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大气中的“运动”特点
高层大气运动特点
高层大气运动特点高层大气运动是指高空大气中的气流运动,它在地球大气环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高层大气运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垂直运动:高层大气运动主要是垂直方向的气流运动,包括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
上升运动通常发生在热带地区,由于太阳热量的输入,空气受热膨胀而上升;下沉运动则主要发生在中纬度和极地地区,由于空气冷却而下沉。
垂直运动的存在导致了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了气候和天气现象。
2. 环流系统:高层大气运动参与了地球大气环流系统的形成和维持。
在赤道附近,高层大气中的上升运动形成了热带低压带,使得热量从赤道向极地传递;在中纬度地区,高层大气中的下沉运动形成了副热带高压带,使得冷空气从极地向赤道传递。
这些环流系统的存在影响了全球的天气和气候分布。
3. 西风带:高层大气运动形成了地球中纬度地区的西风带。
在高纬度地区,高层大气中的气流向东流动,与地球自转相结合形成了西风带。
西风带的存在对于飞行、航海和气象预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4. 大气波动:高层大气中存在着各种尺度的波动,如大尺度的长波、中尺度的中波和小尺度的短波。
这些波动是由于地球自转、地形和气象系统等因素引起的,对于大气的水平和垂直运动都有影响。
5. 天气系统:高层大气运动与天气系统密切相关。
在高层大气中,气流的急流现象非常常见,如喜马拉雅山脉附近的喜马拉雅急流、北美洲的喜马拉雅急流等。
这些急流对于天气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风暴和气旋的重要能量来源。
高层大气运动是地球大气环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垂直运动、环流系统、西风带、大气波动和天气系统等特点。
了解和研究高层大气运动对于气象预报、气候研究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高二上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
高二上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大气运动是地理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大气中气象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运动和变化。
了解大气运动的知识,对于我们理解天气、气候和自然灾害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高二上学期地理课程中关于大气运动的知识点。
一、大气运动的概念和特征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空气质量的运动。
它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耦合性:大气中的各种运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复杂的运动系统。
2. 循环性:大气运动具有循环性,如地球纬度带状运动和气旋、锋面等。
3. 季节性:大气运动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如气压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动。
二、大气运动的分类大气运动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主要包括风、气团运动和锋面运动。
1. 风:指大气中空气水平移动的一种运动形式。
根据气流的推动力不同,风可分为地形风、地转风、地理风和季节风等。
2. 气团运动:指大气中由于地表气氛颗粒受热而产生垂直运动的一种形式。
常见的气团有对流气团、上升气团和下沉气团等。
3. 锋面运动:指不同性质的空气团相互接触、冲击和混合的一种运动形式。
常见的锋面有冷锋、暖锋和静锋等。
三、大气运动的驱动力大气运动是受到多种力量的作用而发生的,主要有地球自转力、地球的地形、地球辐射平衡以及洋流等。
1. 地球自转力: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和科里奥利力引起了风的产生和流向。
2. 地球的地形:地球的地形会影响风的产生和分布,如山地风、山谷风等。
3. 地球辐射平衡:地球表面的不均匀加热引起空气的上升和下沉运动,从而产生锋面和风系统。
4. 洋流:洋流通过海水的运动影响大气运动,如海陆风、季节风等。
四、大气运动的影响大气运动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天气和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1. 气候影响:大气运动决定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如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
2. 天气影响:大气运动使得天气变化多端,如气旋、锋面和降水等。
3. 环境影响:大气运动是土地、水域和空气间能量交换的重要媒介,影响着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稳定与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气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高中地理必修一部分,大气运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从大气运动原理、影响因素、区域特点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大气运动原理大气运动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温度、水汽等条件的不平衡,大气由高压区向低压区流动。
例如高压区通常出现在地面冷空气团附近,低气压区则形成在暖空气团附近。
当不同气压区块之间压力差大、足以克服空气的阻力时,就会形成风。
大气运动的形成和分布可以通过风力等级、风向、气压等指标来表现出来。
二、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1.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对大气运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科氏力”。
科氏力作用于移动的质点,使之产生向右偏转(在北半球),向左偏转(在南半球)。
这种偏转称为地球转动偏转,它是由经度的变化引起的。
2.地形因素地球表面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海峡等地形特征对风向产生影响。
在山地和河谷中,风要经过的空间和道路受到地形的限制,风向必须采取迂回路线,并产生起伏运动,使风速下降;在海洋和海峡上,风的流向和流速受到大陆和海洋的影响,产生海洋和陆地风。
3.气压和温度等气象因素气压梯度越大,风速越快;温度差异越大,对流越强,风速也越快。
此外,湿气、辐射、地热和地球表面的植被等因素也会对大气运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大气运动的区域特点1.赤道低压带在赤道低压带,因天气闷热、气压低、上升气流强,成为全球气流反转的较大区域。
2.副热带高压带在赤道北、南的30°左右,由于天气干燥,气压高,成为副热带高压带。
其特点为阻止低纬地区的气流向高纬地区推进,是全球大气循环中的保护屏障。
3.温带气旋在区域尺度上,许多地方都会形成温带气旋,如美国、日本、欧洲等。
由于气旋中心气压低,环绕着切变线和冷暖空气交汇线,经常伴随下雨、暴风、冰雹等恶劣天气现象,对世界各地的旅游、农业、能源等方面都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高中地理必修一的学习中,大气运动是重中之重,对大气运动原理、影响因素、区域特点等方面都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推动地球大气环境的保护和气候变化的应对。
大气规律运动知识点总结
大气规律运动知识点总结大气是地球上最外层的气体包围层,其运动规律对于地球上的气候和天气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大气规律运动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变化,保护自身安全和生活财产。
本文将从大气规律运动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主要运动形式和气候形成等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基本概念1. 大气的结构地球的大气由多个不同层次的气体组成,按照温度高低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中间热层和热层。
各层大气的特性和作用各不相同,共同维持了地球的生态环境。
2. 大气运动的原理大气运动是大气内气团在地球旋转和地面障碍阻力的作用下进行的规律性运动。
其主要原理是由于地球自转的存在,不同纬度上的气团因为地转偏向力而形成了经向和纬向风。
3. 大气模式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发生的宏观性的气候规律和气候现象。
其中包括赤道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中纬度低压带和极地高压带等。
这些气候带和气候现象形成了大气模式的主要构成部分。
二、影响因素1. 地球自转地球自转是大气环流形成的基础。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使得大气团在地球表面产生了纬向风和经向风,进而影响大气环流的形成和运动。
2. 阿拉斯加气压系统阿拉斯加气压系统是北半球较为典型的气压系统,其核心为阿拉斯加低压,围绕着它形成了赤道高压、西风边界、高空急流等气候特征。
3.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大气环流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山脉、高地和平原等地形地貌会对大气运动形成阻挡、转向和加速等作用,影响了气候形成和天气变化。
4. 水平辐合和辐散水平辐合和辐散是大气环流运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水平辐合是指大气中气流向一点汇聚的过程,而水平辐散则是指大气中气流从一点散开的过程。
这些过程会产生气压变化和气流运动。
5. 经向风与纬向风经向风和纬向风是大气环流中的两种主要风向。
经向风是指垂直于纬度线方向的风,纬向风是指垂直于经度线方向的风。
它们的形成和运动对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三、主要运动形式1.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是指大气中气流的运动形式。
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
大气运动知识点总结一、大气运动的基本概念大气运动是指大气中气体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发生的各种运动。
在地球上,大气运动的主要形式有水平和垂直运动。
水平运动是指在地球表面上由高压向低压的气流运动,形成了风系统和环流。
垂直运动是指大气中上升和下沉的气流运动,它影响着大气中的温度、湿度和云的形成。
大气运动的产生和维持是地球上的一些自然过程所造成的。
其中,地球的自转和倾斜是影响大气运动的重要原因。
由于地球自转,大气中的气体受到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形成了气流的偏转。
由于地球的倾斜和季节变化,大气中的气体受到了不同的太阳辐射,导致了温度和压力的不均衡,从而形成了气压梯度力。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产生了大气运动。
二、风系和环流风系是指地球上不同地区气压和温度差异引起的气流系统。
主要包括副热带高压带、副热带低压带、西风带、赤道低压带和赤道高压带等。
在不同的气象条件下,风系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如季风、地形风、海陆风等。
环流是指地球表面上不同地区气压和温度差异引起的环流系统。
主要包括南北大气环流、东西大气环流等。
在地球上,环流系统会形成气候带,如热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等。
不同的环流系统对气候和天气具有不同的影响。
三、气压力和气压梯度力气压力是指大气中气体由于重力而产生的压力。
在地球上,气压大小是由气体分子的数量、速度和重力作用力决定的。
通常,气压随着海拔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大。
气压力是形成大气运动的重要因素。
气压梯度力是指地球表面上气压分布不均匀引起的气流运动力。
通常,气压梯度力与气压变化的速率成正比,与气流运动的速度成正比。
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方向对风系和环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在地球上,气压梯度力的大小和方向受到地形、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四、科里奥利力和离心力科里奥利力是指地球自转引起的气流偏转力。
在地球上,气体受到科里奥利力的作用,沿着赤道向东方偏转,沿着副热带向西方偏转。
掌握大气中的“运动”特点
掌握大气中的“运动”特点高中地理中“大气”这部分内容在自然地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难点集中,教学起来师生都感到很吃力,教学效果不好。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大气运动之所以很难,就在于运动特点上。
作为文科师生,都不习惯用理科思维去分析地理中的问题——这是一种潜在的缺陷。
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中要用到初中物理关于气压及其特征、等压线等知识,大气运动的受力分析还要用到高一下一学期才学习的物理学科中关于物体运动的受力分析等知识。
如图1,在等压线图上最终风向V向的力是由F梯(水平气压梯度力)、F偏(地转偏向力)、F摩(摩擦力)三个力决定的。
这对于刚刚踏进高中的学生确实难度不小。
如果我们能用“世界是物质的,也是运动的”观点去分析它,会发现它们的特点、原理都在情理之中,而且还很有规律性。
根据第一章“地球运动”的原理,地球有着自转和公转运动。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公转产生了地球热量中心的季节移动(即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和四季的更替。
因为全球受热不均,从而产生了对大气的热量差异。
而恰恰是这个差异引起了大气体积、密度的变化,进而导致了同一海拔气压的差异。
有了这个差异,高压就会向低压流动,于是就产生了大气的运动。
无论大气活跃于哪一圈层,都有着普遍的规律性特点。
地球大气的增温增湿或降温减湿、吸热放热,从高纬向低纬或从低纬向高纬、从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运动或从陆地上空向海洋上空运动,都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这些都体现了它们之间无限的关联性和运动特点。
可能正是这种运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们的教学面临窘境,同学们都怕学地理,都不愿选这门专业。
在“三圈环流”部分内容中,是在以热力环流为背景的前提下,进行更进一步分析与推理得出:整个地球的大气运动就是一个大的热力环流的原理,大气的运动因素集中表现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两方面。
如图2中近地面的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而相对于A地,B、C两地的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空气由B、C流向A;而A地的高空A′由于大量空气的涌入,密度增大,气压增强;B、C两地上空的B′、C′地空气大量下沉后,形成低压,A′处空气向B′、C′流动。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运动
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运动(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高二地理知识点总结:大气的运动【#高二# 导语】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向流向低压区的力,这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
大气的运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大气的运动方式,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学生能够理解大气运动对天气温和候的影响。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预测天气变化。
学生能够分析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分布的影响。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气运动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概念和特点。
大气运动对天气温和候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分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朵和风的方向,并让学生思量这些现象暗地里的原因。
2. 概念讲解(20分钟)a. 大气的水平运动:- 介绍大气的水平运动是指空气在地球表面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包括风的产生和风向的变化。
- 解释风的形成原因:温度差异引起的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流动。
-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风的产生和风向的变化。
b. 大气的垂直运动:- 介绍大气的垂直运动是指空气在垂直方向上的上升和下沉。
- 解释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的原因:气压差异和地形的影响。
-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的特点。
3. 影响天气的大气运动(20分钟)a. 水平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解释不同风向和风速对天气的影响,如东风带来潮湿的空气,西风带来干燥的空气等。
- 通过天气预报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水平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b. 垂直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解释上升运动和下沉运动对天气的影响,如上升运动导致云的形成和降水,下沉运动带来晴朗的天气等。
-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垂直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4. 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20分钟)a. 大气运动对地球气候分布的影响:- 解释大气运动对气候带的形成和分布的影响,如赤道附近的热带气候,极地附近的寒冷气候等。
- 通过地图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
b. 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解释大气运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如气候异常、季风变化等。
大气的运动知识点总结
大气的运动知识点总结大气的运动是地球大气圈中的气体和微粒在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
它是地球气候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着重要影响。
大气的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
水平运动主要包括风和气旋的产生与发展,而垂直运动则包括对流和垂直气流的形成。
风是大气中空气水平运动的表现,是由气压差和地球自转引起的。
气压差是指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压差异,而地球自转则引起了科氏力,使得风在北半球偏转向右,南半球偏转向左。
风的强度和方向不仅受气压差和科氏力的影响,还受到地形、季节和地球自转等因素的影响。
风的运动对气候和天气的形成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气旋是大气中一种较大范围的低气压系统,是由地球自转和水平风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气旋的形成和发展与温度、湿度、气压和风向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旋通常具有旋转的风向和较强的风速,对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对流是大气中的垂直运动形式,是由气团的密度差异引起的。
当地表受热后,空气会因为密度减小而上升,形成对流运动。
对流运动不仅可以将热量和水汽输送到大气中,还能够形成云和降水。
对流运动对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垂直气流是大气中的一种垂直运动形式,是由地表和大气中的温度、湿度和气压差异引起的。
垂直气流的产生与地形、季节和气候等因素密切相关。
垂直气流的强度和方向对天气的变化和气候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大气的运动还与地球自转和地球表面的特征密切相关。
由于地球自转的影响,大气的运动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变化,如日变化、季节变化和年变化。
地球表面的特征,如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山脉和平原的地形等,也会对大气的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大气的运动是地球大气圈中气体和微粒在空间中的移动和变化。
它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两种形式,如风、气旋、对流和垂直气流等。
大气的运动对地球的气候和天气产生着重要影响,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深入研究大气的运动规律,对于理解气候变化和天气预报具有重要意义。
大气层的结构与运动
大气层的结构与运动大气层是地球表面上方的一层气体包围层,它是地球与外层空间之间的过渡区域。
大气层的结构和运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层的结构和运动。
一、大气层的结构大气层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从地球表面向上分别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外层层。
每个层次的特点和组成成分都有所不同。
1. 对流层对流层是大气层最低的一层,从地球表面到大约10-15公里的高度。
在这一层,空气通过对流运动形成了天气现象,如云、雨、风等。
对流层中的气体主要由氮气、氧气和水蒸气组成。
2. 平流层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高度约为10-15公里到50公里。
在平流层中,气流呈水平流动,几乎没有垂直的对流。
这一层的气压逐渐降低,气温也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3. 中间层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之上,高度约为50公里到80公里。
在这一层中,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这是因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的存在。
中间层中的气体主要由臭氧组成。
4. 外层层外层层是大气层的最外层,高度约为80公里到几百公里。
在这一层中,气体非常稀薄,几乎没有分子碰撞。
外层层是太阳风和地球磁场相互作用的区域。
二、大气层的运动大气层的运动对于气候和天气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
大气层的运动可以分为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1. 垂直运动大气层中的垂直运动主要包括对流和垂直气流。
对流是指由地表的太阳辐射引起的空气的上升和下沉。
当地表受到太阳辐射时,空气被加热并上升,形成对流。
对流的上升气流会冷却并形成云和降水。
垂直气流是指由地球自转和地形等因素引起的气体的上升和下沉。
2. 水平运动大气层中的水平运动主要包括风和气旋。
风是由气压差引起的空气的水平运动。
气压差是由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引起的。
气旋是指空气围绕低气压和高气压中心的旋转运动。
气旋可以引起风暴和降水。
大气层的结构和运动对于地球上的生命和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层次的大气层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组成成分,这决定了大气层的温度和气压分布。
大气运动规律
地球上的大气【知识归纳】一、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分析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是分析天气、气候现象的基础,此部分内容涉及知识点很多,在这里我们应重点突破以下知识:1.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与应用⑴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⑵等压面的判读与应用: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因地面冷热不均,等压面发生弯曲,其特点为:高压区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区向下凹;近地面气压与高空气压高低值相反,呈轴对称分布,如下图所示:依据上图所示的等压面的弯曲状况,我们可以得出:①判断近地面的冷热分布及气温高低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为受冷地区,气温较低,等压面下凹的为受热地区,气温较高。
②判断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气流由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流向等压面下凹的地方。
③判断近地面的天气状况:近地面等压面上凸的地方多晴朗天气,等压面下凹的地方多阴雨天气。
常见的热力环流: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
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人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人大陆,形成海风。
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人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特别说明: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
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大气运动基本特征
大气运动基本特征(复习)重点:一、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主要有哪些?气压梯度力(G)、地心引力(g*)、摩擦力(F)、地砖偏向力(A)、惯性离心力(C)、重力(g)1.气压梯度力一一当气压分布不均匀时,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
方向:垂直等压线高f低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与空气密度成反比。
即等压线越密集,气压梯度力越大。
2.地心引力——地球对单位质量空气的引力3.摩擦力(850hpa以下考虑)一一单位质量空气块所受到的净粘滞力称为摩擦力。
4.惯性离心力:在转动坐标系中引进的一个视示力,其大小与向心力相等而方向相反。
5.地转偏向力的定义——由于地球自转而使空气运动方向发生偏离的力。
方向与空气运动方向始终是垂直的,只改变空气运动的方向,不改变运动的速度大小,在北半球,背风而立,偏向运动的右方,南半球则偏向左方。
(南左北右)6.重力一一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称为重力。
(极大赤小)二、大气运动遵循那些定律?答: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定律。
连续方程(质量守恒定律)质量散度,即单位体积内流体的净流出量。
净流出时散度为正,净流入时散度为负。
速度散度f流体在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的变化率。
当速度散度〉0时,体积增大,辐散;当速度散度< 0时,体积减小,辐合。
连续方程的意义:空气块在运动过程中体积增大则密度减小;体积缩小则密度增大。
热力学能量方程的意义:系统内能的变化等于加入系统的热量与系统对环境作功之差。
三、个别变化(全导数)和局地变化(偏导数)有何区别和联系?区别个别变化:是气块在运动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温度的个别变化(率)局地变化:是固定位置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率,称为温度的局地变化(率)联系温度的局地变化等于温度的个别变化、平流变化和对流变化的代数和。
四、大气运动系统的分类一一根据系统的水平尺度的大小来分地转平衡一一是指水平地转偏向力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平衡。
静力平衡——是指垂直方向气压梯度力和重力相平衡。
大气的运动教案
大气的运动教案大气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识大气的运动是气温、气压和风的产生原因。
2. 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
3. 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二、教学重点:1.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
2.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三、教学难点:1. 大气的垂直运动的特点和影响。
2. 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联系。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五、教学准备:教材、投影仪、实验器材、课件、相应的实验数据六、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幅大气运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觉得大气是如何运动的?为什么会有风?学生的回答不一。
步骤二:核心概念讲解1. 大气的水平运动向学生介绍大气的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平流和平流体(推动大气运动的因素)。
让学生以中学校园为例,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对中学校园的影响。
2. 大气的垂直运动向学生介绍大气的垂直运动的主要形式:对流和垂直流体(推动大气垂直运动的因素)。
通过展示大气垂直运动的实验数据和示意图,让学生体验大气的垂直运动。
让学生以台风、暴雨等为例,分析大气的垂直运动对天气的影响。
步骤三:案例分析让学生以某一地区的天气为例,分析大气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和地形的关系,解释为什么该地区的天气如此多变。
步骤四: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大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的联系与区别,并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
步骤五:总结归纳学生主动总结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影响,并通过展示学生的总结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积极参与和思考。
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大气的运动特点和影响。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讲解 大气运动的规律
高考总复习:大气运动的规律考纲解读考点提示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大气的水平运动。
复习建议气压的分布规律;理解热力环流的成因、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及特点。
知识清单一、热力环流1.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太阳辐射能的________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之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地面________不均→空气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________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即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________的力,其垂直于________。
2.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中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________,只影响________不改变________;摩擦力始终与________相反,既影响________又影响风向。
3.高空风向:高空大气在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
4.近地面风向: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外,还要受________的影响,在三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________。
参考答案:一、纬度冷热气压二、水平气压梯度力低气压区等压线垂直风向风速风向风速平行摩擦力成一夹角考点聚焦对流层气压的分布规律气压分布的基本规律气压与高度: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大气柱的质量,因此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下高上低是绝对规律。
所以平常所说的“高压”“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在高空无论形成“高压”还是“低压”,其气压都不会比近地面的气压高。
气压与温度:等压面是空间气压值相等的各点所组成的面,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一般呈水平状态,地面受热不均匀,则往往引起等压面的上凸或下凹。
一般规律是:地面温度高→空气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地面温度低→空气下沉→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
因此等压面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等压面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即“凸高凹低”。
【高清课堂高考总复习大气运动规律】00:07:05~00:09:25【典型例题】读下图,1至4点按气压由高到低排序:_____解析:本题考察的是气压值高低的比较,弯曲的等压面是2000米高空气压值的分布情况,我们知道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所以1>3,,4>2,根据等压面判断判断,3的气压高于4点的气压,因此得出结论1>3>4>2。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教案:大气的水平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大气的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和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2.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和规律。
三、教学难点: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和规律。
四、教学方法:1.情景导入法:通过图片或实物等引发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2.实验观察法: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水平运动的形式和规律。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用图片或实物引发学生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兴趣,并激发他们的思考。
)教师:同学们,你们曾经观察到过天空中的云彩飘动的现象吗?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请你们简单谈谈自己的想法。
2.理论学习(20分钟)教师:大气中的水平运动是指大气中水平方向风的运动。
一起来学习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特点和影响因素。
1)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特点:-大气水平运动是地球自转和太阳的辐射能量驱动下的物质循环过程。
-大气水平运动形成了风。
-大气水平运动呈现出不同的垂直高度风向风速和水平吹拂半径。
2)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因素:-地球自转:地球的自转会造成由地球不同地区热量分配失衡引起的气压差,进而形成风。
-太阳能的辐射:太阳能的辐射是大气水平运动最主要的驱动力量,通过不同地区的辐射差异,引起了气温差异,进而形成风。
3.实验观察(25分钟)教师:为了更好地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形式和规律,我们将进行一个实验观察。
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3-4名同学,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内容:用一根蜡烛,将其点燃后放在桌子上,观察蜡烛燃烧时的烟的运动轨迹。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实验,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主要形式和规律。
实验步骤:1)将一根蜡烛点燃后放在桌子上。
大气运动的特点
大气运动的特点
1. 大气运动那可是相当复杂啊!就像一场永不停息的盛大舞会。
你看啊,风不就是这场舞会中的主角之一嘛,一会儿呼呼地吹向这边,一会儿又呼呼地吹向那边,变幻莫测。
为啥风会这样呢?这就是大气运动的奇妙之处呀!
2. 大气运动有时候很温柔呢,像妈妈的手轻轻拂过。
比如那轻柔的微风,缓缓地抚摸着大地。
但有时又很暴躁,那狂风暴雨不就是它发脾气的时候嘛,可吓人了!这多变的大气运动难道不神奇吗?
3. 大气运动一直都在进行着呀,永不停歇!就好比我们每天都要吃饭睡觉一样自然。
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这不就是一个循环嘛。
想想看,如果大气运动停止了,那会是怎样的可怕呀!
4. 哎,大气运动可神了!那云的飘动不就是大气运动的杰作嘛。
有时云会慢悠悠地飘着,就像在闲逛;有时又快速地移动,好像着急去办什么大事。
这大气运动是不是很有趣呀!
5. 大气运动还有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呢!比如说那神秘的气流,引导着鸟儿飞行的方向。
鸟群跟着气流翱翔,就像是跟着指挥棒在跳舞一样,多有意思啊!难道你不想知道更多关于大气运动的奥秘吗?
6. 大气运动可是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哦!像冬天的寒冷和夏天的炎热,不就是它在起作用嘛。
它就像一个幕后的大导演,决定着天气这个大戏的走向。
是不是感觉很厉害呀!
7. 大气运动呀,真的是千变万化!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又乌云密布,都是它在捣鬼呢。
我们享受着风的吹拂,感受着雨的滋润,这一切都是大气运动带来的。
它真的是既神奇又重要呢!
总之,大气运动就是这么神奇而复杂,影响着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不能小瞧它呀!。
大气运动知识点
大气运动知识点大气运动是地球上最常见且重要的自然现象之一。
它不仅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天气变化、气候形成,还对整个生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地球输送能量,其中一部分被地球表面吸收,使地表温度升高。
由于地球表面的受热不均,产生了温度差异。
这种温度差异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在赤道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接受的太阳辐射多,气温高;而在两极地区,太阳高度角小,接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
于是,赤道地区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形成低气压;两极地区的冷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气压。
这样就产生了赤道与两极之间的大气环流,也就是单圈环流。
然而,实际上地球在自转,地转偏向力的存在使得大气运动变得更加复杂。
地转偏向力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单圈环流变成了三圈环流,分别是低纬度环流圈、中纬度环流圈和高纬度环流圈。
低纬度环流圈,也称为哈德莱环流。
赤道附近的上升气流在高空向南北分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 30°N/S 附近气流下沉,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赤道低气压带的气流,形成信风带。
中纬度环流圈,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在60°N/S 附近与来自极地的冷气流相遇,形成极锋。
暖气流沿锋面爬升,在高空分流,一部分流向高纬度,一部分流向低纬度。
在近地面,从副极地低气压带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气流,形成盛行西风带。
高纬度环流圈,极地地区的冷空气下沉,形成极地高气压带。
近地面,从极地高气压带流向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气流,形成极地东风带。
气压带和风带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季节性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这种移动对气候产生了重要影响,使得某些地区在不同季节受到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控制,从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
大气运动还表现为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气运动
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
以下是为您推荐高中地理知识点:大气运动。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1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2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1)水平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2)水平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2、水平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高中地理大气运动知识点3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
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大气中的“运动”特点
发表时间:2013-03-13T16:45:12.74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3年3月总第127期供稿作者:方冰
[导读] 高中地理中“大气”这部分内容在自然地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难点集中,教学起来师生都感到很吃力,教学效果不好。
方冰陕西省镇坪县中学725699
高中地理中“大气”这部分内容在自然地理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难点集中,教学起来师生都感到很吃力,教学效果不好。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大气运动之所以很难,就在于运动特点上。
作为文科师生,都不习惯用理科思维去分析地理中的问题——这是一种潜在的缺陷。
如“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中要用到初中物理关于气压及其特征、等压线等知识,大气运动的受力分析还要用到高一下一学期才学习的物理学科中关于物体运动的受力分析等知识。
如图1,在等压线图上最终风向V向的力是由F梯(水平气压梯度力)、F偏(地转偏向力)、F摩(摩擦力)三个力决定的。
这对于刚刚踏进高中的学生确实难度不小。
如果我们能用“世界是物质的,也是运动的”观点去分析它,会发现它们的特点、原理都在情理之中,而且还很有规律性。
根据第一章“地球运动”的原理,地球有着自转和公转运动。
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地转偏向力;公转产生了地球热量中心的季节移动(即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和四季的更替。
因为全球受热不均,从而产生了对大气的热量差异。
而恰恰是这个差异引起了大气体积、密度的变化,进而导致了同一海拔气压的差异。
有了这个差异,高压就会向低压流动,于是就产生了大气的运动。
无论大气活跃于哪一圈层,都有着普遍的规律性特点。
地球大气的增温增湿或降温减湿、吸热放热,从高纬向低纬或从低纬向高纬、从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运动或从陆地上空向海洋上空运动,都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结果,这些都体现了它们之间无限的关联性和运动特点。
可能正是这种运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使我们的教学面临窘境,同学们都怕学地理,都不愿选这门专业。
在“三圈环流”部分内容中,是在以热力环流为背景的前提下,进行更进一步分析与推理得出:整个地球的大气运动就是一个大的热力环流的原理,大气的运动因素集中表现在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两方面。
如图2中近地面的A地受热,空气上升形成低压,而相对于A地,B、C两地的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空气由B、C流向A;而A地的高空A′由于大量空气的涌入,密度增大,气压增强;B、C两地上空的B′、C′地空气大量下沉后,形成低压,A′处空气向B′、C′流动。
这样就有了高空与高空之间、高空与近地面之间的热力环流运动,而且这种运动是大气连续而整体的运动。
我们就利用图2的原理来推导出图3现象的存在:由于地球赤道地区获热多,两极地区获热少。
在赤道与两极之间,近地面和高空之间存在一个大范围的热力环流。
赤道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两极地区空气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相反。
有了气压差,空气就从高压流向低压。
近地面由两级流向赤道,高空由赤道流向两级,也形成了与图2完全一样的热力环流。
但是,这仅仅是从地球是单一性质的背景下来考虑。
如果我们再考虑大气属于水平移动的物体,在一运动的开始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的话,那图2的推理又不能完全成立了。
因为影响空气运动的因素除了气压差的存在以外,还有海陆性质差异、下垫面状况、地形等因素,事实上它们的运动更加复杂——这就是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原理。
如图4所示,在赤道与副热带的低纬,明显存在有图2那样的低纬环流圈,属于热力因素。
而在中高纬环流系统中北上的西风(或南下的)与南下的极地东风在副热带地区碰遇,空气上升分别补偿极地上空和副热带上空的低压,在高、低纬之间形成“8”字型的闭合环流系统,这属于动力因素。
但回过头来,我们联想到第一单元太阳的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让我们很容易想到图2中A位置的移动会使得B、C位置的相对移动,那
么就有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有了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全球多处就出现了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
这些气候与物候随季节的变换而变换,使得它们控制下的自然环境有着温暖与寒冷交替、干燥与湿润更迭,万物生生灭灭、繁衍生息,有着自然界颠扑不破的循环真理。
基于对大气运动的案例分析,我们还发现了大气运动连续性、整体性的特点,它们不仅是哪一个环节在运动,而是整个整体在运动着、变化着。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准确把握大气“运动”的这些特点,梳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
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能。
“世界是物质的,也是运动的”——运动是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