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具体实验步骤
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具体实验步骤实验材料和试剂:1.硫酸铜五水合物(CuSO4·5H2O)2.高纯度蒸馏水3.试管、烧杯、漏斗、玻璃棒等实验器具实验步骤:1.实验室安全:在实验开始前,确保工作区域整洁干净,将工作区域设定为实验室安全环境。
穿戴实验室外套、防护眼镜和手套。
2.硫酸铜制备:将适量的硫酸铜五水合物称量到一个称量瓶中,然后转移至一个干净、干燥的烧杯中。
确保不要接触到水分。
3.溶解硫酸铜:添加一小部分蒸馏水到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到形成一个均匀的溶液。
继续添加蒸馏水并搅拌,直到完全溶解硫酸铜。
注意,不要添加过多的水。
4.过滤溶液:准备一个漏斗和滤纸,将溶液过滤到另一个干净的烧杯中,以除去任何固体杂质。
5.结晶: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回原来的烧杯中,让其静置在室温下,直到溶液中的水分逐渐蒸发,形成晶体。
可以使用玻璃棒或玻璃管来搅拌溶液,以加速水分的蒸发。
注意,要避免剧烈搅拌以及晶体的过度生长。
6.结晶收集:当晶体完全形成后,可以使用过滤纸和漏斗将晶体从溶液中收集出来。
将过滤纸放在漏斗上,并将晶体倾倒入漏斗中。
用蒸馏水轻轻冲洗烧杯以确保将所有晶体都收集到漏斗中。
7.晶体处理:将漏斗中的晶体赋存到一个干净、干燥的盛器中,并用纸巾轻轻吸干水分。
然后将晶体放入一个干燥气氛中,以保持其稳定性和质量。
8.结晶的验证:通过检查晶体的颜色、形状和清晰度来验证晶体的质量和纯度。
纯度高的硫酸铜晶体应该呈现出鲜艳的蓝色,并具有明确的形状和清晰的晶体结构。
注意事项:1.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吸入或接触硫酸铜,以及避免水分的进入。
2.实验结束后,将废液正确处理,并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先把单质铜在空气中加热,变成氧化铜,2cu+02→2cuo,然后把氧化铜放入稀硫酸溶液中,cuo+h2so4→cuso4+h2o在蒸发结晶一下就行了。
1、练习和掌握水浴加热、蒸发浓缩、常用过滤、热过滤及减压过滤、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2、了解由金属和酸制备盐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铜是不活泼金属,不能直接和稀硫酸发生反应制备疏酸铜,必须加入氧化剂。
在浓硝酸和稀硫颤的混合液中,浓硝酸将铜氧化成cut, cu2与so,结合得到硫酸铜:cu+2hnq+ eso4 == cusq+ 2nq+ 2e0未反应的铜屑(不溶性杂质)用倾辖法除去。
利用硝酸铜的溶解度在0~℃范围内均大于硫酸铜溶解度的性质,溶液经蒸发浓缩析出硫酸铜,经过滤与可溶性杂质硝酸铜分离,得到粗产品。
硫酸铜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可用重结晶法提纯。
在粗产品硫酸铜中,加适量水,加热成饱和溶液,趁热过滤除去不溶性杂质。
滤液冷却,析出硫酸铜,过滤,与可溶性杂质分离,得到纯的疏酸铜。
制取硫酸铜大晶体探究实验报告
制取硫酸铜大晶体实验探究报告学校:广州大学附属中学班级:初三(4)班组员:丘子贞、郑康维、谢广俊作品名称:《蓝色妖姬》实验名称:制取硫酸铜大晶体实验探究实验目的:①培养化学实验中的动手能力和简单分析能力②探究如何制取形状规则的硫酸铜大晶体实验用品:250ml烧杯两个、碗、玻璃棒、医用纱布、小水盆、保鲜膜、棉线、头发、笔、小刀、小盒子、透明指甲油、五水硫酸铜(分析纯)试剂一瓶(500g/瓶)前期实验记录(准备期):后期实验记录(培养期):主晶体的形状。
STEP 5(3).待热饱和溶液完全冷却后,把用头发拴住的晶核悬挂在溶液中,覆上保鲜膜,防震防尘,静置。
晶体慢慢生长。
一夜过后晶体变大。
晶体表面只有有几个突起的薄片状小晶体。
头发上出现很少碎晶,基本不与晶体上表面粘连。
头发表面比棉线光滑,细小的突起相对较少,不易诱发结晶,即不易使碎晶影响主晶体形状。
结论:①等待热饱和溶液完全冷却后再把晶核放入。
②用头发绑晶核。
STEP 6(1).将已形成的小晶体从溶液中轻轻取出。
重复STEP5(3)操作。
晶体和其表面突起的薄片状小一起长大,晶体不再保持原有菱形形状。
根据结晶原理,晶体的生长是溶质在外界加入的晶种表面不断堆积的结果。
原有晶体形状不规则,溶质不断堆积后形成的晶体也不规则。
STEP 6(2).将已形成的小晶体从溶液中轻轻取出。
用小刀轻轻将晶体表面突起的薄片状小晶体切除、磨平后再重复STEP5(3)操作。
①晶体表面突起的薄片状小晶体被轻易切除③打磨晶体后刀刃变浅红,出现疑似铁锈的痕迹。
①硫酸铜的晶体硬度不大②咨询老师得知硫酸铜属于盐类,遇见化学性质比铜活泼的金属就会发生化学反应,置换出溶液中的铜。
疑似锈迹的物质应该就是置换出的铜,但仍需实验检验。
④晶体继续按菱形轮廓慢慢生长。
结论:①要及时清理晶体上的各种突起。
STEP 7.坚持每天重复STEP6(2)的操作,共重复一周。
晶体慢慢长大。
到第7天时晶体长约4.5cm。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6 分组实验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同步练习(含答案)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 1.6 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同步练习一、实验突破1.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放入一小块硫酸铜晶体,条件不变,静置几天后,硫酸铜晶体的变化是( )A. 形状、质量都不变B. 形状不变、质量增大C. 形状不变、质量减少D. 形状改变、质量不变2.在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来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中需用到的仪器是( )A. 烧杯B. 蒸发皿C. 天平D. 量筒3.在制备较大颗粒的硫酸铜晶体时,下列需要注意的是( )①制备饱和溶液时,要防止溶液过饱和而析出晶体②冷却速度要缓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温,让饱和溶液缓慢冷却③选用晶体时,应使用纯净的硫酸铜,防止灰尘落入溶液④过滤要快,防止饱和溶液迅速冷却而析出晶体A. ①②④B. ①②③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4.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B. 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C. 结晶必须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才能进行D. 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5.如图是对20 ℃时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1)蒸发前原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________。
(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___(填字母)的。
A.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 无法判断6.在一个温度不变的密闭容器内,放入一杯饱和的硫酸铜溶液,用细线吊住一块有缺口的硫酸铜晶体浸在溶液中,过几天后观察到:晶体上的缺口________(填“有”或“没有”)了;晶体的质量_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此时的硫酸铜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7.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1)下表是硝酸钾、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克/100克水)。
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具体实验步骤
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具体实验步骤实验目的:实验原理:硫酸铜晶体是由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铜离子在适当的条件下结晶形成的。
通常使用硫酸铜(CuSO4)和蒸馏水(H2O)作为原料,通过加热溶解硫酸铜后,进行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
实验仪器和试剂:硫酸铜、蒸馏水、蒸发皿、蒸发器、玻璃棒、实验室台秤、恒温槽、热水槽、过滤纸、容量瓶。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清洗实验仪器,确保无杂质和水迹。
(2)准备所需试剂:硫酸铜和蒸馏水。
2.称取硫酸铜:(1)使用实验室台秤,精确称取20克硫酸铜。
(2)把称取好的硫酸铜放入一个干净的蒸发皿中。
3.溶解硫酸铜:(1)在室温下慢慢加入蒸馏水,使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硫酸铜完全溶解。
(2)继续搅拌一段时间,确保溶液均匀。
4.过滤溶液:(1)取一个过滤纸,将其折叠成适当大小,放入漏斗中。
(2)将溶液慢慢倒入漏斗中,使溶液通过过滤纸进行过滤。
(3)过滤时可以加快速度,但避免溶液溢出。
5.结晶过程:(1)取蒸发皿,将过滤后的溶液倒入蒸发皿中。
(2)将蒸发皿放置在恒温槽中,恒温槽的温度设置为50°C。
(3)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观察到蒸发皿中逐渐形成硫酸铜晶体。
(4)继续保持温度和时间,直到晶体完全生成。
6.分离和干燥硫酸铜晶体:(1)使用一个干净的容量瓶,倒入适量的蒸馏水。
(2)用过滤纸将硫酸铜晶体分离出来,放入容量瓶中。
(3)将硫酸铜晶体在容量瓶中轻轻振荡,使其充分悬浮在蒸馏水中。
(4)待晶体沉淀后,倾倒掉上清液,重复以上步骤至晶体背后的水清澈没有颜色为止。
(5)最终得到的硫酸铜晶体可以通过自然晾干或者使用低温烘箱进行干燥。
实验注意事项:1.操作过程中要佩戴实验手套和护目镜,避免与皮肤接触。
2.溶液的加热过程中要小心,避免溅溶液造成伤害。
3.恒温槽的温度要精确控制,避免过高或过低,影响晶体生成。
4.过滤纸使用时要适当折叠,以确保过滤效果。
5.温度和时间都对晶体生成有影响,要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目的:1.学习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方法;2.体验晶体生长过程;3.观察和研究硫酸铜晶体的性质。
实验器材:1.硫酸铜(CuSO4·5H2O)2.蒸馏水3.灯泡或其他可以加热的装置4.温度计5.玻璃容器6.过滤纸7.称量瓶8.纱布或滤纸9.镊子实验步骤:1.准备硫酸铜溶液:称量出适量硫酸铜(如10g),加入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搅拌均匀。
2.过滤溶液:将溶液用纱布或滤纸过滤,去除杂质。
3.装填晶种:在玻璃容器中放置一小片已有硫酸铜晶种的滤纸或纱布。
4.成核:将过滤后的清澈溶液倒入玻璃容器中,放入温度控制装置中。
5.控制温度:打开灯泡或加热装置,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在25-30摄氏度之间),并用温度计进行实时监测。
6.晶体生长:观察晶体在溶液中逐渐生长,直至达到预期大小。
7.分离晶体:使用镊子将晶体小心地从溶液中捞出,置于纸巾或滤纸上晾干。
实验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制得了一些硫酸铜晶体。
晶体呈现出蓝色,形状成长规则,大小不一、有些晶体呈现出六角形,有些呈现出四方形。
观察下来,晶体表面光滑,透明度较高。
晶体质地坚硬,有些晶体有一定的透明度。
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晶体的形态和尺寸与温度、浓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讨论: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注意到溶液的浓度和温度对晶体形态和尺寸有一定影响。
较高的浓度和温度有助于晶体生长,但过高的浓度和温度可能导致晶体形态不规则或结晶速度过快。
此外,晶体的生长速度和晶种的质量也会影响晶体的大小和形态。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硫酸铜晶体,并观察到了其形态和性质。
晶体的制备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浓度等因素,以获得优质的晶体。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晶体生长的过程,提高了我们对晶体的认识。
此外,实验还加深了我们对溶液过滤和晶体分离的操作技巧。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制备硫酸铜晶体
一、实验反应:硫酸铜晶体的制备
二、要求:
1、要求制备出晶体;
2、要求晶体的形貌规整。
三、实验步骤:
1、将0.25克硫酸铜(CuSO4)加入容量为50毫升的250毫升无水乙
醇中,加热溶液至50℃;
2、保持溶液在50℃,在室温下搅拌溶液30分钟,以获得颗粒较细
小的晶体;
3、将此溶液放置至新鲜的乙醇中,搅拌至液体中出现反应;
4、再次加热至50℃,以提高硫酸铜晶体析出的速度;
5、将溶液放入筛子中,采用冷却法将溶液冷却至室温,以分离晶体;
6、将其中的晶体冲洗,去除残留物质;
7、将得到的晶体浓缩,调节到最佳状态。
四、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成功制备出硫酸铜晶体,晶体形貌规整,晶体内部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符合实验要求。
五、结论:
本实验成功制备出硫酸铜晶体,晶体形貌规整,晶体内部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符合实验要求。
六、安全防范:
1、硫酸铜及其衍生物对皮肤有腐蚀作用,因此实验过程中应做好防护措施;
2、乙醇有极高的可燃性,实验过程中不得使用明火,最好采用电热板或其他可控制温度的仪器;。
硫酸铜晶体制备的实验原理
硫酸铜晶体制备的实验原理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原理如下:
1. 原料准备:将足够的硫酸铜溶解在蒸馏水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硫酸铜溶液。
2. 结晶条件设定:根据硫酸铜的溶解度曲线,在适宜的温度下设定反应条件,以促使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过饱和。
3. 结晶诱导:通过添加适量的结晶诱导剂,如重结晶法中添加少量的微晶硫酸铜晶体,可以快速促使溶液中的溶质开始结晶。
4. 结晶过程控制:在设定的温度下,慢慢地降低溶液的温度,控制结晶速度,避免溶液过饱和度下降过快导致晶体生长不完整或成核速度过快导致形成较小的晶体。
5. 结晶分离:当晶体生长到一定程度后,通过过滤、离心或其他分离方法将晶体与溶液分离。
6. 晶体处理:将分离的晶体用冷蒸馏水洗涤去除杂质,然后用滤纸或其他方法将其干燥,得到硫酸铜晶体。
7. 验证分析:通过物理性质或其他分析手段验证晶体的纯度和结构。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实验
实验材料:
1.硫酸铜(CuSO4·5H2O)固体:为了保持实验的安全性,建议使用实
验室中常见的一种无色结晶体硫酸铜(CuSO4·5H2O)。
这种硫酸铜可以在
实验材料供应店或实验室配制。
实验仪器:
1.三角瓶或烧杯:用于溶解硫酸铜的容器。
2.镊子:用于将硫酸铜晶体放入容器中。
3.搅拌棒:用于搅拌溶解硫酸铜。
4.感温器:用于测量溶液的温度。
实验步骤:
1.准备好所需的实验材料和仪器。
2.使用三角瓶或烧杯量取适量的硫酸铜固体,然后将其放入容器中。
3.加入适量的蒸馏水,搅拌溶解硫酸铜固体。
可以逐渐加入水,直到
硫酸铜固体完全溶解。
4.使用感温器测量溶液的温度。
一般来说,溶液的温度应略高于室温。
5.等待溶液冷却到室温。
在这个过程中,硫酸铜晶体将逐渐形成。
6.使用镊子将形成的硫酸铜晶体取出,并放到干燥器中晾干。
7.完全干燥后,将硫酸铜晶体放入称量瓶中,并称量晶体的质量。
8.检查形成的硫酸铜晶体的颜色和形状。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期间要注意安全,佩戴实验手套和护目镜,避免硫酸铜溶液接
触到皮肤和眼睛。
2.搅拌时要轻柔,避免将溶液溅出容器。
3.在称量晶体质量时要注意准确性,可以使用电子天平。
4.实验室中进行本实验时要遵循实验室规范,遵循化学废弃物的处理。
实验原理:
总结:。
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①蒸发溶剂: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发溶剂,使溶液迅 速浓缩,最终析出晶体。这种方法适用于物质的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物质,如氯化钠(食盐)、 氯化钾。
②降低温度: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显著改变的物 质如硝酸钾、硫酸铜,可以采取降低温度的方法 使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结晶析出。析出晶体的颗粒 大小与溶液的冷却速度有关, 冷却速度快晶体小, 冷却速度慢晶体大。
学 习 指 要
知识要点
1.实验目的:掌握搅拌、溶解、蒸发、结晶等实验操作 技能。 2.实验原理: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
3.硫酸铜晶体
(1)俗名:胆矾、蓝矾。 (2)颜色:蓝色。
(3)硫酸铜晶体与硫酸铜白色粉末不是同一种物质,硫 酸铜晶体是结晶水合物,但它们都是纯净物。
重要提示
1.进行搅拌、溶解、蒸发、结晶的正确操作。
2.结晶水合物在加热条件下也会失去结晶水 ,但这不是 风化现象。
解 题 指 导
【例题】 在 t℃时将无水硫酸铜粉末投入到一定量 t℃的 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则一定量硫酸铜饱和溶液中的 ( A.溶质增加,溶剂不变 B.溶剂减少,溶质不变 C.溶质、溶剂、饱和溶液的质量都减少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溶解度增大 )
(1)搅拌: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操作时,拇指、食指和中 指捏住玻璃棒的一端,用手腕的力量使玻璃棒另一 端在溶液中做圆周运动,玻璃棒和它的端点不能碰 撞容器的底部和内壁,不能使溶液外溅。
(2)溶解:在烧杯中溶解固体,用玻璃棒搅拌能加速溶 解;在试管中溶解固体,可用振荡来加速溶解。
(3)蒸发:蒸发皿使用前要擦干外壁的水,加入蒸发皿 的溶液的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2/3,以防沸液外溢; 开始时直接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溶液 飞溅;当溶液黏稠时,要减小火焰;待溶液中出现 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用余热使残留的溶剂蒸发。 过滤时速度要快,而冷却速度要缓慢。 (4)结晶
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硫酸铜晶体是一种常见的无机晶体,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电子学、催化剂和材料科学等。
分组实验是一种有助于学生合作和互动的实验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个分组实验的步骤,用于制备和生长硫酸铜晶体。
实验原理:硫酸铜(CuSO4)是一种透明的结晶体,可通过将铜粉和硫酸反应来制备。
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Cu+H2SO4→CuSO4+H2↑实验材料和设备:1.硫酸铜(CuSO4)2.粗砂纸3.铜粉4.烧杯5. 酒精灯或Bunsen燃烧器6.坩埚和钳子7.滤纸和漏斗8.蒸馏水9.显微镜实验步骤:1. 将烧杯用酒精灯或Bunsen燃烧器烧热,然后用粗砂纸擦拭烧杯的内壁,使其干净。
2.使用钳子将铜粉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适量的硫酸。
注意,铜粉的量应该比硫酸的量稍微多一些。
3. 用酒精灯或Bunsen燃烧器加热烧杯底部,使铜粉与硫酸反应。
当反应产生气泡时,表示反应已经开始。
反应过程中注意观察烧杯底部是否有产生的固体沉淀,如果没有,可以继续加热。
4. 当反应结束后,关闭酒精灯或Bunsen燃烧器。
然后使用钳子将坩埚放入烧杯底部,将其与烧杯底部连接在一起。
5.使用滤纸和漏斗将烧杯中的溶液过滤到坩埚中,以去除固体的残余物和杂质。
6. 取出坩埚,将其中的溶液放入一个干净的烧杯中,然后用酒精灯或Bunsen燃烧器加热烧杯。
加热期间,溶液会慢慢蒸发,逐渐变浓,并产生固体结晶。
7. 当溶液已经几乎蒸发完时,关闭酒精灯或Bunsen燃烧器,让烧杯中的溶液自然冷却,等待结晶体生长。
8.使用显微镜观察和测量所得的硫酸铜晶体的大小、形状和结构。
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和吸入有害气体和溶液。
2.烧杯和坩埚需要事先烧热和清洁,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3.铜粉和硫酸的比例要适当,否则可能导致反应不完全或溶液过于浓缩。
4.实验中的加热温度和时间需要掌握好,以便获得适当的结晶体生长速度和尺寸。
2018年秋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练习题:分组实验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01实验报告)【实验目标】1.练习用结晶的方法制备晶体。
2.学会搅拌、溶解、蒸发、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药匙,滴管,表面皿,温度计,显微镜,20厘米长的细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玻璃棒,硫酸铜,棉花。
【实验过程】1.制备小晶体(1)往烧杯内加入50毫升常温蒸馏水,并加入研细的五水硫酸铜粉末,配制成硫酸铜溶液。
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有少量硫酸铜不能再溶解,形成热饱和溶液。
实验现象:①在蒸馏水中加入硫酸铜后,蒸馏水变成__蓝__色,颜色随搅拌逐渐加深。
②随着温度上升,硫酸铜溶解速率__变快__。
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硫酸铜不再溶解。
③烧杯壁上残留的硫酸铜溶液蒸发后形成__白__色粉末,附在杯壁上。
(2)用脱脂棉代替滤纸,趁热过滤,直到澄清为止。
等待溶液缓慢冷却,覆上保鲜膜,防震防尘,静置一晚。
实验现象:静置一晚后杯底出现许多__蓝__色__菱__形小晶体。
小晶体似玻璃光泽,呈半透明。
2.小晶体“长”成大晶体(1)选晶:在晶体里选择几颗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备用。
(2)晶体长大:用线把1颗硫酸铜小晶体绑好,悬吊在已准备好的一杯约50毫升70 ℃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里,线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覆上保鲜膜,防震防尘,静置过夜。
(3)如此反复操作几次,晶体就越长越大,最后长成大块晶体。
(4)取出晶体,用滤纸轻轻吸去表面溶液,在晶体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透明指甲油,再把晶体放入小盒子中保存。
【注意事项】1.制备饱和溶液时,防止过饱和而析出晶体;2.过滤速度要快,防止饱和溶液迅速冷却析出晶体;3.冷却速度要缓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温,让饱和溶液缓慢冷却。
【问题与讨论】1.最后形成的大块晶体若不经处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几天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解:晶体表面开始泛白,不再具有光泽。
硫酸铜晶体在干燥空气中会缓缓风化。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过程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过程1. 引言说到硫酸铜晶体,大家可能会想起那种亮晶晶的蓝色小宝石,闪闪发光的,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其实,硫酸铜不仅仅好看,它在实验室、农业,甚至工业中都有很多用途呢。
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怎么从头到尾制作这种美丽的晶体,过程可有意思了。
2. 制备硫酸铜晶体的步骤2.1 准备材料首先,咱们得准备一些材料。
硫酸铜的基本成分是硫酸和铜,这里可不是说直接去找铜币哦!我们需要的是铜的化合物,比如氧化铜。
然后,你还需要一些蒸馏水、一个烧杯、一个加热器和一些过滤纸。
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其实很简单的,像搭积木一样。
2.2 配制溶液好啦,准备工作到位后,就可以开始动手了。
首先,咱们要把氧化铜加入到蒸馏水里,慢慢加热,搅拌,让它们亲密接触,直到氧化铜完全溶解。
这个过程可得注意哦,别让水沸腾了,真是“急不得”!然后,再慢慢加入硫酸,反应后会产生美丽的蓝色溶液,哦哟,那颜色真是让人心情大好,仿佛春天来了,万物复苏!3. 晶体的生长过程3.1 冷却和静置有了蓝色溶液,接下来就得冷却它。
把溶液放在阴凉的地方,别急着去看它,耐心是个好品质。
大约过了几个小时,你就会发现溶液的表面开始出现一些小晶体,简直像是小精灵在水面上跳舞!这时候,你可能会想:“哇,这是不是在变魔术?”其实不,晶体的生长需要时间,就像酿酒,越久越香。
3.2 观察和收集等到晶体长得差不多了,咱们就可以开始收集它们啦!用过滤纸小心翼翼地把晶体捞出来,别让它们受伤了。
然后,把它们放在干燥的地方,让它们继续晾晒。
哇,看到那些晶体在阳光下闪烁,心里真是美滋滋的,仿佛发现了宝藏一样!4. 总结制作硫酸铜晶体的过程其实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冒险,充满了惊喜和乐趣。
从材料的准备到溶液的配制,再到晶体的生长,每一步都让人感到期待。
说白了,这不仅是科学实验,也是一次艺术创作!看到晶体逐渐成型,仿佛在和它们对话,它们在告诉我们:“嘿,我是你努力的结果!”所以,朋友们,如果有机会,不妨自己动手试试。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一、实验仪器、药品、材料线圈,碗一个,硬纸片一张、硫酸铜粉末若干。
二、实验步骤1.见书40三、实验注意1.所用试剂必须纯净,如含有杂质就很难获得完整的晶形。
2.控制溶液的浓度,如果溶液过浓,析晶速率太快,不易形成晶形完整的晶体;如超过饱和溶液浓度不大,结晶速率太慢,小晶体慢慢长大。
制备小晶体时,用高于室温20℃~30℃的饱和溶液;以后添加的饱和溶液应是高于室温15℃~20℃的溶液,每次加入量约为原溶液的1/10,添加时要把晶体取出,等溶液温度均匀后再把晶体浸入。
3. 注意环境温度的变化,应使饱和溶液缓慢冷却,可用布或棉花把烧杯包好。
白天温度较高时可把晶体取出,到晚上再放回溶液中。
4. 所用容器必须洁净,要加盖以防灰尘落入。
五、实验结论(1)硫酸铜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严格控制温度的变化,有利于加快晶体的成形速率;(2)使用铁丝作为模型,不能使硫酸铜饱和溶液结晶,因为Fe的金属活动性比Cu强,能与CuSO4反应(Fe+CuSO4=Cu+FeSO4)生成绿色的硫酸亚铁和铜;(3)铜丝表面缠上棉线的模型,能较好地析出硫酸铜晶体:(4)模型必须悬挂在溶液中,若模型与杯壁贴合,冷却后溶液析出的晶体将附着在线圈和杯壁之间,成形的晶体形状不规则。
六、问题与探究Q:为什么不同的材料结晶情况不同?A:根据结晶原理,晶体的生长是溶质在晶核表面不断堆积的结果,对澄清的过饱和溶液,在介稳区内是不会产生晶核的,必须靠外界加入的晶种,才能使溶液中的溶质生长到晶种的表面上,而溶液中的固体杂质、微粒、尘埃、容器界面的粗糙度、容器的震动等都会诱发成核。
如果晶核“泛滥”,就无法形成大晶体。
由于棉线和铜丝的表面积较大,即晶核较多;加上毛棉线和铜丝上生长的晶体,因相互堆积、相互挤压,致使晶体无法成长。
相反,少量的硫酸铜细晶在溶液中分散性较好,容易形成大晶体。
这一点,突出表现在了:用棉线作晶种,由于棉线表面存在着大量细小的棉纤维,形成大量的晶核,因此在棉线上“挂”了大量的、不成型的硫酸铜晶体。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实验名称:制取硫酸铜晶体实验实验目的:1.学习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方法;2.熟悉晶体生长的基本原理;3.探究影响硫酸铜晶体生长的因素。
实验原理: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是利用溶液中的溶质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的过程。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利用溶液中的硫酸铜溶质在恒温恒湿条件下逐渐析出形成硫酸铜晶体。
实验器材与试剂:1.硫酸铜五水合物(CuSO4·5H2O);2.蒸馏水;3.试管;4.烧杯;5.显微镜;6.恒温恒湿箱。
实验步骤:1.将适量的硫酸铜五水合物溶解于足够量的蒸馏水中,搅拌均匀,制备成浓度适当的硫酸铜溶液。
2.将制备好的硫酸铜溶液倒入干净的烧杯中。
3.将烧杯放入恒温恒湿箱中,并控制温度为25摄氏度、湿度为100%。
4.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烧杯内的晶体形态变化,记录下晶体的形状、颜色等信息。
5.取出部分晶体,将其放在玻璃片上,用显微镜观察晶体的细节结构。
6.重复以上步骤,但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实验,并比较晶体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与分析:我们在恒温恒湿条件下制备硫酸铜晶体,观察到如下结果:1.随着时间的推移,烧杯中的晶体会逐渐增多,并且晶体的尺寸也会增大。
2.初始阶段,晶体主要以细小且不完整的结晶形式出现。
3.随着时间的推移,晶体逐渐完整并增大,形态变得更加规则。
4.晶体的颜色呈现出明亮的蓝色,非常美观。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硫酸铜晶体的生长是一个逐渐从溶液中析出过程。
溶液中的硫酸铜溶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晶体结构,并逐渐增大。
晶体的形状和颜色的变化可能与晶体的生长速率、溶液浓度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硫酸铜晶体,并观察到晶体生长的过程。
在恒温恒湿条件下,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逐渐析出形成规则且美丽的硫酸铜晶体。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溶液浓度是影响晶体生长的重要因素。
此外,我们还发现了晶体的形态和颜色的变化,这可能与晶体的生长速率以及其他因素有关。
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
硫酸铜晶体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方法和原理。
2、掌握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晶体的操作技巧。
3、观察硫酸铜晶体的形状和颜色,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硫酸铜(CuSO₄)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当硫酸铜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后,通过降低温度或蒸发溶剂,使溶质以晶体形式析出。
三、实验用品1、仪器:烧杯、玻璃棒、蒸发皿、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漏斗、滤纸。
2、药品:硫酸铜粉末、蒸馏水。
四、实验步骤1、配制硫酸铜饱和溶液称取适量的硫酸铜粉末放入烧杯中。
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并用玻璃棒搅拌,直至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
继续加入蒸馏水,搅拌,直到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硫酸铜粉末,此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2、过滤饱和溶液将饱和溶液通过漏斗和滤纸进行过滤,除去其中的不溶性杂质。
3、蒸发浓缩将过滤后的饱和溶液倒入蒸发皿中。
把蒸发皿放在三脚架上,用酒精灯加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溶液,防止局部过热导致液体飞溅。
当溶液表面出现晶膜时,停止加热。
4、冷却结晶让蒸发皿中的溶液自然冷却,随着温度降低,硫酸铜晶体逐渐析出。
5、过滤分离晶体用过滤器过滤,将晶体与母液分离。
6、干燥晶体将得到的晶体放在滤纸上,让其自然风干。
五、实验现象及记录1、在配制饱和溶液的过程中,随着硫酸铜粉末的溶解,溶液颜色逐渐变深,由浅蓝色变为深蓝色。
2、加热蒸发浓缩时,溶液逐渐减少,浓度逐渐增大。
3、冷却结晶时,有蓝色的晶体析出,晶体形状呈现为规则的四面体或六面体。
六、注意事项1、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拌,防止溶液飞溅伤人。
2、蒸发时要控制好火候,避免溶液蒸干。
3、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以保证过滤效果。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制备出了硫酸铜晶体。
在实验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硫酸铜晶体的制备方法,还进一步熟悉了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
同时,观察到了硫酸铜晶体的美丽外观,增强了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实验操作中,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注意安全,才能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八年级科学 学生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学生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学习目标】1.练习用结晶方法制备晶体。
2.掌握搅拌、溶解、蒸发、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
3.了解结晶。
【课堂学习设计】引入:1.结晶是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2.结晶的方法通常有两种:(1)是蒸发溶剂法;(2)是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前者一般用来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固体溶质,如得到氯化钠晶体,实例海水晒盐。
后者一般用来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固体溶质,如得到硝酸钾晶体。
[科学探究]一、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原理1.硫酸铜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逐渐增大的,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可制得硫酸铜晶体。
2.冷却硫酸铜的热饱和溶液,会打破原来的溶解平衡,过剩的溶质就以晶体形式析出。
晶体的析出生长必须要有一个核心(即晶核、晶种),这样才能使粒子一层一层地有规则地建筑起来。
反复进行结晶,可以使晶体越长越大,成为大晶体。
析晶时,如果开始晶种很少,过剩的溶质都能集中在少数的晶种上,获得的晶体就越大。
振动会妨碍粒子的有序排列,使晶形不完整。
晶形还与降温快慢有关。
3.制备较大颗粒的晶体需控制的条件:晶种少,晶形完整,防震防尘,降温要缓慢。
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1.制备小晶体。
烧杯中加入50毫升蒸馏水,在另一只较大的烧杯中加入100毫升左右的蒸馏水,小烧杯放在大烧杯中,使大烧杯内液面略高于小烧杯内液面。
将大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到比室温高出70℃时停止加热,向小烧杯内加入研细的硫酸铜晶体粉末,搅拌,配成饱和溶液。
趁热过滤,得到澄清的硫酸铜溶液。
在装有澄清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上盖上干净的白纸,烧杯外壁围上棉花保温(或放在泡沫塑料盒中),静置一夜,便可制得晶形完整的小晶体。
2.小晶体“长大”为大晶体。
晶形完整的小晶体用线系住,放人温度略高于常温的硫酸铜澄清饱和溶液中,保温,缓慢冷却,小晶体慢慢长大。
反复操作,小晶体便“成长”为大晶体。
三、实验成功的关键制备较大颗粒的晶体需要反复进行操作,获得形状完整的晶体的关键是控制实验条件。
分组实验 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01实验报告)【实验目标】1.练习用结晶的方法制备晶体。
2.学会搅拌、溶解、蒸发、结晶等基本实验操作方法。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药匙,滴管,表面皿,温度计,显微镜,20厘米长的细线,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玻璃棒,硫酸铜,棉花。
【实验过程】1.制备小晶体(1)往烧杯内加入50毫升常温蒸馏水,并加入研细的五水硫酸铜粉末,配制成硫酸铜溶液。
把装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溶液,直到有少量硫酸铜不能再溶解,形成热饱和溶液。
实验现象:①在蒸馏水中加入硫酸铜后,蒸馏水变成__蓝__色,颜色随搅拌逐渐加深。
②随着温度上升,硫酸铜溶解速率__变快__。
溶液达到一定浓度时,硫酸铜不再溶解。
③烧杯壁上残留的硫酸铜溶液蒸发后形成__白__色粉末,附在杯壁上。
(2)用脱脂棉代替滤纸,趁热过滤,直到澄清为止。
等待溶液缓慢冷却,覆上保鲜膜,防震防尘,静置一晚。
实验现象:静置一晚后杯底出现许多__蓝__色__菱__形小晶体。
小晶体似玻璃光泽,呈半透明。
2.小晶体“长”成大晶体(1)选晶:在晶体里选择几颗几何形状完整的小晶体备用。
(2)晶体长大:用线把1颗硫酸铜小晶体绑好,悬吊在已准备好的一杯约50毫升70 ℃左右的硫酸铜饱和溶液里,线的另一端系在玻璃棒上,覆上保鲜膜,防震防尘,静置过夜。
(3)如此反复操作几次,晶体就越长越大,最后长成大块晶体。
(4)取出晶体,用滤纸轻轻吸去表面溶液,在晶体的表面涂上一层薄薄的透明指甲油,再把晶体放入小盒子中保存。
【注意事项】1.制备饱和溶液时,防止过饱和而析出晶体;2.过滤速度要快,防止饱和溶液迅速冷却析出晶体;3.冷却速度要缓慢,用棉花或塑料泡沫保温,让饱和溶液缓慢冷却。
【问题与讨论】1.最后形成的大块晶体若不经处理,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几天后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解:晶体表面开始泛白,不再具有光泽。
硫酸铜晶体在干燥空气中会缓缓风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制备和生长
1.一定温度下,向饱和硫酸铜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晶体,如图所示。
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D)
饱和硯战铜溶液
硫酸铜晶怵
(第 1 题)
A.溶剂的质量增加,颜色变浅
B.溶质溶解度不变,颜色变深
C.溶质的质量增加,颜色变深
D.溶质溶解度不变,颜色不变
2.硫酸铜
晶体含有结晶水,食盐没有结晶水,则暴露在空气中比较稳定的是(B)A.硫酸铜B.食盐
C.硫酸铜和食盐
D.无法确定
3.在“冷却热饱和溶液来制备硫酸铜晶体”的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B)
A.铁架台、铁圈、烧杯、漏斗、玻璃棒、滤纸
B.烧杯、温度计、玻璃棒、酒精灯
C.铁架台、铁夹、铁圈、石棉网
D.冷凝管、酒精灯、蒸发皿、接收管
4.在t C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x克无水硫酸铜,可析出y克硫酸铜晶体。
则x的差值表示的意义是(D)
A.表示原溶液损失的溶剂质量
B.表示原溶液损失的溶质质量
C.表示原溶液增加的溶质质量
D.表示原溶液损失的饱和溶液的质量
5.实验一:用滴管吸取饱和蔗糖水溶液,将其滴在玻璃片上,放置在空气中晾干,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二:在30毫升沸水中不断加入硝酸钾至不再溶解为止,将上层热的饱和溶液倒入另一只烧杯里,把盛有热饱和溶液的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如图所示),观察实验现象。
(第5题)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描述可知,使晶体析出通常有蒸发溶剂和冷却热饱和溶液两种方
法。
6.在20 C时,把5克硫酸铜晶体(CuS04 • 5H2O)溶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C)
A.等于5%
B.大于5%
C.小于5%
D.无法确定
【解析】5克硫酸铜晶体溶于水后,其中的结晶水变为溶剂,因此溶质小于5克。
溶
液质量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7.在一个温度不变的密闭容器内,放入一杯饱和的硫酸铜溶液,用细线吊住一块有缺口的硫酸铜晶体浸在溶液中(如图)。
过几天后观察到:晶体上的缺口没有了(填“仍然存在” 或“没有了”);晶体的质量不变(填“减小”“增大”或“不变”);此时的硫酸铜溶液是饱和(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解析】硫酸铜晶体在硫酸铜饱和溶液中产生了一系列平衡的溶解与结晶析出变化
因此,一段时间后,晶体质量不变而形状改变。
(第8 题)
8.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从20 C降到0 C时,析出晶体质量最多的是A。
(2)若要从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A物质的晶体,通常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3)若要从C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C物质的晶体,则要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这是
因为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解析】A和B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从20 C降到0 C,溶解度变化幅度A
比B大,A比B结晶多;C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时C溶液不会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