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
目录
第一部分临床诊疗指南
一、急性颅脑损伤
二、出血性休克
三、过敏性休克
四、急性呼吸衰竭
五、急性左心衰竭
六、急性心梗
七、心律失常
八、脑出血
九、上消化道出血
十、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
十一、急性酒精中毒
十二、灭鼠药中毒
十三、有机磷农药中毒
十四、急腹症
十五、创伤诊疗常规
十六、多发伤的诊疗常规
十七、心肺复术CPR
第二部分技术操作规
一、气管插管
二、机械通气
三、电除颤
四、清创缝合术
急性颅脑损伤
(一)初步检查
1. 头部伤情 :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
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
(2)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
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颅脑损伤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Com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紧急处理: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急救。
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急救顺序为:
1.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
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
2.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
3.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单纯颅脑损伤的病人很少出现休克,往往是因为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骨折、头皮裂伤等造成出血或外出血而致失血性休克引起循环功能衰竭。但在急性颅脑损伤时为防止加重脑水肿而不宜补充大量液体或生理盐水,因此及时有效的制血,快速地输血或血浆是防止休克,避免循环功能衰竭的最有效的方法。
开通颅脑损伤绿色通道:在患者到达急诊科后20分钟以需完成以下任务:
1.接诊护士:当病人到达急诊科时,急诊接诊护士通过分诊并初步对病情做出判断,疑有脑疝形成时立即通知神经外科医生,同时通知检验科、输血科等有关科室。
2.急诊值班医生:迅速完成采集病史、体征、书写病历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迅速下达医嘱。
3.护士在通知医生及有关科室后,完成测血压、脉搏、呼吸及建立静脉通道,在建立静脉通道时同时留取足够的血液标本分别送检验科、血库查血常规、血型及血交叉、电解质、肾功能、血糖等。当有休克体征时,应尽快建立两路静脉通道并进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测。
6.护士遵医嘱对有颅高压患者快速输入20%甘露醇125-250毫升以降颅压;通知放射科或CT室作好检查准备;通知ICU和神经外科准备病人。
出血性休克
一、临床表现特点:
1、有原发病的相应病史和体征。
2、出血征象:根据不同病因表现为咯血、呕血、便血或出血(外伤)。
3、有休克征象和急性贫血的临床表现,且与出血量成正比。
二、实验室检查和其他辅助检查特点:
血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在短期急剧降低。
【治疗】
1、一般治疗:体位、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等。
2、止血:按照不同病因,采取不同止血方法,必要时紧急手术治疗,以期达到有效止血目的。肺源性大咯血可用垂体后叶素10~20u,置于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消化性溃疡及急性胃粘膜病变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可用奥美拉唑40mg稀释后静滴。对肝硬化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可用善得宁0.1mg,加于5%葡萄糖液20~40ml中静注,每日2次。
3、补充血容量:快速补充等液体,验血型配同型血备用,失血量大者应补液与输血双管齐下。
过敏性休克
一、临床表现
1、由喉头或支气管水肿痉挛引起的呼吸道症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窒息感、发绀等。
2、循环衰竭症状:心悸、苍白、出冷汗、四肢厥冷、脉弱、血压下降与休克等。
3、神经系统症状:头晕、乏力、眼花、神志淡漠或烦躁不安,大小便失禁、晕厥、昏迷、甚至抽搐等。
二、诊断要点:
1、明确的用药史,或毒虫刺咬史等。
2、具有上述的临床表现。
3、过敏实验:在过敏性休克康复后,可作皮肤试验以明确致敏原。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立即停用或清除引起过敏性反应的物质,由皮肤试验引起的,用止血带结扎注射部位的上臂。
2、肾上腺素:立即肌注肾上腺素,最好在原来注射药物的部位注射,以减缓致敏药物的扩散。
用量:0.1%溶液,成人每次0.5~1ml,小儿每次0.02~0.025ml/kg,肌注。严重病例可用肌注量的1/2~2/3,稀释于50%葡萄糖液40~50ml中静注。如心跳停止,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作用短暂,如注射首次剂量后不见效,可于3min后复注射。也可以1~2mg,加入5%葡萄糖液100~200ml中静滴。
3、吸氧和维持呼吸道通畅,常规吸氧,必要时可作气管插管可进行人工通气。
4、补充血容量:恢复和维持足够的血容量,是抢救过敏性休克重要的一个环节。必要时可作静脉切开,但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过多,以免诱发肺水肿。
5、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增强肾上腺素的作用,克服β受体阻断,在高浓度时可阻止CAMP分解。成人可用琥珀酸氢化可的松100mg,或相当剂量的地塞米松,以50%葡萄糖液40~50ml稀释后静注,必要时重复注射。
6、血管活性药物:间羟胺50~100mg,加入500ml液体中静滴。
7、针刺疗法:双侧关,合谷及人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