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95例患者与糖尿病诱发因素的分析
糖尿病与脑梗塞的相关性研究

[ ] 席刚, 4 侯东哲, 刘芳, 陆彤, 李毅, 张春时. 糖尿病合并急性 心肌梗死和缺血性脑梗塞患者血浆 纤溶成分 与血脂水平 的 变化 [ ] 中国慢 性病 预 防 与控制 ,02 ( )5 J. 20 ,1 :8 [ ] 许 文灿 , 5 陈慎 仁 , 陈永 松 等. 尿 病 并脑 梗 死 的 发病 和 预 糖 后 与血脂 的关 系[ ] 医师进 修 杂 志 , 0 , ( )3 J. 2 52 1 :2 0 8 [ ] 马炳 生. 尿 病对 脑 梗 塞 影 响 的 临 床 研 究 [ ] 现 代 保 健 6 糖 J.
【 中图分类号】 57 1 R 8.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06—15 (00 0 0 5 O 10 99 2 1 )3— 0 8一 1
13 治 疗方 法 : 均 给予 吸 氧、 司 匹林抗 血小 板凝 聚 , . 两组 阿 前 列地 尔改 善脑 微 循 环 , 橼 酸 雷 尼 替 丁 保 护 胃粘 膜 , 枸 门冬 氨 酸 钾镁 改善 水 电解 质 平 衡 , 对 症 予 脱 水 、 血 压 、 血糖 、 并 调 调 抗 感 染等 常规 治疗 。肢 体 功能 障 碍 者早 期被 动 活 动 恢复 功 能位 。 糖尿病组用胰岛素降糖 , 使空腹血糖维持在 8 3 1 1 m l 。 . —1.m o L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平 显著 高于非 糖尿 病组 ( 0O ) 两组 治 疗后 神 经功 能 缺 损 评分 值 均 较 治疗 前 明显 改善 , 糖 尿 病 组 改 善 度 更 大 ( < .1 。 P< .1 。 非 P 0 O ) 糖 尿病 组 总有 效率 为 7 .3 , 58 % 非糖 尿病 组 9 .7 。糖尿 病 组 出现 并发 症 的比例 显 著 高于非糖 尿 病组 。结论 : 62% 糖尿 病 患者 的肥 胖 、 高血糖 、 高血脂 与 脑梗 塞的 发病 密切相 关 , 尿病 患 者发 生脑 梗 塞后 预后 较 非糖尿 病 患者 差 。 糖 【 关键词】 糖尿病; 塞 脑梗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125例临床分析论文

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12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对预后的影响,为其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将65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dmci)与60例非糖尿病脑梗死(ndmci)进行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等进行比较。
结果dmci组血糖、血脂水平、高血压及冠心病发病率较ndmci组显著升高,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dmci组女性患者较ndmci 组明显增多,而两组发病年龄、脑梗死部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疗效及预后dmci组低于ndmci组。
结论血糖、血脂代谢紊乱是脑血管病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脑血管病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0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98-01糖尿病作为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发病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0——2012年,我院收治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5例和非糖尿病脑梗死患者60例。
现将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脑梗死病灶特点和预后进行分析,并探讨血糖、血脂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1 研究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连续收集2010——2012年入院患者,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脑梗死125例,其中男性64例,女性61例,年龄为31-86岁,平均年龄6236±724岁。
按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排除血管炎、血管畸形及严重心、肝及肾功能衰竭等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dmci)65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组(ndmci)60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24h内空腹采血,常规测定血糖、血脂等指标。
临床神经功能损伤分型按照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评分标准分为轻型(0-15分),中型(16-30分)和重型(31-45分)。
住院期间给予改善脑代谢、减轻脑水肿、控制血糖及对症支持治疗。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析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两种常见且严重的慢性疾病,对人们的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将面临这些健康问题。
本文将探讨导致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危险因素分析1. 遗传因素:遗传背景在患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家族史是这两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一个关键指标。
如果父母或近亲有此类患者,那么个体罹患这些应该高于普通人群。
2. 年龄与性别:年龄是诱发这两种健康问题的一个显著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机体逐渐失去对血糖的正常调节能力,从而增加了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此外,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容易患上心脑血管疾病。
3. 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高血压会损伤动脉壁,并引起动脉硬化。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等严重并发症。
4. 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高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是诱发冠心病和其他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之一。
这些物质在体内积累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并最终引起局部组织损伤或堵塞。
5. 肥胖与缺乏运动:肥胖和缺乏运动是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长期超重或肥胖将增加罹患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而适量的运动可以降低胆固醇和脂肪的含量,提高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6. 不良生活习惯:吸烟、过度饮酒和不健康的饮食习惯是导致这两种疾病发生风险增加的重要原因。
吸烟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摄入过多脂肪、盐分和反式脂肪酸会增加患上这些疾病的风险。
二、预防措施1. 积极管理遗传风险:如果有家族史,特别是一级亲属中存在糖尿病或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该积极定期体检,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必要的治疗或干预措施。
2. 健康饮食与均衡营养:合理安排三餐摄入营养均衡、多样化的食物,减少摄入高脂肪、高盐分、高胆固醇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增加新鲜水果、蔬菜、全谷类和富含健康蛋白质的食物摄入。
88例中青年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88例中青年脑梗塞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作者:关颖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目的通过中青年脑梗塞患者与中青年无脑梗塞患者(对照组)危险因素的比较,探讨如何减少中青年脑梗塞的发生。
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中青年脑梗塞患者与80例中青年无脑梗塞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
结果高血压、吸烟、饮酒、颈部血管动脉斑块与中青年脑梗塞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P【关键词】中青年脑梗塞;关键因素近年来中青年脑血管疾病有明显上升趋势,现对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患脑梗塞的中青年患者危险因素作以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建议将60岁以上称为老年期,参照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诊断标准和“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制定的诊断标准[1],本研究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小于55岁的88例中青年脑梗死患者。
入选标准(A组):首次新发急性脑梗塞,发病48h内,18-55岁,性别不限;头颅CT排除脑出血。
排除标准:全身各系统或脏器合并较重疾病(包括严重精神病)。
基于以上标准选取男性60例,女性28例,男女比例2.14:1,年龄最小的32岁,最高55岁,平均46.27岁。
随机选取80例来神经内科门诊就诊的小于55岁的无脑梗塞的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
1.2 临床资料 88位脑梗塞患者及80位对照者均详细记载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BMI指数、A型性格、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心脏病史(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房颤病史),既往服药史(避孕药、毒麻药)、家族史,并且行血尿便常规、肝功、肾功、尿酸、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出凝血四项、C反应蛋白、血流变学、心电图、胸片、经颅多普勒、颈部血管彩超检查、头CT。
把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如表1,对每一因素A组和B组进行X2检验,查出P值,分析各危险因素与中青年脑梗塞的相关性:2 结论从表1可以看出本组资料中高血压、吸烟、饮酒、颈部血管动脉斑块与中青年脑梗塞有明显的相关性P3 讨论对于血栓形成性脑梗塞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
糖尿病并脑梗塞危险因素临床探讨

床抗 感染、氧 疗、平 喘、祛痰等治疗外 ,均给 予扩冠、抗 凝、纠正 心衰及 心源性休 克等治疗。2 4例 患者好转 ,2例 患者死
肺心病合 并冠 心病 是影响老年人 生活质量 的常见病及 多发病 ,临床 医生及 时的诊 断和治疗 ,在 降低 患者病死率 ,
冠 心病 临床治疗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10 - 4 4( 0 0 80 4- 2 0 4 7 8 2 1 )0 - 0 10 院治疗 的慢性肺心病合 并冠 心病 患者 2 6例 , 其中男 1 , 9例 女 7例 。年龄 5 -1岁,平均 7 98 1岁 。2 6例患者中,有长期吸烟 史者 l 4例;6例有冠心病病史 ,其中陈 旧性心肌梗死者 3 , 例
有 文 献 报 道 【 , 两 病 同 时 存 在 的 患 病 率 约 占肺 心 病 的 3 】
4 %.91 . 2. 3 %,二者临床表现均可 出现 不同程度的心前 区疼痛 、 心脏扩大及无 明显杂音等 , 故临床上诊 断困难 ,易误诊 。本
有心绞痛史者 3 。无高血压 、 尿病病史。所有患者均伴有 例 糖 急性感染症状如咳嗽 ,咯痰 、气 喘加 重等 。肺心病表现
【】 张玉芳 , 7 殷磊 . 心理护理的评价 … . 护士进修 杂志 ,2 0 , 02
1 (3) 1 9 1 2 7 : 7- . 8
【】陈瑶 ,邓光明 ,刘晓虹,等. 3 手术患者 心理干预模 式及其 效 果研究 【 . J 中华护理杂志, 20, 4 2730 】 06 : 9— 0. [】雷庆英 ,宁淑梅 ,王利. 4 肛肠外科患者的心理 问 与护理 题
改善预后 中起 着关键 的作 用。 关键词 :慢性肺心病 中图分 类号 :R 4 . 514
慢性肺心病和冠心病均 为中老 年的多发病和常见病 , 两者 合 并 存 在 临 床 多 见 …。 心 病 与 冠 心 病 并 存 较 单 纯 冠 心 病 或 肺 肺 心病更具危 险性 ,病死率 、致残率均 显著高于单一发病者 [。 2 】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49例血糖控制疗效临床体会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49例血糖控制疗效临床体会发表时间:2012-09-26T14:22:26.11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罗寿君蓝希堂肖建荣[导读] 主张对没有禁忌证的患者早期予抗凝药物,以减低脑梗塞发病率罗寿君蓝希堂肖建荣(广东省惠东县巽寮滨海旅游度假区卫生院广东惠东 516367)【摘要】目的通过对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症状、类型、治疗效果。
分析糖尿病与急性脑梗塞是否存在加重关系。
方法对梗阻症状、梗阻类型以及治疗效果。
结论糖尿病及脑梗塞互为加重关系,积极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是防治脑梗塞发生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糖尿病脑梗塞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9-0301-01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病死率高[1]。
我院2005年1月~2011年3月收治49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现将其临床诊治资料作一简要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9例中,男14例,女35例,男∶女=1∶2.5,年龄45~82岁,平均68岁。
糖尿病病程1~20年,其中合并高血压32例、冠心病14例、糖尿病性肾病14例、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素1例、低血糖昏迷1例、高渗性昏迷1例。
入院时空腹血糖2.6~30.5 mmol/L。
根据WHO1997年制定的标准,全部病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梗塞。
1.2 临床表现无症状者24例、偏瘫20例、肢体单侧瘫5例、言语含糊3例,意识障碍2例。
所选病例瘫痪程度低,肌力Ⅲ级以上。
1.3 头颅CT检查基底节区梗塞4例、脑叶梗塞4例、脑干梗塞1例、左侧腔隙性脑梗塞12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28例。
1.4 治疗及转归根据患者血糖及并发症情况给予胰岛素或口服药物降糖,同时予扩血管、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黏度、控制血压、调脂、纠正水电解质及代谢紊乱以及对症支持治疗。
糖尿病并脑梗塞危险因素探讨

辽 宁实 用糖 尿 病杂 志 20 0 2年 第 1 0卷 第 l期
糖 尿 病 并 脑 梗 塞 危险 因素探 讨
昆 明市 延安 医院 内丹 秘科 ( 5 0 1 朱 丽芹 60 5 ) 研究 对 象 8 5例 2型 糖 尿病 患 者 将 丹 为非 脑 周 宁 何 薇 唐 哲
道 相 一致 。
表 2 两 组 血 液 流 变 学 比 较
T蛆
P
中多 发性 睦 隙性 脑 梗 塞 1 9例 颞 顶 叶 瞄 梗 塞 5例 基 底 节 脑 梗 塞 7例 , 庀脑 梗 塞 1倒 , 室 旁 梗 塞 1铘 , 脑 大
面 积 呐 梗 塞 2例 。 所 有 3 7例 均 有 肢 体 话 动 障 碍 r 角
血 小板粘 率( 一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型 糖 尿 病 并 脑 梗 塞 组 号 2型 糖 尿 病 非 摘 梗 塞 组 比较 . 龄 、 程 、 胖 程 度 、 【 年 病 吧 m 压 血 脂 、 蒗 流 变 学 有 m 显 著 性 差 异 这 可 能 是 臼 于 随 着 年 龄 的 增 加 ,吧胖 比 例 珀 加 . 之 病 磋 的 延 长 尿 病 引 起 动 脉 州 样 硬 化 过 加 糖 栏, 另 , 犀 瘸 患 者 血 嬗 处 于 高 凝 状 志 , 渡 流 变 学 糖 皿 异 常 。加 上各 种 血 管 舒 缩 因 子 的 诈 用 , 造 成 微 循 环 易 障 碍 , 成 微 小 J 栓 , 糖 尿 病 动 脉 硬 化 病 人 压 力 感 受 形 『 『 L 且
4 - 7 { 4 8土7 2 岁 脑 梗 塞 组 (n组 ) 5- 8 5 ) : 3 7倒 其 中男 1 8例 , l 岁 , 龄 : 8 8 ( 3 1= 9 6 岁 . 女 9 年 4 ~ 2 6 ) 其
2型糖尿病与脑梗塞的关系探讨

常规使 用胶布 固定 , 随着时 间延长 , 汗液 、 油渍分 泌 , 布黏性 下降 , 因胶 胶 常 布脱落 失去 固定作用 , 时需 要多次 固定 , 有 而患者一 旦稍微 活动 , 胃管就 有
可能脱出1本研究方法采用双棉线固定, 2 1 。 棉线末端弯曲盘绕, 着力点更多,
增大了粘附 面积, 从而更加牢固。 双人打结的方法使棉线与胃管紧密结合, 不易移位。 从上表可以看出, 双棉线胃管固定法留置2天, 8 发生胃管脱出机
【 关键词 】 2 型糖尿病
脑梗塞
正相关系
【文献标识 码 】B 【 文章编号 】 6 2 2 2( 0I ) 0 9 — 2 17 — 5 3 2 1 1— 2 6 0 1
表 3 两组 治疗 结果 比较
【 中图分类号 】 8 . R5 7 1
脑 梗塞 与2 型糖 尿病 的关 系密切 , 糖尿病 并 发脑梗 塞的 发病 率为 1 . 9 8 %~4 .% … 院 自2 0 年3 ~2 1年 3 49 我 05 月 0 月间 其 收治糖 尿宿 胜脑 梗 塞 1 ( AC)2例 , D I12 与同期 收 治的非糖 尿病 脑梗 塞 ( AC ) ND I的病 人14 作对 0例 比分 析 , 人 拟初步探 讨2 本 型糖 尿病与 脑梗塞 之 间的关 系 以及 糖尿病 性 脑
鲁护 理 杂志 ,09 I(3:5 2 0 ,51) 2
的皮肤有刺激眭, 易致皮肤发红, 使患者感觉不适,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胶布 过敏现象。M透明敷贴粘附陛好 , 3 且易于观察局部皮肤隋况, 抗过敏, 患者
2型 糖 尿 病 与 脑梗 塞 的 关 系探 讨
秦
( 南通市大生集 团职 工医院
率 为0 3 皮肤刺 激 少, 美观 . 2 舒适 传 统的 固定 法粘在 患 者面部 及 胃管上 的 胶 布 因不易 清除 , 外观上 看既 不美观 又不 整洁 , 从 且普通 胶布 的粘胶 对患 者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98例护理体会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98例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措施,以降低患者的伤残率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方法:对98例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和积极有效的内科护理干预。
结果:治愈7例,显效51例,好转32例,无变化8例。
结论:通过综合护理干预降低高血糖水平对脑血管的危害,可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糖尿病综合护理【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79-02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也是导致中老年人残疾、死亡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成为发生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之一。
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者的2~4倍,病死率高。
因此早期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等方面的综合护理,不但可以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能力也有很大益处[1]。
我科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98例,为提高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认识及护理水平,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护理特点进行了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一般资料。
本组98例,男55例,女43例;年龄42~75岁,中位年龄69岁。
根据who1997年制定的标准,全部病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急性脑梗死。
对患者进行早期积极治疗和综合护理,发病3个月后判定疗效。
标准为:①痊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偏瘫肢体肌力恢复在4级以上;②显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偏瘫肢体肌力恢复在1级以上;③好转,症状与体征有所好转,偏瘫肢体肌力恢复在1级以上;④无变化,症状与体征及偏瘫肢体肌力同入院时。
治愈7例,显效51例,好转32例,无变化8例。
2护理2.1基础护理。
2.1.1血压监测。
脑梗死患者可出现血压一过性增高或降低,急性颅内压增高时常引起血压升高,而血压过低会引起脑供血不足,对脑梗死患者来说有可能加重脑部病变。
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临床治疗的现代认识

结果 7 O例脑梗塞患者中合并糖尿病 3 ,结合有关文献 , 4例
分析报 告如 下。
1 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的现代认识 目前脑血管病 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
的主要 疾病 。而脑 血 管病 的危 险 因素 分为 可 干预 与不可 干预
而当今糖尿病有高患病率、高增长、低知晓率、高危害 及高花费的特点。因此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应定期检测 血糖。急性卒中患者应常规检测血糖 ,有血糖增高患者应进 行监测,急性缺血性脑卒 中息者有血糖增高时应使用胰 岛素 将血糖控制在 8 mm l . o/ 3 L以下。同时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
局灶脑 缺血 的影 响 ,加重 局灶缺 血 性脑 受损 害 ,可使梗 塞灶
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给家人及社会带来很大经济负担 的负面影响。而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重要的危险因素 ,是脑 梗塞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当前糖尿病有高息病、高增长、低
知晓、 高伍 害及 高消 费的特 点 ,且 高血 糖 加重 局灶 缺血 性脑
压 ,控制体重和降低胆固醇水平。同时应强调自我管理,降
常者差。因此,应重视对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高血糖控制。
脑组织的能量(T ) A P产生的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 其中 葡萄糖最为重要,而葡萄糖只能靠细胞外液或血浆中不断运 送提供。当发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 ,脑内机制与生理应激 会使患者的血糖升高。因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皮质醇、生 长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等激素分泌增/ ;血清胰岛 I n
糖降压治疗强调必须达标的益处。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及
防止复发都有好处。 2 脑梗塞合并糖尿病 3 4例的临床分析 2I一般资料 3年多时间诊治的 7 . O例脑梗塞患者均为符合 全 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 C T
糖尿病与脑卒中PPT课件

高血压的II型糖尿病病人 15.1 M patients
CardioMonitor Data 1999 in 7 countries
9/22/2024
5
US, UK, France, Germany, Italy, Spain, & Japan
糖尿病人群中高血患病率
WHO 40%
Freedman(住院老年人)
2.15+/-0.25* 1.43+/-0.22 0.028
32.0+/-5.8 18.9+/-4.5 0.075
4.84+/-0.13 5.25+/-0.28 0.225
1.26+/-0.10 1.28+/-0.1 0.269
2.90+/-0.12 3.55+/-0.21*0.029
1.31+/-0.09 1.11+/-0.13 0.096
缺血性脑卒中比出血性更常见,患病高2-10倍(301医院5年 收治DM998例,其中卒中230例(缺血性222例 92.1%0; 出血性
8例 8 3.3%)
复发性卒中多见(31%-35%:24%-25%),中丶小梗塞及多发病 灶多,相对症状少.
脑卒中总死亡高(男性增高4.4倍;女性5.1倍)
9/22/2024
<0.001
冠心病
0(0)
5(17.9)#
4(18.2)#
6(42.9)#
<0.001
吸烟 12(40.0) 11(39.3)
11(50.0) 8(57.1)
0.631
HbA1c(%) 9.7+/-0.5 9.6+/-0.5 9.2+/-0.5 9.6+/-0.6
脑梗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脑梗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脑梗是指脑血管内部发生血栓形成或是脂质沉积等情况,致使脑部缺血和缺氧,引起局部脑组织坏死,严重时还会引起中风和死亡。
其发病率逐年增加,如今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主要疾病之一。
科学家们对于脑梗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旨在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该疾病,下面就对相关现状进行介绍。
一、脑梗的病因1.高血压:高血压是诱发脑梗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高血压直接导致血管壁发生改变,血流变差,血小板聚集等影响,导致血管内斑块形成。
2.糖尿病:糖尿病病人因为患者血糖水平高,会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容易形成斑块在血管内的停留。
3.高胆固醇血症:人体内过高的胆固醇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在血管内形成斑块,堵塞血管,从而导致脑梗。
4.吸烟:吸烟中的尼古丁会引起血管收缩,血管张力增大,且可以加速血管内斑块的形成,长期吸烟会增加脑梗的患病率。
5.心脏病:心脏病患者容易发生血栓,从而引发脑梗。
此外,心脏瓣膜病和心率过缓也是诱发脑梗的因素。
6.家族遗传:脑梗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如果家族中有脑梗的病例,则个体罹患的风险将会增加。
二、脑梗的发病机制1.血管腔狭窄:当血管腔过度狭窄时,导致血液流经时的阻力增大,同时容易诱发血栓形成。
2.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聚集是形成血栓的关键环节之一。
3.炎症反应:长期的炎症反应会导致血管壁的病变和损伤,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4.内皮完整性破坏:内皮细胞的完整性破坏会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形成斑块甚至组织坏死。
5.氧化应激:氧化应激包括脂质过氧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等一系列反应,是脑梗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三、脑梗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当前,对于脑梗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例如,通过大量临床统计分析,确定了诱发脑梗的主要因素,这对之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此外,科学家们还从不同方面对脑梗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例如,研究高渗盐水对脑梗患者进行护理处理的有效性,以及发现一些神经重构和基因表达变化和脑梗发展有关,这些研究为脑梗的早期预警和预防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脑梗塞的患病趋势与流行病学调查

脑梗塞的患病趋势与流行病学调查脑梗塞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常因脑动脉阻塞导致脑区缺血缺氧而发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梗塞的患病率逐渐增加。
本文将通过对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的分析,探讨脑梗塞的患病趋势以及可能的风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一、脑梗塞的患病趋势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脑梗塞的患病率逐年上升。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超过15百万人患上脑梗塞,是导致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脑梗塞已经成为人口健康的重大问题。
二、脑梗塞的流行病学调查1. 年龄和性别的关联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脑梗塞的患病率逐渐增高。
尤其是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脑梗塞的风险显著升高。
此外,男性在脑梗塞中的患病率略高于女性,但女性由于寿命更长,在总体上患病人数相对较多。
2. 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研究发现,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与脑梗塞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都会增加患脑梗塞的可能性。
3. 慢性病和疾病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是导致脑梗塞的主要风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这些慢性病与脑梗塞的关联性较高,控制好这些疾病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脑梗塞的发生。
三、预防与治疗策略在了解脑梗塞的患病趋势和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来降低患者的风险和改善患者的病情。
1. 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积极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能够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特别是在中年以及存在慢性病风险的人群中,更需要重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 控制慢性病的发展对于已经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的患者,积极控制病情,定期检测相关指标,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有助于降低脑梗塞的发生风险。
3. 教育与宣传加强对脑梗塞的预防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脑梗塞风险的认识,促使大家关注自身健康,了解预防措施,及早发现病情。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护理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治护理目的:通过对 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做到防治作用。
方法: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积极控制血糖、血脂、血压等危险因素及适当的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
结果:可望预防、延缓及治疗脑梗死发生,可改善其预后。
结论:对于2 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良好的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效的降低脑梗塞的发生率。
标签:糖尿病脑梗死危险因素防治护理糖尿病作为一种当今世界流行病,其患病率正逐年上升。
20年来,国内外多数学者证实: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且以6O~70岁组为多,高峰见于6o岁以上,可见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是由遗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多伴有高血压和高血脂,而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常常伴发大血管病变,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对心脑血管损伤巨大,是促进脑梗死形成的重要因素[2]。
机制及危险因素糖尿病是缺血性脑卒中一个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病发病率较非糖尿病患者高2-4倍,糖尿病卒中患者88%为缺血性脑梗死,典型的卒中类型为腔隙性脑梗死,且常为多发性,多位于基底节区、丘脑及深部白质。
糖尿病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认为可能是多种不良因素重叠作用的结果。
颅内动脉分支的动脉粥样硬化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常见原因。
目前认为血脂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密切相关。
防治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较高,如果患者降糖、降压、降脂长期效果不佳,极易促进脑梗死的形成[3],其致残率与死亡率也均较高,临床预后不佳。
因此,加强这方面的防控是减少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病的关键,对提高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
有研究表明采取降压、溶栓、抗凝和改善微循环等措施,大大降低了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病死率、致残率和复发率。
血清HCY在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中表达的意义

患 者 3 例 , l 例 , l 例 , 龄( 0 3 . ) ; 3 男 9 女 4 年 7 . ±2 2 岁 选取 3 2 1 5 例健 康人作 为对照组 , 年龄 5 5岁 。所有 患者 6个 月 内均未 57
使用 叶酸 、 生素 B 维生 素 B 、 岛素 。各 组 的性 别 、 龄 、 维 、 胰 年 体重质量指 数等一般 资料 比较 ( P> 00 , .5)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 ,
进微 血 管粥样 硬 化和 血栓 形成 l, 4 管腔 狭窄 , 组织 缺 血缺 氧 _ 脑
应 用 S S 1. P S 30统计 软件进行 统计分析 , 计量资料 用( 士S )
的形式 表示 , 多组 数据 采用方差 分析 , P< 00 . 5为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
2 结果
实 验组 合并 糖尿病 的血 清 HC ( 7 5 . mo L 不 Y 1. ±76 3 2) l, /
腺苷转 移酶作 用下 , 与三磷酸 腺苷生成 s 一腺苷 同型半胱 氨酸 ,
后者 进一 步脱腺 苷 , 生成 H Y, 中部 分在 蛋氨 酸合成 酶作 用 C 其 下又可 合成蛋氨酸 , 辅酶 为维生素 B2 二是 当半胱 氨酸缺 乏或 l ;
分离 血清 , 2 ℃保存 待测血 清 。用 免疫荧 光分 析法检 测血 清 一O H y 平( e水 日立 7 0 6 0全 自动 生化 分 析 仪 )试 剂盒 、 , 质控 物 、 稀
糖尿病 的发生有关 。 【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 酸 ; 脑梗塞 ; 糖尿病 【 中图分类号 】 8 . R5 71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0 5 0 1 2 1 1 — 3 0 2 9 — 6 6( 0 2) 0 5 — 2
糖尿病与脑梗塞

糖尿病与脑梗塞糖尿病与脑梗塞关系密切,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脑梗塞,患病风险比普通人高几倍,主要发生于Ⅱ型糖尿病患者。
这类人不仅容易发生脑梗塞,也容易发生心肌梗塞,都属于血管并发症。
一、常见症状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脑梗塞症状与单纯的脑梗塞症状相同,根据发病部位和轻重程度不同,表现为语言障碍、肢体障碍、意识障碍等。
轻度的脑梗塞仅表现为头晕、思路不清晰等,容易被忽视,症状比较严重的脑梗塞表现为瘫痪、说话不流利、昏迷等。
(1)主观症状头痛、头昏、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运动性和(或)感觉性失语甚至昏迷。
(2)脑神经症状双眼向病灶侧凝视、中枢性面瘫及舌瘫、假性延髓性麻痹,如饮水呛咳和吞咽困难。
(3)躯体症状肢体偏瘫或轻度偏瘫、偏身感觉减退、步态不稳、肢体无力、大小便失禁等。
二、如何预防对于任何一种糖尿病并发症,最好的治疗方式就是做好预防,不并发就是最好的手段:1、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降糖治疗,使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5mmHg;2、高血压患者应长期药物治疗,定期测血压,使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3、高血脂患者应进行降脂治疗;4、定期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查,血粘稠度过高者,需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5、定期心脏检查,特别注意心功能变化及心律失常,改善心脏供血,防治冠心病;6、对突发头痛、头昏、眩晕、记忆力力减退、反应迟钝、遗忘、视物不清、面部发麻等症状,应提高警惕,尽早到医院做头颅CT,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三、糖尿病并发脑梗塞时如何应对1、一旦发现身体有不适感,应该立刻去医院检查。
确诊并发脑梗死后,首先,要把血糖控制好;其次,多运动、控制好体重、戒烟、戒酒等。
2、诱发脑梗塞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其它疾病,比如糖尿病等。
其中年龄、性别等因素无法改变,但若是本身有糖尿病,我们则需要调整的我们的血糖,尽力保持血糖的平稳,不发生大的波动和严重低血糖的情况。
急躁是诱发糖尿病梗塞的首要原因

急躁是诱发糖尿病梗塞的首要原因
佚名
【期刊名称】《家庭健康》
【年(卷),期】2005(000)002
【摘要】糖尿病脑梗塞的危险因素有哪些?最近一项研究表明:糖尿病脑梗塞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良等综合因素有关,而一直未被人重视的性格急躁是首要原因。
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脑梗塞的发生率为32.88%,其易患因素包括:性格急躁、吸烟、肥胖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高纤维蛋白原血症、高黏血症和高血压等。
【总页数】1页(P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7
【相关文献】
1.I型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延伸的原因探讨 [J], 徐默玲
2.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对比 [J], 李慧明
3.脑梗塞95例患者与糖尿病诱发因素的分析 [J], 朱吉祥
4.治疗糖尿病导致低血糖诱发心肌梗塞7例临床分析 [J], 韩伟峰;吴明明
5.脑梗塞患者长期卧床诱发湿疹的原因及护理 [J], 孟娇;董静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述 患者均符合疾病诊 断标 准 , 中 2型糖 尿病 按 1 9 其 99
年 W HO诊 断标准 , 梗 塞按全 国第 四届 脑血 管学 术会 议标 脑 准诊 断 。所有 脑梗塞 均为 非急性 期 , 血压 诊断 标准 为 目 ] 高
附聚集 , 血液流经 已经狭窄的脑动脉 时更加缓 慢 , 致血栓形 导
成, 引起 缺 血性 脑 卒 中 。2型 糖 尿 病 是 一 种 多 代 谢 综 合 征 , 4 ]
记录诱导前 、 气管插管前 、 气管插 管后 即刻 和气管 拔管后
即刻 B P和 HR 的变化 。记录睁 眼时间 、 rp flE h die P o oo、 p er 、 n
4 于爽 , 谢华 , 丁长青. 老年 2型糖 尿病 血糖水 平与缺 血性脑 卒 中的 相关研究 . 实用糖尿病杂志 ,0 6 2 3 : 1 2 0 , ( )4 .
收 稿 日期 :0 10 —1 2 1—40
・
4 23 ・
前 的临床难点之一 , 其中有效控制诱 发因素是治疗 途径 之一 。
高血糖是脑血管 并发症 及死 亡 的独立危 险 因素 , 可增 加血 其
现代 医学对其治疗 主要 考虑 : 降低血 粘度 , 制血 小板 聚集 , 抑
改 善血液高凝状态 ; 降低血管外周 阻力和脑血 管阻力 , 降低 血
脑梗 塞的发 病率 日益增 加 , 中糖 尿病是一 个重要 诱发 其 和危险 因素 , 糖尿病导致脑梗塞 的患病率是非糖 尿病患者 的 2
~
前正在服用抗 高血压 药 物治 疗 或 2次血 压 ≥ 10 9mmHg 4/0 。 排 除患痛 风 , 、 肝 肾疾病及有 口服利尿药 史患者 。两 组病例 在 性别 、 年龄 、 高血压 病史 方面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
梗死体积 。研究表 明 , 部分脑 梗死 发病 的根 本原 因是 动脉 大
脑 梗死是我 国中老年人常见 、 多发病 , 近年 来呈 上升 和低
龄化趋 势 , 梗 死 的及 时恰 当 治疗 往往 决 定 了患 者 的预 后 。 脑 粥样硬化 , 是一个慢 性炎症过程l 。 3 ]
如何提高脑梗死 的疗效 , 降低 患者 的病 死率 、 病残 率是 目
给予苏芬太 尼 (uetn 11 . u , 毕停 P o oo。MC 组 s f a y) 2 5 g 术 n rp fl I
手控丙泊酚组 ( I 。 MC 组)
12 麻醉方法 .
静脉 注射 P o oo I . k , rp fl mg / g 推注时 间超过 6 , O秒 根据需要每
(P )血压( P 、 率 ( S Oz 、 B )心 HR) 呼 气 末 二 氧 化 碳 分 压 ( E — 、 P T C z 。所 有 患 者 采 用 全 凭 静 脉 麻 醉 ( VA) TC 组 丙 泊 酚 O) TI , I
u 0 1mg k n r . 5 / g麻醉诱导 , 5分钟完成诱导 , 约 气管插管 。麻 醉
J u n lo te tc 1 e iie o r a fMa h maia dcn M
Vo. 4 I2
No .4
2 l 01
文 章 编 号 :0 44 3 ( 0 1 0—4 20 1 0—3 7 2 1 ) 40 2—2
中图分类号 : 4.3 R7 33
文献 标 识 码 : A
性差异 ( P<O 0 ) . 5 。由此结果也提示 , 脑梗塞伴有 2型糖尿病
患 者 的 血 脂 升 高 明显 , 果 见 表 1 结 。
表 1 两组患者相关 因素 比较分析
注: *代表 组间 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 <0 0 。 P . 5
3 讨 论
侧支循环建立 , 于改善 脑梗 死灶周 围缺血半影 区血供 , 利 缩小
度根据 B P和 HR的变化进 行调 节 , P和 HR较 基础值 升 高 B 或下降 2 时 , rp fl 0 Po oo 血浆靶 浓度相 应增减 2 。术 中持 O
续 泵注 R mi na y 0 1 g k / n 间 断给 予 Cst c r m e f tn l . u / g mi, e i r ui aa u 00 / g . 3mg k 。术 中血液 的丢失 给予 乳酸林 格 氏液进 行补充 , 血液低 于 基 础 值 3 %时 每 3分 钟 给予 麻 黄碱 ( p e r e O E h di ) n
性2 , O例 平均年 龄 5 . ± 1. 岁 。设 定 上述 脑梗 塞患 者伴 71 O 1 发有 2型糖 尿病确 定为 观察组 , 伴发 有 2型糖尿 病者 为对 未
照组 。
回顾的两组病例 资料结果 显示 , 梗 塞患者 伴发 有 2型 脑 糖尿病确定的观察组与脑梗塞患者 未伴发有 2型糖尿病 的对
3分钟增加 1mgP o oo,R mi na y 2 g k , i taui 0 rp fl e f tn l u / g C s rc r e a —
所 有患者不 用术 前 药 , 食 6 8小 时 。入 室 开 放静 脉 禁 ~
后, 惠普 多 功 能 监 护 仪 监 测 心 电图 ( C 、 搏 氧 饱 和 度 E G) 脉
射消失时开始静脉 给予 雷米芬太 尼 ( mi na y) u / 、 Re f tn 12 g ml顺 e
式阿 曲库铵 ( i t c r m) . 5 g k , 2分钟推注完毕 , C s r ui 0 1 u/ g 约 aa u 推
注 完 毕 后 观 察 3分 钟 , 后 气 管 插 管 。插 管 不 成 功 , rp fl 然 P o oo
粘 度和减轻循环 阻力 , 增强 心脏 泵功 能 , 改善 脑灌 注水 ; 进 促 收稿 日期 :0 10 —7 2 1—42
液粘稠度 , 并引起内皮细胞损伤 , 小板 在受 损内皮细胞 上粘 血
作者简介 : 朱吉祥( 9 2), , 16 一 男 毕业于广州 中医药大学 , 从事脑血管疾病工作 。
固醇( C)甘油三酯 ( G)高密度脂蛋 白( LC 、 T 、 T 、 HD _) 低密度脂
蛋白( D - 。 L LC)
1 1 一般资料 .
收集我 院收治 2 1 0 0年 1 月 ̄2 1 0 0年 1 月脑梗塞患者 9 2 5
例 , 中男性 4 其 8例 , 性 4 女 7例 , 均 年 龄 5 . ± 9 2 。 平 78 . 岁
5 , 到 达 到 基 础 值 。缝 皮 前 停 止 R mi na y 泵 注 , 脉 mg 直 e f tn l e 静
1 1 一般 资料 . 选择择期腹部手 术 老年 患者 6 O例 , 年龄 6 ~8 O 0岁 。排 除标准为 : 心血管病患者 , 体重小于 4 k , AI级以上 , 0 g AS l l 两次 全麻间隔小于 7天。病人 随机 分为 靶控 丙泊 酚组 ( C 组 ) T I ,
・
4 22 ・
数理 医药学杂志
文 章 编 号 :0 44 3 (0 1 0—4 30 10 —3 72 1 )40 2—2 中 图 分 类 号 : 7 . R9 1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2 1 年第 2 01 4卷第 4 期
・ 临床 科 研 分析 ・
靶控输注丙 泊酚 麻醉 在老年病人手术 中的应 用
( ) 45 1 4 1 . 31 : 1  ̄ 5 2
塞伴有糖尿病患者 的血脂升 高。因为 , 在脑梗塞 患者治疗 时 , 要积极考虑疾病 的诱发 因素 和伴发 疾患 , 对合 并有 糖尿 病患 者, 注意控制 和调 节好 血糖 是治疗 脑梗 塞及预 防再 次脑 梗塞
的关 键 , 同时重视血压 、 血脂等综合 因素 的控制 。
13 统 计 分 析 . 采 用 S S 1 . 软 件 包 进 行 数 据 统 计 分 析 , 数 资 料 采 用 P S 50 计 检验 , 量资料采用 t 验 。 计 检
2 结 果
在上述 9 例患者 中, 5 脑梗塞患者伴 发有 2型糖尿 病者 为 5 例 , 中男性 2 , O 其 8例 女性 2 , 均年龄 5. ±7 5岁 ; 2例 平 83 . 脑 梗塞患 者未伴发有 2型糖尿病 者未 4 5例 , 中男性 2 其 5例 , 女
( rp  ̄1通 过英 国 As aeea 司 生产 的 Dir uo I Poo ) t zn c 公 r pi s r f TC
13 观察指标 .
系统 ( 内嵌 Mas 模 型) rh 进行 靶控 给药 。麻 醉诱导 : 开始设 定 P o oo 血浆靶浓度 l g ml每 3分钟 上调 0 5g ml睫毛反 rp fl u/ , .u/ ,
朱容富
( 石市 二 医院麻 醉科 黄
项祥亮
黄 石 45 0 ) 3 O O
d il . 9 9 .s .1 0 -3 7 2 1. 4 0 0 o:O 3 6 /Ji n 0 44 3 . 0 1 0 . 2 s
老 年病人往 往伴 随着全身 器官功 能的下 降 , 别是 心血 特
管 功 能 。尽 管 丙 泊 酚 麻 醉 作用 强 , 醒 迅 速 , 传 统 的 手 控 输 苏 但
2 中华医学会全 国第 四次 脑血管病 学术会. 类脑 血管疾 病诊 断要 各 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 ,9 6 2 ( ) 3 9 1 9 ,9 6 :7 . 3 孟小梅 , 董耀众.2 型糖尿病合并 脑梗塞 I 临床分 析. 实用糖 尿病 杂
志 ,0 6 2 3 :5 2. 2 0 ,( ) 2 ~ 6
维 持 : 始 持 续 输Fra bibliotek注 P o oo 5 g k / , 中 根 据 B 开 rp fl u / g h 术 P和 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