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cf9e682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e.png)
过敏反应
1.有关局部麻药过敏反应的报道局限于酯类药如普鲁卡因,而酰胺类局麻药物的过敏反应极其罕见。 2.在用普鲁卡因之前,是否常规做过敏试验的问题,尚存在不同意见,但对过敏体质的病人,建议做过敏试 验。 3.临床上对普鲁卡因过敏试验阳性或有过敏史者,可改用利多卡因,但也应做过敏试验。 4.过敏反应与药物主要代谢产物对氨基苯甲酸有关。局麻药中含防腐剂对羟基甲酸甲酯也是引起过敏反应的 原因。 5.在进行药物过敏试验之前,应备好肾上腺素、氧气等急救药物,以防意外。 6.过敏试验 普鲁卡因皮内试验:1%普鲁卡因0.1ml稀释至1ml,皮内注射0.1ml。20min后看反应。局部红肿,红晕超过 1cm者为阳性。 普鲁卡因粘膜试验:1%普鲁卡因0.1ml稀释至1ml,涂布一侧鼻腔粘膜。每隔2min检视局部反应。粘膜充血肿 胀,甚至该鼻孔完全堵塞者为阳性。
晕厥:突发性、暂时性意识丧失。一般因恐惧、饥饿、疲劳及全身情况较差、疼痛以及体体位不良等因素引 起。可表现为头晕、胸闷、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四肢无力、脉弱、恶心和呼吸困难等。防治原则:做好患者思 想工作,避免空腹进行,一旦发生迅速停止注射,放平椅位,松解衣领,氧气吸入和静脉补液等。
过敏反应:可发生于注射酯类局麻药物后,即刻反应可出现突然惊厥、昏迷、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延迟反 应是血管神经性水肿。防治原则:术前仔细询问过敏史,必要时做过敏试验。
血管收缩剂的应用
1.临床上常加入少量血管收缩到局麻药物中,以延缓吸收,降低毒性反应,延长局麻时间,以及减少注射部 位出血,使术区清晰。
2.局麻药物中是否加入肾上腺素等血管收缩药物应考虑几个因素: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及病人机体情况。
3.一般是肾上腺素以1:50 000-200 000的浓度加入局麻药物中,即含5-20ug/ml用作局部麻醉或阻滞麻醉, 在注射部位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牙医诊所口腔局部麻醉同意书
![牙医诊所口腔局部麻醉同意书](https://img.taocdn.com/s3/m/23435686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9a.png)
牙医诊所口腔局部麻醉同意书尊敬的患者:欢迎您来到我们的牙医诊所接受口腔治疗。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为您进行局部麻醉,以确保您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
在为您实施局部麻醉前,我们需要您仔细阅读并签署本同意书。
1. 目的局部麻醉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麻醉方法,用于通过麻痹局部神经,减轻或消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或不适感。
局部麻醉药物将被注射到您的口腔特定部位,以使该区域麻木并阻止痛觉传导。
2. 风险和并发症虽然局部麻醉是相对安全的,但如同其他医疗干预手段一样,它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包括但不限于:- 过敏反应:某些个体对局部麻醉药物可能存在过敏反应,可能会导致局部或全身性过敏症状。
- 感染:局部麻醉过程中或之后的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发生感染,导致局部肿胀、疼痛或发热等症状。
- 神经损伤:尽管极为罕见,但局部麻醉注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神经损伤,导致感觉或运动功能的丧失。
- 血管损伤: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可能会导致血管损伤,出现淤血、血肿等情况。
- 不良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麻醉后的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
请注意,以上风险和并发症仅代表了可能出现的情况,并不一定发生在每位患者身上。
牙医诊所将尽最大努力确保安全,但无法完全排除风险的发生。
3. 同意和选择权在理解和知晓局部麻醉的目的及可能的风险后,您有权利做出以下选择:- 同意局部麻醉:我同意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局部麻醉,并接受麻醉师或牙医根据实际情况可变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选择。
- 拒绝局部麻醉:我选择不接受局部麻醉,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感受到一定的疼痛或不适。
请在下方签署您的姓名以确认您的选择。
如有任何问题或疑虑,您可以随时向医生提问。
患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签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谢您对我们牙医诊所的信任与支持。
如您在治疗或麻醉过程中有任何问题或不适,请立即告知医生或护士。
口腔打麻药知识点总结
![口腔打麻药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7590b26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d.png)
口腔打麻药知识点总结一、麻醉药物的种类和作用1. 局部麻醉药的种类常用的局部麻醉药包括利多卡因、普鲁卡因、米佐卡因等,它们都是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产生麻醉作用的。
2. 麻醉药物的作用原理局部麻醉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导,使神经元的兴奋传导受到抑制,从而达到麻醉的效果。
3. 不同麻醉药物的选择不同部位的治疗需要选择不同的局部麻醉药物,例如对于浅层组织的治疗,可以选择作用较快、持续时间较短的麻醉药物。
二、口腔麻醉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 口腔麻醉的适应症口腔麻醉适用于各类口腔手术和治疗,如龋齿治疗、牙髓治疗、拔牙手术等。
2. 口腔麻醉的禁忌症口腔麻醉的禁忌症包括对局部麻醉药物过敏、重度心脏病、高度焦虑症患者等。
三、口腔麻醉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1. 患者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口腔麻醉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告知麻醉的目的、过程和可能产生的不适感。
2. 麻醉剂的选择和准备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治疗部位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局部麻醉剂,并按照规定的浓度和用量准备好。
3. 注射技巧在进行口腔注射时,需要掌握正确的注射技巧,包括找准注射部位、控制注射速度和深度等。
4. 检查麻醉效果在进行治疗前,应对麻醉效果进行充分的检查,确保患者已经获得了足够的麻醉效果。
5. 注意事项在口腔麻醉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和预防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四、口腔麻醉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1. 口腔麻醉后的护理在口腔麻醉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护理,包括协助清洗口腔、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等。
2. 注意事项口腔麻醉后,患者需要注意避免咀嚼、用吸管饮水等,以免影响麻醉部位的恢复和治疗效果。
五、口腔麻醉的并发症和处理方法1. 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口腔麻醉可能会引起局部感染、出血、过敏反应等并发症。
2. 处理方法在发生并发症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告知和解释。
六、口腔麻醉的安全措施和风险管理1. 安全措施在进行口腔麻醉时,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和操作标准,确保患者的安全。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5b0676a9f12d2af90342e6a5.png)
4、一滴肾上腺素 是一支肾上腺素的1/20,稀释了20倍
5ml利多卡因是1ml肾上腺素体积的5倍,稀释了5倍
总共稀释了100倍
精品课件
第一节 概述
五、注射器及麻药
精品课件
第二节 局部麻醉的方法
一、冷冻麻醉(frozen anesthesia) 二、表面麻醉(superficial anesthesia) 三、浸润麻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四、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唇颊侧浸润法 骨膜上浸润法
腭部浸润法
精品课件
唇颊侧浸润法
据注射部位 调整椅位
暴露手术区 ,擦干唾液
碘伏消毒
注射
牵引粘膜,使 绷紧减少疼痛
检查针头, 排除空气
精品课件
注意事项: 麻醉多颗牙:将针斜向前,注射到各牙根尖部。 显效时间:2-4分钟。 针头若刺入骨膜下注射,易至疼痛及注射困难,
因此针刺到骨面后应退0.2cm,然后注射。
精品课件
常用局麻药的比较
药名 类型
普鲁卡因 布比卡因
酯
1
4
显效时间(min)
6~10 6~10
维持时间(min)
45~60 180~480
阻滞麻醉浓度(%) 2
0.5
一次最大剂量(mg) 6.6/kg 1.3/kg
利多卡因 阿替卡因
酰胺类
酰胺类
2 2 2~3 90~120
精品课件
特定含量的肾上腺素溶液怎么配制?
1、每支肾上腺素制剂为1ml,含肾上腺素1mg.也就是说每支含
量为1:1000
2、一般 5ml利多卡因 滴入1滴肾上腺素制剂 得到的就是含约1:
口腔麻醉知识点总结
![口腔麻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cfbf22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61.png)
口腔麻醉知识点总结一、口腔麻醉的类型口腔麻醉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两大类。
1.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一种通过在局部麻醉药物直接作用于神经组织上,使神经传导受阻,从而阻断疼痛传导的麻醉方法。
局部麻醉主要适用于口腔手术,例如拔牙、根管治疗、口腔黏膜切除术等。
局部麻醉的作用范围通常局限于麻醉药物直接接触到的局部组织,不会产生全身麻醉效果。
2.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通过给患者静脉或呼吸道途径输注麻醉药物,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昏迷状态,不会感受到任何疼痛和不适感。
全身麻醉通常适用于口腔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范围较大或需要在意识状态下难以接受的情况下,例如口腔肿瘤切除术、颌面畸形矫正手术等。
二、口腔麻醉的作用机制口腔麻醉药物通过影响神经组织的正常功能,使神经传导受阻,从而产生麻醉效果。
不同类型的口腔麻醉药物作用机制有所不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通过阻断神经传导来产生麻醉效果。
当局部麻醉药物施用到局部组织时,药物能够渗入神经细胞膜内,阻断钠离子通道的传导,使神经细胞不能产生动作电位,从而阻断神经传导,达到麻醉的目的。
2.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主要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来产生麻醉效果。
全身麻醉药物可以通过影响大脑皮层和下丘脑等部位的功能,抑制神经传导,使患者处于昏迷状态,不会感受疼痛和不适感。
三、口腔麻醉的适应症口腔麻醉在口腔手术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以下是口腔麻醉的适应症:1.拔牙术拔牙术是口腔手术中常见的一种,适用于那些因牙齿疾病或口腔畸形需要拔除牙齿的患者。
局部麻醉是拔牙术的常用麻醉方式,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2.根管治疗根管治疗是治疗牙髓疾病的一种方法,常需要在牙髓内进行清理和填塞。
局部麻醉常用于根管治疗手术中,能够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疼痛。
3.口腔黏膜切除术口腔黏膜切除术是治疗口腔黏膜病变的一种手术方式,局部麻醉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口腔局麻
![口腔局麻](https://img.taocdn.com/s3/m/03b3927326fff705cd170a36.png)
+ 浸 润 麻 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牙周膜注射法是用短而细的注射针头,金属 注射器或牙周膜注射器,从牙的近中或远中 直接刺入牙周膜,深达0.2-0.5cm,注射药物 0.2-0.4m1。
21:18:34
+ 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神经干或主要分支 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 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21:18:34
+ 表 面 麻 醉 (superficial anesthesia) + 一般可用1%丁卡因或2%-4%利多卡因作表
面麻醉。
21:18:34
+ 浸 润 麻 醉 (infiltration anesthesia) +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组织内,以阻断
用药部位神经末梢的传导,产生镇痛的麻 醉效果。 + 浸润麻醉适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范围内 的手术以及牙、牙槽突的手术。常用药物 为1%-2%利多卡因或0.5%-1%普鲁卡因。 + 麻醉方法有:皮丘注射法,骨膜上浸润法, 牙周膜注射法。
21:18:35
+ (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21:18:35
+ (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21:18:35
+ (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 同侧下颌骨、下颌 牙、牙周膜、前磨 牙至中切牙的唇颊 侧牙龈、黏骨膜和 下唇
21:18:35
+ (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21:18:35
+ (六)舌神经阻滞麻醉 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舌神经周围,麻醉 该神经。 舌神经在下牙槽神经的前内侧,在相当于下 颌神经沟水平,舌神经位于下牙槽神经前内 1cm处。
口腔局麻
![口腔局麻](https://img.taocdn.com/s3/m/816e69c158f5f61fb736668e.png)
一、定义口腔局部麻醉:是指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部分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部分的痛觉消失,以便在完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二、常用麻醉药物1、利多卡因:酰胺类,起效快、弥散广、穿透性强、对组织无刺激2、普鲁卡因:酯类,毒副作用小,穿透力弱,不适合作表面麻醉3、布比卡因:酰胺类,4、丁卡因:酯类,毒性大,主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1~3分钟起效,维持20~40分钟。
5、碧兰麻:复方盐酸阿替卡因注射液,黏膜局部浸润注射,也可用于阻滞麻醉三、口腔局部麻醉方法1、表面麻醉:将麻醉剂涂布或喷射于手术区表面,麻醉剂被吸收而使末梢神经麻痹,以达到痛觉消失的效果。
用于表浅的黏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松动的乳牙或恒牙拔除,舌根、软腭、咽部检查,气管内插管前的表面麻醉2、浸润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射于组织内,以阻断用药部位神经末梢的传导,产生镇痛的麻醉效果(皮丘注射法,骨膜上浸润法,牙周膜注射法)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范围内的手术以及牙、牙槽突的手术3、阻滞麻醉:系将麻醉荆注射于神经千周围,使其传导受阻,使该神经所支配之区域,全部失去痛觉。
常用阻滞麻醉①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上颌结节注射法)除第一磨牙近中颊根外的同侧磨牙、牙槽骨、相应颊侧牙龈、粘骨膜。
上颌磨牙拔除术;相应的颊侧牙龈、粘膜和上颌结节手术。
上颌结节位于上颌最后一个磨牙的后方。
进针点在上第二磨牙远中颊根相应的口腔前庭沟处。
半张口;上牙合面与地面45°;针尖斜面沿着骨膜面向后、上、内推进,深约2-2.5㎝,回吸无血注射1-1.5ml。
1进针点靠前、偏下、内转不够则不能准确注射。
2进针过深易发生血肿(翼静脉丛)②腭前神经阻滞麻醉(腭大孔注射法)同侧上颌前磨牙、磨牙腭侧牙龈、粘骨膜。
上颌前磨牙、磨牙拔除术;腭部手术。
腭大孔位于上最后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凹面连线的中点,覆盖其上的粘膜可见小凹陷。
进针点为上颌第三或第二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的中外1/3大张口;上牙合面与地面60°;进针点为上倒数第二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线连线的中点;针抵骨面注射0.5ml。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912e70a4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5.png)
一、局部麻醉的定义与优缺点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区域的感觉神经传导,使该区域的痛觉 消失,从而达到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治疗的目的。
优点:不需特殊设备,术者可独立操作;患者意识清醒,能与医师配合,安全性相对较大;局麻 药中加入适量血管收缩剂,可减少术区出血、便于手术操作。
(2)口内注射法
4.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包括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的黏骨膜、牙龈及牙槽突,适用于上颌前磨牙与磨牙拔除术
的腭侧麻醉、腭隆突切除及腭裂整复术。
5.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包括两侧尖牙连线前方的腭侧牙龈、黏骨膜和牙槽突,适用于上颌前牙拔除及颌骨囊肿
剜除等手术的腭侧麻醉。
6.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的组织中。 除有麻醉神经末梢的作用外,由于药液的水压力,使组织内张力增大,毛细血管渗血减少,手术
野清晰,组织易于分离。
2.骨膜上浸润法 将局麻药注射到牙根尖部位的骨膜浅面,药液经骨膜再通
过骨面小孔渗透至牙根尖的神经丛,产生麻醉效果。 适用于上、下颌牙槽突前份的牙、牙槽突手术。
3.牙周膜注射法 采用后装式金属注射器或牙周膜注射器及短而细的注射针头,自牙的近中和远中直接刺入牙周膜,
缺点:不适用于不合作的患者及局部有炎症的部位。
二、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药名 类型 效能强度* 毒性强度* 显效时间(分钟) 阻滞麻醉浓度(%) 一次最大剂量(mg/kg)
利多卡因 酰胺类
2 2 2~3 2 4.4
*以普鲁卡因等于1作为标准
布比卡因 酰胺类
8 4 6~10 0.5 1.3
阿替卡因 酰胺类
上、下颌神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其分支与支配区域
1.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麻醉范围包括同侧上颌骨、鼻、下睑、上唇以及硬软腭,适应于范围较广泛的上颌骨手术以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29f9d94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57.png)
居翼下颌韧带中点而稍偏外处,此二者即为注射重要标志 。 若遇颊脂体尖不明显或磨牙缺失病人,可在大张口时,上下 颌牙槽嵴相距中点线上及翼下颌皱襞外侧3~4mm交点,作为 注射标志。
注射方法:病人大张口,下颌眊平面及地面平行。将注射
口腔局部麻醉
第一节 局部麻醉定义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简称局麻, 是指用药物暂时阻断机体某一部分感觉神经 传导,是该部分痛觉消失,以便在完全无痛 情况下进行手术。
常用方法: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第二节 常用局部麻醉药物
一、利多卡因,又称赛罗卡因,属于酰胺类 局部麻醉药。维持时间1~2小时;有迅速而安 全抗室性心律失常;最大用量是不超过0.4g
器放在对侧口角,即第一、二前磨牙之间及中线成45°角。 注射针应高于下颌牙眊面1cm并及之平行。按上述注射标志 进针,推进2.5cm左右可达下颌骨骨面下颌神经沟。回抽无 血,注入麻醉药1~1.5ml。
麻醉区域及效果:
麻醉同侧下颌骨、下颌牙、牙周膜、前磨牙至中切牙唇(颊) 侧牙龈、粘骨膜及下唇部。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八)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1、翼腭管注射法: 表面标志为腭大孔。 2、口外注射法 : 是避开下颌骨喙突,在其 前方或后方,从颧弓下方进针直达翼腭 窝以麻醉上颌神经方法。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上颌神经阻滞麻醉
(九)下颌神经阻滞麻醉
方法及上和神经阻滞麻醉颧下翼突法同,主 要用于范围较广下颌骨手术及面部疼痛诊断 性封闭。麻醉范围:同侧下颌骨、牙、舌、 口底、下唇、颊及颞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四节 局部麻醉并发症及预防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596fb7b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16.png)
口腔局部麻醉口腔局部麻醉是一种常见的牙科治疗中使用的麻醉方式,它通过局部麻醉药物的应用来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本文将介绍口腔局部麻醉的原理、应用范围、常见的局麻药物以及注意事项。
一、局部麻醉原理口腔局部麻醉的原理是通过局麻药物的应用,使神经传导受限或阻断,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目的。
常用的局麻药物有利多卡因、丁卡因、普鲁卡因等。
这些药物可以阻断神经纤维的传导,使局部神经区域暂时失去感觉功能,从而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二、应用范围口腔局部麻醉广泛应用于各种牙科治疗中,如牙齿的抽、补、切牙龈手术等。
对于一些治疗较为痛苦的情况,如根管治疗、拔牙手术等,口腔局部麻醉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治疗的舒适度。
三、常见的局麻药物1. 利多卡因:这是一种常见的局麻药物,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和较好的止痛效果。
它的应用范围广泛,常用于各种牙科治疗中。
2. 丁卡因:丁卡因是一种局麻药物,具有快速而持久的麻醉效果。
它适用于各种牙科手术,并且对于出血较多的情况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3. 普鲁卡因:普鲁卡因也是一种常用的局麻药物,它具有较长的作用时间和较好的麻醉效果。
普鲁卡因的应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牙科手术。
四、注意事项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时,医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局麻药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局麻药物,以确保麻醉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2. 控制麻醉剂量: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治疗部位等因素控制麻醉药物的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3.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在进行口腔局部麻醉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血压、心率等,以及对麻醉药物的过敏反应。
4. 控制治疗时间:口腔局部麻醉的时效一般为2-3小时,医生需要合理控制治疗时间,避免麻醉的过早失效。
五、总结口腔局部麻醉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牙科治疗方式,它可以有效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
正确选择局麻药物、控制麻醉剂量以及密切观察患者反应是口腔局部麻醉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口腔局部麻醉
![口腔局部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607f476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3.png)
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block anesthesia of
posterior superior alveolar nerve)
定义:麻药注射于上颌结节麻醉上牙槽后神经
适用范围:上颌磨牙的拔除 相应颊侧牙龈、粘膜和上颌结节部手术
口内注射法:
➢ 体位:头微后仰牙合平面与地面成45° ➢ 进针点: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前庭沟
颌面部中、大型手术 全身麻醉
儿童手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局部麻醉的概念
➢ 局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简称局麻用局 部麻醉药暂时阻断机体一定区域内神经末梢和 纤维的感觉传导,从而使该区疼痛消失
➢ 局麻确切含义:局部无痛(local analgesia) ,除痛觉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感等依然 存在,病人仍保持清醒的意识。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的麻醉区域
四.鼻腭神经阻滞麻醉(block anesthesia of nasopalatine
nerve)
➢概念:麻药注入腭前孔内麻醉鼻腭神经 ➢注射标志:腭前孔(切牙孔
腭前孔:左右尖牙连线与腭中线交点处表面切牙乳头 前牙缺失者,唇系带,越过牙槽突往后0.5cm.
➢方法:头后仰大张口,注射针自腭乳头侧缘刺入, 摆向近中与中切牙长轴平行,向后上方推进0.5cm
➢概念:麻药注入腭大孔或其附近麻醉腭前神经 ➢方法:头后仰,大张口,上颌平面与地面成60°, 注射针从对侧在 腭大孔表面标志稍前方刺入。 ➢剂量:0.3~0.5ml。
麻醉区域:同侧磨牙、前磨牙腭侧粘骨膜、牙龈及 牙槽突
适用范围:上颌磨牙、前磨牙拔除术的腭侧麻醉 腭隆突切除及腭裂整复术等。
注意:麻药不可过量,注射点不可偏后。
2.阿替卡因(Articaine :碧兰 ✓ 组织穿透性和扩散性较强给药后2~3min显效. ✓ 牙髓的麻醉时间约60~70min,
第七章 口腔局部麻醉
![第七章 口腔局部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ee5de30bf12d2af90242e6ac.png)
• (二)禁忌证 • 1、血液系统疾病:贫血、白血病、出血性疾 病的患者。 • 2、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和心脏病 • 3、糖尿病 • 4、甲状腺功能亢进 • 5、肾脏疾病 • 6、肝脏疾病 • 7、月经及妊娠期 • 8、急性炎症期 • 9、恶性肿瘤
第三节 拔牙的基本步骤
• • • • • • (一)分离牙龈 (二)铤松患牙 (三)安放牙钳 (四)拔除患牙 (五)拔牙创的处理 (六)拔牙后注意事项
第三节
颌面部间隙感染
• 颌面部间隙感染,是颌面和口咽区潜在间隙中 化脓性炎症的总称,间隙感染的弥散期称为蜂 窝织炎,化脓局限期称为脓肿。在颌面部各组 织之间,从解剖结构上即是潜在的间隙,而且 相邻的间隙之间互相通连。
第十章 口腔颌面部损伤
第一节 概述
•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 • 1、口腔颌面部血运丰富,组织再生修复和抗感染的能力 很强出血较多。 • 2、口腔颌面部腔、窦多,容易引起感染。 • 3、颌骨上有牙,被打折的牙或脱位的牙以及碎骨片可 能成为“二次弹片”,加重周围组织损伤和增加感染的 机会。 • 4、口腔是消化道的入口,损伤后常妨碍正常进食。
第四节 颞下颌关节强直
• 一、关节内强直 • 二、颌间挛缩(关节外强直)
第三节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 • • • • • • • • • 一、表面麻醉 二、浸润麻醉 三、阻滞麻醉 (一)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二)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三)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四)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五)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六)舌神经阻滞麻醉 (七)颊神经阻滞麻醉
牙科麻醉知识点
![牙科麻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40a20bc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d0.png)
牙科麻醉知识点牙科麻醉是在牙科手术或治疗过程中使用的药物和技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没有疼痛或不适。
牙科麻醉可以帮助患者放松身体,减轻焦虑,并提供舒适的治疗体验。
以下是一些关于牙科麻醉的重要知识点。
1.不同类型的牙科麻醉–局部麻醉:局部麻醉是在手术或治疗区域附近注射麻醉剂,以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
局部麻醉可以分为表面麻醉和浸润麻醉两种类型。
–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通过将麻醉药物输送到全身,使患者失去意识和疼痛感。
在某些复杂的牙科手术中,可能需要全身麻醉。
2.牙科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局部麻醉药物主要包括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和普鲁卡因。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神经传递疼痛信号,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觉疼痛。
–全身麻醉药物:全身麻醉药物包括吸入麻醉剂和静脉麻醉药物。
吸入麻醉剂如氧气、笑气和异氟醚可通过呼吸进入患者体内。
静脉麻醉药物如丙泊酚和芬太尼则通过静脉注射给予患者。
3.牙科麻醉的风险和注意事项–过敏反应:有些患者可能对局部或全身麻醉药物产生过敏反应。
在进行牙科麻醉之前,牙医应该详细询问患者是否对某些药物过敏。
–麻醉剂的剂量:正确的麻醉剂量对于有效的麻醉非常重要。
牙医必须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来确定适当的麻醉剂量。
–麻醉后反应:在牙科麻醉后,患者可能会经历一些副作用,如恶心、呕吐和头晕。
这些反应通常是短暂的,但患者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恢复。
4.牙科麻醉的步骤–麻醉评估:在进行牙科手术之前,牙医会对患者进行麻醉评估,以确定最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
–麻醉计划:根据患者的情况和手术的性质,牙医会制定详细的麻醉计划,包括使用的麻醉剂和剂量。
–麻醉过程:在手术开始之前,牙医会给患者进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牙医会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根据需要调整麻醉剂量。
–麻醉复苏:在手术结束后,患者会进入麻醉复苏室。
在复苏室,患者会逐渐清醒,并接受监测和护理,直到能够安全离开。
牙科麻醉对于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身并发症 >>过敏反应
防治:术前仔细询问有无麻药过敏史,酯类麻 药如普鲁卡因可出现过敏反应。目前多用酰胺 类的利多卡因,一般无过敏反应。对怀疑有过 敏史者应先作皮内过敏试验。进行局部麻醉时, 推注药物速度要慢,注意观察,如出现过敏症 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反应轻者按晕厥处理, 严重者应立即抢救,给予静脉推注安定,给氧、 解痉、升血压等对症处理。对延迟反应可给予 抗过敏药物。
37
全身并发症 >>晕厥
晕厥(Fainting)是由于一时性中枢缺血导致突发 性、暂时性的意识丧失。一般可由患者精神紧 张、恐惧、疲劳、饥饿、体质差以及疼痛等因 素诱发。 发作的前驱症状是愚者感到头晕、胸闷、恶心 等。临味检查可见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呼吸 短促,早期脉搏缓慢,继而脉搏快而弱。进一 步发展可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以及短暂的 意识丧失。
2013-8-5 23
2013-8-5
24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
鼻腭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麻药注射到切牙孔内, 麻醉鼻腭神经,又称腭前孔或切牙孔注射法。 进针点为上颌中切牙的腭侧,左右尖牙连线 与腭中缝的交点,注射时,患者取坐位,头后 仰,大张口,针尖从侧面刺人腭乳头的基底部, 然后将注射器摆到中线,使注射器与牙长轴平 行,进人切牙孔,深度达0.5cm。推注药物0.3 一0.5ml。由于该处组织致密,注射药物时, 需较大压力。
2013-8-5
7
口腔局部麻醉方法
2013-8-5
8
表 面 麻 醉(surface anesthesia)
表面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涂布或喷雾 于皮肤或粘膜表面,使末梢神经麻痹, 达到痛觉消失。临床上主要用于表浅的 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松动的乳牙或恒 牙拔除,舌根、软腭或咽部检查,以及 气管内插管前的粘膜表面麻醉。一般可 用l%丁卡因作表面麻醉。
29
2013-8-5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 注射到下颌孔的上方,麻醉下牙槽神经, 又称下颌孔注射法。下牙槽神经阻滞麻 醉有口内和口外等多种注射法,临床上 常用口内注射法。
2013-8-5
30
下牙槽神经阻滞麻醉
பைடு நூலகம்
口内注射法的进针点为颊脂垫尖,翼下 颌韧带中点外侧0.3-0.4cm,下颌磨牙牙 合平面上1cm。注射时,患者取坐位, 大张口,下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平行。 注射器在对侧下颌前磨牙区,注射针与 中线成450角向后外方刺入进针点,深达 2-2.5m,针尖触及下颌神经后缘的骨面。 回吸无血,可推注药物2-3ml。
39
2013-8-5
全身并发症 >>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allergic reaction)是指患者曾使用过 某种麻醉药物,无不良反应,当再次使用诊药 时,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症状,有即刻反应和 延迟反应两种类型。 即刻反应是用极少量药物后,立即发生严重 的类似中毒的症状,轻者表现为烦躁不安、胸 闷、寒战、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出现惊厥、 神志不清、血压下降、昏迷甚至呼吸心跳骤停 而死亡。 延迟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管神经性水肿,偶见荨 麻疹、药疹等。 2013-8-5 40
2013-8-5 25
2013-8-5
26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眶 下孔或眶下管内,麻醉出孔的眶下神经。此法 分口外注射和口内注射两种方法。 眶下孔的表面标志是在眶下缘中点下方0.51cm处,患者两眼正视前方,瞳孔下方为眶下 缘的中点,上颌第二前磨牙和颏孔的连线通过 眶下孔。注射时,患者取坐位,头稍后仰,上 下颌牙闭合。
2013-8-5 43
局部并发症 >>血肿 (hematom)
注射过程中刺破血管,可导致组织内出血。刺 破翼静脉丛。血肿的临床表现是开始为局部迅 速肿胀,无疼痛,皮肤或粘膜出现紫红色痕斑, 数日后转变为黄绿色,最后吸收消失。 防治:应正确掌握穿刺点、进针方向、角度以 及深度,避免反复穿刺,针尖应无倒钩,注射 针不弯曲。如发现注射区突然肿胀,应立即压 迫止血,24小时内冷敷,然后热敷,必要时给 予止血和抗炎药物。
41
2013-8-5
全身并发症 >>中毒(intoxication)
症状轻者表现为烦躁不安、多语、恶心、呕吐、 嗜睡等,严重者可出现紫绀、惊厥、神志不清、 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临床表现可分为兴奋型 和抑制型两种类型。 防治:术者应熟悉麻醉药物的毒性、一次最大 剂量,单位时间内推注药物的速度要慢。推注 药物要回抽,观察是否进入到血管内,一旦发 生中毒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症状轻者的处 理与晕厥处理相同,症状严重者应立即采取给 氧、输液、升血压、抗惊厥、应用激素等抢救 措施。
2013-8-5 38
全身并发症 >>晕厥
防治:术前检查患者的全身及局部情况, 如患者身体虚弱、饥饿、疲劳或局部疼 痛明显应暂缓手术,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在局部麻醉操作过程中,一旦发现愚者 有晕厥发作的前驱症状,应立即停止注 射,放平椅位,使患者头低、脚高。松 解衣领,保证呼吸通畅,情况严重者可 针刺或指压人中,氧气吸入,静脉推注 高渗葡萄糖。
2013-8-5
5
丁卡因
丁卡因又称地卡因。局部麻醉作用比普 鲁卡因强,作用迅速,穿透力强,毒性 较大,主要用于粘膜表面麻醉。一般用 1%一2%溶液,总量不超过20ml。1-3分 钟即可显效,维持20-40分钟。由于毒性 较大,临床上不用于浸润麻醉。
2013-8-5
6
爱迪卡因
又称碧兰麻,其起效时间2-3分钟,对组 织渗透性强,麻醉效能高,毒副作用小, 目前已广泛用于临床。
15
2013-8-5
阻滞麻醉
进行阻滞麻醉要熟悉口腔颌面部的局部 解剖,特别是三叉神经的行径与分布, 以及神经走行的骨孔位置,严格按照无 菌操作,针头避免接触未消毒的口腔组 织器官,以免将污染带入深层组织引起 感染,推注药物之前,应回吸检查有无 回血,如有回血应改变注射针的方向, 直到回吸无血,方可注射麻醉药物。
19
2013-8-5
2013-8-5
20
2013-8-5
21
2013-8-5
22
腭前神经阻滞麻醉
进针点为上颌第三或第二磨牙腭侧龈缘至腭中 线连线的中外l/3的交界处,软硬腭交界前约 0.5cm。 注射时,患者取坐位,头后仰,大张口,上 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成600 角,注射针从对 侧下颌尖牙与第一前磨牙之间,向后、上、外 方向进针,刺人腭粘膜,直达骨面,然后注射 药物0.5m1,此时可见局部腭粘膜变白。一般 在注射点稍前方注射,如注射点过于向后,注 射剂量过多,可引起恶心,呕吐反应。
16
2013-8-5
2013-8-5
17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是将药物注射于 上颌结节后外方,麻醉上牙槽后神经, 又称上颌结节注射法。有口外注射和口 内注射两种方法,临床上常用口内注射 法。
2013-8-5
18
上牙槽后神经阻滞麻醉
口内注射法的进针点为上颌第二磨牙远中颊侧 根部的口腔前庭沟处,注射时,患者取坐位, 头稍后仰,半张口,上颌牙牙合平面与地平面 成450 角。注射针向后上方刺入,同时将注射 器向同侧口角方向转动,使针尖沿上颌结节外 后面的弧形骨表面滑动,向后、上、内方向进 针深约2cm,回吸无血,推注药物2ml,注射针 尖刺入不宜过深,以免刺破上颌结节后方的翼 静脉丛,引起深部血肿。
2013-8-5 27
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口外注射法 术者左手示指扪及眶下缘, 在眶下孔处指压有明显的痛感。由于眶 下孔和眶下臂的方向是向前、下、内, 所以进针点位于眶下孔内下方1cm,鼻 翼外侧约1cm处,注射针与皮肤成450 角, 斜向上、后、外直接刺入眶下孔。进针 深度在O.5cm左右,不可进人太深以免 损伤眼球。回吸无血,可推注药物1-2ml。
2013-8-5
12
2013-8-5
13
浸润麻醉
牙周膜注射法是用短而细的注射针头, 从牙齿的近中或远中直接刺人牙周膜, 深达0.5cm,注射药物0.2ml。此法适用 于对疼痛耐受力较强,有出血倾向或牙 周膜有炎症的患者。
2013-8-5
14
阻滞麻醉
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 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 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 效果。此法能麻醉比较广泛的区域,可 以避免多次注射带来的疼痛。使用药物 剂量小,麻醉效果完全,麻醉作用深, 维持时间长。由于可以远离病变部位进 行注射,对整形手术和感染病例尤为适 用。
2013-8-5 10
浸润麻醉
皮丘注射法是在皮下或粘膜下注射少量 药液,形成皮丘,然后再分层注射,此 法除有麻醉神经末梢的作用外,由于药 液的水压力,使组织内张力增大,毛细 血管减少,手术野清晰,分离组织容易。
2013-8-5
11
浸润麻醉
骨膜上浸润法是在上、下颌牙槽突的前 份,唇颊侧或舌腭侧牙龈,距龈缘约lcm, 相当于根尖部进针,针头与粘膜面成450 角,进入粘膜下,骨膜上,注射药物0.5 一2ml。
31
2013-8-5
2013-8-5
32
2013-8-5
33
2013-8-5
34
舌神经阻滞麻醉
舌神经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 到舌神经周围,麻醉该神经。 在进行下牙槽神经阻滞口内注射后, 退出lcm,再注射药物1ml,或边退边注 射药物可麻醉舌神经。
2013-8-5
35
颊神经阻滞麻醉
2013-8-5 42
局部并发症 >>注射区疼痛和水肿
原因:局部麻醉药物变质、有杂质或溶液不等 渗;注射针头钝、弯曲或有倒钩;注射针头刺入 到骨膜下,造成骨膜撕裂:未严格按无菌操作, 使感染带入深部组织;患者对疼痛敏感等。 防治:注射前认真检查麻醉药物和注射针头, 严格按无菌要求操作,注射针斜面正对骨面, 在骨膜上滑行。一旦发生疼痛、水肿,可给予 局部热敷、理疗、封闭,并给予消炎止。痛药 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