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1-1带传动教案汇编

合集下载

机械基础带传动教案

机械基础带传动教案

机械基础带传动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机械基础》第五册第四章,主要介绍带传动的相关知识。

具体内容包括带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及选用方法。

通过对带传动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带传动在机械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带传动的组成和作用,理解其工作原理。

2. 掌握各种类型带传动的特点及选用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带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及选用方法。

难点: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及选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带传动模型、挂图。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汽车的发动机传动系统,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中运用了哪些传动方式。

2. 知识点讲解:(1)带传动的组成:带轮、传动带、张紧装置。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带轮通过带传动实现动力传递,带传动具有弹性滑动,可实现恒速传动。

(3)带传动的类型:V带、平带、同步带。

(4)带传动的选用方法:根据传动功率、传动速度、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选用。

3. 例题讲解:分析一个汽车发动机传动带的选用过程。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带传动方式。

5. 课堂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设计方案,互相评价。

六、板书设计带传动组成:带轮、传动带、张紧装置工作原理:带轮通过带传动实现动力传递,具有弹性滑动,恒速传动类型:V带、平带、同步带选用方法:根据传动功率、传动速度、工作环境等因素进行选用七、作业设计1. 描述带传动的组成和作用。

2. 解释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3. 比较V带、平带、同步带的特点,选出适合自行车传动系统的带传动方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如何?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3. 拓展延伸:研究带传动的未来发展,如新材料、新设计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1. 带传动的组成:带轮、传动带、张紧装置。

《机械基础》第一章 机械传动

《机械基础》第一章 机械传动

第一章机械传动【教学要求】1、熟悉机械传动的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的场合。

2、了解级机械传动的基本参数。

3、会计算传动比。

4、了解机械传动的安装与维护措施。

5、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形齿轮的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

6、掌握蜗杆传动的啮合条件和蜗杆传动中涡轮回转方向的判定。

7、熟悉蜗杆传动的维护措施。

8、认识螺纹连接的放松方法。

9、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和各轮轮向的判断和惰轮的应用。

【教学目的】通过机械传动的学习掌握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形齿轮的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蜗杆传动的啮合条件和蜗杆传动中涡轮回转方向的判定、掌握蜗杆传动的啮合条件和蜗杆传动中涡轮回转方向的判定、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和各轮轮向的判断和惰轮的应用。

了解机械传动的安装与维护措施、会计算机械传动的传动比。

熟悉机械传动的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的场合。

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教学重难点】1、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形齿轮的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的计算方法、蜗杆传动的啮合条件和蜗杆传动中涡轮回转方向的判定2、定轴轮系的传动路线、机械传动的传动比计算。

【学习概要】1、带传动2、链传动3、齿轮传动4、蜗杆传动5、涡轮传动6、轮系第一节 带传动【教学重难点】1、带传动得的传动的原理、类型特点、和应用的场合;2、V 带的传动参数;3、包角和传动比; 【教学方法】本节内容主要以预习练习为主,辅助教师对习题讲解达到学生掌握知识要点的目的。

【教学内容】 一、带传动的概述1.带传动的组成:主动轮 、 从动轮 、挠性带 。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以张紧在至少两个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

3.带传动的传动比i机构的传动比——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输出角速度的比值。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 1与从动轮转速n 2之比:4、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二、V 带传动 1、V 带1122n i nV 带传动——由一条或数条V 带和V 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第一章机械传动教学设计

第一章机械传动教学设计

第一章机械传动教学设计一、引言机械传动是现代机械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机械传动系统,能够实现不同部件之间的动力传递和运动转换。

作为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掌握机械传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本章将重点介绍机械传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设计原则,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机械传动。

二、机械传动的概念和分类机械传动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如齿轮、链条、皮带等)将动力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过程。

根据传动方式的不同,机械传动可分为直接传动和间接传动。

直接传动是指动力直接传递到工作机构,如齿轮传动和副带传动;间接传动是指通过传动装置将动力间接传递到工作机构,如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

机械传动的分类还可以根据传递动力的方式来划分,常见的包括齿轮传动、链条传动、带传动等。

齿轮传动是利用齿轮的啮合传递动力和转动的方式,常见的有圆柱齿轮传动、锥齿轮传动等。

链条传动是利用链条的传动方式,常见的有滑轮链传动、摩擦链传动等。

带传动是利用带的摩擦和弯曲传递动力和转动的方式,常见的有平带传动和齿带传动等。

三、机械传动的设计原则1. 转速和扭矩的匹配:在机械传动的设计中,需要根据所要传递的功率大小和工作机构的要求合理选择传动装置的转速和扭矩。

转速和扭矩的不匹配会导致传动装置的失效或传动效率的下降。

2. 传动效率的提高:机械传动中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摩擦损失和传动装置内部的损失。

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减小这些损失,提高传动效率。

常用的方法包括正确选择润滑方式、合理选择传动比和优化齿轮的啮合等。

3. 传动装置的可靠性和耐用性:机械传动的设计还需要考虑传动装置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传动装置要能够承受正常工作条件下的负荷,并具有足够的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选用合适的材料、合理设计传动装置的结构和加工工艺等。

4. 安全性和节能性:机械传动设计还需要考虑安全性和节能性。

传动装置应能够保证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此外,还应采取节能的措施,减小能量的损失和浪费。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案主题12 带传动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案主题12 带传动

主题12 带传动一、教学目标1、掌握带传动的受力、应力分析2、能区别弹性滑动与打滑3、了解带传动的类型与特点。

4、掌握带传动的应力分布规律二、课时分配本章绪论共 5 个单元,本章安排 6 个学时。

其中理论学时 5 个学时,实践学时 1 个学时。

三、教学重点带传动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带的应力分布图四、教学难点弹性滑动与打滑的区别五、教学内容单元1 带传动一、带传动的特点带传动是利用一种中间挠性件的摩擦传动。

有以下特点:(1)具有良好的弹性,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噪声小;(2)过载时,传动带在轮缘上会打滑,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可以避免其他零件的损坏;(3)适宜用在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4)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5)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较低,轴、轴承承受的压力较大,带的使用寿命短,外廓尺寸较大。

二、带传动的类型(1)平带传动:平带的横截面为矩形,平带传动主要用于两带轮轴线平行的传动,其中有开口式传动和交叉式传动等。

开口式传动的两带轮转向相同,应用较多;交叉式传动的两带轮转向相反,传动带容易磨损。

(2)V带传动:V带的横截面为梯形, V带传动是把V带紧套在带轮上的梯形槽内,使V带的两侧面与带轮槽的两侧面压紧,从而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3)圆带传动:圆带的横截面为圆形。

圆带传动只适用于低速、轻载的机械,如缝纫机、真空吸尘器、磁带盘的传动机构等。

三、带传动的应用带传动无论是在精密机械,还是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化工机械、交通运输、农业机械等中,都得到广泛使用。

由于带传动的效率和承载能力较低,不适用于大功率传动。

工作速度太低时,传动尺寸大而不经济;速度太高时,离心力又会减少带轮间的压紧程度,降低传动能力和带的寿命。

故带传动用于要求传动平稳、传动比不要求准确、中小功率的远距离传动。

一般带传动的传递功率为P≤50kW,带速v为5~25m/s,高速带的带速可达60m/s,传动比i≤7。

机械基础 第三版 教案 模块五 机械传动

机械基础 第三版 教案 模块五 机械传动

(4)对V带要及时检查和定期调整,如发现有不宜继续使用的,要及时更换。

(5)V带传动应安装防护罩。

三、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带传动的弹性滑动、打滑四、带传动的安装、张紧和维护四、思政元素固定圆的渐开线。

b)渐开线的基圆:该固定圆称为渐开线的基圆。

C)渐开线的发生线:NK称为渐开线的发生线。

2)渐开线的基本性质a)NK=弧长NA;b)NK是渐开线上K点的法线,也是基圆的切线;c)渐开线上各点压力角不同:K点离圆心越远,压力角越大;基圆上压力角为零。

d)渐开线的形状与取决于基圆大小:基圆越小,渐开线越弯曲;基圆越大,渐开线越平直;基圆趋于无穷大,渐开线为一条斜直线。

e)基圆内无渐开线。

2、渐开线圆柱齿轮的各部分名称和符号①齿轮共有五个圆(基圆节圆、齿顶圆dq r a>齿根圆d,r f>分度圆dr).②齿厚:沿某一圆周上所量得的轮齿弧线厚度称为该圆周上的齿厚.s r,不同圆周上的齿厚不同。

③齿槽宽:(齿间)在基圆圆周上所量得的相邻两轮齿间的齿槽弧线宽度,称为该圆周上的齿槽宽.④齿距(周节):沿某一圆周所量得的相邻两齿上手磔齿廓之间的弧线距离称为该圆上的齿距7r.d⑤同一圆周上:P r-s r+e r^—1z⑥分度圆:为了便于齿廓各部分尺寸的计算,在齿轮上选择一个圆作为计算的基准,该圆称为齿轮的分度圆,(标准齿轮分度圆于节圆重合且s=e)分度圆上的符号:(1)直径半径齿距齿厚齿槽宽drpse齿是巨p=s+e=nM=PZ=(I=Z π⑦齿顶高:ha-介于分度圆于齿顶圆之间的轮齿部分称为齿顶,齿顶的径向高度称为齿顶高.⑧齿根高: %一结余分度圆与齿根圆之间的轮齿部分称为齿根,齿根的径向高度称为齿根高.⑨齿全高(全齿高/齿高):h一齿顶圆于齿根圆之间的径向距离,即齿顶高于齿根高之和称为齿高. h=h a+h f⑩齿宽:b一齿轮轮齿的齿向长度称为齿宽⑪齿轮宽:B(b≥B)齿轮的轴向宽度称为齿槽宽.3、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单元三齿轮传动四、渐开线齿轮加工与根切现象1、渐开线齿轮的加工方法⑴仿形法⑵展成法:a插齿和滚齿b切削过程中的运动2、根切现象与不发生根切的最小齿数Zmin1)根切现象在切制齿轮时、如果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轮齿少于最少齿数(Zmin=I7),加工时往往会发生刀具将被加上齿轮齿根的渐开线齿廓切去一部分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根切。

带传动教案

带传动教案

带传动
(一)认识传动带
(1)组成:主动轮、从动轮、带
(2).工作原理:摩擦传动(3).类型:平带(扁平矩形),V带(等腰梯形),多楔带(以扁平部分为基体,下面有几条等距的纵向槽),圆带(牵引能力小,常用于仪器、家用器械、人力机械中)
优点:传动平稳、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有良好的挠性和弹性、过载打滑。

缺点:传动比不准确、带寿命低、轴上载荷较大、传动装置外部尺寸大、效率低。

适用于大中心距、中小功率、带速v =5~25m/s,i≤7的情况。

(二)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分析
1.播放带传动的工作原理视

2.受力特点:F O——由预紧产
生的拉力
上边:F O F2 下边:FO F1
拉力差:F1-F O = F O-F2
F = F1-F2——有效拉力(圆
周力)
正常工作时:F = 带与带轮间
摩擦力的总和∑F´
当F>∑F´时:——打滑
单位:F(N); v (m/s);
P(kW)
3.打滑(带与轮间的显著相
对滑动)
原因:过载;后果:带严重磨损,不能正常工作。

4.带轮的包角
包角越大,接触的弧就越长,
接触面间的摩擦力也就越大。

一般要求包角,因大带轮包角
比小带轮包角大。

最新中职机械基础教案:带传动概述

最新中职机械基础教案:带传动概述

章节名称带传动概述授课形式讲授课时1班级教学目的1、熟悉带传动的特点及类型。

2、掌握V型带的构造、标准。

教学重点带传动的特点教学难点带传动的特点、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辅助手段实物或模型课外作业练习册课后体会内容比较简单,易于学生接受。

带传动是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所组成,靠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一、带传动的特点和类型1.带传动的特点与其它传动形式相比较,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无噪声。

但因带传动存在滑动现象,所以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带与带轮是通过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因此过载时,传动带在轮缘上会打滑,从而可以避免其它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但传动效率较低,带的使用寿命短;轴、轴承承受的压力较大。

(3)适宜用在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但外廓尺寸较大。

⑷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

但不适用于高温、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合。

2.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可分为平型带传动、V型带传动、圆形带传动和同步带传动等。

(a)平型带传动(b)V型带传动(c)圆形带传动(d)同步带传动(1)平型带传动平型带(flat belt)的横截面为矩形,已标准化。

常用的有橡胶帆布带、皮革带、棉布带和化纤带等。

平型带传动主要用于两带轮轴线平行的传动,其中有开口式传动(open belt drive)和交叉式传动(crossed belt drive)等。

开口式传动,两带轮转向相同,应用较多;交叉式传动,两带轮转向相反,传动带容易磨损。

(2)V型带传动V型带(V—belt)的横截面为梯形,已标准化。

V型带传动是把V型带紧套在带轮上的梯形槽内,使V型带的两侧面与带轮槽的两侧面压紧,从而产生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

在相同条件下V型带传动比平型带传动的摩擦力大,由于楔形摩擦原理,V型带的传动能力为平带的3倍。

故V型带传动能传递较大的载荷,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带传动

带传动

高一机械班《机械基础》学案:第一章带传动【使用课时】2课时【学习目标】掌握:1.带传动的组成和原理、了解带传动的类型2. V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普通V 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理解V 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学习重点、难点】1.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2. V 带传动的主要参数、普通V 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V 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背多记【学习导向问题】一、 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1.带传动一般由 、 和 组成。

2. 带传动是以张紧在至少两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 来传递 和(或) 。

3、带传动的传动比i机构的传动比——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 与 之比:二、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 :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摩擦型带传动常用的形式有 、 、 。

啮合型带传动常用的形式有 。

三、带传动的特点与其它传动形式相比较,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无噪声。

但因带传动存在滑动现象,所以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带与带轮是通过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因此过载时,传动带在轮缘上会打滑,从而可以避免其它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但传动效率较低,带的使用寿命短;轴、轴承承受的压力较大。

(3)适宜用在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但外廓尺寸较大。

⑷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

但不适用于高温、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合。

1122n i n四.V 带传动1. V 带及带轮V 带传动——由一条或数条V 带和V 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1)V 带是一种 的环形带,其截面为 。

工作面为 。

(2)V 带的结构有 和 两种,分别由 、 、 和 组成。

(3)V 带带轮的常用结构有 、 、 和 。

其结构取决于带轮基准直径d d 的大小。

a.当d d ≤150mm 时,可制成实心式。

b.当d d =150---450mm 时,可制成腹板式,或制成孔板式。

机械基础教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机械基础教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通用教材)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时授课计划(第2页)课时授课计划(第3页)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 §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一、带传动的组成与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以紧在至少两轮上的带作为中间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啮合力)来传递运动和(或)动力。

3、带传动的传动比i机构的传动比——机构中瞬时输入速度与输出速度的比值。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转速n 1与从动轮转速n 2之比:二、带传动的类型带传动 :摩擦型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1122n i n时授课计划(第2页)讲授容和过程方法与指导三、带传动的特点与其它传动形式相比较,带传动具有以下特点:(1)由于传动带具有良好的弹性,所以能缓和冲击、吸收振动,传动平稳,无噪声。

但因带传动存在滑动现象,所以不能保证恒定的传动比。

(2)传动带与带轮是通过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因此过载时,传动带在轮缘上会打滑,从而可以避免其它零件的损坏,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但传动效率较低,带的使用寿命短;轴、轴承承受的压力较大。

(3)适宜用在两轴中心距较大的场合,但外廓尺寸较大。

⑷结构简单,制造、安装、维护方便,成本低。

但不适用于高温、有易燃易爆物质的场合。

四、带传动的维护为了延长使用寿命,保证正常运转,须掌握正确的使用与维护。

1.带传动在安装时,必须使两带轮轴线平行,轮槽对正,否则会加剧磨损。

安装时应缩小中心距后套上,然后调整。

2.严防与矿物油、酸、碱等腐蚀性介质接触,也不宜在下曝晒。

3.为保证安全,带传动应加防护罩。

课时授课计划课时授课计划(第1页)讲授容和过程 方法与指导 §1-2 V 带传动一、V 带及带轮V 带传动——由一条或数条V 带和V 带带轮组成的摩擦传动。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教案1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教案1

《机械基础》教学计划教案
一、教学简析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为《机械基础》。

常用机构主要给大家介绍了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和间歇运动机构这三个主要类型,学生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学习,可以初步掌握常用机构的一些最基本知识。

机械传动部分主要介绍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及轮系和减速器知识。

学生学习后会对基本的机械传动有一个系统认识,为今后从事机械及机械设计与制造等行业打下坚实基础。

在液压与气压传动部分主要介绍了液压传动概述、液压传动元件、液压传动系统及气压传动概述、气压传动元件及气压传动系统主要知识。

二、教育目标、任务要求
教育目标:
1、强化专业意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2、形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3、树立科学人生观,正确进行职业规划。

教学目标任务要求:
1、掌握机构组成的充分且必要条件
2、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和应用
3、掌握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4、了解凸轮机构的分类
5、掌握凸轮机构常用的从动件运动规律。

最新中职机械基础教案: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最新中职机械基础教案: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一、带传动的受力分析1、静止时)。

带预紧套在带轮上,带轮两边的张紧力相等,为初拉力(F2、带负载传动时带与带轮接触面间有摩擦力,带绕上主动轮的一边被拉紧(紧边),拉力由F 0增大到F 1;另一边(松边)拉力由F 0降至F 2 。

有效拉力:紧边与松边拉力的差值(F 1-F 2)为带传动中起传递转矩作用的拉力。

又称有效圆周力F t 。

F t =F 1-F 2=ΣF f实际上有效圆周力等于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力总和ΣF f 。

假定带工作时总长度不变,则 F 1-F 0=F 0-F 2 所以 F 1+F 2=2F 0 则 紧边拉力 F 1=F 0+F t /2松边拉力 F 2=F 0-F t /2 3、临界状态时在预紧力F 0一定时,传递的有效拉力F t 等于极限摩擦力F lim 时。

带将打滑。

带能传递的最大圆周力为F tmax =F 1(1-1/e f α1) 二、带传动的应力分析传动带工作时产生三种应力: 1、 拉应力工作时由紧边拉力F 1和松边拉力F 2引起的应力。

σ1=F 1/A (MPa ) σ2=F 2/A (MPa ) 2、 弯曲应力传动带弯曲时产生的应力。

3、离心拉应力传动带绕带轮作圆周运动时带上每一质点都不可避免地受离心力作用而产生离心 拉应力各截面处应力是不相等的,传动带紧边绕入小带轮处应力最大 σmax =σ1+σb1+σC (MPa ) 三、滑动分析1、 弹性滑动传动带具有一定的弹性,受到拉力后要产生弹性伸长,拉力大伸长量也大。

传动带工作时,紧边拉力F1比松边拉力F2大,所以紧边比松边的弹性变形量大。

当传动带绕入主动带轮时,轮上的A点和带上的B点重合,线速度相等。

随着主动带轮的转动,带上B点的拉力由F1减少到F2,带的伸长量也相应地减少。

这样轮上的A点到了A1点时,带上的B点才到B1点,,B1点滞后于A1点。

由此可见,传动带随主动带轮运动的过程中,由向后的微小滑动,使带的线速v落后于主动轮的线速度V1。

带传动教案完整版

带传动教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章
第一节带传动概述
授课人:
工作单位:
工作部门:
专业方向:
授课年级:
学生人数: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10-1 摩擦带传动
(2)摩擦型带传动按照带的截面形状又可以分为:a)平带、b)v带、
c)多楔带、d)圆带传动。

1、平带:平带传动结构最简单,传动效率较高,在传动中心距较大的
场合应用较多。

平带的接头方式常用的有胶合、缝合、铰链扣等。

2、v带传动:V带传动的传动能力较大,在传动比较大时、要求结构
紧凑的场合应用较多,就是带传动的主要类型。

四、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打滑
带必须以一定的初拉力张紧在带轮上。

静止时,带两边的拉力都
等于初拉力F0;传动时,由于带与轮面间摩擦力的作用,带两边的拉力
不再相等。

绕进主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增加到F1,称为紧边,为紧
边拉力;而另一边带的拉力由F0减为F2,称为松边,为松边拉力。

设环形带的总长度不变(近似的),则紧边拉力的增量应等于松边
拉力的减少量,即
两边拉力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也就就是带所传递的圆
周力F,即
将两式换算可得
圆周力F(N)、带速v(m/s)与传递功率P(kW)之间的
关系为
五、带的传动失效——打滑
若带所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轮面间极限摩擦力的总与时,
带与带轮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

经常打滑将使
带的磨损加剧、传动效率降低,以致使传动失效。

绘图示
意,讲解
计算
15分钟。

(完整word版)带传动教案完整版

(完整word版)带传动教案完整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教学内容:第十章
第一节带传动概述
授课人:
工作单位:
工作部门:
专业方向:
授课年级:
学生人数: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
机械设计基础-教案10-1 摩擦带传动
(2)摩擦型带传动按照带的截面形状又可以分为:a)平带、b)
v带、c)多楔带、d)圆带传动。

1. 平带:平带传动结构最简单,传动效率较高,在传动中心距较大
的场合应用较多。

平带的接头方式常用的有胶合、缝合、铰链扣等。

2.v带传动:V带传动的传动能力较大,在传动比较大时、要求结构
紧凑的场合应用较多,是带传动的主要类型。

四、带传动的受力分析与打滑
带必须以一定的初拉力张紧在带轮上。

静止时,带两边的拉力
都等于初拉力F0;传动时,由于带与轮面间摩擦力的作用,带两边
的拉力不再相等。

绕进主动轮的一边,拉力由F0增加到F1,称为
紧边,为紧边拉力;而另一边带的拉力由F0减为F2,称为松边,
为松边拉力。

设环形带的总长度不变(近似的),则紧边拉力的增量应等于松
边拉力的减少量,即
两边拉力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也就是带所传递的圆周
力F,即
将两式换算可得
圆周力F(N)、带速v(m/s)和传递功率P(kW)之间的
关系为
五、带的传动失效——打滑
若带所需传递的圆周力超过带与轮面间极限摩擦力的总和时,
带与带轮将发生显著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

经常打滑将
绘图示
意,讲解
计算
15分钟。

最新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最新中职类机电专业《机械基础》教案

附表八
江苏省职业学校
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机电技术应用
课程名称机械基础
授课教师苗洪敏
学校扬州生活科技学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课堂教学安排。

1第一章教案:带传动

1第一章教案:带传动
齿同步带有单面齿同步带和双面齿同 步带两种类型。
三、同步带轮 同步带轮又可分为梯形齿同步带
轮和圆弧齿同步带轮,
四、传动特点
1、工作时无相对打滑,传动准确,具 有恒定传动比。 2、传动平稳,具有缓冲、减震能力, 噪声低。
学生根据 书本上的概念 和老师的讲解 进行理解,对所 学的同步带传
3、传动效率 0.98,节能。 4、传动比范围大。 5、传动机构简单,保养维护成本低。 6、结构紧凑。 7、无需润滑、无污染,不可在恶劣环 境下工作。
备注栏可供中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选用,如设计意图、对应教法
课题名称 带传动
课时教案
授课章节
1
授课课时 学期共 48 课时,第 5、6 课时
授课形式 讲授
使用教具 一体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同步带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 可以根据不同要求选用合适的同步带
素质目标 树立标准化意识,培养一丝不苟的精神
教学重点 工作原理
学生活动
查询资料,了解 简单的带传动
机械。
学生观看 动画,并且去思 考带传动的传 动方式,在日常 生活中见到的 带传动有哪些。
备注
课中 教学
二、讲授新课
向学生展示几张图片,共同分析图片上
的传动结构。完成以下几个项目:
一、带传动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1、 组成:主动轮、从动轮、挠性带。
学生根据
2、工作原理:依靠带与带轮接触面之
动优缺点进行 复述。
三、总结评价 本章主要学习了 V 带及 V 带轮的
参数计算,其参数为本章重点。 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讨论
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
学生根据 所分小组进行 讨论,归纳总结 阐述本章所学。 1. 同 步 带 轮 的 两种形式。 2. 同 步 带 传 动 的优缺点、适用 场合。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带传动工作原理和类型

中职机械基础教案:带传动工作原理和类型

江苏省XY中等专业学校2022-2023-1教案编号:
备课组别机械
课程
名称
机械基础
主备
教师
授课
教师
课题:§1-1 带传动工作原理和类型
教学目标1.掌握带传动的组成、工作原理及传动比的计算;
2.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的计算;
重点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传动比概念及计算;
难点带传动的工作原理、传动比概念及计算;
教法讨论、讲授;
教学
设备
多媒体;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内容及组织过程个案补充
教学内容
讲授新课:第一章带传动
§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一、带传动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
由固定于主动轴上的带轮(主动轮)、固定于从动轴上的带轮(从动轮)和紧套在两轮上的挠性带组成。

1—带轮(主动轮) 2—带轮(从动轮) 3—挠性带
图(一)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带传动是以张紧在至少两个轮上一带作为蹭挠性件,靠带与带轮接触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或啮合力)来传递运动或动力的。

环节
教学内容
图(二)
拉力大的一边称为紧边、拉力小的一边称为松边
3、带传动的传动比
机构中瞬时输入角速度与输出角速度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

带传动的传动比就是主动轮的转速n1与从动轮转速n2之比,通常用
i12表示(如图二所示)。

其公式为:
i12=21ω
ω
=2
1
n
n
式中1ω、2ω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角速度,rad/s。

n1、n22ω分别为主、从动轮的转速(r/min).
二、带传动的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是在平带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可传递很大的功率。多楔带传动兼有平带传动和V带传动的优点,柔韧性好、摩擦力大,主要用于传递大功率而结构要求紧凑的场合。
摩擦型带传动的特点
在过载时带在带轮上的打滑,可防止损坏其他件,起安全保护作用。但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应用最广
(2)、啮合型带传动
靠带内侧凸齿与带轮外缘上的齿槽相啮合实现传动,即当主动轮转动时,由于带和带轮间的啮合,便拖动从动轮一起转动,并传递动力
(3)V带传动:
①普通V带传动、
②窄V带传动、
③多楔带)、
2、啮合型带传动
三、带传动的特点




1、根据学生刚入门这门课程和接触机械传动的情况,要教他们多种学习方法并多去实习场地参观,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
2、老师要慢讲细讲,
3、加强提问,使学生有紧头。
4、带传动原理讲起来还算易懂
理论联系实际




本节主要学习的内容是:
1、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了解性)
2、带的传动比(掌握性)
3、带传动的特点和应用




作业布置:
P14:T1、T2




一、带传动的组成、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3、带的传动比i12
二、带传动类型
1、摩擦型带传动
(1)、圆带传动:
(2)平带:
体现市民生活质量状况的指标---恩格尔系数,上海也从1995年的53.4%下降到了2003年的37.2%,虽然与恩格尔系数多在20%以下的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但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表明上海消费已开始进入富裕状态(联合国粮农组织曾依据恩格尔系数,将恩格尔系数在40%-50%定为小康水平的消费,20%-40%定为富裕状态的消费)。
教研室审批:日期::系部审批:日期:
课程
机械基础
授课教师
佘芳
授课
日期
专业
机械
班级
章节
课题名称
课题
学时
分配
讲解
练习
机动
§1-1
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1
0.5
0.5
总学时
2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1、让学生了解带传动的组成
2、使学生掌握带传动原理和类型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识别带传动类型的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要要从心里想学、爱学这门课程
结构简单,带轮也容易制造,
在传动中心距较大的场合应用较多
(3)V带传动:
V带:应用最广的带传动,在同样的张紧力下,V带传动较平带传动能产生更大的摩擦力。
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普通V带传动、窄V带传动、多楔带)、
1)普通V带
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侧面为工作表面。
2)、窄V带传动和宽带传动
3)、多楔带:
它是在平带基体上由多根V带组成的传动带。可传递很大的功
6、你购买DIY手工艺制品的目的有那些?
1、现代文化对大学生饰品消费的影响
4、“体验化”消费
十几年的学校教育让我们大学生掌握了足够的科学文化知识,深韵的文化底子为我们创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在大学期间,我们学到的不单单是书本知识,假期的打工经验也帮了大忙。
年轻有活力是我们最大的本钱。我们这个自己动手做的小店,就应该与时尚打交道,要有独特的新颖性,这正是我们年轻女孩的优势。
即:当原动机驱动主动带轮转动时,由于带与带轮之间摩擦力的作用,是从动带轮一起转动,从而实现运动的动力的传递。
3、带的传动比i12
①、定义:机构中主动轮转速为n1与从动轮转速为n2的比值称为机构的传动比。
②、公式传动比则为
i12=n1/n2
式中,n1、n2分别为主动轮、从动轮的转速(r/min)。
二、带传动类型
应用带传动广泛应用在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化工机械、交通机械等。带传动常用于中小功率的传动;一般情况下,带传动传动的功率P≤100KW,摩擦带传动的工作速度一般在5~25 m/s之间,摩擦带传动的传动比一般不大于7;啮合带传动的工作速度为40-50m/s,啮合带传动的传动比可达10,传递功率可达200KW,效率高达98%-99%。
(4)、低副和高副机构概念
导入新课
通过绪论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到了一台机器的工作所需要的传动形式是不同,那他们都有那些传动呢今天我们就来先讲带传动
一、带传动的组成、原理
1、带传动的组成
如图所示,带传动一般是由主动轮1、从动轮2、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动带3及机架组成。
2、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带传动是利用张紧在带轮上的传动带与带轮的摩擦或啮合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根据工作原理不同分:
摩擦型带传动和啮合型带传动
1、摩擦型带传动
•:靠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即:当主动轮转动时,由于带和带轮间的摩擦力,便拖动从动轮一起转动,并传递动力如:圆带传动、平带传动、V带传动等;
(1)、圆带传动:
•横截面为圆形。只用于小功率传动
例如家用缝纫机
(2)平带:
平带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内表面为工作面。
如同步带传动兼有带传动和齿轮传动的优点吸振、i准确,在汽车、打印机中广泛应用。
同步带传动
啮合型带传动的特点:
可以保证准确的传动比,实现同步传动即:无滑动,能保证固定的传动比;带的柔韧性好,所用带轮直径可较小;传递功率大。用于要求传动平稳,传动精度较高的场合.(强力层为钢丝绳,变形小;带轮为渐开线齿形)
提问法
讲授法
启发式
§8-4情境因素与消费者行为2004年3月20日
夏日的街头,吊带装、露背装、一步裙、迷你裙五彩缤纷、争妍斗艳。爱美的女孩们不仅在服饰搭配上费尽心机,饰品的选择也十分讲究。可惜在商店里买的项链、手链、手机挂坠等往往样式平淡无奇,还容易出现雷同现象。
四、影响的宏观环境分析
据调查,大学生对此类消费的态度是:手工艺制品消费比“负债”消费更得人心。
三、带传动的特点
(1)、传动带有弹性,能缓冲、吸振,传动较平稳,噪音小;
(2)、摩擦带传动在过载时带在带轮上的打滑,可防止损坏其他件,起安全保护作用。但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
(3)、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适用于两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
(4)、传动效率低,外廓尺寸大,对轴和轴承压力大,寿命短,不适合高温易燃场合。
教学
重点
工作原理及传动比的计算
教学
难点
传动比的计算
教学方
法设计
讲授法
演示法
理论联系实际
利用多媒体课件
教具
配备
各种带传动模型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法与学法
§1-1带传动的组成、原理和类型
组织教学
1、点名:了解学生的到校情况,以便为没有来上课的同学补课
2、提问(1)、;运动副概念
(2)、运动副分那几类型
(3)、运动副的应用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