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吉鸿昌
《我是中国人》教案
![《我是中国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b41510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83.png)
《我是中国人》教案第一篇:《我是中国人》教案我是中国人第一课时一、引入1、出示课题(1)(板书:我上学了)同学们,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学校,从现在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
(2)你们喜欢上学吗?今天来到学校后,你们有哪些新的发现,新的感受?(3)互动活动:你们愿意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吗?有谁愿意走到讲台这里来向大家介绍自己?我们的小眼睛——看黑板。
看看谁最聪明,能把老师没有说完的话,补充完整。
小眼睛——看黑板(4)指名说男生说全班说(5)所有小朋友的眼睛都在看黑板,大家做得真棒!来,看老师写五个字。
板书课题。
(字要写得慢,保证孩子能看清每一个笔画。
边写边念)2、读正确课题(1)听老师读要求:嘴巴不发声,竖起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清楚老师读的每一个字怎么发音。
小耳朵——认真听(2)指名读。
表扬:老师发现刚才老师再读这五个字的时候,你是听得最认真的。
请你来读读这句话。
(请3位学生读课题)(3)开小火车读接下来,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作“开火车”。
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我是中国人。
”这句话,等这位小朋友读完了之后,下一位同学要紧跟着读。
我们的小火车从第一个孩子开始,开到这一组最后一个孩子,如果小火车开得很顺利,我们竖起大拇指,给这一组的小朋友一个大大表扬。
“小火车”要开起来了。
老师说:“小火车,开起来。
”大家就一起鸣汽笛:“呜、呜、呜——”开到哪里去?老师站在哪组前面,哪组就说“开到这里来”开到这里来汽笛过后,第一位小朋友就开起小火车。
准备好了吗?(师:表扬他们。
生:“棒,棒,你真棒!”)二、新授“我是中国人” .1、理解“我”。
(1)刚才小朋友读得真好!老师也想再来读读这句话。
不过老师要考考哪位小朋友的耳朵最灵,能听出老师这次读和之前读有什么不一样。
“我是中国人。
”老师强调了哪个字?.(2)理解“我”的意思*“我”就是自己。
我是奚老师。
* 谁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来介绍一下自己。
随机点评(师:表扬他。
生:“棒,棒,你真棒!”)你长得真帅!握握手,老师认识你了!刚才听得最认真的就是AA……(3)理解“我是中国人。
《我是中国人》教案
![《我是中国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f3be45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5.png)
《我是中国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国家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特点:地形、气候、资源等。
2. 中国的历史文化:古代文明、传统节日、著名人物等。
3. 中国的现代发展:经济、科技、教育等。
4. 中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等。
5. 中国的国际地位:国际组织、国际交流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历史文化等。
2.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的地理特点、现代发展等。
3. 观看视频法:播放与中国相关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4. 小组展示法:让学生分组展示中国的民族政策、国际地位等。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我是中国人》相关章节。
2. 课件:中国地图、历史图片、视频等。
3. 道具:中国国旗、特色工艺品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形、气候、资源等。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的历史文化,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
4. 视频观看:播放与中国相关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5. 课堂讲解:讲解中国的现代发展,让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科技、教育等。
6. 小组展示:让学生分组展示中国的民族政策、国际地位等。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搜集有关中国的资料,加深对中国的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环节的积极参与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知识测试:通过课堂提问或书面测试,评估学生对中国基本国情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的地理特点和历史文化。
《我是中国人》教案3篇
![《我是中国人》教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c964b5f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4.png)
《我是中国人》教案3篇《我是中国人》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身边所熟悉的出生地、汉语汉字、民俗民风的了解,使学生明白自己是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调查自己或亲人的出生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民俗等过程。
3、通过学习卡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二、教学准备:1、政区图。
2、课前调查自己亲人的出生地。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6.9.4星期一教学目标:调查自己或亲人的出生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民俗等过程。
通过学习卡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活动一1、说己亲人的出生地;2、出示政区图;3、在政区图中找己亲人的出生地;结论:我们都是人。
活动二1、看人的图片,说出他们的外貌。
2、揭示我们的祖先是黄帝和炎帝。
3、听故事。
4、4月5日祭祖。
课后反思:学生对于自己是人是炎黄子孙充满了自豪感。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身边所熟悉的出生地、汉语汉字、民俗民风的了解,使学生明白自己是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调查自己或亲人的出生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民俗等过程。
活动三1、表演。
(开学了,父母带着自己去商店是怎样买文具的`。
不准说话)2、谈感受。
3、再次表演(可以说话)4、再谈感受。
5、教师。
汉语——联合国使用六种关方语言之一;说普通话;汉字——最早的汉字。
汉字的演变:结绳——篆刻。
活动四1、连线。
2、区分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
3、介绍父母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
4、表演节目:(老人与孩子)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5、说说自己父母的生肖;6、生肖小故事。
教师课后反思:学生对我国的文明很感兴趣,尤其是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更是兴趣浓郁。
对我国的文字有了新的认识,增加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我是中国人》教案篇2活动目标:1、了解祖国地域辽阔,知道祖国标志性的景物及建筑。
《我是中国人》教案
![《我是中国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edcf0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3b.png)
《我是中国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身为中国人而自豪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法治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中国的历史演变3. 中国的传统文化4. 中国的法律法规5. 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基本国情。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地理环境。
2. 讲解中国的历史演变,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发展历程。
3. 讲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4. 讲解中国的法律法规,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
5. 总结课程内容,引导学生产生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五、课后作业1. 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3. 家长参与课后学习,与学生一起了解国家发展动态,增强国家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心得体会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学习情况和家长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等地,加深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2.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升国旗、唱国歌等,培养学生的国家荣誉感。
3.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国情和未来发展。
八、教学资源1. 教材:《我是中国人》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
2. 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用于直观展示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3. 法律法规相关资料,用于讲解中国的法治观念。
4. 网络资源,用于查找和了解国家的最新发展动态。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c3e7c5ad51f01dc281f1c7.png)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认识“侮、辱、纽、迫”等12个生字,会写“侵、迫、率、侮、辱”等9个生字。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文。
教学难点
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流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谈话导入,板书题。
同学们,在我们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这些爱国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尊严,英勇无畏、不怕流血牺牲,爱国将领吉鸿昌就是这样的英雄,今天让我们来学习第——《我是中国人》(板书题)。
2出示吉鸿昌墓碑图片,学生交流前搜集的相关资料。
二、前置学习
小组交流预习结果
1组内分段读文,小组成员互相正音。
2认字组词,并且说一说识字方法,并选其中的词语说句子。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开火车读词语,认读多音字“率”
2指名读文,了解文主要内容。
请同学们想一想:文写了一什么事?
四、指导写字
1.将本生字按结构分类,并且说一说不同结构的字书写时候要注意什么?
2.重点指导:侵、率、辱
五、总结文。
读了这篇文,你有什么感受要对大家说吗?下节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内容,体会文中情感。
板书设计:
、我是中国人
侵:倒山中间的横不穿过去。
率:注意笔顺。
辱:注意“寸”字要写得扁而且宽。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设计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1218d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31.png)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培养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
2.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引导学生齐唱。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吗?你们对自己的祖国了解多少?”2.课堂探究(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中国的地理、历史或文化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3.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中国的地理特点,如:地域辽阔、地形多样、气候复杂等。
(2)教师讲解中国的历史发展,如:中华文明起源、古代四大发明、近现代史等。
(3)教师讲解中国的文化特色,如: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美食等。
4.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地理、历史和文化图片,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5.小组活动(1)每组设计一个关于中国地理、历史或文化的主题活动,如:制作手抄报、编排短剧、演讲等。
(2)各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小组进行评价。
(2)教师鼓励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四、作业布置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我眼中的中国”的作文。
2.请同学们收集一些关于中国的地理、历史或文化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五、课后反思1.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一、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引导学生齐唱。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吗?你们对自己的祖国了解多少?”二、课堂探究1.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中国的地理、历史或文化主题,进行资料搜集和讨论。
2.各小组派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
三、知识讲解1.中国的地理特点(1)地域辽阔:中国位于亚洲东部,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d16e23c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0a.png)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我是中国人》是入学教育单元“我上学了”中的第一课。
这一课是全册书的开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我是中国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书中采用图配文的方式——天安门、五星红旗和56个民族的孩子身着各自不同民族的服饰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场景图,配合“我是中国人”的文字。
通过观察和读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二、学情分析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活动主要是游戏。
他们在阅读方面表现为初步开始学习借助图画阅读。
在观察能力方面,他们主要表现为能整体观察画面,并能透过图画知道图画上主要表达的内容。
与此同时,也能观察到图画中的细节。
因此,《我是中国人》一课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
图画中的天安门、五星红旗,他们早已认识,而56个民族的孩子是观察的难点,他们在观察时会只停留在都是“小朋友”的表层,对于具体服饰所对应的民族认知上比较难,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学时,不必拘泥于非要学生把图中每个孩子代表的民族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只要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就行了。
三、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图画,知道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标志,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通过听读句子,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清楚响亮地说:“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五、教学时数 1课时六、教学准备了解班级里学生的民族所属情况。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首先欢迎你们进入小学开始了学习生活。
今天,我们在第一次的语文课上,将要学习入学教育的第一课《我是中国人》。
(板书:我是中国人)①你知道我们的祖国,它的名字叫什么吗?②中国是我们祖国的名字。
这个名字是简称,有谁知道它的全称?③(板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生认读祖国的全名。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设计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912f67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ca.png)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热爱和平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法制观念。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中国的历史和文化3. 国家法律法规和公民义务4. 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5. 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识。
3. 开展团队合作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锻炼人际交往能力。
5. 利用课后作业和作文,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情况。
3.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中的表现。
4. 学生作文和课后作业的质量。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和特点2. 第二课时: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3. 第三课时: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公民义务4. 第四课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5. 第五课时:培养人际交往能力6. 第六课时:弘扬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7. 第七课时:总结和复习8. 第八课时:布置课后作业和作文9. 第九课时:开展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历史遗址等10. 第十课时:教学评价和反馈六、教学活动1. 观看有关中国地理风貌的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中国的辽阔与多样性。
2.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地图拼图比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记忆。
3. 开展“历史人物知多少”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4.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讲解中国的法律法规和公民义务。
5. 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建设游戏,如信任背摔、接力跑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6. 举办模拟面试活动,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
7.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升国旗、唱国歌等,弘扬民族自豪感。
七、教学资源1. 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中国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特点。
我是中国人教学教案设计
![我是中国人教学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cfd8c0f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1b.png)
我是中国人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我是中国人”的主题,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 使学生能够用中文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年龄、年级等。
3. 培养学生运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的能力,如问候、道别、介绍家人等。
4.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如国家面积、人口、地理等。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我是中国人》2. 生词:中国、中国人、姓名、年龄、年级、家人等。
3. 语法:简单的自我介绍句型。
4. 功能句:问候、道别、介绍家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课文《我是中国人》的学习,生词的掌握,简单自我介绍句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语法知识点的运用,功能句的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情景,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运用中文进行交流。
2.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任务型教学法: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我是中国人》的歌曲,引起学生兴趣。
2. 课文学习:带领学生学习课文《我是中国人》,讲解生词和语法。
3. 情景模拟:设定一个情景,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如在学校的课堂上。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情景,运用所学知识。
5. 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口语表达:评估学生在情景模拟和角色扮演中的口语表达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我是中国人》两遍。
2. 运用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短文,包括姓名、年龄、年级、家庭等。
3. 预习下节课的内容,准备进行课堂讨论。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班级演讲比赛,让学生运用中文进行演讲,展示自己的才华。
2. 开展一次中文角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中文水平。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设计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fff9ee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67.png)
我是中国人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
2.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自己是中国人而自豪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识,培养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地理: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2. 中国历史:概述中国的悠久历史,重点介绍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
3. 中国文化: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艺术、节日等。
4. 国家法律法规:普及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5.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故事、歌曲、影视作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内容。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国家法律法规、爱国主义教育等进行讨论。
3. 案例分析法:通过观看影视作品、讲述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爱国主义情感。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升旗仪式、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
2. 学生对国家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情况。
3. 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和发展。
五、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
2. 第二课时:概述中国的悠久历史,重点介绍中华民族的伟大成就。
3. 第三课时: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文字、艺术、节日等。
4. 第四课时:普及宪法、刑法、民法等基本法律知识。
5. 第五课时:通过故事、歌曲、影视作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六、教学活动设计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设计一系列的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通过展示中国的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文化符号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视频观看:播放关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小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中国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并分享彼此的发现。
4.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物,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历史。
《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
![《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4bfc52b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61.png)
《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是中国人》教案设计1一、教材分析《我是人》是入学教育单元“我上学了”中的第一课。
这一课是全册书的开始,通过引导学生认识“我是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书中采用图配文的方式——天安门、五星红旗和56个民族的孩子身着各自不同民族的服饰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场景图,配合“我是人”的文字。
通过观察和读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二、学情分析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学习活动主要是游戏。
他们在阅读方面表现为初步开始学习借助图画阅读。
在观察能力方面,他们主要表现为能整体观察画面,并能透过图画知道图画上主要表达的内容。
与此同时,也能观察到图画中的细节。
因此,《我是人》一课在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图画。
图画中的天安门、五星红旗,他们早已认识,而56个民族的孩子是观察的难点,他们在观察时会只停留在都是“小朋友”的表层,对于具体服饰所对应的民族认知上比较难,需要教师的引导。
在教学时,不必拘泥于非要学生把图中每个孩子代表的民族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只要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有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就行了。
三、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图画,知道天安门和五星红旗是我们祖国的标志,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2.通过听读句子,知道是我们的祖国,感受作为人的自豪。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清楚响亮地说:“我是人”“我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五、教学时数1课时六、教学准备1.了解班级里学生的民族所属情况。
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首先欢迎你们进入小学开始了学习生活。
《我是中国人》教案精选(2)
![《我是中国人》教案精选(2)](https://img.taocdn.com/s3/m/5b1e696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d.png)
《我是中国人》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是中国人》。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语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我是中国人”,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意思。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a. 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讲解,强调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b. 结合课文内容,讲解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c.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举例说明。
5. 随堂练习a.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例句,运用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b. 学生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b.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激发爱国情怀。
六、板书设计1. 课题:《我是中国人》2. 生字词:自豪、繁荣、昌盛、锦绣河山、骄傲等。
3.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生字词。
b. 运用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c. 摘抄课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2. 答案:a. 生字词抄写无误。
b. 仿写句子符合修辞手法要求。
c. 摘抄句子具有代表性,能说明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a.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教科版三年级上我是中国人
![教科版三年级上我是中国人](https://img.taocdn.com/s3/m/3e4db7de26fff705cc170a7b.png)
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 大的军人......”
•
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 局寄东西,那里的工作人员又 明知故问:“你是哪国人?” 我父亲大声说道:“我是中国 人!”对方奚落地说:“地图 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 “侮辱我吉鸿昌(本人), 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 (代表中国)到美国来考 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 (整个)国家,(整个) 民族啊!”
吉鸿昌(1895年10月18 日—1934年11月24日), 河南省扶沟县人。1913 年入冯玉祥部,因骁勇善 战,屡立战功,从士兵递 升至军长。 1934年11月 24日,被杀害于北平陆军 监狱。 2009年9月14日, 他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 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 模范之一。
5 我是中国人
• 学习目标:
• 1、我能把课文读好。 • 2、我要体会吉鸿昌强烈的民 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成为一 名骄傲的中国人。
我能读:
侵占 抗日 纽约 奚落 震撼 逼迫 侮辱 邮寄 阻挠 胸膛 率领 翻领 进率 血液 血性 重新 重量
•
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 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 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 “你是日本人吧?”父亲叫翻 译回答说:“不,我是中国 人!”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 相信地说:“中国人?东亚病
• 父亲总是(挺起胸膛), (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 的人群,(显示)出中华 民族的尊严。
想一想:
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话 要对大家说吗?
《我是中国人》教案三篇
![《我是中国人》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15ac6e4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00.png)
《我是中国人》教案三篇《我是中国人》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对身边所熟悉的出生地、汉语汉字、民俗民风的了解,使学生明白自己是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2、调查自己或亲人的出生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民俗等过程。
3、通过学习卡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二、教学准备:1、政区图。
2、课前调查自己亲人的出生地。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6.9.4星期一教学目标:调查自己或亲人的出生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民俗等过程。
通过学习卡的学习,使学生知道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活动一1、说己亲人的出生地;2、出示政区图;3、在政区图中找己亲人的出生地;结论:我们都是人。
活动二1、看人的图片,说出他们的外貌。
2、揭示我们的祖先是黄帝和炎帝。
3、听故事。
4、4月5日祭祖。
课后反思:学生对于自己是人是炎黄子孙充满了自豪感。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学生对身边所熟悉的出生地、汉语汉字、民俗民风的了解,使学生明白自己是人,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调查自己或亲人的出生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了解民俗等过程。
活动三1、表演。
(开学了,父母带着自己去商店是怎样买文具的。
不准说话)2、谈感受。
3、再次表演(可以说话)4、再谈感受。
5、教师。
汉语——联合国使用六种关方语言之一;说普通话;汉字——最早的汉字。
汉字的演变:结绳——篆刻。
活动四1、连线。
2、区分传统节日和外来节日。
3、介绍父母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
4、表演节目:(老人与孩子)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做的。
5、说说自己父母的生肖;6、生肖小故事。
教师课后反思:学生对我国的文明很感兴趣,尤其是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更是兴趣浓郁。
对我国的文字有了新的认识,增加了学习汉字的兴趣。
《我是中国人》教案篇2活动目标1、使幼儿知道自己中国人。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吉鸿昌
![教科版语文三年级上《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吉鸿昌](https://img.taocdn.com/s3/m/18030f1acaaedd3383c4d3fb.png)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吉鸿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树立长大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信念。
3、认识“侮、辱、纽、迫”等12个生字,会写“侵、迫、率、侮、辱”9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认识一位英雄,想看吗?(播放多媒体)认识这位英雄之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五课《我是中国人》,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概括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1、读完后思考: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2、指导学生概括课文写的是吉鸿昌将军在美国考察期间因受到外国人的嘲笑和侮辱,之后做了一块写着“我是中国人”牌子挂在胸前的故事。
三、再读体会1、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吉鸿昌在被迫出国考察途中,不顾外国人民的歧视,而以“我是中国人”这句响当当的话语,喊出了中国人的气势,喊出了中国人的尊严,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被吉鸿昌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所感动呢?带着感动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引导学生读,之后,指名谈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出示: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我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来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下次外出时,就挂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而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生再读之后谈感受。
(1)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生再谈感受。
(2)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再读。
四、分段学习1、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想一想作为文章的开头,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交代历史背景,领土已经被侵占,为后文写吉将军在国外受到外国人的侮辱埋下伏笔。
2、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A、我们可以从哪些词看出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嘲笑与侮辱?故意摇摇头不相信东亚病夫B、“中国人?”用的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反问的句式,说明了在外国人心目中,中国人的形象是非常孱弱可怜的。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bbbc34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3.png)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一、课题
二、课时安排
1、总课时:1课时
2、每课时:45分钟
三、学习目标
1.语言知识:能够听懂、说出、背诵《我是中国人》的歌词。
2.情感态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3、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敏感性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认知水平。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听懂、说出、背诵《我是中国人》的歌词。
难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敏感性和表达能力,熟练掌握句式结构。
五、教学准备
1、利用多媒体设备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准备《我是中国人》歌曲的音频和歌词稿。
2、准备教学辅助的实物和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Lead-in
1、教师用实物和图片来引入话题,通过生活中的实物和图片引出对中国文化的相关话题,让学生谈论“中国文化”,以唤起学生对该话题的生动兴趣。
2、教师播放《我是中国人》歌曲,让学生仔细聆听,以了解其歌曲内容,唤起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Presentation
1、教师将歌曲歌词分句分段讲解,让学生可以跟着歌曲的节奏唱出歌曲的内容,学会歌曲的歌曲。
2、教师给学生介绍歌曲的含义,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文化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中国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吉鸿昌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树立长大报效祖国和人民的信念。
3、认识“侮、辱、纽、迫”等12个生字,会写“侵、迫、率、侮、辱”9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认识一位英雄,想看吗?(播放多媒体)认识这位英雄之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第五课《我是中国人》,伸出手指,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二、初读概括
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
1、读完后思考:你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2、指导学生概括
课文写的是吉鸿昌将军在美国考察期间因受到外国人的嘲笑和侮辱,之后做了一块写着“我是中国人”牌子挂在胸前的故事。
三、再读体会
1、大家已经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吉鸿昌在被迫出国考察途
中,不顾外国人民的歧视,而以“我是中国人”这句响当当的话语,喊出了中国人的气势,喊出了中国人的尊严,表现出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当你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否被吉鸿昌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所感动呢?带着感动让我们再来默读全文。
2、谁愿意和大家交流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引导学生读,之后,指名谈谈“这句话让我感受到了……”
出示: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我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来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
下次外出时,就挂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而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生再读之后谈感受。
(1)这段文字还打动了谁?你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生再谈感受。
(2)把你的感受送到文字中,再读。
四、分段学习
1、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想一想作为文章的开头,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交代历史背景,领土已经被侵占,为后文写吉将军在国外受到外国人的侮辱埋下伏笔。
2、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A、我们可以从哪些词看出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嘲笑与侮辱?
故意摇摇头不相信东亚病夫
B、“中国人?”用的什么句式,有什么作用?
反问的句式,说明了在外国人心目中,中国人的形象是非常孱弱可怜的。
C、“奚落”什么意思?起什么作用?
“奚落”指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这个词刻画出邮局的工作人员对中国人的轻视与侮辱。
3、阅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A、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吉鸿昌将军有什么反应呢?
吉将军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
吉鸿昌将军认为受到侮辱的不是他本人,而是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他的民族自尊心收到了极大的伤害。
B、吉鸿昌将军在这种情况下做出了怎样的决定?
他坚决地表示:“下次外出时,就挂上‘我是中国人的’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
C、吉鸿昌挂上那个牌子想表达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的?用自己的话说说。
吉鸿昌是想告诉外国人,中国人是坚强不屈的,中华儿女是热爱祖国的。
他用自己的行动给了藐视中国人的外国人一个有力的回击。
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是不可欺辱的。
五、总结
你怎样评价吉鸿昌将军?
吉鸿昌将军是一位抗日爱国将领,他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当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领土时,他积极地参加抗日活动,在美国受到外国人的侮辱时,他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毅然和他们作斗争。
六、板书
5、我是中国人
外国人:嘲笑侮辱
吉鸿昌:气势尊严
我是中国人民族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