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授课教学基本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新授课教学基本规范
历史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规范
教学原则:
1.着力构建高效魅力课堂:充分利用原始史料和多媒体教学优势,还
原历史趣味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生探究性。
2.学生为主体,教师以精讲点拨方式为主导:精简授课时间,能看懂
的不讲,简单记忆的不讲,与教学目标无关的笑话不讲。
主要时间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基本史实整理与记忆)、合作探究(重难点突破与深化)。
3.以史料为切入点,循序渐进、重点培养学生最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学科能力。
课堂基本流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这一步骤目的在于检查巩固、做好知识铺垫。
复习提问是历史课必不可少的一个前置环节,但由于时间有限、提问不能面面俱到,从温故知新角度选取合适问题。
新课导入不宜过长,根据教学需要不断灵活换用多种方式,以增强历史教学趣味性。
导入后立即示标导学,学生对照“导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带着明确的目的和任务参与课堂学习。
二.学案导学,自主学习:
这一步骤以简单的记忆性基础知识(史实)为主。
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以学习目标中重、难点为突破口进行自学,鼓励学生通过圈点标记深入钻研,学生能解决的问题自己解决,能归纳的自己归纳,解决
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合作小组内讨论寻求解决。
三.知识链接,合作探究:这一步骤在于让学生深化对相关重点
问题的认识(史识——史论)。
相关材料的选取要有真实性、趣味性并切合教学主题目标和学生接受实际。
在教师引导下,循序渐进、由表及里,以合作探究方式上升到对历史问题本质的认识。
教师就是点拨、补充、评价。
要指导好学生发言。
对发言要有点评,尤其是学生提出的开放性问题,是课堂生成的最好的资源。
要善于组织互动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这一步骤可能用时较多,甚至学生无法突破,教师对相关问题的知识储备以及教学掌控能力尤为关键,要随机应变、循循善诱。
四.课堂小结:这一环节应突出知识的系统性,知识网络结构明晰,但又不能是简单的归纳,应在系统化基础上升华。
可由学生总结,可以用问题的方式进行深化归纳。
五.达标练习:
由于历史新授课教学,时间紧、容量大,这一步骤并非历史新授课必备的一个环节,也可由学生课下完成。
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检测题,达标检测题目要有层次有梯度,能体现知识能力重点,教师或小组长可现场批阅学生检测,及时收集反馈信息。
六.结束语与学后反思:读史使人明志。
历史新授课的结束语,要有简洁性、理论性、启发性、时代性。
优秀的结束语一方面应该完成教学的画龙点睛,另一方面又能对学生的学后反思产生启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