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3-05'第1章(1.5地球导航的基本关系)(1学时)
《地球和地图》单元核心知识的教学安排及衔接处理
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一、概述初中地理按照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顺序构建教材的总体相架。
而地球和地球仪的知识,中外地理教材都用一定的篇幅加以介绍,因为它们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把《地球和地球仅》安排在第一章中,更体现地球与地图对于初中地理学习的基础性。
二、核心知识点在本学段或上下学段的教学安排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地理环境各要素的运动、变化规律,以及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机制,都与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的运动有关。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境以及地球的运动有关。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和生产、生活必需的各种资源.因此,要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本单元作为教材的开篇,起到了奠基石的作用。
1.《地球和地球仪》主要知识点的衔接和教学安排《地球和地球仪》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 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 )地球的模型-地球仪:3 纬线和经线;@利用经纬网定位四部分内容。
本节课对应的课程标准是: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2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认识地理环境,就必须了解有关地球的知识。
在学校地理课程中,从小学、初中、高中,几乎无一例外地是从地球开始。
<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地球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运用地球仪的基本技能,初步建立球体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这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
因为这部分内容不仅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而且还在军事、航海、航空和旅行等方面广泛应用。
不仅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利县M 1事航有船型和旅行等方面广泛应用。
《地球和地球仪》这部分教材着力体现了地里课程标准中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基本理念。
地球概论第一章
一、纬线:一切与地轴垂直 的平面与地面相切割而成 的圆,都是纬线。通过地 心,同地轴垂直的平面同 地表相交的大圆,叫做赤 道。赤道把地球等分为两 个相等的半球,北极所在 半球为北半球,南极所在 半球为南半球
赤道是纬线圈中唯一的 大圆。其他纬线离赤道越 远就越小,在两极成为两 点。
二、经线
过地轴的平面与地面相割而成的圆都是经 圈,一切经圈都是大圆。两级把经圈等分 为两个180°的半圆,这样的半圆叫经线。
相互联系而建立起来的。
2、这两种坐标系都属于右旋坐标系,它 们的经度(方位、时角)都是向西度量, 而且二者都以子午圈为始圈。
基圈 始圈 原点 经度度量方向
地平坐标系 地平圈
道
上点
向西
3、但是前者以地平圈、后者以天赤道为基 圈。因而以S、Q为原点,这样天体的高度 不同于赤纬,方位也不同于时角。
经度通常在赤道上度量, 以本初子午面为起始面, 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 西经(W),东西经各 分180度。
同一经线上的各点的经度 都相同。
102-2地理坐标
用纬度和经度标示一个 地点在地面上的位置, 叫做该地的地理座标;
度量全球各地的地理坐 标需要一个统一的制度 就叫地理坐标系。。
地理上,书写地理坐标 时:先纬度,后经度; 数字在先,符号在后。
3、它们有共同的原点,(春分点)
基圈 始圈 原点 经度度量方向
第二赤道坐标系 天赤道 春分圈
春分点
黄道坐标系
黄道 无名圈
向东
4、但是前者以天赤道为基圈,因而以春分 圈为始圈;后者以黄道为基圈,因而以无 名圈为始圈。这样天体的赤纬不同于黄纬, 赤经不同于黄经。它们之间的差异,与黄 赤交角有关。
极是天顶、天底。通过天顶,天底且垂直 于地平圈的一切大圆是它的绕圈,称地平 经圈。一切与地平圈平行的圆是它的地平 纬圈。
卫星导航概述ppt课件
地形辅助导航系统(TANS)
有源和无源无线电导航系统
电子测距系统
伏尔(VOR)
罗兰-C
•罗兰-C 是由美国的海岸警卫队在 50 年代末研制成功的。 •导航方式跟罗兰-A 基本相同,但作用距离可以达到 1000
海里,可以用作远程导航系统。
•目前,北大西洋、北太平洋、地中海、中国沿海、美国本土
北宋 (AD.960-1127)
北宋 (AD.960-1127)
航海过程
在 James Cook(1728-1779)以前,船的安全 行驶依靠原始的导航技术,这些技术能够粗略的给 出船的位置。
在航海的过程中,船员们需要知道两条信息: 他们在地球上的经度和纬度的位置坐标,以及精确 的将坐标值映射到地图上。
惯性导航系统(INS)
惯性导航系统的结构图
捷联惯性导航单元结构图
惯性导航系统(INS)
环行激光陀螺仪
MEMS-INS
CNS-天球导航系统
CNS-天球导航系统
地形辅助导航系统(TANS)
78 76 74 72 70 68 66 64 62 60 58 56 54 52 50 48 46 44
导航历史
早在公元前3500年前,人类就有历史记载用大船装在货物
进行商业贸易的历史。这标志了人类导航艺术的诞生。 早期的
导航家都是在靠近海岸线用肉眼观察陆地标记或者大地特性来
辨别方向的。他们通常白天行驶,晚上找个平静的港口抛锚。
他们没有航海图,但他们列出了所需的方向,类似于今天的巡
航向导.
.
导航历史
和苏联(现在的俄罗斯)总共建设了 60 多个台站。
•1975 年,罗兰-C 被美国宣布为标准航海导航系统。
导航原理1
导航原理导航原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航空、航海、探险等许多领域,因此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导航原理的本质就是对各种导航技术的研究和分析,通过研究和探索不同的导航技术,可以更加有效地实现人类的导航目标。
导航原理中的基本概念在学习导航原理之前,需要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些基础概念。
首先是导航,所谓导航是指在某种环境中,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准确地确定自己或目的地的位置,并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方向和航线,以便有效地实现自己的导航目标。
其次是定位,定位是指准确地确定某处的位置和方位,其中包括地球上和宇宙中的各种位置信息。
再者是标志,标志是指在导航过程中,利用一定的方法将某个地点或某个测量点与给定的参考点进行联系,以实现对自身位置和方位的确定。
在导航原理中,还需要了解一些关于位置、角度、距离、速度、时间等方面的概念和定义。
这些概念在不同的导航技术中有着不同的应用和解释,而了解这些概念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理解和掌握不同导航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导航原理中的导航技术导航原理研究的主要是各种导航技术,这些技术主要有卫星导航、惯性导航、雷达导航、电子地图导航、视觉导航、声纳导航等等。
下面就分别对这些导航技术进行简要的介绍。
卫星导航技术卫星导航技术又称为卫星定位技术,它是一种利用多颗地球卫星来确定地面目标位置的技术。
目前主要有GPS、北斗、GLONASS等三个系统。
这些系统都是由多颗轨道卫星和地面控制站构成的,并以频率标准为基础来进行精确测量。
卫星导航技术可以实现全球覆盖,并能够提供高精度、高稳定性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目前,卫星导航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交通、安防等领域。
惯性导航技术惯性导航技术是一种利用惯性传感器测量应变、速度和位置信息,从而确定导航目标位置的技术。
惯性传感器主要包括陀螺仪和加速度计,它们可以在没有任何引导信号的情况下自主地提供位置、速度和方向信息。
惯性导航技术主要应用于一些环境极为恶劣,或者无法进行导航信号传输的场景中,例如深海、极地等地区。
地球概论第一章
二、球面上的距离 球面上两点可以做无数个平面,也就是说 两点间可以画无数条圆弧曲线,其中过球 心的大圆在两点间的短弧是球面上最近的 距离。 球面上两点的距离是指过两点的大圆上的 短弧的长度。 航空和航海所走的路线均是大圆短弧。
近代科学家在搞清了地球圆周的基础上, 创造了一批新型的长度单位。 1海里=经线一分的长度 赤道全长=21600海里 法国人把圆周分为400°,一度=一百分,每 一分叫一公里 所以地球赤道的周长 =400×100=40000km 1°的长度=40000/360°=111.1km
图1-13球面坐标的一般模式 由基圈、始圈和终圈构成球面三角形
三、右旋坐标系坐标系 右旋坐标系与天球的周日运动相联系,经 度向西度量:地坪坐标系和第一赤道坐标 系。 左旋坐标系,与太阳的周年运动(地球公转) 相联系,经度向东度量,有第二赤道坐标系 和黄道坐标系。 各坐标系的命名,都是依据基圈命名的。
二、经度 经度(λ)是一种两面角。 在1884年有关的国际会 议决定通过英国格林威治 天文台的经线为本初子午 线。经度:通过某地的经 线与本初子午面的夹角为 该地经度。 经度通常在赤道上度量, 以本初子午面为起始面, 以东为东经(E),以西为 西经(W),东西经各 分180度。 同一经线上的各点的经度 都相同。
仰极高度 天顶赤纬 当地纬度
二、第二赤道坐标系和黄道坐标系 1、两种坐标系都是以天赤道和黄道结合而 建立起来的。 2、它们都是左旋坐标系它们的经度(赤经 和黄经)都是向东度量。 3、它们有共同的原点,(春分点)
第一节地理坐标
101-经线和纬线
在地球上是通过建立经纬网来确定地球上 任一点的位置。 大圆与小圆:任意平面与球面相截的图形 都是圆,以球心为圆心的圆为大圆,其它 的为小圆。 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的球心叫地心。
必修1第1章第1节地球与地图
3.经线与纬线 经线 概念 特 形状 点 方向 长度 间隔 地球仪上连接 南北两极 的线 半圆 指示 南北 方向 都相等(约 2 万千米) 任意相邻两条经线间的间隔 在 赤道 上最大 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 南北两极 纬线 地球仪上同 赤道 平行的线 圆 指示 东西 方向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赤道 最长
三、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际距离。 (2)大小:若用分数表示,分母越大,比例尺越 小 。 (3)表示形式: 数字式 、文字式和线段式。
阅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图 1 中①②两区域代表的实际面积和比例尺的大小。
(2)比较图 2 中③④两区域代表的实际面积和比例尺大小。
B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
反思· 归纳
比例尺是地图的三要素之一。在解答比例尺的相 关问题时,一定要理解比例尺与图幅大小及其表 达内容详略的关系,这是解答问题的前提。在同 样大小的图幅下,比例尺的大小是关系到地图详 略的最重要因素;在地形剖面图上,垂直比例尺 关系到能否把起伏状态呈现出来。
第二节 等高线和地形剖面图
• 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 1、海拔(绝对高度):以海平面为起点,地 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 注:我国以青岛附近黄海平均海平面为标准。 •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 的垂直距离。(看P11页)
二、地形图 1.等高线地形图 (如下图所示)
(1) 等高线:图中各条实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 等高距: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差。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局部地形部位图) 部位 B C D 地貌 山顶 山谷 山脊 陡崖 A E F G 缓坡 陡坡 鞍部
4.(2013· 山东基本能力)在图幅大小相同、比例尺不同的两幅地图 中,同一个城市可分别用点状和面状两种符号表示。据下图判 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定项) ( )
第1章1 导航概论
第1章 导航概论
导航概论>无线电导航的基本知识>无线电导航的定义、任务及系统分类
4、航空无线电导航的基本任务
港区空域 航线空域 特定出口 特定入口
起飞机场
降落机场
• 航路导航系统:完成航线导航任务的系统; • 着陆引导系统:完成进场着陆引进的导航系统(有的着陆引 导系统具有离港引导能力)。 • 随着空域中飞机密度增高,特别是港区空域更加突出,空中 航 行管制显得非常必要,这也是导航业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专门 用于空中航行管制的系统称为空中交通管制系统 (ATCS-Air Traffic Control System)。
• 1.2.1 无线电导航的定义、任务及系统分类 • 1.2.2 导航基本参量和术语 • 1.2.3 无线电导航系统的性能及技术指标
第1章 导航概论
导航概论>无线电导航的基本知识>导航基本参量和术语
1.2.2 导航基本参量和术语
• 航线和航迹
• 导航中常用的速度参量
• 导航中常用的角度参量
• 导航中常用的距离参量
– 磁航向:运载体重心点的磁北顺时针转到运载体纵 轴的夹角在水平面的投影。
– 电台航向(电台相对方位)
第1章 导航概论
导航概论>无线电导航的基本知识>导航基本参量和术语>常用角度参量
• 航迹角:基准方向和航迹之间的夹角。航迹方向与地速 方向是一致的 。 • 偏流角:运载体纵轴首向和航迹方向之间的夹角。因为 运载体的航向与空速方向一致,航迹方向与地速方向是 一致,因此偏流角是由于空速和地速方向不同造成的, 究其根本是由于风速造成的。 • 方位:表示两点间相对位置的量,由观测点基准方向顺 时针转到两点连线之间的夹角在水平面的投影来标度目 标点的方位。
导航学(第一章)导航系统概述
15/65
内容提纲
1.1、引言 1.2、导航技术发展简史 §1.3、导航技术中常用的基本参数 §1.4、思考与练习题
16/65
导航技术发展历史
古代 20年代 路标、指南针、天文等 磁罗盘、速度表、里程表——仪表导航
30年代
无线电导航问世
40-70年代 惯性导航系统、多普勒导航系统 80年代末 90年代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问世 惯性/卫星组合导航系统大量推广
• 1)根据起始点、目标点和有关约束的信息,建立航迹参数 (如位置、速度、航向、航路点、航线等); • 2)测量载体的实际运动,确定载体的真实运动参数; • 3)根据航迹参数与实际运动参数,自动产生控制(制导) 信息,传输给运动载体的相应控制部件。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节地球和地图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1讲地球和地图考纲展示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3.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和注记。
4.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切脉高考常考查的形式如下:1.结合日常生活测得的两点位置数据考查两点间的距离、相对位置;结合日常生活或晨昏线的分布确定某地的纬度位置等。
2.结合两图考查比例尺大小和图幅面积的关系;结合地形剖面图考查比例尺大小和地形起伏状况的关系;结合道路选择考查地图方向上的确定等。
3.结合等高线地形图考查高度计算、坡度判断、工程选址、地形判断、地势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等;结合地形剖面考查两点间通视关系、剖面图的绘制、地形特征、道路选择、梯田修建等内容。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由下图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其形状特点是:两极_稍扁_、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二、地球仪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_北极星附近__。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点睛]①在描述东、西半球范围时一定要说明方向,即以20°W向东到160°E为东半球,从20°W向西到160°E为西半球。
②同一经线圈上的两条经线,度数和为180°,东西经相反(0°和180°经线除外)。
三、地图的关键要素1.比例尺①反映图示范围大小:比例尺越大,图示范围_越小_,反之则越大。
②反映图示内容详略:比例尺越大,内容越_详细_,反之则越简略。
2.方向四、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1.等高线地形图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反映出沿剖面线_地势高低__的变化状况和_坡度_的大小状况。
经纬网图是我们学习地理的基础用图,对其进行判读应用可抓住“三定”进行突破:1.定“方位”在经纬网图中,确定两点之间的方位可以执行以下定位流程:经纬网图的判读与应用具体分析如下:(1)方格状经纬网上两点的定位方法此类图中,经线和纬线一般表示为直线形式,两两相交构成方格状经纬网图,对A 、B 两点的相对方位的判定可依据以下流程:(2)极地投影图上两点的定位方法此类图中,纬线表现为圆弧线,经线表现为放射状直线,此类图中准确判定地球的自转方向是定位的关键。
地球概论课件
4、黄道坐标系
l
l
基本圈是黄道,基本点是黄北极、黄南极。
平行黄道面在天球作无数小圆称黄纬圈。 黄纬度量:黄道为零点
0°—90°( K) ,到; 0°— -90° (K′)
l 通过黄极作无数大圆称黄经圈。 黄经 a 的度量:春分点为起点,沿黄道逆时针量算 0°—36
经 线
经度
纬度
S
天津:39°08′N,117°10′E 。
图2-30 摩尔维特投影
§2
一、天球上的主要点和圈
天球: 假想的以任意一点为球心(人眼,地心,太阳),以无限长为半径 的球体即天球。地心天球;日心天球; 天穹:见到地平以上的半个天球; 天极:天轴与天球表面的两个交点称。北极上空的天极现位于北极星附 近,称天北极。南极上空的天极叫天南极。分别记:P,P' l 天顶、天底:由观测者所在的点做铅垂 线,向上延长与天球的交点称天 顶,记Z, 向下延长与天球 的交点叫天底,记Z′ l 天赤道:地球上的赤道无限扩展与天球 相交的大圆;记做Q,Q′。 l 地平圈 :通过地心即天球的球心与铅垂
纬线的特点: (1)所有纬线相互平行。 (2)除赤道是大圆外,一般纬线均为小圆, 并且距赤道愈远,圆半径愈小,到两极变成点。 南北极点是特殊的纬线圈。 经线和经圈 一切通过地轴的平面同地球表面相割的大圆称经 圈。 所有经圈均通过两极并被两极分割成两个1800的 半圆,称经线。
第1章大学地理 导论
Ⅲ
Ⅳ
SW
NW
α -R=180°
α +R=360°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一章 导论
作业题
1.何谓方位角与象限角? 2.何谓子午线收敛角和磁偏角?已知某地的磁 偏 角 为 - 5 ° 1 5 ′ , 直 线 AB 的 磁 方 位 角 为 134°10′,试求AB直线的真方位角。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一章 导论
§2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 系
第 1 章
新编地图学教程
导
第一章 导论
论
第1章
导 论
§1 地图的基本概念
§2 地图学的定义及学科体系
§3 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 §4 现代地图的作用与类型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一章 导论
以图形作为人类传输地理信息的工具,
已经存在几千年,经历了几千年来社会的发
展。从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一直寻找描
述和分析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工具,从交通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一章 导论
1.3 地图的简要制作过程
—— 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
1.
实测成图:通过实地测量而制成地图的方法。
地面实测成图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一章 导论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一章 导论
高空实测成图
航空摄影测量
新编地图学教程
第一章 导论
高空实测成图
航天遥感
The image were acquired by the Shuttle Radar Topography Mission aboard the Space Shuttle Endeavor, Feb., 2000
4.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 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组成。
第1章 绪论(2课时)
2 导航的发展历史(4)
海洋中船舶的航行——东方世界(2)
唐代
两宋 元代 明朝 清朝
利用北极星的高度进行定位导航 出现明确的地文定位描述 广州上海寺院灯塔 利用勾股定理进行海岸测量 远航亚丁湾;丝绸之路 天文;司南->风水罗盘 司南->磁罗经,应用于海上(信鸽 海上交流) 指南针更精确 沿海 航海图 立旗作标 地文导航与陆地定位:夜灯笼;石柱指示深浅 远洋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 开始落后 禁海 木燃烽火
自然界参照物:地势高低
植被和生物种类变化 河流流向 山峰、湖泊位置 使用生物:老马识途 猎鹰驯化 鸟类迁徙 天文现象:北极星 太阳 时间速度估算:军队行进 千里江陵一日还 机械装置: 指南车 计里鼓
指南车
指南车
晋 崔豹《古今注》
大驾指南车,起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蚩尤 作大雾,兵士皆迷,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 遂擒蚩尤,而即帝位。故后常建焉。旧说周公所 作也。 公元前2600 年涿鹿大战,黄帝部落在战争中发明 指南车——利用机械装置(可自动离合的齿轮传动机 构)实现定向性,使黄帝的军队在大风雨中仍能辨别 方向,从而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人类历史上研制最早 的导航设备,在战争中显示出巨大作用。随着 人类 政治、经济活动范围扩大,导航需求也越来越重要。
老 马 识 途
管仲、隰(xí )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 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 随之,遂得道。 ———《韩非子· 说林上》
候鸟迁徙
德国科学家2010年 发现知更鸟能用右眼 看到磁场,磁力图产 生明、暗阴影,正常 视觉接收并把信息传 递给左脑。转动脑袋 时,阴影会发生变化, 把阴影的图案当做视 觉指南针,用来判断 方向。
地球概论第一章(1)
授课人:吴乐知
湖北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第 二 讲
Chapter 1 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
第一节 球面三角形 基本知识
第一节 球面三角形基本知识
一、球面三角学的基本知识
1、球面三角形
球面 :与一定点等距离的空间的点的轨迹 球体 :由球面围成的几何体 小圆 大圆 极
第一节 球面三角形基本知识
cosc=cosaxcosb+sinaxsinbxcosC
第一节 球面三角形基本知识
4、球面坐标的一般原理
在球面上确定点的坐标,类似于平面坐标, 需要先布置坐标网。如在下图,首先,选定 一条球的直径PP’,作为坐标系的轴。选择不 同的轴线,便构成不同的球面坐标系。 轴 极 基圈 辅圈 原点
Chapter 1 地理坐标和天球坐标
why
第二节 地理坐标
(二)经度(λ) 本地子午面的东西方向和角距离
1. 两面角 2. 度量
本初子午线为起点 赤道弧的读数 N A
3. 方向
东经——00-1800E 西经——00-1800W
•o
S
第二节 地理坐标
4.同一经线各地具相同经度 5. 地球上东西两半球的界线是200W和1600E, 而不是00和1800经线。
有限的方向;北 极是向北的终点 ,也是向南的起 点
2. 纬线代表东西方向
东:顺地球自转的方向 西:逆地球自转的方向
无限的方向;理论上 的亦东亦西---A、B两 地互为东西;实际上 的非东即西---取A、 B两点间的劣弧判断
第二节 地理坐标
3. 地球上的方向与地球自转
我国传统上把正午太阳所在方向定为正南, 而把日出日落的方向视为东西方向;
第二节 地理坐标
第一章 导航系统概述
惯性导航
惯性导航的定义 一种自主式导航系统,不需要接收外界信息, 依靠陀螺仪与加速度计测量得到的数据,通过惯 性导航解算得出位置、速度和姿态等运动参数, 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隐蔽性好、导航信息完整和 数据更新率高等优点。 惯性导航缺点:惯性导航解算中使用积分原理, 惯性器件的误差会导致误差随时间积累,所以纯 惯性导航系统难以满足远程、长时间运动载体的 高精度导航要求。
导航是为运动载体准确到达目的地的导引 工作提供实时的位置、速度和姿态等信息的一 门技术,涉及数学、力学、电子学、仪器仪表、 自动控制以及计算机等多个学科,是飞机、导 弹、卫星、舰船、车辆等运动载体完成航行任 务 的 关 键 技 术 之 一 。
导航系统:能够提供导航参数,实现导航任务 的设备或装置称为导航系统
地球自转
子午面与本初子午面之间的夹角叫做经度.经度的数值是以 本初子午面为始点计算的.在东半球,以本初子午面为始点 向东计算的经度叫做东经,东经共分180度;在西半球,以本 初子午面为始点向西计算的经度叫做西经,西经共分180度.
关 于 2、经纬度 地 球 通过地心并垂直于地轴的平面为赤道平面,赤道平面与地球 的 表面的交线为赤道.赤道是纬线,且是一个大圈.凡垂直于地 一 轴的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线都是纬线,但相对赤道而言, 这 些 些纬线是小圆. 定 义 地垂线与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纬度.纬度的数值是以赤
并取其平均半径为R=6370 公里;
地球自转角速度:
地球绕地轴作自转运动,并且沿椭圆轨道绕太阳作公转运动
ωie= 360度/23小时56分4.1秒
= 15.0411度/小时=7.2921×10-5弧度/秒
地球自转
地球和地图说课
考点分析:
3.以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作为试题背 景,综合考察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如在经 纬网图上确定某重大事件(神舟七号载人飞船 发射地、着陆点,玉树地震震源、曲舟泥石流 发生地、2010年1月15日日环食在我国经过的 省区等)发生地所处的经纬度位置、相对方向、 半球位置、温度带,到达这些地点行走路线的 选择等。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位和作用:
“地球和地图”是中学地理中一个十分重 要的,也是十分基础的内容,其涉及到的经线、 经度、纬线、纬度、地球的运动及地图的三要 素、等高线等相关知识,均为中学自然地理的 基石,所以对本章内容一定要加以重视,理解 透彻。
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上的经 纬线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利用经纬网来确定地 球表面任何一点的位置。地球的自转与昼夜交替 的现象,地球公转和季节的变化现象、以及地球 公转与五带的形成与划分。地图上的比例尺、方 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从等高线的 形状来判别不同的地形类型,从等高线或等深线 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地面的高低起伏,或者海 底坡度的大小,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陡缓的关系。
注意事项:
4.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根据等高线上 的数值可判断海拔高低,等高线上的数值都是 海拔高度,数值越大,海拔越高;同一等高线 上各点的海拔高度相同;相邻等高线之间的的 等高距相等。(2)根据等高线的疏密可以判 断坡度陡缓,根据等高线的形态判断山体的不 同部位。(等高线向低处凸所表示的是山脊, 向高处凸是山谷,多条等高线重合是陡崖)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纬线的特点。 2.掌握经纬度的划分和经纬度度数值的 变化规律。帮助学生建立纬线与经线的 空间观念。
导航定位技术基础知识
其中e为参考旋转椭球的偏心率。
3.重力加速度
设P为地球上某一点,该点有由万由引力引起 的引力加速度G是实际存在的,而维持物体跟随地 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F和重力加速度g是G的两个分 量。 g和G的偏差角δθ随纬度而变,当L=45º时, δθ达到最大值约为10’,重力加速度随纬度的 变化规律为:
时间间隔:发生某一现象所经历的过程,是这一过 程始末的时刻之差。 ——相对时间测量
2.3 时间基准
世界时系统
以地球自转为基准的时间系统。
(1)恒星时:以春分点为参考点,由春分点的 周日视运动所确定的时间。
(2)平太阳时:以平太阳为参考点,由平太阳 连续两次经过本地子午圈的时间间隔。
(3)世界时:以平子夜为零时起算的格林尼治 平太阳时称为世界时。
2 导航定位技术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2.1 地球的描述 2.2 坐标系 2.3 时间基准
2.1 地球的描述
地球及其附近的导航是相对地球而言的,经度与 纬度是导航的基本参数,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自转 角速度是基本的自然参考量,因此诸如地球的形 状和重力的描述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1.形状
地球是不规则的形状,有三种近似的数学 描述:
e Re Rp
常用参考旋转Re椭球参数
名称
Re(m)
Rp(m)
1/ e
备注
克拉所夫斯基 海福德 1975年国际 克拉克
6378254 6378389 6378140 6378206
6356803 6356912 6356755 6356584
298.3 297.0 298.257 295.0
俄、中 西欧
(1) 大地水准体: 在地球表面由地球重力场 的等势面所围成的几何体
地球概论第一章
南北方向(经线方向),有限方向;
东西方向(纬线方向),无限方向;
理论上亦东亦西;实际上非东即西。
地球上的方向与地球自转 我国传统上把正午太阳所在方向定为正 南,而把日出日落的方向视为东西方向; 东西方向与地球自转相联系; 在用时针的方向表述地球自转方向时, 必须明确观测者是立足于哪个半球观测 地球自转的。
• 由于地球自转而随同整个天球的运动, 方向向西,日转一周; • 由于地球公转而相对于恒星的运动, 方向向东,年巡天一周。
图1-10 天球的视运动
左:地球公转和太阳周年运动,二者都向东。 右:地球自转和天球周日运动,前者向东,后者向西。
天球上的圆和点
图1-11 天球大圆的交点和远距点 左:地平圈与天赤道的交点(东、西)和远距点(南、北、上、下); 右:黄道与天赤道的交点(二分)和远距点(二至点和无名点)
图1-1 经线和纬线 纬线平面垂直于地轴,经线平面都通过地轴
英国Greenwich天文台,现为 天文台内展出早期的天文望远镜、 天文博物馆 星象图和天文钟等
通过Greenwich天文台内古老的 天文望远镜观察宇宙
脚跨东西半球, 即通过Greenwich 天文台的本初子午线(0°经线)。
二、 地球上的方向和距离 地球上的方向 通常指地平方向;
经度和纬度
一、 经度和纬度
是经线和纬线的“编号”,本身代表一种角 度 纬度:一地相对于赤道平面的南北方向和角 度
纬度是一种线面角,即本地法线与赤道平 面的交角; 纬度在本地经线上度量,南北纬各分90度。
经度:本地子午面的东西方向和角距离
经度是两面角,本初子午面为起始面; 本地子午面为终面; 经度通常在赤道上度量,东西经各分 180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ω x ω y
1 1 sin 2 a cos 2 a 1 − ( ) sin cos ( ) − − − + a a R v τ RN RN RM M x∆ a v 2 2 1 cos a sin a 1 1 y ) ( ) sin a cos a + − ( R R R R Rx N M M N
2 Re2 − R p
第一偏心率
e=
Re
2 Re2 − R p
第二偏心率
e' =
Rp
27
§1.5.3 地球参考椭球的曲率半径
曲面上某动点前进方向的曲率是描述曲面沿该 方向的弯曲程度。曲率半径是曲率的倒数 曲率半径
R=
lim
∆t → 0
∆s ds = ∆ϕ dt
曲率半径也是描述动点速度与角速度之间关系的参数
7
§1.5.1 地球几何形状及纬度定义
1.地心垂线和地心纬度:
从该点指向地心的连线矢量。
8
§1.5.1 地球几何形状及纬度定义
2.地理(测地)垂线和地理测地)纬度:
在本书以后的叙述中,除 非特别说明,否则纬度均 指的是地理纬度 。
9
§1.5.1 地球几何形状及纬度定义
3.天文垂线和天文纬度:
10
978.03267714 ×
−11 ω= 7292115.1467 × 10 rad s ≈ 15.04108 h ie
21
§1.5.2 地球形状的数Fra bibliotek描述即:
g =G − ωie × (ωie × R)
22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WGS-84全球大地坐标系体系选用的重力解析式如下:
19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自1987年1月10日之后,GPS卫星星历均采用 WGS-84坐标系统。因此GPS网的测站坐标及 测站之间的坐标差均属于WGS-84系统。为 了求得GPS测站点在地面坐标系(属于参心 坐标系)中的坐标,就必须进行坐标系的转 换。
遇到的实际问题——使用我国民航总局制定的航图查出来的 坐标值,与使用Jeppesen(杰普逊公司)的航图查出来的往 往不是完全相同,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别。(原因)
杰普逊电子飞行包(Jeppesen Electronic Flight Bag-EFB)-波音777等
20
•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研究导航必须研究加速度——涉及到重力加速度。
即:g
g
=G − ωie × (ωie × R)
1 + 0.00193185138639sin 2 L 1 − 0.00669437999013sin 2 L
1
第一章
§1.1 §1.2 §1.3 §1.4 §1.5
导航系统概述
导航与大地测量、制导的关系 导航技术发展简史 惯性导航技术发展简况 导航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地球形状描述与曲率半径
2
§1.5
地球形状及曲率半径
§1.5.1 地球几何形状及纬度定义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1.5.3 地球参考椭球体的曲率半径 §1.5.4 地球上定位的两种坐标方法及其转换 §1.5.5 导航技术中常用的基本参数
§1.5.1 地球几何形状及纬度定义
飞行高度 (简称高度)
绝对高度 (海拔高度)
真实高度
(大地水准线)
当地海拔 大地起伏
参考椭球面
常用的高度主要有飞行高度、绝对高度、 真实高度等; 由于大地水准面法线(本应用此)不易 用数学模型描述,因此,常用参考椭球 面上法线来代替,上述各种高度定义都 是在这种前提下确定的。
定位与导航系统
第一章 导航系统概论 第二章 惯性导航系统 第三章 全球卫星定位导航 第四章 无线电、天文和其它导航系统 第五章卡尔曼滤波及其在导航中的应用 第六章 组合导航 实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研究中心(/)-刘建业、赵伟(025-84892304),2012年版
29
§1.5.3 地球参考椭球的曲率半径
1.参考椭球主曲率半径 过椭球面上一点(P)的法 线,可作无限个法截面,其 中一个与该点子午面(该点 子午线所在的面)相垂直的 法截面同椭球面相截形成的 闭合的圈称为卯酉圈(prime vertical) 。 图中的卯酉圈为PEE’所在 的面与地球的交线。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研究中心(/)-刘建业、赵伟(025-84892304),2010年版
Krasovski (1878~1948) , 苏联大地测量学家。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 士。
(1980年后)
?
13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1954年北京坐标系
建国初期,为了迅速开展我国的测绘事业,鉴于当时的实际 情况,将我国一等锁与原苏联远东一等锁相连接,然后以连接处 呼玛、吉拉宁、东宁基线网扩大边端点的原苏联1942年普尔科沃 坐标系的坐标为起算数据,平差我国东北及东部区一等锁,这样 传算过来的坐标系就定名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因此,P54可归 结为: a.属参心大地坐标系; b.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的两个几何参数; c. 大地原点在原苏联的普尔科沃; d.采用多点定位法进行椭球定位; e.高程基准为 1956年青岛验潮站求出的黄海平均海水面; f.高程异常以原苏联 1955年大地水准面重新平差结果为起 算数据。按我国天文水准路线推算而得 。
参考椭球的赤道平面是圆平面,所以参考椭球可 用赤道平面半径(即长半径)和极轴半径(即短半径) 来描述,或用长半径和椭圆度(扁率)来描述。
赤道平面半径(即长半径)
椭圆度(扁率)
f =
Re − R p Re
极轴半径(即短半径)
长半径
26
§1.5.3 地球参考椭球的曲率半径
大地测量还常用偏心率来描述参考椭球的椭圆程度
11
§1.5
地球形状及曲率半径
§1.5.1 地球几何形状及纬度定义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1.5.3 地球参考椭球体的曲率半径 §1.5.4 地球上定位的两种坐标方法及其转换 §1.5.5 导航技术中常用的基本参数
12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直至目前为止,各国采用的参考椭球已不下十余种,但大部分 都是仅在局部地区测量大地水准面的基础上确定的,仅对某些 局部地区适用。
3
§1.5.1 地球几何形状及纬度定义
由于地球绕其极轴转动,所以赤道各处的地球 半径较极轴方向的半径长,地球类似一旋转椭 球体。
4
§1.5.1 地球几何形状及纬度定义
但地球表面有高山、盆地、 P 海洋。它的真实形状是很不 规则的,
这种不规则的真实地球体 无法用数学模型表达,所 以在导航中无法用它来描 述地球形状。
5
我国的西部地貌(红色为争议边界)
§2.2.1 地球几何形状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导航研究中心(/)-刘建业、赵伟(025-84892304),2010年版
6
§1.5.1 地球几何形状及纬度定义
地球确切地是个三轴椭球体。 大地水准面P’点; 平均海平面; 在测量各处大地水准面的基础上, 采用偏差平方和最小的准则,可将 大地水准体用一个有确定参数的旋 转椭球体来逼近,这种旋转椭球体 称为参考旋转椭球体,简称参考椭 球或椭球P0。 参考椭球与地球意义相同(本书)。
18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WGS-84世界大地坐标系
该坐标系是一个协议地球参 考系CTS(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System),其原点 是地球的质心,Z轴指向 BIH1984.0定义的协议地球极 CTP(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Pole)方向,X轴 指向BIH1984.0零度子午面和 CTP赤道的交点,Y轴和Z、 X轴构成右手坐标系。 WGS-84椭球采用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7届大 会大地测量常数推荐值
v = Rω
28
§1.5.3 地球参考椭球的曲率半径
1.参考椭球主曲率半径
卯酉圈 (prime vertical ):它所在的平面与 子午面垂直,是地平坐标系中的大圆。它与地 平圈相交于东点和西点。 大圆线是球面上半径等于球体半径的圆弧。大 圆线是连接球面上两点最短的路径所在的曲线。 大圆线是球面上半径最大的圆弧,所有的经线 都是大圆线,纬线则只有赤道而已。
23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重力波(场)
24
§1.5
地球形状及曲率半径
§1.5.1 地球几何形状及纬度定义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1.5.3 地球参考椭球体的曲率半径 §1.5.4 地球上定位的两种坐标方法及其转换 §1.5.5 导航技术中常用的基本参数
25
§1.5.3 地球参考椭球的曲率半径
30
§1.5.3 地球参考椭球的曲率半径
参考椭球子午圈上各点的曲率半径和卯酉圈上各 点的曲率半径称为主曲率半径 。
31
§1.5.3 地球参考椭球的曲率半径
RM =
[(1 − f ) tg
2
(1 − f ) 2 Re / cos 3 L
2
L +1
]
3/ 2
=
[(1 − f )
(1 − f ) 2 Re
16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新1954北京坐标系
将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空间直角坐标经过 三个平移参数平移变换至克拉索夫斯基椭球 中心,椭球参数保持与1954年北京坐标系相 同。
17
§1.5.2 地球形状的数学描述
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苏等国家利用卫星观 测等资料开展了建立地心坐标系的工作。美 国国防部(DOD)曾先后建立过世界大地坐标系 (World Geodetic System,简称WGS)WGS60,WGS-66,WGS-72,并于1984年开始, 经过多年修正和完善,建立起更为精确的地 心坐标系统,称为WGS-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