬。

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变舒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

从色彩上,该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

4、这幅作品不但艺术价值极高,更是汉藏民族友谊的见证。

中国美术史汇总

中国美术史汇总

中国美术史汇总一、魏晋南北朝-隋唐绘画1、张僧繇(yóu ),梁武帝(萧衍)时期的名画家,2、王维,字摩诘,唐朝诗人,外号“诗佛”。

创造了水墨山水派。

3、李思训,唐代书画家。

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

4、吴道子,唐代画家。

5、张萱,著名作品是《捣练图》和《虢国夫人游春图》。

6、周昉,传世作品《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

7、阎立本作品有《步辇图》、《古帝王图》、《职贡图》、《萧翼赚兰亭图》等传世。

8、韩滉代表作《五牛图》。

9、韩干,唐画家。

代表作《照夜白图》《牧马图》。

10、卫贤《高士图》。

11、荆浩,开创以描绘高山峻岭为特色的北方山水画派。

“匡庐”即庐山,又名匡山,传说殷周时期匡裕结庐隐居于此。

12、关仝五代后梁画家。

13、周文矩,五代南唐画家。

存世作品多为摹本《宫中图》、《苏武李陵逢聚图》、《重屏会棋图》、《琉璃堂人物图》、《太真上马图》。

15、顾闳中五代十国中南唐人物画家,与周文矩齐名,唯一传世作品为《韩熙载夜宴图》。

16、徐熙,五代南唐杰出画家。

郭若虚称他为“江南处士”。

沈括说他是“江南布衣”。

17、黄荃:五代十国西蜀画家代表作《写生珍禽图》。

18黄居寀:〔五代〕代表作《山泽惊鹊图》。

19董源:中国五代南唐画家。

被看作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大师。

画史上把董源、范宽、李成,称为北宋初年的三大家。

代表作《潇湘图》《夏景山口待渡图》。

20巨然,五代南唐、北宋画家,僧人。

存世作品有《秋山问道图》《万壑松风图》《层崖丛树图》等。

二、两宋画家1文同:苏轼的表兄。

代表作《墨竹图》2刘永年:《家鹅图》轴相传为其所绘。

3许道宁:有《秋江渔艇图》、《关山密雪图》、《秋山萧寺图》传世。

4李公麟:他善画人物,尤工画马,苏轼称赞他:“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

《五马图》为其代表作。

5、王诜:字晋卿,代表作《溪山秋霁图》6、李成:五代及北宋画家,多作平远寒林,画法简练,笔势锋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称;画山石好像卷动的云,后人称这种表现技法为“卷云皴”。

中国美术史:8.明清-近代美术

中国美术史:8.明清-近代美术
第六章
明清时期的美术
明代绘画
一、宫廷花鸟画派 二、宫廷山水画派(浙派) 三、吴派(山水画派)
一、宫廷花鸟画派
画风: 艳丽典雅、笔法工整而富有生意。
主要宫廷画家:
边文进(福建沙县人) 吕纪(浙江宁波人) 林良(广东佛山人)
林良 花鸟画
吕纪 花鸟画Page 4
边文进 花鸟画作品
Page 5
二、宫廷山水画派——浙 派(院派) (157)
1.陈淳(今江苏苏州人) 2.徐渭(今浙江绍兴人) 3.周之冕(今江苏吴江人)
陈 淳 花鸟画作品
徐渭
花鸟画 作品
位于浙江绍兴的徐渭墓
周之冕 花鸟画作品
159
明末画家 董其昌
★ 上海人。明政府
官员(礼部尚书), 上海一带的大地主。 他具有很高的文化修 养,是明朝末年中国 书画界的领袖,最著 名的山水画家、书法 家,无论对当时,还 是对后代,他都有十
郑燮 《竹石图》
金农作品
黄慎的人物画
第四节 明清书法
第二节 明 清 书 法 家 (348)
一、明代书法家
祝允明(草书)、文征明、 唐寅、董其昌、王铎(草 书)
祝允明 草书
祝允明 书法作品
文征明 书法作品
唐伯虎 书法作品
王铎 书法
二、清代书法家 郑燮、金农、吴昌硕、 何绍基、康有为
峰 画作品
陈树人
(1883-1948)

名哲,后改名韶,字树
人,以字行,号葭外渔
子。籍隶广东番禺(今
广州)。年十七学画于
居古泉(廉),与高剑
父为同门。留学日本,
先后毕业于西京美术学
校绘画科、东京立教大
学文科。
陈树人作品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及先秦美术

中国美术史-史前美术及先秦美术

第一编史前美术及先秦美术★9▲13第一章史前美术★7▲7▲旧、新石器时代对比▲最古老的装饰品▲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新石器时代的标志★陶器★彩陶★黑陶★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艺术★《人面鱼纹彩陶盆》★《颧鱼石斧彩陶缸》★《舞蹈纹彩陶盆》▲最古老的壁画遗迹▲岩画▲碧玉龙1·3▲旧、新石器时代对比1、旧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200万年前劳动工具是打制石器,从事采集和狩猎活动,逐步培养了造型技能,萌发审美观念。

2、新石器时代:时间:距今约1万年主要劳动工具是造型规整的磨制石器,从事采集、狩猎、捕鱼外增加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工艺领域:陶器(重点)、编织、纺织、玉雕、牙雕、髹漆造型艺术:彩陶造型与纹饰、岩画、陶塑等有成就时代特征(标志):磨制石器、陶器、农业与畜牧业的出现1·4▲最古老的装饰品: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 2 万 8 千年多年,山西朔县峙峪石墨装饰品,该物品呈扁平椭圆形,大小似鹅蛋,中央穿孔,可系绳佩挂。

1·5▲最早的原始刻划艺术品:刻纹鹿角(赤鹿角枝):现知较可靠是 1987 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

距今约为 13000 年,用阴刻线条构成三组图案:1、直线、斜线纹组成2、由相互平行的密集曲线组成,似綯(绹)索花纹3、四组密集曲线构成对称性的图案,刻纹染成红色,其意义应该与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

1·7▲新石器时代的标志:磨制石器、陶器、农业与畜牧业1·10★陶器:目前为止最早的陶片是湖南道县釜形陶器残片,距今约 1 万年,属新石器时代早期。

用途:饮食器:敞口(盆、钵、碗、杯、豆、勺);炊煮器:便移动、烹烧(鼎、鬲、簋gu ǐ、釜、灶)储藏器:多呈球形、半球形,容量大(壶、罐、瓶、瓮);陶质:红、白、黑、灰器表装饰:素陶、彩陶、印纹陶、拟形陶装饰纹样:动物、植物、人形、几何纹样(彩陶居多)1·11★彩陶:在打磨光滑的橙红色陶坯上,以天然的矿物质颜料进行描绘,用赭石和氧化锰作呈色元素,然后入窑烧制。

中国美术史历代画家及作品

中国美术史历代画家及作品
朝代
画家
艺术风格
代表作品
东晋
顾恺之
主张“以形写神”,画线如“春蚕吐丝”,用笔紧劲连绵,风趋电疾。
《洛神赋》《女吏箴图》
《列女传*仁智图》

展子虔
青绿山水的先驱,所作山水有“咫尺千里之趣”,在美术史上有着继往开来作用的重要画家。
《游春图》(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独幅山水画)

阎立本(初唐)
善于刻画人物个性特征,线条遒劲,敷彩富丽。
《江帆楼阁图》
《明皇幸蜀图》(李昭道)
王维
将诗与画融为一体,作画“水墨渲淡”。苏轼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雪溪图》
五代
顾闳中(南唐)
善人物。工笔重彩,设色绚丽而清雅,线条流畅而沉着。
《韩熙载夜宴图》听乐、观舞、歇息、演乐、宾客酬应
徐熙(南唐)
擅江湖间汀花、野竹、水鸟、虫鱼、蔬果;作画尤重用墨,常以粗笔浓墨为之,略施杂彩时,人称“落墨花”。作品意趣清淡,超脱野逸。
《庐山高图》画香炉峰瀑布景色,构图雄阔,笔墨秀润而深厚。
文征明
书画皆擅长。
《桃源仙境图》《古木寒泉图》
《赤壁赋》《滕王阁序》
杰出大写意画家。他笔墨“信手拈来”不专形似,去能神情、意趣具备。作品多笔酣墨饱,淋漓尽致。
陈淳与徐渭并称为“白阳、青藤”,陈淳的绘画当属文人隽雅一路的,陈淳自幼饱学,对于经学、古文、词章、书法,诗、画,都有相当造诣。曾尝游文征明门下,陈淳少年作画以元人为法,深受水墨写意的影响。他的写生画,一花半叶,淡墨欹毫,自有疏斜历乱之致。他的有些作品,所画质朴,可以看出受沈周画法的影响,从他现存作品中即可见风格和用笔,既能放得开,又能收得住。他绘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颇得氤氲之气。他的泼墨之功,往往见于画烟云之中。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全套课件

(完整版)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全套课件

玉龙 红山文化
玉铲 大汶口文化
玉琮 良渚文化
三、彩陶与黑陶
我国境内的陶器分布广泛,种类繁多。从器物的装饰来划分, 可以分为素陶、印纹陶、彩陶、黑陶等品种。
红陶绳纹碗 大地湾文化

彩 陶 盆 绘 五 鱼 纹
仰 韶 文 化
彩陶鱼纹盘 半坡文化
人面鱼纹彩陶盆 半坡文化
在中华民族的童年时期,确实曾经有一个以使用器物为载体 的精神产品与纯粹的实用器物相分离的过程。这种分化的趋 势应该始于许家窑人所存在的古人时期或者更早。这种分离 导致后来出现的人们对玉的特殊喜好。
返回目录 返回节目录
第三节 新石器时代美术 (距今1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二、打制石器的造型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石器的用途并不很明确,往往是一器多用,因此, 今人根据用途不同而将工具命名为砍砸器、刮削器、雕刻器 等;也可以根据形状而命名,如尖状器、斧形器、刀形器、 球状器。
三、打制石器的特点与原始饰品、刻画艺术品
原始人在生产中对材料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爱好。早期砾石的 使用较多,旧石器时代中期随着加工能力的提高,人们很快 将目光投向其他更坚硬的材料。水晶石和玛瑙一类色彩美丽 但难于加工的石料被越来越多地加工成小石片石器。显然这 些坚韧工具的鲜艳色彩对原始人审美意识的形成具有特别的 意义。
花瓣纹彩陶盆 庙底沟类型

彩 陶 缸 外 壁 绘 “ 鹳 鱼 石 斧 图 ”
庙 底 沟 类 型

彩 陶 漩 涡 纹 尖 底 瓶
马 家 窑 类 型

舞 蹈 彩 陶 纹 盆
马 家 窑 类 型
彩陶瓮 半山类型

彩 陶 蛙 纹 瓮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整理

第二章先秦美术一、商周青铜艺术1、青铜器分期二里头文化期夏代青铜器的基本特点:(前19C--—-16C)1)少数青铜礼器已经做得比较精巧,器壁匀薄;2)夏代青铜礼器的装饰基本是圆点,园块和几何纹饰;3青铜器形体受陶器影响,为商代提供了参考。

代表器物:乳钉纹爵.商早期(盘庚迁殷)青铜器特点:(前16C--——15C中叶)1)商代青铜器一般比较匀薄,纹饰边线清晰深峻,镂刻技术高超,含铅量高;2)出现了圆锥形款足(中空),扁足(实心)。

3)纹饰大多为复杂的兽面纹器物:饕餮乳钉纹方鼎商中期青铜器特点:(前15C中叶—-——前13C)1)器物比早期厚重,尤其口部;2)品类增多;3)出现了斝(jia)(圆筒底体的)圆底爵开始;4)宽体觚(gu)喇叭状的觚;5)纹饰纹样装饰特点加强,浮雕出现6)仍保持着不铸铭文的习惯,个别器物上发现做器者本人的族氏徽记。

商晚期前段青铜器的特点:(前13C—---前11C)1)方形器大为发展;2)纹饰方面,动物形象比较具体,有主次之分;3)铭文多为一二字,为器物所有者的族徽(出现铭文);4)器物方面代表器物:司母戊(后母戊)鼎,是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重的青铜器。

商晚期后段青铜器特点:1)器物方面,无肩尊和扁体卣是新出的典型器,出现车马器;2)纹饰最为发达,艺术装饰水平达到高峰(动物,神怪为主的兽面纹空前发展);3)有较长的铭文,铸工精细,内容增多(族徽,祭祀祖先,赏赐,征伐);4)出现蹄形足圆鼎较多,双耳簋,平底爵消失代表器物:人面钺,四羊方尊,大禾人面方鼎,虎食人卣.。

西周青铜器特点:周人有计划有目的的改变(殷)商人礼器重酒的习俗体制,而建立起重食的礼器.1)新出现了方形簋,西周早期,利簋;大盂鼎,三足圆鼎2)长篇铭文盛行(祖先功业和自身业绩)记载了史事;3)出现了新纹饰(鸟兽)。

西周中后期:1)鼎,簋,鬲规范化,大克鼎2)波曲纹的出现。

最大的簋,害夫簋;铭文最长的鼎,毛公鼎;水器,虢季子白盘;颂壶东周春秋早期:(前770——-—前7C上半叶)子仲姜盘春秋中期:(前7C上半—--—-6C上半)立鹤方壶(复杂美感、立鹤莲花)春秋后期:(前6C下半---——前476年)越王勾践剑战国时期:(前476—-——前221)镶嵌图像纹壶犀牛尊错金银工艺2、青铜器文饰:饕餮纹:商周青铜器上的纹饰母题,以兽面牛首为主体,左右对称展开夔(kui)龙或夔凤图案。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先秦美术旧石器时代28940 年前峙峪人制作的石墨饰品。

1987河北兴隆刻纹鹿角。

新石器时代山东龙山文化镂孔蛋壳黑陶杯。

良渚文化余杭反山大玉瑞半坡鱼纹彩陶盆,人面鱼纹盆(花纹图案为几何、动物与某种原始信仰有关)。

庙底沟鹤鱼石斧图(植物纹增加图案采用二方连续方式构成)。

红山文化女神庙壁画残块(辽宁)碧玉龙(1971年内蒙古三星他抗村,高26 厘米,龙首似猪,斜目友鼻),齐家文化红彩描绘的几何纹饰壁画(与红山文化是目前知中国最早两例壁画遗址)。

北方岩画推至一万年以前,以动物、狩猎、放牧内容为主南方岩画公元前4000前2000 年之间。

商代司母戊方鼎(安阳殷墟),龙虎纹尊(安微阜南),四羊方尊《湖南宁乡)。

(流行饕餮纹,皆具形制凝重结实,纹饰繁复华丽雄奇),猛虎噬人点(湖南安化)。

跽坐玉人《河南安阳如好墓,简洁对称圆浮雕,时代习俗,题材多样富有神秘色彩)三星堆大型吉铜神面像(1986 年四川广汉,浪漫手法夸张强调试听器官的特异功能),甲骨文(1899 年河南安阳),西周武王征商篡毛公鼎(陕497 字金文) 伯矩鬲(京),(特点: 内容广阔,生活气息浓厚,具有书史性质)。

金文(内容更广,生活气息更浓,具有书史的性质),出现瓦当春秋莲鹤方卖(具有社会大变革时代的艺术特色)王子午烈最(河南出土,模印法与失蜡法,蟠虺纹和蟠螭纹),开始用砖(印花空心砖和实心砖),战国水路攻战纹铜壶,采桑宴乐攻战纹铜壶。

(鎏金,镶嵌,镂刻,金银错装饰手法广泛运用,生活气息越发浓郁)。

蟠虺纹铜尊盘,大型编钟(湖北随州)。

《人物御龙图》《人物龙风图》(正侧立像,比例匀称,设色平涂与渲染兼用)。

车马出行图(1986 年出土于湖北荆门,已知最早的风俗画,时间空间混合表达)。

秦汉美术西汉壁画帛画《巨龙升天图》(1988 发现于河南永城柿园)《墓主升仙图》《二桃杀三士》(河南洛阳)《迎宾客谒图》(汉墓壁画巅峰之作)。

T 型帛画(长沙马王堆,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高古游丝描)。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史

第1章原始社会时期美术1.《周礼》“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

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

”第2章、三章夏商周的美术1.商代青铜器要例:人面铜方鼎:大禾鼎(内壁有“大禾”二字)司母戊大方鼎:最大毛公鼎:铭文最多2.甲骨文:现存最早的成系统汉字甲骨文是中国书法艺术最早的代表;商代甲骨文多集中在河南安阳殷墟;3.漆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

4.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是目前可见的中国最早的独幅画第四章秦汉时期美术1.秦汉时期大型纪念性雕刻的杰出代表:始皇陵兵马俑、西汉霍去病墓前石刻群2.秦始皇陵兵马俑:佣是一种殉葬品;(材质:木、铜、泥)特点:秦始皇陵在陕西临潼,兵马俑差不多与真人真马等大,阵容强大佣头和身躯分开制作,然后套和雕塑手法:模制+手塑塑成后入窑烧制,最后进行彩绘写实风格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始皇陵兵马俑3.汉代纪念性雕刻,以霍去病墓前石刻群为代表。

其中主题最为鲜明的《马踏匈奴》象征性地歌颂霍去病的战功及其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风格写意4.东汉甘肃武威出土的青铜佣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铜奔马”,即“马踏飞燕”它表现一匹飞奔的马,后蹄踩住了一只展翼的飞鸟,一起翱翔在半空马的体形完美匀称,整个重心都落在踩飞鸟的那只足上。

无论是造型的高度完美,还是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堪称杰作现成中国旅游标志5.铜灯——汉代灯具把实用和欣赏巧妙结合起来。

最具代表性的是西汉河北满城“长信宫灯”“长信宫灯”通体鎏金,作一宫女跪坐之势,神情端庄,体态优美,不失为人物雕塑的精品。

宫女左臂下垂执灯座,右臂举起,衣袖与灯盖相通,点燃后烟尘通过衣袖而集中于人体之内;灯座可盛水,能将吸入体内的烟炱溶于水中,这就保持了室内空气的清洁,另外在其灯座上还有活动的环壁形灯罩,根据需要可以调整照射方向,控制灯光的强弱。

灯座、灯罩、头部还可以拆卸,便于擦拭清除烟尘,真可谓巧夺天工。

6.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出土的T型帛画,内容分天上、人间、阴间三部分。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

秦始皇陵兵马俑
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展现了秦代雕塑艺术 的辉煌成就。
汉画像石与画像砖
汉代墓室壁画和画像石、 画像砖的丰富内容,反映 了汉代社会的风貌和审美 观念。
汉代工艺品
漆器、铜镜、织锦等工艺 品的精美绝伦,体现了汉 代工艺水平的高度发展。
魏晋南北朝美术
顾恺之与《洛神赋图》
书法艺术
顾恺之是东晋时期著名画家,其代表 作《洛神赋图》展现了高超的绘画技 艺和深邃的艺术构思。
抽象主义
抽象主义是现代美术的另一种重要流派,它摒弃了传统艺术对客观事物的描绘,强调艺术 家的主观情感和自我表现。抽象主义艺术家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抽象元素来表达自己 的内心世界和对宇宙万物的理解。
多元文化的融合
现代美术呈现出多元文化的融合趋势。艺术家们不仅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还 积极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艺术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
青瓷等著名品种。
03
近现代美术
近代美术的变革与发展
01
西方艺术的传入与影响
自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艺术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西方艺术的透视法、明暗法、色彩学等技法和理念,为中国
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段。
02
传统艺术的变革
在西方艺术的影响下,中国艺术家开始对传统艺术进行反思和变革。他
《清明上河图》
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品,以长卷形式展现了北宋 都城汴京的繁华景象,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 画”之一。
近现代美术名作鉴赏
《虾》
01
齐白石的代表作品,以水墨画技法表现虾的灵动和生机,展现
了画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卓越的绘画技巧。
《黄山图》

中国美术史概要

中国美术史概要

3 先秦理性精神
• 儒道互补 • 赋比兴原则 • 建筑艺术
1 儒道互补
• 百家争鸣中贯穿的一个总倾向就是理性主义 • 儒道互补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一条基本线索。孔子 用实践理性重新解释了原始巫术文化“礼乐”,将 其纳入日常心理、伦理的社会人生中,这也是中 国艺术和审美的重要特征。
2 赋比兴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望)相似。
——张若虚
8 韵外之至 • 中唐到宋时期 • 世俗地主逐渐取代门阀贵族
• 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的深刻矛盾在酝酿,二者的 互补也逐渐展开。 • 苏轼 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 质变点。
著名木刻家:陈洪绶
改绮
感谢观赏!
1
龙飞凤舞
• 原始巫术礼仪 • 陶器纹路由动物形象逐渐抽象化,符 号化 • 新石器时代前期生动,活泼,自由, 开放 • 新石器后期僵硬,静止,封闭,威吓
权威统治力量的加重
2 青铜饕餮
• • • • • • 夏代 早起宗法制社会的统治者的威严 恐怖的化身 保护的神 狞厉之美 理性化,世间化 汉字的成熟。 甲骨文,金文 开始汉字美的 历程 中国特有的线的艺术:书法。
• 这样的著作能有多少呢?凤毛麟角吧,以 十几万字的篇幅来完成这样一个“美的历 程”,高屋建瓴,势如破竹,且能做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该细密处细密,该留 连处留连,丝丝入扣,顺理成章,看似漫 不经心的巡礼中触摸到文明古国的心灵历 史,诚非大手笔而不能为。 ——易中天
• 李泽厚,著名哲学家,湖南人,生于1930年6月 1954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 代表人物:楚国诗人

中国美术史发展

中国美术史发展
良渚文化
玉琮(墓葬中象征权力器物)
红山文化
女神像(最古老的壁画)
龙山文化

最早发现青铜器
出现漆器
禹《九鼎》

青铜器
青铜器鼎盛时期
《后母戊方鼎》(最高水平,河南安阳)、《四羊方尊》

权力的象征
《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
金文(钟鼎文)
大纂
兽纹、龙纹、凤纹
发现壁画

后期青铜器特点:铭文长
春秋
俑为葬具最早
战国





岭南画派
高建父
高奇峰
“二高一陈”
陈树人
海上画派
吴昌硕
民国中后期
齐白石
《蛙声十里出山泉》
《荷花影》
徐悲鸿
《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
《风雨鸡鸣》





林风
《春晴》、《江畔》
李苦禅
《盛荷》、《群鹰图》
潘天寿
《凝视》、《松石》
李可染
《江山无尽图》、《万山红遍》、《爱晚亭》
张大千
《长江万里图》
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
世上仅存的最早的独幅绘画
《大型铜编钟》战国最杰出的青铜器
漆器
漆器发达,楚国
产生画像砖

《秦岭兵马俑》雕塑
世界第八大奇迹(特点)
最早的壁画

西汉
最早的墓室壁画
最早的工笔重彩帛画
最早石刻
青铜器:《长信宫灯》
“霍去病石雕”《马踏匈奴》
石刻《赵佗先人墓石人》
东汉
最早流行画像石。
《早春图》、《窠石平远图》、《关山春雪图》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中国美术史发展历程

2021/2/4
18
怎样欣赏美术作品(一)
二、感受美术作品的情趣和意境
美的首要特征,是具有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的魅力; 从这一特征出发,美的形象总是耐看的,总是令人过目不 忘的,总是令人心花怒放的。美是和谐的,美从对立的统一中求得 和谐。因此,我们在观赏美术作品时,应该尽情地去享受它为我们 创造的优美情趣和意境。



2021/2/4
33
吴冠中 (1919— )
吴冠中终生探索中西艺术结合之路, 兼作油画与水墨画,走出了一条油画中国 化,中国画现代化的新路,并被国内外誉 为是中国绘画走向现代的杰出代表。 吴冠中是中国文化部为健在的艺术家首 次举行大型个人作品展的画家;1992年, 他首次打破英国大英博物馆只展古文物的 惯例,成为第一位在大英博物馆举行个人 作品展的中国当代画家;吴冠中被誉为 “艺术诺贝尔奖”中国第一人。
潇潇暮雨 傅抱石
15
傅抱石《丽人行》
此幅创作于1944的《丽人行》,是傅抱石人物画中少有的宏幅长卷 之一,亦是其代表力作。其题材取自唐代诗人杜甫的名诗《丽人行》。
2021/2/4
16
2021/2/4
罗中立《父亲》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幅油画作品
《父亲》。这张作品想必同学们在 中学时也见到过,那么请你谈谈你 的感受吧。说不定很多同学谈到的 准是这位农民父亲让人感动的脸。 罗中立这幅《父亲》的原型是一位 守粪农民。巨大的画幅和超级写实 手法描绘的“父亲”脸上的皱纹当 时震撼了全国人民。的确,多少人 在这幅画前端详着这位农民父亲时 思绪万千、热泪滚滚,产生出深深 的遗憾、惭愧与负疚之感。该作品 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它以纪念 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 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的 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在我国美 术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中国美术史(根据蒲松年版中国美术师教总结).doc

中国美术史(根据蒲松年版中国美术师教总结).doc

中国美术史(根据蒲松年版中国美术师教总结)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画家及代表作品朝代画家艺术风格代表作品东吴曹不兴具有相当的写实技巧,巧将墨点改画为蝇。

以画龙水题材著称画坛。

西晋卫协谢赫在《画品》中评价其“古画皆略,至协始精”东晋顾恺之1.出身士族家庭,擅长历史人物、肖像、道释、山水等,有才绝、画绝、痴绝“三绝”之誉。

2.在塑造人物上,注重传神,认为“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3.其线描如春蚕吐丝,称为高古游丝描;4.在绘画理论方面提出“迁想妙得”“以形写神”“悟对通神”等观点,。

5.他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绘画艺术完全摆脱了汉代的幼稚水平而进入成熟阶段。

《洛神赋图》《女史箴图》《列女传*仁智图》理论作品《论画》宗炳1.中国绘画史上最早以画山水知名的画家。

2.澄怀观道。

3.所著《画山水序》提出“畅神”之说,其经验总结已接近西方透视学之原理。

南朝(刘宋)陆探微1.擅长画道释古贤、名士肖像。

2.他的人物画“秀骨清像”,反映了当时士族赏鉴人物的审美时尚。

3.作画笔迹劲利,气势连贯被称为“一笔画”,4.画风精细润媚、新奇妙绝,和顾恺之同被列为密体。

南朝(萧梁)张僧繇1.擅长画佛像、人物,有较高的写实能力。

2.他善于用简练的线描概括形像,“笔不周而意周”,“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成为有别于顾陆的“密体”的“疏体”。

他所画人物具有用笔简洁、形象丰满圆润、设色艳丽的特点,有别于陆探微代表的“秀骨清像”风格。

3.其绘画特点被称为“张家样”。

谢赫1.精于画肖像及丽服靓妆的时装妇女,但其主要贡献在绘画评论方面。

2.《画品》是一部较为完整的绘画品评专著,写于梁代,对魏晋以来27位画家进行评论,阐明了绘画的教育功能和艺术标准,明确提出绘画具有“明劝诫、著升沉,千古寂寥,披图可鉴”的社会作用,提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法”: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画品》北魏蒋少游1.擅长建筑、工艺及书画。

2.主持了洛阳宫殿的设计和建造北齐杨子华1.北齐著名画家,善画贵族人物、车马、宫苑等。

中国美术史资料画作

中国美术史资料画作

画作【女史箴图】顾恺之伦敦大英博物馆藏,绢地,设色,横卷,长三四九厘米,宽二十五厘米。

现存自“冯媛挡熊”至“女史司箴敢告庶姬”共9段。

作品注重人物神态的表现,用笔细劲联绵,色彩典丽、秀润。

此图依据西晋张华《女史箴》一文而作,原文十二节,所画亦为十二段,故宫博物院另藏有宋朝摹本,水平稍逊,而多出樊姬、卫女2段,亦有研究价值。

第一段刻画“玄熊攀槛”故事,《汉书.外戚传》记载,汉元帝观看斗兽时受到从栏中逃出的黑熊的要挟,婕妤(后妃)冯媛当熊而立,黑熊受阻,左右武士得以将熊刺死,汉元帝免受其害。

张华在文章中以“冯媛趋进”来描述这一进程。

画面上冯媛作侧面形象,躯体消瘦。

黑熊那么张牙舞爪,可是冯媛神态自假设,衣带飘动,恍如自告奋勇,挡住了熊的去路,将“趋进”二字表现得超级恰切。

尤其是她的目光,坚决而豪不畏惧,一副视死如归的凛然气概。

黑熊的目光也因此而显得畏缩起来。

身后两个执戟卫士,瞪目怒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整个画面别无它物,显得洗练简练,构图层次分明,目光顾盼有际,人物神态与关系一目了然。

现存第二段画汉成帝班婕妤辞辇的故事,插题箴文“班婕有辞……防微虑远”,后妃之德也令人动容。

画面上汉成帝与一妃同乘步辇,辇外设帐,八人舆之,舆辇者神情动作夸张,表现出不胜重负之状,旁立的班婕妤仪态端庄肃穆,与成帝回顾邀招之态形成鲜明对照。

第三段画冈峦重叠,人物射猎于山间。

插题箴文“道罔隆而不杀……替假设骇机”,意思是日月有常、天下万物莫不盛极而衰,维持中庸平和是洁身自好之举,也是一种美德。

第四段画两女相对妆容。

插题箴文“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千载之下,仍掷地有声。

点出了全卷“鉴戒世人”的中心题旨。

第五段画床帏间夫妇相背,男子揭帏作仓猝而起状。

插题箴文“出其言善……同衾以疑”,咫尺成千里,最远的距离莫过于此乎第六段画夫妇并坐,妾侍围坐,群婴罗膝。

插题箴文是“夫言如微”至“那么繁尔类”,意指后妃不吃醋那么子孙繁多。

第七段画男女二人相向对立,男子对女子举手做相拒之势。

中国美术史-历代画家及作品

中国美术史-历代画家及作品
黄公望
《富春山居图》
山水
吴镇
《渔父图》
倪赞
《渔庄秋霁图》
王蒙
《青卞隐居图》
王冕
《墨梅图》
花鸟
马君祥之子马七
道教壁画《朝元仙仗图卷》
人物




沈周
《庐山高图》
山水
文征明
《桃源仙境图》
唐寅
《风木图》
仇英
《子虚上林图》
徐渭(青藤)
《墨葡萄图》 《牡丹樵石图》 《杂花图卷》
花鸟
陈淳(白阳)
《花卉册》

四僧
朝代
画 家
代表作品
画科
战国
《龙凤图》 《人物御龙图》
人物
东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女吏箴图》
《列女传*仁智图》

展子虔
《游春图》(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独幅山水画)
山水

阎立本(初唐)
《步辇图》
人物
张萱(中唐)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画圣)吴道子(盛唐)
《送子天王图》
周昉
《簪花仕女图》《执扇仕女图》
李思训*李昭道
《江帆楼阁图》 《明皇幸蜀图》(李昭道)
山水
王维
《雪溪图》
五代
顾闳中(南唐)
《韩熙载夜宴图》
听乐、观舞、歇息、演乐、宾客酬应
人物
徐熙(南唐)
Hale Waihona Puke 《雪竹图》花鸟黄筌(西蜀)
《珍禽图》
荆浩
《匡庐图》
山水
关仝
《关山行旅图》
董源
《潇湘图》
巨然
《秋山问道图》

赵佶(北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及作品欣赏
第五章 灿烂求备,异ຫໍສະໝຸດ 纷呈—— 隋唐五代美术第一节 概述
隋唐五代美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为两宋 美术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初唐画坛
一、初唐画坛 1、阎立本《历代帝王图》、《职贡图》、《步辇图》 2、尉迟乙僧:西域画风 二、“画圣”吴道子 吴带当风 三、仕女人物画 1、张萱:《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2、周昉:“周家样”,创造“水月观音”的形象 《簪花仕女图》 四、孙位及其《高逸图》 五、五代人物画 1、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2、周文矩:《宫中图》、《重屏会棋图》
第七节 雕塑艺术
• 一、石窟雕塑 • 二、陵墓雕刻 • “昭陵六骏”是李世民为纪念所骑过的 战马 • 三、陶俑 • 彩釉,通常为黄、绿、赭,所谓“三彩 釉”
第八节 建筑艺术
• 一、都市规划与宫殿建筑 • 二、寺塔建筑 • 三、陵墓建筑
第九节 工艺美术
• 丝织、漆木、金属、陶瓷等各种工业发达
第四节 花鸟杂画
一、花鸟画的兴起 盛唐薛稷 中唐边鸾 晚唐刁光胤 二、画马画牛名家及代表作 韩滉:《五牛图》 三、五代花鸟画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 黄笙 徐熙
第五节 绘画理论的深化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我国第一部系统的 完整的关于绘画艺术的通史。
第六节 石窟陵墓壁画
• 一、石窟壁画 • 二、墓室壁画
第三节 山水画
一、青绿金碧山水画 1、展子虔:《游春图》 2、李思训:《江帆楼阁图》 李思训之子李昭道,合称“大小李将军” 二、水墨山水画 1、王维,南宗之祖 2、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三、五代山水画 北派 荆浩:《匡庐图》、《笔法记》 关仝:《关山行旅图》 南派 董源:《潇湘图》 巨然和尚:《秋山问道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