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作用效果能力训练
力的作用效果例子

力的作用效果例子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力是一种基本的物理现象,可以
产生各种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可以在很多方面得到体现,下面将介绍一些例子。
1. 物体的运动与停止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使其加速、减速或改变方向。
例如,当一个人推一个小车时,施加的力会使小车加速运动。
另外,力也可以使物体停止运动,如一个射门员在门前扑球时,施加的力可以使球停止在原地。
2. 物体的形状变化
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挤压、拉伸或扭曲。
举个例子,当一个弹簧受到挤压时,会产生形变;当一根木棍受到拉伸时,会发生拉伸形变。
3. 物体的变形与破裂
有时候,力的作用可以导致物体发生变形甚至破裂。
例如,当一个物体受到过大的外力时,可能会发生变形或破裂,如水管在受到高压水流时可能会爆裂。
4. 力的平衡
在一些情况下,多个力的作用可以平衡彼此,使物体处于
静止状态。
例如,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吊扇需要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的平衡才能停留在原地。
5. 斜面的运动
当一个物体放置在斜面上时,施加的力可以使物体沿着斜
面运动,这种运动是由力的分解所导致的。
例如,一个小球放
在斜面上会因重力分解成两个分力,其中一个平行于斜面的方向使小球滑动。
通过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效果是多种多样的,无处不在。
深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解释许多日常现象,还有助于更好地利用力量,使生活更加便利和美好。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举例

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举例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施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形状或运动轨迹。
力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大小、方向以及物体的属性。
本文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探讨力的作用效果。
例一:推动物体运动
当一个力作用于一个静止的物体时,如果力的大小大于物体所受的摩擦力,那么物体就会开始运动。
例如,一个人用力推动一辆停在平地上的自行车,当推力大于摩擦力时,自行车就会开始移动。
例二:改变物体形状
除了推动物体运动外,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如,当一个力作用在一个弹簧上时,弹簧会发生形变,即拉长或压缩。
这种形变是由力的拉伸或压缩效应所致。
例三:改变物体速度
在飞行物体中,推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力。
当飞机发动机产生推力时,飞机就可以加速。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力如何通过改变物体速度的效果来影响它的运动。
例四:使物体旋转
力还可以使物体产生旋转运动。
例如,当人们踢足球时,脚对球施加的力会使球旋转,这就是力对物体产生旋转运动的典型例子。
例五:支撑物体
除了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外,力还可以支撑物体。
例如,
地面对一个物体施加力,使其保持静止状态,这是平衡力的表现。
当这个力消失时,物体就会开始下落。
结论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力的作用效果是多种多样的。
它可以推动物体运动、改变物体形状、速度和旋转方向,还可以支撑物体保持平衡状态。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仅体现在物体的运动状态上,还体现在物体的形态和结构上。
要深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需要结合具体的例子和物理定律进行分析和研究。
记忆力在口译中的作用和训练方法

记忆力在口译中的作用和训练方法口译人员处于交谈者双方之间,而且是必不可少的中间人。
口译者要有坚实的外语基础,这些基础包括:良好的听力,较强的理解力,惊人的瞬时记忆力和清楚的表达能力。
只有这样的基础,项目口译才能将译语(target text)的信息以恰当的方式用原语(source language)再现出来。
也就是说这四个方面构成了项目口译的四个阶段,即:听懂、理解、记忆和表达。
人脑存贮语言符号的能力是有限的,人脑瞬时记忆贮存的能力更有限,对于口译来说这种记忆能力还常取决于译语水平的高低、语言转换能力、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因素。
初入道的口译人员很容易出现只记住第一句和最后一句的现象,所以要通过反复训练来培养这种记忆能力,尤其是瞬时记忆能力。
口译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名译员,还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素质:1.译员必备的素质:(一)思维敏捷口译工作的特殊性在于译员几乎没有时间分解口译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即:理解、翻译和表达。
这三个阶段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译员必须“消极被动的”接受别人所讲的一切观点,非常完整地、顺从地表达演讲人所表达的全部想法,同时,他又必须“极主动地”作出反应,思维敏捷,好比是个球员,在接到球以后,要立即把球传出去,且要做到稳而准。
听懂,是做好项目口译的第一关。
项目口译的一项主要工作是项目谈判口译,而搞项目谈判的多数外国人其母语都不是英语,语音及语调都不很纯正,常常给口译人员的听力造成很大障碍。
(二)出众的记忆力口译人员需要有非凡的记忆力,这完全是由口译工作的特定性质所决定的。
一方面,口译过程中,译员不可能查阅词典、资料、书籍等,译员必须记住大量的词汇,缩略词和成语、典故等,如:画蛇添足to paint the lily;用小虾钓大鱼to throw a sprat to catch a whale等等。
有些成语译员能记住故事则更好,如“东施效颦”译成“Tung Shi imitates Xi Shi”,外国人恐怕很难理解,译员如加上解释,口译的效果就会很好。
力量训练原理与方法

生物力学和人体测量学因素例如总的肌肉结构,肌肉 插入点,身高、四肢长和臂的力矩可以改变整个肌肉 杠杆系统的机械利益。例如,举重运动员和未经训练 的人和其它项目的运动员相比,拥有较高的体重身高 比例(Bm/h)。这种体重身高比例(Bm/h)是有力的, 因为它可以提供较大的力量。该优势和肌肉生理横截 面和最大力量的产生能力的较高的正相关有着联系 (Semmler and Enoka 2000)。This advantag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tro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muscle's physiological cross sectional area and maximum muscle force generating capabilities.如果具有不同的身高 和不同的四肢长两个运动员,具有相同的肌肉重量和 体积,较矮的运动员具有较高的肌肉横截面因此产生 较大的力量。
最大力量maximum 、快速力量power和力量 耐力endurance
3、力量形成的神经肌肉因素
•运动单位的募集 •运动单位的活性频率(Rate Coding) •同步性 (Ballistic Movements) •运动单位的激活形式(Intra-Muscular Activation) •肌肉运动形式 (Intra-Muscular Activation) •弹性能和反射的运用 •神经系统抑制 •肌纤维类型 (Muscle Fibre Type) •生物力学\ 人体测量因素 •肌肉横截面积
肌肉激活三个时相的特征
肌肉协调 有大量关于肌肉内和肌肉间任务专一性概念的证据。肌肉内 任务专一性是指运动单位之间激活的具体形式,肌肉间任务 专一性是指在特定的任务下肌肉之间相互作用和激活形式。 肌肉内任务专一性的概念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局部肌肉肥大现 象(Antonio 2000),一种专门练习可以引起某一局部肌肉 肥大而其它肌肉不会产生。健身运动者已经认识到这一点, 认为要充分发展某一块肌肉,就得进行针对这块肌肉的大量 不同练习。 肌肉间和肌肉内两种激活形式能够伴随着运动形式的微 小的变更而变化,如,离心运动和向心运动或者动作速度的 变化。(Semmler and Enoka 2000, Zajac and Gordon 1989)。 由于这些运动形式的变更,力量/爆发力训练练习的选择应 当依据专门的运动而不是简单的训练一块肌肉。肌肉内和尤 其肌肉间肌肉激活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协调能力的提高并且是 有助于提高力量效果(strength expression)的一个重要 机制(Semmler and Enoka 2001)。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能力训练答案

16、降低显微镜的重心,使显微镜不易翻 倒17、重,地球18、形不成雨,因为雨 失去重力,降不下来(合理就行) 19、2.4,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或伸长量越大,弹簧的弹力越大) 20、重心 几何中心 救生圈(回力镖等 21、(a)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 关;(b)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c)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初中物理课件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
,
三、实验题
22.(1)天平,弹簧秤(2)9.8 N/kg(3)重力
与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
23.(1)正比1.6 NF
支
G
五、计算题 27.(1)474 N(2)47.4 kg 六、综合探究题 28.(1)弹簧秤(2)在一定范围内, 拉力越大,伸长越长(3)B
第3节重力
自主导学1、重力,G2.竖直向下3.几何中心 基础练习 1.B2.D3.地球,9.8(或10),竖直向下,物 体的重心 4.A5.B6.B7.(1)G=mg=0.5 kg×10 N/kg=5 N(2)
提高练习 8.(1)2(2)图略(3)正比(4)不能 9.CG=5 N
G=5 N
第七章测试题 DDD6-10BAAD.C 二、填空题 1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对脚有力的 作用 12、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1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力总有施 力物与受力物相伴之类意思) 14、作用点 15、(1)(a),(b)(2)(a),(c) (3)(a),(d)
自主导学 作用,F,牛顿,牛,N形状,运动状态 大小,方向,作用点 基础练习 1、球拍,球2、A 3、(1)受到力的作用,向前,(2)麦秆对刀刃 4、A5.D6.B7.B8.B 9.F=20 N 提高练习 10.B11.
自主导学 塑性,弹性弹力 基础练习 1.2.62.ABCD3.A4.D5.C6.A 7、力,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拉得 越长,弹力越大) 8、弹性,塑性 9、(1)刻度尺,4(2)图略(3)正确 提高练习 10.(1)正比,大(2)B,A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核心力量训练(core strength training)是一种以强化人体核心肌群为目的的锻炼方法,其核心肌群包括腹肌、背肌、盆底肌和髋部肌群等。
核心力量训练有助于提高身体稳定性、均衡性和运动效率,同时还可帮助预防和改善一些常见的运动和生活中产生的疼痛和伤害。
下面将详细介绍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
1.提高身体稳定性和均衡性:核心肌群是支持和稳定躯干的重要肌肉群,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增强这些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从而提高身体的稳定性和均衡性。
2.提高运动效率:良好的核心力量可以帮助人体各个肌肉协调合作,提高运动技能和效率。
比如,在跑步中,强健的核心肌群可以提供更好的躯干支撑和转动,使整个身体更加稳定和高效。
3.预防和改善疼痛和伤害:核心肌群的弱化往往与背部、腰部、髋部等部位的疼痛和伤害有关。
通过核心力量训练可以增加这些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减少这些区域的负担和压力,从而预防和改善这些疼痛和伤害。
1.腹直肌练习:可以进行仰卧起坐、腹肌收缩等练习,目的是强化腹直肌,提高腹部的稳定性。
2.腰背肌练习:可以进行俯卧撑、超人式等练习,目的是加强腰背肌群,提高躯干的稳定性。
3.臀部肌群练习:可以进行桥式运动、臀桶练习等,目的是增强臀部肌肉,提高髋部的稳定性和力量。
4.盆底肌练习:可以进行骨盆抬升、闭关等练习,目的是锻炼盆底肌肉,提高盆底的稳定性和控制力。
5.平衡训练:进行单脚站立、单脚直立桥等练习,目的是提高身体的平衡性和协调性,强化核心肌群对稳定性的作用。
6.动态稳定练习:进行平板支撑、木偶风车等练习,目的是提高身体在动态状态下的稳定性和力量表现。
在进行核心力量训练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流程和频率:可以将核心力量训练融入到整个健身计划中,每周进行2-3次的核心力量训练。
可以选择上述提到的各种练习,每组练习进行10-15次,做2-3组,每组之间休息30秒到1分钟。
2.技术和姿势准确性:核心力量训练的效果取决于姿势的准确性和运动的技术性。
表演七力四感训练内容

表演七力四感训练内容表演是一门非常特殊的艺术,需要艺术家们不断地进行训练,才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而在训练的过程中,表演七力四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对于表演者的技能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表演七力四感训练呢?下面我们来一一解析。
一、表演七力表演七力是指表演者在表演中所需要具备的七种力量,包括动力、音力、意力、形力、气力、神力和意外力。
这七种力量互相作用,形成了表演者的表演技能。
1. 动力:表演者需要有足够的体力,能够灵活地动作,达到表演效果。
2. 音力:表演者需要掌握音乐和声音的节奏和韵律,能够在表演中运用音乐和声音,增强表演效果。
3. 意力:表演者需要有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能够在表演中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4. 形力:表演者需要有良好的形体形象,能够在表演中以肢体语言和姿势表现人物特征。
5. 气力:表演者需要掌握呼吸技巧,能够在表演中自如地控制呼吸,达到表演效果。
6. 神力:表演者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在表演中保持冷静,控制情绪,达到表演效果。
7. 意外力:表演者需要具备突发事件处理的能力,能够在表演中应对各种意外情况,保证表演的顺利进行。
二、表演四感表演四感是指表演者在表演中需要具备的四种感觉,包括听觉、视觉、触觉和嗅觉。
这四种感觉在表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表演者更好地表现人物和场景。
1. 听觉:表演者需要通过听觉感受到音乐和声音,掌握音乐和声音的节奏和韵律,达到表演效果。
2. 视觉:表演者需要通过视觉感受到人物和场景的形象和特征,掌握肢体语言和姿态,达到表演效果。
3. 触觉:表演者需要通过触觉感受到人物和场景的质感和温度,掌握道具和服装的使用,达到表演效果。
4. 嗅觉:表演者需要通过嗅觉感受到人物和场景的气味和味道,掌握情境和环境的氛围,达到表演效果。
三、表演七力四感训练内容要想让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表演者,就需要进行表演七力四感的训练。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训练内容。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力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描述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是指力对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而力的作用点则是力作用的具体位置。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使物体产生位移或形变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若力的大小不为零,就会使物体产生位移或形变。
例如,当我们用手推动一个物体时,物体会发生位移,这就是力产生的一种作用效果。
另外,当我们拉伸或压缩弹簧时,也是力的作用效果导致了弹簧的形变。
2. 改变物体速度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
因此,当外力施加在静止物体上时,会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物体的速度。
3. 使物体产生旋转力的作用效果还可以使物体产生旋转。
例如,当一个力矩施加在一个物体上时,会使物体围绕固定轴产生旋转运动,这种作用效果常见于工程、运动和机械领域。
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的具体位置,力可以通过不同的作用点对物体产生不同的影响:1. 点力点力是指作用点只有一个的力,其大小和方向都可以确定。
点力常见于物体的质心处,例如地心引力可以视作作用在物体的质心上的点力。
2. 面力面力是指作用点具有面积的力,其作用点可以是物体表面的任意位置。
面力通常会使物体产生垂直分力和剪切力,例如流体对物体施加的浮力就是一种面力。
3. 分布力分布力是指作用点分布在物体表面或物体内部的力,其大小和方向随位置而变化。
例如,弹簧对物体的弹力就是一种分布力,弹簧上不同位置的弹力大小和方向都会有所不同。
在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力的作用效果和作用点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在物理学中,力是描述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基本概念。
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是力学中重要的两个概念,它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是指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或效果,力可以产生三种作用效果,分别是使物体运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使物体产生加速度。
1. 使物体运动当有外力作用于一个静止物体时,物体将会开始运动。
这是因为外力改变了物体的状态,使物体从静止状态转变为运动状态。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
2. 改变物体的形状力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这种力称为变形力。
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如果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但没有发生位移,就产生了形变。
例如,拉伸弹簧、挤压弹簧等都是形变的力的作用效果。
3. 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当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物体会产生加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合力和所产生的加速度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这种情况下,力不仅改变了物体的速度,还改变了物体的运动方向。
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是力作用于物体的具体位置,力可以在物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因此力的作用点对物体的运动和变形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1. 作用点与作用效果的关系力的作用点决定了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同一力在不同作用点作用于物体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一个水管在两端施加相同大小的力,如果作用点靠近一端,容易使水管产生扭转;如果作用点居中,水管将产生弯曲;如果作用点在另一端,水管可能会发生压缩。
2. 合力的作用点当多个力同时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合力的作用点是所有力的作用点的叠加,根据平衡力和力矩的原理,合力的作用点决定了物体的平衡状态和转动状态。
合力的作用点越靠近物体的一个端点,物体就会朝着这一端旋转。
结论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作用点是物理学中重要的概念,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形变过程产生重要影响。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和作用点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为力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础。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哪两个方面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哪两个方面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具有多种作用效果,可以体现在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变程度上。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力所带来的影响,它在物体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导致各种效果的表现。
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力对物体的形变。
力对物体的运动力对物体的运动产生重要影响,它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方向和位置。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当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如果物体原本静止,则会产生运动;若物体原本在运动,则会产生加速度或减速度的变化。
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了物体受力后的动作方式,例如一个推力能够使物体加速运动,而一个拉力能够使物体减缓运动。
通过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力的作用,物体的运动形式也会产生变化,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多种情况。
力对物体的形变除了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外,力还会对物体的形状和结构产生作用效果。
在弹性体中,力的作用会引起物体产生形变,体现为拉伸、压缩、挤压等效应。
例如,橡胶绳受到外力拉伸后会变长,而压缩弹簧则会变短。
在固体中,力也会引起形变效果,表现为材料的塑性变形或断裂。
例如,在金属材料中,外力作用下会引起局部变形,产生弯曲或扭曲等结果。
通过对物体施加力,可以观察到不同形变效果,并研究物体的力学性质和力学行为。
综上所述,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力对物体的运动和力对物体的形变两个方面。
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运动或形变,呈现出丰富多样的运动状态和形态变化。
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力的作用效果是物体行为和现象的重要基础,深入研究力的作用对于理解物体之间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核心力量的重要作用及训练方法

2 . 3 在下坡过程 中的作用
在 下坡 跑 过 程 中 ,臀 部肌 肉是减 缓 脚 落地 时 的 产生 冲 击 的
部位 ,因此 应 该 加 强臀 大肌 等 的肌 肉 力量 的训练 , 避免 股 四 头 肌 等 其 他 部位 的肌 肉力 量 的参 与 ,从 而 避 免带 来 技 术变 型 等 带
2 0 1 3 年
亳6 9
i ;
毒 5 7
iiiii 体 育 教 育 ii
然后 过 渡到 全脚 掌着 地 。这 样 既 能减少 膝 关节 和 踝关 节 的损 伤 , 又可 以节 省体 力 。 腿 交 替前 后左 右 自然摆 动等 方法 。
5 训 练期间合理膳 食 4 选用正确 的技术训练 方法
d o i : 1 0 . 3 9 6 9 0 . i s s n . 1 6 7 4 - I 5 l x 2 0 1 3 0 7 . 0 2 9
文章编 号:1 6 7 4 . I 5 1 X( 2 0 1 3 )0 7 . 0 5 7 . 0 2
张永保
( 河 北 省迁 安市 第 四实验 小学 ,河 北 唐山 0 6 4 4 0 0 )
骨 盆 带能 够对 下 肢加 速 与减 速 ,髋 关节 的 内收 与外 展等 运 动时 ,
2 。 4 在耐力跑过程中的作用
在 比赛 的最 后阶 段 ,如 果 有 坚实 的核 心力 量 ,就 会 保 持 跑
步 的正 确姿 势 不 变型 ,从而 维 持 正常 的 比赛速 度 。 强健 的 竖脊 肌 能够 使身 体笔 直地 站立 。
3 核心力量 的训练方法
3 . 1 两 端 抬 起
3 . 1 . 1 训练 曰忭 腹 横肌 和坚 脊肌 。 3 . 1 . 2 动作 方法 俯 卧在垫 子上 ,两臂 两腿 充分 伸直 ,把 头 部 , 两 手和 两 脚 同时 举 起 。两 臂 可 以做 划水 动 作 ,两 腿 可 以做 左 右 开 合运 动 。 还可 以左 腿 右 臂抬 起 1 0 c m 左 右 ,保 持 3 ~5 s 放 下,
高一物理第一章力能力训练

第一章力能力训练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不动,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 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或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到力,不会施力。
C. 只有运动物体才会受到力的作用。
D. 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2. 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 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 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 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3. 用弹簧秤竖直悬挂静止的小球,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就是小球的重力B. 小球对弹簧秤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C. 小球的重力的施力者是弹簧D. 小球的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
B. 拿一根细竹杆拔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5. 以下关于滑动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B. 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C. 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D. 滑动摩擦力是成对出现的,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在发生相对运动时,它们都要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6. 如图1,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为20kg,物体与水平面的μ=01.,在这个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的作用,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g m s=102( )(/)A. 10N,向右B. 10N,向左C. 20N,向右D. 20N,向左vF图17. 汽车的发动机通过变速器和后轮相连,当汽车由静止开始向前开动时,前轮和后轮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 )A. 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B. 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前C. 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的向后D. 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的向前8. 下面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A. 物体的重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的B. 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在其几何中心C. 任何物体都可以用悬挂法确定其重心位置D.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9. 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摩擦力的作用B.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运动的C. 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D. 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个限度10. 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B. 与弹簧发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C. 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D. 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大小有关11. 质量为m的均匀木板,长为l,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有1/3长度伸出桌面,如图2所示,木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今用一水平力F把物体推出桌面,则木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___。
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第一章力第一节力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单独存在,一定存在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2.知道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
3.知道力是矢量。
4.会画力的矢量。
5.知道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和作用效果来命名。
(二)能力训练点1.学会怎样通过力的图示,形象描述象的物理概念的方法。
2.通过对力的分类内容的教学,渗透分类方法,使学生对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要有确定的标准等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对力的图示的学习,使学生享受到物理图像的形式美。
二、学法引导1.以分组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去动手,教师应引导、归纳出一般的规律。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与思考,进行归纳和总结。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准确把握“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概念。
2.难点力的图示3.疑点当磁铁接近一小铁钉时,小铁钉受磁铁对它的吸引力向磁铁运动,此时小铁钉对磁铁有没有力的作用为什么4.解决办法结合实验、多观察、多思考第二节重力(一)知识教学点1.知道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知道重力的方向。
2.知道重心。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方法(三)德育渗透点通过观察和亲身感受,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总结问题的能力。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自然规律中隐含的逻辑美。
二、学法引导教师通过各种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归纳和总结。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2.难点重心、重心的变化3.疑点重力的大小跟物体和g值有关,在地球上不同地方,g值是恒定的吗4.解决办法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重力、重心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第三节弹力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识形变的概念2.知道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3.正确判断弹力的有无和方向(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实验训练学生观察力(三)德育渗透点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具体可感,生动又形象的演示实验来体现美引真的原则二、学法引导1.利用演示和举例等直观教学法引入展开讨论2.师生共同讨论来确定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和大小的计算。
力量素质训练的作用和意义

力量素质训练的作用和意义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客服内外阻力的能力。
外部阻力是指物体的重量、支撑反作用力、摩擦力以及空气或水的阻力等。
内部阻力包括肌肉的粘滞力、关节的加固力及各肌肉间的对抗力等。
外部阻力往往是发展力量素质的手段,人体在克服这些阻力中提高和发展自身力量素质的。
力量素质对人体运动有极大的影响,是人体运动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运动员身体训练水平的重要指标,其重要意义如下:一、力量素质的概述(一)力量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我们所进行的各种体育运动活动,都是由作为主动运动器官的肌肉以不同的负荷强度、收缩速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工作而带动了被动运用器官骨骼的移动来完成的。
如果没有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而产生的力量牵拉骨骼进行运动,则连起码的行走和直立也不可能,更不要说进行体育活动了。
每个人跑、跳、投及攀登爬越等各种体育运动和体力劳动均离不开力量素质。
一个人想要跑得快就需要具有较好的腿部后蹬力;想要跳得高、跳的远就要有较好的弹跳力。
想要投的远就需要发展上肢爆发力。
所以说力量素质是人体最根本的身体素质,是进行一切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的基础。
(二)力量素质影响并促进其它身体素质的发展任何身体素质都是通过一定的肌肉工作方式来实现的,而肌肉的力量是人体一切活动的基础。
力量素质绝对速度素质的提高、耐力素质的增长、柔韧素质的发挥和灵敏素质的表现。
首先,力量素质的增长有助于速度素质的提高。
因为肌肉的快速收缩是以其力量为前提的。
一名短跑运动员如果没有两条强有力的腿,那是不可能取得优异成绩的。
其次,力量素质也有助于耐力素质的增长。
从生活常识中可以得出,一个强有力的人总比体弱者能持续活动更长的时间。
此外力量速度的提高会增加肌肉的弹性,促进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的发展。
(三)力量素质的水平直接影响技术动作的掌握和运动成绩的提高运动员力量素质的增长,直接反映了运动技术掌握的快慢及运动成绩提高的程度。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举例说明

学校节能减排方案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的需求也不断上升。
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例如大气污染、全球变暖、水资源短缺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学校是我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一个能够让我们做出改变的地方。
因此,学校节能减排方案十分重要。
一、节能节能是节约能源的一种方法,在学校中,节能措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照明节能学校大楼中照明设备是耗电最大的,因此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节能:a.更换更节能的灯具LED 灯是目前最常见的节能灯具,它比传统的白炽灯具更省电,更环保。
采用LED灯具可以在不减弱光照亮度的情况下大大减少能源使用。
b.利用自然光源学校可以将窗户调整为较大的尺寸以利用自然光源,特别是在白天天气晴好的情况下,可以不用开灯,大大减少电力能源的使用。
2.空调节能空调是我们夏天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但是它也是一件能源消耗大的设备,如何更好地使用它,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a.优化温度设定空调室内温度设定和室外温度的差异过大,会造成不必要的能源浪费。
通过在冷气机上设定温度,合理利用室内外温度差异,减少能源浪费。
在学校办公室、图书馆等人员密集场所,多采用25-27℃的温度设定,室外温度越高,温度设定就可以调得更高一些。
b.使用节能的空调当空调的能源效率更高时,能够更加有效地将空间冷却,这样就可以减少能源使用。
选择功率小的空调而不是超大功率的空调,对于封闭的房间,地面空调可能会比中央空调更具有节能性。
3.计算机节能计算机是现代学校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但它是一个非常能耗的设备。
以下措施可以帮助学校节能:a.使用新型设备选择低耗能的计算机是最重要的,例如带有节能选项的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这些新型设备可以节省最多50% 的能源。
b.关闭电脑和监控器一旦计算机不使用,就关闭它!长时间运行的计算机消耗大量的能源。
如果您发现自己在多达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没有用电脑,可以关闭电脑或其他能源消耗较大的设备。
核心力量的作用及训练原则

核心力量的作用及其训练原则在竞技体育中,几乎所有的运动都是通过四肢末端将力量施加于外部物体,使人体或器械产生运动。
因此,长期以来,在竞技运动训练领域,人们一直将力量训练的重点放在四肢上,忽视甚至放弃躯干部位肌肉力量的训练。
人体的大多数运动都是多关节和多肌群(肌肉)参与的全身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如何将不同关节的运动和多块肌肉(肌群)的收缩整合起来,形成符合专项力学规律的肌肉“运动链”,为四肢末端发力创造理想的条件,是所有运动项目共同面临的问题。
所以,尽管躯干部位的肌肉并不像四肢肌肉那样,直接负责完成人体的运动,但它们的“收缩”不仅本身可以产生力量,成为人体运动合力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能够为四肢肌肉的收缩建立支点,提高四肢肌肉的力量,同时,还可以协调不同肌肉之间的运动,加快力量的传递,整体上提高运动效率。
20世纪90年初,一引起欧美学者开始认识到躯干肌的重要作用。
他们从解剖学、力学和神经生理学等不同角度对躯干肌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核心力量问题。
1 核心、核心稳定性及核心力量的概念及生理机制核心(Core)是指脊柱、髋关节和骨盆,它们正好处于上下肢的结合部位,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核心稳定性是指人体核心部位的稳定程度,是指在运动中控制骨盆和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状态,使力量的产生、传递和控制达到最佳化的一种能力。
而核心力量(Core strength)是指附着在人体核心部位的肌肉和韧带在神经支配下收缩所产生的力量。
J.H Pilates认为核心是指人体肋骨以下至骨盆的部位它所包含的肌群有腹肌群、背肌群、横膈肌、骨盆底肌、交错骨盆及下肢的肌肉群[1]。
Ian Hasegawa认为,核心肌群由腹直肌、腹横肌、背肌、腹斜肌、下背肌和竖脊肌,并且髋关节围的肌肉--臀肌、旋髋肌、股后肌群也属于人体的核心肌群[2]。
2 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核心力量存在于所有运动项目中,所有运动技术动作都是以中心肌群为核心的运动链,强有力的核心肌群对运动中的身体姿势、运动技能和专项技术动作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具体表现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具体表现力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基本物理量,它具有方向和大小。
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力对物体施加作用而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和现象。
力能引起物体的运动、形变和其他影响,具体表现如下:1.使物体运动: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之一,当外力作用于物体时,物体会发生运动或改变原有的运动状态。
例如,推动一辆车、拉动一根绳子或推开一扇门都是力使物体产生运动的典型表现。
2.改变物体的速度:力还可以改变物体的速度。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因此,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影响物体的速度改变。
例如,如果向前推动一个静止的小车,小车的速度将逐渐增加。
3.改变物体的形状:力还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在弹簧受到拉伸或压缩时,外力就改变了弹簧的形状,这是力对物体形变的一种表现。
4.产生热效应:力还能引起物体产生热效应。
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内部分子或原子的运动,从而产生热量。
例如,摩擦力会使物体发热,这是力的热效应之一。
5.使物体受到挤压或拉伸: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可能会引起物体受挤压或拉伸的情况。
这取决于物体受力的方向和大小。
例如,当人站在地面上时,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可以使人受到挤压,而人对地面的重力则会使地面受到拉伸。
6.引起物体的变形或破坏:当外力作用超过物体的承受力限制时,会产生变形或破坏的现象。
比如拉断一根绳子、压碎一个物体等。
以上是力的作用效果在物体上的具体表现。
力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物理现象,它的作用效果不仅表现在物体的运动、形变等方面,还体现在许多其他自然现象中。
通过研究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及其运动规律,进一步拓展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举例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举例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基本的概念,它在自然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和结构。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不同的力的作用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例子来探讨力的作用效果。
1. 推力
推力是一种让物体向前移动的力,通常由人或机器产生。
例如,当我们骑自行车时,踩踏脚踏板就会施加推力,从而推动自行车向前移动。
2. 摩擦力
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时的一种阻碍运动的力。
例如,当我们用手擦拭桌子时,手掌与桌面之间就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可以使物体在表面上停止滑动或减慢滑动的速度。
3. 引力
引力是物质之间相互吸引的力。
例如,地球吸引着物体向下坠落,这就是地球的引力作用效果。
引力还存在于太阳和行星之间,以及吸引月球围绕地球运转。
4. 弹力
弹力是一种恢复变形的力,当物体被压缩或拉伸时,会产生回弹力。
例如,弹簧受力后会发生形变,然后产生恢复形状的弹力。
5. 浮力
浮力是一种物体在液体或气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其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或气体的重量。
例如,潜水员在水中漂浮的原因就是水的浮力作用效果。
总结
力的作用效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不同的力对物体产生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通过观察和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学特性。
力的作用效果不仅在物理学中起着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它能够产生各种效果。
探究力的作用效果对于理解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至关重要。
在物理学中,力的作用效果主要包括力矩、加速度、压强等方面。
力矩
力矩是力施加到物体上时产生的转动效果。
力矩可以通过定义为力乘以力臂的方法来求得。
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矩时,会出现旋转的效果,这在很多机械装置和自然现象中都有广泛应用。
加速度
力还能够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其中一个重要的作用效果就是产生加速度。
牛顿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加速度正比于施加到物体上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意味着施加不同大小的力会导致物体产生不同大小的加速度,从而改变其速度或运动状态。
压强
当一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的表面上时,会产生压强。
压强可以看作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它描述了力在单位面积上的分布情况。
在力学、工程和生物学等领域中,研究压强对于评估物体的稳定性和承受能力至关重要。
其他作用效果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作用效果外,力还能引发物体的形变、产生弹性变形、引起摩擦力等影响。
在日常生活和自然界中,我们能够观察到力产生的各种不同效果,这些效果影响着物体的运动、结构和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力的作用效果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力矩、加速度、压强等方面。
研究力的作用效果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物理世界的运行规律,为技术应用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第一节力一、素养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明白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单独存在,一定存在受力物体与施力物体。
2.明白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
3.明白力是矢量。
4.会画力的矢量。
5.明白力的作用效果,明白力的名称可按力的性质与作用效果来命名。
(二)能力训练点1.学会如何通过力的图示,形象描述象的物理概念的方法。
2.通过对力的分类内容的教学,渗透分类方法,使学生对分类的必要性与分类要有确定的标准等问题,有进一步的认识。
(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对力的图示的学习,使学生享受到物理图像的形式美。
二、学法引导1.以分组实验的形式,让学生去动手,教师应引导、归纳出通常的规律。
2.学生通过实验、观察与思考,进行归纳与总结。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准确把握“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概念。
2.难点力的图示3.疑点当磁铁接近一小铁钉时,小铁钉受磁铁对它的吸引力向磁铁运动,如今小铁钉对磁铁是否具有力的作用?为什么?4.解决办法结合实验、多观察、多思考第二节重力(一)知识教学点1.明白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明白重力的方向。
2.明白重心。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重心概念的引入渗透等效方法(三)德育渗透点通过观察与亲身感受,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总结问题的能力。
(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对物理概念的学习,使学生领会到自然规律中隐含的逻辑美。
二、学法引导教师通过各类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思考,并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归纳与总结。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重力的大小与方向2.难点重心、重心的变化3.疑点重力的大小跟物体与g值有关,在地球上不一致地方,g值是恒定的吗?4.解决办法在实验的基础上懂得重力、重心及与之有关的知识第三节弹力一、素养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知识形变的概念2.明白弹力的概念及产生条件3.正确推断弹力的有无与方向(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实验训练学生观察力(三)德育渗透点从任何物体都能发生形变入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四)美育渗透点通过具体可感,生动又形象的演示实验来表达美引确实原则二、学法引导1.利用演示与举例等直观教学法引入展开讨论2.师生共同讨论来确定弹力的产生条件、方向与大小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的作用效果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已知左下图中F1<F2,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____有关;右下图所示的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和____有关;除此之外,力的作用效果还和____有关,它们叫力的____.
2.用图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叫____,它的作法是: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____,线段的长度表示力的____,在线段的____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3.如图(1)所示,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如图(2)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由____变为____,图(3)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总之力可以改变____.
4.两个站在水平冰面上静止不动的滑冰者,当一个人用手推另外一个人时,两人将____滑行;如下图所示,当人用手推另一艘小船时,他所乘坐的小船也将____,这些现象都说明______.
二、选择题
1.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鸡蛋碰撞碗的边缘,碗没有破,鸡蛋却破了,这说明鸡蛋对碗的作用力要大于碗对鸡蛋的作用力
B.在用磁铁吸引小铁钉时,小铁钉也在吸引磁铁
C.人提水桶时,当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力时,水桶就被提起来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关于力的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是一样的
B.在同一受力图中,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标度
C.标度可任意选取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三、作图题
1.如下图所示,煤矿工人用50 N的力在A点水平向右推车,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画出推力的图示.
2.一物体质量是10 kg,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时,画出它对地面的压力的图示.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力的大小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三要素
2.力的图示作用点大小末端
3.物体形状运动静止物体运动方向物体运动状态
4.反向反向运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选择题
1.B2.C
三、作图题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