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探究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科技大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拥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成就。
关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差异和优势,还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建设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启示。
本文将对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进行比较研究,并探讨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一、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较美国作为全世界高等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其高等教育投入一直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数据统计,美国每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国民GDP的比例约为2.6%左右,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占国民GDP的比例则约为2.3%左右。
可以看出,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要远远高于中国。
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学费收入、捐赠资金等多种渠道,其中政府拨款占比最高。
而在中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也是政府拨款,但同时学费收入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可以看出,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相对单一,政府拨款占比较大。
3.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使用效率对比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较高,主要体现在科研资金的灵活运用和学生奖学金的发放上。
而在中国,尽管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有所增加,但由于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和效率不高,导致了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相对较低。
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配置相对更加公平,主要体现在学费资助政策的普及和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上。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配置在公平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间和家庭经济条件之间的不平衡。
在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配置较为注重支持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发展,大学和科研院所得到了充分的支持和帮助。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配置在这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大部分资金被用于教学、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上,对科研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
1. 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要增加从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较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还有待增加,特别是在政府拨款和科研资金的投入上,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高等教育的发展。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在学生个体发展方面,美国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实践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是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特点,这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美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持续的培训和支持;美国的课程设置和学制安排非常灵活,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美国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地评估学生和教师的表现。
借鉴这些国外经验,结合中国的国情,可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学生个体发展、实践教学、综合能力培养、教师素质、课程设置、学制安排、评价体系、国外经验、中国国情、高等教育改革。
1. 引言1.1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在于,我们可以从美国的经验中学习到许多借鉴的地方。
美国高等教育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美国高等教育非常重视实践教学和综合能力培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技能和才能。
美国高等教育也非常重视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确保他们能够持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美国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学制安排也非常灵活,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方向进行调整和改进。
美国高等教育还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和教师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价,为他们提供持续改进和发展的动力。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可以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迈向更加科学和健康的方向。
2. 正文2.1 强调学生个体发展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是强调学生个体发展。
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学生的个性和兴趣被重视,教育机构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这种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理念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探讨及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探讨及启示【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经费启示教育投资在国家各项投资中所占比重的大小,既受制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时更体现着一个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教育的社会地位。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把对教育的投资置于国家支出的重要地位。
美国每年的教育总投资在4000亿美元左右,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居世界首位,如此庞大的教育投资来自何方,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费有哪些可借鉴之处,需要做深入探讨分析。
2、学费收入。
美国高校的学费也是逐年增加的,2002年上完4年私立大学需要13万美元,公立大学需要5万美元,名牌大学需要30万美元。
名牌大学、重点大学、热门专业的学费要比一般大学、冷门专业高些;教育成本高的专业(如医科、建筑、工科)的学费要比教育成本低的专业(如文科)高些;教育成本投入多的学年要比教育成本投入少的学年学费高些,如本科三四年级的学费就高于一二年级的学费。
事实上,美国的学费政策仍然属于相对温和的收费政策,公立大学的收费标准占人均经费成本的15%,私立大学也不足50%,即便像耶鲁这样的私立大学,向学生收取的费用也只占学校运作经费收入的14%。
况且,美国政府每年仍然会提供一定规模的经费来资助学生以减轻学生的压力,各类学校的学生凡符合条件的,都可以申请联邦和州政府的奖学金和贷款,学校也为学生提供各种资助。
近年来,尽管美国高校收费有所提高,但仍在多数家庭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5、社会服务收入。
社会服务收入主要包括由学校举办的公寓、饭店、医院、书店以及体育场馆、影剧院等,按照市场价值规律,通过为师生提供服务所取得的收入,这是和我国高校“一切包下来”的做法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社会服务收入约占学校总收入的1/4~1/5。
虽然学校不能从这一庞大的收入中提取多少,但这些举办单位需自负盈亏、自收自支,对学校来说等于增加了收入或减少了支出。
这些项目的收费标准,由学校自行确定,并不强求师生必需租用或使用学校的这些设施条件。
谈谈国外高教经费筹措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谈谈国外高教经费筹措机制对我国的启示高职院校办学活动没有一定资金的投入,就难以得到应有的发展,资金的多少并不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但是办学资金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发展的规模和程度。
通过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来提高投资的效率和效益,是各国教育投资改革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改革已经取得了成绩,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
1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的经验在美国,最早由社会人士自发捐资兴建的哈佛大学开始,美国人民捐资办大学所体现出了“哈佛精神”一直发扬至今,社会集资办大学成为美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
1890年耶鲁大学创立了第一个校友基金会,于是大学设立基金会向外界筹措资金就成为一种普遍的做法,之后又相继成立了的公益性的慈善基金会:如卡内基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福特基金会等。
对高校而言,筹措资金的机制在美国高校已经越来越重要,从开始的主要用于基建及特定的目的,逐渐发展成为高校日常预算的一部分,成为评价校长业绩,学校知名度和声望的重要体现,甚至成为评价学校水平的象征。
1.1 成立校友会,加强与校友的联系美国很多著名的大学的校友会有固定的工作人员和工作场所,建立校友的档案和跟踪联系制度,并定期发送校刊、召开座谈会。
联络校友的感情、加强和校友的交流并提高学校的声誉和质量,同时借校友的力量筹措资金。
1.2 建立专门筹措机构在美国的大学一般都有专门的筹措集资办公室,专门负责学校的筹资活动,使学校的筹资活动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的展开。
一般在大学建立了由副校长负责的学校发展部,作为学校专门的筹集资金的机构,发展部安排若干全日制工作人员下设有企业筹资处、基金会筹资处和个人筹资处,在管理上实行将筹资的总目标并分解到各个院系,各付其职。
1.3 学习和筹资的技巧高校的筹资活动并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动,它需要在一定的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和方式,科学筹资自己所需的资金。
在筹集资金方面的研究内容涉及如何建立信用、如何选择筹集用作的模式、如何确定筹资战略、如何使用筹集专家等。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其改革动向对我国的启示

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强高校自主权, 提高教育质量
难点:如何平衡高校自 主权与政府监管的关系
重点:推进教育公平, 提高教育普及率
难点:如何解决教育资 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 设,提高教师素质
难点:如何吸引和留住 优秀教师,提高教师待 遇和地位
改革的措施和建议
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合作,促 进产学研结合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借鉴美国高等 教育管理体制中对教师队伍建设的 重视,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教师的素 质和能力。
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推进高校自主办学,提高高 校办学自主权
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加强政府对高等教育的宏观 调控
加强高校与产业界的合作, 促进产学研结合
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加强 与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交流
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管理体制 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 资源的利用效率。
提高教育质量:完善管理体制 可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管 理体制可以加强教师队伍建 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
教学能力。
推进教育公平:完善管理体 制可以推进教育公平,保障 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优质的
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美国高等教育管 理体制强调学术自由和学术自治,鼓励 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和探索。
学校董事会:学校董事会是学校的最高 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学校的战略规划和 政策。
校长负责制:校长是学校的行政负责人, 负责执行董事会的决策,管理学校的日 常事务。
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是学校的学术 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学术标准和政策, 评估教师的学术表现。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概述
管理体制的构成
联邦政府:负责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提供资金支持 州政府:负责管理本州内的高等教育机构,制定相关法规 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学院等,负责实施教育计划,管理教学和科研活动 学术组织:如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等,负责制定学术标准,推动学术发展 学生组织:如学生自治会等,代表学生利益,参与学校决策过程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高等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和科技大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及配置对两国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进行比较研究,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
中美两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总量存在差距。
根据统计数据,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在3%以上,而中国则刚刚超过2%,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这说明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学费收入、捐赠和科研经费等多元化的渠道,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依赖于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
这导致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了资金来源的限制,对于学校的自主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的配置方式也存在不同。
美国高等教育注重教育多样性和个性化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和课程。
而在中国,教育资源的配置还存在一定的倾斜现象,很多学生只能选择热门专业,导致一些专业的质量得不到保障。
美国高等教育注重科研和创新,许多大学都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加强了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从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
政府在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应该更加重视,增加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提高投入总量。
高等教育的经费来源要多元化,政府、企业、社会和学生等多方面的力量都应该参与其中。
教育资源要更加均衡地配置,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要加强与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提高科研经费的投入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摘要】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而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为中国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本文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包括学术自主权的重要性、大学治理结构的灵活性、教师培训和激励机制的改善、学生评价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以及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制定。
通过借鉴国际经验,中国可以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建立与时俱进的高校管理体制,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
美国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促进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学术自主权、大学治理结构、教师培训、激励机制、学生评价、质量保障、国际化发展战略、国际经验借鉴、高校管理体制、高等教育多元化、现代化发展。
1. 引言1.1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美国一直以其高效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而闻名于世。
在美国,高等教育机构享有相对独立的学术自主权,可以自主制定课程设置、招生标准和教学方法,充分保障了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学术自由。
这种学术自主权的重要性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也是不言而喻的。
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学术自主权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给予高校更多的自主权,激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创新,促进学术繁荣和创新发展。
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治理结构也非常灵活多样。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来调整和完善治理结构,灵活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这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需要更加灵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高校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具有启示作用,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建立与时俱进的高校管理体制,持续推进高等教育多元化和现代化发展。
2. 正文2.1 学术自主权的重要性学术自主权是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指的是高校在学术研究、教学、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自主权和独立性。
美国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及对我国的启示美国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包括政府拨款、收取学费、私利性收入、社会捐赠、发行彩票等,并呈现出财政资金比例下降、私利性收入比重加大、政府财政拨款逐渐趋向于绩效拨款模式等趋势。
美国多样化筹措资金的经验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和借鉴。
标签: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筹措;启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同时我国高校教育也面临严重的财政困境。
要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必须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多渠道高校教育经费筹资体系,美国多元化的高校教育经费筹集经验可以给我们以很好的启示和借鉴。
一、美国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1、政府拨款美国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建立在以政府拨款为主体的经济基础之上,美国政府始终是高等教育财政来源的主要提供者。
美国政府拨款是指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共同承担和分担教育经费,这是美国地方分权体制决定的教育基本模式。
一般而言,美国政府对公立高等教育的拨款占到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总经费的一半左右,私立大学的政府拨款也占有30%左右。
对于私立高等教育机构,其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缴纳的学费。
联邦政府对私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拨款及州政府给予私立大学的经费主要用于学生的助学金或奖学金。
2、学费学费是美国高等教育的第二大经费来源,占公立高等学校经费来源的18%左右。
私立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学生缴纳的学费,学费占其经费来源的比重非常大,基本上都在50%以上。
美国公立学校学费主要来源于工薪阶层家庭,数额有限,主要是为保证高等教育的公平性;而私立学校的主要教育对象源自中层阶级及以上阶层家庭,更大意义上是一种精英教育。
由于学费急剧增长,对于那些家境非常贫困、无法负担全部教育费用的大学生,美国执行“学费折扣”制度,为他们提供教育资助。
3、私利性收入私利性收入是对高等学校自身创造的各类收入的总称,包括教育活动的销售与服务收入、辅助事业收入和附属医院收人。
这些收入对应的主体都是高等学校,是学校自身通过各种形式创造的收入,因此被统称为私利性收入。
国外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

国外高校教育基金会投资模式及对我国的借鉴作者:金丹刘文卓周雨薇来源:《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23年第10期摘要:本文通过梳理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这四所高校教育基金会的投资状况,包括他们的投资管理机构、投资理念、投资模式、投资品种等方面,总结了这些基金会在投资中的经验,比如有专门的基金管理机构负责管理运作,各基金会都有明确的投资目标,基金会的投资一般均衡分布在各个领域,管理的资产规模较大等。
通过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对我国高校的教育基金会以经验借鉴,如应重视高校教育基金的投资功能,重视并加强基金治理,完善优化基金会体系及适用法律法规,加强校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等。
关键词:教育基金会;投资模式;投资业绩一、国外高校教育基金的投资现状(一)美国高校教育基金会据美国教育资源拓展协会(CASE)统计,2019年美国大学共筹集捐赠496亿美元,比2018年增长了6.1个百分点,达到顶峰。
事实上,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的经济复苏,美国大学的募捐整体上处在上升区间内。
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多元化筹资实践中,美国私立大学的办学资金多元化特征尤为明显。
目前美国私立大学的收入来源主要包括政府(联邦及州政府)科研项目资助、学费、当年捐赠收入中可支配部分(包括往年捐赠本年到账部分)、留存捐赠基金的投资收入、附属医院等机构服务性收费、企业或基金会科研经费、校园设施与服务收费等,其中捐赠资金及其衍生基金池的投资收益,已经成为目前美国私立大学资金的主要来源。
2018—2019财年,在美国东北部八所常青藤盟校(Ivy League)中,普林西顿大学一年中,公众对数据收入的贡献率为64%。
如果我们加上当前时期的可用数据库,两次捐赠的收入比例约为大学预算的50%;哈佛大学的两个要素加起来继续保持在43%,几乎占年度预算收入的四分之一;耶鲁大学捐赠基金的捐赠比例为33%,加上本期可供捐赠的资金,约为40%。
美国学前教育多元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学前教育多元立法对我国的启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学前教育逐渐成为全球各国关注的焦点。
美国作为一个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国家,其学前教育立法体系较为完善,为我国学前教育发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建立统一的学前教育法律框架美国学前教育在立法上非常注重统一的法律框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和政策来确保学前教育的质量和公平。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做法,建立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法律框架,明确学前教育的目标、原则和具体的实施措施,为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二、注重公共和私立学前教育的并存美国学前教育注重公共和私立学前教育的并存,政府通过立法和政策鼓励私立学前教育的发展,并对其进行监管和评估。
我国可以在学前教育立法中明确公办和民办学前教育的平等地位,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多元化的学前教育供给。
三、推动学前教育财政投入的增加美国学前教育立法要求政府增加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支持,确保学前教育的普及和质量。
我国应该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支出比例,保障学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并确保教师的待遇和教育资源的供给。
四、重视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和监管美国学前教育立法对学前教育的质量评估和监管非常重视,建立了完善的评估机制和监管措施。
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加强对学前教育质量的评估和监管,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指标,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
五、加强学前教师培养和发展美国学前教育立法中对学前教师的培养和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包括提高教师的待遇、加强教师培训、提供更多的专业发展机会等。
我国应该加大对学前教师培养的支持力度,提高教师的待遇和职业吸引力,提高学前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六、关注学前教育的特殊群体美国学前教育立法中非常关注学前教育的特殊群体,如残障儿童、流动儿童等。
我国可以在学前教育立法中明确关注和保障学前教育的特殊群体,提供相应的教育服务和支持。
综上所述,美国学前教育的多元立法对我国的启示很多。
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是一种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教育模式,它将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融入到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其次,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注重学生的多元文化能力的培养。
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多元文化的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增强学生的多元文化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最后,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注重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跨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不同文化,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高校多元化教育的特点及启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参考,即要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及注重学生的多元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环境。
美国高等教育投资结构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 文章编号】08 02 21)2 1_ 10— 3 (020 03o 8 2
随着经 济社 会 的迅 猛 发 展 , 国的 高 等教 育 事 我 业 有 了长足 发展 。然 而 由于我 国高等教 育 投入不 足
13 销售 和服务 收入 .
销售 和服 务收入 是美 国大 学利 用 自身 特有 的科 技 、 力 、 施及 校产 优势 向社会 各 界提供 服务 和销 智 设 售 所 获得 的收入 , 包括 教育 活动 收入 、 辅助 商 品收入
收 稿 日期 :0 20 —8 2 1 -22 作者 简介 : 徐 昌 ( 94一) 助 教 , 要 从 事 公 共 事 业 管 理 、 育 管 理 的研 究 。 18 , 主 教
1 4
重 庆 电 力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学 报
第1 7卷
2
国的启示
目前 , 国高等 教育 已经进 入 了普及 化 阶段 , 美 而
制度 。学 校对 教育捐 赠 , 可给 予一定 鼓励 , 如命 名捐
赠、 颁发证 书 、 大力 宣 传 等 , 样 可 以 吸引 更 多 的 人 这 对 高等教 育事 业进行 捐 赠 。
24 全 面提高高校 办学效益 .
我 国高校 目前 一方 面 是 经 费短 缺 , 另一 方 面 而 却 又存 在 着 教 育 资 源 的 高 浪 费 现 象 。 高校 重 复 建 设 , 上形象 工程 , 业 重 复 设 置 , 力 资 源利 用 效 争 专 人 率不 高 , 器设备 、 仪 图书资料 、 室 、 验 室利用 效率 教 实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

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比较研究及启示中美两国在高等教育领域都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优质的教育机构,但是在经费投入及配置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中美两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的比较研究,可以发现各自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双方提供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从经费投入情况、经费配置方向、经费使用效益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探讨中美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及配置的差异以及可能的启示。
一、经费投入情况比较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方面,美国是全球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最多的国家之一。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美国在2019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达到了7,180亿美元,高居全球之首。
而中国在同一年的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49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
从投入总量上看,美国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明显领先于中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发达程度。
但是从经费投入占GDP比重来看,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增加,以2019年为例,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达到了0.87%,而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占GDP比重为2.7%。
这一数据显示,中国在高等教育经费投入占比上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
二、经费配置方向比较在经费配置方向上,中美两国都在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但是在具体的配置方向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学校和私人资助三部分组成,其中政府经费占比最高,私人资助次之,学校自身资金占比最低。
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由政府投入和学校自有资金组成,私人资助的比重相对较低。
从经费配置的比例上来看,美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更加充分,私人资助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
而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也在逐渐增加,但是私人资助的比重相对较低,这也是一个可以改善的方向。
三、经费使用效益比较在经费使用效益方面,中美两国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美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设施建设、教师薪酬、科研项目等方面,而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和科研项目等方面。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目前教育界的共识是要理顺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关系。
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在下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进行了如下阐述:“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
”[1]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今后如何进行改革,笔者认为,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在法规建设、社会参与、自主办学等方面可为我们提供一些借鉴。
一、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非官方因素作用较大,在宏观管理体制上具有管理的社会参与性、法律保障和权力制衡性以及对本土文化的适宜和契合性等特征。
这一特征的形成有其深远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复杂的社会现实文化原因。
1791年,美国宪法第10条修正案规定:“凡本宪法未划定而又非各州所禁止的事项,皆归属各州或人民。
”[2]这就决定了国家行政化管理制度和民间参与管理体制是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中共同起决定性作用的两个方面。
尽管联邦政府教育部从1867年就开始设立,但是它的权力有限,其只是作为一般性的指导和咨询机构而存在。
拨款、立法、评估认证、科研投入和颁发指导性文件是该部门对全国高等学校实施调控的唯一途径,由此可以看出,联邦政府对高校是没有直接管理权的。
[3]相对于联邦政府的有限权力,州政府拥有是否让学校办学、要求学校规范办学的权力。
这是因为大多数高校都是由所在的州政府同意、划拨土地、协调款项而建立的,所以,对于高校来说,州政府的权力要远大于联邦政府。
各个州的议会拥有所辖范围内高校的立法权,因而,美国宪法对于高校办学的法案大多规定泛泛,而各个州议会制定的议案则非常详细,上到经费来源、招生资质,下到课程设置、组织形式都做了详细规定,具有非常强的可执行性。
美国高等教育资助体系对我国之启示与借鉴

与中国相同,高等教育在美国属于非义务教育。
但美国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高等教育真正做到了大众化,到200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远远高于中国现在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机会平等。
美国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与高等教育改革和教育资助体系的相互配合密不可分。
到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历了新自由主义公共财政政策时期,提倡“小政府大社会”“谁使用谁付费”的价值理念,并在高等教育领域奉行“成本分担”理念,使学生和家长成为部分高等教育成本的负担者。
为了更大程度地保障教育公平的实现,弥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消极后果,美国同时构建了一个以助学贷款为主,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混合资助的政策体系。
一、美国多元混合型的资助模式美国高等教育资助模式主要表现为资助方式和资金来源的多元化,资助项目性质各异、数量丰富构成了美国大学生的资助体系。
美国的学生资助项目数以千计,从资金来源或资助主体进行划分,包括联邦政府资金、接受政府资金、高等院校资金及慈善团体资金,其中联邦政府是最大的资助者。
数据表明美国大学90%的资助来自公共资金。
在公共资金中,90%来自联邦政府的资助。
从资助性质看,可分为助学金、贷学金、校园工读和奖学金4类。
调查表明,到20世纪末,美国大学生资助资金的来源及其性质结构为:联邦政府贷学金占57%;联邦政府助学金、奖学金和工读付酬计划占17%;各州政府助学金占6%;大学和慈善机构各种资助占20%。
(一)资助体系的构成1.助学金助学金是指美国联邦政府或州政府支付给高等院校或学生的助学资金。
美国的助学金分为两种:支付给大学的助学金(再由大学用于资助学生)、直接支付给学生的助学金。
支付给大学的资金,一般由联邦政府或各州政府直接拨付给大学的助学基金会,获得拨款的大学必须从学费收入中提取不少于政府拨款1/9经费作为助学金。
只要将助学金作为资助学生的费用,大学就拥有支配基金的自主权。
目前美国直接支付给学生的助学金主要有两种:佩尔助学金(Pell Grant)和教育机会补充助学金(Supplement Education Opportunity Grant)。
美国高教宏观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高教宏观管理体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是一个具有多层次的分权安排。
它反映出美国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对不同实体和社会关系的综合性处理,涉及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和机构管理体系之间复杂的接触和博弈。
从组织名义上看,它包括行政管理体系、大学管理体系和学生管理体系,这三个体系的分工彼此分离,行政管理体系处理学校之间的关系,大学管理体系处理学校内部的问题,另外一个学生管理体系起到桥梁的作用,使大学管理体系和行政管理体系的分离起到了中介的作用。
美国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体制注重政府、高等院校和学生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统一管理,体现出一种新形态的共同管理体制,即政府、高等院校和学生之间存在着协调一致的关系,使大学管理体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民主性和灵活性等特点,有助于行政管理的手段的选择,促进了优质教育的实现,使美国的教育管理体系得以发展和完善。
我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政府滥加干预和学校自身脱离了政府的调控;缺乏灵活的调控机制,起不到预期的效果;学校之间大多数管理机构没有实现双向交流,教育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学生社会参与不够,参与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反馈渠道不够畅通。
因此,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宏观管理体制,实行政府、高校和学生之间的协调,在管理中创新科学化多元安排,参与各级政府和个别院校打造管理机制。
政策和制度应加以改进,规范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在政府进行职能分工和职务定位的基础上,探索分类管理的新模式;进一步加大学校监督的力度,完善大学管理体制,提高管理的水平和效率;加强对学生社会的监管,促进学生社会的参与,逐渐地增强群众参与的意识,完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及其对我国的启示崔丹汪栋摘要:随着入学率、招生数、在校生数和高等院校总数的逐年快速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已由传统的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
在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可以借鉴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体系构建的成功经验,加快高等教育法制建设,完善高等教育法律体系;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构建多元化办学体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促进各地区均衡发展;改革质量评价体系,实现规模与质量的统一。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众化体系中图分类号:G649.7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2)11-0137-0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6年我国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到1739万人,整体规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经历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2010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深化体制改革,到2020年实现在校生规模3550万(含研究生200万)和毛入学率40%的总体目标,从而推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综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要求劳动者接受更多的教育,各国开始把高等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
20世纪40年代,美国率先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在校生规模于60年代末达到了适龄人口的一半以上。
美国著名教育学家马丁·罗特教授以战后美国和西欧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为研究对象,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随后国内外部分学者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展开进一步研究,总结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不同模式。
1.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理论1962年,马丁·罗特在其发表的《美国高等教育民主化》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大众高等教育”(mass higher education)的概念。
美国多样化的教育形式对我国的启示

包括 2 年制 的社 区大学和 4 年制大学。从表 1 可见 中美两 国教育系统 的差异。
度 ,学生在家教育 的成绩得 到绝 大多数学校 的认
可 。因此 , 美 国家庭教 育 已成 为公立 学 校 、 私立 学校 之外 的一 种合 法 的 、 可选 择 的教育 形式 。
化发展 需要 , 实施 个性化教 育; 开设 多种课程 , 增 强课程特 色 ; 加强教育立法监督 , 保证基础教 育良性发展 。
关 键 词 教 育 系统 教 育 形 式 多样化
一
、
美国教育 系统概 述
家 教 育 的 孩 子 定 期 要 去 学 校 接 受 教 学 质 量 方 面 的 检查 , 学 期 末 还 必须 参 加 学 校 的 考 试 ” ; 有 的州 规
成 为美 国基础 教育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美 国允许 在 家教 育 的方 法是 创办 一个 学 校 。美
绩的优点 ,极好地满足了美 国家长的教育需求 , 因
此受到普遍欢迎 ” [ 4 】 。特 许 学 校 接 收 的学 生 不 受 限
制, 尤为关注弱势群体。在课程及教学安排上 , 特许
校) 。家 庭 学校 有 别 于 传统 所 理 解 的家 庭 教 育 , “ 它 是 指 适 龄少 年 儿 童不 在 公 立 或私 立 学 校 接 受 教 育 ,
而是在 自己的家 中接受符合教师条件 的父 母或专 门的教育 人员有计划有 目的的教育 , 在家中完成初 等教育的学习课程 ” 【 1 ] 。随着家庭学校的教育成果逐 渐显现 , 在美 国教育体制 中公立学校与家庭学校在 交 互影 响 中发 展 进 而逐 步 由对立 走 向合 作 、共 生 ,
美国高等教育投入体制对我国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多样化的启示

Consideration about the Diversity of Runing- School Fund from the Influences of America High
Education Investment System
作者: 宗占国
作者机构: 长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出版物刊名: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2-105页
主题词: 美国 投入体制 高校办学经费 多样化
摘要:政府拨款、学费、销售与服务收入、科研经费和专利收入、捐赠以及其它收入等,是
美国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渠道,为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了解美国高等院校经费的筹措体制,探究和借鉴其成功经验与做法,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广辟高等学校办学经费来源渠道,解决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资金"瓶颈",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社会文化因素 因美国具有较厚的市民基础,再加上基于集体意识、社
会理念等所建立的自由民主制度,从而为美国社会政治多 元化体制的建立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结合美国相关政 府的规定,美国的联邦政府不能对各个高等学校的事务加 以直接的管理,只可以对其进行宏观的指导,从而进行间接 的管理,各个州政府对其进行直接的管理。然而,对于各个 州政府对教育实施的管理主要是结合各个州具体情况制定 出更为合理的标准以及要求,从而给予地方高校更多的自 主权,这样一来,便使高校较少地受到政府部门的直接控 制。此外,市民社会多元特性对高等教育投资机制多元化体 制的建立打下了牢固基础。 3.2 制度保障因素
1 前言
近年来随着美国各种经济政策调整和高等教育的不断 发展,从而使得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过对 当前美国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特征的探讨,能够及时了解美 国高等教育投资机制的现状、模式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我 国可以借鉴美国的一些经验和做法,这样一来,能够对完善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机制产生巨大的影响,有效解决我国高 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瓶颈问题。
观教察研
2 0 1 2. 0192 ( 中上 旬 刊)
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探究
刘宇虹
(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5)
中图分类号:G54(2012)34-0026-02
摘 要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开始从精英教育型向大 众化教育型快速发生转变,有些国家已经普及了高等教育。 针对上述这种大规模的教育, 只凭借政府投资是远远不够 的。 大多数国家都选用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其中,对高等教 育实施多元化投资机制最典型的国家为美国。 迄今为止,多 元化的投资机制和传统投资机制发生了较大变化, 这是我 们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主要对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 投资体制现状、影响因素、发展趋势等进行深入的探讨,并 且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投资体 制改革所带有的启示进行全面讨论。 关键词 美国高等教育 多元化 投资机制 启示 An Inquiry into American Diversified Higher Education Investment 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 // Liu Yuhong Abstract Higher education in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is beginning to change rapidly from elite education to popular e- ducation, what's more, some countries have popularized higher education. In view of the above mass education, only by virtue of the government investment is not enough. Most countries use a diversified investment mechanism. Among them, the most typical one is America. So far, the diversified investment mechanism and the traditional investment mechanism have changed a lot, which is the issue we need to discuss. This pa- per deeply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development trends of American diversified higher educa- tion investment system, and its enlightenment on China. Key words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diversification;invest- ment mechanism;enlightenment Author's address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Harbin Normal University,150025,Harbin,Heilongjiang,China
通常情况下,美国的各个州政府为其本州高等学校提 供约 40%的经费。而各个州政府提供的高等教育经费都是 给各个州公立大学以及地方政府所办的高等教育学校一定 的资助。美国各个州政府对那些私立大学来说,都是以助学 金或者是奖学金的形式提供。而对于地方政府来说,通常是 不会提供给州立大学经费的,除那些有特殊要求的之外,并 且要求钱必须是专款专用。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末,美国经 济发展基本趋于平衡,并且大多数州财政状况都有了合理的 改善,所以,州政府对高等教育学校的投入也大大增长了。
2 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现状
2.1 投资主体 美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投资体制的主体有很多方面,例
如:政府、家长以及社会筹资等,其中,政府是多元化投资体
26
制最重要的投资主体,其中,政府对高等教育结构支持方式 主要有以下三种:首先,政府拨款。投资数额较大的就是州 政府对所属州高等教育学校提供的拨款;其次,政府对高等 教育提供的补助。再次,政府对个别学生提供的资助,是以 联邦政府奖学金以及贷款的形式。其偿还方式有多种,有零 利息偿还、期限偿还、报酬服务偿还等等。 2.2 资金筹集方式 2.2.1 联邦政府拨款
从整体情况来分析,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 经费占总教育经费投入的 12%,为高等教育投资大量的经 费,主要目的并不是要管理高校的各项事务,更重要的是为 高等教育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 指导与服务,从而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在经济上提供一些 援助与担保。 2.2.2 州以及地方政府拨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