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7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合集下载

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

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
庆 ,9 8 。 1 9 ) 四、 功能 译 论 在 文 学 翻译 中对 文 化 传 达 的作 用 ( ) 能 译 论 对 于文 学翻 译 的 指 导作 用 一 功 在 文 学 翻译 中 , 译论 的作 用 是 不 可 低估 的 它们 是 文 学 翻 译 批 评 的 重要 评 判 准 则 , 促进 文 学 翻 译优 化 的动 力 。 文 学 是 在


码一 信 息 反 馈 等 环 节 所 构 成 的 一 个 双 向 信 息 传 递 的 动 态 过 程 , 一 种 文化 背 景 中 的编 码 的信 息 充 分 、 效 地 在 另 一 种 文 使 有
化 背 景 中进 行 解 码 . 到 交 际 双 方预 期 的交 际 目的 。 达
流。 在表 达 情 感 更 为 丰 富 细腻 的文 学 作 品 的 翻译 中 , 者所 面 译 临 的挑 战 不 仅 仅来 自语 言 , 多 地 来 自于 文 化 的 差 异 . 如 奈 更 正 达 所 述 ,要 真 正 出 色地 做 好 翻译 工 作 ,掌 握 两 种 文 化 比掌 握 “ 两 种语 言 更 为重 要 ” 因 此 在 文 学 翻译 批 评 中一 个 至关 重 要 的 。 评 判 原 则 就 是 文 化 的 转换 与读 者接 受度 ,具 体 集 中于 以下 四 个 方 面 的 问 题 : 是语 义 的 文 化 诠 释 ; 是 文本 的 文 化 解 读 ; 一 二 三 是 翻 译 的 文化 表 现论 : 四是 文 化 心 理 的转 化 与 实 现 ( 宓 刘
五 、 语 结
翻译 中 , 为其 文 体 体 裁 的 特 殊 性 , 其 不 同 于专 业 严 谨 的文 因 使 体, 而是 更 注 重 于 意 境 的 表现 与传 达 。 因此 对 于 持 不 同语 言 的 人 们 来 说 , 文 化 背 景 不 同 , 多在 原 文 中作 者 努 力 呈 现 的 语 其 许 境 或 暗 示 如 果不 能通 过 翻译 很 好 地 传 达 ,对 译 文 读 者 来 说 就 不 能准 确 地 理解 原 作 者 的用 意 , 种 译 文 可 以 说 是 不成 功 的 。 这 所 以说 在 文 学 翻译 中 , 化 是 否 能 够 恰 当 地 传 递 , 否 能 够 得 文 是 到 受 众 的 认 同 与 接受 .对 于评 判 一 篇 译 文 是 否 成 功 是 至 关 重 要 的。 因此 可 以将 功能 翻译 理 论 引 入 文学 翻译 批 评 , 以此 作 为 文 化 传 递 程 度 与 恰 当 性 的 标 准 。 在 诺 德 的 Ta s t g傩 口 rn l i an P ro e l ci t :u ci ai p ra h sE p a e 一 书 中 u s u t i F n t n l t p oc e x l n d p f A vy o sA i 对 文 学 翻 译 提 出 了 四 点要 求 ,阐 明 了功 能 翻 译 理 论 与 文 学 翻 译 的关 系 。 实 上 , 调 在 不 同 的语 境 和 要 求 下 以 不 同 的方 式 事 强 进 行 翻 译 或 表达 , 能 译 论 与 文 学 翻 译 的精 髓 是 一致 的 , 们 功 它 都 是 一 种 灵 活 的机 制 , 出特 定 的 目的 与 风 格 。 此功 能 译 论 突 因 无 疑 是 文 学 翻译 批 评 与 分 析 的 有力 依 据 。

英语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英语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任玉江英语学习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民勤县第四中学任玉江教学大纲提出学习英语要培养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这种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化价值观的理解,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有利于语言交际的顺利进行。

实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教学过程实施:改变教师的观念,引导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和图书馆学习语言文化,充分利用英语兴趣课堂汲取中西文化。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教师应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努力使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了解外国文化,特别是英语国家文化;帮助他们提高理解和恰当运用英语的能力,不断拓展文化视野,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语言专家吴冰说,“语言是与文化紧密联系的,不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即便能说英语,在交流中也难免产生误解和其它困难。

”可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重要的。

1 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意义1.1 提高学生对各民族文化价值观的理解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经济条件、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将产生不同的文化现象。

不论是相同的价值观还是不同的价值观,其文化特色自然会在语言中留下烙印。

语言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

较好的英语语言功底是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一大优势,而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深入了解又有助于语言水平的提高。

了解语言背后深层而丰富的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对语言文化价值观的认识、尊重异域文化的差异。

英语教材既包含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又有英语国家的文化,引导学生正确地鉴别和欣赏中西文化,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开阔眼界,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各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让学生开阔眼界,兴致盎然地学习英语。

文化的内容包含方方面面的领域,19 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在《原始文化》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比较经典的定义:"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

浅谈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浅谈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

浅谈: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院(系):文化传播学院专业:英语班级:英语124班姓名:杜佳楠学号:201211010402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不同语言使用人群众最普遍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不同国家之间交流最有效的方式和手段。

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对于英语翻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翻译并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而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下,对语言代码的转换工作。

由于各个国家之间文化背景、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的不同,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字:文化差异跨文化视角翻译技巧“译者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一词是我在上孙黎老师的口译课时,她所讲到的。

从而引起了我对于翻译以及自身在翻译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的思考。

在翻译课上学习了翻译的理论与基本技巧,同时在实践课上对各种文体进行过实际练习后,我深感翻译对于一名译者的要求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这么简单,翻译负担着语言和文化中进行转换、促进交流的重任,所以需要更加完善又严谨的译文,而这又需要译者具有很强的跨文化意识与运用这种意识的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国人真正接受你的译文,让国内大部分民众理解你的译文。

首先,我想谈一谈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在我翻译过程中体现。

一、文化起源的差异英国是一个岛国,幽深的海岸线和深水海港为航海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英吉利海峡是许多国家通往大西洋唯一的出口,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要道之一。

由于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航海业和渔业,英语语言中产生了大量与航海有关的俗语或习语,如get into the deep water意为“陷入深水之中”,从而引申为“陷入困境”,raised the wind意为“找风”,而引申意义为“筹钱”。

而中国人的祖先居住在亚洲东部北温带,气候温和,较少受飓风和海啸的侵袭,地理位置以半封闭式为主,农耕文化影响深远。

如英文中drink like a fish “像鱼儿一样喝水”来表达大口喝水,而汉语中则使用“牛饮”一词来表示同样含义。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2019年精选文档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2019年精选文档

高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依托。

只懂得语言而不懂得相关的文化,语言学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主要停留在语言知识的教学层面――语音、词汇和语法的传授,可是一旦进入到真实的交际情景,大多数人不是有口难言就是词不达意。

这说明我们的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方面还亟待加强。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意识?《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02)为我们做出了明确的解答: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交际时,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的语文化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1. 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跨文化交际日益频繁。

我们面对的不再是与自己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人,而是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迥异的外国人,所以我们不能再单纯依赖母语文化来表达自己或理解对方,而应在充分考虑对方文化习惯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和反应,否则就难以成功实现跨文化交际。

2. 新《课标》要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2002)对英语文化知识的教学有着明确的规定: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他们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其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主要英语国家与中国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的异同;常见习语、成语、典故及其文化内涵;主要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的经历及其成就等。

3. 高考形势的需要纵观07年以来全国各省市高考英语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对西方文化知识或跨文化交际的考查一直没有放松,特别是在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中,例如07-10全国卷II考题的完形填空、07-10安徽高考阅读理解、07-10湖北书面表达。

由此可见,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加大西方文化知识的导入,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并以此作为提高高中外语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两者关系十分密切。

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

人类社会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给语言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一个民族的语言必然承载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所有的社会生活经验,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重要特征。

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的政治经济制度、宗教信仰、风俗人情的总和。

不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就难以真正掌握这个民族的语言。

而侠义的文化就是指人民在精神领域的创造物,亦即精神文化,而语言文化是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已然成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语言中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英语学习中,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

接触和了解英语过节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

因此,了解英语文化对于学习英语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

在其实阶段要使学生对英语文化以及中外文化的异同有个粗略的了解。

在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只是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

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发展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初中英语的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也要引领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为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启发学生扩展文化视野,发展跨文化意识和交际的能力呢?1.要正确理解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培养文化意识。

有人认为外语学习和本国文化学习没有什么关系。

其实二者关系很密切。

新课标所说的“文化意识”指对社会文化的认识,尤其是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包括文化知识、文化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浅谈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浅谈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浅谈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作者:王坚来源:《卷宗》2016年第10期摘要:当今的互联网时代,跨文化之间的交流已经非常普遍。

而口译作为一种方法,在此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讨论的就是在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及重要性。

关键词:口译;跨文化;意识我们知道,口译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它也是社会上一个热门的职业,因此口译也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的发展。

随着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不断的增多,口译这项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讨论的就是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

我们将先解释什么是口译及跨文化交际;接着再探讨跨文化意识对口译活动造成困难;最终想出相应的方法来解决这种困难并提高口译的质量。

1 什么是口译口译是一种翻译行为,它是将口头或书面的信息通过口头输出方式转化为目标语的一种行为,它是在比较短的时间里将一种言语迅速、流畅、适当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

它包含了以下几点特征:一,瞬间性强。

口译人员通常是在事先没有更多准备的时候,立即进行语言转换的临场实践活动。

二,独立性强。

口译是一种个体行为,一般都是一个人进行翻译的活动,因此译员所担负的责任自然而然也就是他一个人承担。

三,多样性强。

我们都知道口译是一种多样性的语言活动,不仅仅包括翻译本身,它还涉及到语言的听,说,读,写等各个方面。

2 什么是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就是对于与本民族文化有差异或冲突的文化现象、风俗、习惯等有充分正确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接受与适应。

口译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译员不仅仅应对的是语言问题还有与文化方面相关的问题。

因此当我们谈到跨文化意识的时候,就应当了解不同文化的意识会产生不同的理解,跨文化交际障碍也就无法避免。

“在跨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的文化背景不同,传统习惯以及行为、思维模式各异,所有对应言辞的文化内涵迥异,而各自又都是在按照自己所遵从的文化模式来表述思想和感情,双方对于各自的背景文化缺乏必要的了解。

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文化障碍”张文(3)1998。

浅析口译与跨文化意识

浅析口译与跨文化意识

浅析口译与跨文化意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口译不仅是一种言语交际行为,也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鉴于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口译中存在许多阻碍交际双方交流与理解的文化差异因素,口译者除需要在语言层面的技术转换上具备高超的言语交际能力外,更需要在文化内涵与交际效果层面上具有跨文化意识。

因此,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口译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意识;口译一、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语言是沟通与理解的媒体,是反映社会与文化的一种形式,又能反映整个思维的过程。

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一定的特征,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使用各种语言的人们也会以独特的思维方式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与交流。

从在口译中研究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看,Thomas(1991:192)对文化这一概念所作的阐释比较贴切:文化是一种万有的、对一个社会、国家、组织或团体极为典型的定位系统。

这一系统由特殊的标记构成,在每一个社会里以口头形式得以世代传承。

它影响到全体社会成员的感知、思维、价值判断和行为,并以此对他们的社会属性作了界定。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交际活动。

随着经济、政治活动的全球化,世界各国之间的跨文化交际越来越频繁。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表现形式。

翻译工作人员作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起沟通作用。

口译者在这一交际活动中最直接接触不同文化领域的信息,要求能迅速准确地表述不同文化背景交际双方的各种意图。

如果交际双方来自同一社会与文化背景的国家,在共同的语言与文化制约下,对事物将具有统一的概念,并以相同的思维方式参与交流,不言而喻,双方都能容易沟通,正确理解交流的内容,也能领悟欲说之言。

既然不同的语言在语言体系、语言功能、表达方式等方面差异甚大,甚至截然相反,那么,这一差异势必会在跨文化交际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双方产生误解,造成交流障碍。

毋容置疑,这一差异对口译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因此,文化因素在语码转换基本作用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及其学习能力培养的概念: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和使用外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陈琳等,2004)。

英语跨文化知识主要涉及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鲁子问、王笃勤,2006:8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它影响着生活在该社会的人们的思维模式及交际原则。

学习能力一般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称为认知能力。

现代社会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指不断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接受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适应新要求的终身学习能力。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指通过英语教学活动,教师有意识地、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并通过给学生出题目,让学生用不同途径在阅读中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适应现代社会的高效率学习的学习能力。

本研究定位于初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让学生对目标语国和其他国的文化行为、观念和文化模式的理解和参透。

三、国内外关于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着手的研究,并且在本世纪初有一部分新的研究成果相继问世。

诸如刘林峰著的《高中英语跨文化知识教学途径研究》,张玉萍著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珍妮特·沃斯、戈登·德莱顿著的《学习的革命》,戴维思著的《这样学习最有效》,戴森著的《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鲁子问和王笃勤著的《新编英语教学论》等。

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为有效英语阅读学习提供了学习方法方面的参考资料;二是这些研究多数是自发的,有些没有作为国家教育部门的研究课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没有对这些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任何努力;三是这些研究成果只被少数教师和学生自发地借鉴,多数人不懂得借鉴的成功经验,而知识凭个体简单摸索;四是这些研究成果与课堂教学和课程没有很好地结合,内容上不同步,形式上不相配套。

浅议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

浅议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

浅议口译员的跨文化意识【摘要】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和频繁,而口译作为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的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交际工具,其地位也显得愈来愈重要。

众多的口译活动表明,口译不仅仅是译语言更多的是译文化,而跨文化交际意识在评价口译质量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

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口译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加强口译人员对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视,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跨文化意识;口译;文化溶入;移情一、口译与跨文化意识口译是“对口头表达的信息以及文本进行的口头翻译”(Shuttleworth & Cowie,1997:82),指的是一种通过口头表达形式,将所听到(间或读到)的信息准确而又快速地由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进而达到传递与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际行为,是人类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动中所依赖的一种基本的语言交际工具(梅德明,2003)。

口译的交际行为决定了口译不得不面对所有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语言障碍问题和文化冲突问题。

而作为交际使者的口译员,穿梭于两种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流利的语言表达,还要对各自的文化及思维方式有所了解。

这样,才能在工作过程中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必要的误解,保证双方的初衷得以实现,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局面。

二、跨文化意识与口译的关系跨文化意识对口译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对于口译者来说,跨文化意识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质量;比如说中国人一向谦虚谨慎,受到夸奖或赞美时喜欢用“哪里,哪里,还差得远呢”,如果口译者对应地翻译成“Where,where,there’s still a long way to go. ”一定会搞得老外一头雾水,按照中国人的价值标准,做人应该谦虚不傲。

从小在这样的文化模式中长大,人们自然养成了以谦虚的态度对待赞扬的习惯。

而在西方人看来,称赞是对他们的鼓励、认可、赞同,他们习惯向称赞他们的人表示感谢。

论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

论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

论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加,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各行各业所必备的一种素质。

无论是在国际贸易、外交、教育、旅游等领域,还是在人际交往、文化传播等方面,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跨文化交际的定义、意识与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跨文化交际的定义跨文化交际是指在与其他国家、地区、文化背景、语言环境不同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时,能够有效理解、克服和解决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问题和交际障碍的能力和技巧。

跨文化交际是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员的交往和交流,这种交际往往是跨越国境和文化之间的交往。

跨文化交际的目的是相互了解和尊重对方文化,构建和谐互通的文化氛围。

跨文化交际的基本要素包括语言、历史背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

在跨文化交际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往往会因为对语言表达、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文化冲突或交流困难。

因此,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个体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事物产生敏感、好奇和尊重的认识和认知水平。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意识是培养能力的基础,跨文化交际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良好的交际习惯。

在实际交往中,尊重别人,互相理解,平等交往,注重礼仪等交往习惯体现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开端。

善始善终,重视沟通,表达清晰,为交流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2.关注文化差异。

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产生好奇心,关注对方的文化差异,更好地理解对方的习俗文化,为跨文化交际打开心扉。

3.尊重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事物,不能对其抱有刻板印象和歧视态度。

尊重对方文化差异,能够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和交往的成功。

4.学习文化差异。

了解不同文化习俗,修炼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多维度的学习能够更好地促进文化交融和理解。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掌握了跨越文化差异和沟通障碍的技能和策略。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翻译能力培养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翻译能力培养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翻译能力培养作者:李艳旸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24期摘要:“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对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方向。

英语专业,尤其是翻译教学,应勇于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既重视语言文字本身,又要融合西方国家的历史背景与文化,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积极探索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一带一路”;跨文化交际;翻译“一带一路”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3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古丝绸之路最初是一条连接亚洲,欧洲和非洲的重要商业贸易路线,后来,它逐渐演变成了东西方间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方面交流和合作的主要道路。

现如今,当今世界正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贸易格局和多边贸易投资规则正处在深刻地在调整阶段,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带将会积极发展中国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作为一项经济战略,在其发展与落实过程中,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语言的发展,传播及其翻译将扮演者重要角色;同时,沿线各国家的各种经济贸易的往来日益密切,这就需要大量的跨文化交际和翻译人才。

英语专业学生作为高校培养的外语专门性人才,应紧抓这一发展机遇,不断应对挑战,提高自身翻译水平,克服不同语言文化间的交际困难。

如何在这一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尤其是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及翻译能力是高校教师必须面对并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一带一路”战略下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建立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密不可分。

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同处于一种环境中的人们所拥有的“共同的心理程序”。

[1]这种“程序”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磨合逐渐成为一种国家和民族所特有的标志。

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其民族心理,思想内涵及其文化表现都千差万别,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地理环境不同。

口译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口译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口译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作者:肯巴特·库莫纳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1期摘要:口译是一个口头转述的过程,是一个把一种语言的信息快速和准确传达给另一不了解这种语言的人的过程。

作为不同文化间交流的活动,口译拥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口译员所面对的不仅是两种语言,而且是两种文化,没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没有深入了解文化间的不同,就不能更好地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交流,从而翻译出高水平的译文。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口译过程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笔者将会从口译的概念特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特点入手,来阐述口译过程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及翻译策略。

关键词:口译者;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3-0082-02一、跨文化交际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一)跨文化交际的概念跨文化交际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一种社会行为。

这种社会行为可以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交际活动,内容可能涉及不同的政策、价值观、风俗、宗教、历史、礼仪等等。

因此,即使是具备良好语言能力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例如不同的社会背景、历史、政治制度、价值观、宗教信仰、风俗学,跨文化交际者如果不能很好的理解两种文化并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难免在这种交际的过程中出现一些理解和处理方面的失误。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即作为非母语的或第二语言的外语交际能力。

它绝不是只限于口头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而理所当然地包括书面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人们以前习惯上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只理解为前一种能力的说法或做法,是不完整的和有害的。

也就是说,外语教学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用所学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各种素养。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分类1.语言能力,掌握扎实、宽广的语言知识和言语技能;熟悉语言结构和语言单位所隐含的民族文化成分。

翻译工作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翻译工作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解决冲突
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或缓解冲突,如 解释、协商、妥协等。
培养良好的沟通习惯与态度
01
02
03
尊重对方
尊重对方的观点、文化和 习惯,避免主观臆断和歧 视。
耐心倾听
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和需 求,确保充分理解对方的 意图。
积极反馈
及时给予对方积极反馈, 让对方知道自己的想法和 态度。
THANK YOU
语境对翻译的影响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
在不同的语境下,同一个词汇可 能具有不同的含义。译者需要根 据具体语境选择合适的词义,使 译文更加准确。
语境对句子的影响
在翻译过程中,句子的含义往往 受到上下文和语境的影响。译者 需要根据具体语境理解句子的含 义,避免歧义和误解。
语境对篇章的影响
篇章的翻译需要考虑到整个文本 的语境和背景。译者需要理解整 个文本的语境和主题,使译文更 加连贯和一致。
03
义信息,还要传递其文化内涵。
文化差异的识别
01
识别文化差异是翻译中的重要环节,要求译者具备跨
文化意识。
02
文化差异可能体现在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层面
,需要译者仔细分析和比较。
03
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习
俗和历史传统,有助于更好地识别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的处理策略
直译
保留原文的文化元素,传达原文的文化特色 。
价值观念的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价值观念可能存在差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 需要关注这些差异,避免因价值观念误解而导致的翻译错误。
04
翻译中的跨文化交际技巧
尊重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文化特性
了解源语言文化背景
尊重目标语言文化

一个好的翻译人员需要具备的翻译意识

一个好的翻译人员需要具备的翻译意识

一个好的翻译人员需要具备的翻译意识第一篇:一个好的翻译人员需要具备的翻译意识一个好的翻译人员需要具备的翻译意识翻译意识和技巧的培养需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对翻译的重要性有深刻的、充分的认识,翻译的对与错、好与坏有时会产生绝然不同的效果。

例如,天涯海角:不是the End of the World(应为Land’s End / End of the Earth)。

再如,一小时内免费送机票上门:不是We give you tickets free of charge within one hour.(应为We offer free delivery of your air tickets within one hour after your booking confirmation.)第二:要善于仔细地、深入地、准确地理解中文原文的意思。

这是因为准确的理解是做好翻译的前提。

例如,摸着石头过河:不是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

(而是wade across the stream by feeling the way)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按照下面的步骤去做:1.“摸着石头过河”的字面意思如何理解?2.它有什么暗含或延伸的意思?3.英语里有没有相同或类似的说法?.如果有,就可以直接借用;如果没有,是进行直译还是意译?4.如果直译为 crossing the river by feeling the stones是否能被外国人理解?5.过河是乘船过(crossing by boat)还是淌水过(wading across),动词用什么形式?6.这里的河是大河、中河还是小河(river, stream, brook, etc.)?7.摸的方式是用手摸还是用脚触?8.石头是大石头还是小石头(rock, stone, pebble, etc.)?9.如果意译为 learning by experiment / by trial and error是否可取?10.直译和意译相结合wading across the stream by feeling the way如何?第三:中文和英文的对应词有时意思并不相同或者不完全相同,不能照字面翻译。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文章标题: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一、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中,跨文化交际变得愈发重要。

而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还需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本文将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以及其重要性和方法。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1. 定义跨文化交际意识跨文化交际意识是指个体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价值观念、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并能够尊重并适应这些差异的能力。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至关重要。

2. 方法a. 引导学生接触不同文化的语言和习俗,例如通过多媒体资料、实地或虚拟交流等方式。

b. 组织跨文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方式和习惯。

c. 鼓励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实践,例如与外国学生交流、参与国际交流项目等。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1. 定义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有效交流、协作的能力。

初中英语教学应该重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方法a. 注重教授礼仪和文化差异,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习惯和礼仪。

b. 提供跨文化交际实践机会,如模拟海外商务谈判、外教课堂等活动。

c. 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如交换生计划、国际青年营等,提升他们在跨文化环境中的交际能力。

四、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重要性1.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有助于学生了解世界、拓展视野,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提高英语学习的实用性跨文化交际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目标,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

3. 培养国际竞争力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学生,将更具竞争优势,有利于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和国际交往。

五、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初中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现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学生应该具备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交际的能力。

口译unit17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口译unit17译员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跨文化交际意识
跨文化交际意识指的是在对本文化有 充分了解的同时,具备其他文化的相 关知识,熟知如何与具有其他文化背 景的人沟通
如何提高跨文化交际意识
1.扩大视野 2.端正态度 3.掌握技巧
1.扩大视野
当代译员除了了解主要英语国惯等。
2.端正态度,一视同仁
译员在面对不同国家、群体和文化程度的 观众时要做到平等待人,万万不可厚此薄 比。
3.掌握技巧,听众为本
善于总结自己和他人的经验,掌握处理政 治正确性(political correctness)、文化 禁忌(taboos)、文化盲点(cultural blind spots)、委婉语、含蓄语等的技巧。 在处理这些难点时,无论是用直译、意译、 转换,还是用增补、删减、阐释的手法, 都应牢记要确保听众能够通过译员的翻译, 听懂发言人要表达的意图和传达的信息。

论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

论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

‎‎‎‎论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论文关‎键词】外语‎教育文‎化失误跨文‎化交际能力‎‎【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外语‎跨文化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指出‎跨文化交际‎中容易出现‎的文化失误‎,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指出‎外语教学应‎转向语言教‎育和语言文‎化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 1‎跨文化交际‎意识及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近年‎来,对外交‎往日益频繁‎,许多语言‎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研究这‎些跨文化交‎际中的故障‎问题, ‎对于英语‎教学确实‎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这是因为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培养‎他们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仅仅学‎会一门外语‎的语音、语‎法规则和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意‎味着学会了‎这门外语能‎顺利地进行‎交际。

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从而使交‎际失败。

正‎如托马斯(‎T homa‎s)指出:‎“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

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

语用‎失误却不会‎被象语法失‎误一样看待‎。

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

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

”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 er-c‎u ltur‎a lmun‎i cati‎o n”或“‎c ross‎-cult‎u ralm‎u nica‎t 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口译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口译

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口译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文化,根据文化的定义及其与语言的关系,我们知道文化包含语言,语言反映文化。

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是促进中西方交流不可或缺的,在口译中,我们必须加强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这也是消除语言障碍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跨文化交际意识近年来,各位学者纷纷就“跨文化交际意识”给出了不同的理解。

“文化对语际的有效转换关系极大。

相同或相近的文化形式(或形态)具有相通的或相近的信息通道;反之,不同的文化形式必然产生文化差异或‘隔膜’阻塞信息通道的畅通。

因此,文化因素在语际转换基本作用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

”(刘必庆,1999:72)“跨文化交际意识”广义上指,在交流过程中对文化因素形成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敏感的思维方式;狭义上指,口译员理解文化中的特殊现象,并以可接受的方式传达出这种文化。

二、口译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

口译员的基本职责是从语言文化两个层面为交际双方搭建桥梁,真实、精确地传达信息。

(胡嫣茹,2016:47)口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流活动,事中-英和英-中双向的语言交流。

口头解释起着桥梁的作用,也就是说,本身就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

在交际活动过程中,口译员将直接触及文化信息,必须能够快速,准确地传达双方交往意图。

如果口译员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知之甚少,会导致目标语言不会被不熟悉其文化的另一个交流方理解,更严重的是会造成误会,导致沟通失败。

例如,“狗”在英语国家有正面意义,英文中有句话“Every dog has its day” 可以译为“每个人皆有出头之日”。

如果读者不熟悉此句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很难对这句话做出合适的翻译。

此外,当我们与西方国家的人沟通的时候,会得到对方的赞扬,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我们会谦虚地拒绝。

经常会说“没什么”,如果译为“It’s nothing. There is still much to improve”,很容易引起歧义。

三、跨文化交际意识与口译的关系知名学者王佐良(2003:3)提到,“翻译人员要翻译单词,但从根本上说,他/她面临着两大文化。

浅析译员的跨文化障碍

浅析译员的跨文化障碍

Vol.7No.112010年11月第7卷第11期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Nov.2010一、口译———跨文化交际活动尤金·奈达在《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致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

”[1]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佐良先生说:“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的文化人。

”[2]因而,口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还是文化信息的转换或传递。

口译就是使用不同语言、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口译中信息的文化语际转换,得以实现交流,以期达到预先确定的交际目的的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

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形式日渐广泛而直接,口译作为交流辅助工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在实际口译活动中,口译员的责任不仅仅是要保证原语信息的完整性与准确性以及译语传达的迅速性与流畅性,为保证说话人与听话人双方得以进行正常、有效的交际,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的调整,充分发挥其中介与“桥梁”的作用。

[3]口译活动是通过口译员中介作用而进行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社会交际活动,译员交替或分别使用源语和目标语两套信息系统,它们都承载着各自特有的文化印记,其间的种种差异给口译工作带来不少障碍。

二、跨文化交际障碍对口译质量的影响伴随着各民族经济一体化趋势和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浪潮,语言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可避免。

然而,各文化均是各民族长久以来与生存环境交互作用下衍生发展起来的旨在辅助自身生存系统工具,一种文化就代表一种探索世界的方式,代表一种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相处的方式,不同的民族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下,创造了自己特有的文化体系,同时也被自己的文化所塑造。

虽然人类的共性决定了各民族语言文化间的共性,使相互交流成为可能,但各自的个性却无时无刻不在给这种跨文化交际设置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reat success ,and wish you good health and a happy family. ❖ “Finally , I wish the‘Economic Forumpa great success and wish you good health and a happy stay here. ”.
(2) 套用汉语的表达结构
❖ 例1: ❖ 中方:我方会尽量克服公司管理过程中的种种困难。 ❖ 译员:We will do our best to over 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in the management of the company.
❖ 例2: ❖ 外方:Thank you very much. ❖ 中方: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 ❖ 译员:Never mind. It's my duty to do so.
❖ (1)“套话”翻译忽视文化差异 ❖ (2).文化渊源不同而产生误会 ❖ (3) 混淆同义结构的不同使用场合
(1)“套话”翻译忽视文化差异
❖ 例1: ❖ 中方:最后我祝愿此次的“经济论坛”取得圆满
成功,并祝与会代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 译员:Finally ,I wish the“Economic Forum”a
Mr. Must?” ❖ (“必须先生”,我们退房时必须做什么?) ❖ “Would you please meet the lobby at 7?”、 ❖ “The bus will continue the trip at 5 P.M.”

You
must
你们不得在此 not⋯, (×)

❖ It’s imperative to ensure that there ⋯
❖ 或“You are kindly requested to⋯”

你最好…
❖ You had better⋯ (×)
❖ I wonder if you could,
❖ 或Would you please⋯
2.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
❖ 社交语用失误就是指因不了解或忽视交际双 方的社会文化背景差异而出现的失误。
❖ 口译中的跨文化因素
❖ Language is the principle means whereby we conduct our social live. When it is used in contexts of communication, it is bound up culture in multiple and complex ways”。 ---- Kramsch
❖ In the past two annual conferences, on the themes of “China Factor” and “China Factor: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we discussed the major impacts brought by Chinese economic and trade development on global shipping market and industry. In particular, during last year’s conference, we reached consensus on the facilitating role played by the China factor o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industry in the near future.
❖ 例3.“胜利召开” ❖ successfully convened
❖ This meeting must have gone through a lot of troubles before it finally convened. ”
❖ 例4. ❖ ---我们需要团结一心,争取按期完成该项目。
Reference
❖ Part 1: ❖ 上午好。上周我访问了奥地利和匈牙利,与我们
的欧洲盟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会谈。我们讨论了 共同面对的挑战和机遇,其中包括实现国家和世 界繁荣的重要性。很高兴能回到美国,而且我也 高兴地告诉大家,美国经济依然繁荣,不断增长, 并让更多的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
Reference
❖ (1)汉英词语一一对应,忽视了两者间的差别
❖ (2) 套用汉语的表达结构
(1)汉英词语一一对应,忽视了两者间的差别
❖ 例1. ❖ --外方:Will the goods be shipped to our
country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 --中方:当然。 ❖ 译员:Of course. ❖ “What a stupid question!”或“Only an idiotic
❖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我国学者胡文仲指出,跨文 化交际时人们在不自觉中经常进行的一种活动, 它大到政治人物与外国领导人的谈判,小到观看 和欣赏外国电影、小说等。简言之,跨文化交际 就是具有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
❖ 在口译工作中,影响译员工作质量的文化因素,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口译工作中,影响译员工作质量的文化 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语用失误
❖ 语用失误 ❖ 1.语用语言失误(pragmatic-linguistic) ❖ 2.社交语用失误(sociopragmatic failure)
1.语用语言失误(pragmatic-linguistic)
❖ 语用语言失误指的是当说话人在某一表述中使 用的语用方式系统性地不同于将语言作为母语 使用的说话人在这一表述中经常使用的语用方 式时,而产生的失误。
❖ 例2: (1)“套话”翻译忽视文化差异
❖ 中方:史密斯先生,欢迎来我市。对于接待的不周 我们感到非常抱歉,希望您能够谅解。
❖ 译员:Mr. Smith, welcome to our city. We apologize for the poor reception and beg for your forgiveness.
1. Warm-up activity—Sentence interpreting
❖ Part II Chinese-English Interpretation
❖ 在过去的两届年会上,我们分别以“中国因素” 和“中国因素:机遇与挑战”为主题,//探讨了 中国经济贸易的发展为全球海运市场和海运业界 所带来的重要影响。//特别是在去年的年会上, 我们对“中国因素”将在未来一段时期继续推动 国际航运业的发展形成了普遍的共识。//
三、社会习俗
❖ 人们的社会交往要遵守约定俗成的社会习俗, 这体现在交际过程的方方面面,比如见面时 如何打招呼、分手时如何告别、如何迎来送 往、如何宴请招待等。
四、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 非语言交际虽说不用语言文字表达,但却是语 言交际的重要补充,而且能传递语言行为难以 表达的内涵、意念和感情,是整个跨文化交际 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ommunication ❖ 3. Examples analysis in Interpreting practice

1. Warm-up activity—Sentence interpreting
❖ Part I English-Chinese Interpretation
❖ Good morning. This past week I traveled to Austria and Hungary, where I had productive meetings with our European allies. //We discussed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e share, including the importance of spreading prosperity at home and around the world. //It's good to be back to America, and I'm pleased to report that our economy is strong, growing, and delivering prosperity to more of our people.
❖ ---- We need to work hard together to finish the project on time. ”
❖ 例5.
❖ ---中方:请提宝贵意见。
❖ ---译员:Please give us younions will be appreciated
❖ 一、语用原则 ❖ 二、思维模式 ❖ 三、社会习俗 ❖ 四、跨文化交际中的非语言交际
一、语用原则
❖ 口译不同于笔译,它是一种口头交际活动。在交 际过程中,除了遵循由语音、语法词汇等因素构 成的语言规则外,还需要遵循一套严格的语用规 则。
二、思维模式
❖ 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则偏向于迂 ❖ 美国人的思维模式偏向于直
❖ 例3:导游先生每到一个地方,都向客人叮嘱 ❖ You must come back here at 5o’clock. ❖ You must get together at the lobby at 7 ❖ 一个外国客人调侃导游说--❖ What must we do when we check out the hotel,
回式,
线式
❖ 往往需要借助隐含的表达方式 ❖ 信息会直截了当地从一方传
来透露内心的想法。
达到另一方;
❖ 女士们,先生们,请注意! ❖ 此门不通
❖ Attention, please! ❖ Ladies and gentlemen, may I have your atten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