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2时间与位移教案5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物理:1.2《时间和位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一)

物理:1.2《时间和位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物理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高中物理新课标人教版物理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2.时间和位移 2.时间和位移
肥城市第二高级中学
高一物理组
王绪峰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 .时刻:是指某一瞬时,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 用点来表示. 用点来表示.
y B A
O
x
物体从A运动到B 物体从A运动到B,不管沿着什么 轨迹,它的位移都是一样的。这个位 移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箭头)线段 AB表示 AB表示
三、矢量和标量
矢量: 矢量:
像位移、速度这样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标量:
像质量、温度这样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 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的物理 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 量
第二秒末 第一秒末 第三秒末
0
1
2
3
4
5 t/s
第一秒 第二秒
第三秒
0
1
前秒
前一秒
3. 时间的测量 : 在实验室中常用停表和打点计 . 时间的测量: 时器. 时器.
二、位移和路程
1.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 质点 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位移是用来表示物体(质点 是用来表示物体 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用由质点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上 课 下上 课课 下 课
8
45min
945min
10
上午前两 节课开始与 结束的时刻 及两节课与 t/h 课间休息的 时间间隔
10min
2. 时间间隔 : 是指两时刻的间隔 , 在表示时间 . 时间间隔: 是指两时刻的间隔, 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的数轴上用线段来表示.时间间隔简称时间.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课时练+答案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课时练+答案

第一篇: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自由落体运动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第一章运动的描述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知识梳理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

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

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

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教案

高一物理人教版必修一1.2时间和位移教案

高中物理新课标教学设计1.2时间和位移【学习者分析】本人所在学校属于省级示范学校,学生在初中就已经进行了很长时间的探究体验,因此他们有探究的基础,优点是思维活跃,善于观察、总结、提出并回答问题,不过还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及实验器材问题。

新课程改革打破了以前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地位平等,充分贯彻以学生为本,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节课是一节科学探究课,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现象,是问题,积极引导学生探究。

探究式教学重视的是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而不是结论,探究过程是产生创造思维的温床,过于重视结果可能会导致丧失探究热情,扼杀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材分析】《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3)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2.过程与方法:(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重点难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设计思想】由于学生刚刚进入高中,物理难度有所提高,所以在初中与高中物理的转折点上,老师一定要低重心教学,重点把握基础知识。

所以采取类比方式进行相关教学。

【教学环节】一.课题的引入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是在什么时候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候到校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要想清楚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仅仅只是用上节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还有必要学习一些新的物理量。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 位移教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 第一册 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 位移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时间位移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 知道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在具体情境中识别时间间隔和时刻;2. 理解坐标系的概念,会用一维坐标系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及位置的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 知道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能用平面坐标系正确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2. 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实验,经历使用打点计时器的过程,能正确熟练地使用打点计时器,培养他们交流沟通的能力,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过程以及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1、理解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

(重点)2、理解位置、位移、路程等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重点)3、理解矢量与标量运算的差异。

(难点)4、理解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的结构。

(难点)课件、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一、导入新课:要讨论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就要涉及位置、时间等概念。

如果要准确地描述一辆行驶在北京长安街上的汽车所处的位置,你认为应该采用什么方法?你对时间是怎样认识的?二、讲授新课:1、时刻和时间间隔【教师引入课程】要描述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首先要清楚“时间”一词的含义。

说到时间,不能不说时刻和时间间隔。

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师引导】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

我们可以用一个时间轴来表示【教师提问】现在一起思考一个问题,8点和45分钟有什么区别?结合时间轴,仔细思考。

【教师总结】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用线段表示。

我们平时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要根据上下文认清它的含义。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导学案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二节时间和位移导学案

学校:百灵庙中学学科:高一物理编写人:史殿斌审稿人:必修一 1.2时间和位移学案课前预习学案【预习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知道什么是位移,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什么是标量和矢量.【预习内容】(自主学习课本第二节)【提出疑惑】课内探究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2.理解位移的概念,了解路程与位移的区别.3.知道标量和矢量.4.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5.知道时刻与位置、时间与位移的对应关系.【学习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学习难点】1.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交流讨论、自主归纳【学习过程】一、时刻和时间间隔阅读课本p9页的内容想一想:1、我国运动员刘翔在奥运会田径男子110米栏决赛中以时间12秒91的成绩夺得中国男选手在奥运会上的首枚田径金牌2、北京时间8点整3、各位旅客请注意,由温州开往杭州5114次列车开车时间12点30分,请各位旅客自觉排队等候检票以上几句话中的“时间”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有什么区别?思考:1、结合上面的学习你能给出时间、时刻的定义吗?时刻:。

时间:,也是时间坐标轴上两个不同的时刻之差。

2、如何用数轴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用表示,时间间隔用表示。

3、时间和时刻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时间轴上,时间表示一段,时刻表示一个点。

如图所示,0点表示开始计时,0~3表示3s的时间,即前3s。

2~3表示第3s,不管是前3s,还是第3s,这都是指。

3s所对应的点计为3s末,也为4s初,这就是。

4.特征:时刻有先后,无大小;时间无先后,有大小例1.以下的计时数据中指时间间隔的是( )A.“嫦娥一号”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5分点火发射B.第29届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20时8分在北京开幕C.刘翔创造了12.88秒的110米栏最好成绩D.在一场NBA篮球赛开赛8分钟时,姚明投中第三个球E.小明同学迟到了例2、请在如图1所示的时间轴上指出下列时刻或时间间隔(填相应的字母):(1)第1s末,第3s初,第2个两秒的中间时刻;(2)第2s,第5s内,第8s内;(3)第二个2s,头5s,前8s内;二、路程和位移暑假期间小明一家和小强一家分从北京分别乘飞机和坐火车到重庆旅游,两家在红岩革命纪念馆正好走到一块,小明对小强说:北京到重庆也不是很远才1500公里,一会就来了。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技能训练:
设计实践活动或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时间与位移知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时间与位移新课呈现结束后,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
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时间与位移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时间与位移问题。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时间与位移的概念、计算方法,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重点,强调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时间与位移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展示和讲解。例如,可以准备一些关于时间与位移的示意图、物理实验视频等。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需要提前准备实验器材,并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本节课可以进行的实验有关键时刻的标记、位移的测量等,所需器材包括尺子、计时器、标记笔等。
⑩物理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
-运动与力的关系:如何运用运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力的现象
-运动与能量的关系:如何运用运动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完成《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第17页至第21页的课后习题。
2.设计一个关于时间与位移的小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个运动现象,并撰写一篇短文。
教学流程
(一)课前准备(预计用时:5分钟)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2 时间和位移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2 时间和位移

1.2 时间和位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位移、路程、时刻和时间间隔。

2.知道矢量和标量,知道位移是矢量。

知道位移和路程的不同。

3.知道直线运动物体的位置及位移,并能利用直线坐标系的坐标和坐标变化来表示。

二、过程与方法1. 通过具体问题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概念,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化的处理方法。

2. 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3.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的位移,用标量表示路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

2. 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难点】位移和路程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一个走读生,上学的时候是什么时间离开家的?在路上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走的?什么时间到校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要想清楚地描述物体运动情况,仅仅用上节课所学的内容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物理量。

二、新课内容(一)时刻和时间间隔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开始学生的回答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我们说上午8时上课、8时45分下课,这里的“8时”“8时45分”是这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刻,而这两个时刻之间的45分,则是两个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

上午前两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刻及两节课和课间休息所持续的时间间隔1.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坐标系,则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例:见下图所示2.要注意严格区分时间间隔(时间)和时刻。

例如:“第6s 末”、“第7s 初”、“6s 末”等指的都是时刻而不是时间。

其中“第6s 末”、“第7s 初”指的是同一时刻,在时间轴上都是指t=6s 这一点;“6s 末”在时间轴上指t=6s 这一点。

高中物理第1章第2节 1.2时间与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第1章第2节 1.2时间与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2时间与位移一、教材分析《时间和位移》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1章第2节教学内容,主要学习两个重要的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矢量和标量,2会区别位移和路程及时间和时刻。

本节内容是对本章知识的提升,又是后面知识点学习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会用坐标表示时刻与时间、位置和位移及相关方向。

2、会用矢量表示和计算质点位移。

(二)能力目标:1、通过用物理量表示质点不同时刻的不同位置,不同时间内的不同位移(或路程)的体验,领略物理方法的奥妙,体会科学的力量。

三)德育目标:2、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三、教学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四、教学难点位移的矢量性五、教学过程(一)引入: (播放影片)通过前面的影片大家可以看到,宇宙万物都在时间和空间中存在和运动.我们每天按时上课、下课、用餐、休息.从幼儿园、小学、中学,经历一年又一年,我们在时间的长河里成长.对于时间这个名词,我们并不陌生,你能准确说出时间的含义吗?物体的任何机械运动都伴随着物体在空间中位置的改变,你们用什么来量度物体位置的改变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课题:时间和位移.(二)新课教学:(一)时刻和时间间隔老师提出问题: 1.结合教材,你能列举出哪些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2.观察教材第14页图1.2—1,如何用数轴表示时间?3. 时刻和时间有什么区别?学生讨论: 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1.物体的运动总是伴随着时间和空间而进行.2.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时刻表示一个点,而两个点之间(即两个时刻之间)对应的线段表示时间间隔, 简称时间.3.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时间间隔的简称,指一段持续的时间间隔。

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神学生思考: 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舟”五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参考答案:这里的“10月15日09时0分”、“15日18时40分50秒”和“16日06时23分”,分别是指这次航天飞行点火、展示国旗和着陆的时刻,而“9小时40分50秒”和“11小时62分10秒”分别指的是从点火到展示国旗和从展示国旗到着陆所用的时间.(二)位移和路程中国西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在沙漠中,远眺不见边际,抬头不见飞鸟.沙漠中布满了100~200m高的沙丘.像大海的巨浪,人们把它称为“死亡之海”.许多穿越这个沙漠的勇士常常迷路,甚至因此而丧生.归结他们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在沙漠中搞不清这样三个问题:我在哪里?我要去哪里?选哪条路线最佳?而这三个问题涉及三个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位置、位移、路程.老师提出问题: 位置、位移、路程它们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弄明白这几个问题.学生讨论: 四人一组,在各组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几个概念进行讨论.老师请学生回答问题并做小结:1:位移是矢量,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其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位移的方向.2:质点的位移与运动路径无关,只与初位置、末位置有关.3:位移与路程不同,路程是质点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431学生思考: 一质点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则其位移大小为 ,路程是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目录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目录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目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物体与质点参考系坐标系2.时间和位移时刻和时间间隔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3.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坐标与坐标的变化量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4.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用打点计时器测量瞬时速度用图像表示速度5.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加速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探究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进行实验处理数据做出速度——时间图象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用图象表示位移4.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之间的关系5.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加速度6.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绵延两千多年的错误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设实验验证第三章相互作用1.重力基本相互作用力和力的图示重力四种基本相互作用2.弹力弹性形变和弹力几种弹力3.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4.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共点力5.力的分解力的分解矢量相加的法则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理想实验的魅力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惯性与质量2.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制定实验方案时的两个问题怎样由实验结果得出结论3.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单位4.力学单位制5.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的受力分析6.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从受力确定运动情况从运动情况确定受力7.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共点力的平衡条件超重和失重从动力学看自由落体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2时间和位移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1.2时间和位移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分析“时间和位移”是普通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中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小节的内容。

本节介绍描述质点运动的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

本节课是在上节课建立了质点概念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位移的概念,并结合上一节坐标系的知识学会在一维坐标系中计算矢量的大小。

从整个教材看,本章主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我们应该如何描述运动”。

而这一节学习的两个概念时间和位移是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它们的学习为我们以后学习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打下了基础。

同时,引入概念更加科学的描述物质世界作为物理学的一种基本方法,在本章中也多次用到。

学习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浙江省衢州市杜泽中学高一(2)班的学生。

是刚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

学生在初中从未涉及到矢量,虽然学习过速度,但不明确它的方向,没有矢量意识。

高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是并没有在生活中明确区分时间间隔和时刻的习惯。

高中学生往往以住校生为主,其家庭住址离学校大多数都有一定的距离,在无意识中已经形成了家里到学校有多远的初步概念,这个概念其实就是位移的前概念,但是这个概念往往和回家的时间,公交车的车费等混淆。

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理清生活中的问题而帮助学生建立位移的概念。

学生已经学习了质点、参考系、坐标系的概念,这个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时间间隔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1.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会识别时间间隔和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3)知道矢量与标量运算的差异,会进行一维情况下的矢量运算。

过程与方法(1)观察日常生活,从中提出问题并形成物理概念。

(2)经历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教案(16)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和位移教案(16)

第一章 A 质点、位移和时间(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点的概念,理解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知道在什么情况下研究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知道物理模型与实际物体的区别,知道建立物理模型的条件和作用。

(2)理解位移和路程的概念,知道路程与位移的联系和区别,初步建立矢量的概念。

知道矢量与标量的区别,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通过建立坐标系,确定质点的位置等过程来建立位移的概念,认识建模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卫星定位等学习懂得位置、位移的确定在现实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了解机械运动与生活和生产实际的广泛联系,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性,感悟物理概念的科学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质点的概念、位移的概念(2)知道矢量和标量难点:位移的矢量表示方法,位移和路程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资源:课本上的图片、有关机械运动、位移和路程、时间和时刻的PPT或动画四、教学设计机械运动:空间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现象。

(运动的轨迹、快慢、方向都有不同)(结合多媒体课件演示)匀变速直线运动:交通安全与人对变速运动规律的认识密切相关。

因为车子的运动和轮胎、天气、路面等因素情况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所以在使用交通工具时绝不能想当然或凭感觉,容易造成车祸。

1.情景引人通过对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观察,适当设问启发,采用学生小组讨论的活动形式,引发学生学习机械运动的兴趣。

如:(1)观察书上导图及其他几幅照片,讨论其中蕴含了那些有关机械运动的信息?(2)思考能否判断出汽车的运动方向?注: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分小组讨论,然后组织小组交流讨论,老师适时启发、“点拨”。

2.建立质点模型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总结出要研究复杂的机械运动,首先从最简单的匀速直线运动入手,这就需要对实际物体作一个简化处理——突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引入质点模型。

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用质点来代替原来的物体并不影响对问题的研究。

2018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2时间和位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018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2时间和位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2时间和位移[学习目标]1.知道时刻和时间间隔的区别和联系2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3知道什么是矢量、标量及其区别•自主预习------------------------------ -------------- 预号新知夯实基础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 时刻:指某一瞬间•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2. 时间间隔:指某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_.在时间轴上,用线段表示.二、路程和位移1.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2. 位移(1)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⑵定义: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一条有向线段.三、矢量和标量1.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位移等2.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例如:时间、温度、质量、路程等3. 运算法则:两个标量的加减遵从算术加减法的法则, 矢量相加的法则与此不 _(填“相同”或“不同”).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研究直线运动时,在物体运动的直线上建立x轴.1. 物体的初、末位置:可用位置坐标X1、X2表示.2. 物体的位移等于两个位置的坐标变化,即:△ x= X2-X1.O即学即用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 天津开往德州的K213次列车于13点35分从天津发车,13点35分指时间间隔.( X ) ⑵在800m比赛中,李明以2分01秒46的成绩获得冠军,其中的2分01秒46指的是时间间隔,800m指位移.(X )(3)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时,路程和位移的大小相等,且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X )(4) 一个物体的位移为零,路程也一定为零.(X )2. 一个物体沿直线从B运动到A,再运动到C,其位置坐标如图1所示,则物体的位移△ x= __________ ,路程s= _________ .i * i I I I 占I i . .-3 -2-1 0 1 2 3 4 5 Jt/m图1答案—5m 11m【考点】位移和路程【题点】位移和路程的计算重点探究------------------------------ -------------- 启迪思维探究車点一、时刻和时间间隔叵导字探究如图2所示,在时间轴上标出“第3s初”,“第3s末”,“第3s内”,“前3s内” •然后指出哪些表示时刻,哪些表示时间间隔?■I0 1 2 3 4 5 b 7//s图2答案“第3s初”、“第3s末”表示时刻“第3s内”、“前3s内”表示时间间隔IS知识深化时刻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的表示用点表示用线段表示描述关键词“初” “末” “时”,如“第1s末”,“第2s 初”,“ 3s时”如“第2s内”,“前3s内”联系两个时刻的间隔为一段时间间隔,时间间隔能表示运动的一个过程,好比一段录像;时刻可以显示运动的一瞬间,好比一张照片例1下列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A. 第4s末到第5s初经历了1s的时间间隔B. “早上第一节课8 : 00上课”,其中8 : 00指的是时间间隔C. 物体第3s末的位置坐标是(2m,3m),其中第3s末指的是时刻D. 物体第3s内运动了4m,其中第3s内指的是时刻答案C解析第4s末与第5s初在时间轴上是同一个点,是指同一时刻,故A错误;早上第一节课8 : 00上课,这里的8 : 00指的是时刻,故B错误;第3s末,指的是时刻,故C正确;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第3s内,指1s的时间长度,是时间间隔,故D错误•【考点】时间间隔和时刻【题点】对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理解二、路程和位移矢量和标量[=导学探究(1)如图3所示,三位旅行者从北京到上海,甲乘高铁直达,乙乘飞机直达,丙先乘汽车到天津,再换乘轮船到上海,三者的路程是否相同?位移是否相同?⑵①如果一位同学从操场中心A点出发向北走了40m到达B点,然后又向西走了30m到达C点,则他从A到C点的路程是多大?位移是多大?②路程和位移的计算方法相同吗?答案(1)三者的路程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即都是从北京到上海,初位置、末位置一样,即位移相同•(2)①如图所示,路程是70m位移为从A点指向C点的有向线段,大小为50m.②路程是标量,遵从算术运算法则,可以直接相加减;位移是矢量,不能直接相加减,位移的大小等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IS知识深化1. 位移和路程的区别(1) 位移由物体的初、末位置决定,与路径无关,不管经历什么路径,只要初、末位置相同,位移就相同;而路程由物体的运动轨迹决定,与路径有关(2) 路程是标量,无方向,其大小计算遵循算术运算法则(可以直接相加减);位移是矢量,有方向,其大小计算不能直接相加减(其运算方法第三章将学到).(3) 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2. 矢量和标量及其区别(1)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2) 矢量的表示方法:矢量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有向线段)表示,线段的长度表示矢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矢量的方向(3) 运算方法的比较①标量运算遵循算术运算法则•②矢量运算的方法第三章会学到,但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用“ + ”、“一”号表示方向后,可简化为算术加减法•例2 一个人晨练,按如图4所示,走半径为R的中国古代的八卦图运动,中央的S部分是两个直径为R的半圆•他从A点出发沿曲线ABCOAD行进.求:图4北(1) 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O点时的位移的大小和方向•(2) 他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位移和路程•答案(1) R由北指向南⑵2R方向为东偏南45° 2.5 n R解析(1)从A点第一次走到0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0的长度,即X1 = R位移的方向为由北指向南.(2)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位移的大小等于线段AD的长度,即X2= .2R位移的方向为东偏南45° .从A点第一次走到D点时的路程等于整个运动轨迹的长度,即s3 R=4X 2 n R+ 2 n X ?= 2.5 n R【考点】位移和路程【题点】位移和路程的计算例3 (多选)下列关于矢量(位移)和标量(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两个运动的物体位移大小均为20m这两个位移一定相同B. 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位移x甲=1m, x乙=—3m,则x甲v x乙c•温度计读数有正负,其正、负号表示温度的方向D.温度计读数时正的温度一定大于负的温度,正、负不能代表方向答案BD解析位移是矢量,大小相同,方向不一定相同,所以这两个位移不一定相同,A错误;矢量比较大小时,比较绝对值,B正确;温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正号表示比零摄氏度高,负号表示比零摄氏度低,正的温度一定高于负的温度,C错误,D正确.【考点】矢量和标量【题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三、直线运动中位置和位移的表示例4如图5所示,一小球从A点竖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B后,返回落至水平地面C处, AB AC间距离如图所示.图5(1)若以A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 ___ A B、C三点位置坐标分别为X A= mX B=______ m, X c= ______ m.AB 间位移△ X AB=_______ m, BC 间位移△ X BC=_________ m,△ X AB ___________ (填“ >”“ <”或“=” )△ X BC.(2)若选地面C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A B、C三点的位置坐标分别为X A'=___ m, X B'= m, X c'= m, AB间位移△ X AB'= m BC间位移△ X BC'= m. 答案(1)0 5 —3 5 ___ —8 < (2)3 8 0 5 —8【考点】利用坐标系求位移【题点】一维坐标系求位移厂总结提升•--------------------------------- 11. 位置在直线坐标系中的表示直线坐标系中位置用一个点的坐标表示;坐标值的正负表示物体所在位置在坐标原点的正方向上还是负方向上;坐标值的绝对值表示物体所在位置到坐标原点的距离2. 位移在直线坐标系中的表示用两个坐标的差值即△ X = X2 —X1表示位移.△ X的数值表示位移大小,△ X为正,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同;△X为负,表示位移方向与正方向相反3. 在直线坐标系中,选择不同的坐标原点,各点的位置坐标不同,但两点间位移相同,即位移与坐标系无关•检测评价达标过关达标检测1. (时刻和时间间隔)(多选)下列计时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A. 《新闻联播》每晚19点播出B. 太原开往北京的K962次列车于17时26分从太原东站发车C. 第六届东亚运动会女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唐奕以54秒66的成绩夺得冠军D. “嫦娥三号”历经13天在月球表面虹湾区实现软着陆答案CD解析每晚19点、17时26分都是指具体某一时刻,A、B错误;54秒66、13天指的都是一段时间间隔,C、D正确.【考点】时间间隔和时刻【题点】对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理解2. (位移和路程)(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B. 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位移是相同的C. 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D. 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答案BC解析沿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没有往复运动,也只能说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而不能说位移等于路程,若有往复运动时,则其大小不相等,选项A错误;在有往复的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是小于路程的,位移只取决于始、末位置,与路径无关,而路程是与路径有关的,故选项B、C正确,选项D错误.【考点】位移和路程【题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3. (位移和路程)如图6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图6m.【考点】位移和路程 【题点】位移和路程的计算4.(矢量和标量)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C. — 10m 的位移比5m 的位移小D. — 10 C 的温度比5C 的温度低答案 C解析 由矢量和标量的定义可知 A 、B 项正确;一10m 的位移比5m 的位移大,负号不表示大 小,仅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故C 错误;温度是标量,负号表示该温度比0C 低,正号表示该温度比0C 高,故—10C 的温度比5C 的温度低,D 正确. 【考点】矢量和标量 【题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课时对点练 ---------------------------- -------------- 汪里双基强优落宪一、选择题考点一时间间隔和时刻1.(多选)如图1所示的时间轴中,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九h h h^-1 f 用I ________ L ____I ______L — » . « ―L __ J __________ .0 12 3 n-1 « f/s图1A. t 2表示时刻,称为第 2s 末或第3s 初B. t 2— 13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 3s 内C. t o 〜t 2表示时间间隔,称为前 2s 或第2s 内D. t n —1〜t n 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 1) s 内解析位移大小等于AC 勺直线距离,大小为前601m° = 23^m.路程等于1m 1m sin60 ° + sin60 °答案AB解析t2表示时间轴上的一个点,所以表示时刻,称为第2s末或第3s初,A正确;t2〜t s 表示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所以为时间间隔,称为第3s内,B正确;t o〜12表示时间轴上的一段距离,所以为时间间隔,称为前2S , t l〜t2称为第2S内,C错误;t n—1〜t n表示时间间隔,称为第n s 内,D 错误.【考点】时间间隔和时刻【题点】对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理解2. 下列描述时间间隔的是(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11秒末达到终点B. 1 秒末物体速度为零C. 百米赛跑运动员的成绩是11秒D. 第3秒初物体开始运动答案C解析运动员11秒末达到终点,11秒末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A错误;1秒末物体速度为零,1 秒末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B 错误;运动员的成绩是11 秒,其中11秒是时间的长度,所以是时间间隔,所以C正确;第3秒初物体开始运动,其中第3秒初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D错误•【考点】时间间隔和时刻【题点】对时间间隔和时刻的理解考点二位移和路程3. ( 多选)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出租车按路程收费B .出租车按位移的大小收费C. 在曲线运动中,同一运动过程的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绝对值(即大小)D. 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答案AC解析出租车按路程收费,曲线运动中路程一定大于初、末位置间线段的长度,所以曲线运动中路程一定大于位移的大小,所以A、C正确,B错误.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而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任何情况下位移都不能是路程,所以D错误.【考点】位移和路程【题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4. 在某次铅球比赛中,某运动员以18.62m 的成绩获得金牌. 这里记录的成绩是指( )A. 比赛中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B. 比赛中铅球经过的路程C•既是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又是铅球经过的路程D.既不是铅球发生的位移大小,也不是铅球经过的路程答案D解析铅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曲线所示,铅球的比赛成绩18.62m是抛出点A的竖直投影点A到落地点B的距离,而位移是有向线段AB路程是AB曲线的长度,只有D正确.【考点】位移和路程【题点】位移和路程的理解5. 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原地拍球,球从1m处拍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1.5m处被接住.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分别是()A.2.5m,2.5mB.2.5m,0.5mC.1.5m , —1mD.2.5m,—0.5m答案D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此时球通过的位移的大小是:x= —0.5m.路程是指球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此时的路程为:s= 1m+ 1.5m = 2.5m.故选D.【考点】位移和路程【题点】位移和路程的计算考点三矢量和标量6. 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B.路程C.位移D.温度答案C【考点】矢量和标量【题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7. (多选)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乙发生位移分别为5m —10m则乙的位移大B. 描述矢量既要说明大小,又要指明方向C. 矢量的大小就是标量D. 温度计读数时正的温度一定高于负的温度,正负不能代表方向答案ABD解析甲、乙发生位移分别为5m —10m,位移的大小分别是5m和10m,则乙的位移大,A 项正确;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描述矢量既要说明大小,又要指明方向,B项正确;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而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两者有严格的区别,故C错误;温度的正号表示比零摄氏度高,负号表示比零摄氏度低,正的温度一定高于负的温度,D正确.【考点】矢量和标量【题点】矢量和标量的理解:■、非选择题8. (利用坐标系求位移)如图2所示,一辆汽车在马路上行驶,t = 0时,汽车在十字路口中心的左侧20m 处;过了2s,汽车正好到达十字路口的中心;再过3s,汽车行驶到了十字路口中心右侧30m处.如果把这条马路抽象为一条坐标轴(x轴),十字路口中心定为坐标轴的原点,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图2(1)试将汽车在三个观测时刻的位置坐标填入下表:观测时刻t = 0过2s再过3s位置坐标X i = X2 = X3 =⑵说出前2s内、后3s内汽车的位移分别为多少?这5s内的位移又是多少?答案⑴—20m 0 30m(2)20m,方向为x轴正方向30m,方向为x轴正方向50m,方向为x轴正方向解析(1)马路演化为坐标轴,因为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所以,在坐标轴上原点左侧的点的坐标为负值,原点右侧的点的坐标为正值,即:X i = —20m, X2= 0, X3= 30m.⑵前2s内的位移△x i = X2—x i= 0—( —20m)= 20m后3s内的位移△X2= X3 - X2= 30m— 0 = 30m这5s内的位移△x = X3—x i= 30m- ( —20m)= 50m上述位移△ x i、△ X2和△ x都是矢量,大小分别为20m 30m和50m方向都向右,即x轴正方向•【考点】利用坐标系求位移【题点】一维坐标系求位移。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2时间 位移 精品教案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1.2时间 位移 精品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2节时间位移本节结合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学习时间和位移,为下一步学习速度奠定知识根底.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情景入手,让学生逐步认识描述质点运动的时刻、时间间隔、路程、位移、矢量等概念的含义和区别.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规律,采取“基于问题学习〞的模式,创设多样问题情景,引发学生主动探究、总结知识.物理观念: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位置和位移科学思维:通过时间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同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看待事实科学探究:围绕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与交流,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要使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的处理方法科学态度与责任: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1、重点:〔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2、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多媒体一、引入新课问题1.以下问题及高一学生作息安排表中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①、1、2021年8月26日晚,雅加达亚运会田径大项结束了男子100米决赛争夺,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秒92获得冠军!打破了卡塔尔选手费米-奥古诺德在上届亚运会上创造的9秒93的亚运会纪录!②、北京时间9点整是时刻吗?③、各位旅客请注意,由瑞金开往赣州D8936次列车开车时间6点50分,请各位旅客自觉排队等候检票是时刻吗?二、新课教学〔一〕时间和时间间隔在一开始学生的答复中,学生离家和到校所对应的是时刻概念,在路上所用的时间就是时间间隔,它等于两个时刻之差。

如果建立一个表示时间的一维直线系,那么在这个坐标系中,时刻用点表示,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之差,用线段表示。

学生讨论如下图,物体沿直线从O点开始运动,如果各点之间的时间间隔都是一秒,那么以下各说法中分别表示哪一点或线段。

1.2《时间 位移》—【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1.2《时间 位移》—【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节时间位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和联系。

2.使学生理解位移的概念,明确路程与位移的区别。

3.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标量和矢量,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4.学生能用数轴或一维直线坐标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置和位移。

【过程与方法】1.联系实际引出时间、时刻、位移、路程等,让学生学会将抽象问题形象化。

2.采用新知识后紧跟习题讲解和演练的方法巩固学生记忆。

3.采用结构式小结,使学生印象深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时间和位移的学习,要让学生了解生活与物理的关系。

2.使学生深刻感受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时间间隔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课时安排】新授课(2课时)三、新知讲解【复习导入】上一节课咱们学习了机械运动、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下面一起回顾昨天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就开始学习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时间】首先我们来看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时间。

高中阶段我们把时间分为两类:第1类,就是时刻。

什么是时刻?【时刻】例:早上8:30上课,这个8:30,就是一个时刻,在个别教材上也称之为时间点。

【时间间隔】例:一节课是45分钟,这个40分钟就是一个时间间隔。

在其他教材上也称之为“时间段”、或“一段时间”。

【提问】区分以下情形哪些是时刻、哪些是时间间隔。

【时间轴】上节课咱们学习了坐标轴,同样,时间我们也可以用坐标轴来表示,如果时间用坐标轴来表示,我们就称之为时间轴。

时间是无法倒流的,所以时间轴是没有负半轴的,一定要注意。

这里面有对时间的其他几种描述方法,咱们来看一下:①“第1秒内”,在时间轴上我们应该怎么表示?它其实就是0~1这一段时间。

那第2秒内我们该怎么表示呀?它其实就是1~2这一段时间。

物理:1.2《时间和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物理:1.2《时间和位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2 时间和位移教案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和时刻的含义以及它们的区别,会在时间轴上找到对应的时间和时刻;2、了解矢量的概念,知道矢量与标量的区别;3、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它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知道它是矢量,可以用有向线段来表示;知道位移的公式表示法;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

教学重点、难点:时间和时刻的概念及区别、位移的概念及表示、矢量与标量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位移的表示及矢量性、矢量的概念是本节的难点。

教学程序与教学内容:复习回顾:质点的概念及条件、位置及表示。

问题思考:上午第一节课7:55开始上课,到8:40下课。

这里的“7:55 ”和“8:40 ”是它们分别是指时间还是时刻?我们说课堂45分钟为指时间还是时刻?一、时刻和时间间隔:1、时刻在时间轴上用点来表示。

时间(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用线段来表示。

2、单位:秒(S)分(min)小时(h)3、实验室中测时间的仪器:停表打点计时器例如:“前5 S时间内”常简称为“前5 S内”或“前5 S”“第5 S时间内”常简称为“第5 S内”或“第5 S”例1:在时间轴上用点或线段表示下列时刻或时间:A、前3 SB、第3 SC、第3 S初D、第2 S末E、第2 S初到第6 S末思考下列:1)什么叫路程?2)某同学从校门口出发沿正东行走40m,你能确定它的位置吗?3)某同学从校门口出发正东行走40m,再正北方向行走40m,试确定他的位置?它的路程是多少?分析总结:路程与位置变化属于两个同的概念,为了描述位置的变化我们必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事例引入:有几位同学下课后从教室到校门口,可能有不同的几种走法,他们经过的轨迹不同;但他们的位置变化却是一样的,而我们研究物体的运动关键在于分析物体的位置的变化,就位置变化来说是一样的(效果相同)。

为了表示这一结论人们用从起点到终点的线段来表示,为了表示出从教室到校门口,我们用箭头来表示。

这就是位移。

二、位移和路程:1、位移:以始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来表示。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2时间与位移教案5新人教必修

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2时间与位移教案5新人教必修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教 学 方 法
自主探究、分组讨论、自主归纳、教师点评
教 学 过 程
一、课前导学
1、什么是坐标系?怎样画坐标系?
2、通常我们8点上课,8点40分下课,下课时间是10分钟,8点、8点40分与下课10分钟的时间是否是同一个意思?
二、课中导学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自主学习并讨论:
1、阅读教材并谈谈你对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认识?
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4.由天津去上海,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轮船,如右图,曲线ACB和虚线ADB分别表示天津到上海的铁路线和海上路线,线段AB表示天津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乘火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B.乘轮船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相等
1.2时间和位移
教学目标
1.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别,学会用时间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能区分矢量和标量.
3.激情投入,勤于思考,密切联系生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 学重难点
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标量和矢量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2、你能否用比较形象的方法来表示和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
3、如图所示,在时间轴上表示出下面的时间或时刻.

高中物理 第1章 1.2 时间和位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物理 第1章 1.2 时间和位移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3.养成良好的思考表述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4.从知识是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思想中,培养同学们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时间和时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2.位移的概念以及它与路程的区别.
教学难点
1.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生活中的时间与时刻.
2.理解位移的概念,会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表示时刻D.1 min内有60个时刻
答案:BC
解析:紧扣时间和时刻的定义及位置、位移与时刻、时间的关系,可知B、C正确,A错.一段时间内有无数个时刻,因而D错.
以下提供几个课堂讨论与交流的例子,仅供参考.
[讨论与交流]:我国在2003年10月成功地进行了首次载人航天飞行.10月15日09时0分,“神舟”五号飞船点火,经9小时40分50秒至15日18时40分50秒,我国宇航员杨利伟在太空中层示中国国旗和联合国旗,再经11小时42分10秒至16日06时23分,飞船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为着陆.在上面给出的时间或时刻中,哪些指的是时间,哪些又指的是时刻?
生:不是,实际上这里的时间就是指的时刻.
师:我们可以用数轴形象地表示出时刻和时间间隔.
教师课件投放教材图1.2—1所显示的问题,将其做成F1ash动画.
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说说怎样用时间轴表示时间和时刻.
生:时刻: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点来表示时刻.时间:两个时刻的间隔表示一段时间.一段时间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线段表示.
[新课教学]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讨论与交流]
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时刻和时间间隔”一部分,然后用课件投影展示本校作息时间表.
师:同时提出问题;
1.在我校的作息时间表上,你能找出更多的时刻和时间间隔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位移和路程大小总是不相等,位移是矢量,有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无方向 B.位移用来描述直线运动,路程用来描述曲线运动 C.位移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路程取决于物体实际运动的路径 D.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4.由天津去上海,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轮船,如右图,曲线 ACB 和虚线 ADB 分别表示 天津到上海的铁路线和海上路线,线段 AB 表示天津到上海的直线距离,则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 图1
请在图 1—2—3 上把甲要经过的路程和位移表示出来. 并归纳一下:位移和路程有什么不同?
(三)矢量和标量 自主学习并讨论: 1、什么是矢量和标量?二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思考课本 P13“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并总结矢量和标量的运算区别。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阅读 P13 第三部分: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并完成下列问题: 1、如图 1—2—6 所示,物体在时刻 t1 处于“位置”x1,在时刻 t2 运动到“位置”x2
1.2
时间和位移
1.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含义及它们的区别,学会用时间轴来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时间 与时刻. 教 学 目 标 2.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区别和联系,能区分矢量和标量. 3.激情投入,勤于思考,密切联系生活,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教 学重难点 教 学 方 法 路程和位移的区别;标量和矢量在计算方法上的不同 自主探究、分组讨论、自主归纳、教师点评 教 一、课前导学 1、什么是坐标系?怎样画坐标系? 2、通常我们 8 点上课,8 点 40 分下课,下课时间是 10 分钟,8 点、8 点 40 分与下课 10 分钟的时间是否 是同一个意思? 学 过 程
A.乘火车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B.乘轮船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相等 D.乘火车与轮船通过的位移不相等
5.一个皮球从 5 m 高的地方落下, 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 上升到高为 2 m 处被接住, 则这段过程中( A.小球的位移为 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7 m B.小球的位移为 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7 m C.小球的位移为 3 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 3 m D.小球的位移为 7 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 3 m 6.一质点绕半径为 R 的圆圈运动了一周,如图 2 所示,则其位移大小为 3 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质点运动了 1 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 4 路程是________,此运动过程中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 7. 小鹏划动竹排在宽广的湖面上先向东划行了 6.0m ,接着向南划行了 8.0m,那么小鹏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学习探讨与反思: 图2
那么(x2- x1)就是物体的“位移” ,记为Δ x =___________。可见,要描述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只需 建立一维坐标系,用________表示位置,用位置_______________表示物体位移.
(四)课堂延伸 1.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 8:00 开始上课,这里的 8:00 指的是时间 B.上午第一节课从 8:00 到 8:45,这里指的是时间 C.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 8 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D.1 分钟只能分成 60 个时刻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二、课中导学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自主学习并讨论: 1、阅读教材并谈谈你对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认识?
2、你能否用比较形象的方法来表示和区分时刻和时间间隔?
3、如图所示,在时间轴上表示出下面的时间或时刻. (1)第 4s 内 (2)第 5s 末 (3)前 3s 内 (4)第 6s 初
小结: 时刻和时间间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在表示时间的数轴上, 时刻用 示,时刻与物体的 (即两个时刻的间隔) 。 相对应,表示某一瞬间;时间间隔与物体的
表示, 时间间隔用

相对应,表示某一过程
(二)参考系 自主学习并讨论: 1、 结合教材第 13 页图 1.2.2 思考: 你从北京去重庆, 有几种路线可供选择?不同路线有何相同和不同点?
2、根据上面的学习,你能说出如何表示位移及路程吗?二者受哪些因市图书馆怎么走? 乙:从你所在的市中心向南走 400 m 到一个十字路口,再向东走 300m 就到了. 甲:谢谢! 乙:不用客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