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原文、赏析
边塞诗集锦
![边塞诗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111d62c369eae009581bec93.png)
边塞诗集锦本文是关于边塞诗集锦,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边塞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边塞诗——《除夜有怀》《除夜有怀》原文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除夜有怀》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
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
边塞诗——《转应曲》《转应曲》原文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转应曲》赏析开头三句以边草起兴,感叹长期在边关征战的兵士的命运如同边草。
边塞诗——《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边塞诗——《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原文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
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
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
几时鸾辂还。
边塞诗——《从军行》《从军行》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赏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边塞诗——《北风行》《北风行》原文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边塞诗——《北风行》《北风行》原文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赏析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8046d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2.png)
诗经小雅采薇节选赏析诗经小雅采薇节选赏析《小雅·采薇》诗歌以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店铺与读者分享诗经小雅采薇节选赏析,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一)《世说新语》和《晋书》都有这样的记载:“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公曰:‘訏谟定命,远猷辰告。
’谓此句偏有雅人深致。
”这诗句又出自于何处?谢玄为什么会认为《毛诗》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最佳呢?佳句出自《诗经小雅采薇》,至于说它最佳则必须解析原诗才好作出回答。
请看原诗: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注释:薇,学名救荒野豌豆,又叫大巢菜,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其种子、茎、叶均可食用。
作,兴起;作物。
止,句末助词,无实意。
玁狁,中国古代民族之一。
亦作“猃狁”、“荤允”、“荤粥”、“獯鬻”、“薰育”、“严允”等,即犬戎,春秋之前称北戎,之后称北狄,活动于今陕、甘一带,猃、岐之间。
相传远古时曾遭黄帝驱逐,殷周之际游牧于今陕西、甘肃北境及宁夏、内蒙西部。
西周初其势渐强,成为周王朝的一大威胁。
周宣王曾多次出兵抵御,并在朔方建筑城堡。
春秋时被称为戎或狄。
一说为秦汉时匈奴的先民。
遑,闲暇。
启,跪、跪坐。
居,安坐、安居。
译文:采摘野豌豆啊采摘野豌豆,野豌豆也已经正在生长。
说要回去了啊说要回去,即使到了岁末年关。
好象从来就无家无室,完全是因为玁狁的缘故。
没有闲暇时间来休息,也完全是因为玁狁的缘故。
赏析:《毛诗序》云:“采薇,遣戍役也。
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以勤归也。
幽州夜饮阅读附答案
![幽州夜饮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611a3603d8ce2f01662319.png)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幽州夜饮阅读附答案
今天,阅读附答案推荐的是“幽州夜饮阅读附答案”。
小编认为,古诗词曲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
所以一般赏析古诗词曲都会伴随一些诗词阅读训练,这样有助于引导和启发,进而再进行赏析。
这篇幽州夜饮阅读附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理解和感悟!
幽州夜饮
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注:据《新唐书·张说传》,张说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1)“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这两句描绘了什幺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
(2)诗歌颔联中的“迟暮心”化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哪一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
(3)清人姚范评论最后一联“托意深婉”,请作具体分析。
(3分)
▲▲
幽州夜饮阅读附答案由整理,仅供参考:
9.(1)这两句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
(2分)一方面渲染了“夜饮”的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全诗奠定了愁苦的。
唐诗宋词-5首古典古诗词鉴赏
![唐诗宋词-5首古典古诗词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95e8ec8c561252d380eb6ee2.png)
5首古典古诗词鉴赏五首古典古诗赏析《送陈章甫》原文与赏析唐[赏析]这是一首送友人罢官归家的诗。
主人公陈是江陵人。
以下是边肖带来的古诗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送梁六自洞庭山》原文及欣赏张汤说1送洞庭山刘亮作者:张说巴陵望着秋天的洞庭,孤峰水起。
听说诸神无法回答,心随湖水飘荡。
[欣赏]这是住在岳州(巴陵,今岳阳)的诗人的送别之作。
刘亮,诗人之友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志伟,经岳州入朝。
洞庭山(君山)离巴陵很近,故题云“来自洞庭山”。
如果不要求诗中的告别,真的是“无影无踪”。
住在福建看着帆远去是多么难过。
《唐才子传》是说张说的“晚降岳阳使诗更悲”)?而开篇诗人只讲了“望巴陵”,但延续望后的怅惘变成了“洞庭秋”,纯粹的描写是亲眼所见的景象。
这个场景不是渲染的,也不是上色的,而是简单而轻盈的。
不过可以联想到“秋风袅袅,洞庭在木叶之下”(《楚辞香》)夫人),如看湖上秋色,从而领略“望巴陵”中“见目忧”的情怀。
这难道不是场景中有意义的吗?只是“铺位做不到”,不好找。
洞庭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君山,蒸云摇岳阳。
每天遇到可能没那么新鲜。
但是在今天的告别中,就不一样了。
说白了就是越觉得“孤独”。
不然为什么不说“青山绿水,日新月异”?如果说这个“孤峰”是诗人的自我解读,那是看不到的。
高峰的孤独,表现了寄件人心情的孤独。
“诗歌有一个秘密,它是通过触摸事物而制成的。
虽然很难得到”(《四溟诗话》),但是有意无意得到的。
关于君山有很多传说,或者是项峻姐妹旅行的地方(“疑似水仙花梳洗的地方”),或者是“下面有数百座金殿,玉女居住的地方”(《拾遗记》)。
这些神仙传说让原本的君山显得有些飘渺。
“浮水”的“浮”字,既表达了湖泊汹涌的真实感受,又潜移默化地传达了这样一种迷失的感觉。
看到君山,诗人被这个传说迷住了。
三句话由实写变虚写,由山水写变抒情写。
从字面上看,似乎与告别问题的意思相去甚远。
但是“神仙——不能通”所透露出的莫名的惆怅,不是潜移默化地和其他感情有关吗?把人送进朝鲜的人不禁会有贬谪官员的感觉,而去九皇居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算是“神仙”。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cbe6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e1.png)
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疼痛与疼痛理论①我曾经对疼痛的认知很固执,认为麻醉剂会伤害大脑,而我确定自己这辈子没法靠颜值吃饭,必须保护好智商,因此在那次做胃镜时坚决要求不使用麻醉药。
但现实让我彻底改变了想法。
那种翻肠倒肚所带来的剧烈恶心和痛苦,让我觉得为逃避疼痛降低一点智商是完全值得的。
所以,后来的几次复查,我都选择了使用麻醉药,也因此为自己的智商一再受损而忧心忡忡。
②真正让我受到疼痛教育的是三年前动的一个小手术。
那位医生很负责,术前召集麻醉师、护士和我一起开会讨论手术方案。
会上,医生告诉我手术需要全麻。
我惊呆了,那么小的手术还要全麻?半麻不可以吗?我再一次向医生提出了自己的“疼痛与智商”理论,希望他为我考虑一下。
③医生耐心地向我普及了最新的医学常识,他说:首先,以目前药剂学的发展,麻醉药对大脑不会造成任何损伤,而且在体内很快就会代谢掉,麻醉药伤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其次,使用全麻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病人的痛苦,如果使用半麻,麻醉效果并不会很好,在手术过程中,病人依然能感觉到伤口的疼痛。
④关键在于,疼痛是一种习惯记忆。
在手术中病人一旦感知到了疼痛,那么他的大脑就会记住这种感觉,而且非常在意这种感觉;等到手术完毕,麻醉效果消退,大脑就会把注意力聚焦在伤口上,任何疼痛的感觉都会被清晰地感知并放大。
而如果选择全麻,大脑对疼痛就没有任何记忆,对伤口也没有任何认知;手术结束之后,大脑就不会主动去关注伤口,疼痛程度也会被极大削弱,有利于伤口的快速恢复。
所以,他强烈建议我选择全麻。
我同意了。
⑤事实证明医生是对的。
我术后只觉得伤口有些发木,并没有察觉到刀口的存在,也没有明显痛感,伤口也在不经意间很快愈合了。
⑥这位医生对我的影响很大,我几乎是全盘接受了他的疼痛理论,不再认为忍受疼痛是一种必须,甚至被上升为一种美德。
【精品推荐】边塞诗集锦
![【精品推荐】边塞诗集锦](https://img.taocdn.com/s3/m/e753edbab8f67c1cfbd6b80e.png)
边塞诗集锦边塞诗集锦发布时间:2020-11-18边塞诗——《夜上受降城闻笛》《夜上受降城闻笛》原文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夜上受降城闻笛》译文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象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
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边塞诗——《除夜有怀》《除夜有怀》原文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除夜有怀》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他地、除夕怀乡之作。
诗人身在异乡,深感羁旅艰危。
边塞诗——《转应曲》《转应曲》原文边草,边草,边草尽来兵老。
山南山北雪晴。
千里万里月明。
明月,明月,胡笳一声愁绝。
《转应曲》赏析开头三句以边草起兴,感叹长期在边关征战的兵士的命运如同边草。
边塞诗——《饮马长城窟行》《饮马长城窟行》原文塞外悲风切,交河冰已结。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
寒沙连骑迹,朔吹断边声。
胡尘清玉塞,羌笛韵金钲。
绝漠干戈戢,车徒振原隰。
都尉反龙堆,将军旋马邑。
边塞诗——《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原文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同云深处望三关。
断肠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
消除此恨难。
频闻遣使问平安。
几时鸾辂还。
边塞诗——《从军行》《从军行》原文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从军行》赏析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
边塞诗——《北风行》《北风行》原文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边塞诗——《北风行》《北风行》原文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鉴赏题】专项练一附答案解析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鉴赏题】专项练一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e468057c1cfad6185fa705.png)
2022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歌鉴赏题】专项练一A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苏轼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
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
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梅花魂。
【注】本诗于神宗元丰六年,苏轼被贬黄州第四年所作。
九重:代指朝廷。
化用唐代诗人韩偓的“玉为通体依稀见,香号返魂容易回”,意谓第二次开放好比魂的返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与白居易《琵琶行》中“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的环境特点相似。
B.这首诗感事抒怀,写景与抒情浑然一体。
首联点明环境的偏远,烘托凄凉的氛围,为下文叙事、抒情作铺垫。
C.“五亩渐成终老计”是说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九重新扫旧巢痕”则是点明他作“终老计”的原因。
D.诗中作者多处将前人诗句和典故转化为自己诗篇中鲜活文字,不留移栽痕迹,显示了高超的创作技巧。
2.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歌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1.C【“苏轼早就做好了‘终老’的打算”错误,苏轼说自己依靠五亩田终老黄州其实是削官被贬后的无奈之辞,“终老计”是“渐成”的,而非早有的打算。
】2.颔联说自己要在黄州终老,颈联说自己与鸥鸟己熟,经常来垂钓连所坐之石都温暖了,表达出诗人有忘掉机心、退隐出世之心。
尾联却说与春风约定,梅花也再度开放,写出自己希望能被君王再度起用的入世进取之意。
反映了诗人出世入世的矛盾纠结。
二、【重庆巴蜀中学2021年高三下模拟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邻山县道上作[注]陆游微雨晴时出驿门,乱莺啼处过江村。
挽花醉袖沾余馥,迎日征鞍借小温。
客路一身真吊影,故园万里欲招魂。
鬓毛无色心犹壮,藉草悲歌对酒尊。
[注]邻山县是陆游入川的第一县,在他到邻山县之后,写下了这首诗。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创作此诗时,刚好雨过天晴,一个“乱”字暗示了诗人“出驿门”时的心境。
《千家诗》全文及解释注释赏析
![《千家诗》全文及解释注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00adc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e.png)
《千家诗》全文及解释注释赏析《千家诗》是由宋代谢枋得《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明代王相所选《五言千家诗》合并而成。
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诗歌选本。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非常广泛,影响也非常深远。
全书共22 卷,录诗1281 首,都是律诗和绝句。
千家诗简介康熙四十五年,曹寅(曹雪芹祖父)刊行的《楝(liàn)亭十二种》中收有《分门篹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署作“后村先生编集”。
“后村先生”即南宋刘克庄,字潜夫,自称后村居士。
不过也有人认为诗集为坊间选家假名而作。
后坊间又出现了两种千家诗,即署作宋谢枋得选、明王相注的《重定千家诗》(皆七言律诗)和王相选注的《新镌(juān)五言千家诗》。
后书坊将两者合刊,即通行版本的《千家诗》了。
它是我国旧时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
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
虽然号称千家,《千家诗》实际只录有122家。
按朝代分:唐代65家,宋代52家,五代1家,明代2家,无从查考年代的无名氏作者2家。
其中选诗最多的是杜甫,共25首,其次是李白,共8首;女诗人只选了宋代朱淑真2首七绝。
千家诗卷一五绝春眠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访袁拾遗不遇孟浩然洛阳访才子江岭作流人闻说梅花早何如此地春送郭司仓王昌龄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洛阳道储光羲大道直如发春来佳气多五陵贵公子双双呜玉珂独坐敬亭山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登鹳鹤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观永乐公主入番孙逖边地莺花少年来未觉新美人天上落龙塞始应春伊州歌盖嘉运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左掖梨花丘为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思君恩令狐楚小苑莺歌歇长门蝶舞多眼看春又去翠辇不曾过题袁氏别业贺知章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夜送赵纵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送朱大入秦王维避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孟浩然集》与《全唐诗》作孟浩然长干行崔颢君家在何处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咏史高适尚有绨袍赠应怜范叔寒不知天下士犹作布衣看罢相作李适之避贤初罢相乐圣且衔杯为问门前客今朝几个来逢侠者钱起燕赵悲歌士相逢剧孟家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江行望匡庐前人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答李瀚韦应物林中观易罢溪上对鸥闲楚俗饶词客何人最往还秋风引刘禹锡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秋夜寄丘员外韦应物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山空松子落幽人应未眠秋日耿(三点水+繁体韦)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秋日湖上薛莹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宫中题文宗皇帝辇路生秋草上林花满枝凭高何限意无复侍臣知汾上惊秋苏(廷+页)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寻隐者不遇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蜀道后期张说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秋浦歌李白白发三千丈离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赠乔侍郎陈子昂汉廷荣巧宦云阁薄边功可怜骢马使白首为谁雄答五陵太守王昌龄仗剑行千里微躯敢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婕妤怨皇甫冉花枝出建章凤管发昭阳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题竹林寺朱放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殷勤竹林寺更得几回过三闾庙戴叔伦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易水送别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别卢秦卿司空曙知有前期在难分此夜中无将故人酒不及石尤风答人太上隐者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千家诗卷二五律幸蜀回至剑门玄宗皇帝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和晋陵陆承相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蓬莱三殿侍宴奉敕咏终南山杜审言北斗挂城边南山倚殿前云标金阙回树杪玉堂悬半岭通佳气中峰绕瑞烟小臣持献寿长此戴尧天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清烟金尊对绮筵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明月悬高树长河没晓天悠悠洛阳去此会在何年*一本作隐高树长甯公主东庄侍宴李峤别业临青甸鸣銮降紫霄长筵(宛+鸟)鹭集仙管凤凰调树接南山近烟含北渚遥承恩咸已醉恋赏未还镳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制得林字张说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载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篷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送友人入蜀李白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沈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苏氏别业祖咏别业居幽处到来生隐心南山当户牖澧水映园林竹覆经冬雪庭昏未夕阴寥寥人境外闲坐听春禽春宿左省杜甫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坷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题玄武禅师屋壁杜甫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赤日石林气青天江海流锡飞常近鹤杯渡不惊鸥似得庐山路真随惠远游终南山王维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何处宿隔水问樵夫登总持阁岑参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槛外低秦岭窗中小渭川早知清净理常愿奉金仙寄左省杜拾遗岑参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薇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登兖州城楼杜甫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孤嶂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多古意临眺独踌躇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送崔融杜审言君王行出将书记远从征祖帐连河阙军麾动洛城旌旗朝朔气笳吹夜边声坐觉烟尘少秋风古北平扈从登封途中作宋之问帐殿郁崔嵬仙游实壮哉晓云连幕卷夜火杂星回谷暗千旗出山鸣万乘来扈从良可赋终乏(提手炎)天才题义公禅房孟浩然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醉后赠张旭高适世上漫相识此翁殊不然兴来书自圣醉后语尤颠白发老闲事青云在目前床头一壶酒能更几回眠玉台观高适浩劫因王造平台访古游彩云萧史驻文字鲁恭留宫阙通群帝乾坤到十洲人传有笙鹤时过北山头观李固言杜甫方丈浑连水天台总映云人间长见画老去限空闻范蠡舟偏小王乔鹤不群此生随万物何处出尘氛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随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登岳阳楼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江南旅情祖咏楚山不可极归路但萧条海色晴看雨江声夜听潮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宿龙兴寺綦毋潜香刹夜忘归松清古殿扉灯明方丈室珠系比丘衣白日传心净青莲喻法微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题松汀驿张佑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圣果寺释处默路自中峰上盘回出薜萝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古木丛青蔼遥天浸白波下方城郭近钟磬杂笙歌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惟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送别崔著作东征陈子昂金天方肃杀白露始专征王师非乐战之子送佳兵海气侵南部边风扫北平莫卖卢龙塞归邀麟阁名携妓纳凉晚际遇雨杜甫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竹深留客处荷净纳凉时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片云头上黑应是雨催诗其二杜甫雨来沾席上风急打船头越女红裙湿燕姬翠黛愁缆侵堤柳系幔卷浪花浮归路翻萧飒陂塘五月秋宿云门寺阁孙逖香阁东山下烟花象外幽悬灯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画壁余鸿雁纱窗宿斗牛更疑天路近梦与白云游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临洞庭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送郑侍御谪闽中高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行矣顺风波秦州杂诗杜甫凤林戈未息鱼海路常难候火云峰峻悬军幕井乾风连西极动月过北庭寒故老思飞将何时议筑坛禹庙杜甫禹庙空山里秋风落日斜荒庭垂橘柚古屋画龙蛇云气生虚壁江深走白沙早知乘四载疏凿控三巴望秦川李颀秦川朝望迥日出正东峰远近山河净逶迤城阙重秋声万户竹寒色五陵松有客归欤叹凄其霜露浓同王徵君洞庭有怀张谓八月洞庭秋潇湘水北流还家万里梦为客五更愁不用开书帙偏宜上酒楼故人京洛满何日复同游渡扬子江丁仙芝桂楫中流望空波两岸明林开扬子驿山出润州城海尽边阴静江寒朔吹生更闻枫叶下淅沥度秋声幽州夜歌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千家诗卷三七绝春日偶成程颢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春日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春宵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沈沈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春夜王安石金炉香尽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初春小雨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童)(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上元侍宴苏轼淡月疏星绕建章仙风吹下御炉香侍臣鹄立通明殿一朵红云捧玉皇立春偶成张(木+式)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打球图晁无咎阊阖千门万户开三郎沈醉打球回九龄已老韩休死无复明朝谏疏来*《宋诗纪事》为晁说之作宫词林洪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车驾六龙其二林洪殿上衮衣明日月砚中旗影动龙蛇纵横礼乐三千字独对丹墀日未斜咏华清宫王建行尽江南数十程晓风残月入华清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清平调词李白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题邸间壁郑谷酴(酉+縻)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海棠苏轼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清明王禹□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社日张演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对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寒食韩(雄右换羽)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上高侍郎高蟾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绝句僧志安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诗纪事》作僧志南游小园不值叶适应嫌屐齿印苍苔十扣柴扉九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诗纪事》作叶绍翁客中行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题屏刘季孙呢喃燕子语梁间底事来惊梦里闲说与旁人浑不解杖藜携酒看芝山漫兴杜甫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庆全庵桃花谢枋得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玄都观桃花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再游玄都观刘禹锡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滁州西涧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花影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扫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北山王安石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湖上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漫兴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笋根稚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春晴王驾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春暮曹豳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落花朱淑贞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春暮游小园王淇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莺梭刘克庄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暮春即事叶李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宋诗纪事》作叶采作登山李涉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蚕妇吟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伤春杨简准拟今春乐事浓依然枉却一东风年年不带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送春王逢原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三月晦日送春贾岛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客中初夏司马光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有约司马光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一作赵师秀作初夏睡起杨简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一作杨万里作三衢道中曾纡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一作曾几作即景朱淑贞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夏日戴复古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晚楼闲坐王安石四顾山光接水光凭栏十里芰荷香清风明月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一作黄庭坚作山居夏日高骈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田家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村庄即事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题榴花朱熹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全唐诗》与《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皆作韩愈作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茅檐王安石茅檐常扫净无苔花木成蹊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送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悒左换水旁)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题北榭碑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题淮南寺程颢南去北来休便休白苹吹尽楚江秋道人不是悲秋客一任晚山相对愁秋月程颢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雨悠悠七夕杨朴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几多立秋刘武子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七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中秋杜牧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江楼有感赵嘏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西湖林洪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薰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诗纪事》作林升作西湖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湖上初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入直周必大绿槐夹道集昏鸦敕使传宣坐赐茶归到玉堂清不寐月钩初上紫薇花水亭蔡确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禁锁洪遵禁门深锁寂无哗浓墨淋漓两相麻唱彻五更天未晓一墀月浸紫薇花*《宋诗纪事》作洪咨夔作竹楼李嘉佑傲吏身闲笑五侯西江取竹起高楼南风不用蒲葵扇纱帽闲眠对水鸥直中书省白居易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泛舟朱熹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冷泉亭林洪一泓清可沁诗脾冷暖年来只自知流出西湖载歌舞回头不似在山时*《宋诗纪事》作林稹作冬景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夜杜小山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霜夜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梅王淇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早春白玉蟾南枝才放两三花雪里吟香弄粉些淡淡著烟浓著月深深笼水浅笼沙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又卢梅坡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井作十分春答锺弱翁牧童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秦淮夜泊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归雁钱起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题壁无名氏一团茅草乱蓬蓬蓦地烧天蓦地空争似满炉煨(木骨)(木出)漫腾腾地暖烘烘千家诗卷四七律早朝大明宫贾至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锁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和贾舍人早朝杜甫五夜漏声催晓箭九重春色醉仙桃旌旗日暖龙蛇动宫殿风微燕雀高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欲知世掌丝纶美池上于今有凤毛和贾舍人早朝王维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和贾舍人早朝岑参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乾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关于中国北方的诗词
![关于中国北方的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dbadc6b9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3.png)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北方的诗词:1. 《幽州夜饮》——张说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幽州的夜宴场景,展现了北方的萧瑟寒林、军中剑舞和塞上笳音等特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感慨。
2.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首词通过描写北方塞外的秋日景象,抒发了征人的思乡之情和功业未建的无奈。
3.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诗歌描绘了北方边塞的壮丽风光,展示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独特的景象。
4.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首诗以北方的雪景为背景,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表现了北方的寒冷和壮丽。
这些诗词通过对北方自然风光、边塞生活等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北方的独特魅力和诗人的情感。
当然,中国北方的诗词还有很多,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
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幽州夜饮
![高中阅读理解及答案解析——幽州夜饮](https://img.taocdn.com/s3/m/7342365169dc5022abea009c.png)
幽州夜饮张说①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②,能忘迟暮心?军中宜剑舞,塞上重茄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注】①开元初,张说为中书令,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后又任幽州都督。
此诗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
②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举办宴会。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通过对“凉风”“夜雨“寒林”的描写,突出了边地之夜萧瑟、荒寒的特点。
B.诗歌开篇不先写宴饮场景,而先写宴饮的环境,为诗歌奠定了悲伤的情感基调。
C.第四句化用《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诗句,表达了愤懑之情。
D.颈联写观看舞剑、聆听胡知吹奏,反映出宴会的活动安排,表明诗人的心情转为愉悦。
16.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这同动光驰规B命当出版性利数云(1)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之外,“__________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_________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
(2)杜牧《阿房宫赋》以叙述的方式表现秦人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离骚》中表现诗人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D(D项这些活动恰恰表现了诗人悲伤、沉重的心情。
)16.从尾联看,诗人似乎将被贬的愁苦忘得一干二净,转而感激皇上的深恩,以在边城做将为乐、为荣。
(2分)实际上,诗人在尾联运用反语手法,(2分)表达了对被遣赴边地的不满、怨愤。
(2分)17.(1)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鼎铛玉石金块珠砾(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赵鼎阅读附答案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赵鼎阅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f85bda551810a6f4248623.png)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赵鼎阅读附答
案
花心动·偶居杭州七宝山国清寺冬夜作
赵鼎①
江月初升,听悲风、萧瑟满山零叶。
夜久酒阑,火冷灯青,奈此愁怀千结。
绿琴三叹朱弦绝,与谁唱、阳春白雪。
但遐想、穷年坐对,断编遗册。
西北欃枪②未灭。
千万乡关,梦遥吴越。
慨念少年,横槊风流,醉胆海涵天阔。
老来身世疏篷底,忍憔悴、看人颜色。
更何似、归欤枕流漱石。
【注】①赵鼎(1085年—1147年),南宋解州闻喜东北(今属山西闻喜礼元镇阜底村)人,被称为南宋中兴贤相之首。
②欃(chán)枪:喻邪恶势力。
10.结合全词,概括作者“愁”的原因。
(5分)
▲▲
11.词的下阕对比手法鲜明,试作赏析。
(6分)
10.环境凄清,知音难觅,中原沦陷(有家难回),壮志难酬,老来漂泊。
(5分,每点1分)
11.①将年少时的横槊风流和老来的漂泊憔悴进行对比,表达了年华老去、壮志难酬的感伤。
②将现实中看人脸色的生活和想象中枕流漱石的生活进行对比,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6分。
每点3分,具体内容解说2分,情感分析1分)
寄外舅郭大夫①
【宋】陈师道。
《边城》节选阅读答案及赏析
![《边城》节选阅读答案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006cc9949649b6648d747c9.png)
《边城》节选阅读答案及赏析这篇《边城》课内阅读答案是由为您收集,希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帮助同学们把握语文阅读的特点,进而提高阅读、鉴赏、写作能力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祝同学们学习进步!边城课内阅读答案边城课内阅读答案——阅读,是人们最基本的学习活动。
如何快速把握文章内容,提高理解能力,从而提高语文阅读技能,需要在反复完成阅读习题中积累和磨练。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边城课内阅读答案”,相信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力会很快得到提高!一关于这篇小说的创作动机,作者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你能否从小说所表现的质朴的人物性格、古老的风俗习惯等方面,印证一下作者的话呢?设题意图:由作者的写作意图入手,引导学生结合课文中的情节分析小说的主题。
二《边城》中的人物语言平实、简明,含蓄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感情。
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句子,感受翠翠的心理活动。
1.老船夫即刻把船拉过来,一面拉船,一面哑声儿喊问:“翠翠,翠翠,是不是你?”翠翠不理会祖父,口中却轻轻的说:“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2.祖父说:“顺顺真是个好人,大方得很。
大老也很好。
这一家人都好!”翠翠说:“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3.(祖父)便不加检点笑着说:“翠翠,假若大老要你做媳妇,请人来做媒,你答应不答应?”翠翠就说:“爷爷,你疯了!再说我就生你的气!”4.(祖父:)“翠翠,莫闹,我摔到河里去,鸭子会走脱的!”“谁也不希罕那只鸭子!”设题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语言、行动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翠翠因为祖父没有接自己而赌气。
“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大河里鲤鱼吃去了。
”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少女的薄怒心理。
2.祖父夸顺顺一家人,但是漏说了二老傩送,翠翠心里有些嗔怪,所以问:“一家人都好,你认识他们一家人吗?”言外之意是:祖父你没说全。
3.祖父提大老来做媒,而翠翠心里喜欢的是傩送,自然不喜欢祖父再说下去了。
猛虎行原文、翻译、赏析
![猛虎行原文、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04d93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d.png)
猛虎行原文、翻译、赏析猛虎行原文、翻译、赏析原文:朝作猛虎行,暮作猛虎吟。
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旌旗缤纷两河道,战鼓惊山欲倾倒。
秦人半作燕地囚,胡马翻衔洛阳草。
一输一失关下兵,朝降夕叛幽蓟城。
巨鳌未斩海水动,鱼龙奔走安得宁。
颇似楚汉时,翻覆无定止。
朝过博浪沙,暮入淮阴市。
张良未遇韩信贫,刘项存亡在两臣。
暂到下邳受兵略,来投漂母作主人。
贤哲栖栖古如此,今时亦弃青云士。
有策不敢犯龙鳞,窜身南国避胡尘。
宝书长剑挂高阁,金鞍骏马散故人。
昨日方为宣城客,掣铃交通二千石。
有时六博快壮心,绕床三匝呼一掷。
楚人每道张旭奇,心藏风云世莫知。
三吴邦伯多顾盼,四海雄侠皆相推。
萧曹曾作沛中吏,攀龙附凤当有时。
溧阳酒楼三月春,杨花漠漠愁杀人。
胡人绿眼吹玉笛,吴歌白纻飞梁尘。
丈夫相见且为乐,槌牛挝鼓会众宾。
我从此去钓东海,得鱼笑寄情相亲。
注释:①肠断非关陇头水:陇头,即陇山。
古乐府《陇头歌》有:“陇头流水,鸣声幽咽。
遥望秦川,心肠断绝。
”②泪下不为雍门琴:这里运用的是典故。
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孟尝君涕泪涟涟,曰:“先生之鼓琴,令文(孟尝君名)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③两河道:指唐代的河北、河南两道。
天宝十四年,安禄山反于范阳,河北、河南诸郡相继陷落。
④秦人:指关中的百姓。
⑤燕地:在今河北北部及北京市一带。
是安禄山叛军的根据地所在。
⑥一输一失:“一输”指的是高仙芝、封常清之败;“一失”指的是唐玄宗在战略上的重大失误。
⑦朝降夕叛:指的是河北诸郡纷纷起来抗击安禄山,但不久失事,原来抗击安禄山的人又都归降了安禄山。
⑧幽蓟:幽州、蓟州,泛指河北一带。
⑨巨鳌:指安禄山。
⑩鱼龙:指百姓。
“朝过”两句:用的是张良、韩信的故事。
秦国消灭韩国,张良因为他的先人五世辅佐韩国,立志为韩报仇,就尽散他的家产,以求刺客。
得到一个力士,用铁锤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失误,没有击中。
黄石公曾在下邳传授张良兵法。
韩信曾寄食于淮阴下乡南昌亭长家,他的妻子为亭长所辱。
唐代-张说《幽州夜饮》原文、译文及注释
![唐代-张说《幽州夜饮》原文、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2dc79be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7.png)
唐代-张说《幽州夜饮》原文、译文及注释
题记:
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初,张说为中书令,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
后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
都督府设在幽州范阳郡,即今河北蓟县。
此诗就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
原文:
幽州夜饮
唐代-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翻译: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来,使树林萧瑟。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的高堂之上,正在举行宴会,怎能使我暂时忘掉了自己的迟暮之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军中的娱乐是仗剑而舞,边塞的音乐是胡笳的演奏声。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如果我不做这边城的将领,怎么知道皇上对我恩遇之深呢。
注释:
幽州:古州名。
辖今北京、河北一带,治所在蓟县。
高堂宴:在高大的厅堂举办宴会。
迟暮心:因衰老引起凄凉暗淡的心情。
剑舞:舞剑。
笳:即胡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吹奏的一种乐器。
城将:作者自指。
时张说任幽州都督。
张说最著名的十首诗
![张说最著名的十首诗](https://img.taocdn.com/s3/m/f1954cd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e.png)
张说最著名的十首诗
蜀道后期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送梁六自洞庭山作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幽州夜饮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邺都引
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
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
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
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
邺旁高冢多贵臣,蛾眉曼睩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
诵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
位窃和羹重,恩叨醉酒深。
缓歌春兴曲,情竭为知音。
钦州守岁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上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咏瓢
美酒酌悬瓢,真淳好相映。
蜗房卷堕首,鹤颈抽长柄。
雅色素而黄,虚心轻且劲。
岂无雕刻者,贵此成天性。
杂曲歌辞
花萼楼前雨露新,长安城里太平人。
龙衔火树千灯艳,鸡踏莲花万岁春。
帝宫三五戏春台,行雨流风莫妒来。
西域灯轮千影合,东华金阙万重开。
元朝
今岁元日乐,不谢往年春。
知向来心道,谁为昨夜人。
投长沙裴侍郎原文翻译及赏析
![投长沙裴侍郎原文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a04044c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3a.png)
投长沙裴侍郎原文翻译及赏析投长沙裴侍郎原文翻译及赏析《投长沙裴侍郎》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七言律诗。
这首诗作于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底或次年初。
作品出处《全唐诗》下面就是店铺整理的《投长沙裴侍郎》原文翻译及赏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原文《投长沙裴侍郎》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译文我虽然身份卑微但心中道义长存,我并非来攀附权贵而是因为你也是心怀道义之人。
只希望您能读读我写的文章,我(此行)不求入朝为官,只希望和你一起谈谈为文著书方面的事情;雨中垂钓结下了隐居渔乡的孤傲之情,吹过树林的夜风传来了远飞鸿雁的心志;男子汉接受恩惠必须要有缘由,我平生也绝不能接受别人平白无故的施舍恩惠。
全文赏析这是一首投奔他人,希望得到赏识重用的一首自荐性质的.诗歌。
这样的诗歌在唐代其实也算比较普遍,比如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李白的《上李邕》,等等。
不过有的恭敬,有的狂傲些。
这首自荐诗歌,言辞恳切,不狂傲;又不卑不亢,没有谄媚之态。
既表达了对裴侍郎的崇敬之情,又树立了自己道品高洁,志向高远的形象。
词句注释①裴(péi)侍郎:即裴瓒(zàn)。
②朱门:权贵之门。
③孔门:孔子儒家之门。
④至公:公正的长者,指裴侍郎。
⑤垂纶(lún):钓鱼。
⑥地:见地,缘由。
⑦等闲:平白无故。
作者介绍杜荀鹤(约846—约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
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
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
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表鉴他,授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旧五代史·梁书》(《旧五代史·卷二十四·梁书第二十四·列传第十四》有其传)。
他以“诗旨未能忘救物”(《自叙》)自期,故而对晚唐的混乱黑暗,以及人民由此而深受的苦痛,颇多反映,如山中寡妇的避征无门,《旅泊遇郡中叛乱示同志》中官兵的遍搜珠宝,乱杀平民,甚至拆古寺,掘荒坟;《再经胡城县》中酷吏的残忍,县民的含冤,都是这一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唐人边塞诗
![唐人边塞诗](https://img.taocdn.com/s3/m/18bd205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3.png)
唐人边塞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作者】岑参【朝代】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逢入京使【作者】岑参【朝代】唐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朝代】唐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陇西行【作者】王维【朝代】唐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少年行四首【作者】王维【朝代】唐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凉州词【作者】王翰【朝代】唐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出塞【作者】王昌龄【朝代】唐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出塞【作者】王昌龄【朝代】唐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从军行七首·其四【作者】王昌龄【朝代】唐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七首·其五【作者】王昌龄【朝代】唐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月夜忆舍弟【作者】杜甫【朝代】唐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凉州词二首·其一【作者】王之涣【朝代】唐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出自唐代张说的《幽州夜饮》
原文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
字道济,一字说之。
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创作背景:开元(唐玄宗年号,公元713—741年)初,张说为中书令,因与姚元崇不和,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坐累徙岳州。
后以右羽林将军检校幽州都督。
都督府设在幽州范阳郡,即今河北蓟县。
此诗就是他在幽州都督府所作。
译文
幽州地处北方,晚上凉风吹起细雨绵绵,寒冷之气袭来,使树林萧瑟。
军中的高堂之上,正在举行宴会,怎能使我暂时忘掉了自己的迟暮之心?
军中的娱乐是仗剑而舞,边塞的音乐是胡笳的演奏声。
第 1 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我司不为其真实性及所产生的后果负责,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