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高中语文重点课文文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必修下册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高中语文

必修下册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一、概述1. 本文旨在对高中必修下册教材中的文言文部分进行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技能和重要知识点。

2. 通过挖空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文言文的语法、词汇和句式,提高阅读理解和理解能力。

3. 本文将按照教材内容和重点知识进行分类讲解,帮助学生对文言文材料有系统性的认识和理解。

二、文言文挖空训练1. 挖空训练是通过去除文言文材料中的一些词语或短语,让学生填写正确的词语或短语,从而达到巩固基础知识和提高理解能力的目的。

2. 以下是一个文言文挖空训练的例子:(1) 原文:孟子再见公叔文子。

见而曰:“若乃弗见,吾又何见?”对曰:“宥罪,还禄。

(2) 挖空:孟子再见_______文子。

见而曰:“若乃弗见,吾又_______见?”对曰:“_______罪,还_______。

(3) 答案:孟子再见公叔文子。

见而曰:“若乃弗见,吾又何见?”对曰:“宥罪,还禄。

三、教材重点知识梳理1. 教材中的文言文部分涵盖了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包括语法、词汇和句式等内容。

2. 下面列举了一些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1) 语法: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连词等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变化规律。

(2) 词汇:包括常见的文言文词汇,如古代人物尊称、地名、时间词等。

(3) 句式:包括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结构和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等。

3. 通过对这些重点知识点的梳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的基本技能,进而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四、总结与展望1. 通过挖空训练和重点知识梳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中必修下册教材中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从而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材料的能力。

2.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文言文教学方法,通过更多的实践和训练,帮助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提高语文素养。

3. 希望学生们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能够保持耐心和恒心,多加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论语》十二章-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学生版+教师版】

《论语》十二章-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学生版+教师版】

【学生版】高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重点篇目过关练《<论语>十二章》一、课内重要文言实词挖空训练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雍也》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章》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子罕》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二、翻译下列各句1. 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2.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7.《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8.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三、重点知识梳理 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 质义项 例句释意① 质.胜文则野②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③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2.古今异义词词语 例句解析(古今义)①平地譬如平地..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平坦的土地②小子 小子..何莫学夫《诗》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3.多义实词词语例句 意义 (1)喻 ①君子喻.于义 ②喻.之以理③不足以喻.其美(《警世通言》)(2)施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后汉书·张衡传》)④徒留无所施.(《孔雀东南飞》) (3)敏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4.词类活用例句 活用类型及释义①就有道而正.焉②见贤.思齐.焉5.特殊句式例句句式特点(请指出标志词) ④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送东阳马生序》)⑤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离骚》) ⑥ 质.明,避哨竹林中(《指南录后序》)正,刚刚 ⑦ 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屈原列传》)⑧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廉颇蔺相如列传》)同“锧”,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①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②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③仁以为己任④人而不仁,如礼何⑤死而后已,不亦远乎6.文化常识(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一词,广见于先秦典籍,在先秦典籍中多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性的通称,指____________的人。

高中语文第一册——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文部分)

高中语文第一册——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文部分)

中学语文第一册——专题复习:文言文(课文部分)一.文言文的学习方法:(以下步骤)1.整理书后练习题的“一词多意”2.整理课文中的重要实词3.高考中考察的文言虚词有限,在学习中刚好整理相关虚词4.整理课文中的词类活用,依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尽可能多的找出与其用法相同的句子5.驾驭一些基本的文言句式注:在以后的专题复习中会接连的给大家讲解中学文言文的用法和学习方法以及其规律。

烛之武退秦师(一)词类活用①军:晋军函陵。

军,意为驻军,名词活用为动词。

②远:越国以鄙远。

远,意为远地、远方,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③贰:且贰于楚也。

贰,意为从属二主,数词活用为动词。

④阙:若不阙秦。

阙,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削减。

(二)文言虚词①而:今急而求子。

而,依据详细语境应译为“才”。

②是:是寡人之过也。

是,指示代词,当作“这”讲;因为本句是个推断句,所以译为“这是我的过错”。

③于: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于,介词,对于。

(三)一词多义1. 若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如,比得上。

若宗师之文,则惩时人之失又失之者也——顾炎武:《文章繁简》,表转折,“至于”。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吕氏·缘木求鱼》,像。

若潜师而来,国可得也——《左传·殽之战》,表假设,假如。

2.说是说也,人常疑之——苏轼:《石钟山记》,说法。

说备使抚表众——《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劝告。

请说之——《墨子·公输》,陈述。

公输盘不说——《墨子·公输》,(同“悦”)兴奋。

3.辞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史记·廉颇蔺相如传》,婉言。

近者奉辞伐罪——《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吩咐。

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史记·屈原列传》,文学(词、赋)。

动以朝廷为辞——《资治通鉴·赤壁之战》,借口(由“言词”引申为“托词”)。

今者出,未辞也——《史记·鸿门宴》,告辞。

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推辞。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高频考点《五代史伶官传序》知识点+专项练习(解析版)

高中语文课内古诗文高频考点《五代史伶官传序》知识点+专项练习(解析版)
4.填空。
(1)《伶官传序》中,写庄宗李存勖替父报仇后社会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伶官传序》开宗明义,用带感叹语气的反诘句道出了此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立论鲜明,催人警醒。
(3)《伶官传序》中,“________,________”句强调使人国破家亡的不仅仅限于伶人,如果小看“忽微”,沉溺于声色犬马的逸乐中,忘记忧劳兴国的至理,同样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纳之:把箭放好。
系:捆绑。组:绳索。
函:木匣。此处用作动词,盛以木匣。
先王:指晋王李克用。
仇雠(chóu):仇敌。
一夫:指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发动贝州兵变的军士皇甫晖。
誓天断发:截发置地,向天发誓。
岂:难道。欤(yú):表疑问的语气助词。
抑:表转折的连词,相当于“或者”、“还是”。本:考究。迹:事迹,道理。
燕王:指卢龙节度使刘仁恭。其子刘守光,后被朱温封为燕王。此处称刘仁恭为燕王,是笼统说法
契丹:宋时北方的一个部族。
与:赐给。其:语气副词,表示命令或祈求。乃:你的。
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文的“太庙”。
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幕僚随从。少牢:用一猪一羊祭祀。
C.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组:束缚捆绑。
D.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木匣装。
(2)下列句子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 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C.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
D. 函梁君臣之首
(3)下列各句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 )
A. 作者以“呜呼”起笔,发出了对伶官误国的感慨。接着语用反问,提出中心论点:盛衰之理,不在天命,而在人事。这一叹一问,为全文定下了叹惋的基调。

《赤壁赋》-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学生版+教师版】

《赤壁赋》-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学生版+教师版】

【学生版】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赤壁赋[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望”“曾”“徐”三字及次常用字“赋”“危”“将”。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第2段)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第3段)苏子愀然..()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正襟危坐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第4段)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必修上下册文言文重点实词梳理

必修上下册文言文重点实词梳理

必修上下册中的文言文实词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点实词的梳理:
1. 上册
(1)“不”:表示否定意义,如“不可”、“不敢”、“不然”等。

(2)“之”:表示代词或介词后面的名词,如“之后”、“之前”、“之间”等。

(3)“乃”:表示因果关系,如“因乃”、“故乃”等。

(4)“而”:表示并列关系,如“而且”、“而已”、“而况”等。

(5)“于”:表示时间、地点、范围等多种含义,如“于是”、“于今”、“于此”等。

(6)“以”:表示手段、原因、条件等,如“以便”、“以免”、“以至”等。

2. 下册
(1)“吾”:表示“我”的意思,如“吾辈”、“吾人”、“吾曹”等。

(2)“夫”:表示转折、强调、说明等,如“夫何故”、“夫人之道”、“夫子之言”等。

(3)“乎”:表示疑问、感叹、呼唤等意义,如“何乎”、“哀乎”、“呼乎”等。

(4)“者”:表示动作或状态的主体,如“所以者”、“一者”、“是者”等。

(5)“然”:表示肯定、同意、认可等,如“如此而已然”、“然则”、“必然”等。

(6)“所”:表示动作或状态的对象,如“所以”、“所在”、“所见”等。

以上是一些重点实词的梳理,这些实词在文言文中用得非常频繁,掌握了这些实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和多种含义。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屈原列传》(统编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屈原列传》(统编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屈原列传》(统编版)·学生版[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被”“悉”两字及次常用字“靡”“称”。

2.背诵第三段,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第2段)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第3段)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未尝..()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②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第4段)屈平既绌.(),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详.()去秦,厚币..()委.()质.()事楚,曰:“秦甚憎齐,齐与楚从亲,楚诚.()能绝齐,秦愿献商於之地六百里。

《劝学》-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解析版

《劝学》-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解析版

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劝学[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就”“假”“绝”三字及次常用字“强”。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第1段)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停止)(第2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答案】①中(①合乎)②(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③曲(弯曲的弧度) ④虽(即使) ⑤有(同“又”) ⑥槁暴(晒干) ⑦挺(直) ⑧砺(磨刀石) (第3段)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①跂(踮起脚后跟)②疾(劲疾)③彰(清楚)④利足(善于奔走) ⑤致(到达) ⑥水(用作动词,游泳)⑦绝(横渡)(第4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①焉( 兼词,相当于“于此”)②得(获得)③无以(没有用来……的)④舍(停止,止息) ⑤锲(刻) ⑥镂(雕刻)⑦躁(浮躁,不专心)2.翻译画线的句子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②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③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新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新教材)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烛之武退秦师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晋侯、秦伯围郑,以.(因为)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指郑国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亲附于楚。

贰,从属二主)也。

晋军.(驻扎)函陵,秦军氾(fán)南。

佚(yì)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壮年。

古时男子三十为“壮”)也,犹.(尚且)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气助词,表示确定)。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答应)之。

夜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自言冒昧的谦辞)以烦执事..(把..(办事的官员,代指对方(秦穆公),表示恭敬)。

越国以鄙远远地当作边邑。

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

远,指郑国),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供..(外交使者)之往来,共其乏困...(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行李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共,同“供”,供给),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给予)晋君赐.(恩惠)矣,许君焦、瑕,朝济.(渡河)而夕设版..(修筑防御工事。

版,指版筑的工事)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把……当作疆界)郑,又欲肆.(延伸、扩张)其西封,若不阙.(quē)(侵损、削减)秦,将焉.(从哪里)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唯,表示希望、祈请。

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pánɡ)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没有)夫人..(那个人,指秦穆公)之力不及此。

因.(依靠)人之力而敝.(损害)之,不仁;失其所与.(结交、同盟),不知.(zhì)(同“智”);以乱易整..(这是不....(用混乱相攻取代和谐一致),不武符合武德的。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新教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新教材)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子路、曾皙(xī)、冉有、公西华侍坐..(在尊长近旁陪坐)。

子曰:“以.(因为)吾一日长.(zhǎnɡ)(年长)乎尔,毋.(不要)吾以.(同“已”,止)也。

居.(平日、平时)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尔,相当于“然”)而对曰:“千乘.(shènɡ)(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之国,摄.(夹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接续)之以饥馑..(等到)三年,可使..(泛指饥荒);由也为.(治)之,比及有勇,且知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也。

”夫子哂.(shěn)(微笑)之。

“求!尔何如?”对曰:“方.(计量面积用语,多用以计量土地,后加表示长度的数词或数量词)六七十,如.(或者)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至于)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胜任、能做到)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指诸侯祭祀祖先的事),如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

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

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端章甫...(端,古代的一种礼服。

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

在这里都用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礼帽),愿为小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焉。

”“点!尔何如?”鼓瑟希.(同“稀”,稀疏),铿(kēnɡ)尔,舍瑟而作.(起身、站起来),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子曰:“何伤..(何妨)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mù)(同“暮”)春者,春服既成,冠.(ɡuàn)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风.(吹风)乎舞雩.(yú)(求雨的祭祀仪式,伴以乐舞,故称“舞雩”),咏.(唱歌)而归。

”夫子喟.(kuì)(叹息)然叹曰:“吾与.(赞成)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

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语文知识点归纳(实用)语文学是偏重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和文字的学科总称,一般包括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校勘学等。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答司马谏议书》(统编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答司马谏议书》(统编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答司马谏议书》(统编版)·学生版[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度”“故”“见”三字及次常用字“蒙”“难”。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第1段))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终必不蒙见察......()多异故也。

虽欲强聒(),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第2段)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第3段)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者民也,非特.....()?盘庚之迁,胥怨()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第4段)无由会晤,不任..()之至!..()区区向往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②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③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3.理解性默写①王安石和司马光“议事每不合”,主要是因为政见和方法不同,因此王安石简略地写了回信,不再辩解,但是又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司马光原谅他。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苏轼传》(统编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苏轼传》(统编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苏轼传》(统编版)·学生版[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及”“弥”“右”三字及次常用字“会”“引”。

2.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武,字子卿。

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稍迁..()至栘中厩监。

时汉连伐胡,数.()通使相窥观...()。

匈奴使来,汉亦留之以相当...()。

匈奴留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余辈()。

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恐汉袭之,乃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①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单于益骄,非汉所望也。

(第2段)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与昆邪王俱降汉,后随浞野侯没.()胡中。

②及卫律所将降者,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

”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第3段)后月余,单于出猎,独阏氏子弟在。

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其一人夜亡,告之。

单于子弟发兵与战。

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③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第4段)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

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伶官传序知识点整理

伶官传序知识点整理

伶官传序知识点整理《伶官传序》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文章,其知识点涵盖了文言文阅读、文学常识、文化背景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对该文章知识点整理的示例:一、重点实词1、庄宗:即李存勖,唐朝末年晋王李克用的儿子,后梁的死敌,五代十国时期后唐的建立者。

2、伶人:又称优伶,旧时指戏曲演员。

3、宠幸:旧时指被帝王宠爱、重视。

4、诸弟:指李克用的儿子们。

5、逸豫:安乐。

6、置之:放下。

7、俳优:古代以滑稽戏为主的演员。

8、优伶:旧时指戏曲演员。

9、流连:留恋不舍。

10、块然:孤独的样子。

11、伶官:宫廷中的乐官和演员。

12、适逢其会:正好遇到这个机会。

13、会合:聚合,会面,相遇。

14、身死国亡:指个人的生命终止,国家灭亡。

15、深恨:深感遗憾。

16、盛衰:兴盛与衰败。

17、骄奢:骄傲奢侈。

18、逸豫:安乐。

19、骄极:骄傲到极点。

20、俄而:不久。

21、颠覆:灭亡。

22、忧劳:忧虑劳苦。

23、得失:成功与失败。

24、所以:表示原因、缘故。

25、逸豫:安乐。

26、及:到,到达。

27、去:离开。

28、其意:他的意图。

29、非厚行:不是崇尚道德。

厚,推崇、重视。

行,德行、品行。

30、非圣贤:不是圣明的君主和贤德的臣子。

圣贤,指品德高尚、有智慧和才能的人。

31、非仁人:不是讲究仁爱之心的人。

仁人,指有仁爱之心的人。

32、生于忧患:在忧患中出生、成长。

忧患,困难、艰难的环境或遭遇。

33、死于安乐:在安乐中生活、死亡。

安乐,安逸快乐的环境或遭遇。

3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和发展,而安乐可能导致衰亡的道理。

知,明白、理解。

于,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或范围。

也,句末语气词,表判断。

35、所以动心忍性: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使他的内心受到触动,使他的性情坚忍起来。

所以,用来……的方式。

动心忍性,使内心受到触动,使性情坚忍起来。

动,触动、感动。

忍,坚韧。

性,性情、性格。

心,内心、精神。

伶官传序课件课件伶官传序课件课件是近年来广受欢迎的一种教育资源,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生动地展现了伶官传序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伶官传序》-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解析版

《伶官传序》-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解析版

选择性必修中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伶官传序[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恨”“非”“顾”“负”四字及次常用字“盛”。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第2段)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

此三者,吾遗恨也。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答案①人事(人的作为)②原(作动词,推其根本)③所以(……的原因) ④世言(世人说) ⑤与(给) ⑥其(副词,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应当”“一定”)⑦乃(你的) ⑧从事(官名,这里泛指一般属官) ⑨驱(奔驰,快跑) ⑩纳(收进,收藏)(第3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第4段)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答案①方(当)②系(缚)③组(丝带、丝绳,这里泛指绳索) ④函(匣子,这里用作动词,用匣子装) ⑤仇雠(仇人) ⑥一夫(一个人) ⑦应(响应) ⑧抑(或者,还是) ⑨本(考察,探究) ⑩迹(事迹) ⑪举(全,整个)2.翻译画线的句子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挖空翻译+重点文言文知识+理解性默写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挖空翻译+重点文言文知识+理解性默写

《蜀道难》挖空翻译+重点文言文知识+理解性默写(1-5页教师版 6-10页学生练习版)班级:姓名:一、课文挖空翻译噫吁戏,危(危险)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比)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多么)茫然(模糊难知的样子)!尔来(从那时以来)四万八千岁(年),不与秦塞(秦地的关塞)通人烟(人员往来)。

西(秦地西面)当(正对着)太白有鸟道(鸟才能飞过),可以横绝(横渡,横越)峨嵋巅(顶峰)。

地崩山摧(崩塌)壮士死,然后(这样之后)天梯(非常陡峭的山路)石栈(栈道)相钩连(沟通连接)。

上(向上)有六龙回(使......回转)日之(的)高标(高耸山峰),下(向下)有冲波(激浪)逆折(倒流)之(的)回川(回旋急流)。

黄鹤之(取消句子独立性)飞尚(尚且)不得过,猿猱欲(想)度(攀越)愁(为.......发愁)攀援。

青泥何(多么)盘盘(盘旋曲折),百步九折(拐九道弯)萦(盘绕)岩峦。

扪(摸)参历(穿越)井仰(抬头)胁息(屏气),以手抚膺(拍胸)坐(徒,空)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可怕的路途)巉岩(高而险的山岩)不可攀。

但见(只听见)悲鸟号(啼叫)古木,雄飞从(跟随)雌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使人忧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使……凋谢)朱颜(红颜)。

连(连绵)峰去(距离)天不盈(满)尺,枯松倒挂倚(依靠)绝壁。

飞湍(急流)瀑流争喧豗(轰鸣声),砯(冲击)崖转(使......转动)石万壑(千山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为什么)乎来哉。

剑阁峥嵘(高耸陡峻)而(并且)崔嵬(高大),一夫当(把持)关(关卡),万夫(万人)莫开(不能打开)。

所守(把守)或(如果)匪(不是)亲(亲信),化为狼与豺。

朝(在早上)避(躲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吸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说)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叹息)。

二、重点知识归类(一)通假字1.所守或匪亲 (通“非”)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通“鹄”)(二)古今异义1.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古义:第二年今义:来年1.可以横绝峨眉巅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古义:这样之后今义: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三)一词多义1.属屈平属草稿未定(写作)亡国破家相随属(连接)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隶属)有宁越……之属为之(这些人)2.危危乎高哉(高)危如累卵(危险)正襟危坐(端正)3.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把守)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抵挡,抵御)木兰当户织(对着)4.去连峰去天不盈尺(距离)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离开)除残去秽(除掉)5.但但见悲鸟号古木(只,仅,唯独)无他,但手熟尔(不过,只是)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度阴山(假如)6.尚黄鹤之飞尚不得过(尚且)尚贤使能(崇尚,尊重)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还)7.绝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可以横绝蛾眉巅(越过)佛印绝类弥勒(非常)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陡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8.或云霞明灭或可睹(也许,或许)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有人)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偶尔)所守或匪亲(倘若)(四)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西当太白有鸟道在西面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在上面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在下面问君西游何时还在西面侧身西望长咨嗟在西面朝避猛虎,夕避长蛇在早上;在晚上2. 名词作动词砯崖转石万壑雷冲击3. 使动用法使人听此凋朱颜使……凋谢砯崖转石万壑雷使……滚动4.为动用法猿猱欲度愁攀援为……发愁(五)特殊句式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状语后置句)译文:蜀道难行,真比登天还难!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宾语前置句)译文: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但见悲鸟号古木。

登泰山记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登泰山记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

登泰山记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篇1:高中语文文言文《登泰山记》知识点高中语文文言文《登泰山记》知识点一、通假字1、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通彩)2、石头黑色,多平方,少圜(通圆)二、多义词1、阴:其阴,济水东流(山的北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阴暗)孙膑以刑徒阴见,说齐使(暗中)2、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当初)余始循以入(开始)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才)3、望: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远看)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声望)在丁卯三月之望(阴历十五日)4、坐: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坐在)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通座)王曰:何坐?曰:坐盗。

(犯罪)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5、视: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看待)三、词类活用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向西;向东。

名作状)2、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照,名作动)四、古今异义词1、阳谷皆入汶(古义:山南水北谓之阳。

今义:阳光,表面上)2、至于泰安(古义:由至和于组成,到达。

今义:表另提起一件事情)3、多平方(古义:方方正正的,指山石。

今义:数学用语)五、特殊句式1、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判断句)2、余所不至也(判断句)3、(余)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省略句)4、多松,生(于)石罅(省略句)5、余始循(之)以入(省略句)篇2:登泰山记高中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常用文言词语“阴”“始”“望”“坐”“视”“或”的用法。

2、理解词类活用现象:西、东、道、阴、烛3、辨别通假字:采、圜4、理解文章记叙的内容和所表达的的思想。

[教学重点]本文详略恰当的特点。

[教学难点]侧面烘托的手法。

[媒体设计]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五岳”都是哪些山吗?对了,是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五岳”之中,泰山是“三山五岳”之首,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泰山的地理位置和美丽如画的泰山日出。

《谏太宗十思疏》-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归类(新教材)原卷版

《谏太宗十思疏》-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归类(新教材)原卷版

必修下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谏太宗十思疏[复习重点]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本”“克”“诚”三字及次常用字“简”。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第1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之大,将崇.()极天..()之重,居域中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第2段)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

..()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第3段)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而自牧.(),惧满溢()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则思正身以黜恶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

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文武争驰,在君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促织》(统编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促织》(统编版)

高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与训练之《促织》(统编版)·学生版[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涕”“造”两字及次常用字“发”。

2.翻译重点句子。

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第1段宣德间,宫中尚.( ) 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此物故.( ) 非西产;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以一头进.( ) ,试使斗而才.( ) ,因责常供。

令以责.( ) 之里正。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昂其直,居为奇货。

里胥猾黠,假.此科敛丁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

第2段邑有成名者,操.( )童子业,久不售.( )。

为人迂讷..( ),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百计营谋不能脱。

不终岁,薄产累尽。

会.( )征促织,成不敢敛.( )户口..( ),而又无所赔偿,忧闷欲死。

妻曰:“死何裨益?不如自行搜觅,冀有万一之得。

”成然之。

早出暮归,提竹筒铜丝笼,于败堵..( )丛草处,探.( )石发穴,靡.( )计不施,迄.( )无济.( )。

即捕得三两头,又劣弱不中于款.( )。

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 )间脓血流离..( ),并虫亦不能行捉矣。

转侧床头,惟思自尽。

第3段时村中来一驼背巫,能以神卜。

成妻具.( )资诣.( )问。

见红女白婆,填塞门户。

入其舍,则密室垂帘,帘外设香几。

问者爇香于鼎,再拜。

巫从旁望空代祝.( ),唇吻翕辟..( ),不知何词。

各各竦立..( )以听。

少间,帘内掷一纸出,即道人意中事,无毫发爽。

成妻纳.( )钱案上,焚拜如前人。

食顷..( ),帘动,片纸抛落。

拾视之,非字而画:中绘殿阁,类.( )兰若。

后小山下,怪石乱卧,针针丛棘,青麻头伏焉。

旁一蟆,若将跳舞。

展玩不可晓。

然睹促织,隐中胸怀。

折藏之,归以示成。

第4段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细瞻景状,与村东大佛阁真逼似..( )。

乃强.( )起扶杖,执.( )图诣寺后,有古陵蔚.( )起。

循.( )陵而走,见蹲石鳞鳞,俨然..( )类画。

《登泰山记》-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原卷版

《登泰山记》-高中语文课内文言文挖空训练与重点知识归类(统编版新教材)原卷版

必修上教材文言文挖空训练及重点知识梳理登泰山记[复习重点] 1.积累并记牢120个实词中的“阴”“阳”“数”三字及次常用字“限”“稍”。

2.背诵全文,翻译重点句子。

基础积累一、基础夯实课文挖空训练1.解释加点的词语(第1段)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

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

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

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第2段)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

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

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

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

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第3段)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

大风扬积雪击面。

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第4段)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

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

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第5段)山多石,少土。

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

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

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第6段)桐城姚鼐记。

2.翻译画线的句子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二、重点知识梳理1.120个实词积累、识记(1)阴(2)阳(3)数2.通假字3.古今异义词4.多义实词5.词类活用6.特殊句式7.文化常识(1)桐城派,是我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______流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高中语文重点课文文言知识整理————————————————————————————————作者:————————————————————————————————日期:《廉颇蔺相如列传》文言知识整理一、掌握下列文言词1驽:相如虽驽(劣马,愚劣,无能)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3宜:宜可使(应该)4遗(wè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7曲:曲在赵(理亏)8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9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10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11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12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13倨(jū):礼节甚倨(傲慢)14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15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与…相比…怎么样)16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17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18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19靡:左右皆靡(退却)20怿(yì):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21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22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二、通假字1、不:可予不(通“否”)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三、一词多义1、于:①君幸于赵王(介词,被)②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2、负:①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承担)②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③决负约不偿城(违背)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3、以:①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②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③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④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⑤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4、见:①徒见欺(介词,被,受)②大王见臣列观(动词,接见)5、舍: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②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6、因: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②蒙故业,因.遗策(沿袭)③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⑥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⑦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趁机)⑧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7、顾:①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②顾吾念之(只不过)③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④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⑤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8、幸:①而君幸于赵王(宠幸)②大王亦幸赦臣(幸好)③则幸得脱(侥幸)9、引: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②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③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④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10、善: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②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行)③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擅长)④素善.留侯张良。

(交好)⑤不如因善.遇之。

(好好地)⑥善.刀而藏之。

(通“缮”,擦拭)四、词类活用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2完:臣请完璧归赵(使……完好无缺)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5间(jià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作使动,使……急,逼迫)12衣(yì):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16宽: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第二个使,出使)18闻:以勇气闻于诸侯(闻名)五、古今异义的词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2约束:古义: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今义:冒犯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6宣言:古义:扬言、公开说)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苏武传》文言知识整理一、重点实词稍:稍迁至栘中厩监——渐渐。

让:如惠语以让单于——责备、责问具:具自陈过——详细除:扶辇下除——宫殿前的台阶、台阶恨:子为父死亡所恨——遗憾分:自分已死久矣——料想、断定、认为当: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判处、判罪副有罪,当相坐——应当坐:副有罪,当相坐——连坐(治罪)、定罪何罪?坐盗——犯…罪、因…犯罪、获…罪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因为、由于如:事如此,此必及我——到如惠语以让单于——按照、依照忽忽如狂——像幸:幸蒙其赏赐——希望幸蒙大恩——幸亏、幸而蒙:幸蒙其赏赐——蒙受、得到幸蒙大恩——得到虽蒙斧钺汤镬——遭受因:欲因此时降武——趁机君因我降——通过因泣下沾衿——于是、就会:会武等至匈奴——恰逢会论虞常——会同、共同、一起论:会论虞常——判罪假: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临时充任二、文言文基础知识(一)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抵押)。

(2)皆为陛下所成就..(提拔)(3)我丈人..行也(老人,长辈)(4)独有女弟..二人(妹妹)(5)且陛下春秋..高(年纪)(6)武等实在..(确实存在)(7)稍.迁至栘中厩监(逐渐)(8)置币.遗单于(礼品)(9)以货物..与常(一般财物)(二)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1)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

(2)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

(3)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弆(jǔ)”,收藏。

(4)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

(5)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

(6)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

(7)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

(8)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

(9)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霑:通“沾”沾湿;衿:通“襟”,衣襟。

决:通“诀”,诀别。

(10)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

三、一词多义1.通(1)不得通其道(实现)(2)通古今之变(通晓)(3)通邑大都(畅通)(4)以通其狂惑(抒发)2.当(1)有大石当中流(对着,向着)(2)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相匹敌)(3)汉亦留之以相当(抵偿)(4)木兰当户织(对着、面对)(5)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占着、把着)(6)当高罪死《史记。

蒙恬列传》(判罪,判赵高死罪)3.辞(1)莫辞更坐弹一曲(拒绝,推辞)(2)我从去年辞帝京(辞别)(3)召武受辞(询问)(4)何辞为(辞别、告辞)(5)听其狱讼,察其辞(口供)(6)固辞不受(推辞,不接受)4.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

(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

5.语(1)以状语武语:告诉。

(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

6.引(1)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

(2)引佩刀自刺引:拔。

7.食(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

(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

(3)廪食不至食:粮食。

(4)给其衣食食:食物。

8.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

(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

(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

《张衡传》文言知识整理一、重点文言实词。

1.辟①连辟公府不就(征召)②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通“避”)③唇吻翕辟(开,打开)④辟病梅之馆以贮之(开辟,开设)⑤辟邪说(排除,驳斥)⑥疆土之新辟者(开垦)2.征①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名词,证据,征验。

)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动词,表现。

)③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动词,出征。

) 旁征博引 (动词,寻求,搜集。

)④宫中尚促织之戏,岁征民间( 动词,征收,征取。

)⑤公车特征拜郎中(征召)⑥挟天子以征四方(征伐)⑦岁征民间(征收)3.施①傍行八道,施关发机 (动词,设置。

)②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 (动词,施行,实行。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动词,施加,强加。

)④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动词作名词,给予、赠送的东西。

)⑤靡计不施,迄无济 (动词,使用。

)⑥未报秦施( 动词作名词,恩惠。

)⑦何施之为( 动词,报答。

)4.雅①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副词,平素,向来。

)②察纳雅言( 形容词,正确的。

)③明经义谙雅故( 形容词,旧时的。

)④闻弦歌而知雅意( 形容词,属旧时敬辞,可译为“美好的”。

)⑤附庸风雅 (名词,《诗经》中的“大雅”和“小雅”。

)5.因①因入京师(因而)②因以讽谏(就)③因其势而利导之(乘、顺着)④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6.乃①十年乃成(才)②遂乃研核阴阳(就)③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④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7.属zhǔ①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②衡少善属文(连缀)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④举酒属客(劝人喝酒)shǔ⑤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⑥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⑦吾属今为之虏矣(辈)⑧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二、古今异义词常从容..淡静 (古义:言语举止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举孝廉不行.. (古义:不去 ( 应荐 ) 。

今义:不可以。

)公车特征..拜郎中( 古义:特地征召。

今义:事物的特点、征象、标志等。

)衡下车..,治威严 (古义:官吏初到任。

今义:从车上下来。

)三、关于官职任命、调动、贬谪等的词语。

1举:推荐。

(“举孝廉不行”)2行:去应荐。

3辟:征召,召来授官。

(被)召。

(“连辟公府不就”)4就:就职,任职。

5召:召请来授官。

(“累召不应”)6应:应职,接受官职。

7拜:任命,授给官职。

(“拜为上卿”)8 迁:调动官职。

(“再迁为太史令”)左迁,降职贬官。

9 转:调动官职。

(“再转复为太史令”) 10徙:调动官职。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11出:离京去外地为官。

(“出为河间相”) 12下车:指官吏初到任。

(“下国伊始”、“衡下车”)13视事:指官员到职工作。

(“视事三年”) 14除:拜官。

除去旧职任新职。

(“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15乞骸骨:请求辞职,告老还乡。

(“上书乞骸骨”)四、官职、年号、地名、学校及相关用语。

1、官职(1)孝廉:被举荐的品行端正的人。

(2)公府:官署。

指三公的官署。

东汉以太尉(掌管军事)、司徒(掌管政事)、司空(掌管工程)为三公,是当时最高的官。

(3)大将军:位比三公。

邓骘位在三公之上。

(4)公车:官署,总领天下征召事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