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二期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2006年,某某州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将某某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

鉴于某某自然保护区和某某国家自然保护区同属某某山脉,地理、生物资源都连为一体,拟要求将某某自然保护区纳入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经某某省人民政府通过,2010年4月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后,将某某自然保护区纳入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称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设某某管理局和保山管理局,各管理其辖区。

由于原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按原林业部(2002)119号《关于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示》,于2004—2010年七年内完成了南段一期工程建设,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10)34号批示,将原某某自然保护区纳入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1.2 规划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某某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10]34号)。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计财规字[2010]64文)。

●《关于下达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任务的通知》(云林保护字[2010]第2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04)。

●《某某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07)。

●《某某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8—2020)。

●《某某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计划》(2011—2015,GEF)。

●《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理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某某省级自然保护区福贡部分发展规划》(2006—2020)。

●《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某某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投资报告书》(2009)。

●《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

浅谈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参与式管理

浅谈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参与式管理

浅谈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参与式管理作者:杨春梅来源:《现代园艺》2013年第04期摘要:贡山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全县地势呈“三山夹两江”高山峡谷地貌,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7.2%,县内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4.3万hm2,占全县总面积的55.6%。

贡山县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是边疆少数民族集居地,村民的生产、生活对自然保护区的依赖性大,社区给保护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本文为寻求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共管,提高保护区周边社区村名保护意识,提出了具体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贡山县;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遍社区村民参与式管理1 贡山县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由于保护区处于喜马拉雅及横断山脉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征,孕育了保护区内异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是中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富集的地区之一,被誉为“动植物基因库”和具有野生动植物多样性最关键地区之一。

是目前云南省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保护区以保护高山峡谷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温、寒性森林生态系统,多种植被类型和多样珍稀以及濒危动植物种类为目的,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

2 贡山县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情况由于自然条件差,交通、通讯、文化较为落后,社区范围内的大多数自然村为贫困村,其中贫困人口95613人,占总数的75.3%,由于保护区周边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滞后。

千百年来,世代居住的独龙族、怒族等少数民族,一直延续着刀耕火种、追山打猎、放牛牧羊等传统生产生活方式。

贡山县尚未建立保护区时,由于当地群众耕作方式落后、生活贫困,导致少数村民不得不铤而走险去破坏保护区的资源,对保护区的依赖性大,给保护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3 通过宣传教育,保护区周边社区村民保护意识普遍提高由于保护区周边群众居住分散的特殊情况,为使群众充分认识国家实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在宣传过程当中,各基层站职工采取了深入到各村委会、小组进行座谈走访、粘贴宣传标语、利用街子天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加强宣传工作。

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探讨

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探讨

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探讨摘要:云南保山高黎贡山森林茂密,生态良好。

如今,有的原始森林被砍伐,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恶化。

在社会环境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影响下,环境管理和自然保护区保护已被纳入重要管理愿景。

尤其是面对生态环保新格局,环境治理和自然保护区保护的修复越来越重要,这也是子孙后代的大工程。

如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环境管理、保护与修复,成为高黎贡山环境保护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本文主要从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现状进行阐述,然后对高黎贡山生态环境进行分析,最后对高黎贡山环境保护和修复谈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我国对环境保护提出了“五位一体”布局作了全面设计,而生态文明建设充分体现了我国对未来发展思路新思想,重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以及修复也应受到广泛关注。

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的主体,具有自然基因库、自然实验室以及自然博物馆等特殊属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

因此,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环境管护与修复,意在为未来生态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1.云南高黎贡山生态环境现状高黎贡山发源于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北与西藏伯苏拉山相连。

到了云南,主脉为南北走向,贡山县南、泸水县北是中缅边境山脉;在历次地质运动,特别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以及河流冲刷的作用下,高黎贡山已成为我国西部低纬、高海拔、相对山体差异最大的山。

高黎贡山植被分为热带季风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灌木、草本和草甸七类植被。

高黎贡山的物种资源使高黎贡山被誉为“自然博物馆”及“物种基因库”。

从山脚到高黎贡山山顶,原始森林植被茂密,山色秀丽,生态良好。

如今,高黎贡山中下部大面积森林转为农用地,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破坏。

近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逐渐扩大,保护区周边的集体林地遭到严重破坏,周围地区开始吞噬保护区。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规划依据与技术路线--------------------------------------------------- 1一、规划依据 ------------------------------------------------------------------ 1二、基础资料 ------------------------------------------------------------------ 2 第二章规划背景--------------------------------------------------------------- 2一、旅游区概况---------------------------------------------------------------- 2二、旅游业发展现状----------------------------------------------------------- 5三、旅游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7 第三章旅游区资源评价 ------------------------------------------------------- 9一、旅游资源概况 ------------------------------------------------------------- 9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9 第四章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 12一、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 12二、客源市场预测 ------------------------------------------------------------ 16 第五章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7一、规划指导思想 ------------------------------------------------------------ 17二、发展目标 ----------------------------------------------------------------- 17三、规划原则与开发模式----------------------------------------------------- 17 第六章旅游区性质与主题形象 ---------------------------------------------- 19一、旅游区性质--------------------------------------------------------------- 19二、主题形象 ----------------------------------------------------------------- 19第七章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21一、范围界定与规划期限----------------------------------------------------- 21二、旅游区结构--------------------------------------------------------------- 22三、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 22四、土地利用规划 ------------------------------------------------------------ 24第八章近期重点旅游项目策划 ---------------------------------------------- 25一、旅游建设项目策划 ------------------------------------------------------- 26二、旅游活动项目策划 ------------------------------------------------------- 40三、游览组织规划 ------------------------------------------------------------ 41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44一、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原则 --------------------------------------------- 44二、旅游服务体系 ------------------------------------------------------------ 44三、片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44 第十章基础设施规划-------------------------------------------------------- 46一、道路系统规划 ------------------------------------------------------------ 46二、给水工程规划 ------------------------------------------------------------ 49三、排水工程规划 ------------------------------------------------------------ 50四、电力工程规划 ------------------------------------------------------------ 51五、电信工程规划 ------------------------------------------------------------ 53 第十一章专项规划 ---------------------------------------------------------- 54一、景观系统与绿地规划----------------------------------------------------- 54二、社区规划 ----------------------------------------------------------------- 55三、建筑风格与形式构思----------------------------------------------------- 56四、防灾和安全系统规划----------------------------------------------------- 57 第十二章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 57一、旅游区环境评价与环境质量标准 ---------------------------------------- 57二、旅游容量 ----------------------------------------------------------------- 58三、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60四、旅游区环卫系统规划----------------------------------------------------- 63 第十三章分期建设规划 ----------------------------------------------------- 64一、近期建设规划 ------------------------------------------------------------ 65二、中远期发展规划---------------------------------------------------------- 67三、基础设施投资估算 ------------------------------------------------------- 69 第十四章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70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70二、建立健全旅游资金支撑体系 --------------------------------------------- 70三、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71四、大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73五、努力提高旅游开发的科技水平------------------------------------------- 73附表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主要景点一览表----------------------------- 74第一章规划依据与技术路线一、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167号,1994年10月9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1989年12月26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7号,2002年10月28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82年11月19日)5、《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的通知》(国家林业局,林护发[2000]131号)6、《旅游规划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1-2003)7、《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2-2003)8、《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75-2003)9、《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8973-2003)10、《云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云南省旅游局,2001年)11、《云南省旅游业管理条例》(云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1997年5月28日)12、《云南省森林生态旅游总体规划》(云南省林业厅,1997年)13、《云南省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细则》(云南省人民政府,1987年10月)14、《保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保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年11月)15、《保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稿)(保山市旅游局,2001年)16、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及技术深度要求二、基础资料1、《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设计》(1994年原林业部批准)2、《高黎贡山国际生态旅游区建设方案》3、《高黎贡山怒江大峡谷生态旅游示范区百花岭-江苴旅游开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云南省保山市发展计划委员会、云南省保山市旅游局、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2002年)4、《保山市隆阳区潞江傣族乡中心集镇核心区北部基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隆阳区潞江傣族乡人民政府、保山城乡建设规划设计室,2002年)5、《高黎贡山-怒江峡谷(中段)风景区建设项目建议书》(保山市隆阳区计委、保山市隆阳区旅游局)6、《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段)生态旅游总体规划》(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2002年)7、《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建设项目建议书》(保山市旅游局,2002年)8、《保山高黎贡山-潞江坝生态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2003年5月)9、《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策划》(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2003年7月)第二章规划背景一、旅游区概况(一)自然环境1、地形与区位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位于保山市西部的怒江流域高黎贡山西坡和怒江热谷内,处于整个怒江大峡谷的中段,北起交界的怒江州泸水县、南至龙陵县、西以高黎贡山分水岭为界与腾冲县接壤,区域东西最大宽度20多公里,南北长约100公里,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涵盖芒宽、潞江、曲石、界头四乡。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述 11.2建设依据 21.3可行性研究结论 3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5 2.1项目建设背景 52.2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6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113.1自然概况 113.2资源概况 153.3社会经济状况 203.4历史沿革 203.5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22 3.6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23第四章建设目标 244.1项目建设目标 244.2指导思想与原则 254.3主要建设任务 26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275.1保护与恢复工程 275.2科研与监测工程 295.3宣教工程 305.4配套工程 30第六章环保、安全与消防 336.1环境保护 336.2安全防护 346.3消防安全 35第七章环境影响评价 367.1项目对环境影响 367.2环境保护措施 377.3环境影响评价 38第八章项目组织保障 408.1组织机构 408.2 项目管理 458.3 保障措施 46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50第十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 5210.1编制说明 5210.2投资估算 52第十一章效益分析 5811.1生态效益 5811.2社会效益 5911.3经济效益 6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述1.1.1项目名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项目1.1.2项目主管单位林业局1.1.3建设单位及法人代表建设单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法人代表:1.1.4项目性质新建1.1.5建设地点与范围项目区位于距XX县县城87km的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总面积40621hm2。

1.1.6建设主要内容与规模管理局修建砖混结构陈列馆和宣教中心1600m2;保护管理站2个900m2;保护点6个360m2。

维修硬化支道40km,新修摩托车道45km。

设置大型宣传牌2个。

巡护步道40公里;建设防火隔离带15km;封山育林3500hm2。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的改革探索

2020年第10期现代园艺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城市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水平在全面提升的同时,对于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因此,要想保障良好的居住环境,要保护和重视自然生态环境。

目前我国对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建设力度不断加大。

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依旧无法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

对此,应综合分析成因,科学制定管理办法,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加大革新力度,以便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加顺利。

1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本概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集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于一体的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05.168hm2,其中:保护区核心区面积182.313hm2,占总面积的45.0%;缓冲区面积143.642hm2,占总面积的35.5%;实验区面积79.213hm2,占总面积的19.5%。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气候以及多种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种类。

2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2.1管理意识缺乏综合性在现阶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进程中,林业部门及保护区管理部门对建立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目的及任务认识较粗浅,对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属性、定位认识程度不足,体制机制还没有得到系统、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健全和完善,从而使得保护区管理机构的发展目标不明确、思路不明晰,没有处理好保护区管理机构与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林业行政执法单位的关系,无法对统筹安排工作人员,不能实现生态保护建设与部门职能的良性互动[1]。

同时,保护区管理部门,还存在开展保护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的问题,仍依靠老办法、旧经验开展工作,进而导致管理工作的开展存在较强的滞后性,影响了管理水平的提升。

2.2管理体制不健全结合现阶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水平分析,管理体制不健全、不完善,在具体开展管理工作时,保护区长期以来存在多头管理、责权不清的问题,给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情况调查分析——以高黎贡山保山社区为例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情况调查分析——以高黎贡山保山社区为例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情况调查分析——以高黎贡山保山社区为例作者:张书赫,王见来源:《乡村科技》 2018年第1期[摘要]通过分析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周边社区基本情况,阐述已开展的社区共管实践及其成效。

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宣传教育、开展社区发展项目、修复自我调节能力、加强与缅方交流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开展社区共管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社区公管;中缅合作;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中图分类号] S75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01-101-21 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概况1.1 保护区概况高黎贡山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镶嵌交接带附近,总面积405 549.0 hm2,被称为“大地的缝合线”。

以行政区域设保山、怒江2 个管护局。

保山管护局管理辖区自然保护区81 443.0 hm2,生物走廊带4 847.9 hm2,周边国有林13 781.9 hm2。

1.2 保护区周边社区概况周边社区涉及隆阳区和腾冲市的7 个乡镇72 个村844 个村民小组,18 余万人口,有12 个世居少数民族。

社区地处偏僻,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资源息息相关,主要有采集、狩猎、放牧、林下种植等。

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使原本“靠山吃山”的社区居民面临着新的生活压力。

2 保护区已开展社区共管的实践与成效2.1 从各个方面加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宣传碑、警示牌,发宣传单,增强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的保护意识;二是建立较为完善的法律法规,以法治林;三是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部人员的管理,提高整体素质。

2.2 通过一系列国内外保护合作项目,促进自然保护区与经济协调发展在香港社区伙伴支持下,腾冲分局实施了“自治傈僳族传统社区组织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自治傈僳族‘上刀杆,下火海’传统民族文化体验”等7 个项目。

在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支持下,在腾冲桥头村联谊小学实施引水思源项目,解决了学校800 余名师生的饮水问题。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二期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二期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目录第一章总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建设单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单位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可行性研究范围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建设地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项目建设周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结论及建议........................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项目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项目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市场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世界先进国家的钛工业发展迅速.......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我国钛工业发展情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十二五”期间我国钛行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2006年,某某州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将某某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

鉴于某某自然保护区和某某国家自然保护区同属某某山脉,地理、生物资源都连为一体,拟要求将某某自然保护区纳入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006年经某某省人民政府通过,2010年4月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后,将某某自然保护区纳入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称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设某某管理局和保山管理局,各管理其辖区。

由于原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按原林业部(2002)119号《关于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示》,于2004—2010年七年内完成了南段一期工程建设,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10)34号批示,将原某某自然保护区纳入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1.2 规划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某某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10]34号)。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计财规字[2010]64文)。

●《关于下达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任务的通知》(云林保护字[2010]第2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04)。

●《某某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2007)。

●《某某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2008—2020)。

●《某某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计划》(2011—2015,GEF)。

●《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理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某某省级自然保护区福贡部分发展规划》(2006—2020)。

●《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某某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投资报告书》(2009)。

●《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

●《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工作“十二五”计划与2020年发展规划》(2006—2020)。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管护问题思考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管护问题思考

ECOLOGY生 态区域治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环境管护问题思考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腾冲分局 李欢萍党的报告中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其中的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未来国家的发展思路,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注,将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必要的基础支撑。

而自然保护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其保护与管理同样应受到广泛的关注,作为生态文明的主体,自然保护区具有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及自然博物馆的特殊属性,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

因此,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环境管护,势必对未来的生态发展提供重要的借鉴。

一、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高黎贡山地处我国云南省西部,并与中缅边境接壤,属于我国重要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从地理经纬度上看,主要位于东经98°08′—98°50′,北纬24°56′—28°22′,从行政区划上看,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覆盖多个区县,包括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县和怒江州的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保护区总面积达405,549公顷,属于云南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主要以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等结构为主,占比分别为45.3%、35.2%和19.5%。

同时,保护区还属于多民族聚居地,该区域内主要分布着汉、傣、傈僳、怒、回、白、苗、纳西、独龙、彝、壮、阿昌、景颇、佤、德昂、藏等16个民族,赋予了保护区更丰富的人文价值。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特殊,保护区内自然生态物种丰富,具有极大的科学研究与生态保护价值。

根据相关调查,保护区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090米,拥有种子植物4303种,其中约44.83%为特有种。

从保护区生物分布看,其囊括了兽类、两栖爬行类、鸟类及昆虫类,总数达到2300余种,涉及国家及省级保护植物54种、动物72种。

因此,凭借其丰富的自然物产,保护区被誉为“自然博物馆”“物种基因库”“雉鹊类的乐园”“哺乳动物祖先的发源地”“东亚植物区系的摇篮”,被中国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确认为“世界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及策略分析雀晓光1袁雀晓军2(1.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云南怒江673199;2.云南省怒江州林业和草原局,云南怒江673199)摘要:高黎贡山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于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内容。

在该区域内,多种生物物种分别从北向南、从东向西及相反方向过渡与融合,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被誉为“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本文介绍了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如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边境森林资源管控难度大、保护区公共财政投入不足等,提出了积极争取项目、提升保护区人员能力、扎实开展资源管护与科研监测工作、建立跨境保护联席制度等策略。

关键词: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问题;策略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8-0286-021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现状1.1管理体制逐步健全2016年保护区全面完成管理体制改革,设置正处级管护单位,人员编制也得到扩充,达到398名,大大充实了保护区的管理和专业技术力量。

理顺政府与部门责权,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把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设置为林业部门下属事业单位,明确自然保护区管护机构与林业部门间的隶属关系,采取“(州)局—(县)分局—(乡镇)站所”三级管理机制,将乡镇管护站机构确定为副科级,使监管力量下沉到基层或一线,使保护区内管护机构实现全覆盖[1]。

1.2发展规划、管理制度不断完善近十年来,保护区制定了《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总体规划(2011—2025)》《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监测计划(2015—2020年)》《怒江州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总体规划》等规划。

加强制度建设,对各类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颁布《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内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保证岗位责任制明确,使目标责任制落到实处。

贡山孔雀垭口开发思路

贡山孔雀垭口开发思路

贡山孔雀垭口开发思路
摘要:
1.贡山孔雀垭口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2.贡山孔雀垭口的开发规划
3.开发贡山孔雀垭口的意义和价值
4.贡山孔雀垭口的开发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案
5.结语
正文:
贡山孔雀垭口位于我国云南省贡山县境内,地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西北部,海拔3000 米左右,属于高山垭口。

这里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多样,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首先,贡山孔雀垭口的开发规划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保护生态环境。

可以考虑发展生态旅游,让游客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也能了解到本地的生态文化和民族风情。

另外,可以利用垭口的地形特点,建设一些适合户外运动的项目,如登山、徒步等。

其次,开发贡山孔雀垭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它可以带动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

其次,它可以提高贡山县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旅游,进一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最后,开发贡山孔雀垭口可以保护和利用好当地的自然资源,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然而,贡山孔雀垭口的开发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由于地理位置偏
远,交通不便,导致游客数量有限。

其次,当地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如住宿、餐饮等条件较差,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

同时,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此旅游。

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

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2)

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文本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省社会发展促进会二○○三年十二月课题组名单组长:骆静珊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所长、教授段森华云南省社会发展促进会成员:陈仁远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教授杨敏昆明大学旅游系主任、副教授蒋素梅昆明大学旅游科研所硕士、讲师邓永红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工程师戴俊宏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工程师姜华云南省社会发展促进会经济师万曦云南省社会发展促进会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规划范围与时限----------------------------------------------------------- 1二、规划依据 ------------------------------------------------------------------ 1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1四、规划原则与开发模式------------------------------------------------------ 2 第二章旅游区资源评价 ------------------------------------------------------- 2一、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2二、旅游资源比较分析 -------------------------------------------------------- 3 第三章旅游市场现状与预测--------------------------------------------------- 3一、客源市场现状 ------------------------------------------------------------- 3二、客源市场预测 ------------------------------------------------------------- 3 第四章旅游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 4一、发展优势 ------------------------------------------------------------------ 4二、制约因素 ------------------------------------------------------------------ 5 第五章旅游区性质与总体布局 ------------------------------------------------ 5一、旅游区性质---------------------------------------------------------------- 5二、旅游形象 ------------------------------------------------------------------ 6三、旅游区结构---------------------------------------------------------------- 6四、总体布局 ------------------------------------------------------------------ 6五、旅游功能分区 ------------------------------------------------------------- 6六、土地利用规划 ------------------------------------------------------------- 7 第六章近期重点旅游项目策划 ------------------------------------------------ 8一、旅游建设项目策划 -------------------------------------------------------- 8二、旅游活动项目策划 ------------------------------------------------------- 11三、游览组织规划 ------------------------------------------------------------ 11 第七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2一、旅游服务体系 ------------------------------------------------------------ 12二、片区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12 第八章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13一、道路系统规划 ------------------------------------------------------------ 13二、给水工程规划 ------------------------------------------------------------ 13三、排水工程规划 ------------------------------------------------------------ 14四、电力工程规划 ------------------------------------------------------------ 14五、电信工程规划 ------------------------------------------------------------ 15 第九章专项规划------------------------------------------------------------- 15一、景观系统与绿地规划----------------------------------------------------- 16二、社区规划 ----------------------------------------------------------------- 16三、建筑风格与形式构思----------------------------------------------------- 17四、防灾和安全系统规划----------------------------------------------------- 17 第十章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规划-------------------------------------------- 17一、旅游区环境质量标准----------------------------------------------------- 17二、旅游容量 ----------------------------------------------------------------- 18三、旅游资源保护规划 ------------------------------------------------------- 18四、旅游区环卫系统规划----------------------------------------------------- 19 第十一章分期建设规划 ----------------------------------------------------- 20一、近期建设规划 ------------------------------------------------------------ 20二、中远期发展规划---------------------------------------------------------- 21三、基础设施投资估算 ------------------------------------------------------- 21 第十二章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21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21二、建立健全旅游资金支撑体系 --------------------------------------------- 21三、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22四、大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 22五、努力提高旅游开发的科技水平------------------------------------------- 22 图件一、旅游区位置示意图二、旅游区综合现状图三、优良级旅游资源分布图四、土地利用规划图五、功能分区图六、总体规划图七、游览交通规划图八、近期建设规划图九、道路工程规划图十、旅游服务设施规划图十一、给排水规划图十二、电力电讯规划图十三、绿化规划图十四、环境保护规划图附件附件一: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策划附件二: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附件三:专家评审意见附件四:专家组成员名单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范围与时限范围界定:保山高黎贡山生态旅游区位于保山市隆阳区的潞江乡、芒宽乡和腾冲县的曲石乡、界头乡境内。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编制意见(精简篇)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编制意见(精简篇)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编制意见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编制意见高黎贡山是XX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肩负着区域、国家乃至国际自然资源和生态安全保护的重大责任,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加快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在美丽中国、美丽XX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自然保护区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赋予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

科学编制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十三五规划,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自然保护区发展战略,对促进XX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保护区概况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XX片于1983年经XX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评定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06年作为三江并流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16年被国家林业局批准为全国示范建设保护区,总面积81443hm2。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自然生态系统类别,森林生态系统类型的大型自然保护区。

以保护以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及温性针叶林为主的山地垂直森林生态系统及自然景观,秃杉林、大树杜鹃林、XX 榧树林、怒江红杉林、怒江冷杉林、油麦吊云杉林等为代表的珍稀特有植被群落,大树杜鹃、光叶珙桐、长蕊木兰、喜马拉雅红豆杉、XX 榧树、十萼花、水青树等为重点的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植物、特有植物及其生境,羚牛、白眉长臂猿、灰叶猴、熊猴、豚尾猴、林麝、印度野牛、白尾梢虹雉、黑颈长尾雉等为重点的珍稀濒危保护野生动物、特有动物及其栖息地为目的。

二、指导思想、规划原则和目标1、指导思想以国家、省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法律法规条例为依据,遵循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建设和XX省两强一堡战略决策,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需要,贯彻全面规划、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永续利用的自然保护工作方针,引入人与生物圈的保护建设理念,坚持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中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

智慧树答案高黎贡山中医药食智慧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智慧树答案高黎贡山中医药食智慧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高黎贡山是由()两个板块相碰撞而形成的深大断裂纵谷区。

答案:印度和欧亚2.《徐霞客游记》约有()余字是关于高黎贡山的。

答案:6 万3.高黎贡山,最早见于唐代著名学者()在其所著的《蛮书》。

答案:樊绰4.《徐霞客游记》记述了高黎贡山的()。

答案:人文历史;来龙去脉;地形地貌;风土人情5.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

答案:腾冲市;怒江州福贡县;怒江州泸水县;保山市隆阳区;怒江州贡山县6.高黎贡山有( )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答案:秃杉;桫椤;水青树;长蕊木兰7.高黎贡山地处云南东部边境地区。

答案:错8.高黎贡山最高点为云南省贡山县境内的嘎娃嘎普峰。

答案:对9.高黎贡山北连青藏高原,南接中印半岛。

答案:对10.高黎贡山内有被植物学界公认的“世界大树杜鹃王”。

答案:对第二章1.在的高黎贡山地域内分布有()种世居民族答案:16种2.生活在高黎贡山区域的民族,其分布格局为()答案:大杂居、小聚居3.云南省独有的民族药有()余种答案:14004.阿昌族有三宝一绝,三宝是()。

答案:户撒刀;户撒烟;银配饰5.景颇族在19世纪末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是()。

答案:载瓦文;景颇文6.景颇族的饮食特点是()。

答案:野味多;喜酸苦辣味;喜生食7.德昂族人拥有本民族的文字。

答案:错8.德昂族人拥有自己的语言。

答案:对9.大多数德昂族人喜欢喝茶。

答案:对10.怒族主要聚居在中国的()省。

答案:云南第三章1.在的高黎贡山地域内分布有()种世居民族答案:17种2.生活在高黎贡山区域的民族,其分布格局为()答案:集中居住3.云南省独有的民族药有()余种答案:15004.阿昌族有三宝一绝,三宝是()。

答案:户撒刀;户撒烟;户撒水5.景颇族在19世纪末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是()。

答案:景颇文;载瓦文6.景颇族的饮食特点是()。

答案:爱喝酒;爱烧烤;喜生食7.德昂族人拥有本民族的文字。

答案:错8.德昂族人拥有自己的语言。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_企业报告(业主版)

保山汇盟电脑科技 有限公司
6.0
TOP2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山管护局关于平板电脑/MID 的 网上超市采购项目成交公告
保山汇盟电脑科技 有限公司
2.0
2022-03-14 2022-06-22
TOP3
玉龙县卫生健康局采购家庭发展 股笔记本电脑
\
2022-08-29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近 1 年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护局的招标采购项目较为主要分布于印刷服务 广告业 保险服务行业,项目数量分别达到 7 个、3 个、3 个。其中车辆 纺织原料、毛皮、被服装具 出版业 项目金额较高,分别达到 33.16 万元、27.49 万元、16.46 万元。 近 1 年(2022-03~2023-02):
昆明德鲁帕数码图 文有限公司
\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2-09-23 2022-04-02 2022-11-08 2022-09-09 2022-04-02
(2)计算机设备(3)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1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山管护局关于防火墙的网上超 市采购项目成交公告
1.4.1 重点项目
(1)印刷服务(7)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TOP1
保山管护局关于《飞羽天堂-高黎 昆 明 市 普 琳 特 印 刷 贡山百花岭鸟类 100 种》编辑印 有限责任公司
4.3
刷服务采购成交公告
2022-09-27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曲石管理站新时期发展调研报告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曲石管理站新时期发展调研报告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新时期保护研讨会曲石管理站汇报材料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促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曲石管理站新时期发展调研报告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云南省最大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保护区,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最为关健的地区之一,主要保护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垂直带普景观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总面积为405549公顷。

1983年由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1986年由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1992年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评定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的A级保护区;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2003年作为“三江并流”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全国示范建设保护区。

高黎贡山以其独特的地理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著称于世,被誉为“世界物种基因库”、“自然博物馆”、“世界雉鹊类的乐园”、“生命的避难所”、“人类的双面书架”、“世界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经调查,高黎贡山有高等植物256科1196属4897种及变种。

特有植物极为丰富,在种子植物中有1929个特有种(1116个中国特有种,379个云南特有种,434个高黎贡山特有种);有兽类154种,鸟类419种,两栖类21种,爬行类56种,鱼类49种,昆虫1690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8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9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5种。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腾冲县境内的面积有42418公顷,约占腾冲县国土面积的7.3%、占全县林地面积的10.4%,森林覆盖率达93.7%,该区域由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腾冲分局负责管理,曲石站管理辖区位于南段西坡中部,是“丝绸古道”的重要“驿站”,是“腾北经济”的中枢,有着得天独厚和首尾呼应的优势,应率先发挥其自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

一、曲石管理站基本情况曲石管理站是腾冲分局下设的6个管理站之一,位于腾冲县曲石镇镇政府所在地曲石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1996年,怒江州人民政府提出“关于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请示”。

鉴于怒江自然保护区和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同属高黎贡山山脉,地理、生物资源都连为一体,拟要求将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通过,2000年4月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后,将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统称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设怒江管理局和保山管理局,各管理其辖区。

由于原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按原林业部(1992)119号《关于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示》,于1994—2000年七年内完成了南段一期工程建设,现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函(2000)34号批示,将原怒江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期工程建设总体规划。

1.2 规划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将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纳入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函[2000]34号)。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关于规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建设程序有关问题的通知》(林计财规字[2000]64文)。

●《关于下达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任务的通知》(云林保护字[2000]第27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4)。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1997)。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1998—2010)。

●《云南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保护计划》(2001—2005,GEF)。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理所发展规划纲要》(1996—2010)。

●《怒江省级自然保护区福贡部分发展规划》(1996—2010)。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怒江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投资报告书》(1999)。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管理局“十五”发展规划》(2001—2005)。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技工作“九五”计划与2010年发展规划》(1996—2010)。

●《怒江自然保护区管理计划》(1999—2003,GEF)。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部分)初步综合管理计划》(1999—2004,FCCD)。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部分)初步综合管理计划》(2000—2004,FCCD)。

●《滇西北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2001—2010,中美合作滇西北地区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

1.3 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1.3.1 指导思想依据国家全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方针,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及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天然林保护的决定和有关自然保护建设方针政策。

为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保护区规划必须在全面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和拯救珍稀濒危物种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生态旅游、多种经营和促进社区发展,最终建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环境优美独特、风光绚丽多彩的集保护、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A级自然保护区。

1.3.2 原则根据保护区的保护价值、保护目标和保护对象的分布范围及其栖息场所,结合周边地区民族特点、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取得的经验、存在问题,确定二期总体规划的原则为:(1)遵循有利于加强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和科研监测水平的提高,方便职工的工作与生活的原则。

(2)保护工程的规划侧重健全管理机构,完善管理体系,添置必要的管护设备,加强管护能力建设,以达到全面有效的保护。

(3)加强科研机构建设,充实科研技术力量,添置必要的先进设备,创造科研监测条件,进一步开辟科研监测项目。

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合作。

(4)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办公用房为主。

(5)旅游与多种经营,应量力而行、稳步实施。

(6)社区发展项目、扶持工程项目以社区为主,保护区予以科技扶持,同时协助社区争取外资和扶贫项目。

(7)工程项目的建设要体现实用性、先进性,避免重复和落后的设施建设。

1.4 规划期限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阶段划分,本总体规划的期限为2001—2010年,共10年,分二期执行:近期2001—2005年;中期2006—2010年。

第二章基本概况及现状评价2.1 基本情况2.1.1 地理位置与范围高黎贡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西部,高黎贡山山脉的中上部,北纬24゜56′—28゜22′,东经98゜08′—98゜50′之间,总面积40.55万hm2,由北、中、南互不相连的三段组成。

北段位于北纬27゜31′—28゜22′,东经98゜08′—98゜37′之间,北与西藏察隅县接壤,东起怒江峡谷,西至担当力卡山山脊与缅甸相邻,面积24.32万hm2;中段位于北纬25゜11′—26゜15′,东经98゜40′—98゜49′之间,西至高黎贡山山脊与缅甸相邻,东以泸水县、福贡县海拔2500m以上无人居住处为界,向南延伸至泸水县古登乡,北至福贡县的架科底乡,面积3.78万hm2;南段位于北纬24゜56′—26゜09′,东经98゜34′—98゜50′之间,东以泸水县和保山市隆阳区境内的高黎贡山东坡海拔1090m以上的山腰为界,西以泸水县、腾冲县境内高黎贡山西坡海拔1900m以上的山腰为界,面积12.45万hm2。

2.1.2 自然条件2.1.2.1 地质地貌保护区的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但出露的地层却较简单。

区内所出露的地层以元古生界的一套变质岩和中生代以后侵入和喷出的岩浆岩为主体,并伴有少量上古生代的沉积地层和时代较新的第四纪沉积物。

在构造上,以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板块缝合带伴生的褶皱带、大断裂带为主。

由于近期地壳大幅度上升,河流强烈下切,形成以高差巨大的高山、极高山为主的地貌形态,山顶上冰川地貌发育,还残存有现代冰川,河流深切的河谷多为V 型峡谷,以怒江峡谷最有名,境内最高峰嘎娃嘎普峰海拔5128m,最低海拔800m(怒江),相对高差达4328m。

2.1.2.2 气候保护区北段、中段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带,南段属中亚热带气候带。

整个保护区具有我国西部典型季风气候特征,气象要素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从河谷到山顶依次出现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4个垂直气候带;气温东坡比西坡略高,降水量西坡丰富,湿度西坡大于东坡。

保护区迎风坡(西坡)年降雨量高达3600mm以上,与印度东北部、东喜马拉雅并列,形成3个多雨中心。

北段、中段日照时数少,为全省的寡照区,太阳总辐射量为全省低值区,气温偏低,热量强度不足,降水量年进程呈双峰值,有春、夏两讯期。

年降雨量1667.6-3672mm,独龙江最高年降雨量可达4875mm,为全省4个多雨中心之一;南段太阳总辐射为全省中等水平,年降雨量为1204—1977mm,斋公房最高年份可达3904mm,泸水部分还有双雨季现象。

2.1.2.3 土壤保护区山地垂直带上的土壤有亚高山草甸土、棕色暗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黄棕壤、黄壤、红壤,以及燥红土、石灰土和紫色土三个非地带性土壤。

保护区成土母岩主要由燕山晚期喜玛拉雅早期的花岗岩、片岩、片麻岩、板岩、千枚岩等变质岩系的坡积物或残积物所组成。

反映出保护区东西坡水热条件组合上的差异和成土母岩的影响,红壤系列的褐红壤只分布在东坡,黄壤只出现于雨量丰沛的西坡,保护区南段的石灰土和紫色土也仅零星分布在东坡。

从山麓到山顶,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温度逐渐降低,水分增加,生物气候产生十分明显的垂直分异,各种土壤类型有规律地排列形成森林土壤垂直带谱:在海拔1000m以下地段,分布着燥红土,植被为河谷稀树灌丛、草丛。

在海拔1000—2200m地段,分布着红壤,植被为半湿性常绿阔叶林、云南松林。

该土类已多被垦为农地,水土流失严重。

西坡海拔1800—2200m地段,分布着黄壤,植被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旱冬瓜林。

该土类人类不断开垦种植,人为活动较为频繁。

海拔2200—2700m地段,分布着黄棕壤,植被为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全量氮磷钾、速效氮磷钾含量丰富,是保护区生产力最高的一类土。

在海拔2700—2800m的地段,分布着棕壤,植被为云南铁杉林、铁杉与针阔叶混交林、苔藓矮林。

在海拔2900—3200m的地段,分布着暗棕壤,植被为油麦吊云杉林、苍山冷杉林。

在海拔3200—3800m地段,分布着棕色暗针叶林土,植被为较稀疏的苍山冷杉纯林,林下多杜鹃、箭竹,土壤呈强酸性。

在海拔3700—4200m地段,分布着亚高山草甸土,植被为亚高山草甸、杜鹃矮曲林和箭竹林。

2.1.2.4 水文保护区的河流很多,大小不一,有近百条,绝大部分属怒江水系。

怒江是保护区的主要河流,流经保护区的东侧约300km。

另有高黎贡山西侧的独龙江(流经保护区西侧91.7km)、龙江(流经保护区西侧100km)和脑昌卡河等,均属伊洛瓦底江水系。

分布在保护区的河流都是干流长、落差大,支流则短小,一般长约20km,最长不超过40km。

在保护区内无大型湖泊,但有很多小型湖泊和水塘型的湖泊,大多为冰蚀湖。

最大为嘎娃嘎普峰北侧的初干初湖,面积为0.6km2;其次为听命山和吴中山之间的听命湖,面积为0.02 km2,湖泊附近常发生降雨和降雪而具神秘色彩。

保护区附近的地下水极为丰富,泉水的出露点很多,泉水出露的地区也较广泛,最高处可达分水岭附近,最低处可达大江边。

此外,保护区附近,特别南段出现的温泉泉点数量也较多,区内温泉一般为中温温泉,也有不少为高温温泉。

2.1.3 社会经济状况2.1.3.1 行政区域保护区在行政区划上涉及怒江州的贡山、福贡、泸水三县,保山市的隆阳区、腾冲县两县区。

其中贡山县境内有独龙江、丙中洛、茨开、捧打四乡镇,福贡县境内有架科底、子里甲、匹河三个乡,泸水县境内有洛本卓、古登、上江、六库、鲁掌、片马六个乡镇,隆阳区境内有坝湾、芒宽两个乡,腾冲县境内有明光、界头、曲石、上营四个乡。

生物走廊带属贡山县的普拉底乡,福贡县的马吉、利沙底、鹿马登、腊竹底等乡,泸水县的洛本卓、称戛乡。

2.1.3.2 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在保护区的19个乡镇中,直接受益于保护区森林水源涵养作用的约有109个村委会21.36万人口。

保护区周边是多民族聚居区,居住着汉、傣、傈僳、怒、回、白、苗、纳西、独龙、彝、壮、阿昌、景颇、佤、德昂、藏等16个民族。

其中汉族人口稍多,傣族主要分布在隆阳区境内,傈僳族、怒族主要分布在贡山、福贡、泸水三县境内,独龙族、藏族仅分布在贡山县境内。

2.1.3.3 交通、通讯自从1999年10月开通了独龙江公路后(独龙族是我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少数民族),保护区周边19个乡镇及大部分村委会已通公路,有乡级以上公路约800km,还有部分村级公路,保护区各所、站连结的公路就有856km。

各乡镇、村委会已通电话,绝大部份村委会已通电,这对保护区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