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休闲农业发展策略
休闲农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休闲农业的发展历程
起源:20世纪70 年代,欧美国家开 始发展休闲农业
发展:20世纪80年 代,休闲农业在全 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现状:目前,休闲 农业已成为全球农 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未来:休闲农业将 继续发展,成为农 业现代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乡村旅游的发展阶段: 萌芽期、发展期、成 熟期、衰退期。
乡村旅游的影响因素: 政策、市场、资源、 交通、管理等。
可持续发展理论
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共 同性
概念:强调经济发展、社会 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目标:实现经济、社会和环 境的协调发展
实践:在休闲农业发展中,注 重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
休闲农业的分类
按照地域分类:山区休闲农业、 平原休闲农业、沿海休闲农业 等
按照经营方式分类:家庭农 场、休闲农庄、乡村旅游等
按照功能分类:观光休闲农业、 体验休闲农业、教育休闲农业 等
按照规模分类:小型休闲农业、 中型休闲农业、大型休闲农业 等
休闲农业的功能
提供休闲场所:为 游客提供休闲、娱 乐、度假的场所
和品质
休闲农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政策支持: 政府对休 闲农业发 展的扶持 政策
市场需求: 城市居民 对休闲农 业的需求 日益增长
技术创新: 新技术在 休闲农业 中的应用, 提高生产 效率
环境问题: 休闲农业 发展对环 境的影响 和挑战
市场竞争: 休闲农业 市场竞争 激烈,需 要不断创 新和提升 服务质量
产业链完 善:休闲 农业产业 链的完善, 提高产业 附加值和 竞争力
休闲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政府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 加强休闲农业的规划管理,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含量,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 加强休闲农业的宣传推广,提高公众对休闲农业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2024年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
区域的边缘地带,直接影响游客对农业园景观质量的评价。对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田缘线的设计,采取加强田缘线景观细致度与空间层次性的设计方法。首先,用多层的垂直景观布满道路或田缘,保持一定水平的郁闭度,为游人提供良好的庇荫条件,形成浓郁的乡村气氛。
台湾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发展原因首先是由于城市化程度比较高,城市人口的比重在上世纪80年代末已超过80,农民收入与市民收入之间差距缩小,人们的旅游需求迅速增加。但受地理条件限制,城市中的户外休闲游憩的空间不能成比例地增加。因此,旅游市场产生缺口。这就为传统农业向观光农业的转型提供了一次市场契机;其次,台湾的农业成本偏高,农业面临提高经营效益的需要,而生产性的、初级的农业在台湾的发展空间也己被缩小,特别是谷类粮食作物农业受到很大影响。消费和独具地域特色的台湾生态观生产两方面的需求,也推动了农业的转型。
园区内组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景观结构,各要素组合井然有序、脉络清晰、标志鲜明,与涪江水域天际优美的轮廓线结合在一起,给人以活动的便利和视觉的快感。道路节点上突出文化符号运用,将精致的农耕细节,平武的多民族文化点缀在细节设计,营造节点的文化场所感。通过整合景观资源、提供多元视点以及保证正常视线的通透性、保证高效的视觉可达性等手段,满足游客对于水、绿、景观标志物等的观赏需求,形成点线面的景观布置格局,增加园区的景观观赏特性和景观视觉的观赏感。
农业可行性研究报告3
防护区防护区是保护观光农业园环境免受外界影响所设立的线状或片状区域,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观光农业园的小气候环境。平武现代农业观光园防护区平行九环线,沿滨河区呈线形布置,同时限制游客进入隔离屏障区。
我国台湾省休闲农业经营战略
财务资源包括 内,外部资金的取得与应用。
系统 ,农场 的服 务质 量与效率 .农场 的企业形象 。
2 能 力 区分 为 员 工 能 力 与 组 织 能 力 .
风险负担 而且可 以培养专业 的管理人才 与能 力 , 深值大 陆发展 () 2 体验游 憩型 : 这是让 民众直接体验农场 的自然生态景观 .
[ 关键 词]休 闲 农业
一
三生一体
服 务经 济
竞 争 战略
导言
场 的集体学 习、 农场 的组织记忆 、 策略联盟 ( 包括与 当地风景 区、
休 安 赉啪区 表 闲 生 I 分
农场地理龃 、 农场自然生态景观、 农场的动
有形资产
休闲农业是结合农业和农村等有形资源及其背后隐含的休 闲 全 国各地 风景 区及 不同性质 之企 业的策略联盟 ) 。 观光 、 教育体验 与经 营管理能 力等 无形资源而形成 的一种新兴休 闲服务产业 。 因此 . 闲农业实乃隐含农业及农村有形与无形资 休 源 的发掘与开发利用 , 其意义不仅只是将农业由初级产业提升至
张家麟
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中心
速 调整 角色及功能,由 “ 数量经济”转向 “ 务经济”发展 ,使 农业从一 级产业转化 为三 级产业 , 服 并将之市场化及商品化 ,发展 农产 业差异化 与高优质化作 为竞争战略 ,进 而提升其竞争力。而我国台湾省 的农业发展 已成功转型为 “ 三生一体”的休 闲农业, 藉由台湾 省休 闲农业经营战略成功之 经验 ,参考用以改善 大陆休 闲农业规划及经营 , 加速 变革促进 国内农业产业化 发展的趋 势, 同为两岸 农 共 业 交流 的合作努 力,以互补优劣势 ,促进双 赢为 目标。
维普资讯
台湾休闲农业的成功经验及对大陆的启示
这些 国家普遍 萎缩 的农业寻找到 了新 的发展生 机 , 被誉为 “ 惫农村 为疲 注人的强心剂 ” 我 国台湾农业在 2 世纪 8 年代后出现衰退 , 。 O O 为农业寻 找新机 , 几乎成为农民与农 政单位极力突破的难题 。99年 4 台湾“ 18 月 行 政院农委会” 举办 了第 一次“ 发展休 闲农业 研讨 会”提 出发展休 闲农 业 , 的经营新观念 ,90年台湾“ 19 农委会” 正式倡导发展休 闲农业 , 并将其列 为农业施政的重要方针之一 。 可以说 , 突破农业 困境 , 寻找农 业新生机是推 出休 闲农业发展 的最 根本原因。随着经济 的发展 , 早在 2 世纪 7 年代末台湾人均年收人 已 O O 经达到中等小康生活水平 ,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 由劳动型转向休 闲型 。 对观光旅游的需求不断增加 , 为休闲农业 的发展提供 了可能。 与此 同时 , 城市人 口的快速增长使得公 园绿地休 闲活动 空问与设备 不足 , 工 业化与机械化使得人们的闲暇时闯增 多 ,人们对休闲游憩的需求 增加 。 加上道路交通 的改善 , 公共运输 及私人车辆 的普遍 化 , 都促进 了台湾 休
变化来 的等活生生的教材 ,人们 在休闲 的同时还学到 了不少 有用 的知
识。
1 . 旅 游胜 地 .5 2
休闲胜地是 利用 名川胜景 , 经过规划设计开发而成 的旅 游胜地 。同
19 年 , 90 台湾“ 农委会 ” 改 善农 业结构提 高农 民所得方 案》 在《 中设
立了“ 发展休 闲农 业计划 从 技术 、 费 、 , 经 宣传 等方 面加 大 了对 休闲农 业 支持的力度。19 年 ,农委会 ” 发 了“ 闲农业 区设 置管理办法” 92 “ 颁 休 ,
台湾地区生态农业调查报告分析
台湾地区生态农业调查报告分析概述:台湾地区作为一个小型岛屿,具备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生态农业在台湾地区得到了广泛发展,并在农业产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台湾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生态农业的定义及特点:生态农业可以被定义为一种基于自然生态系统原理,以保护环境为核心,兼顾农业产出和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农业方式。
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采用环保、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方式,致力于提高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性。
二、台湾地区生态农业的现状:1. 农业资源分布:台湾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土地面积相对较小,但土壤质量良好,适合多种农作物的种植。
2. 农业结构:台湾地区农业结构多样化,包括水稻、蔬菜、水果、畜牧等多个领域。
生态农业在水稻和有机蔬菜种植方面占据重要地位。
3. 生态农业政策:台湾地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农民采用环保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4. 生态农业认证:台湾地区设立了生态农业认证机构,为农民提供认证服务,提高生态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台湾地区生态农业的优势:1. 环境友好:生态农业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有助于减轻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农产品品质高:生态农业采用自然生态系统原理,不使用人工合成农药和化肥,农产品品质较高,更符合现代人对食品安全的需求。
3. 受消费者欢迎: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的关注度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购买生态农产品,台湾地区生态农业因此受到了广泛欢迎。
4. 提供农民收入:生态农业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收入来源,改善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
四、台湾地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1. 土地资源压力:台湾地区土地面积有限,农业发展需要更多耕地,面临土地资源紧缺的挑战。
2. 农业技术水平不均:台湾地区农业技术水平不均衡,部分农民对生态农业的理念和技术掌握不足。
台湾清境农场号称小瑞士,农场规划及盈利模式确实值得学习
台湾清境农场号称小瑞士,农场规划及盈利模式确实值得学习近年来国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热情正盛,而田园综合体作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游升级的高端发展模式,是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的特色小镇和乡村综合发展模式,是将农业链条做深、做透,未来还会将发展进一步拓宽至科技、健康、物流等更多维度。
虽然中国休闲农业产业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并彰显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田园综合体起步较晚,所以国内大部分地方还未开始进行建设。
将对台湾地区较为经典的田园综合体案例——清境农场进行分析,希望能给与大家更多的思考!台湾休闲农业起源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台湾的休闲农业已经走红国际市场,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中国大陆等地的游客不断增多。
清境农场是台湾休闲农业的经典项目之一,创建于1961年,位于台湾南投县仁爱乡,临近合欢山,面积700公顷,海拔1748米,有“雾上桃源”的美名,是台湾最优质的高山度假胜地。
清境乡村农场利用优质的草场和山地景观资源,打造特色农场和风情民宿,吸引游客远离城市,体验独特的山地田园风光。
清境乡村花园——来自世界各地的花花草草所交织的百花风貌,让人仿佛置身于欧洲世界,清境农场也因此有了“小瑞士”之美名。
登高远眺清境云雾,山岚徐徐弥漫,如梦如幻,小瑞士花国又有了“雾上桃源”这一美称。
清境乡村亲子体验一海拔2000多米的草原上,小朋友可以自由自在地奔跑,更可以和羊咩咩合影,大溪花海农庄是春天常在的地方,台湾人气剧《流星花园》里面的薰衣草花海就是这里拍摄的。
徜徉花海中,品尝地道的薰衣草奶茶,大人小孩都乐在其中。
六福村主题乐园,有原始的非洲部落、西部牛仔、阿拉伯皇宫等。
清境农场整体规划线:车行路、六大步道意境深远清境六大步道最能让人深刻感受清境真实面貌。
坐落在青青草原四周的六大步道:大片的茶园,碧绿青翠就像是湖泊般的[翠湖步道]、近距离接触羊群牛群是农场畜牧中心[畜牧步道]、柳杉群林,寻幽静谧,享受森林浴最佳去处的是[柳杉步道]、最佳观落日美景的[落日步道]、拾阶而上的[步步高升步道],最具人气指数遍布白色法国菊玛格丽特,十分具有欧洲风情的[玛格丽特步道]。
台湾乡村发展的经验借鉴与思考借鉴美丽乡村
传统村落保护与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总结词
注重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历史文化的传承,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乡村的文化软实力和旅游吸引力 。
详细描述
台湾的传统村落保留了大量的历史建筑、民俗文化和传统工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当地政府采取 措施保护传统村落,鼓励农民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如组织民俗活动、开设手工艺品店等。这种模式 不仅丰富了乡村的文化内涵,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
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
台湾政府在乡村发展方面提供了政策支持 和资金投入,为乡村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
对大陆美丽乡村建设的启示和建议
强化政策引导与支持 大陆应制定更加优惠的乡村发展 政策,加大对农业、农村和农民 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现代化和 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社区参与与合作 鼓励农民和当地居民积极参与美 丽乡村建设,提高他们的获得感 和归属感,实现乡村发展的可持 续性和共享性。
社区参与与民间力量
社区参与决策
台湾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乡村发展 的决策过程,充分反映居民的意 愿和需求,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
向心力。
民间组织作用
台湾重视民间组织在乡村发展中 的作用,通过民间组织引导和组
织居民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
社会资本参与
台湾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 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吸引企业、 个人等社会力量投入乡村建设。
台湾的土地制度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 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如土地流转限制 、土地所有权等问题,影响了农业规 模化和现代化进程。
资源限制
台湾的农业资源和地理环境相对有限 ,如耕地、水资源等,对农业生产和 乡村发展造成一定压力。
环境压力与可持续发展
环境压力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台湾的生态环境面临较大 的压力,如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关于促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推动两岸农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提案
关于促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推动两岸农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提案摘要: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提案第0342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由:关于促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推动两岸农业发展深度融合的提案审查意见:建议国务院交由主办单位农业部会同国务院台办(中央台办)办理提案人:台盟中央主题词:台港澳,农业提案形式:党派提案内容:台湾农民创业园的设立,开创了两岸农业合作的新型模式,对于进一步搭建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进一步推动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自2006年开始设立台湾农民创业园实践至今,台湾农民创业园数量已经增加至25个,分布在祖国大陆12个省市,形成了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相互衔接的创业园体系。
去年,台盟中央在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健康发展的提案》,提出进一步细化、完善促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的规划、政策以及设立海峡两岸农业合作专项基金等建议,得到了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
一年来,台盟中央整合十余个省市的地方组织,共同就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情况开展了系列调研,并与农业部、重庆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由全国25个台湾农民创业园管委会负责人、企业代表,及两岸专家共同参与的“台湾农民创业园实践与发展研讨会”。
通过考察调研和交流研讨,我们进一步了解到,随着各地台湾农民创业园的发展,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已经凸显出来,尤其是由于两岸农业经营理念、政府辅导方式、园区管理水平、金融和保险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台湾农民、农企投资大陆农业,落户台湾农民创业园后产生一定的不适应,以致于制约了台农园试验、示范及辐射、带动作用的发挥。
随着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成功签署,两岸关系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
农业作为海峡两岸交流与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在两岸关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台湾休闲农业的发展策略
台 湾 农 业 探 索
Tawa r u t r l s a c i n Ag i lu a c Re e r h
N O. 3
J n 0 9 u e2 0
舳
韶
台湾 休 闲农 业 的发 展 策 略
詹 玲 ,冯 献
( 中国 农 业 科 学 院农 业 经 济 与 发展 研 究 所 ,北 京 1 0 8 ) 0 0 1 摘 要 :台 湾休 闲农 业 已 处 于 成 熟 时 期 。长 期 以来 ,为 促 进 休 闲农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 台湾 在 政 策 扶 持 、行 业 协 会 、
1 政 策 扶 持 促 进 了休 闲 农 业 的 稳 步
发 展
台湾 高度 重视 对休 闲农 业发 展 的政 策引 导农 业 起 步 于上 世 纪 7 0年代 , 目前处 于成 熟 时 期 ,形 成 了休 闲农 场 、市 民农 园 、
农业 公 园 、观光农 园 、旅 游胜地 等 类型 。为 促进 当
收稿 日期 : 20 —0 一O 09 5 1
作 者 简介 :詹 玲 (9 8 ,女 ,博 士 ,助 理 研 究 员 ,研 究 方 向 :农 业 政 策 与 农 业 多 功 能 17 一) 基 金 项 目: 中央 级 公 益 性 科 研 院 所 基 本 科 研 业 务 费 专 项 资 金 资 助 项 目 ( 0 8 2 0 YWF - 0 ) 4 4
休 闲农 业 发展作 为调 整 农 业 产 业 结 构 的重 要 途 径 。
18 9 0年 以来 ,台湾 先 后 出 台 了 多 项 政 策 法 规 来 推
进 休 闲农业 的健 康快 速发 展 ( 表 1 _ 。 见 )2 ]
领先世界的台湾休闲农场
二、卖花卖树卖产品:产销科研一体化
在广达3.2公顷的农场 当中,除了观叶植物、 仙人掌、有机蔬菜等, 还有多种不同功效的 香草植物。园内有农 场特产卖场,基本与 花草相关的商品,如 生姜薄荷洗发精乳、 薰衣草、迷迭香润丝 精、无患子的天然洗 洁剂,还有各种不同 香味的精油香皂,适 合作手信礼品
二、观光农业多面开花、遍地生财
提供游客参观、采菇及导览解说,解说费用可以全额抵扣园
区消费,促进消费者购买及增加农场收入
。
开放菇类自行采摘,夏季为白精灵、珊瑚菇、雪耳、鲍鱼菇、黑木耳、 补血珍菇、玫瑰菇等;冬季为白玉珍菇、白雪菇、秀珍菇、猴头菇、 杏鲍菇等。
现场品尝,提供现烤鲜菇及试饮灵芝茸茶,甚至规划有一些DIY活动: 现烤鲜菇DIY、百菇养生锅、手做太空包DIY、菇菇彩绘DIY、蝶古巴特 拼贴DIY、香菇陀螺彩绘DIY。
一、生态生产两平衡
二、 “青蛙王国”:萌宠先行
桃米生态村提炼的新文化符号是“青蛙 王国”,村里处处可见青蛙和青蛙图案, 连洗手间也被命名为“公蛙”和“母蛙”。 只要你提到青蛙,台湾朋友就会告诉你, 台湾有一个“青蛙王国”在桃米生态村。
三、纸教堂:的 乡土人文气息。桃米生态村的纸教堂园区, 是当地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之一。 在还未看到纸教堂主体前,映入眼帘的是 为纪念九二一地震设计的白色装置艺术 “摇晃的记忆”,还有彩绘毛毛虫、祈福 蛙及平安蛙等风格各异的装置艺术,都是 年轻艺术家的作品。
三、精油博物馆:体验式认知精油的前世今生
精油博物馆,是花露休闲农场的特色之一,同时也是台湾唯一的精油博 物馆。馆内介绍了很多不同的香草植物,也介绍香草植物精油萃取过程, 并让游客亲手体验提炼精油,学习调制香水、天然护肤霜等美容品DIY课 程。
台湾农业发展的调研
台湾农业发展的调研一.台湾农业发展史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与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
60年代末期后,农业“功成身退”,逐步进入停滞期,成为三大产业中最小的部门,在整体经济中已处于相当次要的地位。
80年代以来,台湾当局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调整农业发展方向,台湾农业迈向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战后,台湾农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恢复-发展-停滞-转型”四个阶段,也反映了台湾农业的兴衰史。
1.恢复阶段1945-1952年,是台湾农业的恢复阶段。
农业在日据时代曾获得较大发展,尤其是20-30年代,在日本所谓“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殖民政策下,出现了台湾农业发展的一段“黄金时代”,也形成了以稻米和甘蔗为主的单一农业生产形态。
1951年,台湾农业生产恢复到战前最高水平,稻米产量达到148.5万吨,甘蔗产量为202.2万吨。
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3%,农业劳动生产力年增长率约为6.3%,每年土地生产力约增长9.2%。
2.发展阶段1953-1968年,台湾农业进入较快发展时期,被称为台湾农业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1953年开始,台湾当局确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带动农业”的经济发展战略。
1953年1月,台湾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农地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期间,台湾连续实施了四期“四年经济建设计划”,其中,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开发农业资源,增加农业生产,拓展农产品外销,向工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与原料。
在增加粮食生产方面,台湾还采取了“肥料换谷”(以化肥配销交换稻谷)、“田赋征实”(以粮食实物上缴农业税)、“随赋收购”(以较市价为低的官定价格,按田赋赋额另外再加征部分稻米)等方式掌握粮源,维持低廉米价。
这一期间,农业生产获得较快发展,农业生产产值从1953年的103.9亿新台币增至1968年的488.8亿新台币,增长3.7倍;最重要谷物稻米产量从164.2万吨增到251.8万吨;农业生产年平均增长5.5%,土地生产力年平均增长4.6%。
中国台湾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模式及经验
中国台湾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模式及经验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是近年来在中国台湾地区逐渐兴起的一种旅游模式,它将乡村的田园风光、农村生活和农业体验结合起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度假、观光与参与式体验的机会。
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台湾的旅游业态,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时也有助于保护乡村环境和传统文化。
本文将探讨中国台湾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模式及经验,以期为地方政府和农户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一、乡村旅游的特点与模式乡村旅游其实是一种综合性的旅游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城市旅游,更多地强调的是对农村自然景观、人文历史和农业生产等方面的深度体验和参与。
乡村旅游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景观优美:乡村地区往往风景秀丽,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生态环境,如山水、田园、红树林、湿地等,能够为游客带来一种清新、自然、悠闲的体验。
2. 农村生活体验:乡村旅游还强调对农村生活的亲身体验,游客可以参与农业生产、体验农家风情、学习农村手工艺等,感受农民的朴实和勤劳。
3. 传统文化传承:乡村地区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文化传承和展示平台,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乡村的历史、文化和习俗。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上,中国台湾地区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1. 田园休闲度假村:这类度假村主要以乡村自然风光为主要卖点,为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等服务。
比如在台湾的日月潭地区,就建有一些以森林、湖泊、自然景观为背景的休闲农庄和度假村,吸引了大量游客。
2. 农业体验类:这类乡村旅游以农业体验和农事活动为主题,游客可以参与农田劳作、采摘水果、饲养动物等,感受农村生活的田园气息。
这种模式在台湾的南投、嘉义等地也比较常见。
3. 乡村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也可以围绕当地的传统文化、庙会、农耕文化等展开,为游客提供文化体验和民俗活动。
台湾的乡村文化旅游主要以深澳、宜兰等地为代表,这些地方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概述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概述【摘要】台湾地区休闲农场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农业旅游形式,结合农业和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
本文首先介绍了台湾休闲农业的起源,随后探讨了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主要特点,包括生态环境优美、农业体验项目丰富等。
然后分析了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其在未来仍具有较大发展空间。
结论部分探讨了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未来发展前景和在农业产业中的地位,以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可以预见,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将在未来继续发展壮大,成为农业产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提升农村经济和促进地方旅游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起源、特点、现状、趋势、影响因素、未来发展前景、农业产业、地位、社会经济、影响。
1. 引言1.1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发展概述台湾地区休闲农场是指以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农场,是一种集农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新型农业经营模式。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台湾地区休闲农场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成为台湾农业产业的新亮点。
休闲农场的兴起源于台湾地区农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也是农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方式的一种途径。
通过开发休闲农场,可以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促进地方农业旅游的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特色农业产品、休闲娱乐设施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体验。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推出各种农业体验活动,丰富游客的休闲娱乐选择。
台湾地区休闲农场的发展对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提升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未来,台湾地区休闲农场有望继续蓬勃发展,成为台湾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动台湾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
2. 正文2.1 台湾休闲农业的起源台湾休闲农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当时台湾因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始出现了一些休闲农场的雏形。
台湾清境农场案例分析
台湾-清境农场 嘚嘚 ——规划布局
清境农场设有国民宾馆、青青草原、畜牧中心、 旅游服务中心、游客休闲中心、寿山园生 态区、清境小瑞士花园,将自然景观与农牧生产
相结合以发展休闲农业。 清境农场设置了六大步道:大片的茶园,碧绿青翠就像 是湖泊般的『翠湖步道』、入口处是农场畜牧中心的 『畜牧步道』、柳杉群林是寻幽静谧,享受森林浴最佳 去处的『柳杉步道』、最佳观落日美景的『落日步道』、 拾阶而上的『步步高升步道』、人气指数最高的『玛格 丽特步道』等,行走所需的时间不一,从40分钟到60分 钟不等,每一条步道都有独特的特色。
台湾-清境农场 嘚嘚 ——台 湾小瑞士 嘚嘚
清境农场位于南投县仁爱乡,面积约有760公顷 (约11400亩),坐拥在群山之间,视野广阔,
可欣赏奇莱山日出的奇景,远眺合欢山积雪,山岚云雾 飘渺,夕阳晚霞的缤纷万变,夜晚仰望灿烂的银河星空,
有“雾上桃源”、“台 湾小瑞士”的美称。如 嘚嘚
今的清境农场已经从单纯的农场,发展成台 湾热门的观 嘚嘚
台湾-清境农场 嘚嘚
——开发策略
前期依托草场资源发展观光旅游,撬动区域价值;后期植入特色民宿、文化体验等多元业态,以休闲度假功能、景观体验、多主题设施作为核心竞争力。
前期
后期
观光旅游
草场
从单纯的农场发展成观光农场,开放青青草原 等景闲娱乐
综合服务 特色民宿
相继建立大量特色民宿和其他复合业态,逐渐成 为知名的度假胜地
休闲观光农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
休闲观光农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休闲观光农业国内外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一、国内外发展现状休闲观光农业最初于20世纪30~40年代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兴起,以后逐步扩展到美国、法国、英国等国家。
到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新加坡和中国的台湾省陆续成为开发热点。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开始进行探索性的研究和开发。
在中国,休闲观光农业的兴起迄今虽仅仅只有20~30年左右的历史,但发展势头十分良好。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湾省针对长期困扰农业的劳动力外流、成本提高和外国农产品倾销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各种对策,其中包括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内容。
1983年,台湾农政部门制定了“发展观光农业示范计划”,使休闲观光农业的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程序化。
1990年,台湾“农委会”在“改善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所得方案”中,研讨了“发展休闲农业计划”,定下了休闲观光农业的一些基本条件,如面积至少要大于50hm2,而且必须连在一起;有较多农民参加且受益;有当地产品可供销售;有美丽景观可资(点),共接待近300万人次的旅客,获得经营性收入3.2亿元。
到2002年,观光农业项目已累计达2246项,全年接待游客3618.1万人次,为1996年的12.1倍,观光农业总收入22.75亿元,为1996年的7.1倍。
2002年秋,“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在北京延庆县召开。
在东南亚国家,休闲观光农业已渐成气候。
如日本自1985年以后,分别设立了大仁、名寄、石垣等自然农法休闲农场。
1988年,泰国社会福利协会及教育部特别教育局,在泰国最大的青少年农业训练中心开设了面积为3hm2的休闲型教育实验农场。
巴西在距离圣保罗市大约60km的麦格林市建立了MAO自然农法休闲中心,并于1989年正式对外开放。
一个开发休闲观光农业的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二、存在问题近年来,休闲观光农业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既是一种值得欣喜的好现象,但也有很多令人担忧的地方。
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
1102018年7月下半月刊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雷 扬台湾地区乡村旅游起步早,成功案例多。
本文在休闲农业概念的基础上,结合台湾地区一些休闲农业发展成功的实际案例,分析其先进经验,总结其共同特征与规律,以期带动其他区域乡村旅游的加速发展。
一、台湾乡村旅游发展概况乡村旅游,在台湾称之为休闲农业,又称观光农业,是指利用自然生态、农园景观、农业文化、设施农业等各类资源,结合农林牧渔产业、农产品加工、乡村文化及农家生活等,为民众提供观光、休闲,增进民众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生活体验的一种新颖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也是一种以农业活动为基础,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生产、生态与生活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产业。
早在20世纪60年代,台湾地区的休闲农业就已逐步出现,开始萌芽。
迄今,台湾休闲农业发展成效显著。
休闲农业经营类型以产业类型和功能为标准,可分为以下几种:休闲农场、休闲林场、休闲牧场、休闲渔场、观光果园、观光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圃)、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度假民宿和农村文化活动等。
二、台湾乡村旅游先进经验(一)主题鲜明,特色创意台湾山多、地少、面积小,因而开发休闲农业项目,不刻意追求项目规模,更多的是因地制宜,做精做深。
在台湾,许多成功的休闲农业项目几乎都具备有极富个性的鲜明主题。
经营者们非常注重精细管理,有意识地培植特色,融入创意,提升品质。
为体现特色,不少休闲农业项目甚至选择单一主题,不一定非要开发多大的面积规模,种植多少作物,养殖多少动物,获得多高产量。
一看很多休闲农业项目的名字,就知道其所经营的主要项目内容。
如“飞牛牧场”,以奶牛为主的;“胜洋水草”,以水草为主;“养蜂人家蜂采馆”,以蜜蜂产业为主;“大湖草莓休闲酒庄”,以草莓为主的。
(二)就地取材,精深加工在台湾的乡村旅游开发中,将农业产品和观光、体验相结合,极大地延伸了产业链。
以前往休闲观光的旅游者为市场,对自有农副产品、特产进行开发设计,精深加工,从农作物产品鲜食、储存保鲜、制炼干果到深度提取有效成分生产护肤美容品等衍生产品,一系列的农业资源开发技术,一应俱全。
台湾农业现状分析
台湾农业现状分析摘要:当前台湾农业发展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面对台湾农业的成功,本文从其农业发展现状着手,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总结出近几年有利于台湾农业发展的几个方面的因素,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台湾农业;现状;分析台湾是中国的第一大岛,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总面积为36188平方公里。
台湾岛多山,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部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给岛上的河流发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为台湾农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一.台湾农业发展现状台湾农业自1945年起,经历了粮食发展阶段、支持工业建设阶段、农工并重阶段、迈向自由化调整阶段和发展三生农业阶段等5个阶段1,目前其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台湾农耕面积占全岛土地面积的1/4,全岛现有人口2300余万,其中农业人口400多万。
2012年全省GDP为5215.58亿(约14.04兆新台币),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2。
其中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及林业产值的比重分别为31%、37%、31%、1%左右3。
1.种植业现状台湾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一年二至三熟,米质好,产量高,占粮食总产量的六成以上,素有我国“海上粮仓”的美称。
主要经济作物有蔗糖、茶、蔬菜、水果、花卉等。
其中蔬菜的种植品种接近百种,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
花卉产值也相当可观1,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花卉蔬菜现已成为台湾农业重要的产业部分。
台湾素有“水果王国”美称,水果种类繁多。
目前,水果种植面积为23万公顷,主要有香蕉、菠萝、柑桔、芒果、柚子、柿子、释迦等。
2.畜牧业发展现状台湾农业人口人均耕地为3.75亩,农民收入高,城乡差距小,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较大。
台湾优势农业的发展
台湾优势农业的发展科技经济组顾问吴同权关键词:台湾农业一、前言早期台湾的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极重要的角色。
农业的成长,不但充分供应国内所需粮食,稳定工资与物价,亦有大量农产品外销赚取外汇,以进口工业设施与原料,对于工业与总体经济的发展贡献至巨。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快速转变,农业在总体经济中的比重不断降低,而最近一、二十年来,在环保意识的抬头与经济国际化、贸易自由化的浪潮下,农业发展面临了困境。
在1950年代,农业占国内生产毛额比重在30%以上,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率在50%左右。
至2004年,农业生产占国内生产毛额比重已降为1.7%,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亦降至6.6%。
自1970年代以后,台湾农产品贸易亦由出超转变为入超,2004年台湾农产贸易逆差达53亿美元。
虽然农业的相对重要性持续下降,但其绝对重要性并未稍减。
农业在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维持农村社会安定,以及提供休闲服务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现代的农业是「三生三农」的农业,三生系指生产、生活与生态,三农则指农业、农民与农村,两者的内涵大同小异。
最近一、二十年来,台湾农政单位基于三生三农的观念,以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照顾农民,促进农业的永续发展为目标,并实行五项策略:(一)发展优质农业,提升产业竞争力;(二)发展安全农业,保障消费者权益;(三)发展休闲农业,提供舒适游憩空间;(四)发展生态农业,维护资源永续利用;(五)强化农业综合发展,增进农民福祉。
一般而言,农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决定于土地、劳力、资本与技术(包括管理)等条件。
台湾农地稀少,平均农场面积小,工资昂贵,在有限的农地上不能无限的增加资本与劳力投入,因此要提高生产力与竞争力,必须发展优势农业。
本文的目的即在于探讨台湾发展优势农业的经验,包括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设施栽培的提倡,有机农业的推广,休闲农业的发展,运销体系的建构,产销组织的建立,以及农业科技的研发。
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因应经济国际化、自由化的冲击,近年来以市场导向为原则,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具本土特性、市场竞争力、高附加价值、低社会成本的产业。
创意农业案例之八:匠心独具的台湾创意精致农业
创意农业案例之八:匠心独具的台湾创意精致农业台湾是我国第一大岛,高山和丘陵面积占全岛面积2/3以上,生态资源极为丰富,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量充沛,具备良好的农业发展条件。
台湾现代农业起步较早,发展很快,尤其自1984年提出发展“精致农业”以来,以经营方式的细腻化、生产技术的科学化以及产品品质的高级化为方向将现代农业推向新的高度。
台湾精致农业发展战略具有以下特征:一是生产科技化。
农业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都非常重视科技引领,在科技创新、设施投入、技术改良、结构配套、品质提升等方面都走到了世界前列。
二是生态景观化。
农业与服务业、旅游业交融交织,岛内遍布各种集吃、玩、住、游、会务、购物等于一体的农业观光园、野生动植物观赏园、综合性休闲农场等。
三是农业创意化。
文化与创意,是台湾精致农业的智慧和内涵,每个农场,每个农产品,从命名、LOGO设计、标牌制作等,都蕴含了独特的文化传承和创意理念。
四是产品精细化。
各个农场和企业都十分重视新技术产品的开发,都善于根据自身特色研发出自己的主导产品、系列产品、创意精品。
五是经营组织化。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建立包括农会、合作社、农业产销班以及策略联盟等农业合作组织体系。
六是产业融合化。
围绕产品的上下游进行深度开发,注重产业链条的延伸,从种养殖到精深加工,到农产品销售、发展餐饮等服务业,实现了产业的高效链接与高度融合。
这种精益求精的发展思路与创意思维相结合,掀开了台湾休闲农业新篇章,经过30多年的发展,走过创立期、成长期,现已进入比较成熟的发展阶段,也造就了今天台湾举世瞩目的创意休闲农业。
创意无疑是台湾休闲农业的金字招牌,结合文化彰显、创意开发、特色培育,使其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台湾休闲农业充分利用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和活动,从本质上提升了现代农业的产业档次,创造出新的农产品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为消费者提供兼具乡土气息与时尚韵味、融合绿色生态与乡野文化、兼顾旅游观光与康体疗养的休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