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课题3 离子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人教版

一、原子的构成
认真观察图4-1和表4-
-
1,说出构成原子的粒 子种类和电性。
+ ++
-
核外电子 -

原子
质子 +
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
【交流】从表4-2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原子种类 氢 碳 氧 钠 氯
质子 数 1 6 8 11 17
中子数 0 6 8 12 18
核外电子数 1 6 8 11 17
1.不同种类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核外的电子数也不同
2.原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氢原子)
3.在原子中 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
结合表4-1,思考原子显电性吗?
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 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乒乓球
图4-2
标准=
1 12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
≈ 1.66×10-27Kg
已知:氢原子的质量=1.67×10-
27Kg
氢原子质量
氢的相对原子质量=
1.67×10-27Kg
≈1
1.66×10-27Kg
标准
已知:氧原子的质量=2.657×10-26Kg
标准=
1 12
×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
≈ 1.66×10-27Kg
数为13,则铝原子有( 13 )个质子和 ( 14 )个中子构成原子核,核外有( 13 ) 个电子绕核作高速运动.整个原子不显 电性的原因是:
质子和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1日星期二2022/3/12022/3/12022/3/1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人教版

举例
稀有气体
金属和固态非金 属 非金属气体
用元素符号表示 用元素符号表示
He Ne Ar Fe S C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上表 H2 O2 N2 示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字
也就是说:氟、氯、溴、碘、氢、氧、氮的化学式就按以下写:
_F_2_、 _C_l_2 、B__r_2 、_I_2_ 、__H_2__ 、__O__2 _ 、__N__2_,其余单质的
N%= —C3—H6N—6N—6 ×100%=——182—46.—×100%=66.67%
(3)某品牌合格奶粉蛋白质含量为18%,含氮量为2.88%(假设
奶粉中的含氮量全部来自蛋白质)。每100g奶粉中添加0.1g三聚
氰胺,理论上能增加
g蛋白质.(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结
果精确到0.01g)
奶粉中蛋白质的质量=100×18%=18g
历史1.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分别表示 质子数不同的3种原子。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C是( ) A.乙中含有四种元素 B.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C.反应的本质是原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D.甲、乙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
+
+




历史2.(09达州)已知浓硝酸是一种易挥发的强酸,见光易分解, 其分解的反应方程式为:4HNO3=△== 2H2O+4NO2↑+X↑。根据上述信息, 回答下列问题: ⑴浓硝酸的化学性质: 酸性/不稳定性 (写出一种即可); ⑵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1:8 (最简整数比); ⑶判断X的化学式:O2 ⑷二氧化氮分子由氮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1 +1 - 1
氯酸钾 KClO3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件

部分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
某种元素
元素符号
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某种物质
化学式
某种物质的组成 某种物质的一个粒子
某种物质一个粒子的构成
2005年10月12日我国“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例题
再次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运送飞船的长征二号F
捆绑式大推力运载火箭的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
C2H8N2)。根据偏二甲肼的化学式C2H8N2,你能获取
2、求出下列物质中加点元素的化合价: (1)Fe
.
0
(2)SO . 2
+4
(3)KClO . 3
+5
3、说出下列化学符号的意义: (1)H (2)CO2
4、水是由
组成的,是由
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 由 构成的。 5、在氧气、水、氯酸钾三种物质中,都含有 相同的 元素。 6、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空气中含量 占第二位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Al2O3。
+2
中考链接
有杀菌作用,防龋齿效果好,是牙膏行业常用的活 就可使龋齿的发病率减少17%-38%。下列关于单氟
单氟磷酸钠(Na2PO3F,其中F为–1价),易溶于水
性添加剂,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含量若达到0.76%, 磷酸钠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A.由四种元素组成 B.磷元素的化合价是+5价 C.磷元素与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1:3 D.每个单氟磷酸钠分子中含有一个臭氧分子
A.它们都表示离子 C.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B.它们都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前三种表示同一种元素
3、我国计划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 “嫦娥I号”送上月球,任务之一是开采月 球上丰富的氦一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 的原子)这一清洁能源;氦—3原子结构示意 B 图为 ( )

离子课件ppt

离子课件ppt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反应中 得失电子的情况 易失电子 化学性质 不稳定
金属 元素
一般<4个
非金属 一般≥4个 元素
易得电子
不稳定
稳定
稀有气 体元素 8个(氦为2个) 不易失也不易得电子
【结论】 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 电子有密切关系。
+11 2 81
+17 2 87
钠原子(Na)
+11 2 8

1.下列粒子中表示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的是
(
+10 28 +11
28
+12
28
+13 28 D
C
)
A
B
C
2.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
+11
28
+8
26
+12
28
+8 D
28
A
B
C
3.一种元素的原子变成离子时
A.一定失去电子 C.电子层一定变化 B.一定得到电子 D.得失电子都可能
阳离子
氯原子(Cl)
+17 28 8
钠离子(Na+)
阴离子
氯离子(Cl-)
Na
氯化钠(NaCl)的形成过程
+17 2 87
Cl
+11 2 81
Na
+
Cl +11 2 8 +17 28 8
Na
+
Cl -
离子符号的书写及意义:
3个 铝离子
每个铝离子 带三个单位 正电荷
3+ 3 Al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共2课时)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共2课时)

[提示]能量低,离核近,能量高,离核远。

[讲解]核外电子是在不冋的电子层内运动的,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介绍]1.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2•离核最远,能量最高的电子层叫最外层。

教学内容及冋题情境[理解]各原子的最外层可能不相同。

学生活动归纳知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理解及归纳水平激疑启思,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千口匚二、吐rk[小结]1.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离核的距离:最近 ---------------- 最远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教师启发】科学家在探索原子核外电子运动时,也经历了假设、猜想的阶段,然后通过科学的手段、借助先进的仪器实行实验测定、检验而得到真理的。

那么电子为什么有的排在第一层?有的排在第二层?各电子层上电子数目有什么规律?【提醒】到高中后还会有更深入的研究,有兴趣的同学可自己查阅相关资料(过渡)当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我们就能够画出一种示意图来表示原子的结构了。

(边讲边画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原子结构示意图【指导阅读】教材第78页第三自然段,弄清图中各部分的含义。

【巩固练习】画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展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从中你能够获得哪些信息,发现哪些规律?找到之后记录下来,看谁找的多。

引导学生观察、互相讨论,【小结】将学生获取的信息分类板书【引导注重】4、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形成结论】金属元素:一般少于4个,易失去电子,非金属元素:一般或多余4个,易得到电子猜想阅读交流:结合黑板上的示意图,找学生叙述各部分的意义观察互相讨论交流分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目特点及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归纳交流讨论交流思考思考口答:钠原子失一个电子,氯原子得一个电子程后,进步启发学生对电子排布的想像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水平及应用知识的水平使用对比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再次体会化学学习的特点,理解原子核外排布的一般规律,初步积累对“结构决定性质”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ppt

9.某原子结构示意图可表示为
,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示意图中,x表示质子数; y表示 最外层电子。数
(2)当x=16时,y= 6 ; 当y=8时,x= 18 。
10.将H、Li、Na、Mg、Al排成下图形式,根据空行的原子 结构可以得出如下规律:
(1)纵行中,三种元素的原子在结构上的相同点
是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不同点是 电子层数不同
课堂练习
1.对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一定具有相同的 (A )
A.质子数
B.电子数
C.电子层数
D.最外层电子数
2.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原子结构中的 ( D )
A.电子层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3.下列符号表示阳离子的是 ( C )
4.下列各对微粒中,质子数相同,电子数 也相同的是 ( C )
A.S和S2-
B.F-和Mg2+
C.Ne和H2O
D.Na和Na+
5.右图是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弧线表示 电子层 。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是 11 。第二层上的电子数是 8 。
6.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一般较易 失去 电
子,变成 阳
离子,这是因为金属原
子最外层电子数目一般 少于
4个。
7.某种原子结构简图为
(1)A、B、C、D、E、F共表示 元素。
(2)表示原子的粒子是 ACF 下同)。
(3)表示离子的粒子是 BDE


(填序号,

[例2]铜是由 铜元素 组成 的,由 铜原子 构成的;水
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的,
由 水分子 构成的;氯化钠 是由 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的, 由 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优秀教案新人教版.docx

(新课标)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优秀教案新人教版.docx

课题3离子课题分析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

在第3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许多物质是由原了、分了构成的,木课题介绍离了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

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是教学重点。

为了说明离子是什么,它是怎样形成的,就必须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教学作一个铺热。

因此教材编写了第一段“核外电了的排布”。

第一•段教材要讲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它有不同于宏观物体运动的规律,远离学生的主活经验,因此学生对电了层的理解有一定困难,这是教学的难点,但不是教学的重点。

此处只要求学生对核外电子分层排布冇一个初步了解就可以了。

至于原了结构示意图,仅仅作为原子结构的一种表达手段,教学上不作要求,习题上也不耍求会画。

教学建议如下:1•教学力求直观。

方法是采用电教手段和牛动的比喻,此外要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让学牛仔细观察,细心体会所学概念的含义。

2.学握分寸。

课程标准对于本课题的内容要求不高,只要能形成初步观念就可以了,所以教学上不必深究。

课时分配:1课时整体设计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离子的形成,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3)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索性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2)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元素性质的关系;(3)探究分析N&C1的形成过程,了解离了的形成,初步认识离了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逐步培养学纶的微观想象能力和推导思维的方法;(2)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

教学重点离子的形成过程、核外电子排布教学难点核外电了运动的特点,离了的形成过程,初步认识离了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了。

教具准备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学过程知识回顾分了、原了的概念及特征。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离子
漫游原子世界
我是一个小小的电子,我在原子里围绕着原子核 不停地转动,虽然空间很大,但我和我的同伴总想挣 脱原子核的吸引。可是原子核这个小老头很有能耐, 虽然只占原子的一丁点空间,里面却由质子和中子构 成,中子不带电,质子带正电,正好把我身上的负电 深深吸引。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根据右边的结构图回答:
10 ,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原子,X值为___
该原子的符号是____ Ne 。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2+ Mg 的阳离子,X值为___ 12 ,符号是____。 如果该图表示的是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8 ,符号是____ O2- 。 的阴离子,X值为___
5、决定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是
B C。
练一练:
1、根据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填空。
+9 2 7 +2 2
+10
2 8
+11
2 8
1
A
B
D
C
。 B C B C 。
D
(1)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2)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是
(3)属于稳定结构的是

练一练:
2、下列为A、B、C、D四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A 氧(O)
5.离子与原子的区别
原子
结构
离子
1、离子显电性,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最外层电子结构稳定, 与某一稀有气体结构相同 Na+ O2得电子 失电子
1、原子不显电性,核电 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除稀有气体外、最外 层电子结构不稳定 Na
表示 相互关 系
阳离子
得电子 失电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离子》_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化学《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离子》_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原子核外的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3)、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4)、了解离子的形成过程,理解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水平;(2)、使用多媒体动画片、课文插图等辅助手段,演示离子的形成过程,化抽象为直观,增强学习的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想象力和分析推理水平;(2)、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物质的微粒性”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资源分析】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很多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构成的,在本单元中介绍离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粒子,使学生所学相关物质构成的知识完整化。

本课题包括“核外电子的排布”和“离子的形成”两部分内容,“离子的形成”是本课题的核心,“核外电子的排布”(介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和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的特征与其化学性质的关系)为它的教学作了一个铺垫。

【教学策略分析】本课题的内容较抽象,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学习时有一定的困难,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书上的插图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氛围,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心体会,展开讨论,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教学重、难点】重点:离子的形成。

难点:核外电子排布的概念。

【教学准备】1.自制的相关投影片、离子形成的动画片、复印的课文插图;2.网上下载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课时建议】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流程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作品——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要求学生根据小论文的内容在草稿纸上画出原子的构成。

评价学生所画内容。

欣赏作品;发挥想象力、画图。

(两个同学在黑板上画。

)创设问题情境,从巩固已有的知识切入,形成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导入新课(提问式讲解)同学们,你们知道氢、碳、氧、钠、硫等原子核外各有几个电子吗?(可提示学生参考教材P68表4—2。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 离子》课件3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 课题3 离子》课件3

原子
结构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阳离子
质子数>核 外电子数
阴离子
质子数<核外 电子数
电性 不带电
带正电
带负电
表示 Na 相互 关系 阳离子
Na+
O2-
失电子
(diànzǐ)
得电子
原子
(yuánzǐ)
失电子
得电子
阴离子
第十四页,共十七页。Fra bibliotek【基础 练习】 (jīchǔ)
1.要能够分清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2.要能够根据示 意图写出对应(duìyìng)的符号
3.离子符号的书写:电荷数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 上角(先写数字后写“+”号)。
4.离子所带电荷数由该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 子数决定。
第十一页,共十七页。
5.构成物质的粒子(lìzǐ):原子、分子、离 子(1)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 (如:He、Ne)、金属(jīnshǔ)(如:Hg、 Fe)、某些固态非金属(jīnshǔ)(如:C、Si)
Na
Mg
+11 2 8 1
+12 2 8 2
S
+16 2 8 6
Cl
+17 2 8 7
原子:核电荷(diànhè)数=核外电子数
Na+
Mg2+
S2-
+11 2 8
+12 2 8
+16 2 8 8
Cl-
+17 2 8 8
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第十五页,共十七页。
【能力(nénglì)提高】
• 某离子(lízǐ)带3个单位的正电荷,质子数为13,该 离子(líz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1_0,该离子(lízǐ)的名称 是____铝__离,子符(l号ízǐ)是____,A该l3+离子(lízǐ)的结构示意图 是: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离子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离子[板书]课题3 离子[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的体积很小,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万亿分之一,电子在核外的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

那么,电子在核外的运动有什么特点?它们相互打架吗?它们在原子核外怎样排布?[板书]一、核外电子的排布[学生阅读][动画展示]1.电子在原子核外的运动特点2.电子在核外的分层排布[总结]由刚才的动画模拟可知:核外电子的运动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行星绕太阳旋转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

科学家把这些区域称为电子层。

核外电子是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的,人们又把这种现象叫做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现在发现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有1层,最多的有7层。

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

电子排布时,总是最先排布在离核较近的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再依据能量高低逐渐向外层排布。

[板书]1.排布特点[讲解](1)电子运动没有固定的轨道,但却有经常出现的区域;(2)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分层排布的;(3)电子排布时依据电子层能量的高低,由里向外排布;(4)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

[过渡]为了简明、方便地表示出原子的结构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特点,我们引入了原子结构示意图。

二、小组合议[板书]2.原子结构示意图[投影展示]一些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氢氧氖钠镁质子数 1 8 10 11 12 原子结构示意图阅读课本P76“核外电子的排布”一段内容,总结核外电子运动的特点及排布特点。

引导学生看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请学生结合课本回答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圆圈、圆圈内的数字、弧线及弧线上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学生回答(1)含义:a.圆圈和圆圈内的数字分别表示原子[投影展示以下内容][师]以上是核电荷数1~18的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大家找出其中的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并分析讨论它们的结构有什么规律。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离子》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离子》课件
的阴离子,X值为___8,符号是___O_。2 _
第十七页,共二十一页。
拓展 延伸 (tuò zhǎn)
带电荷(diànhè)的原子团也叫离子
CO32 _
_
NO3
2_
SO4
_
OH
阴离子
NH4+ 阳离子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知识 链接 (zhī shi)
单 同种元
质 素组成
化 不同种元 合
物 素组成
课题 3 (kètí)
离子
第一页,共二十一页。
电子的能量(néngliàng)低,就在离核近的
区域运动;反之,电子的能量高就在离核远 的区域运动.
第二页,共二十一页。
一 .核外电子 的分层排布 (hé wài diàn zǐ)
核外电子在不同的电子层内运动(yùndòng) 也称为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

元 具有相同核电荷 素
数的一类原子

结合
结合 分

破裂
得失 离

电子
举例(jǔ lì)
铁,铝等
聚集 水
氢气

结合
氯化纳等
元素,原子,离子(lízǐ),分子,物质间的关系图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心灵 沟通 (xīnlíng)
化学世界里,元素的原子是 怎样(zěnyàng)发挥互相帮助的精神的?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有 没有过互相帮助的经历?请大家 谈一谈
① 原子不带电,而离子带电 区别
②原子一般不具有稳定结构,而离子具有稳定结 构
①离子是由原子得失电子形成 联系
②都能构成物质,保持物质化学性质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离子课件3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 离子课件3

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课题3:离子。最外层电子数8个,(氦2个)达到稳定状态。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大于4个,在化学变化 容易得到电子。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总是使自己(zìjǐ)的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8或2)。阴离子:带负电
No 荷 Cl-、O2-、S2-、OH-、SO42-。3、离子的形成:得、失电子。质子数 --- 核外。原子和离子的联系和区别。
稀有气体 金属元素
8(He为2 )
少于4个
稳定(wěndìng) 结易构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 4个以上
易得电子
(yǐshàng)
稳定(wěndìng)结构最子:外层层结电构子,数通为常8(不H容e为易2得)的失电电
子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
化学反应中的原子总是使自己的最外层电子
2021/12/10
达到稳定结构(8或2) 第五页,共二十一页。
2、下列符号表示阳离子的是( ) C
A、
B、
C、
D、
3、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它失去一个电子层,发生改变的是( )
A、B核内质子数 B、电子层数 C、元素种类 D、相对原子质量
4、关于Mg和Mg2+两种微粒叙述正确的是(

A、质子数相同
B、电子层数相同
A
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化学性质相同
2021/12/10
2021/12/10
第七页,共二十一页。
4、离子的表示(biǎoshì)方法:
离子符号:Mg2+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 位的正电荷
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明电荷数。
常见 的阴离子 1.
(chánɡ jiàn)
a.常见的阴离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离子》离子的形成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四单元 课题3《离子》离子的形成课件

12/10/2021
第一页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共二十二页。
知识 回 (zhī shi) 顾:
1、根据下列结构示意图判断,属于原子且容易(róngyì)
失去电子的是( ) D
+6 2 4 +13 2 8
A
B
+17 2 8 8
C
+11 2 8 1
D
12/10/2021
第二页,共二十二页。
2、下列(xiàliè)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化学性质最稳
3、离子符号的书写(shūxiě)方法以及意义。
12/10/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二页。
1. 在化学反应里,元素的原子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
B
A 、质子数
B 、最外层电子(diànzǐ)数
C 、中子数
D、核电荷数
2.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
+13 2 8
A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zhèngquè)的是 ( )
原子
第十四页,共二十二页。
得电子 失电子
阴离子
氯化钠的形成 : (xíngchéng)
钠+氯气
点燃
氯化钠
+11 2 8 1
钠原子
Na (yuánzǐ)
+11 2 8
Na 钠离子 +
12/10/2021
+17 2 8 7
氯原子
(yuánzǐ)Cl
+17 2 8 8
氯离子Cl-
第十五页,共二十二页。
NaCl
5、离子(lízǐ)化合物
像氯化钠这种由阴离子和阳离子相互作 用而形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 (一般(yībān)是金属与非金属结合的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关我会选
3.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 ( ) A.易得电子 B.易失电子 C.易导电 D.不易得失电子
4.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发生变化的是 ( ) A.电子层数 B.相对原子质量 C.质子数 D.中子数
5.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 ) A.中子数 B.电子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核外电子层数
1.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电了层有_______电子 (氦有______个电子)化学性质比较________, 一般情况下不跟其它物质____________。 2.某元素的原子核内有17个质子,核外共有 _________个电子,最外层有_________个电子, 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__个电子。
3.某元素的微粒最外电子层有8个电子,该微粒 ( ) A.是稀有气体原子 B. 是阳离子
C. 是阴离子
D. 无法确定
硫离子 S2-
氯离子 Cl-
钠原子
Na
镁原子
Mg
硫原子 S
氯原子 Cl
离子
1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 分类 阴离子: (带负电荷)
离子
O 、 OH 、 22SO4 、 CO3
如 Cl-、
阳离子:(带正电荷) 如 Na+、Mg2+、Al3 + 、
+
2-
-
NO3 、
离子和原子有何不同?
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三、元素种类、元素化学性质、元素原子最 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
元素的种 类 非金属元 素 金属元素 最外层电子 数 最外层电子 数一般多于4 个 元素得失电子的趋 势(即化学性质)
易得到电子 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化学性质活泼
易失去最外层电子 最外层电子 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数<4 难得失电子、稳定结构 稀有气体 最外层电子 化学性质稳定 元素 数=8(氦是2)
原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原子不带电) 阳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正电) 阴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带负电)
阳离子
失电子
得电子
原子
得电子
失电子
阴离子


+10 2 8

④ ⑤ ⑥ 表示金属元素的是①②④;表示原子的是②⑤⑥ ;
表示阴离子的是 ③
;表示阳离子的是①④ 。
表示同种元素的是 ②④ 。
第一关我会说
+6 2 4
+7 2 5
+8 2 6
+9 2 7
+10 2 8
锂Li
铍Be
硼B
碳C
氮N
氧O
氟F
氖Ne
+11 2 8 1
+12 2 8 2
+13 2 8 3
+14 2 8 4
+15 2 8 5
+16 2 8 6
+17 2 8 7
+18 2 8 8
钠Na
镁Mg 铝Al
硅Si
磷P
硫S
氯Cl
氩Ar
金属元素,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易得电子.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3 离子
核外电子的排布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能排2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能排8个电子, 3、最外层一般不超过8个电子。
原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意义
电子层
该层上的电子数
原子核和核内质子数
+1 1
+2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氢H
氦He
+3 2 1
+4 2 2
+5 2 3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show/l_JDXk2XGjOu6FRO.html
探究离子的形成?
提供信息:
①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
②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③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氯化钠的形成
钠离子 Na+
镁离子 Mg2+
• 科学研究证明,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请用原子、分子或离子填空: (1)应用最广泛的铁是由 原子 构成;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是 由 分子 构成; (3)调味用的氯化钠是由 离子 构成。
课堂练习
1.下列微粒中,最外电子层不是稳定结构的是 ( ) A.氖原子 B.氯原子 C.镁离子 D.硫离子 2.氯原子和氯离子属于 ( ) A.同一物质 B.同一种分子 C.同一种原子 D.同一种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