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赏析—走近音乐经典3和4—中外经典声乐作品赏析
中外名曲音乐欣赏(含5篇)
中外名曲音乐欣赏(含5篇)第一篇:中外名曲音乐欣赏中外名曲赏析心得体会一个学期的中外名曲赏析课即将结束,在此感谢老师的专业知识的传授,使我从简单的“听歌”这样的肤浅理解,到懂得欣赏音乐元素的基本欣赏方法的概念的转变。
开始学习这门课程就感觉到音乐的魅力,或许真的是这样:我们不一定都要成为音乐家,但是懂得欣赏音乐就是我们对音乐最直接的热爱的表现形式。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们通过聆听这种方式,阅读并分析有关音乐的背景和材料,从而得到了审美的愉悦。
学了《中外名曲赏析》之后,恍然大悟。
原来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时,你一定要知道这首作品的时代背景,同时自己不能带太多自己的东西去听。
在听的时候自己要适当的投入进去,带有感情色彩的去品味它。
这样才能从中体会到她的精华,欣赏到她诱人的地方。
现在的我不再是乐盲了,我也不承认了。
在没学《中外名曲赏析》之前可以这样说,但现在不能了……以前的我只知道盲目的听一些自己认为好听的歌,什么都不知道,可以说就是一个乐盲。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如今已是学期将末,中外名曲赏析课也即将结课。
虽然只是进行了短短的几节课的学习,但这却是我音乐学习上的重大转折。
在此之前,我只是肤浅的认为音乐就是歌曲,就是节奏,就是各种乐器的复合,也就只能简单地根据自己的感觉分出一段音乐好听与否。
但是通过这几节课对乐理基本知识的学习,对一些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音乐形式的简单欣赏,使我从简单“听歌”这样肤浅的理解,到懂得该如何分析一段乐曲,如何欣赏一段乐曲,也能简单的理解乐谱中的一些符号及其意义。
也更深刻理解了音乐的内涵,音乐其实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
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音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
中外声乐作品欣赏
1.抒情男高音:音色明朗,抒情而富有诗意。如带天道 词,夏之秋作曲的《思乡曲》。歌曲主要抒发了静夜思 乡的感情,对逃亡敌手,惆怅落寞的异乡游子的心境, 作乐真实的写照。 张加毅词,田歌作曲的记录影片《绿色的原野》中的插 曲《草原之夜》被誉为“中国的小夜曲“》。歌曲以深 情倾诉性德曲调,展示了一种悠远深邃的意境,唱出了 草原夜色之美。 2.戏剧男高音:音色宏亮,坚实有力,富于英雄气概, 多表现强烈的感情和戏剧性色彩。如意大利作曲家普契 尼的歌剧《托斯卡》中男主角,画家马里奥.卡瓦拉多西 德著名咏叹调《星光灿烂》。
合唱:指集体演唱多 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 门类,常有指挥,可 有伴奏或无伴奏。它 要求歌唱群体音响的 高度统一与协调,是 普及性最强、参与面 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 之一。
结束
童声是指少年儿童变声期以前的声音。音域较窄。 音色娇嫩,清脆响亮,较为纤细。男女童声的音 色无差异,较为接近女声。 乔羽词,刘炽曲的电影《祖国的花朵》里的插曲 《让我们荡起双桨》。
何塞· 卡雷拉斯 西班牙男高音何塞.卡雷拉斯 (José Carreras)1946.12.5 出 生于加泰隆尼亚自治区首府巴塞 罗那。 1971年卡雷拉斯获得意 大利“威尔第声乐大奖”,逐渐 成为世界顶级的抒情男高音。曾 患过血癌,后又重返舞台。 代表作品:《蝴蝶夫人》,《卡 门》
女高音(Soprano,简写Sop) 1.抒情女高音:声音宽广而清朗,音色明亮秀丽。擅长演 唱优美抒情的歌唱性旋律。音域为C1-C3如《我爱你,中 国》。 2.花腔女高音:声音清脆灵活,色彩丰富,擅长于演唱快 速的音阶和华丽的曲调,表现热情爽快的感情。如俄罗斯 作曲家阿里亚比耶夫《夜莺》。 3.戏剧女高音:声音较浓,宽厚有力,能表现激动强烈的 情绪,多用于歌剧中的宣叙调演唱。如意大利作曲家威尔 第的歌剧《阿伊达》第一幕第一场中的《胜利归来》。
《音乐鉴赏》第五章 中外器乐经典作品鉴赏
二 西方器乐作品鉴赏
《四季》是维瓦尔第于1725年发表并题献给波西米亚伯爵W•冯•莫尔津的一套大型作品 《和声与创意的尝试》中的前四部,分别题作春、夏、秋、冬,合称“四季”,属于巴洛 克时期的独奏协奏曲。第一首《春》的三个乐章像三幅色彩淡雅的风景画。
二 西方器乐作品鉴赏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德国作
二 西方器乐作品鉴赏
大提琴是管弦乐队中必不可少的次中音或低音 弦乐器,音色浑厚丰满,具有开朗的性格,擅长演 奏抒情的旋律,表达深沉而复杂的感情,在乐队中 演奏低音时与低音提琴构成八度,共同负担和声的 低音声部。
二 西方器乐作品鉴赏
低音提琴是弦乐器中音区最低的一种乐器,它 就像楼房的基础一样,扎实地撑起整栋楼房,在乐 队中使音响更加厚实,使用拨奏低音效果最佳。
作品介绍
①
二 西方器乐作品鉴赏
门德尔松(1809—1847),德国作曲家,生于 汉堡富裕的犹太银行家家庭。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 育,17岁写出著名的《仲夏夜之梦》序曲。他还独 创了形象生动而多姿的“无词歌”钢琴曲体裁。
主要作品有交响曲《苏格兰》《意大利》,序 曲《苏格尔山洞》《平静的海与幸福的航行》《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及钢琴曲集《无词歌》等。
《渔舟唱晚》全曲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抒情的慢板。 第二部分,快板。 尾声部分,以跌宕起伏的尾声结束全曲。
二 中国民族器乐作品鉴赏
二 中国民族器乐作品鉴赏
(五)笛子
笛子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历史 上曾有“横吹”“横笛”之称谓。
1986年至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遗址 中出土了一批骨笛,经专家考证距今已有九千多年 的历史,并认定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
二 西方器乐作品鉴赏
艺术欣赏:西方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解析
艺术欣赏:西方音乐史上的经典作品解析引言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贯穿了人类的历史。
西方音乐史上有许多经典的作品,它们不仅具有音乐上的卓越表现,也承载了艺术家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解析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享受西方音乐的美妙之处。
本文将对西方音乐史上的一些经典作品进行解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作品的艺术价值。
萨克斯第四号H2:萨克斯第四号的背景介绍萨克斯第四号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部经典作品,由法国作曲家马塞尔·穆尔(Marcel Mule)创作。
这部作品是为萨克斯管和管弦乐团而写的,融合了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音乐特点。
H2:作曲家的情感表达马塞尔·穆尔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他对音乐的深情热爱和探索精神。
作曲家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旋律华丽动人,情感丰富多变。
从悲伤的旋律,到激昂的高潮,再到温柔的尾声,马塞尔·穆尔通过音乐将自己的情感与听众共享。
H2:乐器的运用与效果这部作品中的乐器运用非常巧妙,尤其是对萨克斯管的运用更为突出。
萨克斯管的音色柔和且富有表现力,能够完美地传达作曲家的情感和意图。
通过对萨克斯管不同音域和音色的运用,作曲家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效果,使整个作品更加生动有趣。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H2: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背景介绍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是一部伟大的作品,被誉为音乐史上的奇迹。
它由德国作曲家路德维希·范·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创作,是他最后一个完成的交响曲。
H2:音乐表达了人类的情感和理想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以其宏伟壮丽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
作曲家通过这部作品表达了他对人类理想和和平的追求。
这部交响曲中的"合唱"部分更是引发了人们的极大共鸣,展现了音乐作为一种跨越人类文化和语言的力量。
H2:音乐结构和主题的变化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的音乐结构非常严谨,同时也充满了变化和创新。
《音乐鉴赏》第四章 声乐经典作品鉴赏
第三,音乐形式具有简明朴实、平易近人、生动活泼的特点。
(三)民歌的分类 号子
— 中国民歌
山歌
小调
— 中国民歌
1. 号子
号子是一种和劳动节奏紧密结合的民歌,也称劳动号子。它是民歌中,也是整个人 类文化中产生最早、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品种之一。
紧张的劳动、沉重的体力负荷使得劳动号子的歌唱以 吆喝、呐喊为主,其音乐形象粗犷豪迈、坚实有力,是某 些体力劳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演唱形式以“一领 众和”最常见。
山歌的音乐曲调一般具有高亢嘹亮、简洁悠长、 爽朗奔放和节奏自由等特点。在演唱形式上,有个人 抒发情怀的独唱,有对唱,也有领唱与和腔唱(帮 腔)。根据地域的不同,山歌还可以分为高腔山歌、 平腔山歌和短腔山歌三种类型。
3. 小调
— 中国民歌
小调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在城镇中流行的民歌。它主要产 生于民间日常生活(劳动之余,生活闲时)与风俗性活动(民间娱乐、风俗节日 仪式)中,有“里巷之曲”之称。
声乐表演的形式可根据声乐作品的内容分为 独唱、重唱、对唱、轮唱、齐唱、合唱等。
1
中外民歌
— 中国民歌
民歌是人民在社会实践中为表情达意而口 头创作的一种歌曲形式,通过口传心授在群众 世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提炼,具有集体创作 和不断变异的特点。
民歌的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 生动、易于传唱,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地方 色彩。
艺术歌曲的内容比较丰富,有叙事、抒情、讽刺等,在演唱方法 上都属于美声唱法,各声部均可表现。
艺术歌曲采用的声乐体裁有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讽刺歌 曲、摇篮曲、小夜曲等。
三 外国民歌鉴赏
《伏尔加船夫曲》是 一首著名的俄罗斯民歌。 整首曲子的基调深沉而又 雄健有力,表现了一定的 反抗精神。
中外音乐名作赏析
浅析古典音乐与现代音乐元素融合的魅力从以前开始我就非常喜欢Vitas,喜欢他的唱功,喜欢他的帅气,最喜欢的还是他的海豚音。
在这学期的中外音乐名作赏析课上,张老师给我们看了Vitas 的演唱会CD,我终于有机会全面地听了他的歌,我对他更加喜爱,更加崇拜了,后来我查了很多资料,知道了Vitas的歌融合了现代与古典的双重元素,所以就决定以他来写这篇论文。
从艺术史上来看,自“古典”一词出现,迄今已有2500年左右的历史,期间几经起落,内涵也几经变迁,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个人,往往对此有不同的理解。
因此在行文之前,有必要对这个概念做一个小小的定义。
“古典”特指这样一种艺术风格:形成于公元前5-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在艺术作品中,具有深邃的思想、朴素的形式、理性的内涵等特征,借用德国著名美学家温克尔曼的评价,就是“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
曾有人说,艺术创作中惟有“变化”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回顾Vitas历年的作品,风格多样也是不争的事实,令他在喧嚣的流行音乐界卓尔不群。
在此基础上,观察其艺术中的“古典因素”,则会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典”风韵越来越明显,然而又并不是一味复古,体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个性的发挥。
在某些场合,“古典音乐”概念另有一层含义,可视为“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的代名词,并以此区别于纯粹消闲娱乐的“流行音乐”。
在此意义上,必须承认,Vitas从来就不是纯粹的流行歌手,即使在乍出道时,虽不乏时尚另类的包装、性感妩媚的身段、迷离魅惑的眼神、诡谲奇幻的舞台,然而这一切之外,古典艺术严谨理性的风范依然处处闪现。
同样地,目前,他显而易见地日趋成熟稳重,然而,并没有直接演绎古典歌剧的倾向。
假如以如此眼光审视Vitas的艺术,则可发现,他既具有古典艺术强调的扎实底蕴:声乐功底、舞蹈基础等,又不一味拘泥于程式化的规范。
而是将“古典因素”拿来为自己所用,进而扩大与丰富已有的艺术语言,令具有悠久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符合现代审美观念。
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赏析(二)
《春节序曲》
• 作者:李焕之 • 体裁与形式:管弦乐乐曲 • 创作及首演时间:作于1955年至1956年 间 • 创作背景:1943年,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文 艺工作者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 会上的讲话》精神的鼓舞下,开展了轰轰 烈烈的新秧歌运动,并成为同年春节党政 军民联欢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四、作品赏析《红旗颂 》
• 欣赏提示:作品采用了单主题贯穿发展的 三部曲式结构。 • 乐曲开始,先由小号奏出了以国歌音调为 素材的引子…...
《春节组曲》
• 作者:李焕之 • 《春节组曲》共分4个乐章: • 第一乐章 “序曲” • 第二乐章 “情歌” • 第三乐章 “盘歌” • 第四乐章 “灯会”
中国作品欣赏曲目中国作品欣赏曲目1钢琴协奏曲黄河2管弦乐作品红旗颂春节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瑶族舞曲3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平湖秋月翻身的日子4民族管弦乐作品春江花月夜5民族器乐独奏曲二泉映月二胡
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赏析
(第二讲)
一、钢琴《黄河协奏曲》
• 协奏曲(意大利文concerto,来源于拉丁文concerto---竞赛),原名“竞赛曲”。指一件或多件独奏乐器与管 弦乐队相互竞赛,并显示其个性及技巧的一种大型器乐套 曲。16世纪时指意大利的一种有乐器伴奏的声乐曲;17 世纪后半期起才相对器乐而言。巴洛克时期形成的由几件 独奏乐器组成一组与乐队竞奏者称协奏曲。古典乐派时期 形成的由小提琴、钢琴、大提琴等一件乐器与乐队竞奏的 近代协奏曲称“独奏协奏曲”。通常由对比呼应的三个乐 章组成,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个乐章快板,改 变调式,三段式;第三乐章快板,调性还原,回旋曲式。 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以及许多近代作曲家均有大量的协 奏曲作品。陈钢、何占豪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小提琴 协奏曲。
艺术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经典曲目解析
艺术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经典曲目解析导言你是否曾经被一首古典音乐深深吸引?西方古典音乐以其优雅和深沉的旋律,影响了无数人的心灵。
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几首西方古典音乐的经典曲目,带你欣赏这些音乐的美妙之处。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作曲家柴可夫斯基创作的《天鹅湖》是古典音乐中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这首交响曲描绘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故事,充满了浪漫和悲剧的元素。
Act I第一幕以优美的旋律和轻柔的乐章开端,带领听众进入了一个神奇的王国。
悠扬的小提琴独奏和宏大的交响乐器声音交织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神秘而沉浸的氛围。
Act II接下来,第二幕展示了剧中最美的场景之一,即湖中的舞蹈。
弦乐器的和谐旋律、优雅的长笛和强有力的打击乐声音,共同构成了这段动人的乐章。
音乐中流淌着一种纯净和平静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宁静的水域之中。
紧接着的第三幕带来了戏剧性的转折。
激情四溢的音乐展示了主要角色之间的冲突和爱情的复杂性。
雷鸣般的弦乐器和令人惊艳的管弦乐声音,交织出一种充满张力和冲突的氛围。
Act IV最终,第四幕以戏剧性的高潮和宏大的结尾结束。
乐曲中的庄严氛围,强大的乐器合奏和令人惊叹的高音,使整个乐曲达到了壮丽的巅峰。
这一结局将听众带回到戏剧性的现实世界,同时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被誉为古典音乐中最具活力和鼓舞人心的作品之一,它展示了作曲家对命运的思考和对人类坚韧不拔精神的讴歌。
第一乐章这首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以宏大的序曲开场,立即将听众带入了一个充满能量和决心的世界。
乐章中使用大量的管弦乐器合奏,创造了一种强烈的音乐冲击力,仿佛在诉说着人类命运的坎坷与辉煌。
第二乐章第二乐章是这首交响曲中最著名的部分之一,被称为“命运主题”。
以柔和的乐器声音开头,逐渐过渡到强烈和激动的乐舞中。
这一乐章在整个作品中铭刻了命运的主题,表达了人们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畏和斗志。
第三乐章是这首交响曲中唯一一个较为平静的乐章。
音乐欣赏:中外经典钢琴曲赏析
音乐欣赏:中外经典钢琴曲赏析引言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力量。
钢琴作为一种重要的乐器,被广泛用于各类音乐演奏和创作中。
本文将带您欣赏一些中外经典钢琴曲,介绍它们的背景和特点,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些曲子,让您对音乐的魅力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1. 中西方音乐的差异中西方音乐在风格和表现手法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虽然钢琴作为一种通用的乐器,在两种音乐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文化差异和音乐思维的不同,中西方音乐表达出的情感和音乐语言有所区别。
1.1 中西方音乐的文化差异中西方音乐在历史、文化和传统背景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音乐各自发展了自己的音乐体系和风格,这种差异在音乐中表现出来。
中西方音乐对于美的追求和情感表达也有不同的侧重点。
1.2 中西方音乐的表现手法差异中西方音乐在表现手法上也有所不同。
中西方钢琴曲中的速度、力度和演奏技巧等都有着不同的要求。
中西方钢琴曲也有着不同的形式和构成方式,这都会直接影响到音乐的表达效果。
2. 中国经典钢琴曲赏析中国经典钢琴曲以其独特的音乐语言和表达方式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经典钢琴曲。
2.1 《黄河钢琴协奏曲》《黄河钢琴协奏曲》是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
这部协奏曲由中国著名作曲家谭盾创作,以黄河为题材,描绘了中国人民奋发图强、团结抗敌的英雄情怀。
这部曲子的音乐形式宏大,情感激荡,充满力量和激情。
2.2 《月光曲》《月光曲》是中国著名作曲家赵季平创作的钢琴曲。
它以优美的旋律和柔和的音色展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韵味和内涵。
这首曲子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给人一种宁静和温馨的感觉。
2.3 《黄鹤楼》《黄鹤楼》是著名作曲家陆树铭创作的钢琴曲。
它通过优美的旋律和巧妙的编曲来描绘中国古代文化名胜黄鹤楼的壮丽景色。
这首曲子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既给人以力量,又给人以内省。
3. 西方经典钢琴曲赏析西方经典钢琴曲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华丽的演奏技巧而闻名于世。
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经典钢琴曲。
音乐赏析——走近音乐经典14、15-世界多样化音乐及中国器乐经典作品赏析
东亚
旋律十分丰富,多采用五 声音阶。
日本的雅乐、三味弦音乐。 朝鲜的唐乐和乡乐受中国
传统音乐影响较大。 《四岁的红鬃马》是一首 蒙古的“呼麦”(一个人 同时唱出两个声部的歌唱
艺术)
东南亚
受外来音乐影响较大, 采用七声音阶,大型的 敲击乐队是东南亚音乐
的特点之一。
吹打乐
吹打乐是由吹管、打击两类乐器演奏,民间俗称锣鼓或鼓吹,如 十番锣鼓、潮州锣鼓、西安鼓乐、山东鼓吹等。
演奏者多为农民、城市手工业者和僧人、道人。
主要演奏场合为庆典、节日、婚丧和农闲季节的迎神赛会等。
演奏曲目和演奏风格上,又分为粗吹锣鼓和细吹锣鼓两类。 粗吹锣鼓多用唢呐、管等乐器,声势浩大。细吹锣鼓则常用竹管 主吹,有时辅以丝弦。
• 吹管乐器——笛子、萧、唢呐、管子、笙
• 弦乐器——拉弦:二胡、高胡、中胡、板胡、京胡
•
拨弦: 古琴、古筝、琵琶、阮、柳琴、三弦
击弦: 扬琴
• 打击乐器——鼓、钹、锣、板、木鱼、碰铃
中国民族乐器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浙江、上海地区的丝竹音乐的统称。 乐队主要乐器: 二胡、扬琴、琵琶、三弦、
乐器。 《木卡姆》是波斯、突厥、阿 拉伯各民族的共同文化遗产, 是一种由多首乐曲组成的套曲。
非洲音乐的特点
高度发展的节奏是非洲音乐的最主要特点 非洲人偏爱敲击乐器,鼓和马林巴琴是最常用
的乐器 歌曲最常见的形式是呼应歌 多采用七声音阶,也有五声音阶
音乐与舞蹈密切结合
Hale Waihona Puke 非洲音乐的功能是社会习俗的一部分 伴随劳动
广东音乐《步步高》
吕文成(1898-1981):广东音乐作曲家,演奏家,广东中山 人。终生从事广东各种音乐的作曲、演奏、及演唱。擅长演奏高胡、 扬琴,首创高胡,并采用两腿夹琴筒的演奏方法,大大地丰富了高 胡的表现力,使高胡成为广东音乐中独特的主奏乐器。
世界名曲赏析
世界名曲赏析引言:学前教育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过程,其中音乐教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音乐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而世界名曲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拓展幼儿的音乐视野和丰富他们的音乐经验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篇教案旨在通过世界名曲的赏析,帮助幼儿了解和欣赏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第一部分:欧洲古典音乐经典名曲在欧洲,古典音乐有着丰富的历史和灿烂的成果。
以下是一些欧洲古典音乐的经典名曲,让我们一起欣赏和解读它们的魅力。
1.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部乐曲,以其雄壮、激情和激昂的主题而闻名。
通过这首名曲,我们可以感受到贝多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命运的反抗,以及他对音乐的情感表达。
2. 莫扎特的《小夜曲》《小夜曲》是莫扎特创作的一首著名的室内乐曲,被誉为音乐史上最美丽的小品之一。
它以其温柔、优雅和流畅的旋律而著称,让人心旷神怡。
3. 肖邦的《雨滴前奏曲》《雨滴前奏曲》是肖邦创作的一首钢琴独奏曲,以其独特的音色和情感表达而广受赞赏。
它模仿了雨滴的声音,通过琴键的轻柔触击和伴随的音符,让人仿佛置身于雨中。
第二部分: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除了欧洲的古典音乐,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来自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经典名曲。
1. 非洲的鼓乐非洲是一个充满活力和节奏感的大陆,鼓乐在非洲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非洲的鼓乐以其强烈的节奏感和热情洋溢的氛围而闻名。
它让人无法抑制地跟随节奏起舞,展现出非洲人民的豪迈和活力。
2. 亚洲的箫曲箫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乐器,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音乐中。
箫曲以其悠扬、柔和的音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而深受欢迎。
它可以带领人们进入宁静的心境,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3. 拉丁美洲的探戈舞曲探戈是阿根廷的一种舞蹈和音乐形式,富有激情和浪漫的元素。
拉丁美洲的探戈舞曲以其独特的节奏和充满激情的旋律而广受欢迎。
中外音乐经典作品鉴赏
中外音乐经典作品鉴赏阿拉伯lll伊斯兰音乐的影响班级:人文学院10法学姓名:木拉提˙吐尔逊学号:10900026阿拉伯---伊斯兰音乐的影响阿拉伯---伊斯兰音乐, 是阿拉伯地区固有音乐和伊斯兰教音乐的融合体, 属世界三大音乐体系之一。
阿拉伯音乐的概述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民族的发祥地, 早在公元前三千年, 其文明程度就已达到较高水平。
古阿拉伯人对音乐十分喜爱, 不仅家庭生活和部族生活充满音乐, 就是战争时期, 士兵们还边挖战壕边唱歌, 歌声响彻整个阵地, 足见音乐在当时的社会有着重要地位。
但早期的音乐都较简单纯朴,主要取材于生活习俗和自然景物, 根据社会生活、尤其是沙漠生活的感受即兴而歌, 音域有限(不超过六个音度) , 调子单一而平淡, 全部都是口头创作, 传习方式为口传心授。
乐器也仅有弦乐器米兹哈尔(竖琴) , 吹奏乐器米兹玛尔(笛子) 和打击乐器杜弗(长鼓)、台卜来(定音鼓) 等数种。
当时一些专用曲调已经形成, 有赶骆驼的、骑马的、放牧的等, 如驼运队的曲调呼达, 采用阿拉伯九种韵律中的抑扬格诗律, 与骆驼行走时的节奏恰好吻合,阿拉伯人在沙漠中长途跋涉唱起呼达,可解除烦闷, 摆脱乏累。
伊斯兰教盛行后的阿拉伯音乐伊斯兰教的诞生和传播, 为阿拉伯- 伊斯兰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前提, 并为其进入国际社会拓宽了道路。
伊斯兰教兴起之初, 虽然出现过是继续发展传统音乐, 还是予以禁止的分歧, 但音乐和声乐艺术的发展并未因此而减缓, 而且随着伊斯兰音乐的产生, 传统音乐还获得了新的动力。
伊斯兰教初传时期, 宣礼员是沿着大街小巷呼喊, 以召唤人们礼拜, 其喊声悠长起伏, 犹如唱歌一般。
渐渐地, 在吸收传统音调的基础上, 形成了固定的曲调、节奏, 具有浓郁的阿拉伯风格。
这典型的伊斯兰音乐旋律除广泛用于宗教活动外, 在近、现代还经常出现在阿拉伯国家的电影和戏剧音乐中。
吟咏《古兰经》是伊斯兰教宗教活动的重要内容。
早期的诵读, 已开始吸收阿拉伯音乐的音调, 形成了一些简单曲调。
音乐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名曲赏析
音乐欣赏:西方古典音乐名曲赏析导言欢迎来到本次的音乐欣赏之旅!在这个主题下,我们将一同探索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一些经典作品,并深入了解它们的背景、风格和音乐元素。
无论你是已经熟悉西方古典音乐或者对其感兴趣,这篇文章将为你带来全新的观点和领略。
1. 巴赫:《G小调钢琴协奏曲》巴赫被誉为西洋音乐之父,他的作品展示了完美的音乐结构和技巧。
《G小调钢琴协奏曲》是他创作的一部杰作,贯穿着忧郁与热情的情感。
2. 莫扎特:《第四号交响曲》莫扎特是古典时期最杰出的音乐家之一,他以其天赋般的作曲技巧而闻名于世。
《第四号交响曲》展示了莫扎特优雅而轻盈的风格,使人无法抗拒其魅力。
3.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贝多芬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常常充满了激情和力量。
《第九交响曲》不仅是一部音乐作品,更是对于人类命运和团结的无比热爱的表达。
4.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柴可夫斯基是浪漫主义时期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他创造了很多具有浓厚俄罗斯风格和感情的经典作品。
《天鹅湖》是他最著名的芭蕾舞剧,以其优美动人的旋律让人们迷恋于其中。
5. 德彪西:《月光下河畔》我们来到印象派音乐时期,德彪西是这个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他创作了很多富有想象力和意境深厚的钢琴小品,《月光下河畔》就是其中之一,它通过音乐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宁静的夜晚。
结语通过这篇文章中的古典音乐名曲赏析,我们希望以全新的视角欣赏西方古典音乐的美妙之处。
这些作品代表了不同时间和风格的艺术成就,每一首都值得我们用心去聆听和体验。
让我们一起潜入音乐的海洋,尽情享受其中的魅力吧!。
中外乐器名曲赏析课
中外乐器名曲赏析课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乐器则是音乐的灵魂。
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文化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它们所演奏的名曲更是代表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传统。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赏析中外乐器名曲,探索不同乐器的魅力和音乐的多样性。
中国古典乐器的名曲赏析。
中国古典乐器源远流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古琴、二胡、笛子等乐器都有着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巧,在中国音乐史上留下了许多经典名曲。
古琴是中国古代的七弦琴,被誉为“乐器之王”,在中国古典音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其中,最著名的名曲之一是《广陵散》,这首曲子传说是古琴大师嵇康所创,曲调悠扬、婉转动人,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二胡是中国传统拉弦乐器,有着悠扬的音色和独特的演奏技巧。
其中,最著名的名曲之一是《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由著名二胡演奏家阿炳所创,曲调优美、深情动人,成为了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
笛子是中国传统吹孔乐器,有着清脆悦耳的音色和灵活多变的演奏方式。
其中,最著名的名曲之一是《梅花三弄》,这首曲子曲调婉转、悠扬,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以上这些名曲都展现了中国古典乐器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深厚底蕴和美妙旋律。
西方古典乐器的名曲赏析。
与中国古典乐器不同,西方古典乐器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音色和演奏风格。
其中,小提琴、大提琴、钢琴等乐器在西方古典音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演奏出了许多经典名曲。
小提琴是西方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拉弦乐器之一,有着悦耳的音色和高超的演奏技巧。
其中,最著名的名曲之一是《梁祝》,这首曲子由著名小提琴家陈式所创,曲调婉转、动人,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经典之作。
大提琴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低音拉弦乐器,有着深沉的音色和宏亮的音质。
其中,最著名的名曲之一是《大提琴协奏曲》,这首曲子由著名大提琴家巴赫所创,曲调优美、激昂,成为了西方古典音乐的代表作之一。
钢琴是西方古典音乐中最重要的键盘乐器之一,有着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音色。
音乐赏析—走近音乐经典3和4—中外经典声乐作品赏析
小调
小调的概念:又称小曲、俚曲、俗曲等。一般指休闲娱 乐时演唱的歌曲。小调的分类: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 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 花调);2、 地方性小调;3、 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 采茶调、秧歌调、跑旱船) 小调的特点:1,结构较为严谨、即兴性少。转向定型 化,艺术上较成熟。2,旋律性强、曲调流畅而优美。有 着曲折、多样的旋法。3,节奏、节拍多规整、均衡。南 方小调节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起节奏。歌词 比较固定,4,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常 有乐器伴奏。5,常见的曲式结构是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
男中音(Baritone)
音域和音色都介于男高音 和男低音之间,音色刚毅、 雄壮有力。
男低音(Bass)
男低音的音色低沉、 深厚、雄浑,擅长表 现苍劲沉着和庄重雄 壮的感情。
童声
少年儿童变声期以前 的声音,童声的音色 娇嫩、清脆响亮、较 为纤细。
声乐演唱形式
独唱:独唱是由一个人单独演唱的形式。 因人声的不同而分成各种独唱,如男声 独唱、女声独唱、童声独唱等。 齐唱:两个以上的歌唱者共同演唱同 一首曲调或同一首单声部歌曲。
民歌的一般特点
民歌与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民歌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而广泛的群众性即兴创作, 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民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简明质朴、平易近人,艺术形 象鲜明生动,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 审美情趣。 民歌受各民族和各地区的语言、生活、风俗、地理、 经济和人民性格等各方面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民歌与其他民间文艺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 传统民族音乐的五大类: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 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历来是互相影响、吸收和促进的。 民歌是其他四类音乐发展的基础。
中外交响音乐赏析
协奏曲
17世纪器乐曲兴起,产生了各种不同形式的协奏 曲。在当时大致可分为:“独奏协奏曲”和“合 奏协奏曲”。
独奏协奏曲又称“古协赛曲”,以“快、慢、快” 三个乐章为基本。是近代协奏曲的前身。
合奏协奏曲即是通常所称的“大协奏曲”(Concertogrosso), 一种古老的器乐合奏形式。
与此同时产生的还有“交响协奏曲”(意文为 ConcertoSinfonia)。在当时,这个名称常与奏鸣 曲、交响乐,以及上述两种协奏曲相混淆。之所 以这样称谓,实质是一种风格曲。如巴赫著名的 《意大利协奏曲》便是这样,它是一首羽管键琴 独奏曲,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协奏曲,仅是模 仿了协奏曲——独奏与乐队协奏的风格而已。
交响幻想曲
到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幻想曲这种体裁有了空前的发 展,并从独奏曲逐渐扩展到交响音乐的领域,成了一种 独特的自由的体裁形式。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自由处理传统曲式为基础。如:肖邦的《f小调幻想 曲》(自由的奏鸣曲式);舒曼的《C大调幻想曲》(三 个乐章的套曲连续演奏)和《幻想曲集》(小曲集锦)。
5.调式:音乐中使用的音按一定的关系组织起来,并以某个音为中心 (主音)构成一个体系,就叫调式。调式体系中的音从不稳定到稳定,又从 稳定到不稳定,形成了音乐的不断运动和发展,也反映出一个时代或一个民 族的音乐风格特征。不同调性的转换能够造成各种色彩的对比和变化,为音 乐增加了活力。
6.力度:音乐中的强弱程度。它与音乐的紧张度和感情的表现幅度有对 应关系。
展为全乐队的强奏,成为一支雄伟的凯歌。 两个主题的交替变奏,仿佛表现出英雄的犹疑和不断克服犹疑
的心情,最后终于获得了胜利的信心和力量。 第三乐章是一首诙谐曲。第一主题是从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低沉
的音调中升起的犹如轻微的叹息声。 接着法国号奏出了节奏果断的另一主题。 这两个主题的强烈对比造成了极其紧张的戏剧气氛。乐章的中
中外经典音乐作品欣赏(4)浪漫
钢琴抒情诗人
作曲家生平及主要艺术成就:
弗雷德里克· 弗朗西斯克· 肖邦( Fryderyk Fanciszek Chopin,1810-1849)伟大的波 兰音乐家,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 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 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渡过,创作了 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 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 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 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 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 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 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 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 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作曲家生平及主要艺术成就: 罗伯特· 舒曼 (Robert Schumann,1810-1856), 德国著名的音乐家,自幼显露出音乐、诗歌、戏剧等 多方面的才华。先学法律,但仍孜孜不倦地学音乐, 以至成为当地首屈一指的钢琴家。1830正式开始了 音乐家的生涯。由于急于求成,把手指练坏,转而从 事音乐创作和评论。他是浪漫主义音乐成熟时期的代 表之一,生性热情敏感,并且有民主主义思想。 1834年创办《新音乐杂志》,对改变当时陈腐的音 乐空气,促进浪漫艺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 作有许多新颖独特的钢琴名曲如《蝴蝶》、《狂欢 节》、《交响练习曲》、《幻想曲集》等,促进了浪 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发展。与妻子克拉拉的结合,一直 被人传为美谈,并促使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1840 年写了一百三十八首歌曲,被称为“歌曲文萃”。最 著名的有:歌曲集《桃金娘》、《诗人之恋》、《妇 人的爱情和生活》等。后又写下了四部交响曲,及 《a小调钢琴协奏曲》、《曼弗雷德序曲》等杰出的 作品。 作品欣赏:《梦幻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歌的一般特点
民歌与人民的社会生活有着最直接最紧密的联系。 民歌是经过劳动人民长期而广泛的群众性即兴创作, 口传心授,在世代相传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民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简明质朴、平易近人,艺术形 象鲜明生动,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特征、心理素质和 审美情趣。 民歌受各民族和各地区的语言、生活、风俗、地理、 经济和人民性格等各方面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和浓郁的地方色彩。 民歌与其他民间文艺形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 传统民族音乐的五大类:民歌、歌舞音乐、说唱音乐、 戏曲音乐、民族器乐,历来是互相影响、吸收和促进的。 民歌是其他四类音乐发展的基础。
小调
小调的概念:又称小曲、俚曲、俗曲等。一般指休闲娱 乐时演唱的歌曲。小调的分类:1、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 的小调(孟姜女调、鲜花调、绣荷包调、剪靛 花调);2、 地方性小调;3、 歌舞性小调(花鼓调、灯调、花灯调、 采茶调、秧歌调、跑旱船) 小调的特点:1,结构较为严谨、即兴性少。转向定型 化,艺术上较成熟。2,旋律性强、曲调流畅而优美。有 着曲折、多样的旋法。3,节奏、节拍多规整、均衡。南 方小调节奏较平稳、北方小调常见切分和弱起节奏。歌词 比较固定,4,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一领众和等。常 有乐器伴奏。5,常见的曲式结构是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
中外经典声乐作品赏析
授课人:赵梦弦
人声的分类
人声按照性别和年龄差异特点, 可分为女声、男声、童声三类。 按照音域的高低、音色的差异和 不同的表现特点,女声可以分为 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声 可以分为男高音、男中音、男低 音。
女高音(Soprano)
抒情女高音:声音宽广而晴朗,音色明亮 秀丽,擅长演唱优美抒情的歌唱性旋律, 表达细腻而富于诗意的情感。 花腔女高音:声音清脆灵活,色彩丰富, 擅长于演唱快速的音阶和华丽的曲调,表 现热情爽快的感情。 戏剧女高音:声音较浓,宽厚有力,能表 现激动、强烈的情绪,多用于歌剧中的宣 叙调演唱。
群众歌曲
群众歌曲是一种老百姓易于接受的歌唱艺术体裁。 为了将更多的人民群众凝聚在一起,团结一切可以 团结的力量,这种集体参与的音乐歌唱体裁于民族 危难之际诞生,也是迎合当时政治需要的结果。它 不仅在战争中有效地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而且也为中国歌曲创作的发展提供了最有价值的 历史经验和纪录。老百姓用他们最朴实、真挚、 熟悉的语言表达着真实的革命主义情感。群众歌 曲里被通俗化、简单化的歌词成为这种新的音乐 形式的一个典型特点。代表作品有麦新的《大刀 进行曲》、聂耳的《毕业歌》、冼星海的《到敌 人后方去》和贺绿汀的《游击队歌》等。
汉族民歌的体裁特征
汉族民歌根据社会生活条件、 歌唱场合、社会作用以及音乐 表现方法和音乐特征划分为劳 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
劳动号子
劳动号子的概念:劳动人民在生产劳动过程 中直接伴随体力劳动而歌唱的民歌。 劳动号子的分类: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 事号子、作坊号子、船渔号子。 劳动号子的特征:1.音乐性格.表现方法:坚 实有力、粗扩豪迈的.自然朴实的。2.歌词:实 词,领唱者。虚词,帮腔。 3.节奏:固定的, 周期反复。4.歌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也 有独唱、对唱、齐唱。5.曲式结构:短小简朴, 重复性。
重唱:在多声部歌曲中,每一声部单独由一人或 两人演唱的形式,按声部数量不同可分为二重唱、 三重唱、四重唱、五重唱等。如果每一声部由两 人担任演唱,称双重唱。按人声类别不同,重唱 又可分为女声重唱、男声重唱、男女声混声重唱、 童声重唱等。 合唱: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所担任的声 部演唱同一乐曲。分同声与混声两种:同声的由 男声或女声单独组成,具体分成男声合唱、女声 合唱和童声合唱;混声的由男声和女声混合组成。 按声部的多少,可分二部合唱、三部合唱、四部 合唱甚至更多声部的合唱。
歌剧
歌剧(opera)是一种融音乐、戏 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为一 体,以声乐和器乐为主体的综合艺 术。歌剧的种类很多,可根据其内 容与规模之不同划分为大歌剧、正 歌剧和轻歌剧。
合唱
合唱(chorus)指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 品的艺术门类,常有指挥,可有伴奏或无 伴奏。它要求单一声部音的高度统一,要 求声部之间旋律的和谐,是普及性最强、 参与面最广的音乐演出形式之一。人声作 为合唱艺术的表现工具,有着其独特的优 越性,能够最直接地表达音乐作品中的思 想情感,激发听众的情感共鸣。
男中音(Baritone)
音域和音色都介于男高音 和男低音之间,音色刚毅、 雄壮有力。
男低音(Bass)
男低音的音色低沉、 深厚、雄浑,擅长表 现苍劲沉着和庄重雄 壮的感情。
童声
少年儿童变声期以前 的声音,童声的音色 娇嫩唱的形式。 因人声的不同而分成各种独唱,如男声 独唱、女声独唱、童声独唱等。 齐唱:两个以上的歌唱者共同演唱同 一首曲调或同一首单声部歌曲。
声乐演唱风格和方法
民族唱法:民族唱法(意大利文:Nazionale cantanti)是由中国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 好,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歌唱艺术的一种唱法。中 国的戏曲唱法、说唱唱法、民间歌曲唱法和民族 新唱法等四种唱法。民族唱法包括民歌和民歌风 格的歌曲带有浓郁的地方音调,在演唱时如能用 方言更能表达其内容与色彩,但是地方语与汉语 普通话的总规律是相同的,因此用普通话来演唱 也是行得通的。在风格处理上北方民歌要豪放悍 犷一些的特点,南方民歌则要委婉灵巧的特点, 高原山区民歌要高亢嘹亮一些,平原地区民歌要 舒展自如一些。
女中音(Mezzo Soprano)
女中音的音色柔和,高音区 比低音区明亮,低音区较女 低音宽厚,兼有女高音和女 低音的特点。
女低音(Alto)
女低音是女声中最低的声部, 音色浑厚、丰满而结实。
男高音(Tenor)
抒情男高音:音色明朗、甜美、 抒情而富有诗意。 戏剧男高音:音色洪亮、坚实 有力,富于英雄气概,多表现强 烈的感情和戏剧性色彩。
声乐演唱风格和方法
通俗唱法:又名流行唱法,。其特点是 声音自然,近似说话,中声区使用真声, 高声区一般使用假声。很少使用共鸣, 故音量较小。演唱时必须借助电声扩音 器,演出形式以独唱为主,常配以舞蹈 动作、追求声音自然甜美,感情细腻真 实。通俗歌曲的产生可追溯到19世纪末 美国的蓝调音乐,经演变后庞大而变幻 无穷。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
长调(内蒙古) 花儿(甘肃、青海、宁夏) 维吾尔族民歌(新疆) 哈萨克族民歌(新疆)
艺术歌曲
艺术歌曲是作曲家以某种艺术表现为目的, 根据文学家的诗歌而创作的歌曲,是诗和曲 的结合。艺术歌曲旨在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共 同作用,激发出一种灵感和氛围,让听者能 够透过某种语言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审 美韵味。艺术歌曲通常在音乐会上表演,多 为独唱,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钢琴伴奏,对 演唱技巧有很高的要求。在欧洲音乐史上, 意大利、德国、法国、俄罗斯作曲家创作的 艺术歌曲保持有崇高的艺术地位。
山歌
山歌的概念:劳动人民在山野劳动生活中自由抒发感情 所唱的抒情性民歌。 山歌的分类:1.放牧山歌、2.田秧山歌、3、一般山歌。 山歌的特征: 1、山歌歌词:反映农村生活的各方面,即兴创作,歌词 以七字句为主,较多使用衬词,山歌中最多使用语气衬词, 语气衬词与自由延长音或拖腔的结合,形成山歌独有的特 征。山歌按不同歌唱方法分为:高腔山歌,平腔山歌,矮 腔山歌。2、山歌音乐:奔放、嘹亮。广泛使用自由延长 音与拖腔。自由延长音与曲首、曲尾的呼唤性衬词结合形 成前腔或后腔,为山歌所独有的特征。3、歌唱形式:独 唱居多,另有对唱,数人接唱、齐唱、一领众和等。4、 曲式结构:大部分短小单纯、多样化。密集性与抒情性相 结合。南方的山歌中四乐句单乐段较多。
声乐演唱形式
声乐演唱风格和方法
美声唱法:美声唱法(意大利文:Bel canto)又称“柔声唱法”。它要求歌者 用半分力量来演唱。当高音时,不用强 烈的气息来冲击,而用非常自然、柔美 的发声方法,从深下腹(丹田)的位置 发出气息,经过一条顺畅的通道,使声 音从头的上部自由地放送出来(即所谓 “头声”)。起源于17世纪意大利的佛 罗伦萨。
中外主要声乐体裁
民歌 艺术歌曲 群众歌曲 歌剧 合唱
中国民歌
民歌的产生
民歌是一种重要的歌曲体裁,它产 生于劳动人民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劳 动实践之中,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 作。 在远古时代,人们在与大自然 进行搏斗和各种集体劳动中发出的 呼喊声,为劳动收获而愉快地敲击 石块、木棒,以及手舞足蹈发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