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知识点手册—职测(全国通版)-言语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语理解与表达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选词填空

选词填空是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重点考查题型,考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一,语境分析,即寻找前后文的逻辑关系;二,词语辨析,包括实词辨析、成语辨析和虚词辨析。因此,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加强语境分析训练,了解常考的逻辑关系并掌握语境分析的方法;同时,多积累词语,准确了解词语的含义并掌握辨析词语间差异的方法和角度。

知识点一、选词填空之解释说明关系

(一)含义

上下文呈解释说明的关系。

(二)判定标志

1.同义互换词:类似于、或者说、譬如……

2.归纳总结词:可见、总之……

3.指代词:这、此……

4.标点:冒号、破折号

5.因果词:因为……所以……、因此

6.假设词:如果……那么……、若……则……

7.条件词:只要……就……;只有……才……

8.上下文句义、修辞

注意:有些题目虽无以上标志,但从句子间的关系来看,存在着互为解说的关系,也属于解释说明关系。

(三)应用

理解概括句意或寻找提示空缺处信息的互解词。

【例】灾难性事件往往以突发的方式出现,给个人与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和影响。灾难的突发性决定了报道的________是第一位的。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才能满足

人们在灾难发生后对________的迫切需求和思想混乱时的心理需求。能否快速地投入新闻报道成为决定此类新闻报道能否成功的关键。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内容真相

B.方式沟通

C.实效事实

D.速度信息

【答案】D。解析:由文意可知,“最快的时间、最新的报道”是对第一空的解释,因此第一空应填一个表“最新”“最快”的意思的词语,D项“速度”与此相符,“内容”“方式”与此无关,排除A、B,“实效”指实际的效果,也与语境不符,排除C。第二空填入“信息”也恰当,故本题答案为D。

知识点二、选词填空之词语辨析

(一)含义侧重不同

词语含义相近,但侧重描述的方面不同。

(二)搭配对象不同

词语含义相近,但固定搭配的对象不同。

(三)程度轻重不同

词语含义相近,但表现的程度轻重有所不同。

【例1】如今被冠之为“文学作品”的文字急剧增加,文学分辨任务更加________,文学批评界________的不是理论建构,不是从理论角度对创作进行评价,而是需要对作品进行过滤、分拣和认证,为________文坛风气、为催生更多的优秀作品、为民族文化积淀尽到应有的责任。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艰巨欠缺整顿

B.繁重急需净化

C.突出缺少改善

D.紧迫缺乏纠正

【答案】B。解析:第一空,“突出”常与重点、成绩或问题搭配,与“任务”搭配不当,排除C。第三空,“纠正”搭配的对象多是错误、缺点之类不好的事物,此处“文坛风气”没有体现不好的方面,“纠正”与“文坛风气”搭配不当,排除D。对应“对作品进行过滤、分拣和认证”,“净化”侧重的是清除杂质使物体纯净,“整顿”侧重的是使紊乱的变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故“净化”比“整顿”更契合句意,排除A。故本题答案选B。

【例2】对经典的质疑不会使经典变得________,反倒有助于公众更加清醒地认识经典的意义所在,并正确对待经典中可能存有的某些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平淡无奇缺陷

B.黯淡无光瑕疵

C.百无一用弊病

D.一文不值不足

【答案】B。解析: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是因为其有精华且精华居多,不足之处相对较少,因此经典不可能因为外界的看法变得没有任何价值,“百无一用”、“一文不值”程度过重,明显不合句意,由此排除C、D。“缺陷”表示不完善或不健全的地方,“瑕疵”表示微小的缺点或毛病。“瑕疵”比“缺陷”程度要轻,用来形容经典的不足之处更恰当,排除A。故B为正确答案。

第二章片段阅读

片段阅读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主旨观点题考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细节判断题&文意推断题考查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的能力,其他题型考查词句理解题、承接叙述题、文意推断题、标题添加题和道理启示题。总之,片段阅读是较容易掌握的题型,只要运用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知识点一、主旨观点题之主题词筛选

(一)含义

文段围绕的中心话题、论述对象。

(二)得出方式

通过文段中的高频词确定主题词;通过文段关键句中的重点论述对象确定主题词。

【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战争成为争夺资源的最重要的方式。青年是战争中最重要的参与者,而要赢得战争的胜利,青年人必须有强健的身体素质。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各城邦青年组织起来进行训练。作为全希腊的盟主,雅典城邦在全盛期有25万人口。而同时期的科林斯有9万人口,有些城邦只有5000人甚至更少。人口越多,青年的比重越高,城邦越是能够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

这段文字强调了,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时代:

A.青年在竞争中起着重要作用

B.获取资源主要依靠战争方式

C.人口多寡是衡量城市发展的指标

D.竞争主要依赖人们的身体素质

【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争夺资源主要靠战争,而要赢得战争主要靠青年。末句进一步强调,人口越多,青年的比重越高,城邦越是能够在竞争中居于优势地位。由此可知,“青年”为文段的主题词,选项中与此相关的只有A。B、C、D三项都不涉及“青年”这个主题词,排除。故本题选A。

知识点二、主旨观点题之转折文段

(一)标志词

但是、然而、则、可、尽管如此、事实上、实际上……

(二)行文脉络

话题转换、对比

(三)文段重点

话题转换在转折后;对比需概括全文。

【例】钱穆先生曾说:“做学问可训练做人。”初听不免令人困惑:“做学问”是少数人从事的职业,并非人人可为,更非人人必为,除了享受其研究成果,可谓与大多数人的生活毫无干系。不过,若我们把思路放开,钱先生此言也不难理解。这里的关键在“训练”二字:治学的道理、方法,许多根本就来自日常生活,两者虽有深浅之别,却是一脉贯通。比如,我们几乎需要时刻面对各种情势,判断是非准确,甚或涉及身家;而专业性的学术训练,一个核心工作就是学习精确而审慎地作判断。

这段文字意在:

A.阐述做学问何以能够成为做人的训练

B.探究应拓宽思路以指导生活实践

C.论证现实生活的问题远比学术研究复杂

D.说明生活和学习都需要精确而审慎的判断力

【答案】A。解析:文段首先指出钱穆先生的名言“做学问可训练做人”初听让人困惑,然后以“不过”转折,说明若把思路打开,此言也不难理解。因为治学的道理、方法与日常生活一脉贯通,最后用生活和学习都需要精确而审慎的判断力的例子加以佐证。故文段重点阐释的是钱穆先生的名言,即做学问为什么能够成为做人的训练。A项表述与此一致,故当选A。

知识点三、主旨观点题之总分文段

(一)行文脉络

提出观点-举例论证/原因分析/具体说明

(二)文段重点

重点在提出观点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