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翻转课堂实践探索
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探讨与实践

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探讨与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首先分析了当前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现状,接着讨论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并介绍了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性。
通过实践案例分析,突出了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评估。
结尾总结了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的启示,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教师和教学设计者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本文旨在促进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与指导。
【关键词】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实践、案例分析、效果评估、启示、发展趋势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图像处理技术是一门涉及数字图像的获取、处理、分析和应用的交叉学科领域,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各行各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多样化,对于相关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加强对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教学研究和实践探索,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竞争力,同时也能够推动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目前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滞后、教学实践不足等。
有必要对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教学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好的培养和支持。
1.2 研究意义:图像处理技术作为计算机科学的重要领域,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图像的增强、压缩、恢复、识别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安防监控、视频处理等领域。
而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图像处理技术课程教学探讨与实践的研究,分析当前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现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分析实际的教学案例,评估教学效果,以期提高图像处理技术课程的质量和教学效果。
《数字图像处理》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了解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处理方法和应用技术,提高他们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为了更好地教学效果,我们尝试引入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探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一、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概念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以案例为载体,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和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跨学科的情境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通过融合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等相关学科知识,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字图像处理原理和技术的理解,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尝试将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信号处理等相关学科的内容融入到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通过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设计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和案例分析。
1. 计算机图形学与数字图像处理的融合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我们将计算机图形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融合进来,通过教授图形学的基本概念、算法和技术,让学生了解数字图像的构成和表示方法,加深他们对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解。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图像处理软件,掌握图像的生成、显示和处理技术,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为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积极的效果和深远的启示。
多课程融合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性,促进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案例化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素质。
实践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深化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和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数字图像处理》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环节和多课程融合。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需要引入案例化教学和多课程融合教学模式。
通过案例化教学,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问题场景中学习和应用知识,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而多课程融合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跨学科综合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索《数字图像处理》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教学模式设计与构建、案例化教学案例分析、多课程融合实践、实践效果评估和案例教学模式的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同时对案例化教学和多课程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2 研究意义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随着人工智能、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迅速发展,数字图像处理的教学也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索《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当前,国内外普遍存在着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理论脱离实践、学生缺乏实战经验等问题,教学模式的更新迫在眉睫。
本研究以案例化教学为基础,结合多课程融合的实践模式,致力于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此外,借助案例化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将课程内容贯穿于实际案例中,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因此,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促进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应用

收 稿 日期 :2 1 — 3 1 000—5
作者简介:吴欣 慧 (9 l ,女 ,安 阳工学院 电子信息 与电气工程系讲师 ,工学 硕士 ,研究方 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1 8 一)
进度 ,重 要的 阶段要 及 时 向老 师汇 报进 展情 况 ,如 果进 度把握 不好 ,或者 前面 内容做 不好 ,将 影响 实 验的顺 利进 行 ,甚 至导 致实验 失败 。因此 指导教 师 要加 强前 期对学 生 的指导 ,使 学 生对整 个系 统设 计 过程都能理解 ,激 发学 生的兴趣 ,使得设 计更完善 。 2. 鼓励学生 独立解决 问题 ,对完成得 好的学 生 要多给予表扬 ,对实验有困难的同学多给予鼓励 。要 引导学生运用 已有 的知 识发现问题 、分析 问题 、解决 问题 ,给学生提供 较宽 阔的思 维空间和选择 余地 ,培 养 学生独立解 决问题 的能力 、 自学 能力和创新 能力 。 3. 了激 发学 生的实验 积极性 ,重视 实验 ,将 为 实验成绩计入学生 的课程总成绩 ,占 1 %~1 %,包 0 5 括 实验 前期准 备 、实验 成绩 和实 验报告 成 绩 。
随着 以图像 与视频 信 息为 主要 内容 的多媒体 技
术在 各个行 业和领域 的深入 发展和广 泛应用 ,( ( 数字 图像 处 理) )成为 高校通 信 、 电子 、信 息类 专业 一 门 越 来越 重要 的专业 必修 课程 。作 为 一 门典 型 的交叉 性学 科 ,《 字 图像处理 》涉及 到的基础理论 知识和 数 学科 领 域相 当广泛 。为 了克 服传 统教学 方法 存在 的 局 限陛,更好地适应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目标 ,文 章结 合安 阳工 学 院实 际教学 实践 条件 、 以及学生 的
参考 文献 :
《数字图像处理》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涉及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等多个领域的重要课程,其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如何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成为当前数字图像处理教育中的重要课题。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探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如何通过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进行实践探索。
通过对不同课程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核心概念和技术,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引入案例化教学模式,以真实案例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在数字图像处理教育中的应用,旨在提供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数字图像处理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和效果评价,为进一步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优秀人才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通过对该教学模式的设计、构建和实施探索,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效果和兴趣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深入了解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内容特点和学习需求,为案例化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依据。
2.探究多课程融合教学对学生跨学科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促进作用。
3.研究案例化教学模式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的应用效果,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成果和学术兴趣的促进作用。
4.分析实施案例化教学模式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探讨教学模式的优化与改进策略。
通过以上研究目的的实践探索,旨在为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推动,促进学生对数字图像处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字数:204】1.3 研究意义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图像处理这一复杂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识别。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他们在数字图像处理领域的综合素质,我们教师团队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了多课程融合案例化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
一、多课程融合的理论基础多课程融合是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数字图像处理这门课程中,我们发现单纯依靠理论范畴来教授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是一门高度实践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们在教学中引入了相关的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多学科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二、案例化教学的优势案例化教学是一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中,我们引入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理论知识,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核心内容。
三、案例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1.案例选择在教学中,我们选择了一些经典的数字图像处理案例,如图像去噪、图像分割、图像配准等,这些案例涵盖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常见应用。
我们还引入了一些真实的应用案例,如医学影像处理、遥感图像处理等,让学生了解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2.案例分析在案例教学中,我们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案例的背后原理和技术实现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们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解决实践,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3.案例讨论在实践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讨论,分享各自的解决方案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探索

教育研究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如何利用“互联网+”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工作,如何实现信息化教学重应用的改革创新机制,都是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网上在线学习和交流已被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被各大高校采用,而翻转课堂就很好地利用了这种模式。
学生在课前观看老师指定的在线视频资源,课堂上对案例进行分析解读,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实现知识点的内化,课后通过视频观看回顾知识点,通过在线答题巩固知识点。
数字图像处理是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也是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它主要研究通过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增强、复原、分割、提取特征等处理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广泛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所以,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有必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及教学效果,翻转课堂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模式[1]。
笔者以所教的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实际实施过程为例,论述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及效果。
首先分析一下传统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缺点。
1)教学模式陈旧。
教师台上讲课,学生台下听课,对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而言,一般是PPT 播放加板书的教学模式。
虽然本课程应用性强,学生开始时会很感兴趣,但随着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将失去兴趣,流于应付听课。
2)师生互动少,生生互动少。
数字图像处理一共32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需要讲授的内容却很丰富,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几乎为满堂灌,不能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积累的疑问越来越多,没有办法及时解决,从而加大了课程的难度,更不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教学效果差。
鉴于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是先理论后通过程序演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而课堂上有限的时间都留给了理论教学,演示编程的时间大大压缩,使学生失去了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直观感受,并不能对所学的知识有深刻的印象,所以学习效果并不理想。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普及,数字图像处理在各个领域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学生参与度低、互动性不足等。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翻转课堂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开始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的重视。
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是将课堂内外的学习环境进行颠倒,通过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提前通过视频、课件等形式学习知识,而课堂上则进行知识的深化和运用。
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维深度。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翻转课堂,学生可以提前了解实验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可以更好地进行实践操作和交流讨论,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研究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到图像的获取、存储、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基础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探究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和具体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为教育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2000字】2. 正文2.1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将课堂讲授内容移至课堂外完成,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和讨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分支,应用广泛,涉及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图像分析和图像识别等方面。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和掌握各种图像处理算法和技术。
然而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实际操作能力不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较少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翻转课堂被引入到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重点从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
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来获取基础知识,课堂上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师生互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1.2 研究意义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此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提高对图像信息的处理能力。
研究表明,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往往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实践能力。
因此,研究如何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和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可以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因此,探讨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和效果,对于促进实验教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翻转课堂的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教育领域的构建主义理论。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是一种在教学中应用广泛的教学模式,它的核心理念是将课堂上的学习活动
和课后练习进行颠倒,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预习教材内容,课堂时间主要用于解决问题和
探索学习的方式。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下面将从理
论学习、实践操作以及深入思考和讨论三个方面分析其应用。
在理论学习方面,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教材,并通过课前在线讨论或作业的
方式引导学生在课前主动钻研和思考相关概念和理论知识。
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涉及到很
多数学和算法知识的学科,学生往往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来理解和掌握这些概念。
通过翻转
课堂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前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自主学习,提前消化和吸收相关知识,提
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在实践操作方面,翻转课堂可以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给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实验任务。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需要学生利用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操作和处理,通过翻转课堂的方式,学生可以在课前通过学习教材和观看相关实验视频进行预习,对实验内容和操作步骤有一
个初步的了解。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任务,通过小组合作或者个人实践
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实验内容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
习效率和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
立思考能力。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广泛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非常可行和有效的。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围绕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展开分析。
首先对当前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随后探讨了翻转课堂在该领域中的实际运用以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然后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优势和挑战,并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翻转课堂在该领域的成功经验。
最后从翻转课堂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的启示、未来应用前景以及总结等方面进行了综合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可以更好地了解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未来的教学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翻转课堂、学习效果、优势、挑战、成功经验、启示、前景、总结。
1. 引言1.1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通过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传统实验教学存在着教师主导、学生passivity 的问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不够紧密。
而翻转课堂则可以通过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实践操作等方式,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和动手的完美结合。
在实际应用中,翻转课堂可以通过在线视频、网络资源等途径提供必要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实验操作和问题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实验操作的效率;挑战则在于需要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通过对成功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到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结合翻转课堂的优势和挑战,可以得出翻转课堂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的启示,展望未来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为提升实验教学质量提供新思路。
2. 正文2.1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现状分析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专业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像处理算法与技术。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翻转课堂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利用数字化技术和网络资源,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的知识传授和讲解内容转移到课外自学,课堂上则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思维导向的讨论和实践性操作。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中,翻转课堂模式正逐渐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优点和挑战,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
一、翻转课堂模式概述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会在课堂上讲授知识,学生则在课后进行作业和复习。
而翻转课堂则颠覆了这种传统模式,将课堂上的讲解和知识传授转移到课外,教师会提供学习资源如教学视频、教材阅读和网络课程等,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
而在课堂上,则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实验和解决问题。
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 提高课堂互动性在翻转课堂模式下,课堂时间主要用于学生的互动讨论和实践操作。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解答,学生可以通过讨论和实践来巩固所学知识。
这种互动性的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翻转课堂模式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节奏和方式进行学习安排,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和讨论,也促进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 学习资源不足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需要通过数字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对于一些较为专业和深入的知识点,可能并没有太多的优质学习资源可供学生使用。
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筛选、制作和整理适合学生学习的资源。
2. 学生学习效果不一学生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到翻转课堂模式,需要具备更强的自主学习和管理能力。
部分学生可能并不适应这种模式,导致学习效果不一。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
3. 教学评估难度加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考试和课堂互动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估。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首先介绍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特点,然后探讨了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接着通过具体应用案例,分析了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优势,包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也探讨了翻转课堂在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如师生互动不足等问题。
总结指出翻转课堂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具有积极影响,未来应加强师生互动、个性化学习以提高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将成为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的重要手段,为教育领域带来更多创新和变革。
【关键词】关键词:翻转课堂、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应用分析、概念、特点、重要性、案例、优势、挑战、积极影响、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翻转课堂的核心概念是将课堂教学中传统的“听课-做作业”模式翻转过来,通过让学生提前学习课程内容,课堂上进行讨论、练习和实践,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而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则是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机会,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其优势和挑战,并最终总结翻转课堂对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的积极影响,展望未来翻转课堂在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2. 正文2.1 翻转课堂的概念和特点翻转课堂是一种教学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内外的教学活动进行颠倒,让学生在课堂外自主学习和探究知识,而在课堂内进行实践和应用。
翻转课堂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1. 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在线课程、讨论区等多种方式获取知识,便于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学习的方式。
2. 强调学生主动性:学生在课堂外独立学习,提高了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了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3. 课堂内实践强调应用:在课堂内进行实践和应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自学、互动、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提高实验效果和实验质量。
本文将分析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翻转课堂的基本原理与优势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教学模式,其基本原理是将课程内容的传授和学习时间从教师授课转移到课堂外部,让学生在家中自主学习教材,教师则利用班级集中时间指导学生讨论、交流和实践。
翻转课堂的优势在于: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 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消化教材内容。
3. 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教学与学习的互动性和实操性。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翻转课堂在其中的应用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1. 课程内容的设计在翻转课堂中,教师需要将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的教材内容细化成较为系统和完整的课程,包括课程主题、内容、案例、实例、评价等。
在设计课程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需求,设置一些内容展示和学习分析的环节,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2. 学生自主学习的形式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课程、视频、文献、教材等资源,提供有趣且易于吸收的学习资料,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研究。
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立一些互动和讨论的环节,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3. 实验教学的设计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不仅是指在课程内容上的转变,还需要在实验教学的设计上进行调整和转变。
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借助现有的图像处理软件、工具和技术,针对不同的实验题目进行实验设计。
同时,还需要加强实验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验效果,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和想象力。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翻转课堂是一种倒置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分析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属于实践性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难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部分放在课前通过在线教学平台进行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进度自主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充分利用了学生在课堂外的时间,缓解了课堂上理论知识讲解的压力。
在实验教学中,实验操作是重要的环节。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将实验操作的指导部分放在课堂上进行,教师可以为同学们演示实验操作过程,并实时解答他们在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可以通过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过程来学习实验的正确操作方法,还可以在实验过程中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中,数据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前将相关的实验数据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己的努力进行数据处理,并在课堂上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数据处理方法和结果。
这样一来,学生们不仅可以主动参与到数据处理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技能,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互相借鉴、学习和提高。
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学生们往往只是被动地接收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
而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索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分离,充分利用学生在课堂外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数据处理技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和有效的。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很多专业的基础。
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师讲解-学生实验”,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教师难以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学习效果,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容易犯错等。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翻转课堂模式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翻转课堂模式是指,教师将原本在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制成视频、PPT等自学材料,学生在课前通过自学材料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互动式的探究性学习和实践性训练。
对于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来说,具体应用可以参考以下几点:一、自学材料制作教师可以将数字图像处理实验的基础知识及实验要点等制成视频、PPT等形式的自学材料,并将其上传至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学。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二、课堂互动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成果展示、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互动。
通过这些互动环节,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和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纠正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实践训练翻转课堂模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课堂上,可以进行一些有趣的实践训练,如图像处理的小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知识点,增强其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四、学生作业和评估翻转课堂模式的优点之一是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设置课前训练的作业来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也可以通过课堂互动、实践训练等来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学生的进步。
总之,翻转课堂模式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减轻了教师的思想负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地满足了现代教育的需求,推动了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的不断发展。
融合“翻转课堂和“实际应用案例驱动的《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模式探索

融合“翻转课堂和“实际应用案例驱动的《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模式探索关键词:翻转课堂实际应用案例驱动数字图像处理教学模式数字图像处理是应用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分析、加工、处理的一门学科。
该课程是一门涉及光学、电子学、矩阵论、数学分析和随机过程等领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1-4],随着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光电信息类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课。
然而,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课程教学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公式及相关数学理论推导,需要学生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同时理论知识还需要学生上机编程实践才能更好地透彻理解理论知识,对学生的编程能力又提出了较高要求。
这些都给学生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带来了相当难度[5-6]。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内容主要可分为七部分,由绪论、数字图像基础、灰度变换与空域滤波、频域滤波、图像压缩编码、形态学图像处理和图像分割等组成。
而各部分也可细化为若干的小知识模块,各知识模块又可能涉及诸多复杂的数学公式推导和晦涩的专业领域知识,如灰度变换与空域滤波中的直方图均衡化、高斯平滑滤波,以及图像压缩编码中的Huffman编码、Walh-Hardamard变换,图像分割中的Canny边缘检测、分水岭算法等。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课程体系与结构组成进行分析,可发现该课程具有如下特点。
1)课程涉及多领域学科,知识点繁多,教学内容丰富,应用性强。
2)课程以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数字信号处理为基础,对数学公式的推导和专业知识能力要求较高。
4)课程内容繁杂,难度偏大,并且实践性很强,由于教学时间有限,难以将全部内容一一讲透。
由于其鲜明独特的课程特点,使得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模式必须适应于其丰富的内容体系。
一种有用而得当的教学模式应该能够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而当前数字图像课程经典教学模式有以下特点。
1)以基本理论讲解为主,配合以实验结果演示以及学生对基本理论的验证性实验强化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1. 引言1.1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于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通常是在课堂上听老师的讲解,然后在实验室进行操作。
这种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不深,甚至出现了“听不懂,做不明白”的情况。
而翻转课堂将学习的重点从课堂搬到了家庭,让学生提前通过视频讲解等方式接触相关知识,再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和讨论,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特别是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翻转课堂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到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使得课堂时间更多地用于实际操作和讨论,而不是简单地讲解概念。
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和自主学习,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更加专注地学习和思考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翻转课堂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验教学中,从而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翻转课堂的基本概念是一种教学方法,是指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课堂讲授和作业布置的顺序颠倒过来。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课堂上主要进行针对知识点的讨论、实践和交流,而课堂外则是学生独立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
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将学生的学习置于中心地位,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讲解、提供在线学习资源等方式,让学生提前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和理解。
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实验操作等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和应用。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从而更好地实现知识的传授和应用。
2.2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它涉及到对数字图像进行获取、处理、分析和识别的过程。
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作为计算机科学、电子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字图像处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一、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的特点数字图像处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应用非常广泛。
随着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相较于传统的理论课教学,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更加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需要大量的实验操作:数字图像处理实验通常需要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大量的图像处理操作,例如图像的增强、滤波、边缘检测等。
这些操作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技巧,并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数字图像处理实验课程既包括基础的理论知识,也包括具体的实验操作。
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因此实践操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3. 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能力,因为只有在实验操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真正掌握图像处理技术。
基于以上特点,传统的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模式往往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的实验操作时间较短、实验课堂上理论知识未能充分巩固、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不高等。
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提前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在传统实验课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在实验课堂上才能了解实验的具体内容和理论背景。
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提前通过阅读教材、观看相关视频等方式来学习必要的理论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
2. 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翻转课堂模式,学生可以在家或在自习室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他们可以通过观看教学视频、阅读相关文献、参与在线讨论等方式来深入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理论知识,从而在实验课堂上能够更好地掌握实验操作技能。
3. 实验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实验课堂上通常会将实验操作时间延长,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操作。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指的是将传统课堂中学生自主听课、课后做作业的过程翻转,让学生先自主预习教学内容,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深入讨论与学习。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实验是计算机、电子、通信、自动化等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翻转课堂也可以在此实验课中得到应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传统实验课中,学生在实验室内听老师讲解、自己操作,没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理解教学内容。
而翻转课堂可以提供视频课程、PPT等多种预习材料,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主选择时间进行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二、增强学生实验能力翻转课堂中,学生在预习阶段就可以学习到实验课的知识点,课后再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加深自己的理解。
这样,在实验室中的操作就会更加规范、熟练,能够更快地掌握实验技能,提高自己的实验能力。
三、提高实验效率实验室时间有限,而且需要安排专门的教学设备和教师。
传统实验课中,学生的实验时间往往被限制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内,效率低下。
而翻转课堂可以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已经掌握实验的操作流程,到实验室后只需要进行实际操作,可以更加高效地完成实验课程。
四、提高学生合作意识翻转课堂中,学生在预习阶段可以通过网络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加深与同学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在实验室中,学生也可以相互帮助、协作完成实验课任务,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翻转课堂在数字图像处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验能力,还能促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教学 - 128 -2017年9月下 第18期(总第420期)10.3969/j.issn.1671-489X.2017.18.128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翻转课堂实践探索*◆曹芳 赵继勇摘 要 针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特点和目前传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数字图像处理课程。
通过梳理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总体结构,将微课等教学资源发布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探索,最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估。
关键词 翻转课堂;微课;数字图像处理;教学资源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8-0128-03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Flipped Classroom in Course Tea-ching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AO Fang, ZHAO Jiyong Abstrac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the fl ipped classroom method is used i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ourses. According to sort out the framework of fl ipped classroom learning, publish the micro courses and other teaching resources on the WeChat public platform, the teaching practices of fl ipped classroom is explored, and the tea-ching eff ects is analyzed and evaluated in this paper fi nally.Key words flipped classroom; micro courses;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aching resources1 前言《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在推进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主动学习,培养实践操作能力,是高等院校开展职业化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
数字图像处理是一门涉及电子学、光电探测、数学和计算机等领域的综合性交叉学科,已经成为高等院校电信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在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需探索适应应用型、职业化教育需求的教学新模式。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教学现状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部分学生已经具备图像处理的基本知识及技能。
1)课程采用“你讲我听”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以PPT 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以记笔记的形式记录重要知识点,*项目来源: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2014年度教改课题“基于MOOC 平台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课程翻转课堂的探索与实践”(课题编号:20140102005)。
作者:曹芳,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光电信息科学(210023);赵继勇,解放军理工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光通信技术(210007)。
往往刚接触这门课时有一定的兴趣,认为图像处理知识新鲜有趣,但是这种视觉冲击产生的兴趣并不能维持太久,一旦触及专业知识,就会影响接受效果。
在这样的被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不高,不利于学习主动性的培养,不利于实际应用和拓展。
2)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知识点繁多,教学内容丰富,应用性强,但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述不能过细,学生消化时间也相对减少,限制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2 数字图像处理翻转课堂模式的优势翻转课堂译自“Flipped Classroom”或“Inverted Classroom”,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媒介的学习资源,课前学生自主观看、学习教学视频,课堂上则进行师生互动、协作学习、释疑解惑以及交流研讨等活动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过程由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组成,教师在课堂上完成知识传授,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或实践来完成知识内化,属于先教后学。
翻转课堂是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翻转,课前学生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对课程内容进行自学;课堂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引导等方式,实现知识内化,表现为先学后教的模式。
数字图像处理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思路如下:1)教师录制微课发布至微信平台,课前学生观看教学资源完成知识传授,课堂上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实现知识内化;2)设计紧扣教学内容的“案例库”,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岗位任职适应性;3)调整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教学目标,弱化公式推导,强调课程实际应用;4)整理全书知识点,细化知识模块,基础性问题由学生课前自学,重点、难点问题由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并安排讨论,扩展性问题由学生课后实践操作。
信息化教学・- 129 -2017年9月下 第18期(总第420期)笔者连续两年在数字图像处理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新模式,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1]。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1]。
教学目标 针对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特点,重新定位课程教学目标,提取全书知识点,细化知识模块。
1)降低教学深度、拓展广度。
弱化数字图像处理各种常用方法的复杂公式推导和大矩阵计算,即降低深度’强调经典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原理和编程应用,即拓展广度。
在教学内容中穿插实际应用案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多图像平均法时,以夜晚拍摄的含噪星系照片为例,按照大学物理实验中消除随机误差的平均思想,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
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应用知识点去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2)提取知识点,细化知识模块。
笔者根据教学目标,梳理、整合课程知识点,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把学生不易掌握且应用性较强的知识提取出来,凝练成小知识模块。
如“图像平滑”作为一种重要的图像预处理手段,它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各种图像处理效果,学生只有熟练掌握了“图像平滑”,才能为后续图像处理技术的学习打下基础。
笔者将图像平滑技术常用的方法进行细化、分解,第一层分解为空间域滤波和频域率滤波两个单元;再对每单元依据理论的层层递进性进行第二层分解,形成相应的微单元,同时通过思维导图的制作,增强微单元学习的直观性。
翻转课堂教学的实施步骤 数字图像处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施分为课前学生预习、课上交流与总结、课后巩固和课程考核。
1)课前学生预习。
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的特点,选择微课的教学手段。
课前,教师把要求学生掌握的教学要点、课程PPT 和录制好的微课上传至微信平台,学生关注微信号后,利用手机即可观看微课视频。
在每段视频发布的微信界面中会提供学习任务单,主要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等。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
微课的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短小精悍,便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道思考题,便于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如图像压缩编码一节的教学中,提出问题:图像为什么要进行压缩编码?图像的冗余有哪些表示形式?微课的制作宜采用讲授与演示的方式,选择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8+PPT 制作微课。
2)课上交流与总结。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会首先根据微课内容进行提问测试,以检验学生课前预习效果。
全班30名学生分成10组,针对课前观看的微课中布置的思考题,小组内讨论,尝试寻找解决办法。
每组派出一名代表上台发言,教师将学生发言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在黑板上,师生共同讨论并寻找答案。
发言内容涉及定义、方法、具体步骤、实例和结果讨论等方面。
3)课后巩固。
课后以作业和图像处理作品为主要手段,督促学生巩固、深化知识点。
具体形式除了常规的课后作业练习以外,教师还可以给出图片,让学生进行处理。
通过实际操作,将课程中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
4)课程考核。
以平时成绩、实践成绩以及笔试成绩作为考核依据。
平时成绩由5%上课提问+10%小组讨论成绩+10%汇报成绩组成。
为培养、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其中的汇报成绩为小组整体打分,组内每位学生的表现都会影响到整个小组的成绩。
实践成绩包括10%实验完成情况+15%作品效果。
笔试成绩侧重考查对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占总成绩的50%。
数字图像处理翻转课堂教学改变一张试卷决定成绩的方式,采用灵活、自主的考核方式,侧重于课程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意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 实践效果分析为了有效评估实施效果,笔者采用问卷调查、考试成绩分析和座谈等方式,对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2012级、2013级电子科学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调查。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能够接受并愿意尝试翻转课堂的新模式,他们希望参与课堂教学,而不是被动听讲。
通过两个学年翻转课堂的实施,如图2所示,教改班在期末成绩考核中・信息化教学 - 130 -2017年9月下 第18期(总第420期)的平均分高于对比班级,且80分以上学生比例较高。
座谈中,学生认可课堂上更多的主动学习和交流时间有助于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
要达到翻转课堂的有效目的,也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微课设计方法和技巧的情况下,慎重选择合适的知识点,精心设计微课。
这也促进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地更新知识,有利于教师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1)部分成绩较差的学生,大多缺乏自主学习能力,课前不观看微课视频、课堂上不参与问题研讨,最终只会恶性循环、越来越差,因此,下阶段考虑将课前预习部分纳2)课堂教学活动中部分学生的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后续翻转课堂实施时,可以选择更加多元化的活动丰富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结语本文介绍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数字图像处理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
经过两个学年的教学实施,教改之后的课程教学在学生中取得较好的反馈。
为保证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本文从课前预习、课上组织、课后作业和成绩考核四个方面进行策划,总结了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高校教学的特征不只是答疑解惑,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应用在数字图像处理教学中是可行的,这种新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