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采莲曲》课程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古诗词《采莲曲》课程教案

《采莲曲》课程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背诵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

2. 感受诗中描绘的荷塘美景和采莲少女的形象。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古诗文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背诵并理解《采莲曲》的诗意。

2. 感受诗中的意象美和音韵美。

教学难点:理解诗中“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所表现的采莲女与荷塘融为一体,难以分辨的巧妙描写。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采莲曲》的诗意配图、朗读音频等。

2. 学生事先准备诵读工具,如课本、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播放荷塘美景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荷塘的宁静与美丽。

2. 提问:你们在视频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3. 揭示课题:《采莲曲》二、初读古诗1. 教师范读《采莲曲》,学生跟读,注意字音和节奏。

2. 学生自由朗读,尝试理解诗意。

三、解读诗意1. 结合多媒体课件,讲解诗的前两句:“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理解“荷叶罗裙一色裁”的意思,即荷叶和采莲女的罗裙颜色相近,难以分辨。

-讲解“芙蓉向脸两边开”的意象,感受采莲女美丽的脸庞与盛开的芙蓉相映成趣。

2. 讲解诗的后两句:“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引导学生想象采莲女在荷塘中划船采莲的情景,理解“乱入池中看不见”所表现的采莲女与荷塘融为一体的画面。

-讲解“闻歌始觉有人来”的巧妙之处,通过听觉感受采莲女的存在,进一步增强诗中的神秘感和意境美。

四、品读古诗1. 分组讨论:《采莲曲》中的哪些描写让你印象深刻?为什么?2. 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五、背诵古诗1. 学生尝试背诵《采莲曲》。

2. 教师提供关键词或图片提示,帮助学生记忆和背诵。

六、拓展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荷花的古诗?它们与《采莲曲》有什么不同?2. 鼓励学生课后搜集并阅读更多关于荷花的古诗文,加深对荷花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采莲曲》中的荷塘美景和采莲女的形象。

《采莲曲》 教学设计

《采莲曲》 教学设计

《采莲曲》教学设计《采莲曲》是一首中国古代的民谣,描绘了采集莲花的过程,旋律悠扬动听,文字简洁朴实。

通过学唱《采莲曲》,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艺术形式,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下是一种教学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唱《采莲曲》。

一、导入(15分钟)1. 播放一段以莲花为主题的音乐,例如《莲花(莲之歌)》。

2. 引导学生讨论莲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可以提问以下问题:- 莲花有什么特点?有哪些颜色?- 在中国文化中,莲花代表着什么?- 莲花出现在哪些文学作品中?可以举例说明。

二、学习歌曲的意思(30分钟)1. 分发《采莲曲》的歌词,让学生诵读和理解歌词的意思。

2. 和学生一起分析歌词中的词语和句子,解释难懂的词语和短语。

3. 让学生讨论歌词背后的意境和主题。

可以提问以下问题:- 这首歌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采莲的过程中,作者对自然和生活有什么样的感悟?- 你觉得歌词中的哪些地方最打动你?为什么?三、学唱歌曲(40分钟)1. 播放《采莲曲》的录音,让学生听一遍,熟悉旋律和歌词。

2. 分段学唱《采莲曲》,老师先唱一遍,学生跟唱。

在学唱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重点指导如何把握节奏、发音和情感。

3. 将歌曲分成几小节,每学完一小节,老师和学生一起合唱。

4. 通过不断的反复练习,让学生掌握整首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感情表达。

四、表演与欣赏(15分钟)1. 邀请几个学生表演《采莲曲》。

可以以独唱或合唱的形式呈现。

2. 学生表演过程中,老师可以给予肯定和建议,帮助他们进一步提升歌曲的表演效果。

3. 欣赏表演后,让学生彼此评价,分享自己对于不同表演的感受和意见。

五、延伸活动(20分钟)1. 邀请学生写一篇关于莲花的短文。

可以描述莲花的特点,或者表达对莲花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2. 学生可以自行选择表现方式,例如写诗、写散文、绘画等。

3.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通过学唱《采莲曲》来了解莲花的特点和象征意义,了解古代文学艺术形式,并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采莲曲》[五篇范例]

《采莲曲》[五篇范例]

《采莲曲》[五篇范例]第一篇:《采莲曲》说课材料一、说目标:《纲要》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古诗是咱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髓,它有它独特的韵味和风格,并且幼儿对古诗感兴趣,为此,我确立了本次活动的目标:1、幼儿结合画面理解诗意,体验唐诗的意境美。

2、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理解古诗的特点。

重点:目标1。

二、说内容:结合目标,我选择了《采莲曲》,这首诗的画面比较形象、生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诗中有各方面感官的体验,使幼儿调动一切身心感受,进入意境。

其次,古诗里诗句比较朗朗上口,韵味优美,有利于幼儿体验古诗意境,并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目标:1、幼儿结合画面理解诗意,体验唐诗的意境美。

2、激发幼儿的对古诗的兴趣,了解古诗的特点。

内容:采莲曲准备:画面,古诗字卡。

重点:幼儿结合画面理解失意,体验诗的意境美。

形式:集体过程:一、出示画面,幼儿观察画面内容并讲述。

1、老师今天给小朋友带来一幅画,小朋友看它漂亮吗?2、小朋友看这幅画上有些什么呢?幼儿讲述。

3、小结:荷叶罗裙颜色都是绿色。

姑娘的脸和荷花一样都是粉色。

船很快进入池中看不见人形。

听到歌声才知道是采莲姑娘来了。

二、引出唐诗内容,幼儿分析理解诗意。

1、教师朗诵古诗,幼儿听诗里有什么内容。

2、逐句分析诗意,解释关键词:裁,芙蓉,闻,始。

3、重复朗诵古诗,幼儿体验唐诗的意境美。

4、幼儿了解作者并给唐诗起名字。

三、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朗诵古诗。

延伸:把图投放入区让幼儿讲述。

第二篇:采莲曲教案《采莲曲》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莲,罗,裁”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看图,读诗了解诗文大意。

情感与态度: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新生字词,反复诵读,借助课件,了解诗意,体会情感。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采莲曲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采莲曲

鄂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采莲曲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采莲曲》这首诗歌,让学生了解民歌的构成、特点及表现形式。

2.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民歌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

3.给学生创造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适当表达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歌谣与赋词之间的联系。

2.民歌的构成和特点。

3.正确朗读歌谣。

三、教学难点1.感性认识到民间歌谣的特征和风格。

2.通过歌谣理解自然景物的构成和表现手法。

3.理解并掌握适当的语音语调处理方法。

四、教学方法1.传授知识:通过课文让学生了解民谣的构成、特点和表现形式。

2.练习演唱:让学生学唱《采莲曲》,提高学生的语音、语调和语感处理能力。

3.互动探究:通过话题提问、组内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教师简单地介绍民歌的特点和构成,激发学生对民谣的兴趣。

2.学习正文1.阅读课文《采莲曲》。

2.课文讲解:让学生了解首句“去年花里逢君别”中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民谣中的对仗、押韵和节奏等特征。

3.学唱歌曲《采莲曲》。

4.组内讨论:根据课文所描述的自然景物和表现手法,就“采莲的场景”组织班级分成若干小组进行热烈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感受到民谣等民间文艺的魅力。

3.课堂练习1.朗读《采莲曲》,掌握适当的语音语调处理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朗读。

2.学生朗读后,进行比较和总结,让学生感受不同的朗读风格所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和情境。

4.作业安排1.回家学唱歌曲《采莲曲》。

2.回家检索、整理关于民歌、民谣的相关资料,并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3.在班级分享会上将资料和感悟分享给同学,与同学交流和提高。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的民歌文化素养和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民歌的热爱,通过学习歌谣和赋词之间的联系,激发了学生对民歌的兴趣,感受到了这种文化的魅力,从而更好地认识了中国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

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

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采莲曲》,了解并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朗读、理解和背诵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对《采莲曲》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情感共鸣。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理解与解析。

2. 朗读、背诵的技巧指导。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的意境感受。

2.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与《采莲曲》相关的背景资料。

2. 课文录音或视频。

3. 教学课件或黑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采莲曲》的作者和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朗读《采莲曲》,注意语气、节奏和韵律。

3. 诗句解析:分析诗句的意义,解释生僻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诗句。

4. 意境感受: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句中的意境美。

5. 背诵练习:指导学生进行背诵练习,提高记忆力和表达能力。

7.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采莲曲》,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注意:这只是一个简要的教学大纲,具体的教学细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激发学生的思考。

2. 运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素材,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诗文的意境。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七、评价方式1. 课堂表现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关注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背诵比赛:组织学生进行《采莲曲》背诵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展览,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3. 开展古诗文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不断优化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采莲曲教案

采莲曲教案

采莲曲教案采莲曲教案采莲曲教案1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生词卡、钥匙的图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识字写字;学习l—3自然段。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板书“钥匙”,指名读词。

2、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钥匙?你想要一把什么样的钥匙?3、板书“不会丢失的钥匙”,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带着问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难读准的字多读几遍。

教师巡视辅导。

2、组内自主识字。

教师要注意发现会学习的小组,教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

3、检查初读效果。

采用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挑读等形式,大面积检查学生初读情况。

4、送生字宝宝回家,默读课文。

要求:静下心来读课文,嘴里不出声,在心里读。

一边读一边想你知道了什么?5、学习课文的1—3自然段。

了解事情的起因,并朗读。

三、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上面写有“系、喔、哄、吱”四个字,问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最会记哪个字?2、书写时你想提醒小朋友注意什么?3、教师范写“握”,学生在书上描红。

4、在本子上练习。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学习4—12自然段,了解“指纹锁”的特点,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技术的探索兴趣;学写后面的四个生字。

教学过程:一、回顾前文,设置疑问,激发探究兴趣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不怕丢失的钥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岚岚的钥匙弄丢了。

(贴上钥匙的图片,板书:丢了)二、朗读感悟,交流感受,探寻钥匙的秘密1、教师过渡:手指怎么能当钥匙呢?这小小的手指真有这样神奇吗?这节课,我们继续探寻钥匙的秘密。

请同学们默毖课文4—12自然段,边读边想,将找到的钥匙的秘密用波浪线画出来,默读时不指读不出声。

2、师:同学们,钥匙的秘密找到了吗?请把你们读懂的钥匙的秘密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交流。

3、交流自学成果,教师适当点拨并指导朗读。

学习4—6自然段。

师:同学们,咱们一起来交流交流你们读懂的钥匙的秘密吧!手指能当钥匙吗,它能打开什么样的锁呢?“指纹锁”还叫什么呢?师(出示“电脑鉴别锁”的词语卡片):来,一起读一读吧!师(贴上词语卡片):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呢?把书上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采莲曲教学设计

采莲曲教学设计

采莲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采莲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学习采莲曲的基本节奏和音乐元素;3. 掌握采莲曲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表演技巧;4.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采莲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2. 采莲曲的基本节奏和音乐元素;3. 采莲曲的演奏技巧和表演技巧;4. 采莲曲的演奏示范和学习。

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采莲曲的音乐片段,或者观看一些采莲曲的表演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采莲曲的学习兴趣。

二、介绍采莲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10分钟)教师通过简短的讲解,向学生介绍采莲曲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让学生了解采莲曲的文化背景和特点。

三、学习采莲曲的基本节奏和音乐元素(20分钟)教师向学生详细介绍采莲曲的基本节奏和音乐元素,如拍子、音程、音符等,并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演奏技巧。

四、教学示范和学习采莲曲(30分钟)教师进行演示,向学生展示采莲曲的演奏技巧和表演技巧,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和学习,帮助他们逐步掌握采莲曲的演奏方法。

五、小组合作演奏和展示(30分钟)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合作演奏采莲曲,并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能力。

教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些乐器和舞蹈道具,让学生能够更加生动地表演采莲曲。

六、音乐鉴赏和总结(10分钟)教师可以播放一些采莲曲的经典演奏版本,让学生进行音乐鉴赏,欣赏不同演奏者的表演风格和技巧。

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的收获,回顾采莲曲的特点和演奏要点。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参与度,了解他们对采莲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2. 对学生的合作演奏和个人表演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技巧;3. 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他们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采莲曲在不同地区和时期的变化和发展;2.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让他们编写自己的采莲曲曲目,并进行演奏和表演。

《采莲曲》教案设计

《采莲曲》教案设计

《采莲曲》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采莲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讨论、欣赏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采莲曲》的意境和韵律,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采莲曲》,使学生感受古代生活的美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词背景:介绍《采莲曲》的作者、时代背景以及诗词创作的背景,使学生了解诗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2 诗词解析:对《采莲曲》进行逐句解析,讲解诗词中的意境、韵律、修辞手法等,使学生深入理解诗词内容。

2.3 诗词欣赏:通过朗读、音乐欣赏等方式,让学生感受《采莲曲》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以图片、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诗词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讲解:对《采莲曲》进行详细讲解,包括诗词背景、意境、韵律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3.3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3.4 欣赏:组织学生朗读、音乐欣赏,让学生感受诗词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讨论、欣赏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采莲曲》相关古诗词教材。

5.2 课件:制作与《采莲曲》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

5.3 图片:收集与《采莲曲》相关的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5.4 音乐:搜集与《采莲曲》相关的音乐,用于教学欣赏。

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课堂讲解:进行《采莲曲》的详细讲解,包括诗词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诗词意境、用词技巧等。

6.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采莲曲》中的某一主题或意象进行深入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

6.3 创意写作:让学生以《采莲曲》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词或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采莲曲二首》优秀教学案例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采莲曲二首》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教师应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挖掘诗词背后的内涵。例如,提出“诗人为什么用‘荷叶罗裳一色裁’来形容荷叶?”“‘乱入池中看不见’中的‘乱’字有什么妙处?”等问题,让学生在探讨中逐步领会诗人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
2.问题导向,培养思考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词背后的内涵。通过设置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能力,从而提高对古诗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提高合作能力
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共同探讨、交流,完成任务。这种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采莲曲二首》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词的学习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不仅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采莲曲二首》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首经典古诗,诗人以清新质朴的语言描绘了采莲时的美好景象,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教学案例旨在通过创新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词意境,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倡导合作探究,以生动活泼的方式诠释传统文化,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乐于参与的乐园。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使他们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2.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词中的意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与诗词相关的图片、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采莲曲》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采莲曲》教学设计-【通用,经典教学资料】
2.树立保护动物及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
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2.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教学难点
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活动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提供剪辑视频资料——丰富多彩的动物,看后提问:假如有一天这些动物从地球上消失,将会怎样?
可见动物在生物圈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这个问题。
推荐一本书——《寂静的春天》
板书设计:
第17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第1节 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一、动物是生物圈中的消费者
1、植食性动物(如:兔、牛……)
2、肉食性动物(如:狼、狮……
3、杂食性动物(如:棕熊、鸡……)
二、动物是食物链的结构成分
1、食物链 如:草→兔→狐
2、食物网
3、生物的富集作用
教学反思:
四、拓展延伸
活动四:比较阅读。
1.比较阅读王昌龄的二首《采莲曲》。
2.阅读本诗和白居易《采莲曲》,思考:
(1)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点。
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乐,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羞涩、纯真,情感真挚。
(2)诗人通过塑造的采莲少女形象,各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伴随游戏进展,总结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食物链、食物网某一环节出问题,将会怎样?指出动物在构成食物链中的重要作用,明确食物链、食物网中任何一个环节的动物消失,都会影响到其他环节,从而使学生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
学生参与游戏
学生思考回答
拓展,生物的富集作用
有时候人们并没有直接去伤害动物,但却也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举例:日本水俣病事件(请学生介绍)。造成人和动物出现此病的原因是什么呢?

《采莲曲》教案设计

《采莲曲》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采莲曲》教案设计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莲曲》;理解《采莲曲》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采莲曲》的韵律和意象;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采莲曲》;理解《采莲曲》的内容和意境。

难点:分析《采莲曲》的韵律和意象;运用生字词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营造诗中的意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荷花的美丽,引导学生欣赏;教师简要介绍《采莲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采莲曲》,理解诗意;学生通过工具书查阅生字词,学习字词用法。

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采莲曲》的韵律和意象;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进行情感交流。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学生整理学习笔记,巩固知识点。

6.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采莲曲》;学生运用本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写一段话。

六、课时安排与教学资源1.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引导学生预习《采莲曲》,了解诗的背景,自主学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深入学习《采莲曲》,分析诗的意境,进行情感体验,总结学习内容。

2. 教学资源:教材《采莲曲》文本与《采莲曲》相关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生字词学习工具书分组讨论所需的小组牌或其他标识物七、教学步骤设计1. 第一课时:a. 导入新课,展示荷花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采莲曲》教案设计

《采莲曲》教案设计

《采莲曲》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采莲曲》;(2)理解《采莲曲》的内容,把握其韵律和意境;(3)分析《采莲曲》的艺术特色,了解古曲诗词的基本知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2)运用想象和联想,体会《采莲曲》的意境;(3)采用对比分析法,让学生了解《采莲曲》的艺术特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人文素养;(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珍惜美好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采莲曲》;(2)理解《采莲曲》的内容和意境;(3)分析《采莲曲》的艺术特色。

2. 教学难点:(1)把握《采莲曲》的韵律和节奏;(2)深入理解《采莲曲》中的意象和情感;(3)分析《采莲曲》的艺术特色。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古曲诗词的学习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2)介绍《采莲曲》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多次朗读《采莲曲》,感受其韵律和节奏;(2)指导学生正确地背诵《采莲曲》,注意把握停顿和语气。

3. 内容理解:(1)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课文,理解《采莲曲》的内容;(2)通过想象和联想,引导学生体会《采莲曲》的意境。

4. 艺术特色分析:(1)对比分析《采莲曲》与其他诗词的艺术特色;(2)引导学生关注《采莲曲》中的意象和情感。

四、作业布置1. 抄写《采莲曲》,加强记忆;2. 结合课后注释,进一步理解《采莲曲》的内容;3. 思考《采莲曲》中的意象和情感,准备课堂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采莲曲》的内涵;2. 运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采莲曲》的创作背景;3.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采莲曲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采莲曲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5.家长参与作业:与家长一起欣赏《采莲曲二首》,讨论诗中的意境和寓意,增进亲子关系,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业要求:
1.完成作业时,注意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无误。
3.家长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共同欣赏、评价。通过互评、自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水平。
(五)总结归纳,500字
1.学生谈谈学习本节课的收获,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倡导绿色环保,珍惜自然资源。教育学生学会欣赏古典文学,尊重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a.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交流、思维发展等方面,鼓励学生积极表现,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b.终结性评价:以学生创作的小诗和课后作业为依据,评价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欣赏和创作能力。
4.教学反思:
a.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b.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困生,给予个别辅导,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抄写并背诵《采莲曲二首》,收集其他关于荷花的古诗,与同学分享,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用文字记录美好瞬间。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1.抄写并背诵《采莲曲二首》。通过抄写,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古诗的字词和诗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通过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教师示范朗读,强调古诗的韵律和节奏,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音乐美。引导学生跟读,逐步提高朗读水平。
4.教师逐句讲解诗句,分析古诗的意境和寓意,如“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通过深入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内涵。

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

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

古诗诵读《采莲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采莲曲》,了解和感受古典诗词的魅力,培养他们对古典文化的兴趣。

2.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采莲曲》,并理解其诗意。

3. 通过学习《采莲曲》,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采莲曲》的韵律和节奏,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

2. 帮助学生理解《采莲曲》的诗意,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采莲曲》中一些生僻词汇的意思。

2. 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感受作者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问答法、示范法、欣赏法等,通过教师讲解、学生问答、示范朗读、欣赏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五、教学准备1. 准备《采莲曲》的原文和译文。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如作者简介、诗词创作的背景等。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音响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简介作者和诗词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朗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采莲曲》,注意韵律和节奏。

3. 讲解:解释诗中的生僻词汇和诗意。

4. 欣赏:讨论诗句的意境和情感,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景。

5. 背诵:指导学生背诵《采莲曲》,加强记忆。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朗读和背诵《采莲曲》。

2. 布置相关练习题,帮助巩固所学内容。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朗读和背诵的情况,看是否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采莲曲》。

2. 评价学生对诗句的理解程度,看是否能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有关自然美景的古典诗词。

2. 组织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十、教学反思六、教学内容1. 通过学习《采莲曲》,使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步骤1. 讲解《采莲曲》的背景和作者的生平。

2. 分析《采莲曲》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3.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采莲曲》。

4.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采莲曲》的理解和感受。

《采莲曲》采莲乐趣教案

《采莲曲》采莲乐趣教案

《采莲曲》采莲乐趣教案一、引言1.1 采莲曲的背景介绍1.1.1 采莲曲的起源与发展1.1.2 采莲曲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1.1.3 采莲曲的艺术特点与魅力1.2 采莲乐趣的意义1.2.1 采莲乐趣对身心健康的积极影响1.2.2 采莲乐趣对人际关系的促进作用1.2.3 采莲乐趣对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帮助1.3 采莲乐趣的教学目标1.3.1 让学生了解采莲曲的背景和艺术特点1.3.2 培养学生对采莲乐趣的兴趣和爱好1.3.3 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二、知识点讲解2.1 采莲曲的基本概念2.1.1 采莲曲的定义和特点2.1.2 采莲曲的主要表现形式2.1.3 采莲曲的历史演变与传承2.2 采莲曲的表演技巧2.2.1 采莲曲的舞蹈动作和节奏2.2.2 采莲曲的歌唱技巧和音韵2.2.3 采莲曲的服饰和道具2.3 采莲曲的文化内涵2.3.1 采莲曲与传统文化的联系2.3.2 采莲曲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2.3.3 采莲曲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三、教学内容3.1 采莲曲的起源与发展3.1.1 采莲曲的起源和形成过程3.1.2 采莲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和变化3.1.3 采莲曲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与演变3.2 采莲曲的艺术特点3.2.1 采莲曲的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3.2.2 采莲曲的歌唱技巧和音韵3.2.3 采莲曲的服饰和道具3.3 采莲曲的文化内涵3.3.1 采莲曲与传统文化的联系3.3.2 采莲曲中的象征意义和寓意3.3.3 采莲曲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1.1 让学生了解采莲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4.1.2 让学生掌握采莲曲的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4.1.3 让学生理解采莲曲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4.2 技能目标4.2.1 培养学生的舞蹈动作和歌唱技巧4.2.2 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音乐表达能力4.2.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演能力4.3 情感目标4.3.1 激发学生对采莲曲的兴趣和热爱4.3.2 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4.3.3 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采莲曲的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的掌握5.1.2 采莲曲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理解5.1.3 采莲曲的舞蹈动作和歌唱技巧的协调5.2 教学重点5.2.1 采莲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的讲解5.2.2 采莲曲的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的示范5.2.3 采莲曲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的引导5.3 教学方法5.3.1 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采莲曲的舞蹈和音乐5.3.2 通过实际操作和示范,指导学生掌握采莲曲的表演技巧5.3.3 组织学生进行采莲曲的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参与感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1.1 采莲曲的舞蹈视频6.1.2 采莲曲的音频资料6.1.3 采莲曲的服饰和道具6.1.4 采莲曲的教材和教学资料6.2 学具准备6.2.1 学生的舞蹈服装6.2.2 学生的舞蹈鞋6.2.3 学生的舞蹈道具6.2.4 学生的音乐器材和乐器6.3 教具与学具的使用说明6.3.1 视频和音频资料的使用方法6.3.2 服饰和道具的穿戴和操作方法6.3.3 教材和教学资料的阅读和使用方法6.3.4 舞蹈服装、鞋子和道具的保养和维护方法七、教学过程7.1 导入7.1.1 介绍采莲曲的背景和艺术特点7.1.2 展示采莲曲的舞蹈视频和音频资料7.1.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采莲曲的魅力和意义7.1.4 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7.2 讲解7.2.1 详细讲解采莲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7.2.2 分析采莲曲的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7.2.3 解读采莲曲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7.2.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采莲曲的价值和影响7.3 实践7.3.1 指导学生穿戴采莲曲的舞蹈服装和道具7.3.2 教授学生采莲曲的舞蹈动作和歌唱技巧7.3.3 组织学生进行采莲曲的集体表演和展示7.3.4 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和创新,展示自己的采莲曲才艺八、板书设计8.1 板书内容8.1.1 采莲曲的起源和发展8.1.2 采莲曲的艺术特点和表演技巧8.1.3 采莲曲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8.1.4 采莲曲的价值和影响8.2 板书形式8.2.1 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结合图片和文字展示8.2.2 使用简洁明了的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关键信息8.2.3 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字体,增加板书的视觉效果8.2.4 设计互动环节,鼓励学生参与板书内容的讨论和补充九、作业设计9.1 课堂作业9.1.2 学习采莲曲的舞蹈动作和歌唱技巧,并进行简单的表演9.1.4 与同学合作,编排一段采莲曲的舞蹈表演,并进行展示9.2 家庭作业9.2.1 阅读采莲曲的相关教材和教学资料,加深对采莲曲的理解9.2.2 练习采莲曲的舞蹈动作和歌唱技巧,提高表演水平9.2.3 收集和整理采莲曲的图片和资料,制作一份采莲曲的展示板9.2.4 参加采莲曲的实践活动,如采莲曲舞蹈比赛或表演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1.2 反思自己在采莲曲学习和表演中的不足之处10.1.3 提出改进和提升采莲曲学习和表演的建议和方法10.1.4 分享自己在采莲曲学习和表演中的感受和体会10.2 拓展延伸10.2.1 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索采莲曲的相关知识10.2.2 组织学生参加采莲曲的实践活动和比赛10.2.3 邀请采莲曲的专家和表演艺术家进行讲座和指导10.2.4 创办采莲曲的兴趣小组,定期进行采莲曲的学习和交流【】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引言1.1 采莲曲的背景介绍1.2 采莲乐趣的意义1.3 采莲乐趣的教学目标二、知识点讲解2.1 采莲曲的基本概念2.2 采莲曲的表演技巧2.3 采莲曲的文化内涵三、教学内容3.1 采莲曲的起源与发展3.2 采莲曲的艺术特点3.3 采莲曲的文化内涵四、教学目标4.1 知识目标4.2 技能目标4.3 情感目标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2 教学重点5.3 教学方法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具准备6.2 学具准备6.3 教具与学具的使用说明七、教学过程7.1 导入7.2 讲解7.3 实践八、板书设计8.1 板书内容8.2 板书形式九、作业设计9.1 课堂作业9.2 家庭作业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0.1 课后反思10.2 拓展延伸本文为《采莲曲》采莲乐趣教案,包含了引言、知识点讲解、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等十个章节。

《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优选9篇】

《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优选9篇】

《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优选9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文档、教学教案、企业文案、求职面试、实习范文、法律文书、演讲发言、范文模板、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job reports, work reports, resignation reports, contract templates, speeches, lesson plan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采莲曲》课堂优质教案【优选9篇】姚贝娜的采莲曲中的歌词都是很有古风古韵的。

采莲曲教案初中赏析

采莲曲教案初中赏析

采莲曲教案初中赏析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背诵《采莲曲》的内容。

2. 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境、形象和情感。

3. 掌握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4.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1. 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2.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感悟。

3. 修辞手法的识别和分析。

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修辞手法的深入分析。

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参考资料:《采莲曲》相关赏析文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如《江南春》、《春晓》等,引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2. 提问:同学们对采莲有什么了解?让学生分享他们对采莲的认知和印象。

二、新课内容展示(15分钟)1. 展示《采莲曲》的全文,让学生自读并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师逐句讲解诗歌内容,解释古代文化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美感。

三、深入赏析(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自己喜欢的诗句进行赏析,分享彼此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2. 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赏析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创作练习(15分钟)1. 请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采莲”为主题的短诗,要求运用至少一种修辞手法。

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创作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理解和欣赏方法。

2.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采莲的诗歌,如《渔歌子》等,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赏析《采莲曲》,让学生感受到了古典诗歌的美感,提高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古代文化背景,以及运用修辞手法的巧妙之处。

同时,通过创作练习,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采莲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

《采莲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

《采莲曲》教学设计《采莲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采莲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采莲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莲、罗、裁”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图片读诗,了解古诗意思,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了解古诗意思,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恬静之美。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图片和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猜谜导入1、猜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2、揭示谜底荷花,问:荷花还叫什么?相机指导认读:芙蓉、莲3、莲花的叶子叫做什么?(引出荷叶)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荷叶呢?4、师:每到春末夏初之际,荷塘里,荷叶绿了;到了盛夏时节,荷花红了,一个个粉嫩的莲蓬露出了它们的小脑袋。

等莲蓬成熟后,采莲姑娘们就会穿着漂亮的裙子,摇着小船,来到荷塘采摘莲蓬。

那美妙的景象让唐代诗人王昌龄都陶醉了,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采莲曲》。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师:就让咱们和诗人王昌龄一起,来到荷塘,欣赏采莲姑娘们采摘莲蓬时的美景吧!二、初读古诗1、请大家把书翻到120页,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

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3、认读生字:罗、裁4、认识多音字:觉5、谁能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指名读,生评价)6、其实,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还要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

(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评价)三、品读古诗(一)学习一二行古诗1、自己把一、二行诗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2、指名读第一行诗,相机解释罗裙。

采莲曲公开课教案

采莲曲公开课教案

采莲曲公开课教案
《采莲曲》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这首诗歌独特的文质兼美
2.体会诗人在种种意象之中所流露的对美丽、清纯采莲女的赞赏及引领人们欣赏生活、热爱生活的写作意图。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谜语: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

身穿粉红衫,住在绿船上。

谜底——莲花。

2.“莲”是高洁的象征,古代描写莲的文章和诗词甚多,大家能背诵几句吗?
3.新月派诗人朱湘的《采莲曲》又将带给我们怎样的美的体验与感受呢?让我们起来走近它,欣赏它。

(二)欣赏“文”美
1.听音频范读后,自由朗读。

2.请朗诵好的学生范读第一段,然后提问引发思考并进行学法指导:这一节在形式和音律上有何特点?
明确:①形式美:句子长短错落,四个词语的单行排列别致新颖;
②音乐美:a.一节中三个层次分别压韵:ao/o/eng。

b.甲行排列先重后轻的韵,表现莲舟随波上下的起伏顿挫。

c.风声、波声、桨声、歌声的组合。

2.结构大体一致,具有整体一致的建筑美;音律特色基本相同,只是分别押了不同的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一、作者介绍
王昌龄(?—约756年)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市)人,是盛唐诗坛一著名诗人,当时即名重一时,被称为“诗家夫子王江宁”。

他因数次被贬,在荒僻的岭南和湘西生活过,也曾来往于经济较为发达的中原和东南地区,并曾远赴西北边地,甚至可能去过碎叶(在今吉尔吉斯)一带。

因他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广泛的交游,对他的诗歌创作大有好处。

王昌龄擅长七言绝句,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

如《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慨叹守将无能,意境开阔,感情深沉,有纵横古今的气魄,确实为古代诗歌中的珍品,被誉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

又如《从军行》等,也都为脍炙人口的名作。

反映宫女们不幸遭遇的《长信秋词》、《西宫春怨》等,格调哀怨,意境超群,抒写思妇情怀和少女天真的《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细腻生动,清新优美。

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同样为千古名作。

沈德潜《唐诗别裁》说:“龙标绝句,深情幽怨,意旨微茫,令人测之无端,玩之无尽。


阎丘晓因忌才而杀害了王昌龄,实在是对我国古代诗歌的一大破坏,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据叫《旧唐书》本传和《新唐书•艺文志》,知王昌龄有集五卷,唐时传世之本,今已难觅,《全唐诗》收王昌龄诗四卷,《全唐文》收其文六篇等。

二、注释
1.采莲曲:东府旧题,《江南异》七曲之一,内容描写江南水乡风光,采莲妇女的生活。

2.罗: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

3.芙蓉:荷花。

4.向脸:对着脸。

5.闻歌:听到采莲女的歌声。

6、一色:同一种颜色。

7、裁:裁剪缝制。

8、乱入:杂入,混入。

9、罗裙:丝绸制作的裙子。

三、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分不清楚,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人花难辨。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

四、赏析
1、作者为唐代著名诗人,因擅长写___,因而被称为”___”.
参考答案:七言绝句“七绝圣手”
2这首诗与南朝乐府<采莲曲>中的少女的描写,手法不同,性格有异.手法的差别是_____.性格差别是_____
参考答案:南朝手法采用白描,王诗用映衬手法。

性格差别是王诗更加精巧活泼。

3这首七绝从()、()的角度,生动描绘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但又不是()描绘采莲的动作,而是以(),刻画采莲女的形象,表现采莲场面。

参考答案:这首七绝从(衣服颜色)、(歌声)的角度,生动描绘了采莲女的劳动生活,但又不是(正面)描绘采莲的动作,而是以(衬托手法),刻画采莲女的形象,表现采莲场面。

4全诗()结合,生动表现出()的意境.
参考答案:全诗(客观描写、主观感受)结合,生动表现出(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意境
5写出含有花的古诗
梨花:
桃花:
杏花:
荷花:
桂花:
菊花:
参考答案:
梨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桃花(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3、杏花(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5、桂花(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6、菊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7、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7、赏析“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参考答案:一开头就巧妙地把采莲少女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组成一个河蟹统一的整体。

说女子的罗裙绿得象荷叶一样,虽说是个普通的比喻;却写出了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那便是“本地风光无限了”,显得生动喜人,兼有素朴和美艳的风致。

次句的芙蓉即荷花。

说少女的脸庞红润艳丽如同出水的荷花,这样的比喻也不算新鲜。

但“芙蓉向脸两边开”却又不单是比喻,而是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图景: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象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把这两句联成一体,读者仿佛看到,在那一片绿荷红莲丛中,采莲少女的绿罗裙已经融入田田荷叶之中,几乎分不清孰为荷叶,孰为罗裙;而少女的脸庞则与鲜艳的荷花相互照映,人花难辨。

让人感到,这些采莲女子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或者说竟是荷花的精灵。

这样描写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

8赏析“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参考答案:“乱入池中看不见”,紧承前两句而来。

乱入,即杂入、混入之意。

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晴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又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忽然不见踪影了。

这一句所写的正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莫辨,是耶非耶的感觉,一种变幻莫测的惊奇与怅惘。

这是通常所说“看花了眼”时常有的情形。

然而,正当踟蹰怅惘、望而不见之际,莲塘中歌声四起,忽又恍然大悟,“看不见”的采莲女子仍在这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之中。

“始觉有人来”要和“闻歌”联在一起体味。

本已“不见”,忽而“闻歌”,方知“有人”;但人却又仍然掩映于荷叶荷花之中,故虽闻歌而不见她们的身姿面影。

这真是所谓“菱歌唱不彻,知在此塘中”(崔国辅《小长干曲》)了。

这一描写,更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意趣和诗境的含蕴,令人宛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菱歌四起的情景,和观望者闻歌神驰、伫立凝望的情状,而采莲少女们充满青春活力的欢乐情绪也洋溢在这闻歌而不见人的荷塘之中。

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9王昌龄《采莲曲》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写出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

生动有趣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10、体会动词“裁、开、乱、入”的妙用。

参考答案:借助动词,展现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表现出采莲女天真烂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p align=right>李菊芬</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