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夫人定稿 上次已用
《湘夫人》ppt课件

我把那外衣抛到江中去,
我把那内衣丢在澧水旁。
我在小岛上采摘杜若,
将送给远方的人儿表衷肠。
第 四 段
美好的时机不容易多次得到,
我姑且逍遥自在度时光。
第四段
写湘君离开期约地点诗的行为和心境。
采一枝芳香杜若留待以后送给“远者”,则意味
着希望犹存,思念和追求还将继续。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是劝自己把
统的源头。
楚辞开启的创作母题
香草美人——对《诗经》赋比兴手法的推进 士大夫的臣妾心理,
中国文人的文化人格的初步定型
悲秋
士不遇
忠怨——忠君爱国,
昏君形象的曲折表现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1、砥砺不懈、特立独 行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 真理,敢于反抗黑暗
统治的精神
屈原的人格理想和影响
相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
的执著追求,是否寄托着屈原对 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至死不渝?
相君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的
“逍遥容与”,是否融进了屈原
在人生偃蹇路途中的宽解自慰?
《九歌》中大多数诗篇都包含有神与神或
人与神相恋的情节。这些恋爱,在诗中又都呈
现会合无缘、彷徨怅惘的状态,透出对生命的
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忧伤怀疑。这里面也
在这幅清秋候人的画面上, 深秋的凉意和情感的寂寞不安 融为一体,渲染出一派难以言 说的凄迷惆怅之情,从而成为 千古传诵的名句。 ——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 《中国文学史》
没有见到心上人,看到的却是“袅袅兮 秋风,洞庭波兮落叶下”的萧瑟悲凉的深秋 景色。瑟瑟秋风、浩渺的秋水、萧萧落叶使 湘君的心情更加惆怅万分。这种写法启发了 无数的后来人,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昨夜西风凋碧 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等。
高考语文 屈原《湘夫人》诗歌鉴赏问题设置与解答素材

屈原《湘夫人》诗歌鉴赏问题设置与解答1、赏析诗中开头两句设置的特定情境,理解这一特定情境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望断秋水、不见伊人的湘君搔首蹰躇,一会儿登临送目,一会儿张罗陈设,可是事与愿违,直到黄昏时分仍不见湘夫人前来。
这种情形经以“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的反常现象作比兴,就更突出了充溢于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大有所求不得、徒劳无益的意味。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扩散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
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白极想会见至没有会见,中间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
主人公的情绪体验染上了某种色彩,于是构成一种审美心境。
这时,在湘君的眼中,尽是令人黯然神伤的凄凉景色:秋风瑟瑟,似乎凉意渗透心间;落叶纷纷,犹如一颗沉重的心渐渐下沉;微波荡漾,犹若“心波”起伏。
湘君面对这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心事茫然,愁绪四溢。
情与景,水乳交融,把读者带入一个美妙的意境。
2、赏析诗中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湘夫人》是一首很有特色的爱情诗。
以景现情,寓情于景,可以说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湘夫人》的景物描写十分成功。
它不是为写景而写景,而是与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相映衬,即情感的流动与外在形式同步。
诗人将湘君与湘夫人约会的地点放在湘水一带,时间又是在秋天。
整个画面是秋天水上景色。
这就为诗中主人公提供了抒发相思愁苦的自然环境。
在湘君的心口中,以为“帝子降兮北渚”—湘夫人曾经在约会的地点(北洲)等待过自己。
然而当他到来时湘夫人已经离开了。
他望穿秋水也不见对方影子,心中忧伤万分。
“目眇眇兮愁予”中的“愁”顿时在此环境中触发。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是进一步借秋景来渲染、扩散和深化这相约未见的愁情。
主人公不见心爱的佳人到来,白极想会见至没有会见,中间的心理落差非常之大,有一种沉重的失落感。
《湘夫人》实用

第二段
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公子:指湘夫人。古代贵族子女都可称“公子” 荒忽:迷迷糊糊的样子。 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
理解文意: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兰,怀念湘夫人啊却
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那流水啊缓缓流淌
理解诗意
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 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 而不见来到,心情恍惚地向远 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 的流水出神。用流水来寄托自 己的愁思。(焦灼)
“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 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多数篇章为描写神灵间的 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
《九歌》的主题与歌颂对象
A、“天神”: 《东皇太一》(天上最尊贵的神)——迎神曲 《云中君》(云神);《东君》(日神) 《大司命》(主寿);《少司命》(主嗣)
2.湘君为何用这么多的香草来装饰房屋?极 力渲染其所住的场所有何用意?
明确: 铺陈。尽力地装饰爱巢,极力渲染湘君对湘夫人
一片深情,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其实也是屈原对于理 想的追求。以流光溢彩的外部环境来侧面烘托充溢于 人物内心的欢乐和幸福,为迎而未得的失落作铺垫。 香草代表美人,用来侧面烘托思慕对象—— 湘夫人 的美丽高洁。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对 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 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 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但由于在内政外交上与楚国腐朽 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以及上 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 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
屈原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主张和 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长诗《离骚》 等价值很高的、影响很大的不朽作品。
庑:走廊。 九嶷:山名,指
湘夫人

湘夫人》优秀教案(原创)2011-09-26 14:15:19| 分类:我的教案|字号订阅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反复涵咏诗歌,理解内容。
2.初步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教学步骤:一、导入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
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
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湘妃竹”之名即由此而来。
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1)屈原: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德国的歌德『一说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屈原《九歌·湘夫人》原文与赏析

屈原《九歌·湘夫人》原文与赏析九歌·湘夫人—香草美人的奇幻世界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登白苹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苹兮中,罾何为兮木上?沅有芷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为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以荷盖。
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屈原《九歌·湘夫人》除了屈原,再无任何人的笔下能出现如此具有浪漫情怀的奇幻世界,芷若木兰绽放,杜若芳香萦绕,透过云梦泽上的水雾,浮现的是一个又一个神秘迷离的传说。
在神话世界里,每一条江河都有属于自己的水神,比如东海海神叫海若,黄河水伯是冯夷,洛水女神为宓妃,就连《西游记》中的通天河也有个叫灵感大王的妖怪镇守着。
湘夫人是守护湘水的女神。
湘水即湘江,在今湖南省境内。
林黛玉号潇湘妃子,“潇湘”指的就是湘水和它上游最大的支流潇水。
《山海经·中山经》记载:“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其上多黄金,其下多银铁,其木多柤、梨、橘、櫾,其草多葌、蘪芜、芍药、芎藭,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
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是在九江之间,出入必以飘风暴雨。
”古代流传下来的关于湘水女神的说法很多,除屈原笔下的湘夫人之外,也有说她的名字叫湘灵。
《楚辞·远游》中“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写的就是湘水女神、东海海神和黄河水伯。
苏轼《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中“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一句,将他听到的乐曲比喻成出自湘水女神湘灵之手的仙乐,可见湘灵这一形象在人们心目中的美好。
选修《湘夫人》优质课件.

《九歌》
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歌的形式创作的一组清新 优美的抒情诗。
《九歌》者,屈原之所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 ,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 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 思怫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 。因为作《九歌》之曲,上陈事神之敬,下见己之 冤结,托之以风谏。
疏通课文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 ,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译文:把我的夹袄投入湘江之中,把我的单衣 留在澧水之滨。在水中的绿洲采来杜若,要把它送 给远方的恋人。欢乐的时光难以马上得到,暂且放 慢步子松弛心神。
第四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 无限惆怅,但仍流露了藕断丝连、依依不舍的深情 。
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 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心情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 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疏通课文
麇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 ,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筑室 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 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 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 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主题探讨
从文中看到了屈原的影子吗?
从湘君期约难遇、可望难即的悲剧情景,我们是否可以 联想到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遭遇?
——戴震云《屈原赋注》
在这幅清秋候人的画面上,深秋的凉意和情感的寂寞不 安融为一体,渲染出一派难以言说的凄迷惆怅之情,从而成 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 章培恒、骆玉明主编《中国文学史 》
课后练习四-3:说说此诗开头所渲染的环 境气氛,对于全诗所起的作用。
楚辞《九歌.湘夫人》原文及注释

楚辞《九歌.湘夫人》原文及注释楚辞《九歌.湘夫人》原文及注释《九歌·湘夫人》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是《九歌·湘君》的姊妹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楚辞《九歌.湘夫人》原文,希望大家喜欢!《九歌.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湘夫人降落在北洲之上,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树木轻摇啊秋风初凉,洞庭起波啊树叶落降。
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踩着白薠啊纵目四望,与佳人相约啊在今天晚上。
鸟何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鸟儿为什么聚集在水草之处?鱼网为什么挂结在树梢之上?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
沅水芷草绿啊澧水兰花香,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神思恍惚啊望着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麋鹿为什么在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
清晨我打马在江畔奔驰,傍晚我渡到江水西旁。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着我,我将驾车啊与她同往。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我要把房屋啊建筑在水中央,还要把荷叶啊盖在屋顶上。
荪壁兮紫坛,匊芳椒兮成堂。
荪草装点墙壁啊紫贝铺砌庭坛。
四壁撒满香椒啊用来装饰厅堂。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桂木作栋梁啊木兰为桁椽,辛夷装门楣啊白芷饰卧房。
罔薜荔兮为帷,薜蕙櫋兮既张。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析开蕙草做的幔帐也已支张。
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用白玉啊做成镇席,各处陈设石兰啊一片芳香。
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
在荷屋上覆盖芷草,用杜衡缠绕四方。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九嶷山的众神都来欢迎湘夫人,他们簇簇拥拥的象云一样。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我把那衣袖抛到江中去,我把那单衣扔到澧水旁。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
我在小洲上啊采摘着杜若,将用来馈赠给远方的姑娘。
湘夫人

选自《楚辞章句》,为《九歌》中的一篇。
《九歌》是屈原十一篇作品的总称。
“九”是泛指,非实数,《九歌》本是古乐章名。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
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祗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
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
他们借神为对象,寄托人间纯朴真挚的爱情;同时也反映楚国人民与自然界的和谐。
因为纵灌南楚的湘水与楚国人民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她像慈爱的母亲,哺育着楚国世世代代的人民。
人们对湘水寄予深切的爱,把湘水视为爱之河,幸福之河,进而把湘水的描写人格化。
神的形象也和人一样演出悲欢离合的故事,人民意念中的神,也就具体地罩上了历史传说人物的影子。
湘君和湘夫人就是以舜与二妃(娥皇、女英)的传说为原型的。
这样一来,神的形象不仅更为丰富生动,也更能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在情感上靠近,使人感到亲切可近,富有人情味。
诗题虽为《湘夫人》,但诗中的主人公却是湘君。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描写相恋者生死契阔、会合无缘。
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作为《湘君》的姊妹篇,《湘夫人》由男神的扮演者演唱,表达了赴约的湘君来到约会地北渚,却不见湘夫人的惆怅和迷惘。
(娥皇与女英生前是贤妻良母,而在死后却成了风流成性的“湘君”,有的典籍则统称“湘夫人”,还有的则望文生义地弄出了一对“湘君”和“湘夫人”,并把被称为“湘君”的娥皇误认作男人。
历史文本在漫长的转述过程中发生了严重失真。
)歌辞的第一段写湘君带着虔诚的期盼,久久徘徊在洞庭湖的山岸,渴望湘夫人的到来。
这是一个环境气氛都十分耐人寻味的画面:凉爽的秋风不断吹来,洞庭湖中水波泛起,岸上树叶飘落。
《湘夫人》精品优秀课件

据传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湘君就是传 说中尧、舜、禹中的舜。他到九嶷山惩戒恶龙 ,死 在苍梧,他的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到 南方寻找舜,走到洞庭湖附近,听说舜已死,二人抱 头痛哭起来,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睛流干了,哭出 血泪来,最后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湘君》 《湘夫人》
湘水配偶神的祭歌
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 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知什 么原因,总是爱而不见,见而不得,只 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寻、失望。 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迷惘的水域。
《湘 君》
• 湘夫人思恋湘君的唱辞。 • 由饰演湘夫人的女巫独唱。 • 湘夫人去赴约,但湘君却迟迟没有露面。等待使
潺湲(chányuán)
葺(qì) 荪 (sūn)
橑(lǎo) 楣(méi) 薜荔(bìlì) 擗(pǐ)
櫋(mián) 庑(wǔ)
嶷(yí) 袂(mèi)
遗(wèi) 褋(dié) 搴(qiān) 汀(tīng)
通 读 文 辞 , 感 知 内 容
阅读注释,了解内容
•帝子降兮北渚, • 湘夫人降临在北洲之上, •目眇眇兮愁予。 •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 • 萧瑟的秋风啊,徐徐地吹拂着, •洞庭波兮木叶下。 • 洞庭湖扬起微波啊,落叶飘零。 •登白薠兮骋望, • 站在长满白薠的地方啊,纵目远望, •与佳期兮夕张。 • 我与佳人相约啊,今晚张设罗帐。 •鸟何萃兮蘋中? • 鸟雀啊,为何聚集在水草之处? •罾何为兮木上? • 鱼网啊,为何挂结在高高的树梢之上?
诗人,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 开创了新诗体——楚辞,突破了
《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 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 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 名人”之一
湘夫人

《湘夫人》赏析战国后期在我国南方,长江中下游的楚国,先后出现了一批著名的诗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
其次还有宋玉等,他们的作品后来被西汉刘向编辑成了一本书,由于是楚国诗人的作品,用的是楚地语言,唱的是楚地之事,写的是楚地之物,所以这部诗集就被定名为《楚辞》。
《楚辞》中主要是屈原和宋玉的作品。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地位很高,影响巨大的诗人。
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还有《离骚》、《天问》、《召魂》、《卜居》、《渔父》各一篇,共二十五篇。
其中《离骚》是一长篇抒情诗,长达373句,集中表现了屈原的心志和感情。
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是屈原的代表作。
从思想内容看,屈原的作品反映社会内容很广阔,有的揭露了反动贵族的罪恶;有的表达了诗人追求、政治革新、振兴祖国的美好理想;有的反映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不惜以身殉国的牺牲精神。
大多具有强烈的进步性和崇高的爱国思想。
在艺术表现上,屈原的作品,容量很大,意境开阔,想象丰富,辞藻绚丽,气势雄伟,运用了大量神话传说,体现了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
在语言上,屈原的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言为主的格式,创造了以六言、七言为句的长短不齐、灵活多变的楚辞体。
使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今天要讲的这篇《湘夫人》是《九歌》中的一篇。
《九歌》是一组诗的总称,共包括《国殇》、《湘君》、《湘夫人》等九首诗歌。
“九”是个虚数,表示多的意思。
据考证《九歌》中的诗歌,都是屈原根据当时楚地民间祭神的乐歌改写而成的,因而从内容到形式,都表现出更多的地方特点,浪漫主义色彩。
这首诗的题目是《湘夫人》。
一般认为,湘夫人是湘水女性之神,与湘水男性之神湘君是配偶神。
湘水是楚国境内所独有的最大河流。
湘君、湘夫人这对神祇反映了原始初民崇拜自然神灵的一种意识形态和“神人恋爱”的构想。
楚国民间文艺,有着浓厚的宗教气氛,祭坛实际上就是“剧坛”或“文坛”。
以《湘君》和《湘夫人》为例:人们在祭湘君时,以女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君;祭湘夫人时,以男性的歌者或祭者扮演角色迎接湘夫人,各致以爱慕之深情。
《湘夫人》上课用共29页

《湘夫人》上课用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湘夫人》——精选推荐

《湘夫⼈》《湘夫⼈》教学⽬标:知识⽬标:通过诵读,涵咏诗句,体会《楚辞》语⾔的美。
能⼒⽬标:1、以意逆志,解读诗歌中的意象,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2、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作⽤和⽐兴⼿法的使⽤,鉴赏艺术特⾊。
情感价值感受屈原的⼈格魅⼒,培养学⽣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对⾼尚情操的追求,对正直⼈格的仰慕。
体会中华民族深厚的⽂化底蕴,感受其思想和艺术魅⼒。
教学重点:1、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熟读⽂章,理解诗句的含义,从⽽理解⽂章的思想感情,把握其主旨。
教学难点1、根据⽂中的感情线索,体会湘君情感变化,感受此诗表现的凄美意境。
2、理解屈赋⾹草美⼈以譬君⼦的⽐兴特征。
教学过程:⼀、故事导⼊湘君和湘夫⼈是湘江的⼀对恋⼈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
舜的妻⼦是尧帝的⼆⼥娥皇、⼥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哭,泪⽔落在⽵⼦上,使⽵竿结满了斑点,“斑⽵”之名即由此⽽来。
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诗歌《湘夫⼈》。
⼆、作者简介(1)芈姓,名平,字原,⼜⾃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前340—约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楚武王熊通之⼦屈瑕的后代。
杰出政治家,中国⽂学史上第⼀位伟⼤的爱国诗⼈,浪漫主义⽂学的奠基⼈。
1953年被列为世界四⼤⽂化名⼈之⼀(波兰哥⽩尼、英国莎⼠⽐亚、意⼤利但丁)(2)作品23篇《离骚》:代表作,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天问》: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具有道家⾊彩《九歌》(11篇)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是屈原据汉族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过的,诗中有⼤量神的形象,⼤多是神⼈恋歌。
《九章》(9篇)依王逸《楚辞章句》的次序是:《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惜往⽇》《橘颂》《悲回风》《招魂》:模仿民间招魂习俗写成的,具“九歌”原为传说中的⼀种远古歌曲的名称。
《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成。
共⼗⼀篇:《东皇太⼀》《云中君》、《湘君》、《湘夫⼈》、《⼤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国殇》、《礼魂》《国殇》⼀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战死的将⼠;多数篇章,则皆描写神灵间的眷恋,表现出深切的思念或所求未遂的哀伤。
屈原《湘夫人》

屈原《湘夫人》2020-12-24屈原《湘夫人》1本篇与《湘君》是姊妹篇。
《湘君》写湘水女神对男神湘君的迎候,此篇写湘水男神对女神湘夫人的追求,二者都表现了深挚的爱情,又都因爱情受挫而产生种种怨慕和忧思,存在着共同的心理和情感活动模式,所以在写法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姜亮夫说:“《九歌》中的‘湘君’和‘湘夫人’是对唱的”,“通过对唱来表现相爱之情,这是民歌的一个特色”。
他说现在的民歌也有这种情况,“二人对唱的唱词完全相同,或者只改动一两个字”。
这里的两个姊妹篇,结尾六句诗基本相同,两篇之中相似而近同的一些情感内容,则可以两相应衬、对照、加深。
本篇的侧重点是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深望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幻景、幻象,从而更显其一往情深。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写湘君在洞庭之滨迎候湘夫人,等了又等,盼了又盼,于恍惚之中似乎看到这位湘水女神在北渚降临,但是秋水伊人,望眼欲穿,还是看不真切,因而愁绪茫茫,忧从中来,只见得秋风起处洞庭扬波、木叶飘落。
写得情景历历,开篇落笔便成千古佳句!湘君恍恍惚惚若有所见者,原不过是一种幻觉,他心上的女神并没有降临。
于是他又踏上草,极目远望,切盼佳人前来赴约,因为原来就准备在晚间幽会的。
但一等再等,还是不见佳人,就想起自然和人世间的一些乖戾反常的现象,山鸟原不栖,为什么落脚到水草丛中?鱼网原不架树,为什么张挂在树梢头上?“鸟何萃兮中,罾何为兮木上”,同上篇“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一样,怀疑自己求爱不得其所,因以为喻,流露出困惑、失望的情绪。
于是他在切盼中又想到:沅江有白芷,澧水有木兰,各自散发芬芳,我心中也有一个美好的人,朝思暮想,却不敢对人讲。
他极目远望,神思恍惚,不见佳人,但见流水潺湲。
朱熹说,“沅有芷兮澧有兰”数句,其起兴之例,正犹越人之歌,所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刘熙载在《艺概》中说:“叙物以言情谓之赋,余谓《楚辞九歌》最得此诀。
2024版《湘夫人》优秀PPT获奖课件

2024/1/28
1
目录
2024/1/28
• 课件背景与目的 • 《湘夫人》作品概述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分析
2
目录
2024/1/28
• 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探讨 • 跨学科拓展与应用举例 • 课件制作技巧与心得分享
3
01
课件背景与目的
2024/1/28
情感共鸣与心理认同
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可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认同,对于理解 人类情感和心理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治疗与文学疗愈
《湘夫人》等文学作品具有疗愈心灵的作用,可以帮助读者缓解心 理压力和情绪困扰,促进心理健康。
27
07 课件制作技巧与心得分享
2024/1/28
28
优秀PPT设计要素剖析
布局设计
D
2024/1/28
31
2024/1/28
谢谢聆听
32
2024/1/28
19
05 文化内涵与民族精神探讨
2024/1/28
20
地域文化特色体现
湘楚文化的独特韵味
《湘夫人》展现了湘楚地区深厚的文 化底蕴,如独特的祭祀仪式、音乐舞 蹈等。
方言与文学艺术的融合
课件中引用了大量湘楚地区的方言和 文学艺术作品,体现了该地区丰富多 彩的语言文化。
地域景观与风俗民情
2024/1/28
17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湘夫人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具有母性光辉。她深爱着湘君,对爱情忠贞不渝,即使面对 困难和挫折也始终坚守自己的情感。
湘君
多情善感,才华横溢,具有诗人气质。他对湘夫人一往情深,用诗歌表达自己的爱 意和思念之情,展现出其浪漫、细腻的一面。
《湘夫人》定稿.

据传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湘君就是传 说中尧、舜、禹中的舜。他到九嶷山惩戒恶龙 ,死 在苍梧,他的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到 南方寻找舜,走到洞庭湖附近,听说舜已死,二人抱 头痛哭起来,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睛流干了,哭出 血泪来,最后也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罾(zēng) 澨(shì ) 荪 (sūn)
蘋(pí n)芷 (zhǐ) 潺湲(chányuán)
橑(lǎo)
遗(wèi)
楣(méi) 薜荔(bì lì ) 擗(pǐ)
嶷(yí ) 袂(mèi) 搴(qiān) 汀(tīng) 褋(dié)
櫋(mián) 庑(wǔ)
通 读 文 辞 , 感 知 内 容
《湘夫人》
• 《湘君》的姊妹篇。 • 由扮演湘君的男巫独唱。 • 湘君并没有爽约,只是阴差阳错,未能与湘夫人 会面。等待中想着与湘夫人未来的美好生活,设 想用世上最芳洁的植物营造新房,让所有的神灵 都前来分享他们的幸福。 • 希望变成了泡影失望之余,他也气愤地抛弃了湘 夫人所赠的礼物,又摘下了杜若香草。 怀着一丝期望和几分惆怅在汀洲上徘徊, 期待下一次将香草送给恋人。
屈原的人格理想
1、砥砺不懈、特立独行 的节操
2、在逆境中敢于坚持真 理,敢于反抗黑暗统治的 精神
众 人 皆 醉 而 我 独 醒 。
举 世 混 浊 而 我 独 清 ,
吾 将 上 下 而 求 索 。
路 漫 漫 其 修 远 兮 ,
渚(zhǔ)
眇(miǎo) 薠(fán) 澧(lǐ) 葺(qì )
阅读注释,了解内容
•帝子降兮北渚, • •目眇眇兮愁予。 • •袅袅兮秋风, • •洞庭波兮木叶下。 • •登白薠兮骋望, • •与佳期兮夕张。 • •鸟何萃兮蘋中? • •罾何为兮木上? • 湘夫人降临在北洲之上,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萧瑟的秋风啊,徐徐地吹拂着, 洞庭湖扬起微波啊,落叶飘零。 站在长满白薠的地方啊,纵目远望, 我与佳人相约啊,今晚张设罗帐。 鸟雀啊,为何聚集在水草之处? 鱼网啊,为何挂结在高高的树梢之上?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兰,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放眼远眺, 只见那流水啊,缓缓流淌。
《湘夫人》(王红晖原创公开课件定稿)

细读品情
• 麋鹿啊,为何来到庭院觅食? • 蛟龙啊,为何在水边游荡? • 清晨,我策马驰骋在江边, • 傍晚,却又渡过西面的水边。 • 我听说湘夫人啊,在召唤我, • 我将飞快的驾车啊,与她前往。 • 构筑宫室啊,在那绿水之中, • 修盖屋顶啊,用那翠绿的荷叶。 • 用荪草装点墙壁啊,用紫贝修饰庭院。 • 撒满芳香的椒树子啊,用来装饰厅堂。 • 用桂木作栋梁啊,用兰木为房椽, • 用辛夷装饰门楣啊,用白芷装饰卧房。 •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帐, • 剖开蕙草做的帐幔啊,也已支张。
本段主要描写了哪些意象?展现怎样的画面?蕴含湘君怎 样的情感?
意象:帝子、秋风、水波、木叶、鸟、罾。 画面: 萧瑟凄凉、迷茫忧伤
情感:可望难即、期而不见的思念、忧愁、惆怅之情。
细读第二段 品析情感
沅有芷兮澧有兰, 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 观流水兮潺湲。
沅水和澧水啊,有白芷和幽兰,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神思恍惚啊,放眼远望, 只见那流水啊,缓缓流淌。
•我把那衣袖啊,抛到江中, •又把你赠我的汗衫啊,扔到澧水旁。 •我却又到平坦的小洲啊,采摘杜若, •将把它馈赠给啊,远方的人。 •见面的机会啊,不可轻易得到, •我姑且悠闲自得啊,从容地徜徉。
湘君有没有等到湘夫人来相聚 ?接下来湘君有何表现? 为什么? 湘君没有等到湘夫人来相聚:会和无缘。 湘君表现: 先抛弃信物 ,后采花遗君,最后从容等待。
原因: 爱而未见,失望伤心;爱之至深,执着等待。
细读品情
弃掷信物 执着等待
失望伤心 执着爱情
归纳总结湘君情感和形象
深深思念 苦苦追寻 执着爱情 忠贞不渝
深读探情
湘君身上寄寓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湘君
屈原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湘夫人》课件(32页)

第一段
第一段
总提与湘夫人期约难遇,湘君哀愁顿生的 情景。
1.怎样评价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 下”?
15
11
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这两句渲染了凄凉、冷落的意境,衬托出人
物的惆怅、幽怨之情。这种环境气氛贯穿全 诗,为全诗奠定感情基调。 这种写法启发了无数的后来人,被后人称为 “千古言秋之祖”。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 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晏殊的“昨夜西 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等。
12
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以此反常现象作比兴:象征寓意。
鸟儿本应在树梢上,渔网本应在水草里,而这里 用不合乎逻辑的现象来比喻所愿不得,失其应处 之所。用事物的错位,暗示湘君内心的焦虑,与 美人的期约恐怕不能实现。
情诗以反常不可能之事为喻,在中外诗歌中都是常法, 所谓“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汉乐府《上邪》)
6
《湘 君》
湘夫人思恋湘君的唱辞。 由饰演湘夫人的女巫独唱。 湘夫人去赴约,但湘君却迟迟没有露面。等待
使她不由心生埋怨,仍一往情深,驾着龙舟艰 难地到江河湖泽中寻找湘君。 最后她还是无法找到,失望、气愤,丢掉了湘 君赠与她的礼物。 心情矛盾,还是采集了芳草,想送给湘君的侍 女,通过她向湘君传达自己的恋慕之情。
《东皇太一》(天上最尊贵的神)——迎神曲 《云中君》(云神) 《东君》(日神) 《大司命》(主寿)《少司命》(主嗣) B、“地神”: 《湘君》《湘夫人》 (湘水水神) 《河伯》 (河神) 《山鬼》 (山神) C、“人鬼”: 《国殇》(悼念和颂赞为楚国而战死的将士) 《礼魂》(颂魂曲)——送神曲
《湘夫人》赏析

《湘夫人》赏析《湘夫人》赏析原文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1]。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2]。
登白薠[3]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苹[4]中,罾[5]何为兮木上。
沅有茝兮澧有兰[6],思公子兮未敢言。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7]。
闻佳人兮召予,将腾驾兮偕逝。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8];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9],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10]蕙櫋[11]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12]。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13]。
女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揖余袂兮江中,遗余褋[14]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译文:湘夫人降落在啊北边水中小块陆地之上,举目远望(的样子)啊使我发愁。
轻轻吹拂(的样子)啊秋天起风,洞庭翻起波浪(波:这里用做动词)啊树叶飘零。
站在长满白薠的岸上啊纵目远眺,跟佳人相约啊在黄昏的帐幕之中。
鸟儿为什么聚集啊在(浮在水上的)水草中,渔网为什么啊挂结在树梢上(按,这两句用鸟应在木却集于薠、网当置水反挂于树的反常情况,比喻期待殷切却事与愿违)?沅水(水名)有白芷(香草名)啊澧水有泽兰(香草名)(按,芷和兰古人都用作佩饰),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讲。
恍惚(心神不定的样子)啊了望远方,只见江水啊缓缓流淌。
麋鹿为什么觅食在庭院中?蛟龙(传说中无角的龙)为什么在水的边际(按,这两句意为,麋鹿本应处山野,为什么到庭院里来吃东西?蛟龙本应居深渊,为什么游到水边?这都是湘君在心情纷乱之中的慨叹)?清晨驱驰我的马啊到水边高地,傍晚渡河啊西岸边(澨:楚地方言,岸边)。
听说湘夫人召唤着我,我将驾车飞驰与她一起前往。
建造房屋在水中央,覆盖屋顶用荷叶。
墙用荪草装饰,庭以紫贝砌成,用散布芬香的花椒泥涂壁。
用桂木做屋梁,用木兰作椽子,用辛夷作门楣,用白芷饰卧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桂栋兮兰橑, •辛夷楣兮药房。 • 罔薜荔兮为帷, •擗蕙櫋兮既张。
• • • •
桂木作栋梁啊,兰木为房椽, 辛夷装饰门楣啊,白芷装饰卧房。 编织薜荔啊,做成帷幕, 剖开蕙草做的幔帐啊,也已支张。
•白玉兮为镇, •用白玉,做成镇席的宝器, •疏石兰兮为芳。 •散布石兰啊,让其四处撒播芳香。 •芷葺兮荷屋, •再把白芷覆盖在荷叶屋顶, •缭之兮杜衡。 •又把杜衡缠绕在屋顶四方。 •合百草兮实庭, •汇集各种花草啊,布满庭院 •建芳馨兮庑门。 •建造芬芳馥郁的门廊。 •九嶷缤兮并迎, •九嶷山的众神啊,纷纷出来迎接湘夫人, •灵之来兮如云。 •神灵们一齐降临啊,如云彩满天。
等待、期盼 (目眇眇骋望 远望)
寻觅、幻想(向往) (驰马江皋 夕济西澨 筑室水中)
梦灭与思恋 (捐余袂 遗 摘杜若)
写湘君约湘夫 人但最终未得 见面,表达了 湘君对湘夫人 刻骨铭心的思 念之情。
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 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 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
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
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 • 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屈原对内积极辅佐怀
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合抗秦,使楚国
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 从但文由中于看在内到政了外屈交上原与的楚影子屈吗原?
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 矛盾,以及上官大夫等人的嫉 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 和楚怀王的疏远。
她不由心生埋怨,仍一往情深,驾着龙舟艰难地 到江河湖泽中寻找湘君。 • 最 后她还是无法找到,失望、气愤,丢掉了 湘君赠与她的礼物。 • 心情矛盾,还是采集了芳草,想送给湘君的 侍女,通过她向湘君传达自己的恋慕之情。
整体感知《湘夫人》
•《湘夫人》道出湘君并没有爽约,只是阴差阳错, 未能与湘夫人会面。等待中想着与湘夫人未来的美 好生活,设想用世上最芳洁的植物营造新房,让所 有的神灵都前来分享他们的幸福希望变成了泡影。 失望之余,他也气愤地抛弃了湘夫人所赠的礼物又 摘下了杜若香草怀着一丝期望和几分惆怅在汀洲上 徘徊,期待下一次将香草送给恋人。
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 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 之物”;“信鬼好巫”是荆楚文化中突出的特征。
贡献:1突破了四言的定格,六言、七言句式参差错落, 自由灵活而富于变化;2诗的结构篇幅扩大了;3多用语 气词“兮”字(起着表情作用,又有着调整节奏的功能, 还代替某些虚词起语法作用);4语言词汇地方色彩较浓。 5楚辞开启的创作母题
•沅有芷兮澧有兰,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兰,
•思公子兮未敢言。 •思念湘夫人啊,却不敢明讲。
•荒忽兮远望,
•神思恍惚啊,放眼远眺,
•观流水兮潺湲
•只见那流水啊,缓缓流淌。
•麋何食兮庭中? • 麋鹿为何来到庭院觅食?
•蛟何为兮水裔? • 蛟龙又为何在水边游荡?
•朝驰余马兮江皋, • 清晨,我策马驰骋在江边高地,
薠(fán)
罾(zēng) 蘋(pín)
芷(zhǐ)
留 心
澧(lǐ)
澨(shì)
葺(qì)
“ 潺湲(chán yuán)
兮
薜荔(bì lì)
” 荪(sūn)
橑(lǎo)
楣(méi)
字
擗(pǐ)
櫋(mián)
庑(wǔ)
嶷(yí)
袂(mèi)
遗(wèi)
褋(dié)
搴(qiān)
汀(tīng)
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帝子降兮北渚, •湘夫人降临在北洲之上,
•目眇眇兮愁予。 •极目远眺啊,使我惆怅。
•袅袅兮秋风, •萧瑟的秋风啊,徐徐地吹拂着,
•洞庭波兮木叶下。 •洞庭湖扬起微波啊,落叶飘零。
•登白薠兮骋望, •与佳期兮夕张。 •鸟何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
•站在长满白薠的地方啊,纵目远望, •我与佳人相约啊,今晚张设罗帐。 •鸟雀啊,为何聚集在水草之处? •鱼网啊,为何挂结在高高的树梢之上?
的
湘君对真挚爱情、美满生活的执著追求
曲
折
屈原对政治理想、复兴事业的九死不悔
反
湘君在无可奈何情况下的“逍遥容与” 映
屈原在人生坎坷路途中的宽解自慰
主题:爱情悲剧——屈原的身世悲剧
作者假神或巫之口吻,以抒一己之胸臆。忽合而一, 忽分为二,合为吾我,分相尔彼,而隐约参乎神与巫之 离坐离立者,又有屈子在,如玉之烟,如剑之气……
娥皇和女英的眼泪,洒在了九嶷山的竹子山,竹竿上便 呈现出点点泪斑,有紫色的,有雪白的,还有血红血红
的,这便是“湘妃竹”。竹子上有的像印有指纹,传说 是 二妃在竹子上抹眼泪印上的;有的竹子上有鲜红鲜红的
血斑,那是两位妃子眼中流出来的血泪染成的。人们为 了纪念他们,就叫这种竹子为湘妃竹。
可以说这种竹子让一段凄迷的叫人生死相许的爱 情更形象化了。这段爱情神话,在民间广为流 传,屈原以此为题材,写成了诗歌:《湘君》 《湘夫人》。
•捐余袂兮江中, •遗余褋兮澧浦。 •搴汀洲兮杜若, •将以遗兮远者。 •时不可兮骤得, •聊逍遥兮容与。
•我把那衣袖啊,抛到江中, •又把你赠我的单衣啊,扔到澧水旁。 •我却又到平坦的小洲啊,采摘杜若, •将把它馈赠给远方的人。 •见面的机会啊,不可轻易得到, •我姑且悠闲自得地徘徊游逛。
概述主要内容
阅读课文注解1了解《湘夫人》
补充资料 《湘君》 《湘夫人》 姊妹篇
• 湘水配偶神的祭歌。 通常认为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
配偶神,他们彼此深深地眷恋,却不 知什么原因,总是爱而不见,见而不 得,只能互相幻想着对方,无望地追 寻、失望。在他们之间,永恒地隔着 迷惘的水域。
《湘 君》
• 湘夫人思恋湘君的唱辞。 • 由饰演湘夫人的女巫独唱。 • 湘夫人去赴约,但湘君却迟迟没有露面。等待使
这种竹子也 叫湘妃竹。 其名与一个 神话故事有 关——
积累文化常识
据传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水的配偶神。湘君就是传说 中尧、舜、禹中的舜。他到九嶷山惩戒恶龙 ,死在苍梧 ,他的妃子是尧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到南方寻找 舜,走到洞庭湖附近,听说舜已死,二人抱头痛哭起来, 一直哭了九天九夜,眼睛流干了,哭出血泪来,最后也 死在了舜帝的旁边。
诗句示例2 • 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袂兮江中(动作描写 衬托) 诗句示例3 • 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 (动作描写、 即景抒
情)
目渺渺-登白薠-夕张-远望-观流水 动作
(实)
捐、遗、容与
幻想如愿相会的情景:心理(虚)
秋风、木叶、流水:景物(实、虚)
执着专一 忧愁苦闷 细致入微
湘君的“愁”源于爱而不见的爱情悲剧。 除此之外,诗歌是否别有寓意?
”。 • “风”、“骚”是中
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 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 的源头。
斑竹
洞庭湖君山 斑竹
积累文化常识
斑竹指的就是有斑纹 图案的竹子。不过斑竹并不 是竹子的某一个品种,它是 细菌侵蚀过竹身之后,在竹 子表面形成的各种菌斑花纹。 晋张华《博物志》卷八: “ 尧之二女, 舜 之二妃, 曰 湘夫人 ,帝崩,二妃啼, 以涕挥竹,竹尽斑。”
•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
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
怀王时期。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
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
怀王宠信,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
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
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
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
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
流放到沅、湘一带。
•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悲愤
课前准备
如称被人看得起或看得起人的“高哉”,
表示速度、节奏的“慢慢之”、“悠悠 之”,婉责于人的“马虎似之”、“故意 似子”、“信猜似子”,以及表示冷热、 颜色、光亮、形状的“裸裸寒兮”、“冰 冰冷兮”、“呵呵热兮”、“煌煌红兮”、 “墨墨乌兮”、“迷迷暗兮”、“丁丁圆 兮”、“溜溜尖兮”等等。
积累文化常识 • 《离骚》与《诗经》 • “国风”并称为“风骚
• 屈原并不因此而放弃政治 主张和伟大理想,写出了著名 长诗《离骚》等价值很高的、 影响很大的不朽作品。
• 当秦兵攻破楚都消息传出后,他大失所望 ,悲愤投汨罗江,以身殉国,这天正是五月初
湘君与湘夫人约期难遇的惆怅失落
身
屈原一再被楚王疏远流放的哀怨痛苦
世
湘君在沅澧两岸徘徊、追寻
悲
剧
屈原“行吟江畔”、“上下求索”
投汨罗江,以身殉国。
了解“楚辞”
西汉时,人们把屈原的诗歌称为“楚辞” 。
西汉末年,刘向编定“楚辞”集, “楚 辞”出现专书。
“楚辞”本义为楚人的歌辞,作为一种 文体,主要因为它是楚声的文学——书楚语 、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方言文学)
南方民歌给予楚辞直接影响,但只有经 过屈原的努力, “楚辞”这种文体才正式建 立,并且在诗歌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鉴赏诗歌中湘君形象(描写方法与 形象特点)
• 关键词二:细致入微 诗歌示例1
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诗句示例2
白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 诗句示例3
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
• 瑰丽的想象 奇妙的情思 侧面烘托 传情达意
鉴赏诗歌中湘君形象(描写方法与 形象特点)
• 关键词三:忧愁苦闷 诗歌示例1
鸟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 水 ?(因情造景、衬托)
• 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 襄王三个时期,主要活动于楚怀 王时期——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 的前夕
• “横则秦帝,纵则楚王。” • 秦国和楚国(并吴越,版图最大
,人口最多)是左右当时局势的 两个重心,统一大业的完成,非 秦即楚
屈原
屈原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 ,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