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教案
初中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教学设计
“请大家认真完成课后练习题,通过做题检验自己对分子、原子和离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2.家庭小实验:设计一项与分子、原子和离子相关的家庭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
“同学们可以尝试在家中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如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思考这是如何发生的。”
3.案例分析:搜集日常生活中与分子、原子和离子相关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化学原理,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请同学们从生活中寻找与化学相关的现象,分析其中的分子、原子和离子作用,形成案例分析报告。”
4.小组讨论: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分组讨论分子、原子和离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形成小组报告,并在下节课分享。
“各小组可以讨论一下,分子、原子和离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将你们的发现整理成报告,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相互关系,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现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环节,教师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教学:
1.介绍分子、原子和离子的概念,通过实物模型、动画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微观粒子。
“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的,它们在化学变化中保持稳定;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核外电子和原子核组成;而离子则是带电的原子或分子。”
5.强化练习与反馈,针对教学重难点设置梯度性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6.开展课后拓展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家庭小实验、网络搜索等,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7.注重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个性化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概念,包括原子、分子和离子。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基本微粒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物质构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教学难点: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基本微粒的概念。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模型等。
3. 提前让学生预习相关内容,了解基本微粒的概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水的沸腾,引出物质构成的讨论。
2. 讲解基本微粒的概念:介绍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定义及其性质。
3. 讲解微观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微观粒子之间的吸引和排斥力,以及它们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讨论基本微粒在物质构成中的应用。
5.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如观察水的沸腾过程,引导学生运用基本微粒的知识进行解释。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的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运用基本微粒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在实验和观察中探究物质构成的兴趣和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物质的微观结构,如原子核和电子云。
2. 介绍其他微观粒子,如夸克和轻子。
3. 探讨物质构成的现代理论,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反思实验和观察的安排是否合理,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微粒的概念。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教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说课教案)第一章:引言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理解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事实,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介绍物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什么构成,引入微观粒子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物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什么构成。
2. 讲解物质的概念:简述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3. 引入微观粒子的概念: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
4. 总结:强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物质概念和微观粒子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分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理解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分子的定义,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事实。
2. 讲解分子的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3. 分析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分子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4. 总结:强调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分子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原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理解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原子的定义,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四、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分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2. 讲解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 分析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举例说明原子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4. 总结:强调原子在物质构成中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原子概念和作用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离子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离子的概念,理解离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讲解离子的定义,离子在物质构成中的作用。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检测题一、选选试试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原子都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C.原子是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C.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无间隙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主要看构成物质的()A.分子中原子的种类是否相同B.分子种类是否相同C.分子大小是否相同D.分子质量是否相同4.下列关于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不显电性,说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等于中子数B. 同种原子内的质子数相同C. 含有相同中子数的原子,一定是同种原子D. 原子是最小的微粒5.下列关于原子核的叙述:①通常是由中子和电子构成;②通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③带正电荷;④不显电性;⑤不能再分;⑥跟原子比较体积很小,但却集中了原子的主要质量。
其中正确的是()A.②④⑥B. ②③⑥ C.①③⑤ D.①④⑤6.据中央电视台2001年6月3日在云南抚仙湖底古城考古现场报道,科学家曾通过测定古生物遗骸中的碳-14含量来推断古城年代。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下列关于碳-14原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中子数为6 B. 质子数为6 C.电子数为6 D.中子数为87.下列符号表示阳离子的是( )8.原子中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 ) A.质子数和中子数B.中子数和电子数C.质子数和电子数D.核电荷数和电子数9.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B. 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 海绵能吸水10.1999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迈德·泽维尔开创了“飞秒(10-15s)化学”的新领域,使运用激光谱技术观测化学反应时分子中原子的运动成为可能,你认为该技术不能观测到的是()A. 氧分子的不规则运动B. 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的过程C. 氧分子分解成氧原子的过程D. 氧原子内部的质子、中子、电子的运动11.”“”分别表示两种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其中可能表示氧气的是()12.美英联军在伊拉克战场上,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使用了后患无穷的贫铀炸弹. 其中含有23892U,它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8,质子数为92,则23892U中含有的中子数为()A. 238 B. 92 C. 146 D. 33013.核电荷数取决于()A.原子核的大小B.原子核内质子数C.原子核内中子数D.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14.关于原子的叙述错误的是()A.原子还能再分B.原子均有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C.原子在不断地运动着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15.有两种不同的原子,一种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另一种原子核内有7个中子和6个质子,它们不相等的是()A.核电荷数B.核外电子数C.原子的质量D.原子所带电量二、填填试试1.右图为某种原子的结构模型图。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章 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教案设计
“2.2构成物质的微粒(I)——分子”突破重难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1.让学生体会化学来自生活,回归生活。
把“水的三态变化”当作认识分子知识的起点,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平台。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和问题可用分子知识来解释,列举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实例,如,香水气味,衣服晾干,盐溶于水等,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去体会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多次让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让学生合作完成“气体和液体压缩比较”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协作精神,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和乐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明确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2.认识分子的特性。
3.能初步用分子的观念知识解释生活的某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不断地提出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生活例子,教师演示实验,展示模型和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学生通过思考获得结论、知识,并用学到的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通过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增强学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分子的观念、分子的特征。
2.教学难点: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
【教学策略与手段】1.利用一些自然现象和生活实际创设真实具体的情境。
如“水的三态变化”、香水气味,衣服晾干,盐溶于水等生活例子。
提出问题:同学们有过疑问吗?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衣服在太阳下晒会比较快就干?让学生做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
然后,教师演示实验“浓盐酸与氨水生烟”。
问:为什么二者没有接触,而会在空中生烟?从这些活动和问题引出物质构成的微粒——分子这知识,进一步提出,要解释为什么,需要通过学习分子的更多知识。
然后展示模型、图片,深化分子可构成物质。
2.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
微观的运动与宏观物体的运动不同,这是教学的另一难点。
通过设计实验,让学生通过探究,突破难点。
如教材P42,“将酚酞滴入氨水中”;“氨分子的运动”,A、B两烧杯没有接触,怎么会发现A烧杯的液体也变红了?教师点拨,用分子的观点去解释,从而学生得出结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的概念。
1.2 教学内容:物质的概念和分类。
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子、原子、离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结构。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微观粒子的概念。
1.4 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物质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本质。
2. 讲解物质的概念和分类:介绍纯净物、混合物等基本概念。
3. 介绍微观粒子:讲解分子、原子、离子的概念和特点。
4. 示例说明: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微观粒子的存在和作用。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微观粒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章:分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分子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分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分子的定义和特征。
分子的组成和结构。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分子的概念和特点。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子的结构。
2.4 教学步骤: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分子的概念。
2. 讲解分子的定义和特征:介绍分子的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
3. 示例说明: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分子的存在和作用。
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分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三章:原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引导学生理解原子在物质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原子的定义和特征。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原子的相互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原子的概念和特点。
利用实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原子的结构。
1. 回顾上一章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原子的概念。
2. 讲解原子的定义和特征:介绍原子的组成、结构和相互作用。
3. 示例说明:通过实物模型、图片等展示原子的存在和作用。
4.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检查他们对原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九年级化学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
主题:构成物质的微粒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a.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化学研究的基础;b.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及其在物质的转化中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a.具备观察、实验和探究的能力;b.具备文献阅读和网络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a.培养对化学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b.培养对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规律的尊重和重视。
二、教学重难点:1.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化学研究的基础;2.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及其在物质的转化中的作用。
三、教学准备:1.PPT课件、多媒体设备;2.化学实验器材和药品;3.电子杂志、科学论文等相关文献资料。
四、教学过程:学习环节一:导入(10分钟)1.引入问题:我们平时常用什么工具来观察微粒?2.通过学生回答导入知识点:微粒在构成物质中的重要性。
学习环节二:自主探究(25分钟)1.学生实验:通过显微镜观察铜粉的微粒。
2.学生观察后回答问题:铜粉的微粒是否均匀?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如何?3.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否存在差异?它们的性质有何特点?学习环节三:理论知识(30分钟)1.通过PPT课件介绍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和分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2.结合PPT中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知识点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环节四:案例学习(20分钟)1.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在电子杂志、科学论文等在线资源中选择一个案例研究微粒在其中一种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并简要总结它的结果和启示。
2.学生代表小组进行汇报和展示。
学习环节五:课堂讨论(15分钟)1.引导学生从构成物质的微粒的角度出发,探讨一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为什么水在冰冻时膨胀?为什么金属能够导电?2.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出理论解释。
学习环节六:小结与延伸(10分钟)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复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并进行小测验。
2.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实验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应用所学知识。
化学:3.2《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案(沪教版九年级)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二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分解为原子,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原子和离子通过得失电子可以相互转换;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能根据相对原子质量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过程与方法:1.了解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历程;2.理解模型化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3.以探究活动为主线,不断发现问题,运用讨论交流等学习方法,再对学习素材进行比较分析与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
情感态度价值观:1.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2.通过“原子的发现和原子构成探索”等内容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3.人类对原子的认识教育中结合中科院通过原子绘的中国地图及相对原子质量的教学过程中我国化学家张青莲教授组织对铟、锑等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和修正,对学生进行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1.通过对分子的可分性与不可分性的认识, 逐步培养学生辩证统一思维方法。
2.对分子、原子、离子概念的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的不同和相互关系。
4.知道原子的结构,建立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
5.能正确求算相对分子质量。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分子原子1.复习知识【回忆】我们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那么分子和原子主要的不同在哪里呢?【回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会分化而原子不能再分。
设计意图:复习学过的知识,为下面的原子能否再分作好承接。
2. 【引入】分子很小,但在化学变化中还可进一步分成原子,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无法再分了。
那么原子是不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了呢?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足迹,一起来学习人们为了揭示原子结构的奥秘而经历的漫长的探究过程。
交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所要探究的内容产生兴趣。
3.交流讨论道尔顿:近代原子学说,认为原子是实心球体。
汤姆生发现电子。
【设疑】原子中的电子带负电,你能解释原子为什么不带电吗?卢瑟福发现原子核,α粒子轰击金箔。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3章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分子原子教案
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第2课时分子原子探究点一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从上图中你得出的信息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不同物质的分子不同。
继续研究分子的结构模型,你还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物质的分子是同种原子构成的,有些物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且原子大小不同。
从原子体积大小的比较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原子体积大小的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子是真实存在的且很小。
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点二从微观的角度认识化学变化上述微观示意图中分子、原子是如何变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反应物分子分解后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九年级化学教案)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
通过学习知道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的性质知识后,我们能运用这些微观世界的知识来解释身边的一些现象,而且要能借助这些知识更深入地研究宏观世界里物质的变化。回忆:前面我们已学过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提示]教师用多媒体或小黑板列出几种原子的构成。(见附录)
引导学生归纳有关规律。
指导学生看书P36,通过阅读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结构,并看照片,认识科学家汤姆生。
[思考]构成原子的微粒中有的带着电荷,那么原子是否显电性呢?
[板书]质子(+)
原子核
原子中子(不
带电)
(不显电性)
电子(-)
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分子的构成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3.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Mr)=分子中所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2.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看书P36及图2-12,进一步学习原子的结构。
看照片,认识科学家汤姆生
思考
交流讨论
得出结论:
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带负电荷的核外电子构成,二者所带的电量大小相等,电性相反,因而原子呈电中性。原子核极小,但却是原子质量的集中之处。
看书P38"拓宽视野",得出: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序数通过复习,引导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构成物质的微粒 教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教案教案标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教学目标:1. 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微粒组成。
3. 理解微粒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或黑板、粉末状物质样本、显微镜。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实验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投影仪或黑板上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图片,例如水、盐、糖等,并问学生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之处。
2. 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的构成单位是什么,启发学生对构成物质的微粒进行探究。
探究:1. 学生小组合作,观察并描述一些粉末状物质的性质,例如颜色、形状、质地等。
2. 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物质的微粒,记录观察结果,并讨论不同物质的微粒特征。
3. 教师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展示一些常见物质的微粒结构图,并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物质的微粒组成。
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共同特征,例如微小、不可再分等。
2. 学生自主完成一份笔记,总结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性质和组成。
拓展:1. 学生小组合作,选择一个常见物质进行进一步研究,探究其微粒的特征和组成,并制作一份小组报告。
2. 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微粒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例如溶解、燃烧等,并记录实验结果。
评价:1. 学生完成一份书面作业,回答与构成物质的微粒相关的问题。
2. 教师观察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微粒性质的理解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的实验探究,深入理解微粒在物质变化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研究更复杂的物质,例如化合物的微粒组成。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和探究,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构成物质的微粒的概念和性质。
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进度,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上册: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 教案
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教学目标】1.知道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理解分子的概念,了解它的特性和存在状态。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化学现象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4.初步形成微观想像能力。
【教学重难点】1.分子的概念及其特性。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某些现象。
【教学过程】一、复习:1.写出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
二、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规律。
我们已经学习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物质的组成,我们先来探究“物质构成的奥秘”。
三、观察实验1:现象:大家都闻到香水的香味,很香。
问题:为什么不接触就能闻到香味?解释:酒精分子各香精分子运动扩散,接触嗅觉。
四、构成物质的微粒(1)——分子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讲述:不同的物质由不同的分子构成,例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五、观察实验2: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
问题:为什么蘸浓盐酸和浓氨水的玻璃棒并没有接触,却会在空气中生成浓浓的白烟?假设:浓盐酸和浓氨水中的分子扩散到空气中相遇,生成新的物质。
解释:氨气+氯化氢→氯化氨讨论:在以上两个实验中所发生的变化有什么不同?小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不发生改变;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改变,生成新分子。
设问:分子有什么特性呢?六、观察实验3-4:观察现象、分析小结(1)分子总是不断运动着固体、液体、气体中分子都运动,但气体运动最快,固体最慢补充实验:50mL酒精+50mL水小于100mL观察现象、分析小结(2)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讨论与交流:板书:一般来说,气体的分子之间距离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距离要小得多阅读:知识视窗——分子有多大?(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讲述:空气中的氧气和纯氧气都能供呼吸,因为它们都由氧分子构成(4)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即为构成它的分子的化学性质)【作业布置】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2.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优质课公开课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化学科粤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构成物质的微粒(Ⅰ)分子》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
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及分子的特性;
(1)会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学情分析
微观粒子的知识较为抽象,而初三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宏观现象推理得出构成物质的粒子的性质,建立起宏观和微观的联系。
3重点难点
分子的特性;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4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1【导入】
老师小时候常会淘气的把糖块放入水中,你们是否也这样做过?少量的砂糖加到一杯水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构成物质的微粒中的一种——分子,构成物质的微粒还有原子、离子这些微粒我们以后在学习,今天接触到的物质如水、酒精全都是由相应分子构成。
2【活动】体验感受。
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性质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性质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单元1 构成物质的微粒第一课时构成物质的微粒的基本性质固本中学赵学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知道原子、分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了解构成物质微粒的基本性质。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物质的微粒性,微粒的运动、微粒间有空隙的微观想象的形成;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难点】微观粒子运动的想象表象,体会它与宏观物体运动的不同点;能用微粒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教学手段】实验为主,多媒体为辅【教学用具】小试管3支(1支备用)、试管夹1个、大烧杯3个(1个装蒸馏水)、小烧杯3个、酒精灯1个、火柴1盒、纸2张、一端封密的玻璃管1支、胶头滴管3支、注射器1支、浓氨水、酚酞试液(用滴定瓶装)、酒精(用滴定瓶装)、蒸馏水、碘、高锰酸钾【教学过程】导入课题:举行“学生撕纸”比赛,看谁撕的纸碎片最均匀,最小;(提醒学生不要乱丢纸屑)提问:这么小的纸块,还能分吗?可以分到什么为止呢?一、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从瓶中挑一颗碘和高锰酸钾的细小颗粒展示给学生,并提问: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可以再分,那么你能将试剂瓶中的碘和高锰酸钾小颗粒继续再分吗?1、探究实验1(1)加热固体碘演示操作:将一颗很小的碘固体放到1支干净的试管中,塞上软木塞,将试管放到酒精灯的火焰上方缓缓加热。
现象:(学生认真观察分析,说出实验现象。
)整个试管慢慢变红,固体碘消失。
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结论:碘是由细小的微粒构成。
(2)、高锰酸钾溶于水演示操作:取一小块高锰酸钾固体放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5亳升水,振荡,观察现象;将试管中的溶液倒入盛有100毫升水的烧杯中,搅抖,观察现象。
现象:高锰酸钾固体溶解,水变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2)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
(3)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
(4)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2)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程序和一般方法,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并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增强了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积极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质量和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基本特征;
2.学习通过观察自然、实验、识图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习运用想象类比、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等方法处理信息;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分析归纳
四、教学器材
仪器: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小型喷雾器
药品:水、酒精、方糖、氨水、高锰酸钾晶体
其他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