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单簧管的呼吸技巧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Yi Shu Ping Jian
浅析单簧管的呼吸技巧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崔涛宁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单簧管演奏时必须要注意呼吸技术,演奏者的呼吸技巧对于作品的演奏效果影响非常大。

为了将作品完美呈现,演奏者必须要掌握正确的呼吸方式,熟练运用呼吸技巧。

鉴于此,本文阐述单簧管演奏过程中的相关呼吸方式,探讨呼吸技巧在作品演奏中的应用。

关键词:单簧管呼吸技巧作用
中图分类号:J6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0-0066-02
单簧管的演奏需要呼吸气息的支持,呼吸幅度对于气息的平稳非常重要,演奏者掌握运用呼吸技巧可以使作品的层次感更强,达到预期理想的演奏效果。

平时在自然呼吸时,是不需要任何技巧的,但是在演奏单簧管的过程中必须要有熟练的呼吸技巧,运用多种呼吸方式,与演奏进行巧妙融合,增强艺术性。

一、单簧管演奏的呼吸技巧
(一)胸式呼吸
胸式呼吸又叫做肋骨式呼吸,是以胸腔来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主要靠肋骨发力,横膈膜起辅助作用,因为吸气比较少,所以如果演奏过程中后续呼气比较紧张,控制不好气息,容易造成憋气的现象[1]。

(二)腹式呼吸技巧
腹式呼吸也叫横膈膜呼吸,主要以腹肌运动为主的呼吸运动,是一种效率高、对健康有益的呼吸方式。

呼吸时会放下横膈膜,凸起腹部进行吸气,呼气时动作相反。

腹式呼吸的运动过程,不需要费太多力,吸气自然迅速,但是吸气量比较少。

(三)胸腹式呼吸技巧
主要利用人体的胸部和腹部进行呼吸,气息的控制主要利用位于胸部和腹部之间的横膈膜,因为横膈膜的弹性非常大,所以当有气流进入横膈膜时,可以下沉到人体的腰部,能够实现对气息的有效控制。

单簧管演奏过程中,需要演奏者充分吸气,只有这样,演奏者才会感觉腰部有膨胀的感觉,只要有膨胀的感觉才能充分运用胸腹式呼吸方式。

在吐气时,同样需要用到腰部的力量,要保持腰部的支撑状态使气息能够保持在腰部。

演奏人员在用单簧管练习气息的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单簧管的音色变化情况,与此同时还要留意口腔的变化[2]。

(四)循环呼吸技巧
循环呼吸是管乐演奏技法中难度较大的一种呼吸方式。

为了获得持续自如平稳的声音,单独依靠比较常规的呼吸方式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演奏者可以练习、使用循环呼吸。

循环呼吸法能够将口和鼻充分利用,借助口鼻的连通性,利用鼻腔和口腔之间的配合,保证呼吸的连续,使气流在口腔中回旋,达到吸与呼的同时进行,这也是循环呼吸基本表现方式,既鼻吸口呼同时进行。

二、影响呼吸的主要因素
(一)手指
在演奏单簧管时,身体所有肌肉的运作都会影响到呼吸,所以,演奏者必须要注意手指动作和呼吸之间的协调关系,保证手指始终处于自然放松的运动状态,要把手指的动作和音色相结合[3]。

在演奏的过程中,如果呼吸过于紧张,会影响身体其他器官和肌肉的紧张,对手指的灵活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不利于演奏。

(二)口型
正确的口型能够保障单簧管所发出声音的质量,演奏者进行演奏时,唇部肌肉要积极有力,让通过口腔的气流更加集中。

针对不同音区的变化,演奏者要随时调整唇部肌肉的紧张程度,要随音区变化而及时改变。

在演奏低音和中音区时,演奏者要稍微放松唇部肌肉,减少通过的气流压力,能够更出色地演奏单簧管[4]。

(三)吐舌
演奏单簧管时,呼吸和吐舌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舌尖的运动要灵活,能够配合多种演奏技巧。

无论哪种
66
Yi Shu Ping Jian Yin Yue Wu Dao
·音乐舞蹈演奏技巧,都需要舌尖灵活运动,以保证与气息协调合
作,有助于演奏者正确、清楚的给出音头。

除此之外,音调的高低长短也需要使用舌尖技巧。

例如:在演奏断奏时,舌尖动作要快速、流畅,要不断的进行前推、后缩运动,保证音符的弹性;演奏弱的力度时,舌尖的动作不仅要轻、巧、准,而且还要注意音质;演奏强的力度时,舌尖的动作要非常果断、迅速、有力量。

(四)换气
为了增强演奏表现力,提高单簧管的演奏质量,演奏者一定要准确把握换气时机,根据音乐的结构、换气的规则,利用好休止符、延长音、旋律反复、力度变化、速度变化、音区的变化等曲调停顿的明显标志,科学确定换气位置。

例如,利用休止符进行换气,如果作品中出现多个休止符,演奏者不能每个休止符都进行换气,要结合乐段、乐句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时机,避免因为经常换气而导致呼吸系统疲劳和音乐思想的正确表达[5]。

三、呼吸技巧在作品中的应用
无论是哪种呼吸技巧,都要服务于音乐,根据音乐作品的需要,科学的、灵活的选择呼吸方式,熟练运用技巧。

在单簧管音乐作品中,由于胸式呼吸吸气速度快的特点,在较短乐句起音、低音曲强奏或者是高音曲的弱奏可以选择胸式呼吸,能使乐句间的停顿减小到最低。

由于此种呼吸方法吸气浅、气量小,气息不易掌控,使用率较低。

腹式呼吸法无疑是应对快速简短的乐句或吸气急促的最佳呼吸方式。

灵活熟练高效的运用腹式呼吸法是十分必要的。

在演奏短乐句或呼吸迅速时还一味的进行充分的深度呼吸,常常会出现用不完的气停留在肺部,引起全身不必要的不适和紧张,使演奏技术也难以正常发挥。

例如,克莱因《小协奏曲》。

谱例1:克莱因《小协奏曲》片段
胸腹式呼吸具有吸气量大、气息控制稳定、呼吸肌肉抗疲劳程度高的优点,在演奏曲调停顿时间长的乐句及气息稳定性要求高的音乐作品时,最为合适。

应用胸腹式呼吸演奏时,必须要保持身体的自然放松状态。

用嘴角和鼻自然吸气时,胸腹部自然扩张,保证吸入的气息停留在横膈膜,以此作为气息的重要支撑,支撑对于演奏出的音质非常重要。

呼气时,气流必须是连续均匀,胸腹部自然收缩,从支撑点出发,让气流经过胸、喉、口腔进入到乐器。

演奏过程中,如果支撑点是正确的,那么气流也是连续的,吹出的音质也是非常饱满、
悦耳的。

如果支撑点不正确,很难保证吹出的声音是流畅的[6]。

在吹奏时,呼气和吸气时都要把握好“度量”,必须要做到放松自如、游刃有余,才能充分发挥胸腹式呼吸的作用,演奏出饱满、流畅、完整的乐曲。

例如,D ·罗莱格里奥《茶花女幻想曲》,该曲需要高效的气息的控制力,才能展现出其歌唱性和技巧性。

谱例2:D ·罗莱格里奥《茶花女幻想曲》片段
随着现代音乐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好的音乐演奏效果。

为了更好运用循环呼吸和表达乐曲的效果,演奏者要在常规呼吸方式的基础上进行训练,钻研循环呼吸的运用,要保证两者之间的递进关系。

应用循环呼吸演奏乐器,针对长乐句或无恰当的换气位置时更适用,呼吸时可以利用咽喉和两腮进行控制,要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练习,保证循环呼吸可以在作品中得到充分地运用。

例如:在韦伯《第二协奏曲》的第二乐章的长乐句中,如用循环呼吸技巧,既可以使气息更为连贯,也可以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音乐情感的表达上。

谱例3:韦伯《第二协奏曲》第二乐章(片段)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增强演奏效果,更好的体现音乐的艺术性,演奏者要熟练运用呼吸技巧,在保证乐曲流畅性、音乐性的同时,结合音乐作品,科学的选择使用呼吸方式。

呼吸技巧的应用可以直接影响音乐作品的最终演奏效果,演奏者必须正确处理好呼吸时的手、口、舌之间的协调,将作品完美呈现。

参考文献:
[1]赵春.手指技法在单簧管演奏中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方法[J].北方音乐,2017,(22).
[2]张明祎.单簧管吐音技巧探究———
评《单簧管初级教程》[J].中国教育学刊,2018,(01).
[3]吴佳男,刘潇雷.论单簧管演奏中的技巧与情感表达[J].黄河之声,2018,(03).
[4]方强.单簧管演奏艺术的技能要求及艺术表现探讨[J].北方音乐,2017,(03).
[5]王娟娟.单簧管演奏的"音"与"色"探讨[J].北方音乐,2017,(02).[6]谭政.浅谈单簧管演奏中的呼吸及练习[J].黄河之声
,2016,(14).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