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学期物质性质与变化

合集下载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质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
1.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如干冰人工降雨、木材制成桌椅、瓷碗打碎、水结冰、汽油挥发等。

2.特征: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只是形状、状态(固态、液态、气态)的变化。

(二)化学变化
1.概念: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如:蜡烛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动植物呼吸。

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2.特征: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联系: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在发生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4.爆炸不一定属于化学变化:如气球爆炸、锅炉爆炸是物理变化;火药、炸药爆炸是化学变化。

第1 页共1 页。

初三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1.下列现象一定能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发光放热B.燃烧C.爆炸D.变色【答案】B【解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物质燃烧一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2.以下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B.铜制品锈蚀C.太阳能热水D.铁矿石炼铁【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A.天然气燃烧是甲烷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B.铜制品锈蚀是铜变成铜绿化(碱式碳酸铜);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C.太阳能热水是利用太阳能给水加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铁矿石炼铁是将氧化铁炼制成铁单质;生成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所以应选C项。

【考点】3.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同时还伴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

推测该气体可能是A.氢气B.二氧化硫C.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答案】A【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C.D错误;“无色无味气体”,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故B错误;故选A.【考点】质量守恒定律4.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2O22H2O+O2↑分解反应B.工业上用赤铁矿炼铁 3CO+Fe2O32Fe +3CO2置换反应C.用铁制容器盛放稀盐酸 2Fe+6HCl2FeCl2+3H2↑复分解反应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CaO+H2O Ca(OH)2化合反应【答案】A、D【解析】A、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氧气:2H2O22H2O+O2↑,分解反应,正确,B、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可该反应反应前两种都是化合物,错误,C、反应没有配平,并且反应是置换反应,错误,D、用生石灰制熟石灰: CaO+H2O Ca(OH)2,化合反应,正确,故选A、D【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基本反应类型5.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B.风力发电C.铁矿石炼铁D.太阳能取暖【答案】C【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中考化学专题二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中考化学专题二  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②乙醇: 俗称酒精, 易挥发,是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有可燃性:C2H5OH+3O 2 2CO 2+3H2O。
【例 4】 (2010 年重庆)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只有一字之差。 (1) 有人认为, 二者就像孪生兄弟, 这是因为 ( 填序号)。 A.它们由同种分子构成 B.它们由相同的元素组成 C.它们都有毒 D.它们都能溶于水 (2)也有人认为,二者化学性质相差甚远,请给出一条支持他的理 由: 。 (3) 其实, 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此过程: 。
(2)水的性质 ①物理性质: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101 kPa 时,水的凝固点为 在 0 ℃, 沸点是 100 ℃,4 ℃时密度最大。 ② 化 学 性 质 :水 能 和 某 些 氧 化 物 反 应 生 成 相 应 的 酸 或 碱 , 如:CO 2+H2O H2CO 3,CaO+H2O Ca(OH)2。
解析: (1)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可知,二者在元素组成 上是相同的。(2)由于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因此在性质上有巨大的差异, 如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而二氧化碳不 具有可燃性,或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而一氧化碳不能等 等, 此题答案只要合理即可。(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 可以互相转化, 二氧化碳在高温下与碳反应转化为一氧化碳; 一氧化 碳转化为二氧化碳可根据一氧化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来选择化学 反应。 答 案 :(1)B (2)CO 可 燃 而 CO 2 不 可 燃 (其 他 合 理 答 案 均 可 ) (3)2CO+O 2 2CO 2( C+CO 2 或 2CO)(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解析: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可确定 X 的化学式为 Cl 2; (4)水中不含碳元素属于无机物; 是一种很 好的溶剂, 水能维持人体的体液平衡;水不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 水中不含有氧气, 不能为人体提供氧气。 答案:(1) 过滤 (2) 煮沸 (3) 2 (4)B Cl

中考化学复习-8.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中考化学复习-8.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集结知识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讲解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举例水结冰(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铁生锈(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区别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了新物质微观实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微粒的运动速度或微粒间的间隔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

旧分子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

常伴有的现象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注意:①明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

宏观上:是否生成新物质。

微观上:是否生成新微粒。

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②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

③化学变化还常伴有能量变化。

表现为光能、热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

二、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等。

注意:①物质的性质常伴有:“可以”“能”“有”等词语。

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属性,而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

如氧气能支持燃烧是氧气的性质;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一个变化。

②物理性质的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的理解:a不需要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等;b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熔点等。

③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

例题精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C.干冰升华D.冰雪融化例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铁锅生锈C.香水挥发D.矿石粉碎例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液氮用作冷冻剂C.硫酸用于除铁锈D.NaOH做干燥剂例4.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生石灰的吸水性B.浓硫酸的腐蚀性C.碳酸的不稳定性D.浓盐酸的挥发性例5.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B.可燃性C.熔点D.状态几种化学反应类型知识讲解初中阶段的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知识精讲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知识精讲物质的变化与性质1. 正确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判断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汽油挥发、水结成冰、矿石粉碎。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铁生锈、镁条燃烧、食物腐烂。

⎧⎨⎪⎩⎪ (2)伴随现象:物理变化:物质的形状、体积或状态的变化。

化学变化:一般有发光、发热、变色或有气体、有沉淀生成。

⎧⎨⎪⎩⎪ (3)二者联系: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4)注意事项:a. 同一种物质的三态间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

如:冰的熔化。

b. 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白炽灯发光。

c. 产生气体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水变成水蒸气。

2. 观察化学实验的方法:(1)反应前:a b ..有几种物质参加反应反应物的色、态、味⎧⎨⎪⎩⎪ (2)反应时:a b c ...反应所需条件,如点燃、加热、催化剂等。

实验中所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反应现象,如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等。

⎧⎨⎪⎩⎪(3)反应后:a b ..有几种物质生成生成物的色、态、味⎧⎨⎪⎩⎪ 3. 注意燃烧、加热、点燃的区别。

加热指用热源(一般指酒精灯)使反应物温度升高、反应进行。

加热不一定能点燃,但点燃就必须要先加热,它是指在反应开始时引燃,使可燃物达到着火燃烧的最低温度,当物质引燃后即可去掉热源。

对于不同的物质来说,点燃时的温度不一定比加热的温度高。

可燃物在点燃后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而有些反应则需要在持续不断提供的热能中进行,这时就需加热为条件,因此在描述反应的条件时,绝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描述的是一种现象,而不是反应的条件,因此不能把燃烧当作反应的条件。

4. 两个重要变化(1)镁条燃烧(操作见图)a. 现象: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b. 文字表达式:镁氧气氧化镁点燃+−→−−Mg O MgO2(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操作见下图。

a. 操作时注意事项:(1)铁夹夹在试管的中上部。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 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 常用的化学性质:稳定性、活动性、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 毒性、酸性、碱性、中性等。
2、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常用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 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 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吸附性等。(感官感知和仪器测定的)
铜的物理性质有:①、②、③、④、⑤、⑥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⑦、⑧、⑨
2、将钠从煤油的底部取出,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 盛水的烧杯中,可看到钠在水面迅速移动,嘶嘶作响, 很快熔化成一个银白色的小球,并渐渐缩小,直至消 失。据此判断: 钠的物理性质有: 硬度: 较 小 密度: 比煤油大而比水小 。 熔点: 较低 颜色: 银白色 。 化学性质有:该金属能够与 水 发生反应,该反应
属于 放 热 反应 (放热或吸热)
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D )

A、有发光、发热现象


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 D、有其它物质生成
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A、火药爆炸 C、矿石粉碎 B、煤的燃烧 D、钢铁生锈
5、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 腾并逐渐减少, 玻璃片上出现 小水珠 蓝色块状固 体变成细小 的蓝色粉末
变化后有 变化后 无新物质 的物质 生成
( 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 2)蓝色块状的 胆矾蓝色粉末状 胆矾无
实验 序号
变化前 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产生蓝色沉 淀
变化后 产生的 物质

初中化学:物质与变化 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物质与变化 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物质与变化知识点整理1. 物质的分类- 纯物质: 由同种类型的粒子组成,可以进一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种。

- 混合物: 由两种或更多种类型的粒子组成,可以进一步分为均匀混合物和非均匀混合物两种。

2. 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 包括颜色、形状、硬度、密度、溶解性等。

- 物质的化学性质: 包括燃烧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3.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物质的性质发生改变,但其组成不发生变化,如溶解、融化等。

- 化学变化:物质的组成发生改变,形成新的物质,如燃烧、酸碱中和等。

4. 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由同种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不能被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可以被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5. 反应物和生成物- 反应物:参与化学反应的起始物质。

- 生成物: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

6. 化学方程式- 化学反应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写在反应箭头的左侧,生成物写在右侧,并用化学式表示。

7. 变化中的能量- 化学反应过程中,可以产生或吸收能量,称为化学反应的放热和吸热。

8. 酸和碱- 酸:具有特定酸性的化合物,可以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碱:具有特定碱性的化合物,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9. 氧化和还原-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10. 燃烧- 燃烧是一种强烈的氧化反应,有燃烧物质、助燃剂和火焰三个要素。

11. 相对分子质量和摩尔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是化合物分子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质量的相对值。

- 摩尔质量是物质的质量与摩尔数的比值,单位是g/mol。

以上是初中化学中关于物质与变化的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定一些易辨论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看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用化学知识说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爱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爱好,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三、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定四、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五、课时安排:1课时六、教学过程:[引言] 我们明白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把握其规律,关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差不多上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看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伙儿观看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要紧观看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 第一展现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点?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 特点: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赶忙生成蓝色沉淀。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 (2)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二】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补充讲解、练习提高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

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

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板书]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化学概念、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形成的,因此必须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下面请大家观察几个演示物质变化的实验,主要观察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列表记录。

演示[实验1-1] 水沸腾,有大量水蒸气冒出,玻璃片上有小水滴附着。

演示[实验1-2] 首先展示胆矾晶体蓝色块状固体研碎后成为蓝色粉末 [提问] 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 变化过程中只是形状或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像这种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板书] 【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1. 概念: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演示[实验1—3] 由学生描述并记录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都形成蓝色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立即生成蓝色沉淀。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与练习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与练习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知识点与练习知识点总结: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中考必考题。

考题往往提供典型事实,判断发生变化的类型;或将物质的用途与所体现的性质相结合综合考查。

为帮助同学们掌握这部分知识,特做如下梳理:一、基本概念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

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

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

绿色的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

显然碱式碳酸铜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

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

初三化学下学期物质性质与变化-PPT课件

初三化学下学期物质性质与变化-PPT课件

盐+金属单质 反应物中盐可溶,前金
换后金(除K Ca Na外)
h
15
例如
❖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 Cu + H2O ❖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 2Cu + CO2↑ ❖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反 酸性氧化物+水 酸(对应的酸溶于水才可以)
应 碱性氧化物+水 碱(对应的碱溶于水才可以)
非金属+金属 盐
h
7
例如:
镁在空气中燃烧:
点燃
2Mg + O2 ═ 2MgO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点═燃2H2O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2P2O5
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h
18
四.复分解反应
特点: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化合物
条件: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生成 ❖ 碱性氧化物 +酸 盐 + 水 ❖ 酸性氧化物 +碱 盐 + 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酸+ 盐
❖碱+盐 ❖盐+盐
碱+盐 盐+盐
反应物都能溶于水,生 成物中肯定有沉淀生成
h
19
例如
❖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 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 ❖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初三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一、知识要点知识要点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其他(或新的)物质的生成。

往往表现为和的变化。

例如:2.化学变化:物质发生变化时其他(或新的)物质的生成。

例如: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4.两者的联系:5.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除生成其他物质外,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

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不能作为判断一个变化是不是化学变化的依据。

【讨论】1. 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应依据什么?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发光放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 固体变成气体一定是物理变化C. 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物理变化D. 物理变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课堂练习:1.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将纸撕碎B. 用玻璃刀划割玻璃C. 冰雪融化D. 鸡蛋变臭2.下列诗句中隐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 千里冰川,万里雪飘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液化石油气的燃烧B. 剩饭变馊C. 动物的呼吸作用D. 瓷碗破碎知识要点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物质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例如:2.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属于。

3.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的区别:物质的变化强调的是发生的过程,而物质的性质是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身固有的属性,常用“能”、“会”、“可以”等字眼来表示。

课堂练习:1.下列哪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A. 导电性B. 挥发性C. 可燃性D. 溶解性2.下列各组物质能根据在水中的溶解性区别开的一组是。

A. 豆油和汽油B. 水和酒精C. 铁块和铝块D. 面粉和白糖3.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A. 铜绿受热时会分解成氧化铜、水和二氧化碳; ( )B. 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能生成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重;( )E.木棒受力折断. ( )4.有人用金属钠做了如下实验: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纳,切面呈银白色。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
优游 优游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 体,产生沉淀等
相互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说明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
1、物理变化
⑴定义: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⑵特征:物质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⑶形式:破碎、扩散、蒸发、凝固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没有其 它物质生成,
只是物质的 形 态 发生了改变,则该变化为物理变
化。
液态水加热沸腾的变化
研碎胆矾
⑴定义:变化时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⑵特征:生成了其它物质
⑶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变味、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⑷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物质, 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发等
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 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 物质在化学变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 化中表现出来

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 通过化学变化
或仪器测知
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 可燃性,还原 熔点,沸点,硬度, 性,氧化性, 溶解性,挥发性等 稳定性等
镁条的燃烧
碱式碳酸铜加热的变化
在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三、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 做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 沸点、硬度、密度等,叫做物理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课件

变化前 变化时发生的 变化后 变化后有无
的物质
现象
的物质 新物质生成
③火柴梗燃烧 火柴梗 有明亮的火焰和 黑色的 发光发热现象 固体 有新物质
④镁带燃烧
银白色
白色粉
固体 发出耀眼白光, 末状的 有新物质
放出热量
固体
⑤碳酸氢钠与 粉末状 有气体 盐酸的反应 固体 生成
二氧化
碳气体 有新物质

⑥氯化钡溶液 无色的
观察要点:注意变化前 后物质形状的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实验 编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 变化后 发生的 产生的 现象 物质
结论
有无其他 属于什 物质生成 么变化
1
水沸腾后产生

蒸汽,玻璃片
上有水珠
2
蓝色块状 变成蓝色

物理变化
粉末状
3
有蓝色沉淀

生成
4
有气泡产生, 澄清石灰水

化学变化
变浑浊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实验名称 变化前的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的 变化后有无
物质
的现象
物质 新物质生成
①水的沸腾 液态的水 水沸腾,有 液态的水
水蒸气产生
没新物质
②胆矾的研 蓝色块状 块状胆矾变 蓝色粉末

的胆矾 成粉末状 状的胆矾
注意: 出现上述现象不一定就是有化学反应 发生。如:电灯发光、发热;气态氧变成液 态氧,颜色从无色变成蓝色(物理变化)。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件: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 另外有一些化学变化没有伴随任何现象的。 如:熟石灰中和酸性土壤。

九年级化学物质性质与变化2

九年级化学物质性质与变化2


可燃性: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

到着火点 C H2 CO CH4 C2H5OH
质 表现: 氧化性:反应时失去氧 O2 CuO CO2
还原性:反应时得到氧 C H2 CO
毒性: CO CH3OH 红磷 氮的氧化物
NaNO2
酸性PH<7
酸碱性: 中性PH=7
碱性PH>7
注意:性质与现象的叙述区别 如:木炭能燃烧与木炭燃烧
两者区别:是否经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
练习:
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院士获得了2004年国家技术 发明一等奖,她与她的同事研制的炭化硅陶瓷基 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热结合材料。它比铝还轻、 比钢还硬、耐高温、抗氧化烧蚀,而且克服了陶 瓷的脆性。
从上述中可以知道这种材料有 密__度__小__、_硬__度__高__、__熔_点__高__、__韧__性_好___物理性质。
物质的性 质与变化
一.性质
定义:不需经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的性质
物 表现:色态味、密度、溶解性、挥发

性、吸附性、硬度、熔沸点、

润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

展性
可以通过人的嗅觉、听觉、视觉和
感觉感知的或仪器测知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定义:经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的性质

金属活动性: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只见她异常的脸中,威猛地滚出二十团蚯蚓状的雪原玉肝鸭,随着女议长U.赫泰娆嘉妖女的耍动,蚯蚓状的雪原玉肝鸭像悬胆一样游动。接着她念动咒语:“铜指咕 唉嗟,浆叶咕唉嗟,铜指浆叶咕唉嗟……『白金瀑祖折扇理论』!奇人!奇人!奇人!”只见女议长U.赫泰娆嘉妖女的身影射出一片淡青色流光,这时西北方向萧洒 地出现了八道厉声尖叫的暗紫色光蝎,似灵光一样直奔灰蓝色妖影而来!!只听一声古怪虚幻的声音划过,九只很像疯精花卷般的果冻状的片片闪光物体中,突然同时 窜出七簇闪闪发光的浅橙色彩丝,这些闪闪发光的浅橙色彩丝被雷一闪,立刻化作飘浮的云丝,不一会儿这些云丝就飘动着飘向庞然怪柱的上空,很快在六大广场之上 变成了轮廓分明的跳动自由的团体操……这时,果冻状的物体,也快速变成了草根模样的湖青色旋转物开始缓缓下降,只见女议长U.赫泰娆嘉妖女怪力一耍紧缩的酷 似积木模样的肩膀,缓缓下降的湖青色旋转物又被重新扭向碧空!就见那个蓬苍苍、虚飘飘的,很像砂锅模样的旋转物一边蠕动抖动,一边摇曳升华着旋转物的色泽和 质感。蘑菇王子:“哇!果然不同凡响!这玩意儿也能整出思想和理论!知知爵士:“嗯嗯,老套路嘛,专业水准一般般啦!等会咱们也弄几个玩玩!”蘑菇王子:“ 抓紧弄哦!别误了大事!”知知爵士:“嗯嗯,小菜一碟啦!只要换几个咒语单词马上高定……”这时,女议长U.赫泰娆嘉妖女骤然纯黄色火腿一般的骨骼眨眼间涌 出乳紫色的夜隐坟茔味……闪亮的金红色茄子造型的皮肤射出鹊吵麦哼声和吐哇声……瘦小的的白杏仁色猪肚样的汤勺天石裤忽隐忽现喷出羊歌椰风般了一套,变体猴晕凌霄翻三百六十度外加疯转七百周的华丽招式……紧接着纯黄色火腿一 般的骨骼眨眼间涌出乳紫色的夜隐坟茔味……闪亮的金红色茄子造型的皮肤射出鹊吵麦哼声和吐哇声……瘦小的的白杏仁色猪肚样的汤勺天石裤忽隐忽现喷出羊歌椰风 般的飘浮!最后抖起瘦小的手臂一耍,狂傲地从里面跳出一道金辉,她抓住金辉典雅地一耍,一组亮光光、青虚虚的功夫『银光杖妖鸟巢头』便显露出来,只见这个这 件怪物儿,一边紧缩,一边发出“嘀嘀”的异声!超然间女议长U.赫泰娆嘉妖女狂魔般地连续使出三十六家东鸡教鞭耍,只见她紫红色木瓜一样的眼罩中,变态地跳 出九片摇舞着『银光杖妖鸟巢头』的莲花状的脚趾,随着女议长U.赫泰娆嘉妖女的摇动,莲花状的脚趾像泳圈一样在掌心中尊贵地击打出隐隐光幕……紧接着女议长 U.赫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借钱 女,50岁,下蹲或腹部用力时,出现不由自主的流尿,其诊断初步考虑是A.充盈性尿失禁B.急迫性尿失禁C.反射性尿失禁D.真性尿失禁E.压力性尿失禁 按照货币主义的观点,下面哪些因素最可能使自然失业率永久下降()。1.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削减2.货币供给的增加3.政府对劳动力重新培训的支出的增加A.1、2、3B.l、2C.2、3D.3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重要保虫宿主是A.牛B.羊C.猪D.猫E.犬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由炽热气体构成的一个巨大球体,中心温度约为10的7次方K,表面温度接近5800K,主要由(约占80%)和(约占19%)组成。A.氧、氧B.氢、氦C.氮、氢D.氮、氦 患者,女性,60岁,高血压病史20年。2小时前突发左眼视力丧失,自诉似"电灯开关关闭"。眼底检查。最有特征的体征是()A.黄斑区樱桃红斑B.视乳头水肿C.黄斑出血D.黄斑渗出E.视网膜剥离 颅盖骨是哪种化骨A.软骨内化骨B.膜内化骨C.混合化骨D.直接化骨E.间接化骨 从微观层面上看,属于增强流动性创新的金融工具是。A.长期贷款的证券化B.附有股权认购书的债券C.货市互换D.货币发行便利 女性,32岁。自童年患百日咳后咳嗽迁延不愈,伴大量黄脓痰,偶有咯血,量不多。近1年多来痰培养一直有铜绿假单胞菌生长。2周前因受凉咳嗽、咳痰增加,伴发热(体温38℃)就诊,痰稍黄。体检患者一般情况可,右下肺闻及粗湿啰音。经抗生素治疗现症状已经控制。 痰培养仍见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关于下一步治疗,下列哪一种主张比较切合实际A.增加药物剂量继续应用B.改用更有效药物C.停药、医学观察D.增管内局部给药 足底与地面接触并承受重力的时期称为A.支撑相B.摆动相C.迈步相D.迈步前期E.摆动中期 物资需求计划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A.施工图纸和预算文件B.工程合同C.项目总进度计划D.货源资料E.各分包工程提交的材料需求计划 目前流行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亚型为A.H5和H7亚型B.H9和H5亚型C.H7和H9亚型D.H1和H3亚型E.H1和H5亚型 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A.国家发改委负责经营者集中行为的反垄断审查工作B.商务部负责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反垄断审查工作C.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依职权对涉嫌垄断的行为主动立案调查D.反垄断执法机构依职权对涉嫌垄断行为主动立案 调查的,不得中止调查 某病房总人数是50人,一级护理10人,二级护理20人,三级护理20人。经测定,各级护理的病人在一日内需要的平均护理时数是一级护理5.5小时,二级护理3.5小时,三级护理2.5小时。每位病人一日内得到的间接护理时数是30分钟。若床位使用率按照100%计算,每位护士 每个工作班次是8小时,机动编制数按20%计算,那么本病房应编护士数是A.30人B.26人C.24人D.18人E.16人 恶性肿瘤。A.结肠多发性息肉B.肉芽肿性乳腺炎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D.结节性筋膜炎E.慢性浅表性胃炎 ___是执行力的生命之源。A.确定特色的执行力文化内容B.构建"不讲任何借口"的行为准则C.服从诚实的态度D.提高团队的整体素质 按相关规定医院每年应组织几次以上的应急演练A.1次B.2次C.3次D.4次E.不限 对多数蛛网膜下隙出血,防止再出血的根本方法是。A.卧床休息4~6周B.保持大便通畅C.不再从事剧烈运动或重劳动D.保持血压稳定E.对先天性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手术治疗 男性,26岁。因车祸股骨骨折和胸部挫伤入院,经外科处理病情趋于稳定,但气急和紫绀渐渐加重,PaO降至6kPa(45mmHg)。诊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其低氧血症的产生是由于A.通气不足B.换气功能障碍C.氧耗量增加D.骨折致肺脂肪栓塞,死腔增大E.胸部 挫伤致肺气体交换面积减少 下列哪项不是由原发肿瘤引起的症状。A.咳嗽B.咯血C.喘鸣D.胸闷、气急E.胸痛 半夏厚朴汤的君药是A.半夏B.厚朴C.茯苓D.生姜E.苏叶 属于行为科学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的是A.管理者要合理任用人员B.管理者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C.管理者要有科学的管理经验D.管理者要建立奖罚程序E.管理者要明确组织分工 胃黏膜中产生与维生素B12吸收有关的内因子的细胞是A.黏液细胞B.主细胞C.壁细胞D.G细胞E.肠化生细胞 下列活动中哪项MET最小?A.步行2.4km/hB.坐厕C.交谊舞(快)D.扫地E.下楼 呼吸困难概述 基金运作信息披露文件包括。A、招募说明书B、基金合同C、上市交易公告书D、基金份额发售公告 气管前筋膜属于颈筋膜哪一层()A.封套筋膜B.颈浅筋膜C.颈深筋膜浅层D.颈深筋膜中层E.颈深筋膜深层 锅炉定期排污的作用能够是什么? 要理顺各级行零售部门的纵向职能分工,总行零售部门要形成全行零售业务发展的“大后台”,分行负责组织执行、实施各项工作措施,支行专注负责客户营销。A.正确B.错误 有瘘管的患牙,行根尖刮治或根尖切除术,术后至少需观察多少时间,才行桩冠修复.A.1周B.2周C.3周D.4周E.5周 ()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A.教师B.学生C.校长D.社区人员 导致市场无法取得最优效率的情况主要有。A.完全竞争B.信息不完全与不对称C.外部性D.公共产品E.不完全竞争 下列关于噪声污染防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高校附近,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B.因燃气管道抢修、抢险作业要求,可以在夜间连续作业C.环境影响报告书中,应当有该建设项目所在地单位和居民的意见D.建设工程必须夜间施工的,施工单位应 在开工15日以前向建设主管部门申报 下列常用Korthor培养基培养的螺旋体是A.奋森螺旋体B.钩端螺旋体C.伯氏疏螺旋体D.梅毒螺旋体E.雅司螺旋体 术中输血15ml后,突然咳嗽,面色潮红,腹泻,神志不清,怀疑发生了过敏反应,应该采取A.四肢轮流扎止血带B.立即停止输血,半坐位,吸氧C.立即减慢输血速度+肌内注射异丙嗪D.停止输血+口服阿司匹林E.立刻中止输血并保持静脉输液畅通+抗过敏药物 是我国第一家地方国际货运代理协会。A.上海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B.广州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C.天津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D.重庆市国际货运代理协会 遗尿出现在()A.REM期B.NREM第一期C.NREM第二期D.NREM第三期E.NREM第四期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964-2006《钻井井控装置组合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的规定,液压防喷器共有六个压力级别,即MPa。A、7、14、21、70、105、140B、14、21、35、105、140、160C、14、21、35、70、105、140 男,64岁。近1个月来出现低热、胸痛、咳嗽、咳痰,有时痰中混有血丝。体格检查:消瘦,左锁骨上可触及一团质硬固定肿大淋巴结。胸部X线平片及胸部CT显示左上肺叶不张。最可能的临床诊断是A.肺结核B.肺炎C.肺脓肿D.支气管扩张E.支气管肺癌 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射应用何物稀释A.抽出的羊水或注射用水B.生理盐水C.葡萄糖盐水D.高渗葡萄糖溶液E.林格氏液 重力坝在水压力及其他荷载作用下,主要依靠坝体自重产生的来满足稳定要求。A.抗滑力B.压应力C.摩擦力D.扬压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