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关于茯苓多糖提取的研究

浓度( mg / m l 1
图 1 单糖 标准曲线
标 准 曲线方程 为 :[ Ab s ] 4 9 0 = 0 . 0 l 5 6 +0 . 0 5 2 l ×
时 ( h )
图 3 提取 时间对 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
22 2-
中国园艺文摘
● 第 第 2 第 3 均 平
1 8 0 l 7 0
加入 9 0 % 乙醇 ( 体积比 ) 2 0 0 ml 进行脱脂 ,回流加热 3 h,弃去 酒精 。再将茯 苓研磨成 粉 ,调整 温度 ( 水 量 和 温 度按 条件 加 入 ) ,加 水若 干 提 取 。取 出提 取 物 ,抽滤 ,取 滤液 ,即得到水提的茯苓 多糖 ,准确 量
作为正交试验水平因子的考查范 围,详细讨论见 2 . 5 。
入标准 曲线即可求 出所测溶液的糖含量。
2 结 果 和 分 析
2 . 1 温 度对 多糖 提 取 率 的影 响
为考察 温度对 茯苓 多糖提取率 的影 响 ,固定 p H
值 7 . 0 ,料液 比 l : 8 ,提取时 间 3 h,进行变温试验 。
苓粉末 的 颗粒 大小 ;加快 搅 拌 ,并 适 当增加 浸 提时 间 ;增加溶剂用量 ,提 高固液 比 ,增加提取次数等 。
中国园艺文摘
2 0 1 7 年第8 期
关于茯苓 多糖提取 的研究
王 洁 ,刘 鑫
(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 学院,四川 成都 6 1 1 1 3 0 )
摘 要 : 阐 述 温 度 、 料 液 比 、提 取 用 时 等 对 茯 苓 多 糖提 取 的 影 响 ,经 试 验 分 析 得 到 较 优 茯 苓 多糖 提 取
子。 其 中 ,多糖在有机体内大多以糖肽类 、核糖核酸 、 糖脂 类物 质存在 。通常所 说的 多糖又 可称为 多聚糖 ,
茯苓多糖制备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茯苓多糖制备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茯苓,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在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地区的医药体系中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茯苓中的活性成分——茯苓多糖,因其独特的药理作用和潜在的医疗价值,受到了广大研究者的关注。
茯苓多糖的制备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茯苓的药理机制,同时也为开发新型药物或健康产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茯苓多糖的制备工艺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我们将详细介绍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酶解法以及近年来兴起的微波辅助提取、超声波提取等新型技术。
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包括其抗氧化、抗炎、抗肿瘤、免疫调节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
我们还将对茯苓多糖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和挑战进行讨论。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茯苓多糖的窗口,为其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茯苓多糖的制备工艺茯苓多糖的制备工艺是茯苓多糖研究和应用的关键环节。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茯苓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技术也在持续发展。
目前,常见的茯苓多糖制备工艺主要包括提取、分离、纯化和鉴定等步骤。
提取是茯苓多糖制备的第一步,常用的提取方法有水提法、醇提法、酶提法等。
其中,水提法由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而被广泛应用。
通过调整提取温度、时间和料液比等参数,可以优化提取效果,提高茯苓多糖的得率。
分离步骤通常采用离心、沉淀、过滤等方法,去除提取液中的杂质和蛋白质等干扰物质,以获得较为纯净的茯苓多糖。
在这一步骤中,选择合适的分离方法和操作条件,对于保证茯苓多糖的纯度至关重要。
纯化是茯苓多糖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常用的纯化方法有柱层析、薄层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茯苓多糖的分子量和化学性质,将其与其他杂质进行有效分离,进一步提高茯苓多糖的纯度。
通过化学分析和仪器检测等手段,对纯化后的茯苓多糖进行鉴定,确定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等信息。
茯苓粗多糖的提取及开发前景展望_周建华

生物活性多糖作为功效性化妆品添加剂在化妆品 中,可产生保湿、延缓衰老促进上皮纤维细胞增殖和 美化肤色等多种功能[5]。茯苓多糖的生物学活性和理 化性质为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大量亲水 性羟基的存在使得茯苓多糖具有强吸水性、乳化性、 高黏度和良好的成膜性,另外高分子多糖无毒副作用, 与常用化妆品成分配伍性好。因此, 茯苓多糖作为功 效型化妆品添加剂也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辞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
3) 试验表明采用VC代替溴酸钾其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王明伟,潘从道,等.面包专用粉复合品质改良研究.中国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圆园21年4月第42卷第8期DOI :10.12161/j.issn.1005-6521.2021.08.028食品研究与开发茯苓(Poria cocos )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 原cos (Schw.)Wolf 的干燥菌核,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药物之一[1]。
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物质,我国传统医学认为茯苓有利水渗湿、健脾和宁心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
研究发现,茯苓中多糖成分约占菌核干重的70%耀90%[2],其余为三萜类化合物、甾体类、蛋白质等成分[3]。
自20世纪70年代报道茯苓多糖抗肿瘤作用以来[4],茯苓多糖的功效报道集中于免疫活性调节、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5]。
茯苓中的多糖不易溶于水,经过结构改性后得到溶于水的茯苓多糖,抗肿瘤活性得以提高[6-7]。
因此,研究如何高效提取茯苓多糖及后续的活性、结构研究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综述了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研究、功能活性机制及安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8YFC1602106)作者简介:刘星汶(1995—),女(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物活性多糖。
*通信作者:杨继国(1977—),男,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食品生物化学。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刘星汶1,徐晓飞2,刘玮2,赵云鹏1,张尚微1,沈艺楠1,杨继国1,2*(1.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2.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广东东莞523808)摘要:真菌多糖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且生物活性广泛。
茯苓多糖来源于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的菌核,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多种功能活性,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该文主要综述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构、功能活性、作用机理以及安全性研究进展,最后对茯苓多糖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茯苓多糖;提取工艺;功能活性;构效关系;安全性研究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Structure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Poria cocos -derived PolysaccharidesLIU Xing-wen 1,XU Xiao-fei 2,LIU Wei 2,ZHAO Yun-peng 1,ZHANG Shang-wei 1,SHEN Yi-nan 1,YANG Ji-guo 1,2*(1.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0,Guangdong ,China ;2.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Dongguan 523808,Guangdong ,China )Abstract :Fungal polysaccharides have been intensively investigated for a long time ,which exhibited a widerange of biological activities.Poria cocos -derived polysaccharides ,which were obtained from the sclerotia of Poria cocos ,have been proven to have various bioactivities such as immunomodulation ,anti -tumor ,anti -inflammation ,anti-oxidation ,etc.In this paper ,the extraction methods ,structure ,functional activities and the corresponding mechanism of 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s as well as the safety assessment were reviewed.Finally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Poria cocos -derived polysaccharides was discussed.Key words :Poria cocos -derived polysaccharides ;extraction method ;functional activity ;structure-functionalrelationship ;safety assessment引文格式:刘星汶,徐晓飞,刘玮,等.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活性和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1,42(8):172-178.LIU Xingwen ,XU Xiaofei ,LIU Wei ,et al.Research Progress on Extraction ,Structure ,Activity and Mechanism of Poria cocos -derived Polysaccharides[J].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1,42(8):172-178.专题论述172食品研究与开发圆园21年4月第42卷第8期1.2茯苓多糖的结构研究来自茯苓菌核和菌丝体的茯苓多糖大多是以β-(1→3)-糖苷键为主链,伴有少量β-(1→6)-糖苷键的分支葡聚糖[22]。
茯苓多糖的提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2. 熟悉茯苓多糖的理化性质;3. 了解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及其影响因素。
二、实验原理茯苓多糖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病毒、调节免疫等。
本实验采用水提法提取茯苓多糖,通过调节提取温度、时间、pH值等条件,提高茯苓多糖的提取率。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茯苓菌核、蒸馏水、95%乙醇、无水硫酸钠、盐酸、氢氧化钠等;2. 实验仪器:电子天平、电热恒温水浴锅、旋转蒸发仪、真空干燥箱、磁力搅拌器、离心机、pH计、分光光度计等。
四、实验步骤1. 茯苓菌核预处理:将茯苓菌核粉碎,过100目筛,备用;2. 水提法提取茯苓多糖:(1)称取一定量的茯苓菌核粉末,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2)调节pH值至6.0;(3)在恒温水浴锅中加热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2小时;(4)提取液过滤,取滤液;(5)将滤液加入95%乙醇,静置过夜;(6)沉淀物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无水硫酸钠干燥;(7)干燥后的沉淀物称重,计算茯苓多糖提取率;3. 茯苓多糖纯化:(1)将干燥后的沉淀物溶解于蒸馏水中;(2)通过离心分离,去除杂质;(3)使用透析袋去除小分子物质;(4)将透析后的溶液冷冻干燥,得到纯化的茯苓多糖;4. 茯苓多糖理化性质测定:(1)测定茯苓多糖的分子量;(2)测定茯苓多糖的紫外吸收光谱;(3)测定茯苓多糖的溶解度;(4)测定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茯苓多糖提取率:根据实验结果,在提取温度80℃,时间2小时,pH值6.0的条件下,茯苓多糖的提取率为1.23%;2. 茯苓多糖纯化:经过纯化处理后,茯苓多糖的纯度达到90%以上;3. 茯苓多糖理化性质:(1)分子量:茯苓多糖的分子量为5.2×10^5;(2)紫外吸收光谱:茯苓多糖在200-400nm范围内具有较强紫外吸收;(3)溶解度:茯苓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为1.5mg/mL;(4)抗氧化活性:茯苓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较强,IC50值为25.8μmol/L。
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

上清液
残渣
DEAE-Sdphadx 离心,4℃,0.5MNaOH 提取
PC2
上清液 PC3
残渣 离心,甲酸提取,水沉
多糖进一步降解研究做先期准备。 1 材料与方法
上清液 PC4 残渣(弃去)
1.1 材料:新鲜茯苓。
图 1 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流程图
1.2 实验主要仪器及试剂 离心机(Beckman J2 - HS),微型高
参考文献
色粉末 PC1,棕色粉末 PC2 和白色粉末 PC3、PC4。提取如图 1。 1.4 茯苓多糖的鉴定 将淡黄色粉末 PC1,棕色粉末 PC2 和
白色粉末 PC3、PC4 四种提取产物分别溶于水,溶于碱和二甲基亚
[1]中国药科大学主编. 中药辞海(第二卷)[M]. 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 科技出版社,1996.1272-1278.
眩悸,脾虚食少,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病症[1,2]。但近年来最受人
茯苓粗粉
药
关注的是其抗肿瘤作用。
物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Pachyman),含量很高。茯苓聚
乙醚和丙酮脱脂 4 小时,加入 0.9%NaCl 溶液放置过夜
与
临 床
糖本身无抗肿瘤活性,若切断其所含的 β-(1→6)吡喃葡萄糖支链, 成为单纯的 β-(1→3)葡萄糖聚糖[称为茯苓次聚糖(Pachymaran)或 上清液 PC1
作者单位 413500 湖南安化 安化县人民医院皮肤科(王敏)
[3]G. Chihara, J. Hamuro, Y. Maeda, et al. Antitumor polysaccharide derived chemically from natural glucan (pachyman). Nature ,1970(225):943 -944.
植物复合酶SPE-002提取茯苓多糖工艺研究

关
键
词 :茯苓 ;茯苓 多糖 ;植物复合酶 S E02 P . ;提取 率 0
中图分 类号 :R 8. 2Fra bibliotek 2文 献标志码 :A
文章编 号: 10—022 1)506 . 0 713(000.550 4
Ex r c i n t c i t a to e hn que i ra C C SpO y a c r de n Po i O O l s c ha i s b a u te y e SPE- 0 y pl ntm li nz m 0 2
摘 要 :以资源丰富且多糖含量高的茯苓为原料,以茯苓多糖提取率为考察指标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植物
复合酶 S E 0 2提取 茯苓 多糖 的技术参数(P 一0 P 一0 S E 0 2加酶率 、 酶解 时间 、 酶解温度 和酶解 反应体系 p H值) 并通过 , 正交试验及验证试验加 以优化 ,结果 表明 ,加酶率 5 %( . 即加酶量为底物 的 5 %) 0 . 、酶解 时间 9 n 0 0 mi、酶解温度 5 0℃、酶解 p H值 50是植物复合酶 S E0 2提取茯苓多糖 的最优技 术参 数.在该 优化条件下 ,茯苓多糖提取率 . P 一0
GO h—u , E a—, H N F n , ab i H NG Z i a D NGY nl C E ag HU Y -e Z ANGY e X AO We - n h i , u, I nj u
( olg f rc l r n adcp , AU C agh 1 1 8C ia C l e Hot ut eadL n sa eHN , hn sa 0 2 , hn ) e o i u 4
p r mee n t e e ta t n o o i O O o y a c a i e y t e p a tmu t n y P 0 2 a a tr o h x r c i f P ra C C S p l s c h r s b h ln l e z me S E一 0 wa p i z d a d o d i so t mi e n
茯苓的化学成分与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4、抗炎作用:茯苓中的三萜类化合物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 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参考内容二
茯苓(Poria cocos)是一种广泛使用的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利 尿、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本次演示将重点介绍茯苓的化学成分、生物活性 及其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
一、茯苓的化学成分
3、黄酮类化合物茯苓中还含有一些黄酮类化合物,如柚皮苷、槲皮素等, 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这些化合物对心血管疾病、肿瘤等疾 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参考内容
茯苓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宁心安神等多种功效。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和对中药材研究的深入,茯苓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 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次演示将概述茯苓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以期为相关研 究提供参考和启示。
1、水提取法:将茯苓原料用水浸泡后加热提取,提取液过滤后得到浓缩液, 再
2、有机溶剂萃取法:使用有机溶剂(如乙醇、甲醇等)将茯苓中的有效成 分萃取出来,然后通过蒸发溶剂得到干品。这种方法分离效果好,但有机溶剂的 使用量和回收成本较高。
茯苓含有多种复杂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多糖类、三萜类、甾醇类、脂肪酸 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等。其中,多糖类化合物是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 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三萜类化合物也是茯苓的重要成分, 主要包括茯苓酸、去羟基茯苓酸等,具有抗炎、抗肿瘤、抗菌等作用。此外,茯 苓还含有一些微量元素,如Fe、Zn、Se等,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茯苓的生物活性
1、增强免疫功能:茯苓多糖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作用,可以促进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活化,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2、调节血糖水平:茯苓多糖能够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等指标,具 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进展

四、结论与展望
茯苓多糖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医药领域 中,茯苓多糖对机体各方面表现出多种生理功能,具重要的药理活性,在临床治疗 及药物开发方面展现出了广阔的前景;在食品领域中,茯苓多糖可以作为食品添 加剂改善食品口感和质地,同时也可以作为生产保健食品的原料;
在化妆品领域中,茯苓多糖具有保湿和抗氧化等作用,可以用于生产化妆品提 高产品的性能。然而,对于如何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药用价值,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 究与探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需要不断进行工艺优化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使茯苓这一传统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和生活。
3、超声波辅助法
超声波辅助法是一种利用超声波的振动作用加速茯苓中多糖成分的释放的方 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等优点。在超声波的作用下, 茯苓组织的细胞壁被破坏,多糖成分更容易释放出来。同时,超声波的振动作用 还可以加速溶剂的渗透和扩散,进一步提高了提取效率。然而,超声波辅助法也 存在一些缺点,如超声波的噪音较大、对设备的要求较高等。
二、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方法
1、溶剂提取法
溶剂提取法是提取茯苓多糖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多糖在不同 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将多糖从茯苓中分离出来。常用的溶剂包括水、醇类和酮 类等。其中,水是常用的提取溶剂,因为多糖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大。然而,水提 取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提取时间长、需要大量的水等。因此,一些研究人员尝 试使用其他溶剂进行提取,如醇类和酮类等。
多糖纯化技术
多糖的纯化技术主要包括沉淀法、色谱法、电泳法和膜分离法等。其中,沉 淀法操作简单,但纯化效果较差;色谱法能够实现高效分离,但成本较高;电泳 法能够分离出具有电泳活性的多糖,但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膜分离法能够实现 分子级别的分离,但膜的制备和清洗成本较高。近年来,一些新的纯化技术,如 亲和色谱法、免疫分离法和纳米膜分离法等也逐渐应用于多糖的纯化。
茯苓多糖的提取及羧甲基化工艺研究进展

然 得 到 了对 I /CL小 鼠 s 肉瘤 具 有 很 强 抑 制 作 CR J 。
用 、结 构 类 似 于 菇 类 多 糖 的 B一 茯 苓 多 糖
( p c y rn B— a h maa ), 可 望 作 为 优 良 的 细 胞 药 物 响 应 的 免 疫 促 进 剂 。 然 而 , B一茯 苓 多 糖 大 多 不 溶 解 于 水 ,难 以 用 同 位 素 标 记 进 行 生 物 研 究 。 因 此 ,J . Ha r B一茯 苓 多 糖 进 行 羧 甲 基 化 ,得 到 了 mu o等 将 易 溶 于 水 的 p一茯 苓 多 糖 衍 生 物 一羧 甲 基 茯 苓 多 糖
【 ab x meh p c y rn, C ] 且 同 样 具 有 显 C r o y ty 一 a h maa 1 MP , 著 的 抗 肿 瘤 活 性 。 自上 述 开 创 性 的 工 作 以 来 ,掀 起
进多糖 的提 取 。鉴 于热水 浸提 法时 间长且 多糖 的提
取 率 低 的 缺 点 ,有 人 将 超 声 波 技 术 应 用 于 其 中 ,结
果 提 取 率 提 高 到 16 n 超 声 提 取 技 术 的基 本 原 理 .%t 。 主 要 是 利 用 超 声 波 的 空 出 提 取 ,另 外 超 声 波 的 次 级 效 应 ,如 机 械 振 动 、
乳 化 、扩 散 、击 碎 、 化 学 效 应 等 也 能 加 速 欲 提 取 成 分 的扩 散 释 放 并 充 分 与 溶 剂 混 合 。超 声 提 取 技 术 与 常 规 提 取 法 相 比 ,具 有 提 取 时 间 短 、产 率 高 、无 需
茯苓多糖的响应面提取条件优化及体外免疫活性研究

关键词 : 茯苓 ; 多糖 ; 响应 面法 ; 体外免疫活性
中图分 类号 : S 5 6 7 . 3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1 -0 0 0 9 ( 2 0 1 3 ) 1 7 ~O 1 3 5 -0 4
缩一3 倍于样液体积 的乙醇沉淀一 真空浓 缩干燥 一茯苓
粗多糖 。 1 . 2 . 2 茯苓多糖提取条 件的单 因素试验 液料 比对茯 苓 多糖 提取效果 的影 响 : 设定微波功率为 4 7 5 W, 微波处 理时间为 8 m i n , 乙醇浓 度 为 8 O , 分 别在 液料 比为 5 、 1 O 、 1 5 、 2 O 、 2 5 、 3 0 6 个 梯度 下 , 研究料 液 比对茯苓 多糖 提
养7 2 h后每孑 L 加人 2 O L A l a ma r B 1 u e 试剂, 再培养 至 试 剂变 色, 加 AI a m a r B I u e试 剂 前 及 变 色 后 分 别 用 E L I S A 自动 读 板 仪测 定 5 7 0 n l T I 和 6 0 0 n l T l 处 的 吸光
取 率的影 响。乙醇浓度对茯苓 多糖提 取效果 的影响 : 设 定微波功率为 4 7 5 W, 微波处 理时 间为 8 mi n , 液料 比为
作者 简 介 : 叶振 梅 ( 1 9 6 7 一 ) , 女, 硕士, 高级讲 师 , 研 究 方 向为 妇 产科 与人体 免 疫 学 。
抑制肿瘤生长 , 调节机体免 疫等功效 ] 。该试验 对茯苓 多糖 的响应面提取工艺条件进行 了优化 , 并对其 体外免 疫活性进行 研究, 以期 为 茯 苓 的综 合 利 用 提 供 理 论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茯苓,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茯苓多糖作为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化学结构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茯苓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本文将概述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醇提法以及现代的微波辅助提取、酶解法等,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茯苓多糖的化学结构特征,包括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以及近年来在结构解析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本文将重点综述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茯苓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对于其后续的结构研究和药理作用分析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
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法、醇提法等。
水提法是以水为溶剂,通过加热煮沸使茯苓中的多糖成分溶解于水中,然后通过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多糖提取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提取效率较低,且易受到其他水溶性杂质的干扰。
醇提法则是利用醇类溶剂对多糖的溶解性进行提取,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等。
醇提法相对于水提法,提取效率较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且需要注意溶剂残留的问题。
随着现代提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提取方法,如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振动和热效应等,使茯苓细胞壁破裂,多糖成分更易溶出。
这种方法提取时间短,效率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微波提取法则是利用微波对物质分子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使茯苓中的多糖成分快速溶出。
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但需要注意微波功率和时间的控制。
对茯苓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注: 与模型组比较: * P 与低剂量组比较: △ P < 0. 05;
参考文献
科杂志,2002,4( 19) : 20-22. [6] 何绍珍,任建林 . 乙醇对胃黏膜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世界华
[1] 郭雷,王淑军,郝倩,等 . 紫菜多糖和藻红蛋白生物活性的研究 进展.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 6) : 182-185.
[2] 杨牧祥,于文涛,徐华洲,等 . 酒速愈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胃黏 膜的保护作用.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1( 6) : 341-343.
[3] 张守仁,邵金莺,於毓文 . 呋喃唑酮和一些常用抗溃疡药对四 种大鼠胃溃疡模型的影响. 药学学报,1984,91: 5-11.
[4] 施华秀,任建林 . 氧自由基与胃黏膜损伤.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05,3( 21) : 2582-2585.
参考文献
[1] 陈莉,郁建平 . 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食品科学,2007,28 ( 05) : 136-139.
[2] 高杰,李玉欣,于占华,等 . 茯芩多糖提取方法研究. 吉林中医 药,2007,27( 9) : 60.
[3] 陈端端 . 微波法与传统工艺提取茯苓多糖的比较研究. 临床和 实验医学杂志,2007,6( 11) : 130-130.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年 2 月第 7 卷第 4 期 China Prac Med,Feb 2012,Vol. 7,No. 4
·249·
菜的提取物,吴琼英等的实验表明紫菜多糖在体外具有强大 菜多糖组 小 鼠 胃 组 织 SOD 和 GSH-Px 均 高 于 模 型 组 ( P < 的抗氧化作用,而 Zhang Q 等的研究指出紫菜多糖在体内有 0. 05,P < 0. 01) ,提示通过提高胃组织 SOD 和 GSH-Px 活性可 增强 SOD、GSH-Px 的活性,清除氧自由基等功能[7-9]。本实验 能是紫菜多糖抗溃疡的机制之一。此外,高剂量紫菜多糖组 发现,与模型组比较,高、中、低剂量紫菜多糖组小鼠胃溃疡指 胃组织 SOD 和 GSH-Px 高于低剂量紫菜多糖组( P < 0. 05) , 数均低于模型组( P < 0. 05,P < 0. 01) ,提示紫菜多糖对急性 提示紫菜多糖对胃组织 SOD 和 GSH-Px 的影响存在一定的量 酒精灌胃引起的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 同时,高、中剂量紫 效关系。
茯苓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58・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0卷第6期JOURNALOFMUDANJIANGMEDICALUNIVERSITYV01.30NO.6200925顾奎兴.中医药治癌的思路与基因组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1):10—132088.26张玲,王芸,毛海婷,等.淫羊霍甙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18(3):191—196.27李丽.中药KALl号、Ⅱ号对T一(200)荷瘤小鼠肿瘤抑制作用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3,24(3):15一17.茯苓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才玉婷武蕾蕾王晶华王金英(牡丹江医学院药学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收稿日期:2009—08—25【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方法:主要对近十年来有关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的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介绍了茯苓多糖5种提取分离方法。
结论:为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提供参考,展望了茯苓多糖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茯苓多糖;水提醇沉法;稀碱提取法;微波萃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CO: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多糖(pachy-man),其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调节机体免疫等功能旧J,对急、慢性炎症也具有抵抗作用"J。
为了提高茯苓多糖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选用合理的提取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茯苓多糖提取的传统方法存在着有效成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低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的提取技术受到青睐。
下面就近几年茯苓多糖提取的技术进行综述。
1水提醇沉法一般植物多糖提取多数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不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用高浓度乙醇沉淀提纯多,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故不同浓度的醇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另外还可根据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H-。
天然产物提取茯苓

从茯苓中分离出39种三萜,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羊毛甾-8-烯型三萜类化合物(Lanosta-8-ene type triterpenes)
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类化合物(Lanosta-7,9(11)diene type triterpenes)
3,4-开环-羊毛甾-7,9(11)-二烯型三萜(3,4-seco-lanostan -7,9(11)-diene type triterpenes)该类化合物仅存在于茯 苓皮中
3.4其他类化合物
辛酸( Caprylic acid) , 十一酸( Undecanoicacid) , 月桂酸 (Lauric acid) , 十二酸(Dodecanoic acid) , 棕榈 酸(Palmitic acid) 等 ; 组氨酸, 甲壳素, 蛋白质, 卵磷脂, 左旋葡萄糖, 腺嘌呤, 胆碱, 树胶, 脂肪及酶等; 无机元 素钙, 镁, 铁, 钾, 钠, 锰, 磷, 硫, 硅, 铬, 镉, 铜, 铅及 氯。
2.3 成品
加工:茯苓出土后洗净泥土,堆置于屋角不通风处, 使其“发汗”,析出水分。然后取出,将水珠擦去, 摊放阴凉处,待表面干燥后再行发汗。切制:于发 汗后趁湿切制,亦可取干燥茯苓以水浸润后切制。 将茯苓菌核内部的白色部分切成薄片或小方块,即 为白茯苓;削下来的黑色外皮部即为茯苓皮;茯苓 皮层下的赤色部分,即为赤茯苓;带有松根的白色 部分,切成正方形的薄片,即为茯神。切制后的各 种成品,均需阴干,不可炕晒,并宜放置阴凉处, 不能过于干燥或通风.以免失去粘性。
2.2 茯苓植物形态:
常见者为其菌核体。多为不规则的块状,球形、扁形、 长圆形或长椭圆形等,大小不一,小者如拳,大者直径 达20~30厘米,或更大。表皮淡灰棕色或黑褐色,呈瘤 状皱缩,内部白色稍带粉红,由无数菌丝组成。子实体 伞形,直径0.5~2毫米,口缘稍有齿;有性世代不易见 到,蜂窝状,通常附菌核的外皮而生,初白色,后逐渐 转变为淡棕色,孔作多角形,担子棒状,担孢子椭圆形 至圆柱形,稍屈曲,一端尖,平滑,无色。有特殊臭气。 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根上,深入地下20~ 30厘米。
茯苓多糖提取方法研究

茯苓多糖提取方法研究
高杰;李玉欣;于占华;高春;高文功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7(027)009
【摘要】目的:探讨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稀碱提取的方法,用二甲基亚矾(DMSO)进行精制法.结果与结论:用此方法提取茯苓多糖收率较高,操作简单,周期短.【总页数】1页(P60)
【作者】高杰;李玉欣;于占华;高春;高文功
【作者单位】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12;吉林亚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33;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12;敦化丹峰中心医院,吉林,敦化,133714;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1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2
【相关文献】
1.茯苓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J], 才玉婷;武蕾蕾;王晶华;王金英
2.茯苓多糖提取方法研究 [J], 马巾媛;李维峰;王娅玲;杨竹雅
3.茯苓皮总多糖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J], 叶丹; 张越; 杜雅婷; 张悦; 章娜; 赵珍; 赵雨彤; 陈卫东
4.蒸汽爆破茯苓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J], 梁结桦;杜冰
5.茯苓、白芷、白扁豆混合物中总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J], 曹菁;张雪元;周彬;王晨;郝江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茯苓多糖制备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万方数据茯苓多糖制备工艺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者:张璐, 刘强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中医系,广东,广州,10515刊名: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TRADITIONAL MEDICAL FORMULAE年,卷(期):2006,12(4)被引用次数:15次1.纪芳,李鹏飞,徐胜元,等.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制备及体内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15(6):333-334.2.潘琦,贾向云,罗天诰,等.茯苓皮提取茯苓多糖实验方法研究[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7,20(3):13-15.3.李俊,韩向晖,李仲洪,等.茯苓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17(1):49-50.4.聂金媛,吴成岩,吴世容,等.微波辅助提取茯苓中茯苓多糖的研究[J].中草药,2004,35(12):1346-1348.5.赵大明,张秀军,林志彬.羧甲基茯苓多糖的抗肿瘤实验[J].福建中医药,2002,33(3):38-40.6.淡新提,王艺峰.化学修饰的茯苓多糖抗肿瘤效应的组织学观察[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6):652-654.7.杨吉成,盛伟华,张云,等.羧甲基茯苓多糖对HPBL分泌IL-2、TNF、IL-6、IFN-γ的调节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97,13(5):293-295.8.张秀军,徐俭,林志彬.羧甲基茯苓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12):913-916.9.陈春霞.羧甲基茯苓多糖的保肝与催眠作用[J].中国食用菌,2003,S1期:46-47.10.侯安继,陈腾云,彭施萍,等.茯苓多糖抗衰老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4,20(3):10-11.11.张信岳,杨根元,梁丽坚.羧甲基茯苓多糖钠体外抗单纯疱疹病毒3型的作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3,14(3):161-163.12.侯安继,彭施萍,项荣.茯苓多糖抗炎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3,19(3):15-16.13.陈焱,刘春晓,张积仁.茯苓多糖防石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1999,20(2):114-115.14.陈春霞.羧甲基茯苓多糖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5,24(1):17-20.15.叶聚荣,林建峰,林大杰,等.羧甲基茯苓多糖的安全性实验[J].福建中医药,2003,34(3):27-31.1.学位论文童学飞妇科止带片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的研究2006妇科止带片收载于部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由椿皮、黄柏、茯苓、山药、阿胶、龟板、五味子等七味中药组成,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止带的功效。
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进展

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应用研究进展【摘要】茯苓多糖为我国传统中药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血脂、保肝、催眠等作用,可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
为进一步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促进其开发应用,文章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对近几年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茯苓多糖;提取;纯化;应用Abstract:Pachyman is the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oria cocos. It has effect of antitumor,antivirus, enhancing immunity, antioxidant, hypoglycemic and reducing blood lipid, protecting liver and hypnosis ect. It can be used in the field of medical care and others, so it has wid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extracting processes of pachyman and promoting 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this article reviewed the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pachyman in recent years based on large quantity of domestic & foreign literatures.Key words:Pachyman; Extraction; Purification; Application自从20世纪60年代研究发现酵母细胞壁多糖(zymosan)具有免疫增强以及抗肿瘤作用以来,人们对多糖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其生物活性方面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8・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0卷第6期JOURNALOFMUDANJIANGMEDICALUNIVERSITYV01.30NO.6200925顾奎兴.中医药治癌的思路与基因组学[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1):10—132088.26张玲,王芸,毛海婷,等.淫羊霍甙抑制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2,18(3):191—196.27李丽.中药KALl号、Ⅱ号对T一(200)荷瘤小鼠肿瘤抑制作用的研究[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3,24(3):15一17.茯苓多糖提取方法研究进展才玉婷武蕾蕾王晶华王金英(牡丹江医学院药学系黑龙江牡丹江157011)收稿日期:2009—08—25【摘要】目的:综述近年来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方法:主要对近十年来有关茯苓多糖提取工艺的文献进行综述。
结果:介绍了茯苓多糖5种提取分离方法。
结论:为茯苓多糖的提取分离提供参考,展望了茯苓多糖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茯苓多糖;水提醇沉法;稀碱提取法;微波萃取技术;超声提取技术;CO: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的干燥菌核,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肺、肾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
茯苓中的主要成分为茯苓多糖(pachy-man),其具有抑制肿瘤生长,调节机体免疫等功能旧J,对急、慢性炎症也具有抵抗作用"J。
为了提高茯苓多糖的治疗效果,降低毒副作用,选用合理的提取工艺是非常必要的。
茯苓多糖提取的传统方法存在着有效成分损失大,周期长,工序多,提取率低等问题。
近年来,一些新的提取技术受到青睐。
下面就近几年茯苓多糖提取的技术进行综述。
1水提醇沉法一般植物多糖提取多数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不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用高浓度乙醇沉淀提纯多,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故不同浓度的醇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另外还可根据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H-。
李俊等”1采用传统的水提醇沉法进行茯苓多糖的提取,将茯苓切成碎片,加入4—6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时间分别是3h,2h和1h。
合并3次提取液滤过,除去不溶性杂质,在搅拌下加入乙醇,静置12h,离心,收集沉淀,加水溶解煮沸,再加入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放置,析出褐色沉淀,过滤,低温干燥,即得茯苓多糖粗品。
粗品加蒸馏水煮沸,在搅拌下加入1%鞣酸溶液,煮沸,取上清液加入鞣酸溶液不混浊为止。
加入2%的活性炭,过滤,加入乙醇,静置24h。
用70%乙醇反复洗涤沉淀,检查不含鞣酸为止。
将湿品溶于20%的热乙醇中,再加入60℃的热蒸馏水连续洗脱,流出液减压浓缩,加入适量乙醇,使含醇量达到70%,放置,滤取沉淀物,干燥,即得茯苓多糖纯品。
此方法复杂繁琐,操作周期长,提取率较低。
邱绿琴阳1等采用茯苓粗粉分别用乙醚、丙酮在索式提取器中回流脱脂4h,残渣用0.9%NaCI溶液浸泡,过夜。
离心,得上清液,浓缩3倍,用95%乙醇沉淀,沉淀物加入120℃的热水中提取30rain,离心。
沉淀物再用0.5MNaOH在4℃提取,得胶状提取液,4℃冰箱过夜,离心,取上清液用10%乙酸沉淀,再用蒸馏水洗涤,干燥,用Sevag法除去蛋白质和透析法纯化,精制,既得茯苓多糖。
此方法较李俊的方法简单,操作周期相对较短,但是提取率不高。
热水浸提法时间长且多糖提取率低。
陈莉一1等采用酶解+热水浸提的方法:将茯苓粉碎后加水浸泡30min,植物精提复合酶(主要成分为纤维素酶、果胶酶、中性蛋白酶等)加水在40℃活化10rain,然后把活化的复合酶加入浸泡的茯苓中,在48。
C(pH5)浸提90min,中和酸后加水再升温至80℃,继续浸提90min然后用乙醇醇沉,最后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分别洗涤,得茯苓多糖粗品,再去蛋白质,经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洗脱液浓缩后透析,得透析液浓缩后冷冻干燥,既得纯化茯苓多糖。
此方法能显著提高茯苓多糖的浸出率,是热水浸提法的2.32倍,并且具有浸提时间缩短,提取条件温和,所得茯苓多糖立体结构不易被破坏、生物活性高等优点。
程金生旧1等人采用加卤代酸的水提醇沉法:将自制白茯苓(去皮茯苓菌核)进一步烘干(95℃左右),粉碎,过100目筛,称取25g茯苓粉,加入100mL异丙醇、1%氢氧化钠溶液50mL,搅拌溶解后,在快速搅拌条件下,通过真空滴液漏斗滴入二氯乙酸的异丙醇溶液(1:1.2,50mL),控制温度在50℃搅拌反应3.5h。
反应结束后将上层异丙醇倾出并回收利用,下层加入5%盐酸溶液,快速搅拌下加入乙醇50raL,过滤,固体物部分溶解于水中,用乙醇沉淀,过滤,干燥,得白色粉末状固体,即羧甲基茯苓多糖。
选用自制茯苓粉在异丙醇溶剂中高效合成羧甲基茯苓多糖,并通过工艺优化试验,使其消耗水和有机溶剂尽可能少,反应操作简便,羧甲基取代度高,产品水溶性好,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2稀碱提取法浓碱液浸提法浸提程序较繁琐,浸提条件较剧烈,极易破坏多糖的立体结构,使其生物活性受到限制。
高杰旧1等采用稀碱提取茯苓多糖,用二甲基亚砜(DMSO)进行精制。
将茯苓用粉碎机粉碎至能通过60目筛,取茯苓粉末159,溶于万方数据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年第30卷第6期JOURNALOFMUDANJIANGMEDICALUNIVERSITYV01.30NO.62009・59・3℃的0.5tool・L‘1NaOH溶液3000mL中。
加入四氟乙烯转子在磁力搅拌器中搅拌,至粉末全部溶解,此时溶液呈粘稠状态。
置于冰箱中4。
C冷藏、过夜。
次日抽滤,弃去残渣保留液体。
滤液用10%的醋酸溶液中和,直至用广泛pH试纸测其pH值在6—7之间。
再加入等量95%乙醇,于3。
C放置过夜。
次日抽滤,获取沉淀。
接着用流水透析2d后,依次用900mL蒸馏水洗涤,300raL无水乙醇、300mL丙酮、200mL乙醚洗涤。
之后,放入干燥器中,减压抽干。
置干燥箱中58℃干燥30min,即得茯苓多糖粗品。
呈淡黄色细颗粒状结晶,重10.79。
称取茯苓多糖粗品59,溶于500mL二甲基亚砜(DMSO)中,在室温下用磁力搅拌器搅拌15h后,加入500raL蒸馏水,继续搅拌20min,之后,放置2h,抽滤。
沉淀用无水乙醇、丙酮、乙醚洗涤,置干燥箱中60℃以下,干燥30rain,即可得茯苓精制品。
DMSO可使蛋白质裂解为小分子的易溶于水的肽类物质,因此可用它来除去杂蛋白,方便简单。
赵声兰¨驯等利用单因素实验优化茯苓皮中茯苓多糖的稀碱提取方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表面实验设计考察碱法提取过程中碱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所得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0.84mol・L~,提取时间为8.89h,料液比为1:150。
此条件下茯苓皮中多糖提取量达到54.99%。
黄才欢¨¨等人结合水回流提取法和稀碱提取法两者的优点,又通过实验进一步优化了茯苓多糖的工艺参数(水回流提取时间、NaOH溶液浓度、NaOH溶液浸提时间及温度),确定了茯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
但是李羿¨21等人认为影响茯苓多糖提取率的因素很多,如浸提温度、时间、多糖浓度、NaOH溶液浓度以及脱杂质的方法都会影响茯苓多糖的提取率。
3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近年来利用外场介入强化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一种技术¨3‘。
超声波是一种弹性机械振动波,具有高速、强烈振动及空化效应等作用。
因此,能破坏植物药材的细胞.使溶媒渗透到药材细胞中,从而加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以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1“。
研究证明,超声提取不会改变有效成分的结构,并且缩短了提取时间,提高了提取效率。
超声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陆地及海洋植物的药用成分的提取¨引。
霍文¨刮等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出茯苓多糖的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茯苓粉碎,粒度是20目,精密称取茯苓粉末0.19,放置到50mL量瓶中,加水40mL,充分混合后放人超声波提取器中,进行超声提取,提取时间20min,过滤,取续滤液烘干,得茯苓多糖。
与传统水提取法相比,超声波提取技术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同时在能耗上也大大降低,可以作为实验室和大生产的模拟工艺Ⅲ。
8|。
4微波提取法微波萃取技术作为一项新的药物制备提纯方法,其一系列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实验研究所证实¨91。
经过微波辐射后能较好地富集药材中的有效成分,与传统回流提取工艺比较,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不仅萃取时间短、溶剂用量少、有效物质更易溶出,可显著地提高提取效率,更具有提取过程环境清洁、操作简便,更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控制,其推广应用可望为现代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新途径及新工艺它的原理在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描述ⅢJ。
其最基本的理论还是以微波穿透性加热的原理为基础,即微波对物料实施的是立体加热,而常规传统方法大多为平面加热。
在微波场中,各种物料吸收微波能力的差异使得基体物质的某些区域或萃取体系中的某些组分被选择性加热,从而使得物质内部产生能量差或势能差,被萃取物质得到足够的动力即从基体或体系中分离出来。
杜玲玲旧1。
等人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以茯苓多糖为指标考察微波提取工艺条件,提取茯苓多糖影响因素顺序为微波时间(A)>微波强度(B)>溶剂倍数(C),因素A与B具有显著性差异。
以水为提取溶剂,茯苓多糖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加20倍量水,在1470MHz下微波提取15rain.。
验证试验表明,茯苓多糖得率为3.704%。
聂金嫒盈1等采用均匀优化设计试验法,对水溶性茯苓多糖进行微波提取,并对试验条件进行考察和优化,得到一个四变量回归模型。
根据该模型可知,提取时间(X1)越大,提取率越高。
而随着微波占空比(x2)的增加,提取率先增大后减小,其间应有一个最大值。
对方程进行函数最值分析,可以知道当微波占空比为42%的时候,提取率有最大值固液比至一定大时,提取率不会提高。
得出最佳提取条件:时间为18min;固液比为l:50;微波占空比42%,此时提取率为2.792%,优于传统提取方法。
陈瑞瑞旧’通过微波辐射提取茯苓多糖,并与传统的浸泡水煮提取工艺进行了对比研究。
根据两种提取方法所选定的最佳工艺条件(微波法:固液比5,540W,提取90s;传统法:固液比5,沸水1h,提取2次),得白色胶状提取物.经Sevag去蛋白多次及Smith降解后,得到多糖,结果显示微波法能显著提高茯苓的多糖提取率,比传统浸泡水煮法高出约85%,且微波加热具有速度快、操作便捷、能保持茯苓原有营养成分等诸多优点,是理想的茯苓多糖提取新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